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針在面部損美性皮膚病中的應用
06-17
粗針在面部損美性皮膚病中的應用張?? 理?? 梅( 浙江中醫藥大學, 杭州310053)粗針源於《黃帝內經》中的」 九針」, 是長針與大針的結合體。粗針療法是以針灸學理論為基礎, 所採用的較為特殊的一種針法。粗針直徑約0.4mm, 長4~ 6 寸, 由針柄、針體與針尖組成, 為不銹合金鋼針。採用粗針治療與毫針比較具有針感強, 刺激量大, 針刺時間短, 進針不易彎曲,很少有滯針和折針現象的優點。但其缺點是針體粗, 刺入時易損傷組織, 留針時間較長, 患者易產生暈針和恐懼感。兩年來筆者通過運用粗針療法治療頑固性囊腫結節性痤瘡、嚴重黃褐斑、顏面再發性皮炎等損美性皮膚病, 感覺效果不錯, 對於內服中藥效果較慢, 療效不佳者有顯效。現簡要介紹如下。粗針療法的具體操作進針用捻轉進針法: 在嚴格常規消毒下, 醫者左手持針體中部, 右手持針柄, 邊用力下壓邊捻轉刺入。運針手法有: 1 提插法: 針刺入穴位後, 將針上下運動提插。用於肌肉較豐富的穴位及部位, 是常用的一種手法。2 捻轉法: 針刺入穴位一定的深度後, 將針向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交替旋轉。3 留針法: 將針留在穴位內, 根據病情及效果留置4~ 10h 後再出針, 多用於督脈穴。達到針刺目的後即可出針, 手持針柄, 快速順勢拔除粗針, 再用擠乾的酒精棉球按壓針孔, 以免出血和感染。對於實熱者可不按壓, 使其放出少量血液, 泄熱效果好。當日不可沾水, 以免感染。隔日1 次, 10 次為1 療程, 兩療程間隔3 天。粗針在損美性皮膚病中的適應症1?? 嚴重的囊腫結節性痤瘡及反覆發作難愈性痤瘡?? 目前因生活條件的好轉及社會競爭壓力的日趨增大, 痤瘡患病率明顯增加, 年齡範圍擴大。部分痤瘡患者特別是男性青年全面部及胸前、後背出現嚴重的囊腫結節性痤瘡, 表現為多個較大的囊腫、結節、膿皰, 此起彼伏, 經久不愈。服用中西藥物效果均不甚明顯。還有一些痤瘡患者面部散在小丘疹、粉刺、小膿皰反覆發作數年, 用中藥內外治療,治療期間好轉, 但停葯後又發, 纏綿難愈。筆者常給予粗針治療, 隔日1 次, 大椎透陶道或陶道透身柱, 10 次為一療程, 一般治療2~ 3 療程。2?? 顏面再發性皮炎?? 好發於青中年女性, 在顏面部出現輕、中度的紅斑鱗屑性皮炎。發病原因與化妝品、溫熱、光線刺激、塵埃、花粉等過敏或刺激有關。發病突然, 自覺瘙癢, 可反覆發作, 反覆再發者可出現色素沉著。粗針大椎穴放血拔罐, 陶道透身柱每日1 次, 5 次一療程, 中間間隔休3 天, 可再行下一療程。3?? 頑固難愈性黃褐斑?? 黃褐斑是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兩顴部、額部、上唇部的深褐色或淡褐色色素沉著斑片, 一旦發生較難退去, 特別是病程長久者, 一般治療效果不明顯, 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損美性皮膚病。西醫認為其發病原因多為內分泌紊亂、陽光照射、遺傳因素、肝病、精神壓力、睡眠不足、婦科病等, 對此病無特異性理想的治療方法。其發病原因中醫認為多是情志不遂, 飲食不節, 勞傷脾土或腎精虧損, 影響肝、脾、腎三臟, 而使氣血不能上榮於面。筆者在臨床經中醫辨證內服中藥調理, 同時給予粗針背部督脈穴陶道透身柱或神道透靈台, 以通陽活血,調暢氣機, 對於頑固性長久性黃褐斑有較好的療效。一般也是隔日一次, 留針4~ 9h, 10 次為一療程。病案舉例病案1: 患者某, 女, 21 歲, 學生, 2003 年5 月9 日初診。面部丘疹、粉刺、結節、囊腫反覆發作三年余。三年前開始在無明顯誘因情況下, 面部油膩, 開始陸續出現丘疹、小膿皰、粉刺, 隨著病情發展後又同時出現囊腫、結節, 散發全面部, 並伴有色素沉著。就診時檢查: 全面部油膩伴皮疹, 以額部及兩面頰為主, 密集的丘疹、粉刺、結節、囊腫, 並伴有色素沉著。診斷: 頑固囊腫結節性痤瘡。治療: 先給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中藥內服, 外搽抗菌外用藥物。用藥時效果尚好, 皮疹有所消退, 但停葯後皮疹又有反覆, 纏綿難愈。