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徐恆志居士佛學文萃

目 錄序一. 1序二. 3序三 6一、關於參禪的幾個問題. 11二、更好地為覺悟事業服務. 13三、談智慧. 15四、「佛光的煦育」序. 18五、關於心性等幾個問題的解答. 19六、三皈依的意義. 23七、《六祖壇經》眉注. 28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眉注. 81九、妙音花絮——徐恆志居士電話開示. 99十、般若妙味——徐老對保定居士的開示. 117十一、修心訣竅. 196十二、記徐老與呂香光居士的一段因緣. 1991、呂香光老居士的心中心法緣之採訪錄. 1992、達照法師談呂老. 2013、徐老與呂香光居士問答錄. 203十三、徐恆志老居士談心中心與祖師之採訪錄. 210十四、書信集續編. 2151、太虛大師答徐恆志問(二則) 2152、答牧牛老人(魏鴻勛老居士). 2163、復南京某居士. 2174、答連雲港王鳳城居士. 2205、答青島金慨夫居士. 2386、答保定劉建才、明慧兩位居士. 2497、答遼寧宋世春居士. 2688、答訥河郭元祿居士. 2869、答李開宇居士. 28710、答溫州清涼寺覺融法師. 29011、答乘一法師. 29012、答西安劉志強居士(補錄). 292十五、題贈法語聯、詩、記. 2931、浙江卧龍山普凈寺題聯、詩、記. 2932.題贈法語. 296十六、大乘起信論表解(見附表). 300十七、《母音老人文集》序. 301十八、《楞嚴八十分義》序. 303十九、心密三代祖師略傳. 304二十、徐恆志老人紀念文集. 3081、徐恆志上師荼毗小記. 3082、紀念徐恆志金剛阿闍黎示寂三周年法會紀實. 3103、般若為導 總持為法 凈土為歸——紀念一代大德徐恆志老人往生四周年. 319跋. 327編 後 記. 328 序一 我們懷著極其崇敬的心情,編輯了這本《涵芬集》,在這次編輯過程中,許洪亮師兄負責了主要的工作,心燈精舍代表廣大讀者對他的艱苦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在這裡略述成熟因緣和《涵芬集》做為書名的過程。 2007年徐老圓寂後,許洪亮師兄就開始收集徐老沒有出版的稿件,到2010年已經收集了18萬字,準備結集出版。年初他給我打來電話,希望我給這本書起個好聽的名字,我思考了兩天準備了幾個名字,但都不很滿意。忽然想起在2000年去上海拜訪徐老時的一件事:當時我請徐老為我的書房起個齋號,徐老當即起了個名字叫「涵芬閣」,還用毛筆書法題寫了,給我寄到河北,並給我講:「芬」是芬芳香潔,有香光莊嚴的意思;「涵」是涵養、長養的意思,叫「涵芬閣」說那裡是涵養芬芳的地方,暗喻悟後起修。我收到徐老賜的齋號後非常慚愧,想自己何德何能?哪有資格使用這樣的齋號?別說悟後起修,就連「開悟」二字都尚未夢見在,怎敢使用?字遂交與母親收藏。 這次給徐老的著作取名字,我突然想起這兩個字,於是還贈徐老,他老人家通宗通教、道德高尚,一生為法忘軀、建大法船、樹大法幢、普利群迷、廣度有情,無量功德,堪受此名!我當時把這個名字和另外幾個如《幻齋文萃》等名字一起交給許洪亮師兄的時候,他一下就選中了「涵芬集」這個名字,他並不知道有這段因緣,只是覺得這個名字非常雅緻,並且符合徐老這本書應有的內涵。後來我講述了這段因緣,他更加歡喜,於是書的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涵芬集」這個名字是徐老自己起的。 編輯圖書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也很快樂,能夠親手為徐恆志老居士這位享譽海內外的大德、通宗通教的大善知識整理書稿,是我們一生中倍感榮幸的事情。徐老青年時精進修持,見性後悲心廣大、弘法不輟,成為國內與黃念祖居士、母音老人、南懷瑾居士等齊名的漢傳佛教居士弘法的中流砥柱。他老人家說法無礙、見地純正、契理契機、助人無數,堪稱人天楷模。 現在這本書即將出版發行,藉此機會,讓我們共同祝願:佛教正法久住、法運昌隆,希望徐老的著作流布四海、利益更多的眾生。阿彌陀佛! 心燈精舍劉東亮叩首再三 2010年11月13日 序二 《圓覺經》云:「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凈願力。」 師尊定真阿闍黎,名恆志,上世紀初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徐家。少年超穎,夙慧深植,悟世無常,早年皈依能海上師,在清定上師處受瑜伽菩薩戒。後師從王驤陸大居士直入無相密法,得大自在。恩師現居士身弘無上法,享譽四方之傑作《般若花》,由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手書及題籤,流傳於海內外。數十年來,師尊法幢高懸,弘演心地法門,歸旨西方凈土。為法忘軀,獎掖後進,不遺餘力,受法弟子遍及全國各地及海外。佛門歸望,海內欽仰,譽為耆宿,誠法門砥柱、續佛慧命者。末後一著真實功夫,坐脫立亡,一代宗師終歸凈土。舌舍利金剛不壞,七彩舍利不勝數。高風亮傑,永為師範。 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於聲色,枉落輪迴。《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云:「釋迦世尊,出濁惡世,為利無依無怙眾生,演說深法。」,「碎破惑障,覺悟無明,顯現本有三種佛性,畢竟安住大涅槃中。」,「隨意往生,十方凈土。」,「至極樂界,一切種智,自然顯發,樂說無窮,位在補處。」,「悉地圓滿」。母音和定真兩恩師印可,學人可兼修、弘《寶篋印經》。六道諸眾生,皆共證菩提。一切之一切,盡源師正教。 恩師論著誠是修行佛法之指南、明心見性之寶鑰、諸同修之導師、度生死海之寶筏、往生凈土之指歸、圓滿成佛大蓮花。 願諸同仁,攜手遵教行,承恩師大志,行恩師大行,證恩師大果,同報三寶恩。 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愚子范業信沐手敬書 [url=]序[/url]三 夫 一真法界,離名離相,身土不二;大光明藏,寂而常照,聖凡平等。一切眾生,無明障蔽,迷本佛智,墮三界生死,輪迴六道,亦可悲哉!  惟我 釋迦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及祖師西來,示法無頓漸,根有利鈍。雖去聖時遙,難逢正法眼藏,而藉萬行以彰一心,藉塵勞而見佛性,勘稱傑出人天師表、續佛慧命者,亦代有其人。 師尊 徐公恆志阿闍黎,法名定真。顯密圓通,法幢高懸。秉金剛劍,單提正令。師尊一生得力於般若,從事參究觀心,早得消息,進修心中心法豁然大悟,一心常在定中,數十年夜間無夢。師尊外現居士相,內密菩薩行。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法雨普施,稱性極談,旁通曲達,自在無礙,定慧等持,戒行精嚴,以大慈悲,普攝一切。近有徹悟、印光之風,遠之不下永明、蓮池諸祖。可謂末法之光明幢!足為一世模範,誠法門龍象也!師尊臨終手結彌陀印,自在微笑西逝。荼毗頭骨完整,舌金剛不壞,舍利七彩。叢林共祭,天降舍利花雨。非應身大士,何能至此哉? 門人 楊振剛居士提議,經師尊愛子 徐覺哉先生同意,由學人將師尊垂言輯錄成冊,劉東亮居士題名曰《涵芬集》,即本書所由來也。謹略序緣起,願諸同仁共沾法益。 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後學弟子許洪亮沐手敬書 [url=]一、關於參禪的幾個問題[/url] 徐恆志師尊早在五十年代在《覺訊月刊》發表的文章,由青島王居士在北大圖書館查到《覺訊月刊》收於《民國佛教期刊集成》及其《補編》中,並由李芹居士發來掃描件。《學佛是怎麼一回事》、《怎樣實踐佛法》兩篇因已印行單行本,併流傳海內外,後收入師尊文集《般若花》中,故未收入。以下這六篇文章是師尊在《覺訊月刊》發表的文章,編者。祖光居士:你給本刊編者的信中,對拙著《怎樣實踐佛法》的參禪一段,提出了幾點意見。這裡,想就你所提的問題敘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討論和指正:一、假使談到此段「大事」,本來非禪非凈,就在無言說中拈取。所以上智的人,以無法之法,印無心之心,觸境遇緣,直下得自悟去,這正因為本來現成,也就是你所說的「貴不說破,指歸本分」。但是我們卻本來現成而不自知,就不得不借重於法。法又隨機隨病而有不同,所以說「法無定法」。可見一句話頭,仍是不得已的引法,假使執著以為非此不可,那就錯了。六祖以前,直指人心,沒有聽到有參話頭的說法,以後因為根機關係,不能不委曲方便,為之發明。黃檗禪師說:「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六祖說:「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又說:「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那都是方便接引的意思。二、宗下功夫,用了還須放卻。因為不用則不實,不放則不活,假使執取無法,便又立法,這就是做功夫的難處。祖師所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也是無法之法,如果固立以為法,那麼與教又有什麼分別呢?三、拙著所說:「我們平時,其實也常有這種無念境界現前」。這當然不能求之於一切人,然而也並非一切人中都沒有這種境界;況且我寫這段話,是針對有這類根性及平日在做佛法功夫的人而說。利根人一覺就識得,一把拿住,永遠不忘。能識得這本來面目,便無一處不是這個,無一處不見這個。一般參禪的人,往往十年,二十年,了無消息,畫龍而不能點睛,坐失大利。又你信中說:「平日不必下苦功,只要一段時間準備,把它碰到時抓住就是」。我以為假使有這樣的等待心,那麼雖歷塵劫也不能碰到了。真為生死的人,決不會這樣做的。要知道:文字無性,存乎其人。(所說你處一般參禪學悟的人,正同拙著第一章中所說第一種人——未見性人,口口說空,卻處處著有,正是天下學禪人的通病,深堪痛心!)四、拙著所說:「啊!原來就是你!」是形容默契時的情景,古德所謂:「識得不為怨」,是在親自體驗。《四十二章經》所謂,譬如一人與萬人戰,觀面即不放鬆,(但一落對待時,即又不是。)原不能作容易的想法,但也不是奇特的事情。因為即使功夫到家,也極尋常,正因為我們平時不肯承當這一尋常的,以致往往當面錯過。總是不痛切生死的緣故。五、來信引虛雲老和尚的話,很好。但「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又是什麼?宗下見性功夫,原不落階第;但圓頓人,雖頓悟同佛,習氣未除,因此大事已明,尚有一個「如喪考妣」在。若說「本來真面目」,至佛分上,才能徹底擔荷,其餘不過分證而已」。六、拙著所說:「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是萬緣放下,「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又所說:「這中間究竟是怎樣的?」也即「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因此而悟)。字面不同,義正無別。來信所說:「這中間是糊塗的有念的無記心」。這是各人的境界問題,六祖所謂:「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七、居士悲心真切,感於末世的人,根性日鈍,不能直下見到,提出「真參實究」。正知正見,實堪欽仰。拙著參禪第二段文中,也因此有所提到,上段所說,則是對另一類根性而立。[《覺訊月刊》(7)271頁] [url=]二、更好地為覺悟事業服務[/url] 徐恆志《覺訊》——這一個負有弘法利生重大任務的佛化刊物,出版已整整一百期了。從各地讀友來信的反映中,我們可以看出,歷年來《覺訊》月刊在幫助讀友了解佛教教義,增進佛教修養上,在提高政治認識,加強愛國教育上,都有著一定的貢獻;特別是通過《覺訊》,溝通了教內消息,使全國各地——從都市到鄉村的四眾教友,互相取得精神上的聯繫,從而加強了團結,充滿了法喜。真可謂「佛法常轉」、「龍天歡喜」。佛法具有高度的學術性和思想性,研習有素的人,固可性相事理,融通無礙,打開寶藏,隨意受用。但一般初學的道友,對教理一時不免有難以領解之苦,因此怎樣使佛教文字通俗易懂,能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充分發揮佛法拔苦與樂的作用,確是一個非常切要的問題。《覺訊》月刊,是一個大眾化的綜合性刊物,內容有理有事,各教並談,文字深入淺出,老少皆宜,加上編排的醒目,取材的審慎,因而幾年來成為全國佛教徒的學習良伴,這決不是偶然的!現在我們紀念《覺訊》創刊百期,虔誠地祝願它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滿足全國佛教徒的願望,也以爭取他們的支持和擁護;同時也希望各地教友,尤其是教內的緇素大德,能從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出發,共同關心《覺訊》,愛護《覺訊》,或為推廣,或為寫稿,不斷充實其內容和擴大讀者面,使它能更好地為覺悟事業服務。通過《覺訊》,共同團結起來,從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支援國家建設,不斷加強弘法力量,做到「四恩總報,三有齊資」,為實現四宏誓願,成就無上菩提而奮鬥![《覺訊月刊》第九卷.第四期(10)470頁] [url=]三、談智慧[/url]——佛青少年部教理學習會報告摘要 徐恆志智慧的定義。一、什麼是智慧。智慧是人人本來具足的,它是從自己寂定的性體上所起的觀照妙用,能抉擇事理,辨別邪正,明白世間出世間的因果道理。當我們去除了主觀偏執的迷妄以後,能真正以客觀的態度來明明了了觀察一切事物的道理,發揮其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的作用,就叫做智慧。二、智慧是愚痴的對面。由於我們平時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動,往往是貪嗔痴顛倒,妄行妄為,譬如身本不凈,誤以為凈,心本無常,執以為常,以致本來光明覺照的性體受到障蔽。對任何問題也就恍恍惚惚,不能明了照察,這就是所謂愚痴。智慧恰恰與它相反,它是沒有迷妄的真實力用,能不貪戀執著色、聲、香、味等暫時的虛妄的六塵境界,凡所作為,都能以正常的理智為依據。三、智慧不同於聰明。佛法上所說的智慧,梵語叫做般若,與一般人們所說的世智聰敏不同,所謂聰,是能「聆音察言」,所謂敏是能「見貌辨色」,兩者都是根塵和合後,所發生的妄識作用,是有為法,是主觀的一套。因此聰敏是可正可邪的,譬如一把刀,可用來割物,也可用來殺人,世上許多盜匪、惡霸等為惡作歹的,往往都是聰敏人,那就是所謂「聰敏反被聰敏誤」,在佛法看來都是屬於愚痴的一類。有智慧的人,明因識果,決不妄作妄為。所以只有智慧,才是純正無邪。它是現量境界,遠離顛倒分別,是無知而無不知,無善而無不善的。智慧的作用。一、能去苦得樂。人們的一切苦惱,大都是從痴迷不覺而來,迷於財物往往有因盜竊而犯法的苦;迷於愛戀往往有失戀而自殺的苦;事已過去了,還是攀緣計較,自找麻煩,事還未來,卻先比量分別,不肯放鬆,因此生出許多苦惱。只有以智慧照了,明辨邪正,自然不造惡因,不得苦果,知一切煩惱妄想,無非是因緣和合所生,自性本空,不去執著,自能隨處安樂,不被苦惱所迫。《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修習智慧,實是解脫的根本辦法。二、能辦成事業。有了智慧,我們不但可以去苦得樂,還可以幫助我們辦好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情,在研究學問,處理問題,進行工作時,都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因有智慧觀照的力量,能使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的所以然,因而能奮發向上,決定實踐佛法,成辦菩提大業。三、能了生脫死。我們平時由於沒有智慧,以至自心放蕩,失去主宰力,因而流浪生死,受苦無量。只有開發智慧,明白生死煩惱,都是依靠般若,得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學佛實際上就是學智慧。智慧的修法。一、修四念處。本來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是修智慧的,正因為學佛就是學智慧。不過為了下手時的方便,我們可先修一下「四念處」。所謂四念處,就是四種應該常常觀念的地方,那就是身、受、心、我。第一觀身不凈,常觀我和他人的肉身,都充滿膿血臭惡,在九孔中,常流出不凈之物,若將薄皮剝去,實使人不欲卒看,觀想純熟,便不至以不凈為凈,貪慾惡習,便可漸淡。第二觀受是苦。常觀領受一切好醜苦樂等境,是苦的根本。受苦時固然是苦,受樂時,樂境不常,便有壞苦,不苦不樂的受,又有變遷無常的行苦。總之凡有所受,無不是苦,能不著諸受,方能微妙的正受。第三觀心無常。常觀自心,忽嗔忽喜,念念離亂,刻刻變異,幻生幻滅,如露如電,本來不可偏執,不可愛著,若能心不住著,便與智慧相應。第四觀法無我。常觀我這肉體是各種物質元素的結合,我的心念是根塵和合所生,現前五蘊身心,自己作不得主,並無能主宰的我可得。久久觀察,知我本空,我執便破,迷妄便失去依據,而一切煩惱妄想,便能化作大光明藏了。二、修四正勤。修習四念處得到正觀之外,我們又應修習四正勤。第一,噁心已生,要急使斷除;第二,噁心未生,要謹防使不生;第三,善心未起,要急使起;第四,善心已起,要速使增長。這樣端正其心,勤力斷惑修善,便是智慧中人。三、般若觀空。我們所以沒有智慧,正因為心念不安定,不能定由於不能空;能空自然能定;能定自然有慧。所以修慧必須修定,修定也需修慧。以智慧觀照自性本空,一切煩惱業障,莫非都是一時幻象,要練習過而不留,心不住著。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常常這樣觀照,便能得大智慧,在世法上因為心無愛著,可以發揚大公無私精神,方便善巧地努力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在出世法上,就能成就無上覺道。四、一心念佛。假使我們能將一句佛號,至誠懇切,隨時提起,行住坐卧,得空就念,久久用功,念佛得力,貪嗔等習氣,逐步消除,明朗的智慧,便得現前,所以能一心念佛,也正是修智慧的妙法。總之,我們要用堅毅奮發的精神,努力學習,穩步前進! [第八卷.第一期260頁 上海市佛教青年會少年部主編 第六十期(16)] [url=]四、「佛光的煦育」序[/url] 徐恆志在這個世界上,自從出現了佛法,二千多年來,不但在文化、學術和思想界放出了燦爛的異彩,特別使大地的廣大有情,明白了人生的真義,徹悟了宇宙的實相,突出煩惱的重圍,獲得清涼和自在。佛法的實踐,實是我們生命領域內的一件「大事因緣」!佛法不但有精湛的理論基礎,又有善巧的實踐方法。它的基礎要求——獲得圓明湛寂的智慧覺性,不但是平平實實,沒有什麼神秘玄妙可說,而且是每一個真實依法實踐的人,所能親證和實驗到的,決不是「虛無荒誕」的事情!許多人,以「迷信」、「消極」等觀點來衡量佛法,這些由於不曾深入了解佛法所產生的錯覺,原是不足為怪的,所可惜的是,他們終日在貪、嗔、煩惱、迷妄、顛倒的重重包圍之中,而不自覺,辛苦地走了幾十年的人生歷程,而仍茫然不知「人生」的所以,這才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本書是上海市佛教青年會少年部同志們獲得佛法利益的忠實報導,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在「佛青少年部」這個組織的陶育和培養下,及時地找到了佛法的真理。他們在樹立佛法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的基礎上,擴大了眼界,鞏固了信心,許多貪婪自私的念頭得到了改造;消極悲觀的情緒得到了糾正;提高了優秀的品質,充實了生活的意義……。