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易經的來龍去脈
漫談易經的來龍去脈
易,又稱之為金烏,日中金烏。它象徵宙心大日以及從那裡飄流下來的生命天河。易有其局限性,在於當初僅是流傳給東土之後人,而東土之祖即是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也號稱金烏,在商代,稱其為玄烏,在黃帝時代,稱之為玄鳳,後世人稱之為鳳凰聖母。易就是這位女神傳於玄龍的轉世伏羲大帝的。其本意是密傳回歸宙心的功法。
玄女的古道場在遼南一帶的海邊,她的道場範圍很大,北至遼寧鐵嶺,西至遼西的連山,東至朝鮮半島。相傳,殷商為周滅後,殷商的舊臣箕子率舊部東移遼南、朝鮮,並在朝鮮建國,如今的朝鮮即是殷商的後代,也即是鳳凰的後代。玄女傳易、八卦於後代,故今韓國的國旗仍以八卦圖為圖騰。
夏以前的易本為連山古易,修改後的易本傳到商湯為歸藏易,傳至周文王的易本是第三易,即如今的周易。
易很簡單,就是八卦及衍生卦共六十四卦象,史前在文字出現之前,是用圖象傳遞信息,既快又省事,一目了然。但以圖象當語言、文字,流傳下來,後人難以悟解,故又創文字元號。古漢字,字字為符號,如果說,古梵文是咒,古漢文就是符。
實際上,另一空間與這一空間是重合的,現在叫平行宇宙。比如,你坐在一把椅子上,另一空間的生靈同樣同時也可坐在這把椅子上,而雙方並無干擾。如何理解這一現象呢?這是因為雖是空間相同,但時間維度不同。
周易是以天地為開篇,即乾、坤兩卦。此兩卦是易之門,易之根,它告訴後人,世上萬物均是天地所生。易的顯意是,告訴人們如何順天地而造業生存,密意是,如何逆天地而求得回升。
周易也可稱之為「天地易」,周得之易。表示「周」是替天行道,天命取代殷商。殷商得「歸藏易」而得天下稱王,其仍屬氏族社會(奴隸制社會),氏族社會仍以母係為重,王位相傳是以母系之間相傳。因為歸藏易是坤卦為首,乾卦為次,表示地生萬物而輔之,地為體而天為用。故殷商之前的部族社會,均視母為先祖,其廟宇供俸的都是女神廟,即九天玄女廟。
周以替天行道為名滅了殷商,周易以乾為首卦,以坤為次卦,視萬物為天之時,地之利相合和而生。
若是將道德經與易對照看,道德經的全部思想內容完全來源於易。但在上古,易被視為神門所有,為在朝人所把持,故而以後,在野人修行,就以道德經為典,並作為道門總綱。但在當時,老子做道德經,其原始之意也是為在朝人而做的,但在朝者已有易為神門經典,故而道德經為在野修行者所用。
自周以後,王者自稱為天子、行天道,並以龍為先祖先尊,服龍袍,自命為人中之龍,天龍之子,而將王后,視為鳳之子,為人中鳳。
殷商以前的古易,是連山古易。以艮卦為首,以兌卦為次。艮為山,表立於天地之間的人(人居山頂洞中),兌為天雨,天雨降而生萬物。又,艮為廟,表天尊、神,兌為巫,為代天行語。艮為始又為終表成,兌為發,為展表程。
連山古易的用途有二:一是占卜用以知天意斷吉凶,是古人類與天人聯絡的一種通訊工具;二是古人修行的方法,艮表止,兌表觀,表要如山一樣,打坐入靜如不動,終止一切念,並於此觀天語,觀萬物之本質。在易中,艮又表門,人道之門,如山去坐,艮又表徑道,表入道之途徑,兌為言,為「沖」,為羊(潛龍),要沿徑上沖,沖開山門。
三種易的變遷,表示在上古時代,殷商以前的古人,生存的意義在於修行回歸,認為天地相去不遠;至殷商時,已發現天人已遠,回天的可能性極小,故歸藏於地,適應地上生存;至周,立足於地,為更好生存,而應順天而行。
但儘管如此,在周易的密意里,仍是保存著修行回天之法門。其顯意是告訴世人如何去生存,其密意是王者,神門的人密修回天之術。
易中的解說有:「天地定位」,天人歸天而去,地人落地而就,已成定位。「山澤通氣」,修行者必須靜坐如山,變澤水(精)為氣,上通。「雷風相薄」,靜極之時,氣浪如風,伴隨一種雷鳴般的隆隆之聲(海潮音),「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與陰陽相錯成,。此句有兩解,其一若要順天地而生,則水火不要相射,其二,若要逆天地而死,則水火相射,即抽坎中真陽補離中虛,降離中真陰而補坎中滿。「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若想在人世好好生存,則要順天行,按易之顯意走,若要「知來」,即回歸天上,則要逆天地而行。此為易之密意,而就上天傳易的本意是,告訴世人應如何逆天修行而回歸。
上述「易」中的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但歷代易學家,對這段文字均不作解,是因為難解機中密故。對修行者而言,易中功法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古人至今人,大多按易的顯意、順意去註解易,這不能說不對,但這僅僅是易的一個方面,易本已明確指出,史前天尊傳易,是在於讓世人逆行易回歸,萬不得已,則順行易而生存。
老子曾為周王朝天子門下書記官,周王族藏密書之官,故得以得見易本,從中悟出,證出「大道」之理,而著道德經傳於後世。並從此,將神門密法傳於在野之「道人」。而王朝中人雖有易之密本,神門之典,卻安於享樂而不知修,如此,千百年來,密意漸漸失傳。
