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太祖的永昌陵【謝洪波 / 文】

1、宋代皇陵是由一枝響箭決定的嗎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將自己及後世子孫的陵墓選在河南鞏義,據說是一次很偶然的心血來潮,說得不好聽點就像是臨死前急急忙忙圈了一塊地。根據史料記載,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了北宋王朝。第三年,他就急匆匆地把埋葬在東京(開封)東南的父母的遺骨遷葬到鞏縣西南,建起「永安陵」。從此,這塊山高、水長、土厚的地方,就成了北宋160多年的皇陵禁地。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是五代時的一位高級將領,長期駐軍洛陽,所以趙匡胤出生地是在洛陽的軍營即夾馬營,他在洛陽度過了童年。當了皇帝之後,他常到各地巡視。開寶九年(976年)春,他又到西京(洛陽)視察,順便回到夾馬營舊居參觀,憶起兒時情景,留戀之情溢於言表。他命人去挖到了自己幼時埋藏在土裡的小石馬,拿起來愛不釋手,就帶在了身邊。當他返回東京的途中,行至鞏縣時,又親往父母的永安陵進行祭奠。而後又登上陵園神牆的西南角樓向四處遙望。當他看到遠處的不老青山、近處的悠悠流水時,頓時引起他今昔之思,不禁一陣欷感慨。於是,他抽出一枝響箭,搭上弓向著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飛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趙匡胤長嘆一聲,對隨從大臣說道:「人生如白駒過隙,終須有歸宿之地。你們記住,今日箭落處,就是我百年後長眠之所。」說完,取出石馬命人埋在箭落處為記,又親自為自己的山陵擬了名稱「永昌陵」。這年10月20日,趙匡胤在京城皇宮的萬歲殿中死去,終年50歲。按照這種選墓址的方法,趙匡胤將父母的墓從東京遷到鞏義是因為父母是洛陽人,死歸洛陽符合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習俗,而趙匡胤將自己的墓地選在父母的身邊似乎是出於盡孝的動機,而根本上沒有像各朝帝王一樣考慮「風水」的問題。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實際上,趙匡胤為了趙家的江山永固,流傳萬世,可謂是費盡心機。963年,趙匡胤命令司天監趙修己、內客省使王仁贍等改卜安陵於西京即洛陽鞏縣之鄧封鄉。宋陵為何選址鞏義呢?  《詩經》曾經稱讚嵩山:「嵩高維岳,峻極於天。」嵩山主峰峻極峰由此而得名。《史記》記載:當年夏、商、周三代國家的重心都在黃河、洛水之間,所以嵩山因為處於中心而為中嶽,而其餘四岳圍繞它分布在四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後,認為嵩山處在中央,左邊是泰山,右邊是華山,所以稱中嶽嵩山為「天地之中」。日月為明,山高為嵩。古人說「嵩山如卧」,到了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發現嵩山像一條很清瘦的卧龍,他畫龍點睛般地道出了嵩山獨具的山體特徵。長眠於鞏義市宋陵的宋代帝王,腳蹬眼望的就是嵩山,就是嵩山的太室山主峰峻極峰及少室山主峰連天峰。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及太祖的父親趙弘殷葬於峻極峰,神宗和哲宗葬於連天峰。但貴為皇帝者也不敢正南正北安葬,宋陵各陵均呈東南—西北方向,與子午線有5到15度不等的偏角,所以看上去它們與峻極峰、連天峰並不在同一條子午線上。連天峰下是名剎少林寺,峻極峰下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峻極峰的東側是萬歲峰,西側是卧龍峰,萬歲峰與卧龍峰猶如宋陵的兩個高聳雲霄的門闕。站在峻極峰上北望,但見黃河如帶,邙山橫亘,東眺是虎牢關,西瞰是黑石關與洛河。邙山是陰宅寶地,古代向有「生在蘇杭,死在北邙」的說法,加之雄關漫漫,宛若銅牆鐵壁,選這裡做宋王室的陵寢,不得不讓人感到開國統治者的用心良苦。  更重要的是,鞏義這地方符合北宋王室的建陵要求。