這些收穫雖然只是修學佛法所能獲得的無邊利益的一個開端,但已有力地說明了在工作學習的現實生活中,實踐佛法的重大意義,換句話說,離開現實生活和社幷會實踐,便無法深切體驗佛法的正確和偉大;同時也有力地說明了學習佛法——追求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不僅僅是老年人的事,也是每一個努力自愛和奮發向上的有志青年的迫切要求!願在佛光的煦育下,青年佛子攜手前進,大地眾生,早在覺道。[《覺訊月刊》(17)421頁] [url=]五、關於心性等幾個問題的解答[/url]——在佛青少年部暑期教理專修班上報告 徐恆志關於「我」的問題:問:究竟有我呢,還是無我?如果無我,那麼能起作用的是誰?答:(一)無假我:我們平時妄執五蘊身心的假我為我,其實五蘊身心都是因緣和會所生,幻生幻滅,了無實體可得。所以佛說:「一切法無我。」再說,我的一念,原是第七識的妄執,《成唯識論》卷四說:「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可見若離妄執,本無我相。(二)有真我:如果沒有真我,不是斷滅了嗎?真我就是清凈自性,也就是破妄後所顯的真理,所以涅槃有常、樂、我、凈的四德,《涅槃經》哀嘆品中說:「性不變易,是名為我。」它的體是清凈的,它的用是自在的。(三)真我無我:在真性中並無我相,才有「真我」的一念,早已落入分別妄執,仍是妄我。所以雖有真我自性,但並無絲毫可執,。所謂真我者,即非真我,是名真我。《俱舍論》卷三十說:「故佛說正法,如牡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為見牙傷。」問:念佛往生的是真我還是妄我?答:真我妄我,如水之與波,從水起波,全波是水,所以色空不二,真妄一如。能信願念佛往生的,總不離自性的妙用,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原不必分真分妄,但為解決諸位思想問題,不妨作一分別:念佛仍有散亂,但因信願肯切,而帶業往生同居土的,仍不離我執,因惑業潛伏未斷,尚有我見夾雜;就是念到「事一心」,生方便土,見思惑雖斷,無明惑未破,仍非真我;必念到「理一心」,生實報土,分分證到常寂光土,破無明,見法性,才談得到真我。問:真我妄我,如何分界?答:你在一念未動之前,有什麼真妄可說!不是更談不到分界了嗎?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念才動,便有分別。由此可知妄想顛倒、痴迷不覺的,是妄我,妄想銷落,正智現前的,是真我。體則真妄不二,相則染凈有異,用則苦樂不同。 關於宇宙觀和人生觀問題:問:為什麼說「佛法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是統一的。」答:宇宙的意義是時間和空間,也是指客觀的物質世界,佛法叫做器世間,也叫「依報」;人生則屬於有情世間,也叫「正報」。但這正報和依報照佛法看來,都是因緣生滅之法,而且都不離妙明自性而有,所謂「一香一色,無非中道」,宇宙人生,圓融一體,哪有什麼正報、依報可分別呢?所以幽溪大師《凈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關於心性問題問:認識心性有什麼重要性?答:心性問題,是整個佛法的基礎,因有心性,然後從真起妄而有輪迴,而有因果,乃至有十法界以及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的全部佛法,將客觀真理全盤托出。大小乘修行境界不同,但都趨向涅槃自性,因此認識心性,是實踐佛法的關鍵。修行人不知有性,那麼能修所修的究竟是什麼?這樣豈不成盲修瞎練甚至成為迷信嗎?所以不將心性搞清,就會失去理論依據,不但無法勸進同道,自己恐也不免動搖疑謗;如果定慧力強,能了了見性,自然對佛法永不退轉了。問:對心性問題有的抱著知難而退的自卑感,有的抱著不過如此的平常感,更有以為此心即佛,有好高騖遠的自大感,請給我們解釋。答:(一)心性是人人本具的,成佛不增,在凡不減,即使自卑,此性還是不曾離開你,澄觀大師所謂:「棄之而不離」。那麼性究在何處呢,要知這自卑的一念,正是自性的發露。自卑可以發展為自暴自棄,是很可惜的。學佛本望成佛,因此膽宜大而行要實。(二)此事本來是極平常的,以為怎樣的玄妙,早被知見所誤,但若能真實契入這平常的本性,卻又並不平常。具戒、定、慧,得常、樂、我、凈,乃至諸佛菩薩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也都從此性出。不作容易想,不作玄妙想,掃盡知見,來看一看本來面目。(三)宗下參禪得入,往往有貢高習氣發露,以為別人不能,因生傲慢,實際上,有此病根,所見必不實。假使尚未明白,而目高自大,更是中了我見我慢的毒。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力承當,而不驕慢,同時努力實踐來證實它。問:心性理論怎樣結合實踐?答:實踐佛法,必須行起解絕。但明白心性道理,實踐時也有一定幫助,譬如知修行可以成佛,就有信心逐漸證入不生不滅的自性,知自性本空,於一切法能不取不舍,便不被妄念糾纏;知自性即空即有,就不至沉空守寂,而能圓融世法,起諸慧用。問:過去金剛藏菩薩在圓覺會上也曾向佛提出三個問題:1、「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2、「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 3、「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佛當時答覆他說:「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以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此中「金非銷有」譬喻妙性非因修有。惑未斷時,本來有的。「既以成金,不重為礦」譬喻惑斷之後,不會再起無明。「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譬喻妙性成後,一任為菩薩、為羅漢,歷劫度生,本性仍自空寂。「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譬喻不應說此圓覺妙性,在無明未去時,本非具足。可見雖妙性本有,但不妨說有無明;雖有無明,不妨說本來清靜。 關於實踐問題問:怎樣選擇法門?答:(一)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擇一專修:譬如人們或喜音樂,或喜詩文,就性之相近來學習,進步必快。興趣往往與過去熏習有關。(二)根據效果來決定:譬如葯不對症,不妨更改,以免因循坐誤。(三)依善知識指示:善知識能憑其過去經驗,結合具體情況,來對症下藥。但一般說來,大德祖師因悲心激切,為了使學人死盡貪心,往往專宏一法,能方便隨機的較少,因此尚有下列一法。(四)念佛:用這一方法可以念念消業,上根人即生就能見性,明白自性彌陀,得理一心,上三品生;中根的得事一心,中三品生;下根的帶業,下三品生。由此可知道這一法門人人可學,自力他力兼顧,決無流弊,譬如阿伽陀葯,能總除萬病,確是實踐中的異勝方便。問:念佛時妄想很多,怎麼辦?答:蓮池大師指示我們說:「妄念是病,念佛是葯。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 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可請體會。問:老太太也能念佛往生,我們何必學教理?答:你能真信無疑,心不分別如老太太嗎?我們知見眾多,疑障重重,非學教理不可;為提高自己,為利益他人,也非學教理不可。問:見性後如何保養?答:見性後,能明明了了,不失覺照,就是保養。終日無功可用,而無時不在用功之中。問:人事磨練,有什麼重要性?答:欲除煩惱,必從煩惱上下手;煩惱是從人事而生,因此借一切人事來鍛煉打磨,是修心的不二法門。譬如平時也知念佛用功,一旦遇喜怒哀樂境界現前,卻隨它流浪,這樣功夫很難進步。從前梁任公先生說過:「種種煩惱,皆我練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練膽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練智煉力之處。」真修心人,在一切人事上,必不不輕易放過![《覺訊》月刊437頁] [url=]六、三皈依的意義[/url] 徐恆志[《覺訊》原文為「歸」字,今改為現代常用的「皈」字,編者注。]一個佛教徒必須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學佛的基礎。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簡單扼要地分四點來說明:一、什麼叫三寶,二、什麼叫皈依,三、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四、皈依中的一般思想情況。現在先談第一點:什麼叫三寶,換句話說,就是三寶的內容是什麼。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和僧寶。簡單地說,佛寶有三種功德:一、斷德,二、智德,三、悲德。什麼是斷德?因為佛已斷盡一切煩惱與習氣。什麼是智德?因為佛已具足無上智慧,洞察宇宙真相。什麼是悲德?因為佛有大慈悲,隨處攝受救護一切眾生,沒有厭倦。由於佛有這樣三種功德,非常難能可貴,所以稱寶,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看齊的。我們稱佛為三界導師,因為他不但具有高度的覺悟,而且能夠使我們解除煩惱,引導我們走向真理,他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了的。以上是說明佛寶的大概。法寶就是修持的方法,也就是我們追求真理的方法,是佛所教導我們的。依靠它去實踐,可以用來解脫我們的惑業煩惱種種纏縛,恢複本來的清凈覺性。我們生命史上的一個重大問題——生死問題,只有依靠佛法才能解決。然而佛法是非常難聞的,因此我們稱它為法寶。僧寶是以佛為師依法修行的,遵循著六合敬的精神共住在一起的出家佛教徒的團體。為什麼也叫寶呢?因為它是專職修學佛法的集團,它是佛法的溫床,也是佛法的播種站。在這裡的僧眾已經出離了五欲境界,具足了清靜戒德;他們已不被名利所移轉,為了覺悟事業,貢獻了全部的生命力量。惟有這樣團體(僧伽)和出家大德們的存在,才能把佛法很好住持和流傳下去。因此我們也要恭敬尊重,作難遭想。我們所見到的佛像、經論和僧眾,叫做「住持三寶」。還有一種叫「一體三寶」,就是自性三寶。因為每一眾生都本來具有自在無礙,與佛無二的覺性,《華嚴經》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這就是自性佛寶。什麼叫自性法寶呢?因為自性本來光明,能生一切法,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因此稱作自性法寶。又因為自性本來清凈無染、慈悲莊嚴的,這就是自性僧寶。我們為了要證到「一體三寶」,所以要皈依「住持三寶」。以上是三寶的扼要內容。第二點:什麼叫皈依?換句話說,就是皈依的意義是什麼?皈依有兩種意義:(一)皈依就是「皈投」與「依託」。譬如想從此岸過渡到彼岸,就必須皈投依託到船上去。三寶就等於是一筏船,我們皈依三寶後,就能從生死苦惱的此岸,趁著三寶的船,過渡到清凈涅槃的彼岸去。(二)皈依就是反染歸凈,從染污的一面反歸到清凈的一面,所以歸依的「歸」字也可寫作「皈」,就是由黑暗反歸光明的意思。第三點:為什麼要皈依三寶?換句話說,就是皈依三寶的目的是什麼?皈依三寶不外以下四個目的:一、為了斷煩惱。煩惱為什麼要斷?我想在座的各位已經體驗得很多了,今再簡單地談一談。由於煩惱的關係,大大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使我們不能積極奮發;它使我們的智慧不能顯發出來;由於沒有智慧往往做出許多顛倒昏迷的事情來,這許多造作後的力量——業力,都貯藏在八識田中,遇緣便又活動,使我們永遠不得清凈,不得自在。第八識的作用很大,能含藏一切種子,使不忘失。譬如我們一生中殺過一個人或救過一個人,就永遠不會忘記。佛經中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如果身口意三業不清凈,八識田中種子繼續播下去,煩惱就永遠要和我們糾纏不清,但在凈身口意,轉識成智以後,煩惱是決定可以斷的。二、為了學佛法。煩惱雖然是可以斷的,但亦不能把斷煩惱看得太容易,必須要學習佛法,逐步修持,才有可能。佛法是非常豐富的寶藏,有待於我們去開發,懂了佛法後,才能用自己的智慧,來改造人格,奮發向上,所以學佛法是完全有積極的意義的,決不是一般所說的「暮氣沉沉」。三、為了度眾生。為什麼要度眾生?因為一切有情的心靈都是平等不二的,當一切眾生在受痛苦受煩惱時,是和我自己在受苦惱時的苦一般無二,從這樣去體驗一下,就不由我們不發度眾生的心,所以佛有同體大悲。《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可見我們度眾生,正是莊嚴自性凈土,利人就是利已。四、為了成佛道。就是以上三個目的之總結,如果世間沒有佛法流傳下來,我們就根本不知道人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永遠在生死中流轉,自己還莫名其妙。如今我們幸聞佛法,所以除了要做好世間的事業外,還要注意到出世間的問題。我們要轉迷為覺,改造主觀偏執的習氣,證到圓融的、常住的覺性,使自己永遠安住在寂照輕安的境界中,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要獲得這一幸福,便必須從皈依三寶開始。我們受了三皈依後,八識田中就落下一個菩提種子,將來就可從這個種子開花結果,成就無上佛道。我們每天做早晚功課時,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弘誓願正是我們學佛的根本願力,也是受三皈依後所要達到的主要目的。第四點:皈依中的一般思想情況。或許有人聽了報告後,會產生這樣一種思想:我們學佛有許多佛教經書可以參考,有許多大德善知識可以親近,何必一定要皈依三寶?現將皈依三寶的好處,分數點說明如下:皈依三寶後,可以樹立我們的正信。要知道「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不建立信心,怎能照著去做呢?有許多人對迷信與正信分不清楚,倒說信佛是迷信,其實人們常常被貪嗔痴習氣所迷,那才真是迷信哩。學佛法的人是要打破貪嗔痴習氣,求得平等無礙的智慧,所以完全是正信;而皈依三寶是樹立正信的一個良好開端和具體表現。皈依三寶後,可以鞏固我們的願力。願力也就是決心。做任何一件事情,願力是主要的動力,沒有願力,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同樣,如果以不堅決的願力來學習佛法,那只有種些善因而已,因此,這一點來處,是已學佛而不當依三寶的所不能得到的。皈依三寶後,可以指導我們的實踐。因為受皈依後,在佛教教理的培養下,再不會輕信外道邪說,而能以佛法為標準,譬如跑路就有了方向,不至於進退彷徨;而且事和理是不能分割開來的,假使我們在事相上做得不夠,反映到理性上也就不能圓滿,因此學佛法的人,應該皈依三寶。另外,可能還有一種思想情況,就是皈依的次數問題。皈依只要一次呢?還是次數愈多愈好?其實皈依不在次數多,主要在於對皈依三寶的意義,須要有正確的了解。我們在皈依三寶之前,必須很好學習皈依意義,深切了解它的精神,然後禮請一位大德法師傳授三皈依法,等到將來有了進步,可以繼續授五戒皈依,八戒皈依等等。以上已把皈依三寶問題扼要地談過了,希望同志們在討論中,多多補充和發揮,為正確地認識三皈依的內容、意義和目的學好佛法而努力![《覺訊》月刊(17)321頁][url=]七、《六祖壇經》眉[/url]注 徐恆志 講經批註 許洪亮 編錄 長老、大德、同修:[url=]一、這次學習因緣:[/url]1、在寺學《心經》後,印老原有學《壇經》打算,因故未學。2、在高先生家學《金剛經》後,大家有此要求,因此經與《金剛經》都是般若法寶,印公慈悲支持下,在此學較為方便、有利。(有印老護念、指點)可見萬事都有時節因緣。[url=]二、中國佛教的大乘八宗、小乘二宗[/url]1、教下三家:華嚴、天台、慈恩,加三論,禪、凈、律、密。(《般若花》236頁)2、禪宗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特點,不立文字,教外別傳。⑴達摩初祖到中國,首遇梁武帝,後面壁九年。⑵二祖神光在大雪中跪著,說要求了生死法門。祖言,得法都千辛萬苦。二祖便拿刀將手臂斬斷呈上,祖見其誠心,問現有何求。曰「我心未寧………」,覓心了不可得,便豁然大悟。⑶三祖僧璨身患麻風,要求懺罪,悟罪性不可得,二祖便說與汝懺罪竟。⑷四祖道信,求三祖給解脫法門,三祖問「誰縛汝」,曰「無人縛」,「何更求解脫乎」,四祖言下大悟。⑸唐五祖弘忍,姓周,湖北黃梅人,七歲出家,為人寬厚,同輩欺他,處之泰然。隨四祖學法三十年,住在雙峰山東邊,故稱東山法門。唐高宗屢詔到宮內供養,都被拒。他有十大弟子包括神秀、惠能、智詵、慧藏、法如等。⑹六祖(生平見《般若花》285頁前段)(六祖滅是先天二年,即公元七百十三年)[url=]三、壇經特點:[/url]1、中國人所寫的經,是唯一的一部經。2、六祖不識字,而能說法,說明學佛重在開悟見性,不要執著文字。我們亦要樹立「不執文字,但也不離文字」這一觀念。「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url=]四、壇經[/url]東土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 門人法海錄[此經以人、法、處三者立題。與一般七種單復(人、法、喻、具足)不同。] 行由品第一(修行、度生的來由、根源。)  時(六祖滅是先天二年,即公元七百十三年。時,無定法,經上都用一時)大師至寶林(即廣東曹溪南華寺)韶州韋刺史(刺史,官名如清知府)名璩(璩音渠,耳環),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真心),直了成佛。(此四句是全經綱領,直接了當曰「直了」,連「但用此心」之法亦了之。了無可了諸法空凈,乃證菩提。)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得法經過)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河北),左降(回故)流於嶺南(廣東省之嶺南),作新州(廣東新興縣東)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今廣東南海縣),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明自己本性,與心相印)。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音其,在湖北)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破盡諸相,空我空法空空,了了得見。),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獦獠——野蠻民族,獦,似狗小獸。獠,未開化蠻夷),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福不離性,性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長方型盛器)去。』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工作人),差惠能破[砍(堪)]柴踏碓(碓,音:對。舂(舂,音:沖)米器具,經八月余。  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在此音:誤wu)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福報之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學佛要悟性)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觀察)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本具智慧),各作一偈(音濟),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思學即不中用,即直了成佛之意,五祖曰:輪刀上陣,亦得見之。)