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究報告

這幾天和朋友興起了研究印度的樂趣,於是寫了一篇分析印度的文章,發上來來大家看看

正文如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的歷史: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的最大的國家,文明古國。印度的歷史發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明,強盛時是政治,經濟,文明體系完善的強大古國。公元前1500年左右,遭受了不明(有待考證,一說雅利安人,一說中東地區的遊民)入侵者的進攻和掠奪,印度古國滅亡,印度奴隸制社會開始登上歷史舞台。隨後印度人根據風俗和民族的不同開始各地分工,這種情況直至公元前400年,此時印度不能算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塊各部族林立的土地。公元前400年孔雀王朝興起,一統印度。孔雀王朝可能是印度人最強大的王朝了,阿育王時期國勢極盛,佛教等宗教趁勢興起,阿育王以宗教用兵,擴展疆土,征服各族。至前185年,孔雀王朝滅亡,印度邦國林立,國家再次分裂。由於一盤散沙,印度至中世紀一直被中東地區的穆斯林人侵略(一說是突厥人,又一說蒙古人)。15世紀印度被穆斯林人征服,建立莫卧爾帝國。在當時是世界強國,僅次於東邊的明朝,16世紀莫卧爾帝國衰敗,荷蘭和英國都入侵了他的領土,印度淪為半殖民地。莫卧爾王國力盡之後被廢,印度從此淪為了英屬殖民地300年。二戰結束後,英國勢力日衰,印度爆發自治大遊行。英國人在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後趕快丟棄了這個包袱,印度獲得獨立,1950年印度共和國成立,但是仍屬於英屬聯邦國家。

印度的政治:

印度人獨立後,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們要怎麼統治國家?11世紀以來,印度要麼處於分裂的狀態,要麼處於被外族統治的狀態。印度人在政治上有近10個世紀的白紙。如何治理一個大國,印度人想破了腦袋但是卻沒有好辦法,最後印度人做了一件讓我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決定延續英國時期的統治方式,幾乎將西方或者說是英國人的政治思想都引入了政府內。他們的政府由總統作為最高領袖,但是總統只是個象徵,實權握於總理。決策由總理下屬的各部長會議來執行。總統只是提倡者,而部長會議才是決策者。這和英國的議會制度如出一轍。不止如此,印度也提倡法律高於一切的口號。以律法來治國,自稱民主國家,並且是多黨競爭制。印度的外交講求實用主義,偏向於西方各大國的同時和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同中國保持著似敵似友的模糊關係,和小國的關係則多淡薄。一切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印度還是英國的印度。印度雖然從表面上獨立了,但是內心仍然沒有獨立。

印度的人文:

待過印度的朋友告訴我,印度人本性較保守,沉默,不務實,喜歡空想,不重視承諾,但是近幾年,印度人的性格越發複雜矛盾。如果從歷史上看,印度人是一個溫和,安分,喜好宗教,民族感薄弱的一個民族。所以印度的歷史上,但有和外族戰亂,印度表現多不出色。即便被奴役,印度人也沒有幾次很像樣的反抗。直至19世紀為止,印度人從來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當他們被英國人的「文明開放」給驚呆之後。印度人發現了另外一個新天地,也同時發現了自己作為一個民族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潛力。問題是當印度獨立後,印度國內的「英國思想」依然揮之不去,印度人本來保守,被動的性格在隨之而來的開放,大膽,沉穩的「新文化」衝擊下,印度人變得極其矛盾。朋友告訴我,印度人如今正處於傳統和創新兩者的激烈對碰下。印度人的性格也難免變得三不三四不四的。如果你碰到一個印度人,他們講話保守但外表卻積極上進,那是因為印度人的文化正在慢慢的改變。那麼印度人和中國人的性格有什麼不同呢?朋友告訴說:中國人注重長遠而不重視眼前利益,印度人重視眼前利益而不擅長長遠計劃;中國人就實避虛,印度人就虛避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是一個強調宗教的國家,國內人多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個夙願:1是去恆河洗浴,2是喝恆河聖水(據說是髒的不能再髒的髒水)3是死後葬於恆河(兄弟你敢喝么)。印度教徒以黃牛為神,神聖不可褻瀆。印度城市街道上滿是牛,滿地牛糞,同時人要給牛讓路。。。。其實印度教的中心教義是「萬物有靈」,字面意思是萬物皆有靈魂,靈魂的輪迴和去處是他們研究的主流。這屬於一種自然崇拜。這和中國文化有一點相似的地方,中國人一樣也崇拜自然,講求天人合一。但是仔細對比,中國人崇拜的是自然規律而不是神,中國文化中天人只是自然規律的執行者,是凡人和自然溝通的橋樑。而印度文化中的神靈多代表自然本身,高高在上,凡人不可望其項背。從這點上看,中國人的文化確實比印度人更加務實,更加自信。而印度的文化對自然之靈是單純的崇拜,對來世充滿了一種追求,但是這個追求實在是不現實的,今世都顧及不了了,還顧來世么。如此的文化思想,也許就是印度人避實就虛,好高騖遠的原因。

