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猩球崛起3》的後期製作流程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是《人猿星球》系列的第三次重啟,距離《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上映有將近三年的時光。自從《黎明崛起》後,導演馬特·里夫斯就一直著手準備《終極之戰》的篇章。

將完美自然的視覺特效和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無縫結合在高大的加拿大落基山脈風景里,以打造出逼真的猿人形象,再加上強大的音效和包含情愫的配樂,《猩球崛起》為觀眾呈現了完全沉浸式的體驗。數以千計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大多數是後期部門)幫助導演里夫斯打造了這部大銀幕的冒險。

為了概述這個龐大的項目,CineMontage尋找了八位負責《猩球崛起》後期的關鍵人物,講述他們是如何將畫面剪輯、聲音剪輯、聲音設計和監督、擬音,音樂剪輯,轉錄和混錄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原文:http://cinemontage.org/2017/07/going-ape-post-production-challenge-bringing-war-planet-apes-screen/

完成《黎明之戰》後,畫面剪輯威廉·霍伊,與導演里夫斯就下一部《猩球崛起》保持著聯繫,並於2015年10月14日前在加拿大加入製作。電影攝影師邁克爾·塞瑞晨使用Alexa 65mm拍攝,霍伊表示,在劇組接下來的21個月中「這是我迄今為止在一部上花最長時間的電影。」

當剪輯場景時,他意識到,《終極之戰》和前兩部不同,這部幾乎以「猿族為核心」,凱撒一角將提供整個故事的情緒線索。他則專註於凱撒和其他主要猿類角色,「我有機會籌劃如何通過他們的主觀視角將過渡做得儘可能順暢。」

然而,動作捕捉是需要剪輯的另一要素。穿著動作捕捉服飾演猩猩的演員實際上幾乎在每個場景中的每個單鏡頭都要拍攝三次:

1)和人類角色和穿著動捕服裝的猿類角色同時拍攝;

2)單獨和人類角色;

3)在沒有演員,只有背景的情況下。第二和第三個鏡頭,攝影機都被編程為記住每個動作,以創建具有視覺效果性能的底片。

「這使每個鏡頭都有許多不同的元素可供選擇,」剪輯師Stan Salfas表示,他也曾參與《猩球崛起2》的剪輯,和導演里夫斯自1995年來合作至今。Salfas自2016年2月中旬就開始在福克斯片場剪輯《終極之戰》,影片在加拿大殺青則是在6周以後。在完成《驚天魔盜團2》時他已經看了加拿大的樣片,現在他開始著手處理未剪輯的完整樣片,以幫助完成初剪。

2016年3月底時,剪輯師霍伊回到洛杉磯,此時,在溫哥華Mammoth Studios動捕系統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猩猩演員的額外素材拍攝剛結束。不久以後,11月份時,在曼哈頓海灘動捕舞台上又進行了鏡頭補拍和重拍。不過,片中有85%都是實景。

影片剪輯組

剪輯師第一次在四月初進行了第一次順片,花了三個多小時。不久之後,視覺特效和動畫疊加(包括猿族動作捕捉圖像)開始從紐西蘭總部的維塔公司發過來。

福斯視覺特效製片瑞安·斯塔福德參與了三部《猩球崛起》影片,維塔視覺特效總監Dan Lemmon和動畫總監Daniel Barrett研究了各種猩猩行為,並開發出處理動作捕捉素材的新方式來獲得導演想要的逼真感。在這三部影片中,他們還採用幾何數據、照明規格和其他變數來使每個鏡頭中的視覺特效在編輯中更為自然。

這尤其有助於剪輯師在整部影片中匹配視線。「我們要調整這些猩猩的視線,確保當他們的動作捕捉服被視覺特效覆蓋後,仍能傳達演員的正確情感,」霍伊說。「起初,我們就知道能捕捉飾演猩猩那些演員的情緒和特徵。對於這樣一部特效大片,單純依靠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只是個夢而已。」

除了佔據影片主要鏡頭的幾個猩猩的角色,維塔還根據實際需要添加了其他使用動作捕捉系統的單獨角色作為背景,以及在更大背景群里放置CGI猩猩。

經過《猩球崛起2》,導演和兩位剪輯師想出了一種更為有條理的方式處理視覺特效素材——按片段的方式,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做。每個鏡頭從走位到其他階段再到最終渲染一般都要花幾個月時間來處理。Salfas說,「一些鏡頭每幀要花14-18個小時渲染,這部片只有少量鏡頭沒有視覺特效。」

這有助於導演說服福斯公司將影片發行從2016年6月一直推到今年夏天。而這也有助於製片方能更經濟地招聘後期製作人員,其中至少一半的預估在1.5億至2億美元投入到視覺特效的製作中。