。(意念一念不生,妄想脫去,了了分明,靈光獨耀,這是什麼?)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立即、當下),輪(舞也)刀上陣,亦得見之。』(喻利根者)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音:cheng乘)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音:瞞,輕泛)作偈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應當仁不讓,人人有份,不能依賴。)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行步走廊)三間,擬請供奉(官名)盧珍畫棱(音楞)伽(楞伽經,楞伽:錫蘭山名,意謂[不可往],無神通者不能上山。)經變相(神妙難思之相),及五祖血脈圖(初祖——五祖如血脈流通的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欠不真切),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是自不用功),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著身、著心、著法。)(神秀之偈,著身、著心、著法。)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一夜五更天將亮)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嘆善哉!(神秀修,六祖悟)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體認)本心,見自(悟見)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卧),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不生障礙,全妄即真,如如不動不變。以不變智,契不變理體。)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可見求菩提即見性)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獵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江州武男別駕刺史,佐吏),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意智被慈念汩沒)。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大智若愚,孔子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專心致志,不像一般世智辨聰。)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空身),明鏡亦非台(空心),本來無一物(空法,針對神秀執有,否則成斷見,雖法不須空,不是斷滅。),何處惹塵埃(法亦無用)。』(無明是影非垢,與菩提不二,執則成垢。塵埃不離自性,只在粘與不粘,覺與不覺。故下說「第一莫著空」。)(驤師偈:菩提假名樹,明境權作台,本來不污染,說惹亦塵埃。)(無明是影非垢,與菩提不二,執則成垢。)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來此無多時,莫非他既是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力不足,系石於腰。),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所說只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萬象不離明鏡)遂啟祖言:『①何期(我真想不到)自性本自清凈,②何期自性本不生滅,③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來具有,不增不減,無見),④何期自性本無動搖(無餘,無來無去),⑤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皆是實相。)』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五祖曰:不識本性,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下種子於眾生田),因地果還生(有因種之田地果就能生),無情既無種(無情之物無種、無性),無性亦無生(無佛性亦無生果之望)。』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懷集縣,廣西梧州就可歇止),遇會則藏(若到四會,廣東新會,就隱藏起來)。』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南方廣東),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九江潯陽驛,驛,郵差休息處)  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悟後非無事,還須如喪考妣)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放下即度,看破放下自在)』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難中興)』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庾,音語。江西大庾縣南)(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莽,草)中。惠明至,提掇(音多,拾取。)不動,(師神通一,提掇不動,又說護法神護持。)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正這個時候),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即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重在親見、親證)』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返看自己的起心動念,一邊照看,一邊覺察),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袁即江西袁州府)則止,遇蒙(即袁州蒙山)則居。』明禮辭。(明回至嶺下。謂趁(正在追趕中,趁,追、奪)眾曰。向陟崔嵬(音催維,高大)。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智)。惠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惠明未即刻動身,過三年後,去蒙崔,在蒙山遇到一鬼,前生是個秀才,死後還喜作詩:寂寂荒郊夢亦長,古今成敗懶尺量,野草鮮花捻多少,苦雨酸風幾斷腸。夜余螢光同出入,五更雞唱形影藏,悔不當初修心地,至此青山淚兩行。明為說法超度,故放蒙山即超鬼。)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力)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劣)人常令守綱(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茲)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音害)然。(萬法不離自性,風動幡動,不離心動。心若不動,便知動而不動,本來清靜。當知動上有不動。不隨外境而徹見自性。)  印宗延至上席,征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悟在自性,非關指授,但論見性,又不離指授。)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禪定解脫,為是二法,不是佛法。禪定、解脫是兩種法,佛法只有一種法,一體圓融。五分法身,佛之功德曰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一切系縛、解脫知見。[法]頌(十個半),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六個無為,成(無二之性,即是佛性。)百法。五蘊講心法多,十八界講色法多(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半。』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不二法門)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四根本罪),作五逆罪(五逆: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及一闡提(闡提: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信業報…… 無成佛性者。)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常),二者無常(斷),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不貪不嗔不痴),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不住善惡二邊),是名不二。(大涅槃經: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佛性非內外……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離斷常。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開合不同,不離色心二法,凡夫見為兩個。)其性(本體)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既是瓦礫不免誤人。百丈座上老人迦葉佛時,錯答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五百世墮野狐身。師下轉語「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脫狐身,並請以亡僧相送。食後至山後挑出一隻死狐,火葬。)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在廣州東孝寺)開東山法門。(四祖、五祖都住東山)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凈心(放下妄念,還得凈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此亦敘述六祖得法因緣,為天下後世求道人立宗旨、開法眼,使慧命不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般若品第二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不打妄想)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先念般若)(發願文: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摩訶般若波羅密。)(禪宗言語不好懂,一句中有三句:一、截斷眾流——斬斷你的妄想。二、涵蓋乾坤——蓋天蓋地無所不包。三、隨波逐流——有人問趙州,①什麼是道?答:牆外的——截斷眾流,莫名其妙。②大道透長安——隨波逐流,問道答道。③涵蓋乾坤——觸目菩提)。(三關:1、破初關——截斷眾流,妄心脫落。2、破重關----蓋天蓋地,長養聖胎。3、破牢關——隨波逐流,魔佛一如。)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與聰明不同),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自除妄念——照見五蘊皆空)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無一法可得)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妙性本空,無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萬無所思一坐什麼都空,似死一樣的什麼都不知,即無記空。見性之空是空有不二,與虛頑之空不同)。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迴脫根塵,靈光獨耀)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萬無所思,落無記空者即是邪見。)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即真如,十法界無所不包,也即真如自性。)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都知)。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諸像即鏡體),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用而不著,心體無滯。神識分別便處處障礙)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一真一切真:從真起妄,妄不離真,故五蘊即真空,真空即五蘊。)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不走小路)。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無別智覺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因終日被是非人我分別故)。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有多名:頑空(虛頑)、無記空、斷滅空、惡取空(拔無因果、拔無二諦、彼此都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迴光返照,常自看心動態。)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凡夫與佛,煩惱與菩提,只是迷悟不同,著境即煩惱,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不著)無往亦無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三世諸佛從中出。(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息貪嗔痴,修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破塵沙惑),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心持口誦,無相無住,隨來隨掃。五祖亦語: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天龍八部)能興緻,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見惑)障重,煩惱(思惑)根深,(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心生)悟(念息)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著相取境),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不執外修者,不心外取法也。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一、修多羅---契經,二、祗夜—重頌,三、伽陀—孤起頌,四、尼陀那---因緣,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論義,十、無問自說,十一、方廣,十二、授記。)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凈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不能自悟求善知識,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起真正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見一切法心不染著,即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出六門,於六塵(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念而不住,用而不著。)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逆ni)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  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鬚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但修正法,業障、報障、煩惱障就沒有)。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一切形形色色之眾生)自有道(即色即道,非離色覓道),各不相妨惱(只要認識,不被迷惑);離道別覓道(不離煩惱即是菩提,波即是水),終身不見道。   波波(辛苦)度一生(不聽善知識話),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目若無道心,暗行(做見不得人的事)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慈悲心)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見他非已自非。左,差錯。);他非我不非(我不見他非,存慈悲心),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不對的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描寫自在之境,龐蘊三偈)。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破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此偈①以見性為主②破我破法③自悔自改④不見他非⑤不起分別⑥悟性利人⑦不離世法⑧頓教悟則剎那)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嘆: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疑問品第三(聞此頓教或有高下之見,見下或無,見高必多。