為什麼印度能成為大國:

之前說了這麼多廢話,現在來說重點的

1.印度的GDP:2008年,印度的GDP是10000億美元左右,世界排名前13,除了金融危機的2008年其餘時候印度的經濟上漲都處於每年8%以上。這是他的經濟實力。當然GDP是比較虛幻的的。我們從細微的地方再看,印度自獨立後農業發展很快,基本自給自足,解決了吃飯問題。輕工業體系也比較完善,能解決日用品問題。他們的服務業也非常的發達,特別是軟體業,位列世界前茅。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說,印度是一個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的國家,已經是一個穩定的國家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怎麼讓自己在保持穩定的同時盡量提高國內的經濟生產。

2.印度的文化底蘊濃厚:任何一個國家,他要登上世界舞台,除了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做後盾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人接受。印度顯然具備這個條件,儘管文明古國到了現在已經丟棄許多濃郁的古風,但是比起日本那種文化下國,印度文化更有深度也更受益於人。印度人特有的處事態度,文藝物品,宗教特點等等,近年已經慢慢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

3.印度的人口:印度目前有11億人口,幾乎和中國不相上下了。而且和中國極其相似的是,印度也是多民族國家。也有許多民族矛盾。他是另一個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西方都說中國只要強大了就可以殖民全世界,那印度何嘗不是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印度的軍隊:我知道說這個你肯定想笑,但是印度目前畢竟有127萬的軍隊,數量上名列世界前茅了。我們不能說他特別有戰鬥力,但是127萬軍隊往那裡一放,這個數字還是很嚇人的。何況,他還用這隻軍隊搶了不少地盤。

5.印度的領土:298萬平方公里(不算克什米爾佔領區)。印度目前的領土是世界第七。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一句話,看一個國家是否是大國,要綜合看他以上五點數據。印度不缺任何一點,足以自稱為一個大國,他有人力,物力和領土來激發他的潛力,而又有向外宣傳的文化資本。單單從人口和領土以及歷史的悠久性上來看,他就是一個變相的中國。那他為什麼沒能成為一個強國而如今遠遠落後中國呢?

印度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個強國:

現在說說他什麼不是個強國,這裡有些綜合原因。

1.心理上沒有擺脫奴役:也許是幾個世紀的奴役已經深刻骨髓,印度人的內心更多的象是乞討者而不是施予者,這是印度最大的軟肋。儘管已經獨立了,但是印度還需要英國的智慧來治理國家,還需要向其他國家購買武器,還需要向世界各國要求援助(我從沒聽過印度經濟上援助過誰)。一個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依然需要他國施捨的國家怎麼可能真正的站立起來呢,充其量不過就是二等國家罷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2.中國的崛起:中印兩國之間的矛盾我們就不說了,在我的理解中,中印交惡是必然的,即使62年不動手,早晚也要動手。中印兩國是鄰國,同時又是兩個大國,兩個地區強國。這是最麻煩的事。歷史規律是,一個地區從來不存在兩強並存的局面,要麼中國強印度弱,要麼印度強中國衰。所以中印的關係很微妙。也許是印度的領導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中印戰爭爆發了,只不過,相較於空想有餘而實力不足的印度,政府能幹將士用命的共和國遠勝於他。此戰後,20世紀明顯不是屬於印度的。

3.發展路線的錯誤:我們可以看見,印度人沒有找尋自己的治國之道,而是採取了照搬英國人的方法。而且不管好壞,什麼都要。甚至將英國人的霸權主義作風也一起照搬了過來。於是印度人欣欣然走上了軍事強國夢,夢想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英國一樣的霸權國家。然而這正是印度走的最臭的一步棋,有百害而無一利。原因如下

