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片的陳冠希,為中國做了件大事

文章來源:整點電影

說起,陳冠希。

他在娛樂圈的話題度,怕是無人能及。

有人覺得他是過街老鼠,避之不及。但喜歡他的人又恨不得奉之為神,認為這才是真男人。

雖然,近幾年他為人夫、為人父,低調了不少,但他的一舉一動從沒逃過媒體的視線。而且,多半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非議。

誰也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因為站出來為中國說話而又火了一次。

就是前兩天,他在紐約大學裡的那個演講,在年輕人中間傳瘋了。

他提出了一個就像頑漬一樣存在多年,卻一直被我們忽視的問題:中國製造被拿上國際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被淘汰、要麼降低標準勉強被接受。

接著,他分享了三個故事。

一個,是中國品牌。

大概十五年前,他的潮牌CLOT剛剛創立,想跟NIKE合作出鞋,當時直接被拒絕。因為他們從沒給中國的品牌做過鞋子。

而實際上,全球有近一半的耐克鞋都「made in china」,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給中國製造商話語權,只是當做一個廉價勞動力。

一個,是中國音樂。

hip-hop在國際上已經非常成熟,但今年由於一檔節目的爆紅,僅可以說是中國的hip-hop元年,但是同時在國外嘻哈界就流行起了一句話「這張專輯的話,在中國會賣的好。」

言外之意,不就是在說這種低水平的音樂也只有中國市場才會喜歡。

還有一個,就是中國電影。

經常還會有人說「這部電影在中國已經算是好電影了。」

跟音樂、品牌一樣,中國出品在世界上總是會被以更低的標準來評判。

不能否認,中國的遺產、文化和工業都值得國人自豪,甚至世界頂尖。但是憑藉這些中國並不能走向世界。

人人都說,中國一定就是下一個超級大國。但是一直被定義「中國標準」的話,很難真的被世界認可。

而這種中國標準,無疑是一種長期印象造成的。

首先,盲目追捧外國產品。

「享譽世界」的中國人爆買能力。

因為這樣的盲目推崇,讓外國人覺得哪怕糊弄一下也沒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專門為出口中國做的相對劣質的產品。

也就是陳冠希演講里所說的「這個放到中國,應該會不錯」。

還有,就是自我滿足。

我們經常會滿足於自己的進步,在大環境的局限下,覺得做的不錯了就停止進步了,可是放眼世界來看仍然是初級水平。

經常以僅次於誰誰誰,而自嗨。

再有,就是自毀聲譽。

比起,中國製造的優勢,中國「偽造」更早一步走出了國門。最開始NIKE拒絕跟陳冠希合作,就是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被召回,早就上了他們的黑名單。

去年,出口美國的兒童玩具,因為成分不合格被召回。

前年,出口的煙花因為造成火災、事故而被召回

這也怪不得人家不敢跟我們合作了。

甚至這都成為了電影里的一個梗。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改變。

這一點,陳冠希走在了我們前面。

他說「雖然我出生在加拿大,但我是中國人。」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想告訴世界:中國製造並不低於世界任何地方。

那次,NIKE拒絕跟他合作。但他用了三年時間證明了中國製造的價值。直到今天,他的潮牌還在創造NIKE的鞋子,和NIKE做了6款聯名鞋。

2008年,創造出一款帶有中國古典花紋的大紅色皮革鞋,還被陳奕迅穿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除了NIKE,跟阿迪達斯合作出了春運手提袋元素的鞋子。

跟匡威合作太極款,鞋子內側點綴了《論語·憲問》里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這些年,他在以國際標準打造自己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時,總是想盡辦法融入中國文化,同時也讓中國文化成為世界潮流。

這是他演講里一個很重要的宗旨:

總有一天,我們的國家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而越是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就越不能滿足於被世界看低的「中國標準」。只有把它打破,我們才有機會實現這目標。

「我們」就是時下中國的年輕人。

這取決於你們。陳冠希說,我37歲了已經老了,未來是你們的。

特別是留學生和年輕人。這些人的創造力和精神,將是中國未來50、100年里不可或缺的財富。

學習到國際標準、國際水平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不被國內固有的環境拉回去。

即便環境很難改變,但永遠不要忘記什麼是對於世界最好的東西,而不是對於中國最好的。

就在演講之後,雖然說著自己老了,但陳冠希還在努力著。

堅持推動中國潮流文化。

即便有人說,陳冠希,你改變不了。

但是,他從不低頭。他一直在嘗試改變。即便最終受到殊榮的,可能不是他。那他也願意一直前行,哪怕是用自己的能量隻影響到了一個人,這也是成功。

其實,很難想像站在紐約大學的舞台上,對著世界說出這些話的人是那個「爛人」陳冠希。

出現在新聞里的他,看起來總是很狂,因為他太真實了,懟天懟地懟一切他看起來是錯的規則。

他的真實,沒人能接受,但今天多少人因為他的這一番真話而受益。

因為,在我們知道的背後就是他一刻不停的努力向世界看齊,讓別人理解在他看來那些為什麼是錯的。就是這樣一個曾經不被國人接受的「bad boy」,如今不止一次站上國際舞台為中國品質正名。