應知見下是聲、離心,見高是自卑,見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乃見如來本心。)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音振)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無為功德,但各有稱福德者,有為福德。)」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顯),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所求,能求到。)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引度教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凈土不離自心,心包太虛)。若論相(形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對治當時人偏見),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障深)下根,說近為其上智(障淺則近,心凈土凈)。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解)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不在東方西方,在於自心清凈)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去惡為善,自凈其心,心凈土凈,不生而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上乘實相念佛、上品往生);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都要求從心地做功夫)人我是須彌,貪慾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是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慾,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內心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六根)清凈,能破六欲諸天(破欲界即出三界,亦報是六欲天的種子)。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即是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火箭到月球要幾天)?」大眾聞說,瞭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明心見性——明自心之無量光,見自性之無量壽。)」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心平即持戒,心平攝心,就是戒。做惡是心不平,有貪嗔痴)行直何用修禪?(行為正直去毛病習氣。馬祖道一曰:「平常心是道」。)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行而直之,老吾老,幼吾幼)  讓(謙是大功德)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不背後說壞話,不要破壞別人,造謠壞人清修名譽,要隱惡揚善。和平安寧。)  若能鑽木出火,淤(阻塞)泥定生紅蓮。(出污泥而不染)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成道非錢可買)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氣功等是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時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定慧品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空談)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直心即道場,無分別心是凈土)凈名云:『直心(無執著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於一切法,勿有執著。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言常坐不動,心住於法,乃至取著一切法相,皆名自縛。)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下皆指斥北宗語)看心觀靜(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常做不動,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初步方便,執便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98.10.27)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一境上不生執著),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維摩經》: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即住在法上),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我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諸境上,心不染,即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空心靜坐),一念絕即死(念絕等於死人,未從根本上除習氣,又到別處托生),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不於境上生心)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無住(善惡男女….)生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如光由電生,非燈泡)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真如起念,六塵無染。)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六根見聞而不染,真如起念而自在。真如自性能念,即是妙用。雖有見聞覺知,而心無系縛,自在無礙。) 坐禪品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禪,chan)元不著心(心本不有),亦不著凈(著凈即妄),亦不是不動(靜相即非)。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著凈,卻生凈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凈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要心不動,非形體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凈,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懺悔品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音數),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不辜負)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五分法身香,理事兩種懺悔,無相則無罪,罪性本空,放下便了)眾胡跪。(胡人右膝著地為跪)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音今)恤(憐恤)孤貧,名慧香(根本智)。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後得智),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  (無相懺悔)「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福)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四弘誓願)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心迷即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性明則法來)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音嫩)么(那麼)道,且不是惠能度(並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  (授無相三歸依)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三歸亦是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從禪宗立場,歸依心地)言卻成妄。(那你就是打妄語)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凈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此名清凈法身佛。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己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善惡從實相生),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即正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不明心故)  但向心中除罪緣,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以清靜本心為指歸),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死的時候)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偈文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信己比信我好),何勤(辛辛苦苦)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機緣品第七 (共開示十二人。根機相當,又遇勝緣,曰機緣。)(98.12.4)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在廣東韶關曲江縣),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文字是符號)」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魏一作晉)武侯(曹操)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  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挨:強進。)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懷集、四會)止(可止)藏(隱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直指悟性,必須腳跟點地,大寂問大梅悟後住山,派侍者問:見與大師得什麼便住山。曰[即心即佛]。侍者說大師近又說[非心非佛]了。大梅說這老漢,惑亂人沒了日。讓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聞後說梅子熟了。)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即無生亦無滅,心體湛然,後念不可滅,後念若滅不可作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舉馬祖開示,為止小兒啼公案。)   即心名慧(無心之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不二),意中清凈。   悟此法門,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用而不著,無生中用),雙修是正。(即前真如自性起念,雖不斷六塵,而能自在。)』」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尚未離諸相,是過程。)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障礙積藏)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不以為有功),則與吾偕(與我同修)行。汝今負此事業(有貢高我慢心),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佛說而無說,不生執著。)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各位:佛究竟有言無言?說而無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火宅外的三車,佛勸眾生出離。)。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大事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於相離相,於空離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開示以後令人悟入)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知有不生不滅法)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辛辛苦苦)執念,以為功課者,(執著念經以為功課)何異氂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照法華妙義去行,便是轉動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迷時念亦無功,悟時念了更好。)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以心為主,不由文字。)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與經義成了怨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以為我念經有功德)有無俱不計,(不管有功無功,不去執著。)長御白牛車。(一乘佛道)」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不明義)乃被法華轉。(以為有功)」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過去說三乘)一乘是實,為今時故。(今時說一乘)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實權均亡)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種種分別思量),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持經義,不執經文)」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亡,即亡其誦三千部之功。)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假設),初中後(小乘、中乘、大乘)善揚(稱揚法的方法)。誰知火宅(三界)內,元是法中王。(就可修行成佛作法-王)」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法相經典:講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皆從心上講,智慧圓滿叫報身。)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無根本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三身不離自性),即明(擁有)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發明便成四智)。不離見聞緣(不離見聞諸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明三身本具,就明四智。不離見聞緣,直超佛法界。)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凈,(轉八識成大圓鏡)平等性智心無病(無我法二執),妙觀察智見非功,(不用分別見一切境能知道,不妄用功)成所作智同圓鏡。(同圓鏡一樣,果上才能。)  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八果上才轉,六七因中先轉。),但用名言無實性(但有這名字並無實相),若於轉處不留情(不用凡夫心分別測度),繁興(多起)永處那伽定(龍的定。龍性定能變化,但仍有無明,如六祖曾用缽降龍,見序文)。」  如上轉識為智也。(悟到極處)教中雲。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阿羅漢要作意觀察,能知八萬大劫以內事。不作意觀察仍用意識。五識非審非恆,八識恆而非審,六識審而非恆,七識亦審亦恆。)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隨機施教,多見眾生。)   起修皆妄動(說我修三身四智這是妄想),守住匪真精(執著便非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心不染污,亦無其名)。」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音調)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猶著虛空相、無見相)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猶著無物相、空知相。)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無見之見)(猶如虛空即是)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空知之知)(無一物可知)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音撇,一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本有佛性)常顯現。」