據霍伊說,接下來的一年許多剪輯師的『工作』就是要改善和細化層層的視覺效果。「馬特經常坐在我或Stan旁邊。」雖然剪輯師的工作方式不同,但兩個剪輯團隊的工作仍然能順暢整合,Salfas將這一切歸功於他的第一助理Stephen Shapiro和霍伊的第一助理Melissa Remenarich。

在後期,整合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當導演和其他剪輯師一天花4-6個小時通過遠程cineSync會話工具和紐西蘭的維塔公司回顧視覺效果的迭代。隨著視覺特效素材的到來,霍伊表示,「它改變了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需要的聲音和音樂。」

Salfas表示同意,「每次有新鏡頭,我們就得向音效部門要新的聲音迭代。」比如,霍伊以人類關押猩猩的戰俘集中營氛圍的音效為例,聲音部門總是能知道剪輯師的需要。

影片與聲音的融合和長篇動畫一樣,採用相同的連續交換,但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像如Salfas所說,「這是動畫電影,它需要是逼真的,而不是想像的。馬特則負責判斷是否看上去和聽上去很真實。聲音工作人員必須準備許多不同的聲音素材。」

聲音設計師/音響剪輯監督/混錄師Files 和David Grimaldi於2016年2月加入該項目。而聲音設計師/音響剪輯監督/猩猩聲音預混師Murray是在次月加入的。「他和我作為一個團隊與馬特先後合作了其他三部片子,」Murray說。「現在,我們把任務攤派開來,他負責監督音效,而我負責做猩猩的聲音。」

Files表示他們「調整團隊去了解導演的品味和期望,使所有音效剪輯師都朝著相同的審美前進。」肯定了影片剪輯師對導演的看法後,他說,「聲音,視覺,情感,所有這些方面都是真實高於一切。影片中有許多瞬間是具有風格化的,但他們必須確保角色具有真實的切身體驗。馬特希望每個瞬間看起來都是逼真的。」

在為時65周的後期製作中,音響剪輯監督會與導演,以及剪輯師一起共進午餐。「這是了解畫面剪輯進度的好方式,」Files表示。這有助於減輕每周多次傳遞新音頻的壓力,直到最後一次混音的最後一天。

後期製作時間之長,以至於這個期間還會不斷地提供備選畫面給影片剪輯師。兩個音響剪輯監督在後期項目上會輪流休息。與此同時,Grimaldi會在聲音剪輯師Jack Whittaker和P.K.Hooker的幫助下繼續升級聲音。音效剪輯師Hooker和Doug Jackson也致力於猩群的聲效處理。

Murray監督了兩部《猩球崛起》的所有猩猩對白和音效,可以說他成為靈長類聲音的專家了。「在我們的研究中,我注意到猩猩不會亂叫,它們會根據周遭反應出具體情緒的反應,」他解釋。「我們錄製了一群能發出正確音域的男女演員的聲音作為背景聲。」

雖然,影片中沒有真正的猩猩出演,但Murray在音軌里添加了真實猩猩的聲音,包括最近發現的20世紀70年代,幼年黑猩猩的聲音檔案。猩猩演員(包括有台詞和只發出靈長類聲音的)的聲音都是現場錄製的,真正猩猩的聲音是後來才混錄進去的。「只要有可能,馬特都會使用原始的演繹,」猿音頻專家說。

當然,這應用於主要猩猩角色,包括凱撒和由卡琳·科諾瓦爾飾演的猩猩毛里斯,他為飾演該角色專門研究了猩猩的聲音。增強她的聲音是音效師技能的一個主要例子。接近影片尾聲的毛里斯的長對白場景,Murray說,「我們將它清理乾淨,將她聲音變調,通過Audio Ease Altiverb 插件程序到非洲手鼓添加共鳴。」

這非常有效,並運用在她所有不同程度的對白上。最初,聲音剪輯師在她表演中插入了真正的猩猩聲音,但在混音中,丟棄了大部分,並主要使用科諾瓦爾經過處理過的聲音。Murray還強調了猩猩對白/ADR剪輯師所做的貢獻,他為所有飾演猩猩的演員添加了呼吸聲。

至於其他主要音效,Files表示,「音效必須像音樂一樣,張弛有度。」聲音團隊最強有力的示範之一是高潮的雪崩,由Whittaker監督,他們做了個理智的決定,使這場戲成為影片中最聲勢浩大的場景。

導演堅持不要加入任何人為因素,因此音效組力求打造完全天然的音質,擬音組則提供了樹林和雪的聲音,並且有目的的扭曲包括地下水湍流的聲音,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發射聲。層層疊疊的聲音打造了這一景緻,Files表示,「我們在深層的外部混響中播放了許多聲音,以加強這一磅礴壯闊的場景。」

2016年3月中旬的,也就是作曲人邁克·吉亞奇諾開始和導演談論配樂的11個月前,音樂剪輯師保羅·阿佩爾格倫開始加入《猩球崛起3》。自2005年,成為作曲團隊的一員後,他觀看著穿著動作捕捉服演員表演的美麗鏡頭,並開始安排臨時配樂。僅僅三周後,當剪輯師的版本在四月份被篩選時,音樂編輯的臨時配樂就準備就緒了。