雖然,時間斷送了他在戲路上的前程,但在音樂、潮牌,這些他可控的熱愛上,仍然堅持有態度、有信念追趕世界水平。

而且此時此刻中國製造就在走出國門,但凡他的影響力輻射到了一兩個人,那被世界嗤之以鼻的「中國製造,早晚可以成為世界標準下的中國創造。

就這一點,對陳冠希說聲「謝謝你」,絕不為過。

延伸閱讀

陳冠希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陳冠希在紐約大學的演講很多媒體都報道了,可惜的是很多地方摘出來的內容、乃至標題,都在刻意強調陳冠希這個加拿大華人的愛國心,簡直要把他塑造成愛國華僑企業家的典型。可是這樣的編輯操作舍本求末不說,而且恰恰背離了陳冠希最想表達,也是他的演講里最核心最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觀點。

沒錯,陳冠希的確講了自己創辦的鞋子品牌如何爭取到和耐克的合作,努力讓耐克改變了「中國製造」意味著低劣質量的看法。可是他的重點,並不在於要向世界證明「中國製造」也不差,更不在於宣揚自己如何讓「中國製造」揚眉吐氣為中國人爭光。

恰恰相反,他想說的是,不要過分強調「中國製造」這件事。為什麼?因為好產品的標準全世界都一樣,不需要有另外一套專門給中國製造而額外設定的標準。

陳冠希是這樣說的:

「我想很多人犯的一個錯誤是,他們會說,『對中國來說不錯了』;『作為中國電影來說,這部片子已經算不錯的了』。我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說法。

電影就是電影,不能因為是中國電影,就降低標準。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尤其是對我們這樣有機會接受西方教育的人來說,是要明白——衡量一項工作質量的標準,在不同的國家不應該有所區別。

我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會主動去想說,我這是為中國做的。我做任何事,即使是寫中文歌,我也會想,這歌要是給我在美國的朋友、或者美國的電台工作的人聽了,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不是說中國市場不重要,我只是說,我們不能覺得因為是在中國,所以就應該有另一套好壞的標準。

很多人都同意,中國將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有很多錢可以賺,這沒錯。可是,你不能為了賺錢,就讓自己的正直打個折扣。如果中國真的想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那我們就不能給自己套一個標準說,『對中國來說已經不錯了』。

雖然我自己公司的產品有70%的顧客來自中國,但我們並不會特別去看重這件事。因為我們想的是要製造好的產品,而好產品不管放在哪裡,不管是巴西、俄羅斯還是衣索比亞,都能賣得好,不需要去強調說是哪裡製造的。

現在的世界變得如此小,我可以隨時去任何地方,我馬上就可以坐上飛機,10個小時以後就到了上海,地理空間的改變並不會改變我對於質量的把控標準。」

整個演講一共半小時,最精華的就是開頭說這些話的8分鐘。我不知道你們聽完陳冠希的這番話是什麼感覺,我聽完以後只感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陳冠希從小在加拿大出生長大,雖然他從來不諱言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但是同時他又不像我們那樣那麼糾結於中國人這個標籤,他對於我們來說最寶貴的價值在於,他是外來者和他者,但他又直言不諱,所以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超出我們視野和固有經驗之外的視角。

他說的很多人會犯的那個錯誤,在我們的身邊其實相當普遍,對於很多事情,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有一個「中國標準」,我自己也時不時會掉進類似的思維定式。

維秘到中國辦秀,新聞報道里一定會強調的是,「這是維秘第一次在歐美以外辦秀」,一共有多少多少名中國模特走台。

奚夢瑤在台上摔了一跤,又有很多人跳出來說,中國模特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很不容易,要多多寬容,多多鼓勵。

電影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於國產電影,但凡故事能圓過來,情節上不出現大的漏洞,演員好好表演說人話,看完不讓我們想罵娘,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就會覺得還算不錯,心甘情願地買票進電影院,激動地做自來水到處安利。

我在豆瓣上打分,遇到這樣的國產電影,也往往會下意識地多加一顆星,一半是因為寬容,一半是出於鼓勵。

可是這樣的心態,與其說是寬容,不如說是縱容。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電影變成了比爛競賽,片子一部比一部爛,反正再爛也會有人願意買單。更糟糕的是,看多了壞東西,觀眾的審美水準也在慢慢下降,畢竟整個市場的審美上限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