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有法未忘)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以此為悟,譬如心想「我要無念」,這還是有念。)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隨緣)枉遷流(不變),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兩頭跑,落於知見。)」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悟後正須起修,本體實無所得。)一切時中,自性自如。(習氣除後,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為菩薩時,為此捨命。)(釋提桓因現羅剎鬼考驗菩薩說半偈,大士捨命。)於此疑惑。」師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離斷見「不舍色身」);法身有常(法身離常見),無知無覺。(以法身為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執身寂滅)何身受樂?(執身受樂,是色身寂滅,法身受樂,還是法身寂滅,色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執法身無知,外道知見.)誰當受樂?(不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心生而執著,便是迷妄顛倒。悟人生而無生,不斷不常,便成妙用。)若聽更生(若又有來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念而無住)。若不聽更生(無住生心,不是寂滅。),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禁制、制伏,變成斷滅),尚不得生,何樂之有?(生尚不自由,何樂之有。)」(是常,不能了生死。)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寂滅相無多大多寬之量度)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無所成受,而能自證,不是有心分別之樂。)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知見不正)謗佛毀法。  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執死);外道執為斷(執斷);   諸求二乘人,目(執無作)以為無作(自然沒有造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六十二見:是五見中身邊兩見所屬,如斷常有無兩邊見。五蘊每種分四種,即二十,乘過、現、未來,成六十。加斷常二見成六十二。四種:即蘊大我在其中,我大蘊在我內,蘊即我,我離蘊。)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於一切法不取不舍)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象,一一音聲相,   平等(六塵)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二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能應諸根之用,而無窮盡。),而不起用想(不作起用想);分別(能善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三災起)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三災與你無關),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舍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禪宗六祖傳承大系:(五家七宗)一、南嶽懷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後出臨濟、溈仰);二、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葯山、天皇(後出曹洞、雲門、法眼);三、荷澤神會—圭峰宗密;四、永嘉玄覺;五、南陽慧忠;(加黃龍、楊歧成七宗)]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漸落層次、有為法)?」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四聖諦都不做了)」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謚(封號)弘濟禪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么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修證是可以,污染就不可以)」師曰:「即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馬祖道一),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一本無西天以下二十七字)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衡山),大闡禪宗,敕謚(高地位的人另給稱號曰謚)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著有《證道歌》),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儘是天然外道。(空劫初成佛,故極遠之意,向前無佛,宗門稱向上曰威音那畔。)」曰:「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行、住、坐、卧,各又250條威儀,乘過、現、未即三千。),八萬細行(八萬四千微細處)。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了無慢無快之理)」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我已明白,也就沒有迅速了。)」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看上當否)」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既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如無意誰來分別)」曰:「分別亦非意。(是妙觀察智)」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謚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在河北),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云:「汝雲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無動也無靜。觀音:所入既寂,動靜二相。),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一本無汝但以下三十五字。止雲。師憫其遠來。遂垂開決)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入定心),都無影響(無影無響—空)。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知而無知,得即無得,故曰我不會佛法。「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菩提。」)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郁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磨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清凈法眼,正法之眼:即佛之心印,佛之知見,含萬德曰正。),及僧伽梨(二十五條大衣),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嚴肅)曰:「汝試塑看。」辯罔措(感到手足無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塑的性質),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以一衣送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即棕櫚之葉)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或惟先之像)。祈禱輒應)   有僧舉卧輪禪師偈曰:  「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成斷滅空)。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若明心地,心雖起而無住,動上有不動,起心起用,不失法體。)」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於法不說斷滅相);對境心數起(雖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菩提作么長?(作么:怎麼,作什麼。)[境來則應,境去則空,來去隨緣,我也不管他菩提長不長。(無住)]」 頓漸品第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湖北荊州)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師神通二:北宗門人志誠盜法。)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師曰:「汝師若為示眾?」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卧。」師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不可有所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常坐拘身,於理何益?(破除執著才能與自性相合。)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何為在臭骨頭上做功夫)』」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師云:「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不離自性名真戒定慧)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非即貪嗔痴等妄心)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如金剛堅利),  身去身來本三昧。(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還不凈。(地水火風,臨終各有所歸,虛幻之法,怎令究竟,迴向真如,仍未獲得本體。)」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事來則應,事去則凈。)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隨時隨地自在無礙)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誠吉州太和人也)( 99年1月15日)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行俠仗義,劫富濟貧)。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師心通三、預知其事,行昌行刺之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心通四、揮刀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見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正劍不邪,邪見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常與無常都非佛性,六祖都對治執著。性「無常」從隨緣義說。諸法「有常」也從隨緣執著義說;若能知無常,便入真常,便無生死。)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隨緣義,否則一切眾生早已成佛,不必修心,就可成佛。);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凡夫常分別一切諸法。若是無常,諸法皆有常住自性,怎還會受生死;若諸法常迷,故生死不斷。)」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諸法與實相不二,故諸法即常住,否則常性便不遍。)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佛性若常,那還有什麼善惡諸法可說,乃至多劫也不會有人發菩提心,人人早就成佛。)(佛性若常,人人早就成就佛道。)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我說諸法有常性,若無常性,便皆有自性、真性,去容受生死,那麼真常性就不會普遍存在。)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諸法有常性,實際上是說諸法是真無常。)(佛性如常,便不應有善惡諸法及發菩提心之事,但這些事實際上存在,故說佛性是無常,會起變化。又一切諸法是真常,皆無自性容受生死,因都不離真常,故說常是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意或:依凡夫邊說,認為佛性斷滅無常,認為一切諸法卻是常有,邪執於邪常。)(凡夫把世間之無常樂我凈,執為常樂我凈,名為四倒。)(以無常為常即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凡夫以無常為常,二乘以常為無常。)共成八倒。(二乘於涅槃之常樂我凈執為無常、無樂、無我、無凈,名無為四倒。共名凡小八倒。二乘認涅槃為永寂,實則涅槃有常樂我凈。)(有為四種顛倒,以此為常,是邪常。無為四種顛倒,偏於無常、無樂、無我、不凈,亦與涅槃四德相反。)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凈(涅槃四德)。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不知緣起以斷滅為無常),及確定死常(不知性空,以死執為有常,一滅永滅。),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佛性非斷滅之無常,亦非死板之有常,故佛性非常,非無常。)【此迷悟、體用與佛性、諸法的關係,徐老以大括弧列表,因繪圖不便,改為下列標題陳述,編者注。】(迷悟、體用:⑴佛性:1、不變——常。2、隨緣——無常——起善惡諸法。⑵諸法:1、不變——有常,否則物物各有自性。2、隨緣——無常——緣生。)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是方便對治);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礫,音立,小石。)(以小石當寶貝)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本來)有一童子,名神會(神會即荷澤禪師),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主人),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別人說過你再說叫取次語,即口頭禪,非從自性流露。)」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兩者都未開悟)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是兩邊,是生滅。)」神會禮拜悔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同茅)蓋頭(茅草蓬),也只成個知解宗徒。(也只成個知解宗徒)」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噁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善念惡念,應當盡除,是名為學道之人。)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護法品第九  神龍元年(唐中宗年號,中宗是武則天的兒子,後武則天自立為皇帝。)上元日(元宵節),則天、中宗詔(音照,帝命。)云:「朕(音振)請安、秀二師(北宗神秀師、嵩岳慧安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音照)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無始無終,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如來清凈禪,「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凈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明與無明,其性無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滅後不生,斷滅。不是真滅,將生停止來顯滅。)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以生顯示滅沒有了,說滅非真滅,雖繼續生說不生,把生滅說成二個。)(滅了生沒有,生了滅沒有,把生滅說成二個。)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宮門前兩邊的樓),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凈名,託疾毗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高麗袈裟名磨衲),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付囑品第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出沒於菩提道場)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語言)與法(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嗔對,舍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五情:外境無性五對,法相語言十二,自性起用十九,共三十六對法。)