中國炒樓客嚇暈日本人
「中國人來了!」從日韓,到美歐、澳大利亞,金融風暴後哀鴻一片的房地產市場,紛紛感受到了攜款而來、直奔房市的中國買房客的衝擊力。4000億元人民幣,據稱這個數字是被中國政府近期調控樓市新政擠出來的投資資金,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殺向了海外樓市。一家美國媒體說:「一旦中國人積累了些資本,就要找一個出口。」在眾多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財大氣粗、腰纏萬貫一時間成了中國人的形象專利。美國福布斯網站2日甚至為「中國製造」找了個「兄弟」——「中國購買」。
但就像那句流行語所說,羨慕的背後,可能就是「嫉妒、恨」,「中國人霸佔世界」的論調已然不脛而走。而中國專家更擔憂的是,中國人嚴重的「戀房情結」和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畢竟,全世界都還沒有忘記20年前日本泡沫經濟時鮮血淋淋的教訓。
樓市新政引發海外購房熱
5月2日,「日本電視台」播出了一個名為「日本被中國人買下」的專題節目,報道了中國房產投資者的一個研討會。當片中出現身處上海,手裡卻拿著日本房產資料的中國投資者畫面時,主持人驚訝萬分。節目發現,中國人相中的都是東京的高價位地段,比如商業區新宿、使館區麻布,這都是普通日本人不敢問津的地方,中國投資者手中的資料顯示,麻布地區的房價最低都在400萬元人民幣以上。可是,節目中一位受訪的中國男性卻說,「感覺上,日本房價要比中國便宜」,這再度驚呆了日本記者。主持人不禁感慨道:「過去是日本人跑到美國炒房,沒想到現在輪到中國人來日本買房了。」關西地區的一位房產經紀人告訴記者,日本房價現在跌到了20年來的最低點,相當於泡沫經濟頂點時的1/8,比如距離大阪市中心15分鐘車程的一套帶有保安系統、精裝修的三室一廳公寓,售價僅合1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同樣地段的二手別墅,因為每年要交地產稅,竟然喊到幾十萬元人民幣也賣不出去,精明的中國人顯然是「抄底」來的。
5月4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了近8個月來的第六次加息,這個舉措在某種程度上是沖著中國等海外買房客來的。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澳大利亞房價上漲了20%,是2002年以來最大年增幅,這與大多數西方國家房價在谷底徘徊的局面完全相反。不少媒體將矛頭指向了海外投資者。《悉尼先驅晨報》近日講了不少中國買家的例子:一名中國女老闆3月以近1.2億元人民幣的巨款買了墨爾本一套900平方米的高級公寓;一個持學生簽證的中國女孩,完全不懂英語,在房產拍賣中只是不停地舉手,結果以約合1143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得一套三居室房產。該報稱,目前中國為抑制房地產泡抹出台的一系列打壓政策,將促使大量華人來澳買房,「中國買家抬高了澳大利亞房價」。
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一撥中國投資者在韓國掀起了買房小高潮。據韓國亞細亞經濟網站3日報道,150多位上海投資者在濟州島一舉買下價值1.83億元人民幣的58套度假屋,有人甚至用家人名義一次買了3套房。據稱,該項目開發商今年還要再邀請五六批中國購房團。該開發商對韓國《朝鮮日報》表示:「中國政府最近出台打壓投機購房政策後,海外房地產市場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新投資地。」
在美國,從去年開始,已經有中國購房團前往抄底了。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駐洛杉磯首席記者羅伯·史密茨說,我的一些聽眾第一次聽到中國人專門來美國買房時,都會「哇」一聲,他們本以為中國是發展中窮國,現在竟有這麼多人能買得起洛杉磯或紐約的別墅,這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也是遙不可及的。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對《商業周刊》說,他的事務所一半業務都與中國人的海外投資有關,「沒人敢肯定哪個產業會火,但我們發現房地產業正在升溫。原因很明顯,許多市場的估價降低,而中國投資者手握重金。」
中國人炒高了房價?