你去看這幾年票房大賣的國產電影,如果嚴格按照好電影的標準,幾乎全都是平庸之作,沒有哪一部算得上優秀,它們的優勢是它們是中國電影,而它們的唯一優點是它們沒有那麼爛,或者爛得沒有那麼明顯。

可是仔細想想,這些不都是最基本的電影合格標準嗎?做到這些都只是剛剛過了及格線而已,和片子的好壞談不上什麼關係,可是一部國產片只要在這些基本的方面達標,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這些片子一離開中國市場,馬上就會被無情地打回原形。我們的票房冠軍放在紐約42街的AMC電影院里放,除了中國人以外根本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跑去看——如果不是因為王健林收購了AMC,連這樣象徵性放映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每年千挑萬選選出來去參加奧斯卡的片子,往往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去,不是因為評委們的有色眼鏡,而是因為質量真的遠遠在平均水準之下。

這樣一種為「中國」設置另一套標準的心態,說白了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東亞病夫」心態,背後隱含的邏輯是,中國人在現有的條件下還沒有能力做出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是三十年、二十年乃至十年前,這樣的心態還情有可原,可是現在時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啊。

我小的時候,日本的新幹線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神話一樣的存在,是日本高度發達的科技和經濟的一個象徵。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就帶著親眼見證神話的心情專門去坐了新幹線,可是坐了一趟以後就有點失望和失落。

東京到大阪不過500多公里,新幹線開了將近3個小時,中間還莫名其妙地在名古屋停了半個多小時。要知道,北京到上海1300公里,只需要4個小時就能到達。至少從硬體指標上來說,高鐵已經遠遠地把新幹線拋在了身後。

如果說新幹線是日本上一個時代的象徵,那高鐵就是今天中國的一個暗喻。在許許多多你我日常能夠感受到的細節上,中國都已經當仁不讓地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你隨便想想,就可以列舉出很多。

當然,我說這些不是為了激發你的愛國情懷,那些都是太虛幻的東西,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必拉扯上所謂的民族自豪感來為自己虛張聲勢,更不用說在今日中國的繁榮和強盛背後還有太多太多難以盡數的不盡如人意之處。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的的確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發展階段,我們的國民心態也需要與之相對應地做出調整。

我們不再是弱者,所以我們也不必太敏感太在意太執著地糾結外界對我們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國際視野,要開始意識到未來我們的競爭將會發生在國際層面;

除了是中國人以外,我們同時也都是世界公民,需要對這個世界負擔起我們作為一份子的責任——這個責任也包括,生產出真正能夠讓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並且喜愛的物質產品和精神文化產品。

而要參與這樣的競爭,承擔起這樣的責任,我們就沒有必要去為「中國」兩個字設置額外的標準,不能因為是中國製造,就降低評價的標準。

我們有權利使用真正的好產品,我們也有義務生產出真正的好產品。而好產品,用陳冠希的話說就是,「任何東西的好,都應該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只有那樣,我們才能驕傲地說,這是中國的東西。」

還是拿電影來舉例子。今年我看過的所有電影里,印象最深刻、觀感最好的是三部——巧合的是,他們都不是好萊塢的片子,全部來自於其他國家:印度的《摔跤吧爸爸》,泰國的《天才槍手》,還有西班牙的《看不見的客人》。

看完這三部片子,再回過頭對比中國電影,你會覺得汗顏,不僅僅是好萊塢,原來世界其他國家的商業電影都已經拍得這麼好,把中國電影甩出了十幾條街不止,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趕上?

三部片子在國內的票房和反響都非常好,也都在我們的朋友圈刷過屏。

分析這三部片子的共同點,你會發現他們都已經超越了民族電影的範疇,從技術上來說它們都擁有類似好萊塢高水準商業大片的流暢和成熟;更重要的是從故事內容和主題來說,它們本身的印度性、泰國性和西班牙性都不再那麼明顯,而是各自指向了一些超越地域國界民族的,世界性的共同情感。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它們都走出了本國市場,不僅僅是在中國,也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受到了追捧。就像陳冠希說的,「好產品不管放在哪裡,不管是巴西、俄羅斯還是衣索比亞,都能賣得好,不需要去強調說是哪裡製造的」。


推薦閱讀:

陳冠希秦舒培什麼時候在一起的?
其實,陳冠希是個好演員
董潔、文章、陳冠希、黃奕,有顏值為什麼就成了「愛情瘟神」?
「老闆」陳冠希和他的潮牌生意

TAG:中國 | 陳冠希 | 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