易本有言:「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古聖人即指玄女,昔即古,聖即聖母,鳳凰聖母,是她作易傳於後人,並讓人以神物即蓍草以大衍之數成卦象。在起用蓍草時,要默默祈奏神明,以得神助,即請神,上香,拜供,這樣以蓍草起卦方能靈驗,方可通靈。
易本言: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意為,順易行,即和順於「天道」,則人及萬物生存,而逆行天道,則回歸於天。這裡「道」指天,指宇宙之法則,指一。「德」,指人。「理」,指萬物生髮之理。「性」,指人。「命」,指天。此句的意為,只有明白了萬物生命的本源(理、義),而盡修其性,方可歸命於天。
易本有言: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句話是指史前天尊為後人留下易,到底是做什麼用的,這句話是孔子註解易說的。
推原方能知始,知道天地間人及萬物是怎樣生成的。即,你從何處來,故而也知你將、你應該往何處去(反終)。你是宙心順天河飄流下來的生命光音能量體,是天地的造化,沖和之氣。有了形體,那麼,你還應返歸天河而去。故而孔子注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人是由精、氣、魂組成。而現代氣功學及道門,往往稱魂為元神,在古代,生命光音能量體,入人體者,稱之為魂,人死則魂飄離。若魂呈上升狀,稱之為神,若魂呈下墮狀,則稱之為鬼。
孔子指出,人體中的精、氣是可知、可見的,故稱之為物,為有,而魂是不可知、不可見的,故稱之為變,變即變化莫測,變神、變鬼莫測,難以把握。但是用易、學易、修易就可以「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即指出,周易可以測出,你死後是為鬼還是為神。
為何九天玄女的道場在遼南,波及遼北鐵嶺,遼西連山以及朝鮮半島?這是一段史前古史。中華天人在遼南仙人島登陸,先遣軍即是玄龍的羅剎戰團,水路是珠王的海人戰團。
攻下遼南之後,西王聖母與玄女的軍陣到位,在遼南蓋縣的團甸建立了東都。現今,遼南一帶的山中,仍有一些巨大的石棚,非人力之所造,此即當時兵營所在地。那時作戰的敵方主要是西洋女王的白鯨戰團。
以後,西王聖母率兵西征,攻至崑崙而止。西征時,玄女未去,居遼西連山古靈山廟作易,玄龍及珠王、月娘(即青娘)留守遼南,並北進鐵嶺,東征朝鮮,穩固東都。西王聖母在崑崙又建了西都,又稱地都。當時的天庭稱為清都,玄龍當時的職位是「清都山水郎」,天庭總侍衛。
西王聖母西征時,將碧霞元君留守泰山鎮山東,令白娘留守鐘山鎮江南。以後就是人神雜居時代。在黃帝戰蚩尤時期,黃帝兵敗退居泰山,並跪拜九天玄女求救。在那時,蚩尤軍不僅攻佔了中原,而且從海路已打到遼南與玄龍及珠王、月娘的天人留守軍大戰,後留守軍兵敗,西潛連山,而此時,黃帝在中原大克蚩尤,蚩尤兵敗,以後,黃帝在遼西建女神廟以祭九天玄女。
描述殷周之際大戰的「封神榜」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那時,天人與地人雜居的一段史實。那次大戰實質是通天教主與原始天尊之間的大戰,凡人及天人均卷了進去。戰敗的三霄娘娘:瓊霄、雲霄、碧霄就被發配(封神)至遼南的迷鎮山。如今,遼南迷鎮山上的三霄娘娘廟仍是香火不斷,每年古歷四月十八日,附近三個縣均放假三天,朝山趕廟會的人幾十萬之眾。因為遼南一帶的人,多是殷商之後代。
原始天尊及太上老君是保周朝的。以後周朝氣數已盡,太上老君轉世為李耳,為周朝向春秋時代各國宣說復周之教,然而無法扭轉周朝滅亡之事。老子的道德經,實為周朝而作,但周氣數已盡,人力、神力都無濟於事。
孔子五十歲開始學易,故而他說:五十而知天命,並不是說,凡是人一到五十歲就可知天命,而是通過學易而知天命。孔子學易而得易,了知了「神無方而易無體」。
莊子曰:「易以道陰陽」,認為神、道、陰陽是指的同一物,陰陽變化莫測謂之神,一陰一陽成對而生謂之道,描述陰陽生生之變化謂之易。古人認為「道者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已也。」又曰:「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宙心在旋轉運行,生命光音子流生生不已如氣化流行,分離宙心之後,在氣化流行之中形成命,由命返源歸一,謂之性,性即是指生命光音能量體。
道是宇宙冥冥變化的規律,是神之所為,神之所為亦是無為;道既然是規律,則宇宙間一切萬物的始終變化都有必然性,即符合道的規律,此即「定數」。而冥冥中神的所為,僅是這必須性中的偶然性,而這偶然性實質也是必然性。
