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的內容、思想、形式三要素

如何衡量一張攝影作品的好壞?優秀攝影作品的標準是什麼?在國內,我們常常喜歡說,這是一張「大片」,那麼怎樣才能稱之為「大片」?有意思的是,我們很少看到非常權威的被公認的答案,在網上搜到的答案也千差萬別。雖然我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攝影或者美學相關的正規學習,所掌握的攝影理論與歷史也非常有限,借用「極影評片」的機會,我在這裡分享自己對於優秀作品的定義,算是班門弄斧拋磚引玉,供各位看官批評與指正。

首先,要從攝影的目的說起,為什麼拍攝這張照片?簡單的旅遊紀念?為了最基本的記錄?為了表達與抒發當時的感受和情緒?為了喚起觀者的共鳴?...... 這些問題直接決定了這張照片的意義與存在價值,而這也是判斷這張照片是否優秀的基礎。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我認為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應該具備內容、思想與情感、形式三大要素。

風光攝影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單純些,自然風光主要是山(冰山、雪山、高山……)和水(江河湖海、冰雪溪瀑),這些構成風光作品的主體,在此基礎上,攝影還需要等待合適的天氣以獲得較好的天空背景、選取恰當的興趣點和前中景等。

以圖蟲ID:Must_be_nice的這張評片投稿為例,作者很好地以挪威雪山為遠景,彩色小漁村作為主體,選擇日出/日落時間捕捉到較好的天空與雲彩,基本上滿足了一幅風光攝影作品對內容上的基本要求。

但是,問題也很明顯:畫面下方有接近一半的篇幅是空洞的,雖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水面下的層次,但是對於這個場景的表現是完全不夠的。所以,我們當時應該花點時間在水中找到更加配合遠山和漁村的前景,例如露出水面的礁石、水草、岸邊的花叢等等,從而增加畫面內容的縱深與層次。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前景,建議壓縮畫面構圖,將空洞的前景水面排除出去,更加突出主體內容。

照片有了內容,就像人有了肉體,而思想感情則是照片的靈魂所在。反過來,如果沒有好的內容,思想感情就言之無物,無立足之本。對於一個成熟的攝影師,更多的時候是先有表達思想與抒發感情的衝動,然後去尋找和捕捉合適的內容,就像一個畫家跟隨自己的內心進行繪畫一樣。思想情感的表達也是作品層次的衡量標準,觀點越深刻,情緒越複雜,作品能給人帶來的衝擊與思考就越豐富。所以,如果希望自己能夠拍攝出更多的優秀作品,更重要的是平時的積累與思考,形成對自我、對社會、對世界的個人觀點,在此前提下尊重自我的內心需求去拍攝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曾有句名言:攝影用什麼鏡頭不重要,要看相機後面的那個頭(腦)。

思想與情緒是提升作品價值的巨大力量,這也依託於作者在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價值觀等方面的積累。安塞爾·亞當斯說過: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我們走遍世界拍攝山山水水、星辰大海,是因為我們內心有著對大自然的敬畏、熱愛,我們嚮往著自由、挑戰和征服,我們甚至對外太空和宇宙充滿了好奇,也有著莫名的擔心;我們踏入異域走進古城老街、廟堂寺殿,是因為我們為人類古老文明的巨大成就而自豪,我們被地球上如此多樣的民族文化而吸引,驚嘆於宗教信仰給人類帶來的精神力量。

圖蟲ID:攝影的小和尚 投稿的這張作品在眾多投稿中畫風獨特,這位法師看來是正宗的「佛系攝影」。綠意盎然的樹木植被與古亭、僧人相得益彰,內容緊湊,主題突出,描繪出了「禪房花木深」的美好場景。

在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中:「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前面四句都是內容的描述,後面四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則是抒發情感,升華意境。所以,這張照片還沒有充分地將精神層面的內涵表現出來。

上面的兩幅畫分別是豐子愷和唐伯虎的作品,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使用技法與表現形式也相距甚遠,但表達的意境卻是耐人尋味。同樣回到攝影,如果一張照片能夠基於恰當和準確的內容,表達出作者的精神訴求,並提出一定高度的思想探討,那麼隨著攝影師思想境界的提升,那麼他的作品自然也就具有更大的社會價值。如果一個攝影師有著獨特與強烈的個人特質,那麼他的作品也同樣會風格鮮明,力量強大。

我在@攝影的小和尚 圖蟲的作品集中找到另一張同是「佛系」題材的作品,不談拍攝的技術與後期的能力,這張照片的思想表達就要比之前那張更加有力。

形式是內容表現的方法與方式,是攝影師展現其作品主題的放大器。作品是否是滿足審美需求,具備某種美學表現力與視覺吸引力,是讀者願意停留並繼續解讀這張照片的前提。其次,內容與思想感情要靠適當和匹配的形式來進行表達,才能使讀者正確地理解作品的意義,引起足夠程度的共鳴。同樣是拍一座山,有的人想表達的是壯美和宏大,那麼等待落日十分的紅霞滿天,金光照亮山頭的瞬間是最好的表現形式;而有的人想表達的是挑戰中的孤獨和危險,那麼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烏雲蔽日的時候拍攝更加符合表達意境。

由於攝影的後期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通過後期按照我們的表達目的來對作品的構圖、光影、色彩、氛圍進行調整與優化,對畫面內容進行更好地組織,對情緒表現進行強化等等。要注意的是,無論我們用到哪些手段,都應該保證邏輯性與統一性。

以圖蟲ID:紙上河山 的這張作品為例,這個溶洞是個很好的拍攝主體,光影效果強烈,畫面的構圖穩重,興趣點人物很突出,使作品更加生動,表達了非常積極和熱烈的情緒感受。

但是,畫面中高光部分過於強烈的紅色會讓我們覺得不太習慣,即使在現場可能有洞口陽光照射會將光束打成暖色,但洞穴中的光線更多是冷色調比較多的,紅色的飽和度很難達到這個程度。作者應該是想通過這種色彩來營造一種更加夢幻的氛圍,但是如果與日常規律相左的話,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另外,畫面左上方的岩壁細節交代不夠,洞穴環境的表現也就不夠充分。

所以,建議後期中將2部分光束的色彩調整到正常白色,稍微讓暗部增加一點冷調藍色,高光的黃色調整要謹慎,用柔焦效果(可以用Nik陽光濾鏡)增強光束的夢幻感;左上方1和4的暗部細節要適當保留,突出主要的鐘乳石結構;3位置適當增加曝光,減少一點清晰度,補充出光線的效果,使得対角線光束的線條更加連貫,光影關係更加完整。最後,適當提高主體岩石和人物的銳度和清晰度,突出畫面的主體。

最後的成片效果供大家參考:


推薦閱讀:

2017.02.21 今日日曆
國產安卓機皇太受歡迎:50秒銷售額破億 10分鐘銷量破10萬
唯美背影從前期到後期的創作思路
上海往事·大上海計劃

TAG:攝影 | 思想 |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