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51)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151)

孤獨是老年人的大敵

父愛母愛是世上最真的愛

作者:曾樂

昨天,有個老年博友說他沒有什麼病,又象是有一身的病,反正一到夜晚或是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痛苦,他說這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我問他到底是什麼原因,他說「不好說,有兒有女,但就是感覺沒意思,孤單。」奶奶說,這就對了。孤獨是老年人的大敵啊。我先講幾個故事你聽吧,這也是我從一本國內的老年雜誌上看到的。

一個兒子出外打工,在他初到異地時,孤獨與不適、工作中遇到挫折、言語中被人傷害、生病時強烈想家的陰影籠罩著他的孤獨的心靈,他父親幾乎每周都給他寫信,這信,成為了安撫他的心靈創傷的良藥,成為他心中最溫暖的慰藉。可後來他自己工作順利了,成家了,生活幸福了的時候,他卻不再給父親寫信,對於父親總是給他寫信,有些不耐煩了。他給他的父親買了手機,讓他的父親有什麼事,就給他打電話。可是,父親卻還是習慣給他寫信,只是這個時候寫的信,不再寄給他了,而是藏在他原來在家放衣服的大衣櫃里,一封一封地,堆起來有高高的一摞。有一年春節,他帶著家人回家過年,因為褲子上粘了泥巴,就去柜子里取他自己原來穿過的衣服,突然發現了這摞信,他拆開一封一看,正是那次他生氣埋怨父親的那一天所寫的。他的淚水奪眶面出。從此,他不再討厭父親的信了,因為那信里寄託著的,是父親對於兒子的深愛!

另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兒子有一天回家,她的媽媽問他:『兒子,你常在外跑,難得回家一趟。有人說你賺了很多錢,但媽不明白,你一天究竟賺了多少錢。』『我一天賺的真不少呢,能賺500塊。』兒子自豪地說。老母親向兒子借500元,兒子卻取來5000元給母親。母親把錢數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只留下500元。兒子回到自己的房間里,覺得不對,母親為啥只借500元?他跑來問母親,母親說:『兒呀,如果你把500元借給媽,媽就可以向你買一天的時間了。因為明天是你的生日。回想生你時,多麼不容易,我不想你離開媽。媽只想和你一起,佔用你一天的時間,為你過一個生日,行嗎?』

聽到這兒,我在電話的這頭兒,淚水也禁不住地奔涌而出,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感動。

奶奶繼續說,第三個故事說的是,一位46歲的女兒,準備在她的生日的時候,駕車郊遊,去湖邊野餐,甚至還打算露營一晚,去數一數天上的星星。但她的媽媽不贊成她的這個計劃,說親朋好友那麼多,你的生日是媽媽的盛典呀,媽媽就自私一回,驅車郊遊等以後再說吧。『今天,我做飯給你吃,是我在46年前,創造了你,在這一天,最想親近我的小妮子。』女人怕母親操心費力,想去飯店訂個包廂,請親朋好友共同聚餐。可母親還是堅決不同意,母親知道她愛吃什麼菜。餐桌上,手拌冷盤、糖醋排骨、油燜大蝦、炒烤肉、酸菜魚、大盤雞、苦瓜煎蛋,都是母親親手做的。女兒說,母親是女兒生日的主角,處處充溢著母愛的味道。

奶奶說,不管兒女有多大,不管兒女有多大的成就,不管兒女是富貴還是貧窮,不管兒女是巨子名人還是普通凡人,在父母的心中,兒女就只是兒女,是父母永遠的牽掛。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是世上最真的感情。很多的兒女卻不體會做父母的辛酸孤獨,不體會做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不總是堅強的,他也會痛苦孤獨,他也會脆弱,要是有一些愛好興趣的還好,越是那些把養兒育女當做一生的事業的越糟糕,因為兒女長大獨立以後,他就孤獨了,就無所寄託了,他的心裡就空了啊。所以,治這樣的病只有一個辦法,兒女們常回家陪陪,而不僅僅是回家吃吃,看看,兒女的笑語問候和陪伴,是父母孤獨晚景的良藥!

是人就都會老的,一代一代的,後浪推著前浪,做為兒女,在你繁忙的時候,一定要想到生養自己的父母啊。願天下人都是孝子,願天下人也都有一個快樂的晚年!奶奶閱盡人間事,常願天下人人好啊!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女友第一次上門,就幫著奶奶對付我媽,我爸當場決定了我們的婚事
她70歲靠走路減重30斤,80歲練瑜伽、寫博客、做模特,活成了中國最時尚的「神仙奶奶」
有多少人是奶奶外婆養大的呀,都說這樣的孩子情商很低,在社會上表現不如父母養的人,到底是不是呢,為什麼?

TAG:故事 | 中醫 | 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