宋代流行「五音利姓說」,趙姓屬於角音,對應「五行」中的木,木生東方,陽氣在東也就是開封,趙家皇帝必須在西方安葬,且陵地需要東高西下,所謂「東高西下為之角地,南高北下為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鞏義東南多山,峻極峰海拔1440米,西北低垂,邙山海拔272米,且西有洛河北流,注入黃河。按堪輿學說法,南山北水,山高水來即富貴不斷,鞏義實乃趙宋不可多得的皇家塋地。  趙匡胤把他父親趙弘殷安葬在鞏義,自己陵墓也選在鞏義,還有更深的考慮,那就是為遷都洛陽作準備。趙匡胤生於洛陽的夾馬營,深知洛陽和開封作為首都的優劣:開封無險可守,洛陽固若金湯。但當趙匡胤提出遷都洛陽時,卻遭到了臣下的反對。遷與不遷的理由都很充分。反對遷都者認為汴京得運河漕運之利,有通往江南之便。趙匡胤則認為,城中所需物資全仗水路由外地運送,萬一開封被圍,後果難以想像。群臣的諫阻都不能動搖趙匡胤遷都的決心,可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說得妙:「在德不在險,何必一定要耗費民力遷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險」讓宋太祖啞口無言,他只好長嘆:「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嘆也。」行伍出身的趙匡胤只好豢養一支龐大的禁衛軍來保衛開封,於是乎舉天下之兵宿於京師。這也就造成了宋王朝的戰略部署是內重外輕,防內不防外。也許生前不能實現自己遷都洛陽夙願的趙匡胤幻想著子孫後代總有那麼一天能遷都洛陽;即使不遷都,選擇一處「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的歸宿,也好為大宋江山多聚點王氣,使國運多延續幾年吧!  正是由於上述諸多因素,使他選擇了鞏義這塊「上承天意,下利子孫」的「風水」寶地。至於為何不大張旗鼓,而僅僅用一枝響箭來選擇自己及大宋皇室的身後福地,這實際上也和他奪取政權手法如出一轍,看似無心,不動聲色,實際天下已在囊中矣,只是這枝響箭是為後世子孫射出去的而已。 2、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悲劇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7年,他通過戰爭消滅了大多數割據政權,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分裂割據的局面,奠定了北宋的局部統一的基礎,使北宋出現了一百多年局部統一的局面。當時北宋國力強盛,宋太祖的威望如日中天,如果要為自己營建陵寢,只要一聲令下,就會萬事俱備。但從960年的「陳橋兵變」到976年10月20日突然在夜間逝世的17年間,宋太祖趙匡胤一直沒提過建陵之事。逝世時,當時他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已成人,皇帝的位置沒有由兒子繼承,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卻在次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號太宗。為什麼趙匡胤那麼長的時間沒有提出營建自己的陵寢,而逝世後,皇位落到弟弟手中,而沒有傳給已成人的兒子呢?  歷代學者對這些謎團爭論不休,提出不少自己的解釋,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傳弟不傳子是因這中間有一個先傳弟、再由弟傳兄之子的「金匱之盟」的秘密。對宋太祖之死,民間流傳最廣的也就是「斧聲燭影」的傳說。  早在建隆二年(961年),即趙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得了重病,即將去世。臨終前,曾當著趙匡胤與趙普的面,立下遺囑。當時杜氏對太祖說:「你知道這個天下是怎樣得來的嗎?」趙匡胤回答說:「都是祖宗和太后的功德。」杜氏說:「不對,這是因為柴氏讓幼兒主天下的緣故。如果後周世宗柴榮逝世後,傳位給一位有名望的年長的後裔當君主,你又怎麼能得到皇帝的位置呢?所以,你百年後,應當傳位給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再傳給你的兒子德昭。四海至廣,能立年長的君主,是社稷的福氣。」趙匡胤為了安撫母心,當即表示一定遵從母教。杜太后就讓趙普當場在榻前記下這些話作為誓書,藏之寶匱,由謹慎可靠的宮人掌管。