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大家》【中國美術史上最傑出的女畫家——周思聰】系列㈡ 彝人
周思聰(1939年—1996年),中國美術史上最為傑出的女畫家,河北寧河(今屬天津)人。195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李可染、蔣兆和、葉淺予、劉凌滄、李苦禪、郭味蕖等名師。1963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畫院從事專業創作。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1979年創作《人民和總理》,獲全國美展一等獎。1982年創作礦工圖組畫,之後長期為類風濕疾病折磨,仍孜孜不倦於藝術創作與探索。1983年後,她創作了大量彝人主題的繪畫,晚年轉向荷花題材創作。周思聰的繪畫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對中國當代繪畫產生了深遠影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周思聰筆下的彝 人
【摘自郎紹君著《周思聰的繪畫歷程》】
1982年5月,當《礦工圖》之三「人間地獄」剛剛畫完,她與幾個畫友結伴到四川大涼山彝族地區寫生。在創作《礦工圖》過程中反覆體驗沉重痛苦,並極力從自己身上挖掘「力、男子氣、深沉」以適應作品風格要求的周思聰,在偏遠、生產落後、節奏緩慢的彝族地區,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感覺。在回答《江蘇畫刊》編者問時,她對此作了追述:
在那裡我看到的、感到的和原來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覺得那裡地球轉的特別慢,人們自生自滅,像植物一樣,他(她)們沒有現代文明,但人與人之間卻很乾凈,比較原始,這就很入畫。我到了那裡就有一種共鳴,好像在上一個世紀的夢中曾經想見,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融洽。(引自《周思聰訪談錄》,顧丞峰,《江蘇畫刊》,1991年第1期)
這種感覺是個性的。許多到彝族地區的藝術家感興趣的是火把節、宗教的儀式和歡快的歌舞,與周思聰很不同。她著意於彝族人普通和真實的生活,對那些和自己的內心生活產生「共鳴」的東西特別敏感。回到北京,她畫了第一張彝族題材的作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件作品還延續著《礦工圖》式的濃重沉鬱,但沒有了《礦工圖》的激烈和悲愴。畫中兩位在途中喘息的彝族婦女,臉上雕刻著滄桑,眼神卻木然、漠然。 1983年,她又畫了《邊城小市》、《秋天的素描》、《戴月歸》、《高原暮歸》、《母女》等,其中《戴月歸》畫的是一位藏族婦女,其它均為彝女。這些作品筆墨風格已不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麼凝重,空間也變得開闊起來;人物精神的「淡」則依舊:無論她們在做什麼,都像無所謂,無所注意似的,但又很自然,沒有一絲牽強。我曾注意到在這些作品中較多出現的荷物女形象。她們「多孤獨一人,或在秋雨里、或在雪夜中,或在草地上,身處空闊的原野,雲天低垂,塵路漫漫,獨立移步,艱難而無怨」。並認為周思聰在這些荷物女形象的刻畫中流露出「一種特殊的精神感受」。這種感受「積澱著對默默忍受命運、甘於人生艱辛的女性勞動者一種深隱的關切和戀念」,並和周思聰自己的生活跡歷「有千絲萬縷的牽繫」。以彝女為題的作品一直延續到90年代,成為一個系列(其中有幾部精緻的冊頁,寓深幽於淡泊,更具代表性)。這一系列標誌著周思聰繪畫的新階段,其特點是:「強烈的社會性主題轉向了平凡的生活性主題,對莊嚴崇高的關注轉向對平朴清雋的傾心,形式風格的朴茂混厚也過渡為細膩俊逸。精神方面,則由直感人生深入到咀嚼人生。」
從《人民和總理》、《礦工圖》到《彝族女子系列》。「獲得了精神解放的周思聰發揮出不同尋常的創造性,成為新時期水墨人物畫的傑出代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02.5*103CM 1982
邊城小市 98*101CM 1983
秋天的素描 1983
戴月歸 132*66CM 1983
母子圖 67*67CM 1983
浣紗圖 1992
秋天的素描 57*67CM 1992
煙浦微茫之二 45.5*68CM 1983
林中小憩 5305*67CM 1989
高原暮歸圖 46*64.5 1983
秋林負薪圖 68*68CM 1990
彝家女孩 65.5*67CM 1992
草屋 50.5*51CM 1992
彝女 51*57.5CM
風雨夜歸人 67.5*67.5CM 1990
風車 32*43.3CM 1990
果實 37.5*54.5 1993
涼山速寫之一 1982
涼山速寫之二 1982
涼山速寫之三 1982
涼山速寫之四 1982
(本文轉自網路)
藝術家推薦|徐世立
藝術家推薦
推薦閱讀:
※淺談幼兒美術教育
※209美術丨速寫蹲姿
※純藝專業|一封PSONE導師寫給藝術的表白信
※劉一原:以有限畫無限
※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