他在作曲前為這部影片定下了感情基調,阿佩爾格倫使用Pro Tools來準備臨時配樂。至於其主體,他使用《猩球崛起2》的配樂和其他來源的音樂。當10月份完成第一版導演剪輯版時,他的大多數臨時配樂就已經為放映就位了。

對於最終混音前的篩選,沒有真的臨時配音。「每次我們在錄音室放映或試映時,我們都會將聲音和音樂剪輯的素材整合在一起,」Salfas表示。「之後,我們採用放映的Avid 軌道作為終混的參考指南。」

到2017年1月,剪到了2:20片長,此時又有兩個聲音剪輯總監加入了該劇:對白/ADR總監(人聲)R.J.Kizer和擬音總監John Morris。Kizer曾在《猩球崛起1》的劇組工作過,影片中只有兩個人類演員需求ADR會話,其中一個是伍迪·哈里森。通過Source-Connect設置遠程位置ADR會話,音頻會和畫面同步。

與擬音藝術師丹·奧康奈爾和約翰·庫奇在福斯片場One Step Up工作,Morris和擬音師JamesAshwill、Richard Duarte幾乎錄製了每個場景的擬音素材。跟視覺特效部門密切合作,Morris說,「擬音是按照我們拿到的視覺特效或動畫的順序,一個場景一個場景拍攝的。」

擬音組已經完成了開始場景的大致渲染。「如果一個場景完成了80%,那我們就可以繼續工作,必要的時候再調整下同步,」Morris解釋說。所有擬音都是和音效分開來混音的,並由三位擬音師編輯,之後再交給Files混音,然後再交給畫面剪輯師。

擬音主要的是由手、腳步、動作和道具製成的聲音。描述擬音藝術師製作的這些樹斷裂、倒下和雪崩的聲音時,Morris評價道,「丹和約翰是魔術師,我不會問他們使用什麼來製作這些聲音。」

同時,邁克·吉亞奇諾於3月底完成了電影配樂的創作,在4月初就錄製了超過了100名樂手的歌曲,而且扔在不斷進行調整。阿佩爾格倫說,「如果沒有Joel Iwataki,這根本就無法完成,Joel是邁克自《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時起的配樂混音師,他給予了我們所有選擇。」

經過在四月全面篩選後,在最後混音階段,音樂剪輯師不斷來回奔波於配音台和剪輯師之間,及時更新一些問題。四月中旬,另外一位音樂剪輯師Jim Schultz加入了團隊。「Jim經驗豐富,他能夠立馬投入工作中,」阿佩爾格倫說。「他完成了些繁重的工作,使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最後混音是從2017年4月中旬到6月,大約八周時間在福斯HowardHawk Stage完成的。里夫斯、Murray,Files和混錄師Andy Nelson,都認為這是個活躍的杜比全景聲混音組合。兩屆奧斯卡獲獎者Nelson說,「我最後一刻加入的價值在於,我沒有參與過這部片,這部片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我能觀看到這一切,並考慮他們如何播放這部影片。」

如Murray,Files和Nelson在《猩球崛起2》所做的決定,主要猩猩角色的聲音和對白都被認為是對白,不管來源是什麼。Files分擔混音師的職責,負責音效和背景猩猩的聲音,而Nelson負責音樂和所有對白。這時,混音師和音樂剪輯師,以及音效組成員都要積極合作。與此同時,剪輯師也要進行剪輯工作。

「如果Bill和Stan有時間的話,他們會進來,但只要聽他們的Avid音軌就能回答許多問題,」Nelson解釋道。

在沒有導演的前兩周,他們大致完成了所有初剪作為基線。然後,從5月1日開始,導演就一直進入混音階段,謹慎處理每個場景,並表示「影片配樂過多」的擔心,因此不必要的配樂就被刪了。「在演員表演能傳達情緒之處,我們無需使用太多配樂,」霍伊補充說。

「我還對現場人類對白音軌做了一番爭論,」Kizer說,在最後混音階段,甚至還得做幾條ADR會話。他還觀察到注重逼真性的里夫斯導演一直不斷問Murray某個特定聲音是來自猩猩錄音還是來自演員。將多達八個聲道的猩猩聲音混為一體,只有猩猩音頻專家才能分辨。Kizer表示,「有時,甚至連他也得查閱Pro Tools 系統文件才能確定。」

商務合作:17710343057


推薦閱讀:

熱門綜藝節目後期剪輯大起底!
拋開參數 用理論來教你如何後期
三國蜀漢的三傑、四相和五虎將都是誰,為什麼到後期蜀國無人了
PS照片後期處理教程 使用PS曲線打造質感膚色

TAG:後期製作 | 後期 | 猩球崛起 | 流程 | 崛起 | 製作流程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