孔子認為:易與道一樣,它是道的縮影,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但是卻能通理天下。孔子曰:「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易能通理宇宙、天地、萬物之變化,除了神,又有誰能作易呢?故而,孔子曰:古代聖人都是極為重易的,卜筮時都要行齋戒以禮神、敬神。
孔子曰:「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言大業。」
這裡所說的大極,以後的古人解釋為大極就是太極,若如此,老子的道德經就與易矛盾了。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有與無是同時產生的,但後文也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樣,老子就把無定為無極,有定為大極,把無定為道,道生一,即無生有。一生二,即有生陰陽(兩儀),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反映出孔子與老子在無極、大極、兩生四、二生三上觀點的不同,這也是儒教與道教的根本性分歧點。孔子說的兩儀(陰陽)生四象,即老陽,老陰,少陽,少陰。老子說的二生三,二指陰陽,三指天、地、人三才。
老子的道德經,與孔子解注易,在一、三與四上有了矛盾,故而後世人說,孔子是唯物的,老子是唯心的。近來,又有人著書,說老子也是唯物的,是辯證的,但是都沒有解說為什麼在一、三與四上有不同。
如何解釋老子、孔子在一、三與四上的差別呢?
老子道德經的「道」是指無極,又以「無」描述道的狀態,無極的狀態,老子曰:道生一,無中生有,即無極生太極,一有表太極,一生二,即有生陰陽亦即兩儀,即太極生陰陽,二生三,老子曰是陰陽生三才,即天、地、人,然後就是三生萬物,即天、地、人生萬物。
孔子註解易說:「易有大極」。即此易就是老子所言的道,稱之為大極,大極即指虛空、宇宙,再具體說就是宙心。宙心就是宇宙,宙心可以機械的理解為大園(宇宙)中的小園(宙心)即◎。但不要忘了,宙心之光音又充滿著宇宙,充滿著整個虛空界。是盡虛空的。佛門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這裡盡虛空易解,遍法界是指全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和全部空間,即所有維的空間。
大極就是無極,孔子就是文字大家,不會把太寫成大,後人曾分析,是否是孔子少寫了一點,孔子說:「是生兩儀」。即大極生、產生、陰陽,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老子曰:太極生陰陽,孔子曰大極(無極生陰陽)。
這裡,老子引進一個有與無的概念,老子曰:無中生有,即無極生太極,老子在道德經上又說,有與無是同時產生的,無先無後,即無極與太極是同時產生的,但老子在道德經的後面又畫蛇添了一足,說了句無中生有。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指出,有與無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無為始,有為母。
問題是如何去理解老子說的「無」、「有」。這裡的無、有指的是同一物的兩種形態,無與有都是對宙心的描述。無是指宙心的靜態,有是指宙心的動態。靜態時,宙心渾然一體,混混沌沌,動態時,高速旋轉生出兩儀三色。動從靜中來,靜極而生動,即無中生有,亦即無、有同生而異名,同謂之玄。「玄」字是古人對宙心的命名,玄鳥,意為從玄中飄飛出的鳥,玄龍意為從玄中飄落下的龍。
老子把動態的宙心稱之為太極,把靜態的宙心稱之為無極。孔子把易稱之為大極,易即宙心,大極概括了宙心的動、靜兩種形態,大極包含無與有。
孔子注易:兩儀生四象即老陽——無形無相,老陰——有形有相,少陽有相無形,少陰有形無相,此四象包括了宇宙中一切時空中的生命形態。在這裡,從二以後,孔子與老子分手了,孔子注易中是從四象的角度往下分析,而把三才:天、地、人反映在卦位上。即初、二交為地,三、四交為人,五、六交為天。
老子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首先,老子論定:有(陰陽、兩儀)是萬物之母,在這裡,與兩儀生四象不矛盾,但老子特彆強調,萬物中的重點,天、地、人也可以解為:天、地、間。間即人間,以間中人表示、代表天、地間一切生靈。天是指空,地是指時,人是表示,空間、時間所制約的生靈。天、地這兩個因素決定了生靈存在所取的形相。
老子的道德經實質也是對易的註解,註解的方式是總括。而孔子的注易,有總注也有分注,即有意譯也有直譯。
推薦閱讀:
※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完整版)
※易經的奧秘(8)卦有何用
※《易經》內涵——門外談易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易經閣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