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出入不會落到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余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闇?』答云:『明是因,闇是緣,明沒即闇。』以明顯闇,以闇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余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師於太極[唐睿(音銳)宗]元年壬子,延和(一年曾改年號三次)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開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師心通五:八月欲離世間。)「吾至八月(即次年八月初三),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余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不把不真當真)若見於真者,(若把不真當真)是見盡非真。(所見便是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開世間一切假相,自有真心。)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心中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動上就有不動)不動是不動,(雖是不動)無情無佛種。(但不象無情無佛種性)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一切眾生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執著)逆諍法門(爭論的法門),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仁)厚朴],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二—六祖名五葉),結果自然成。』」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凈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於一切處而不住相),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於一切處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音甜)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頓悟明白,會開花結果)』」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凈,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凈,無可取捨,(慎勿觀靜空心,此心本凈,無可取捨。)(有動靜二相,始終不能見性。)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切)槳]。」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想必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無口」,說即無說。又宣化上人說可能是「日」字之誤)。」又問曰:「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即禪宗教外別傳之心印,亦即涅槃妙心,亦即佛之知見。),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師心通六:大師懸記,滅後五六年,當有人來取吾首。)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頭(六祖頭)上(恭敬)養親(像養親),口裡須餐(因為生活);遇滿之難,楊柳為官。[高麗和尚叫張凈滿來殺。當時刺史叫柳無忝,縣令叫楊侃(勘)。事發,張凈滿被捕,問師弟子令滔,曰佛門冤親平等,且祖有預言,官以佛門廣大。]』」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一為江西馬祖道一,在江西造許多叢林;一為龐蘊全家學佛,將家財裝船上沉海底,自己編竹籠過活,一心修道。),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頓教宗旨);締緝伽藍(修造廟宇),昌隆法嗣。」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毗婆尸佛(九九八佛)、尸棄佛(九九九佛)、毗舍浮佛(一000佛)。今賢劫(聖賢甚多):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傳佛心印)摩訶迦葉尊者(釋迦文佛在百千萬人天圍繞中,手拈大梵天王所獻之花示眾),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毛 匊]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住母胎六十多年,生後鬚髮皆白。歡喜修行未曾以肋至地而卧,時人稱比丘。)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智慧淵深,所問能答,起大驕慢。富那含知可化,論二諦義,使之折服,遂為弟子。說法能使餓馬悲鳴,號馬鳴,闡揚大乘,著大乘起信論。)十三、迦毗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龍樹,佛滅七百年生於南天竺,入龍宮取華嚴經,開鐵塔傳密藏,是華嚴、天台、三論、凈土、禪宗、密宗八宗之祖。)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即「拿」字)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此土是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不失宗旨)」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開元)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凈性(化身行正道),凈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凈性因,除淫即是凈性身。(楞嚴經,火頭金剛,本來淫性很重,後用煅煉功夫,將淫性變成智慧火,成火首金剛。)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好好住著,不要打妄想,不要放不下。)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即如如不動)不修善(即不著善),騰騰不造惡(即逍遙自在,不是造而不住著,即殺盜淫,「萬惡淫為首,死路不可走。」),寂寂斷見聞(安靜又安靜,不在六根門頭生邪見,但不斷正見正聞,「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蕩蕩(平坦寬廣)(平坦樣子)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忽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白光接地),林木變白(慘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廣州、韶州、新州)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廣州光孝寺祖落髮,大師是新州人,大師是韶州南華寺開山祖師,故各爭迎。)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並所傳衣缽而回。次年七月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磨所傳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等,主塔侍者屍(放置守護)之,永鎮寶林道場。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六祖不識字,說明不識字的人亦好修行。)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聞於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鞠問。云:「姓張,名凈滿,汝州梁縣人。於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東供養。」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曰:「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柳守加嘆曰:「始知佛門廣大。」遂赦之。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師衣缽歸內供養。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缽。七日,敕刺史楊緘云:「朕夢感能禪師請傳衣袈裟,卻歸曹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謂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宗謚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迹,系載唐尚書王維、刺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碑。守塔沙門令韜錄。(經已學完,「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故說了等於未說,只要我們共同一念迴光返照那個不生不滅,無實無虛,非空非有的光景,認為本來相貌,此名真正講好、聽好。阿彌陀佛。)     六祖大師緣記外記                門人法海等集  ……[前略,編者注]師至曹溪寶林。睹堂宇湫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越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師心通七:坐具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今寺境有天王嶺。因茲而名。……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間。觸橈林木。一日現形甚巨。波浪洶湧。雲霧陰翳。徒眾皆懼。師叱之曰。爾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若為神龍。當能變化以小現大以大現小也。其龍忽沒。俄頃復現小身躍出潭面。師展缽試之曰。爾且不敢入老僧缽盂里。龍乃游揚至前。師以缽舀之。龍不能動。師持缽堂上。與龍說法。(師心通八:為神龍說法。)龍遂蛻骨而去。其骨長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傳寺門。師後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左側有鐵塔鎮處是也……[徐老所注之壇經是1980年歲次庚申臘月荃灣東普陀寺敬印的版本,壇經後有古筠比鄴德異撰序、南海釋宗寶跋、門人法海等集六祖大師緣記外記。標點為編者所標,文中括弧內黑體字為徐老批註,文句下劃的黑線為徐老所劃。編者注] [url=]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眉注[/url]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徐恆志 注一、 釋名——法喻為名。二、 顯體——實相為體。三、 明宗——慧照無住。四、 力用——破我滅罪。五、 教相——至極圓頓教。[金剛,堅(體)利(用),明(相)。「般若」五種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義不翻(如薄伽梵、大義);3、此方無(如閻浮樹);4、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常存梵音)鳩摩羅什大師,譯為「童壽」,幼年有壽者之德。十二歲大徹大悟,經,修多羅,譯為「契經」,貫攝常法經。姚秦,晉朝後符秦(前秦),別於符堅之秦朝,曰姚秦(後秦)。姚興。][經中括弧內黑體字為徐老所注,編者。]法會因由分第一[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所分] [證信序——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如[不變(信)]是[無非(聞)]我聞,一時[時],佛[主]在舍衛國[舍衛國,波斯匿王京都。譯為豐德和聞物。]祗樹給孤獨園[處][ 舍衛國祗陀太子樹、須達多長者園,此園作佛講經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眾]。[「怖魔」、「乞士」、「破惡」,「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眾」即「和合眾」,身、口、意、戒、見、利名事和,六和僧。]爾時,世尊食時,著衣[五衣,作務衣。七衣,入眾衣。大衣,僧伽梨,講經,乞食穿。]持缽,入舍衛大城[舍衛國京都]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顯實相理體和觀照妙用,合之,穿衣吃飯即文字相(三般若)] 善現啟請分第二[二—八,生信。九—十六,開解。十七—二十三,起修。][從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生信,到第六分就生起清凈信心。]時,長老須菩提[空生(生時七寶空),善吉、善現,青龍陀如來再來。]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印度以右為上]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問二大問題][應該怎樣使真心安住,與十七分既應無所住後,那麼『怎樣是應住』,怎樣才能降伏妄心。二者意義深淺不同。一是教下手,一是解義趣之後——住心無住、降心離相。]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加護懷念]諸菩薩,善付囑[付與、叮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降心、離相,離相度生即能降伏其心(妄心)。]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色界]、若無色[空無邊處];若有想[識無邊處]、若無想[無所有處]、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離相度生,不住能度、所度。眾生本有佛性,自性自度。]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能度,人相所度,能度、所度眾生不一,眾生相;執著不舍,壽者相。一發嗔心,即具四相,以我為主。] 妙行無住分第四[住心、無住]「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即一切法——六塵],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無住行施,即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即安住真心。二而不二。]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丈六金身三十二相]「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上二句是一念不生,下二句是了了分明。上二句是空,下二句是有。] 正信希有分第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初五百年解脫堅固,二五百年禪定堅固,三五百年多聞堅固,四五百年塔寺堅固,五五百年斗諍堅固。]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即一萬年中的第一個五百歲,一萬二千年中的後一個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持戒修福為大乘佛法基礎。若偏執空理,成『惡取空』。]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眾多人相法相的差別叫眾生相。執著壽命叫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我空、法空、空空]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我、法,執四相(法包括我、法二相,非法即空。)],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如來說法應病與葯][不可執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非有法、非空法][ 不可執著、非有非空]。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同依無為法,但有修證差別。][三賢十聖雖有差別,卻同依無為法而修。] 依法出生分第八[第一次較量持經的功德]「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福德] [是世間福德,非無相的出世間福德本性。]即非福德性[出世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文字般若出生諸佛]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應舍,不能執著。] 一相無相分第九[按俗諦有迷悟凡聖,按真諦一切皆空。]「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名為入流,斷三界見惑盡]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對六塵不起分別,而無所入。],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心不分別,一往來之相。],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不起『不來』的分別心],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無生、殺賊、應供][前面是小乘分位之果,阿羅漢近於佛的覺道]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互說是非即諍論]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欲者,慾望。]