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屈原為何跳江

  關於屈原,腦子裡只一個記憶,是屈原寫《離騷》的鏡頭:一片繁花之下,一個仰天長嘆的悲憤落寞的詩人。記憶來源不清,是否真的是屈原也不敢確認。只年年吃粽子,每次將屈原的名字帶回來複習一回。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坎坷的境遇成就了屈原在詩壇上的地位。地位確立了,可成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過程卻不那麼讓人愉快。有志之人,因無人賞識難以實現目標,那種失意,滋味難以言說。屈原的雄心壯志是輔佐楚王將楚國強大,一統六國。那時的楚國也有一份這樣的實力,它佔據長江中下游一帶,包括兩湖、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十分富饒。結果卻是,屈原的雄才大略未能得到實現,卻一天天地看著楚國在一幫小人的玩弄下日漸衰落,無能為力。屈原投江之時,秦國朝楚國的郢都打來,楚國亡國之日不遠。屈原又是一個有強烈愛國情感的人,當他懷沙沉江之時,該怎樣的失魂落魄。罷了,國事不能想,這一生已想得夠多,把肝腸一寸寸想斷,索性以身殉國吧,沉的至少還是當時仍被稱作為楚國之江的汨羅江。  像所有愛用文字表達內心的人一樣,有所感觸總要用筆寫下來。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尤罹憂也」。這一段說明寫屈原寫離騷的原由,歸納起來也就是憂愁帶出《離騷》這一篇幽思。從屈原的一生來看,他也是有點兒什麼就喜歡寫下來的人。  於是,在楚懷王讓他出使齊國去實現楚齊聯盟時,屈原被齊國扣在該國半年。回望故土,他寫下《抽思》的感想:「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願徑逝而未得兮,魂識路之營營……」這幾句你可以當詩讀也可以當散文來看,通篇就只一種情感,對故土對楚國對楚王的思念。估計午夜夢回實在睡不著,唯有寫出來讓內心的鬱悶抒發一些才能把被扣的日子過下去。現在看屈原比蘇武牧羊的境遇好得多,只是蘇武不寫詩,不然又該產生多少思念故土的佳作。但蘇武大手筆,用行動成就一首愛國之詩,也是經久不衰,讓人時常惦記。  這是屈原第一次正面和張儀交手。這是很戲劇性的一幕。屈原作為外交大臣,帶著楚王的旨意到齊國去與齊結盟。任務完成準備回國,楚王卻派了一個勇士宋遺到齊國將齊王大罵一頓,齊王大怒,盟也不結了,還將屈原扣下。原來屈原走後張儀到了楚國,竭力鼓動楚王與秦交好,破壞楚齊結盟。楚王被張儀打動,又被秦國「願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與楚結盟」這樣讓人心動的條件給蒙了眼,改變了原來的想法。一國之君,想法一念之間,瞬息萬變,實在不好伺候。看戰國七雄的歷史,不如說看一部心理學史,各國之間出爾反爾屬家常便飯,背信棄義演了一幕又一幕,貪婪、不守信、明哲保身、相互猜疑……就在太陽下赤裸裸暴晒,你待如何!你在塵埃落定時翻看前塵往事,只感到一切謀略、主意像小兒科,一眼就能看穿,只不知那些梟雄腦子在何如想!當然,人類已進化2000多年了,不停上演的歷史戲碼怎麼也給人類積累了不少的智慧。  屈原第二次與張儀交手,又是他出使齊國,與齊國結盟之時。兩個人,兩次做著同樣的事。屈原在前方辛苦外交,張儀繞到後方,輕輕鬆鬆將屈原的勞動化作一江無用春水。這一次,張儀是在楚懷王要殺他的情況下前往楚國的,在靳尚等人的周旋下,張儀不僅從牢中出來,還成功勸說楚王背棄與五國的締約,定下與秦惠王結為親家的結盟方式,再次差點讓齊楚結盟成為泡影。屈原從齊結盟回來,才點醒了楚王。楚王大叫捉拿張儀,卻只看見張儀已經走得遠遠的背影,無可奈何。  張儀,戰國時魏國人,師從鬼谷,主張東西連橫,各國與秦國交好,由秦國做首領。戰國時代是張儀的時代。他在各國遊走,輔佐接受自己主張的君王,販賣自己的謀略。這是千里馬在尋伯樂,而不是像屈原在一棵樹上弔死。凡事有利有弊,遊走的地方太多,就像一棵無根的浮萍,讓人懷疑忠誠。張儀從鬼谷出來,先求見魏惠王,被拒。到楚國相國昭陽家做客,被誣偷了那塊著名的和氏璧,被昭陽鞭打,驅出。又到趙國投奔蘇秦,被蘇秦的激將法逼到秦國做客卿。在秦惠文王時代,張儀得到賞識,努力實現自己連橫策略,瓦解各國盟約,後任秦國宰相,又被封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不喜歡張儀,張儀後來回到魏國,病死。作為謀略家,張儀比同學蘇秦的結局好得多,蘇秦在趙國做宰相,主張南北合縱,六國聯合對付秦國。蘇秦後來是在齊國被刺客刺死,未能壽終正寢。其實無論屈原、張儀還是蘇秦,都說明一個道理,伯樂很重要,沒有它,縱使千里馬也只能同一般的馬一樣默默無聞,偏它還有一顆志在千里的心,這就不好打整了,只能被這心給逼死。  屈原遭遇張儀,不得不被迫增添人生閱歷,去領略人生的千滋百味。其實張儀不足懼,關鍵是楚懷王。該說屈原遭遇到被小人圍繞的楚懷王,才大才不得施,還眼睜睜地看見楚國由盛到衰由強到弱,為此而憂心忡忡痛心疾首。而愛國,是屈原和張儀的分水嶺。張儀再如何能幹,出名,都只能是謀士。而屈原則成就了《離騷》,其愛國之心被千年之後的人牢記,這就是高下。
推薦閱讀:

時令節至:端午端陽與屈原!
宜城:力挺屈原的王逸
屈原是否確有其人?
對屈原的仰望與理解

TAG:屈原 | 跳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