本來就有嚴重「戀房情結」的中國人,身處異國他鄉時,大多都會把「安家置業」當作安全感的保證,同時也視其為投資獲利的資產。《今日美國》報稱,「一旦中國人積累了一些資本,就要找一個出口。」
在《環球時報》記者生活的美國南加州聖迭戈市,許多工作穩定、有一定積蓄的華人家庭都在積極看房。近日剛開盤的一處單體別墅群,由於交通方便、學區好,雖然要價七八十萬美元,但僅就記者知道的,就有20多名華人在開盤一小時內趕去登記。在華人聚居的美國東岸紐約,華人始終是擁有房屋比例最高的族裔,並且由10年前的37.3%增至現在的46.7%。
「中國商人愛炒房,現在,他們居然炒到迪拜來了。」數年前,當第一批溫州人踏足迪拜房產市場時,當地的《聲明》報曾發出這樣的評論。但如今面對迪拜金融危機後抄底而來的溫州炒房客,他們已無力驚嘆了。年初,迪拜房價已下跌40%。英國《金融時報》稱,繼溫州商人2月的迪拜購房之旅後,今年第二季度,他們還可能前往英國,「溫州人通常每年都會前往全球房地產市場,進行兩到三次這樣的狂熱投資,去年去了法國、德國和美國」。一位溫州商人對該報說,「溫州房價是每平方米6萬元人民幣,現在全球第一高樓哈里發塔每平方米才7萬元人民幣。為什麼不買?」
中國買家的擁入讓一些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感覺難以承受。在加拿大這個收入、人口密度都明顯低於美國的北美國家,房價卻一路走高。今年3月大溫哥華地區的一處房產甚至成了全北美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在該國工資最低、失業率最高的大溫哥華所在地卑詩省以及受金融危機重創的製造業基地安大略省大多倫多地區,樓市都是全國表現最好的。原因很簡單,這些地方是新一代華人投資移民扎堆的地方。在去年底加拿大改革移民規則,鼓勵投資移民後,許多中國新移民手握巨資,直撲樓市。在卑詩省素里地區,一位韓裔金牌經紀人去年創下賣房紀錄,大多都是從韓裔業主流入華裔手中,他說,「如果沒有中國買家殺入接盤,很難說加拿大樓市會否步美國後塵」。然而,房價高企讓當地人倍感吃力。4月底,加拿大MoneySense雜誌公布的一年一度「加拿大宜居城市」民調中,向來是冠軍的溫哥華跌至第29,穩居前列的多倫多跌到第85,「房價太貴」成了罪魁禍首。
在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已經發誓要限制外國人炒房。目前在澳海外留學生達43萬人,其中中國留學生就佔13萬。自從澳政府去年3月取消了外國留學生只能購買價值30萬澳元以下房子的限制後,留學生購房數量不斷增加。而且,很多持一年簽證的華人離開澳大利亞後,也沒有將房子出售,而是等待升值,造成澳房源緊張。本報記者認識的不少在澳華人都通過抵押貸款購買了六七套住房,等房價上漲後再賣掉。悉尼一家房產中介說,最近一年多,他的購房客戶中有約30%來自中國。今年是澳大利亞的大選年,為了平息選民的不滿,澳政府於4月下旬收緊海外投資,規定持臨時簽證的外國居民需經審批方可買房,而且在離開澳大利亞時必須將房產出售。
「中國人的雄厚資金幫我們逃出困境」
與一些人的憂心忡忡不同,歐洲不少國家卻在期待中國買家的到來。在西班牙,中國買家幾乎成了銀行的「救星」。6年前準備加入歐元區的西班牙,為了使GDP達標,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產的政策,致使房屋買賣像菜市場一樣火熱。但好景不長,幾年後金融風暴讓西班牙最牛的地產商紛紛破產,大批還不起貸款的房子被銀行收回。眼下,幾乎每家銀行都有至少1000套以上房子要出手。政府則開始宣傳在該國購房的好處———可以獲得西班牙居住權,還能享受該國的免費醫療。據記者了解,年初馬德里的房價降了三四成,一套90平方米的公寓售價僅16萬歐元。馬德里近郊的十幾棟樓,一周內就被華人買走了6棟,接著,德國、法國、荷蘭的華人也聞訊趕來,消化了其餘的房子。西班牙《歐華報》稱,去年一年,西班牙銀行回收的抵押房,有幾百套都賣給了中國人,一些移民聚居區的二手房甚至供不應求。
在德國柏林、慕尼黑等地,政府也希望中國人能來解救房地產。據了解,中國人在德國已經出現了一個買房小高潮,大多數是投資商務型房產。在義大利,中國人也是外國人購房比例中最高的,佔三成。上月,專門為中國人開發的日本北海道17棟別墅迅速被中國人買光,開發商還預計建設500到1000棟,也都賣給中國人。該開發商說,「富裕的中國人一定能為北海道帶來經濟效益」。而美國房地產商直接將生意場轉到了中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北京4月的房產交易會上,美國的參展項目從去年的兩個一下變為今年的8個州、20個城市眾多項目。兩天時間,美國一家地產公司位於加州的20套房子就賣出了17套。美國《商品在線》稱,對於歐美及中東等遭遇危機的房地產市場來說,中國人是最佳投資者,他們有雄厚的資金幫助其逃出困境。
「美國人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對於中國人海外買房漸熱的原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偉文認為,其一是國外房價跌得厲害,明顯比國內便宜;其二是國內打擊房地產投機的措施嚴厲。何偉文說,其實,購買自住的海外房產在國際上很普遍,但中國人卻是投機的偏多。在他看來,應該通過政策和市場機制對多餘的資金進行引導,讓這些資金流到科技、資本市場,而不是房地產市場。他還提醒海外購房人,現在國外的經濟不好,希望外國人購房拉升本國經濟,但等經濟復甦後,很可能會改變政策。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也觀察到了國際熱錢和中國的一部分資金從流入到流出的變化。張燕生提醒說,東歐、日本、香港以及美國的教訓都告訴投資者,「如果是泡沫就離它遠點」,國外的房地產市場往往也沒有中國這麼好的升值前景。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日報》也認為,中國人在美國購房的確不難,只要簽證合法,並不需要綠卡,也無需支付中介費。但在美國養一幢房子,每年要繳納房屋價值1%到2%的房地產稅,如用作出租,還要繳納租金的5%到10%作為管理費。此外,美國勞動力成本高,房屋維修和清潔也是一筆較大的開支。一位南加州的華人房產經紀說,美國人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巴西拿300萬日本人,在澳門進行的一場豪賭,結果……
※一起打工的日本妹子邀請妹子我一月一號早上去參拜靖國神社,我該如何是好?
※橋本隆則:日本人 「自我責任」從何而來?
※日本的美智子皇后和明仁天皇真的是自由戀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