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阿蘭那行譯無喧行,也即寂靜行。] 莊嚴凈土分第十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授記成佛離相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莊嚴」是俗諦,「即非莊嚴」是真諦「是名莊嚴」是中諦。]「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虛空未碎,仍該吃棒。],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則清凈心生。][不偏『有』—空;有,六度萬行。不偏『空』—有。]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報身]如須彌山王[身如須彌山王,即報身。][高八萬四千由旬],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大身均指法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第二次較量持經的功德]「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塔廟在印度即寺],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法身]第一[報身]希有[化身]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及也]尊重弟子[如來可尊可重之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第三次較量持經的功德]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依名去憶,去信受,去奉行。]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要當下離相,生無住妙慧、妙行。]」「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因緣假相,本無自體。][ 因緣生滅,不住世界之相。]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從依報到正報,三十二相,亦因緣生法。]「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從第九到十六分,是開解——深解義趣。但到十三分本意已說完。來作總結。]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實相非相,當體即空。便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禪宗見性即名成佛]」[離一切相,即名為諸佛。此人雖未成佛,所悟之理與佛不別。]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由般若引六度故曰第一],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以般若引五度,隨立隨掃,可以空假中釋之。]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能所雙亡,三輪體空。]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仙人』仍指學佛人。佛未出世尊稱為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發起:順事發心,開發:緣理髮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心是什麼心?心若執著,即非真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平等行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眾生相亦是因緣生法。]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差別、不自相矛盾。]。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不住有,無虛不住空。真空妙有含融無礙。][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虛—— 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為』即『得』。]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第四次較量]「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秤]量[斗]、無邊功德。[三種皆大數。]如來為發大乘者說[通、別教(二諦)][發大乘,即權教大乘——始教(包括空宗、相宗。)],為發最上乘者說[圓教(三諦)加中道第一義諦。][發最上乘,即實教大乘,通於終頓、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印度十大數之名:一、阿僧祗,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思、不可說…。]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小法尚有法執四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相是所見,四見是能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無端、非天、與帝釋斗之神],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舍利寶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第五次較量]「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重罪輕報],當得[當得,即當來要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當信佛語不虛,義理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從此以下講起修到二十三分是為止。][第十七分到二十五分是『深解義趣』後開始起修。]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善男信女,已經開悟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問題相同,深淺不同,前是去『心外境界相』,此是去『心內執著相』——四見。]」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處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前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前是空所度眾生相,此是空內心執著相。]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實無有法』,一切法當體即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法可得才是真得,才能舍離法執。]」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法身如來,與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性相不二,器即是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法即金器,『如』即黃金,諸法隨緣,而真如不動。諸法即法身。]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非有]無虛[非空]。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不離自性]。[無實即空,無虛即有。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虛—— 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悟後皆成妙有)]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人身長大,是報身。],則為非大身[『非大身』指法身,報身不能執著,執著報身就有大小。],是名大身[非大非小之法身,才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六度法當體即空,遠離我法二執。]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無我無法叫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見到差別相,慧眼見到是我空理。前是菩薩眼。後是二乘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生滅無常皆為非心。『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非較量之文,重在說明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有實數可計],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福德無相],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具足』意為完全圓滿,指報身。][具足色身此處指報身佛,]見不?」「不也,世尊!如來[法身]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法身無不相],即非具足色身[法身無相],是名具足色身[無相不相之中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報身亦是因緣生法,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不也,世尊!如來[指法身]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名諸相具足。」[前面『可以身相見如來否』—— 指應化身。『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 亦是指應化身。][『具足色身』是報身,總相。『具足諸相』是別相,是諸相的隨形好。如頭上肉髻,就有無量相,無量好。]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著法相非真說法。不執著說法相。]」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已生信心非是眾生],非不眾生[仍是凡夫,故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菩薩發心非眾生],是名眾生。[報身仍是凡夫,名眾生。]」[能生信心已非眾生,但果報仍在凡夫,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故曰眾生。眾生者發心是菩薩,故曰非眾生,果報是凡夫,故曰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果無住,若有法相未空,未得菩提。]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成佛不高,眾生不下,理體平等,人人具有。]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起修之文,故曰『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無相修善,即得菩提。一切善法即六度萬行。]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第六次較量][前面用較量辦法共五次:一、⑻分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二、⑾分以沙等恆河沙之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三、⒀分以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四、⒂分每日三分以恆河沙數相等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五、⒃分佛以因位來比較,他親近過八萬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此分(24分)是第六次較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照理本應越比越多,現反而減少,是華嚴所說『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開悟後的修行水順風順,功德任運現前。較量在三十二分還有一次,共七次,這次是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與乃至持誦四句偈作比較。]「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眾生性空,緣生緣滅,當體即空。]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不執於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觀者,觀想。曾教二乘觀佛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說離相法。(在《觀經》第八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飛行空中,領四洲,轉輪寶降伏四方。]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塵不能見佛]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偏空,諸法斷滅。]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不說斷滅相、斷滅見。]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得成於忍』即證果。生忍:即眾生忍,忍侮辱。法忍:寒熱饑渴。無生法忍,是真知不動的無生忍力。]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法身無來去之相。]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不二不散]。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可分可散],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合而為一之相,可分可散。非可定說是一合相;至於一合的實相之體,非空非有,亦不可言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凡夫執世間、身體、實相為實有。]」[因緣生滅,並無實體。世界微塵並非實有其體,不應執著,唯心所變唯識所現。]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總結不但離四相,亦應離四見。此即降伏其心。]「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信解』即信分解分,修即無修,故不生諸相。],不生法相。[修即無修]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總結怎樣降伏妄心,不生心動念,不執心外四相,亦不執心內四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總結怎樣安住真心,第七次較量。]「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雖是無住行施之人,但不曾為人演說此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我相、法相、空相。]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怖魔、乞士、破惡]、比丘尼、優婆塞[近事男、清信士]、優婆夷[近事女、清信女][受五戒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url=]九、妙音花絮——徐恆志居士電話開示[/url] 1.徐師:「我上一次跟你電話談話以後,你基本上明白了,還要磨練,還要打掃習氣,因為悟後要起修嘛。」學人:「好的,謝謝您。」學人:「徐老師。」徐師:「你講。」學人:「保定這裡有一對夫妻,兩位都信佛,修六字大明咒法有一段時間了,他特別敬仰您。」徐師:「不敢當。」學人:「他非要見您,我考慮到您的體力。」徐師:「是的。」學人:「我也都和他們講,可他非要見您,他要帶一家人去上海拜見您去。」徐師:「不要來,因為我年齡大了,不大傳法,什麼都不大傳了。那麼你要見到我,實際上我的《般若花》裡邊什麼東西都講到了,是吧?看看《般若花》,《般若花》他有嗎?」學人:「您的書他都看過,他就是想受心中心法。」徐師:「心中心法現在我也不傳了,因為年齡大了,教大家就是修六字大明咒。你就跟他講,實際上六字大明咒和心中心法是一樣的。不過心中心法就是(修法)時間長一點,六字大明咒修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都隨便的,所以實際上六字大明咒是很方便的。許多人受了心中心法不修,沒有修。修六字大明咒,一樣得定開慧、明心見性,很好的!有一本書叫《大乘莊嚴寶王經》,這部經專門講六字大明咒的好處。他只要看到這本書,一定相信六字大明咒了。不要認為只有心中心法好得不得了,實際上心中心法當然是很好的,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因緣,一切法都是善巧方便。並不是這個法好,那個法不好,一切都是善巧方便,都是一樣的。你把這些對他講一講,他能夠努力早上修一次、晚上修一次,修的時候還是口裡念、耳朵聽,他的妄想就轉化了,妄想轉化,妄想脫落,一心不亂,那就是明心見性。很方便的,不難的。你叫他好好的修一下,好吧。對他講一講,路太遠了,不要來,我年齡也大了,大家不大方便,請他好好的修,早上修一次,晚上修一次,(每天)最好修兩次。不能修兩次,就修一次也可以的。這個法門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非常方便、力量很大的。」學人:「好的。」徐師:「《大乘莊嚴寶王經》他有嗎?」學人:「這邊應該能找到。」徐師:「有的話找一本給他看。沒有的話,你(聯繫)上海佛學書局,有出版的,叫《大乘莊嚴寶王經》,專門講六字大明咒的好處。這個咒很了不起的,許多過去的佛菩薩,都是念這個咒得到加持的力量,所以這個咒是很不容易得到的。跟他講一講,好吧?」學人:「好的。還有,徐老師,下面我說一說我自己的境界好嗎?」徐師:「你講。」學人:「我上座的境界,打坐的過程中,兩個小時這一座里,這個咒提不起來。提不起來了,我就靜靜地觀心,這個時候沒有妄念(念頭),就這麼觀著。如果妄念來了,我就警覺,不睬它。