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關於「斧聲燭影」之說,其基本面目如下:傳說有一個和尚,法號真無,他善知過去未來,是趙匡胤的好友。開寶九年的一天,皇帝趙匡胤問他:「我壽命還有多少?」真無和尚掐指默算了一陣,說:「謹防今年10月20日!那晚如果天氣晴朗,保你福壽綿長,不然就有大禍臨頭。」趙默記此話。到了那晚,他獨坐宮中太清湖畔,細觀夜色,只見星光璀璨,和風微至,寧靜清幽。趙匡胤暗自歡喜。誰知不久,陰雲陡起,狂風怒號,天地驟變,紛飛的雪片夾著雹霰漫天落下,嚇得他心驚膽戰,趕忙回到宮中,傳旨召弟弟晉王趙光義入寢宮相見。光義來到後,命令后妃、宮女、宦官等侍候的人一律退往外院,兩人酌酒低語,誰也聽不到在說什麼。只從窗外透過窗紙遙見燭影下,光義不時躲避,有不勝酒力的樣子,又見皇帝手持大斧嗵嗵拄地,大聲說:「好做!好做!」隨後就倒卧床上,鼻息如雷霆。光義當晚陪宿屋內。天將黎明時,萬籟俱寂,忽聽有人報說:「皇帝晏駕了。」  「金匱之盟」、「斧聲燭影」不管是真是假,至少說明宋太祖死得不明不白。或許「金匱之盟」確有其事,宋太祖當時正值盛年,眼看著南方諸國一個個灰飛煙滅,正是野心勃勃的時候,抱著使天下一統、四海歸一、遠夷降服,重現漢唐氣象的雄心壯志,根本還沒有想到營建自己身後事,而這時統治已經穩固,兒子都已成年,與「陳橋兵變」之後和母親定下「金匱之盟」時那種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已經是大不一樣;或許強烈的進取心使他容不下考慮身後事,將帝位傳之子孫,二世、三世、千萬世以至無窮的心態使他也想掩蓋「金匱之盟」的諾言。而野心勃勃的趙光義眼見自己哥哥的命又硬又長,侄子一個個長大成人,再也按捺不住那金光閃閃的寶座的誘惑,從而演出了「斧聲燭影」的一幕悲劇。至於事發之後,宋太祖的兒子雖已成年,但錦衣玉食中長大的侄子又怎麼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過的叔叔的對手呢?或許就是宋太祖生前沒有建墓,死得匆忙,宋室才形成死後營建陵寢的慣例。至於其中真實的原因,當然要等到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找到進一步的證據才能解釋,也許就永遠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3、北宋皇陵的典範  永昌陵作為北宋開國皇帝的陵墓,儘管相對而言較前朝比較寒磣,但開創了北宋一代皇陵的典範,那麼,永昌陵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有些什麼建築特色呢?  永昌陵由上宮、下宮、孝章宋皇后陵、章懷潘皇后陵以及兩個陪葬墓組成,陵區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約600米。  永昌陵上宮地勢南高北低,從陵區南端的鵲台至北神門石獅,南北落差達17.3米。由於常年平整土地,陵園地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鵲台至北神門處有八階台地,每階逐次降低0.8~2.7米不等。永昌陵上宮的建築大致包括:鵲台2個,東西並列,間距42米。兩鵲台為夯土築成,平面大致呈方形,現存東鵲台底部邊長9~10米、高5.7米;西鵲台底部邊長12~14米、高5米。乳台2個,位於鵲台之北115米。兩乳台東西並列,也為夯土築成,頂部隆起,平面略呈長方形。現存東乳台底部東西長12米,南北寬6米,高3.2米;西乳台底部東西長11米,南北寬6米,高3.6米。  宮城位於神道石雕像的北端,南神門距乳台基址約165米。宮城四周的神牆,地面以上部分已不存在,現存有四神門兩側的門闕和四隅的角闕基址。神門兩闕台的間距一般為15米,門闕與角闕基址的間距在85~90米之間。根據現存門闕和角闕基址的位置看,宮城平面呈方形,邊長約為240米。陵台位於宮城正中,距四神門闕台的距離為93~97米。陵台現呈方形覆斗狀,台頂平坦,四坡面斜直。現存頂部東西長18米、南北寬14米,底部東西長48米、南北寬45米,高14.4米。  永昌陵現存石雕像45件。神道石雕像東西向分列,對稱布置,東、西列間距為43.8米,每列像組 與像組 間相隔6~7.1米。由於地貌的變化,位於神道北部的文武官、武士等下半身埋於地下,南門和東門石獅僅露一頭部。大致有望柱2件。位於乳台基址以北8米。兩望柱形制、花紋相同,大小相差無幾,如東列望柱,柱身棱面寬27~32厘米,通高540厘米。柱身與柱頂為一石,下置兩層方形石座。