(1)印度自古是個不善戰事的國家,古代我們不提了,就62年的戰爭簡直是內行在打外行,解放軍摧枯拉朽;一個泰米爾猛虎組織,印度海陸空三軍數萬人打了幾年都打不下來;印巴戰爭,能讓裝備 後勤 人數都差他數萬的巴基斯坦軍隊打入了僵持戰,印度打仗差也是天下第一了。這樣一個自古不興刀兵的國家,要拿自己的短處去強國,不是自尋死路嗎?印度早晚栽在這上面

(2)軍事工業不發達,不能自給自足。仗打久了,印度人的武器用不上了,還要去找外國買。他的武器是萬國牌大家都知道。戰爭時候武器不是隨叫隨能到的。戰爭也不是說停就能停的,而武器商又趁機要價。印度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看看晚清政府就知道,我們當初也買了不少洋槍洋炮洋艦,能挽救敗局么?不過是讓洋人耍了一把。一個不能保證戰爭持久力的國家沒有軍事敗國就謝天謝地了,如何軍事強國

(3)拖累經濟發展。印度如今的軍費約300+億美元。佔印度國內的生產總值3%左右,印度高度注重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每年都要額外騰出大筆的軍費加強軍隊。這就算了,2009又提出印度海陸空三軍全面轉型計劃。印度人要自己建航母,買飛機,買潛艇,發射衛星等等。未來印度的軍費的很可能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問題是,印度目前的武裝力量早就超越了其周邊的大多國家,僅次於中國。而現在,印度人有和中國玩軍費競賽的意思。大大拖累了經濟

(4)造成周邊他國的緊張。自從印度吃了錫金以後,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任何一個鄰國都防印度如虎,印巴之間的陰影一直持續到今天,即使有英美德法俄幫他。印度也不能改變在南亞次大陸的上被孤立的現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綜上幾點,印度要在短期內強國,那是真的難上加難,印度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領導人選擇的發展方針是錯誤的,等到他們開始放下武器,真正的走上發展正軌時。我們才能說印度要強大了,現在是根本還沒個數。但是中國正在強大之中,面對同樣在尋求強國的鄰居印度,中國怎麼看印度呢?

中國和印度的關係:

印度對中國的心態太複雜,其小媳婦心態人盡皆知。問題是,中國是怎麼看印度的呢?雖然中國針對印度藏南的挑釁曾多次增兵,舉行演習,表態過決心。但是相比于越南,那真是平和多了。政府對印度從來沒有多麼激烈的言論,偶爾警告一下罷了。中國政府不是一個軟弱的政府,但是為什麼對印度一讓再讓呢。政府不明說,我們很難看出個究竟,不過可以抓些蛛絲馬跡來研究研究。國家外交的最高代表,溫家寶總理在多次新聞招待會上說到印度,有用到一些比較經典的詞句,比如「中印都是文明古國」 「中印不會是對手是朋友」 「希望印度**總理能在邊界問題上達成共識」 之類的字眼。我們可以這裡面摸出一些端倪,「中印都是文明古國」這話可以代表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是認同了印度的大國地位,最起碼是和中國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雙方的對話是平等。 「中印不是對手是朋友」 如果長期看,這話完全是煙霧彈,未來印度崛起時必然和中國抗衡,不過從短期看,中國最起碼覺得印度沒有和中國戰爭的必要,甚至可以合作。 「希望XX總理能夠在邊界問題達成共識」 達成共識,什麼共識?這個就要聯繫我們的國策來看,我國的長期國策是發展,所以決不是什麼藏南是中國的,這會引起印度的對立情緒,和我們目前國策不符。比較靠譜的是『印度和中國都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空間和時間來發展。所以,邊境問題先放放,我們先喘口氣發展,慢慢談。』這類似於南海的緩兵計和輕敵之計

如果以上幾條我所猜測不錯,那麼連起來看中國對於印度的態度是:「我認同你印度是一個大國,並且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強國的大國,所以我中國希望能和你搞好關係。我們不希望鄰居之間採取對抗的態度,希望能夠和印度和平相處,最起碼是短期的和平相處。因為從長遠戰略角度來看,短期內,你威脅到中國的可能性很小,而中國的戰略目標也不是你,所以中印真的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扛上」。

總的來說,我們還是看重印度的,並且希望和印度保持友好的外交。


推薦閱讀:

印度的航天航空能力怎麼樣?
俄羅斯不是朋友,它的夥伴印度更不是朋友!
妹尾河童:窺視印度
重磅招募!你,準備好了嗎?
印度一女子嫁給5個親兄弟 與「老公」輪流過夜(圖)

TAG:印度 | 研究報告 | 報告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