後給予同時粗針治療, 大椎透陶道, 陶道透身柱, 隔日一次, 10 次一療程後停用。皮疹明顯減少、消退且不再複發新皮疹。同時, 睡眠及月經均有改善。隨訪一年未有新皮疹發生。病案2: 患者某, 女, 24 歲, 2004 年1 月5 日初診。顏面部反覆出現潮紅, 腫脹, 脫屑伴瘙癢一年余。患者自訴體質過敏, 因從事娛樂業, 故每天要化妝, 常因化妝而致面部皮膚潮紅腫脹, 脫屑瘙癢, 反覆發作已有一年余, 曾用過西藥抗過敏葯, 服時好轉, 停葯又發。檢查: 兩顴部潮紅、腫脹, 皮膚乾燥、脫屑。診斷: 顏面再發性皮炎。治療: 給予粗針治療, 每天一次, 大椎粗針放血, 陶道透身柱, 留針4~ 10h, 5 次後改為隔日一次。面部未擦藥膏,也未內服藥物, 粗針治療10 次後, 面部皮疹完全消退, 皮膚正常光滑、不癢, 隨訪半年未發。粗針的治療體會粗針療法是祖國針灸醫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抗爭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將粗針療法運用於難治性的損美性皮膚病中,是對這種特殊針法的繼承和發展。1?? 醫患溝通, 掌握手法?? 粗針因其較毫針明顯粗長,且要留針4~ 6h, 患者很易產生恐懼心理, 而拒絕治療或在治療中易暈針, 故較一般的毫針難以推行。但在實際操作中只要與患者充分溝通, 曉之以理, 說明利弊, 患者都能夠較好地配合。筆者在治療過程中, 有患者因感覺效果明顯而主動要求再行粗針治療的。另外, 對於初學者, 要熟練掌握局部解剖學知識, 可在軟雜木或厚橡膠皮上苦練手指指力, 操作時雙手協作, 靈巧配合。除練好刺手的基本功外, 押手要把握好針刺的角度與方向。力求手法穩、准、快地將粗針刺入皮膚, 防止刺很久都難以刺入, 使患者又痛又害怕。2?? 無菌操作, 預防感染?? 粗針療法必須有無菌操作的意識。治療室要經常用紫外線消毒, 粗針儘可能用一次性消毒針具, 用碘酒和酒精嚴格消毒進針部位及醫生的雙手,凡可能觸及的部位均要消毒。插入粗針後, 僅留出針柄,用膠布固定, 防止活動後移動污染。拔針後24h 禁沾水。若出現紅腫疼痛、硬結, 應儘早用清涼膏( 大黃、當歸、紫草、黃蠟、麻油製作的外用藥) 外敷三天, 能起到清熱消腫散結的作用, 效果明顯。3?? 面部疾病, 選取督脈上穴?? 面部損美性皮膚病從中醫辨證論治、審證求因來看起病的原因大多以風熱、風溫、肺經鬱熱為主, 所以其治則多為祛風清熱、宣肺清熱[ 1] 。臨床實踐中也證實粗針療法在督脈處取穴一般取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等較上穴位, 向下透刺效果好。可由上穴1寸1 寸向下透刺, 也可將督脈各向左右旁開1 寸, 形成帶狀向下透刺。每次透刺穴位盡量不要重複, 否則易致穴位疲勞, 效果會衰減[ 2] 。另外取督脈較上穴位患者感覺疼痛不明顯且留針時活動不受限制, 越往下取穴越痛, 且活動( 彎腰、彎背) 受限。4?? 治療機理, 有待探索?? 粗針的治療機理應當與針灸治療的機理類似, 但較一般針灸刺激量大而強。取穴大多在督脈穴上, 主要是通過穴位刺激、經絡感測以及氣至病所產生疏通陽氣,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調節機體各系統功能的作用, 能降低機體的敏感性, 並建立新的動態平衡。督脈」 總督諸陽」 , 循行於背部正中, 脈氣多次與手足三陽交會, 最集中的地方是大椎穴。督脈的脈氣和全身各陽經都有聯繫, 臟腑所進行的生理活動都與督脈的活動有關。通過粗針治療, 機體」 正氣」 上升, 具有較強抗病能力, 「 內環境」 處於平衡狀態, 故各種疾病逐漸緩和或癒合[ 3] 。若要深入闡述其治療機理還有待予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等予以進一步探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養生保健#秋季常見皮膚病的預防
※三類皮膚病不適合用皮炎平
※淺談魚鱗病的愈後護理關鍵期
※皮膚鏡在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診斷中的應用
※秋季常見皮膚病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