妄念來了不睬它,(徐師:不理它。)不理他,妄念很快就化去了,又這麼呆著,有的時候可以兩個小時。徐師:「有時候可以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里也沒有什麼妄念,念頭很少,是吧?」學人「很少。很法喜充滿的,就是說很喜樂的。」徐師:「好的,這個境界還是很好的。你妄想來了不要去理睬它,不取不舍,聽他自然好了。聽他自然以後,慢慢妄想自然少了,實際上你現在妄想已經很少了。但是,悟後,明白心地以後,還是要打掃習氣,叫悟後起修。悟後起修以後,各種習氣都會翻出來的,翻出來不要怕它,也不要理它,散心的念六字大明咒,那麼到妄想不起的時候,有時候觀心也可以的,因為你已經明心,如果明白了自性以後,這個打掃習氣很方便的。你不要當它一回事,也不要當它稀奇古怪,它是不稀奇的,當妄想脫落,慢慢妄想脫落以後,就打成一片了。妄想脫落打成一片,當然這就是粗妄的妄想脫落了,不是細的妄想,細的還沒有脫落,慢慢的把它脫落下來,妄想脫落以後,就是明心見性了。見到自己的本性,不可得的,本性不可得就是見性的境界。你現在的情況還是很好的。但是還要明白,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就是自性本來面目,禪宗講,這就是破初關了。破初關以後,再打掃習氣。各種習氣來了跟它鬥爭,不怕它,也不去得罪(躲避壓制)它,基本上、慢慢自心妄想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了以後,就能夠得到無念的境界。妄想消除以後、無念境界證道以後,那就是明心見性更進一步了。好吧,磨練自己修好吧。」學人:「好的,謝謝您徐老師。」徐師:「沒有關係。好的,再見。」 2. 學人:「徐老師,您是不是要去美國呀?」徐師:「美國還沒有定。美國不容易批准,所以現在還沒有最後決定。」學人:「3月份走不了吧?現在3月2號了。」徐師:「3月份?去的話很快的,不去的話就是不去了。我上一次去簽證過一次,他們不同意我簽證。那麼,我的女兒希望我這一次簽一下。我現在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定下來以後,要是去的話還是很快的。半年就回來了。」學人:「半年?」徐師:「最多是半年。」學人:「保定這裡有幾位想受心中心法的居士,大約三月中旬要去上海拜見您,還能趕上嗎?」徐師:「這樣子,一般來講,我年齡大了,叫他們修六字大明咒好嗎?因為什麼呢?心中心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機的,如果沒有基礎的話,很多人受了法以後,不修的很多,有些根性不相當的受了也沒用;還有許多人沒有時間修兩個小時,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時間保證每天兩個小時修這個大法,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相應的。六字大明咒就比較方便,就一個手印。他不能來的話,就是不灌頂也可以修,這是規定(可以開許)的。因為什麼呢?這個法比較簡單,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呀!所以以前上師規定,此法用不著灌頂也可以修。李老師,也就是母音老人,他們也都講過的。所以還是請他們不要來,你對他們講一下,你把道理講清楚,其實法沒有好壞,當機就是好法。許多人受了法他不修,他們都是浪費時間。你把這個道理對他們講清楚,好不好?」徐師:「很好、很好。劉建才居士最近碰到嗎?」學人:「昨天通電話呢。」徐師:「方便的時候替我問候他。你們兩位都是師兄弟,很不容易的,祝你們兩位同證無上菩提。」學人:「謝謝徐老師。」徐師:「勇猛精進啊,生命是有限的,沒有多少時間生命就過去了,我們碰到佛法還是要勇猛精進!」學人:「徐老師,我修心中心最近有很長時間了,念不了多長時間大約十分鐘,咒就念不起來了。」徐師:「你講得(聲音)再響一點。」學人:「念咒念不下去了,比如『嗡,巴拉巴拉…』就念不出來了,但是身體並沒有化空,但是咒念不下去了,就不念了。」徐師:「不念了後來呢?」學人:「後來就靜靜地待著,也沒有妄念。若念頭起來了,我就再念咒,後來又念不出來了。」徐師:「有的時候是翻種子,比如忘記了某人的名字一樣,念不出來了?」學人:「沒有忘記,(是知道怎麼念這個咒),就是念不下去了。」徐師:「我想可能這是你定的初步,定的初步,好像是不生不滅的樣子,但是考驗它就是分明、不分明,如果了了分明、靈知不昧那就對了,(否則還要繼續努力)。總的來講,還是要照見五蘊皆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金剛經》講『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妄想就是妙用,心不執著就是妙用,心執著就是妄想了。」學人:「好的,謝謝您。」徐師:「謝謝你,再見。」學人:「您多保重。」徐師:「胡居士也要保重。再見。」 3.學人:「徐老師,我現在對這個本性、佛性的認識,還把握不太准。母音上師在講證見本性的時候,要脫開、要身心世界皆消殞,有一個打七講話講到『脫開的時候,感覺什麼都沒有了,人也沒有了,大地平沉、虛空粉碎,世界也沒有了,只剩下這個明明了了的靈知本性』,我現在拜問:比如現在,我們當下一斷念,內心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了,但很清醒,這個時候是否就算明明了了呢?」徐師:「主要就兩句話:一個就是一念不生,妄想執著都沒有了,就是他講的那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這就是一念不生的境界;但是一念不生的同時,它又是靈明不昧、了了分明。他不是不知道,什麼他都知道的,見聞覺知,他還是沒有斷滅,不斷滅的。所以這一念不生、不斷滅的東西就是你的自性。很簡單。」學人:「徐老師,是不是力量強的話,在坐上證到的時候,身心世界都化空呀?」徐師:「對。」學人:「化空了,靈明的本性顯發出來?」徐師:「你這個一念不生的時候,但是什麼都知道,還是了了分明的話,這就是你的本性。不是本性的話,為什麼能知道呢?它『於法不說斷滅相』,《金剛經》不是講了嗎?對於一切法,不講斷滅的,還是了了分明的,但是這個了了分明跟我們凡夫的妄想、顛倒是不同的,我們是分別、妄想、顛倒,他是不分別的、沒有妄想的,但是他還是知道一切。『於法不說斷滅相』,『如來者即一切法如義』,《金剛經》不是講了嗎?所以,你能夠沒有妄想而能夠了了分明,就是你的本性,這是肯定的。你只要妄想沒有了,但是,還有個了了分明、什麼都知道,這就是智慧,就是本性,也是實相般若,就是你的實相。所以修行最主要的就是要把一切妄想、一切執著要放掉、化空,化空以後呢,有一個靈靈不昧的東西,這個就是你的本性。很簡單。」學人:「我以為坐上一定要『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樣去做了。」徐師:「這兩句話你不要執著它,這兩句話是引用,虛空已經是虛空怎麼粉碎呀?就是表示一切法都空,我空、法空、空也空,一切法都化空。化空以後,但是靈知不昧,這個時候就是本性現前了。所以你只要多加用功夫,轉化妄想就可以了。你只要在轉化妄想方面努力,不要在去(希望)要取得見性方面的功夫,只要歇妄想,不要求真,你求真了,有個求就不好了。所以修行最要緊的就是歇妄想。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來就是菩提了。好吧。」 4.學人:「徐老師,提前給您拜年了。過兩天就是春節了。」徐師:「那皆大歡喜,祝你們平安,吉祥平安、福慧增長、六時吉祥、一切如意。」學人:「謝謝徐老師。徐老師,我父母都修六字大明咒法了。」徐師:「父親母親都修呀?」學人:「是的,都修六字大明咒法。我父親修了兩年多了,快三年了。」徐師:「你跟他們講,當煩惱來的時候,不要去理他,平時就是念咒就行,打手印念咒力量很大的。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力量很大,可以消除災難、對治病痛,還可以得定開慧,這個法門是不容易遇到的,請他們多多修。這個法門很方便,要求不高,請他們多保重。」 5. 學人:「徐老師,劉建才師兄給我打電話過來了,當時我沒在家。聽說他在電話中問候您了。」徐師:「他問候我啦,謝謝他。他在什麼地方?」學人:「他在打七,中間出來了一下。」徐師:「他現在很好,不要去驚動他。打七打好的時候,問候他就是了。」學人:「好的,我知道了。徐老師,他還說了這麼一件事情,他說上師母音老人荼毗後的舍利子。保定這裡,大家能不能得到上師的一些舍利?」徐師:「是這樣子的,舍利有沒有還沒有定是吧?那個時候我看情況,如果能夠分到給你的話,我盡量的爭取一下。」學人:「好的,謝謝徐老師。劉建才居士講我倆抽空去您家,再把舍利請回來。」徐師:「其實那也不必了,我現在也不是住在某某路,我現在住在郊區,很不容易到的。所以你們來不大方便。所以請他們不要分心,有舍利子的話,我可以爭取一下看,大家可以作為紀念,上師還是不容易的,我知道這個事情了,以後大家分配就可以了。那麼你跟劉居士講一講,我分給他就是了。好吧?」學人:「好的。再有,上師的火化時間大約在什麼時候?」徐師:「火化時間現在還沒有定,什麼原因呢?因為現在聽說普陀山(為安全著想),不希望大家都去,為了安全起見,不希望人多,具體的火化時間他們也不講了。所以到那個時候去的人恐怕很少很少的,如果舍利子有的話倒是可以爭取的。好的,你放心好啦。」學人:「好的,謝謝您徐老師,您保重。」徐師:「好的,再見。」 6.徐師:「觀觀心、念念佛。生活過得去就好,因為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能夠過得過去就好。」學人:「徐老師,我愛人現在每天打坐,修六字大明咒法。」徐師:「可以修六字大明咒啦?這個因緣到了、時間到了。」學人:「呵呵,這下可方便了。」徐師:「你慢慢的引導她,你告訴她,佛法是真理,人不學佛法的話,是很苦惱的。除了佛,不管你什麼人,免不了生死,免不了無常,什麼都是生滅變化的,所以學佛還是應該追求真理的,能夠相信佛教的道理的人是很幸福的,很有智慧!你慢慢的告訴她。那麼她相信佛教以後,一步一步的向前了。」學人:「徐老師,她修六字大明咒時,一開始睜著眼睛修,我說你閉上眼睛修吧,閉上眼睛心念耳聞來修,後來她就閉上眼睛修了。」徐師:「閉上眼睛能夠慢慢的跟外面的境界不接觸,那麼比較可以安靜一點,但是她如果偶然的睜開眼睛,也沒有大的關係,只要不妄想顛倒就可以,這個倒不是主要的。你告訴她。」學人:「謝謝徐老師。」徐師:「她能夠相信修法還是你的功德,有你的感化。夫妻之間雙修那就更好啦,大家有困難相互解決、互相探討,兩個人相互學習修起來快。」學人:「謝謝徐老師。」徐師:「劉建才居士碰到嗎?」學人:「劉居士最近閉關啦。」徐師:「閉關啦?」學人:「是的,到下月初出關,一天打三座。」徐師:「在家裡閉關嗎?」學人:「在家裡,就是不接觸外人了。」徐師:「那好。那你不要跟他接觸了,讓他精進用功。」學人:「好的。」徐師:「好的、好的。」學人(面向兩歲女兒):「喊爺爺。」學人女兒:「爺爺。」徐師:「噢,小朋友哇,你好嗎?今年幾歲啦?」學人女兒:「兩歲。」徐師:「噢,很好、很好。」學人:「您保重哦,徐老師。」徐師:「你放心。我今天也是有感應,我今天還想起你,好像很久沒有消息,他最近很好吧?我這樣想,你就打電話來了,呵呵。」學人:「呵呵,謝謝徐老師。」徐師:「呵呵,再見。」 7. 徐師:「喂,哪一位?」學人:「徐老師,河北保定小胡呀。」徐師:「噢,小胡哇!」學人:「徐老師,您還挺好的嗎?」徐師:「我身體還可以,謝謝你!很久沒通電話了哦,你還在學校里呀?」學人:「在家裡。」徐師:「在家裡呀,學校還沒放假吧?」 學人:「保定最近有個王某某居士,據說他自稱是台灣某先生的徒弟,來保定指導打禪七。打了七天的禪七。他講開示之餘,還講到我們心中心法,講到母音老人(他隨口就講了一些不太著邊際的話)。比如他說心中心法是外道法,說母音老人沒有真悟,還講大愚法師怎麼會在夢中夢到普賢菩薩灌頂傳法呢,哪有這個道理呢,等等。他跟別人講了,別人就告訴我了。我就到那個打七的道場去看了一下,私下後來他出來也見到我了,我就和他談了談。談到心中心他馬上就笑了,他說『你那個心中心那個能所雙亡的境界不要保持它,告訴你呀,母音老人都沒有真悟,告訴你吧。』他就這樣誹謗說。」徐師:「我告訴你呀,對心中心法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不止他一個人,還有許多人對這個傳承方面有一定的看法的。也有許多人呢,他修持不到,希望早日得法修持。這就是各人與各人的福德因緣有所不同的。那麼,因此傳法的時候呢,我們和相應的人可以互相探討、互相交流,不相應的人也不要理他,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嘛。至於說它是外道啊,這個講法有失偏頗。為什麼呢?因為《大藏經》中有這部經的,叫《佛心經亦通大隨求陀羅尼》,我有一本寄給過你吧?」學人:「是的,寄給過我一本的。」徐師:「這是菩提流志翻譯的,菩提流志是個大法師啊!怎麼會是外道呢?是吧?外道的經又怎麼能攝入《大藏經》呢!所以我在《般若花》里,講到修密宗的地方,我也講到《大藏經》里有這一部經,這樣大家都沒有話講了。至於這個某先生的弟子呀,可能這部經他沒有看到。」學人:「徐老師,是這樣。這個自稱某先生徒弟的人,據說在講開示的時候,經常說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的話。」徐師:「是這樣的,專門講是是非非,鬧人我是非,這個不是修道的人所應該有的。修道的人胸懷寬大,對每一個法門都能夠圓融無礙,他自己明心見性的話,我想他也不會生這種知見的,是吧?所以,我看可以各人走各人的路,也沒有什麼必要和他辯論,我們聽見誹謗的話呢,就不要辯論更好,辯論、爭論這個不好。一切佛法,實際上都是各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所以心中心法,實際上這定中灌頂啊不是普賢菩薩一個人,文殊菩薩有些密法裡面灌頂的也很多。所以佛菩薩有許多地方,這不是我們所能了解一切的。不過現在我們總的依據呢,就是依據《大藏經》的這本心中心密經。小胡呀,我現在托你一下,這次因為有人要這個經,我把它複印了,送完了。複印以後呀,後面有幾頁啊,散亂遺失掉了。你那本能否再複印一下行不行呀?寄一本給我好嗎?」學人:「好的,徐老師。」徐師:「我這裡再找《大藏經》有些不方便了哦,呵呵。你寄過來一本,我在上海再複印一下,因為有許多人要這個經。看到這部經,他就知道這個法的傳承是佛教傳下來的。這部經上講得很清楚嘛,它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講的嘛,所以這個問題,你和他不要辯論了。我們也不知道他這個居士是見性、還是沒有見性,是吧?」學人:「徐老師,我聽北京某居士講過,說台灣某先生說過『王某某不是我的弟子』,還罵了他等等之類的話。」徐師:「噢,這樣子!我告訴你呀,這樣講,如果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絕不會誹謗人家,講是非人我的問題。是非人我、善善惡惡,這都是分別心啊。你這分別心沒有歇下來,怎麼能見性呢?一看就知道了,你也不要跟他辯論。他辯論別人,還是不好的。我們不要分別,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各人打掃各人的僧門就是了。」學人:「好的,謝謝徐老師。」徐師:「小胡,你最近還修心中心嗎?」學人:「還在修。」徐師:「你打多少座啦?」學人:「現在,有時候我就坐四個小時。」徐師:「四個小時?噢,現在有時間坐啦?坐了多少座啦?」學人:「兩年了。」徐師:「六、七百座有了嗎?」學人:「有了。」徐師:「有了啊。小胡,我告訴你呀,這個法它不是永遠不變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到一定的時間,不修也可以,因為它也是善巧方便嘛。不修以後呢就是迴光返照,在不坐的時候,時時磨練自己的心力,人事磨練。迴光返照,在行、住、坐、卧的時候,時時要回光見自己的本性。到正那個時候,你如果心裡明白了,所謂明白,就是以前我也講過很多次了,就是一念不生、但是了了分明,這不是自性又是什麼呢!這樣子呢,你如果明白這個東西,見到自己本來根本的東西,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你就心中心不修也可以的,修六、七百座明白自性了,不修也可以。但是,如果你自己覺得力量還不夠,那你繼續修到一千座也可以。我們法也不要執的,不要有法執。佛也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尚應舍』就是法空,『無我相、無人相』就是我空,『亦無非法相』就是空空,非法是空,無非法就是空空。所以《金剛經》講的三句話,實際上就是『我空、法空、空空,一空到底』。到那個時候連法也沒有了,還有什麼妄想、是是非非呀!一切佛法都是善巧方便。不要認為這個法是不變的,法是要變的。」[註:為防止學人誤解先師之聖意而過早罷手不修,流入口頭禪,所以上文中關鍵語句劃線標示。再有,關於心密千座之限,胡智金居士也曾請教母音上師,請看上師批複:1.問:修心密至一千座不可再坐,還是可以坐下去?上師答:這個問題說過多次,怎麼還是不明白?!坐與不坐,要看你是否成道!未到對境不惑,都要好好修法。2.問:也還可以去參加打七嗎?上師批複:功夫未成,怎麼不可以打七!]學人:「謝謝您啊!保重哦!徐老師!」徐師:「好好好!你放心哦,我們身體很好,你放心哦!」學人:「好的!再見!」徐師:「再見再見!那麼你碰到外面的許多的人呀,對他的講說,對的地方我們支持他;不對的地方,我們不理就是了。不要大家互相爭論,爭論不好。這段時間(外面)邪知、邪見還很多,我們要看它這個法,對我們自己有沒有幫助,對明心見性、有沒有開悟的好處。要是對路的話,我們就不管人家怎麼誹謗,反正都是善巧方便嘛,它本來不是真的嘛,他打那個妄語值得嘛!」學人:「噢,謝謝您哦,徐老師。」徐師:「再見哦!」學人:「再見!徐老師!」徐師:「好!再見、再見!」 妙音花絮編後記 慈悲的大恩師尊 徐恆志老居士,示寂已經三年多了。為緬懷老人平易謙和的高尚品德、悲天憫人的慈悲心懷、宗教互通的精深道行、持戒精嚴的嚴謹道風。近年來門人中有發大心者許洪亮居士,整理彙集徐師慈尊隨緣開示法語。這些薈萃法語,語重心長,振聾發聵,於平常中袒露真常,橫拈豎拈,不離當處,字字珠璣,句句真言,軟語棒喝,總透禪機!學人如臨甘泉,如沐朝露,得師尊指點一二者,無不翹首景仰,感恩之心久已。恩師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施大法葯,療我如入膏肓之病患,千方百計示以無常,令遠離貪染,喚醒我人長劫之迷夢。今先師化緣已畢,瀟洒往生,唯道風永存,威德常駐,法語甘露常存世間,指引學人步入解脫的彼岸。幸甚矣! 今遵許洪亮師兄之再三叮囑,將先師住世時之幾段電話開示錄音整理成文字,以使大家共沾法樂。但學人智慧淺薄,翻錄中若有疏漏不達之處,叩請同仁批評指正,不勝感禱! 整理完畢,淚水已經濕遍臉頰。弟子蹉跎歲月,恩師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施大法葯療我如入膏肓之病患,嘆我愚痴無德無能,雖感召發奮,奈何業深障重,未達修證,愧對恩師點化,寧不痛發勇猛精進之心乎!這些電話慈示雖今難以一一排序並註明通話時間,也有很多錄音可能日久散落遺失,然而大海至味,一滴足嘗,妙音婉轉,般若花香。感念恩師與母音上師弘法之艱辛,兩位老人不僅低調做人為法忘軀忍辱負重,徳播四海聲名遠暢寰宇;而且為救度眾生忘身捨命不厭疲勞,慈悲廣大方便利導群萌。人生無常,佛法難聞,感恩涕淚之餘,願我等學子奮發向上,精進不懈,依法修持,綿密用功,以期早日圓滿修證,同證菩提,荷擔如來家業,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廣度眾生,以上報浩浩佛恩師恩為己任吧! 門人優婆塞戒弟子 胡智金 沐手頂禮拜書 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乙酉月
推薦閱讀:

高級佛學教本:第22 - 24課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老天一定另有安排!
什麼是科判?
佛學十四講講記(第十一講)
學佛答問〡若放生越多,捕捉也愈多,是否助長其作惡,該怎麼辦?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