土襯石的上面邊部為斜面,上面中部鑿有深1厘米的方形凹槽。象2件,馴象人1件,象做立狀,長鼻著地,頭系絡頭,身披韉褥,背部雕有蓮花座飾,擋胸、後靴上系掛鈴及纓穗。瑞禽石屏2件。石屏平頂,兩邊斜下,正面浮雕一隻瑞禽,背景襯以山石,側、背為素麵。瑞禽似馬頭、禽身、鳳尾,面南立於山石上。在南下角雕有一隻小獸,獸頭向上探望,獸身龜縮於石洞內。角端2件,昂首,獨角,長唇向上翻卷,獸身,兩肋有翼,形體強健兇猛,似為雄性。馬4件,控馬官5件,馬戴絡頭,口銜,頸系鈴,背披鞍韉,身置鞍靴,四腿遇空佇立,長尾及地。馬的兩側各立有一個控馬官,皆頭戴頭巾,身穿袍服,腰束革帶,下穿緊腿褲,足著麻鞋,手握韁繩或執鞭。客使2件,容貌、服飾皆非漢族形態。  永昌陵下宮位於上宮西北約350米,現地表僅存南門石獅一對。兩獅東、西間距8.5米,合口,蹲姿。東獅身寬110厘米,高144厘米;西獅身寬115厘米,高146厘米。石獅以北的田地比較平整,僅在向北170米處有一道田埂。為確定下宮的具體範圍,考古工作者在石獅之北的田間小路和田埂上進行了局部勘探。由勘探資料可知,下宮東邊線在今西村鎮附近,西邊線在一條南北向田間小路東75米,北邊線即為現田埂處。下宮範圍南北長約165米,東西寬約135米。  據《宋史》禮志二十六記述,永昌陵原有皇室陪葬墓15座。墓主人見於記載的有許王元僖及夫人李氏、魏王德昭及夫人王氏、楚王元佐夫人馮氏、將軍惟正亡妻裴天等。4、兔子、鯉魚、石人也會來奔喪嗎  史載,與漢唐不同,北宋皇帝生前不預造壽陵,皇帝駕崩之後,才開始選調正副修陵使和修陵督監。這已經夠「怪異」的了。但宋陵建陵又受「七月葬期」之限,所以相對於秦、漢、唐陵,宋陵屬「簡葬」之制。為什麼宋陵在下葬的時間上也規定得如此「怪異」,死後7個月就要入土為安,而不是像前代人所遵循的「守喪三年」呢?而這一切是從宋太祖的永昌陵開始的。這也是永昌陵給後人留下的不解之謎。  事實上,宋代陵墓雖屬「簡葬」,但並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麼「寒酸」。北宋的8座皇陵從永昌陵開始,按同一制度建造,布局也基本一致,由南向北依次為鵲台、乳台、華表、石像生、陵台、後陵和下宮。每陵皆有兆域、上宮和下宮。兆域,或稱塋域,四周植荊棘等為標記。兆域內除皇陵之外,還有祔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孫和當朝重臣的陪葬墓。上宮,即陵台四面所築陵垣以內部分。陵台居上宮中心,夯土築成覆斗形,底邊長55米,高約16米,象徵帝王的豐業和尊嚴。陵台四周柏樹成林,縱橫如織,故有「柏城」之稱。陵台之下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槨的地宮,全部用條石鑲砌。圍繞陵台四周的是神牆,呈正方形,邊長約230米,牆的四面正中各設一神門,四隅有角闕,在東、北、西3門之外,各置石雕蹲獅一對,一牝一牡,相視而立,象徵著皇權的威嚴和帝陵的神聖不可侵犯。南門為正門,門道內置石雕宮人一對,門外置石雕武士、奔獅各一對。南為神道石刻,夾神道建鵲台、乳台各一對。乳台以北為列石,自南而北依次為望柱2、象及馴象人2、瑞禽2、角端2、仗馬4及控馬官8、虎4、羊4、客使6、武將4、文臣4等,共計60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陵的石刻數目也是整齊劃一的,這是宋代帝陵的又一特點。後陵在帝陵之西北,規模僅及帝陵的一半。沿陵台神牆西北角延伸350米處為下宮,是皇帝死後供其靈魂起居的地方。每朝皇帝朝謁先帝諸陵時,在上宮行祭拜禮之後,還必須趨步下宮,謹拜先帝聖容。  宋太祖時期,正是大宋國力鼎盛之期,按照「死事如生事」的規矩,宋太祖的墓盡可以不計較時間和金錢來部署,但為什麼卻從這時起立下了「七月葬期」的限制呢?這一大歷史謎團,當時的統治者自身又是怎樣向世人解釋的呢?  據民間傳說,趙匡胤死後,靈柩停放於萬歲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哭靈致祭。第二年四月,靈柩運往皇陵——今鞏義市芝田鄉安葬。護送靈柩的官員、衛士、儀仗隊伍及皇宮妃嬪等共3000多人,25日到達陵地。當地傳說,此時正值正午時分。忽然,狂風大作,嘡啷一聲,一隻白兔飛跳過來正撞上銅鑼;而後,大雨傾盆,撲通一聲,一條大鯉魚從空中跌落鼓上;恰在這時,東邊山上又蹦出一個石人,面向靈柩似在默哀。這些徵兆好像表示趙匡胤之死已為上天所知,天人同悼,於是有人說此乃「上天示兆」,「玉兔敲鑼魚打鼓」,此吉時,宜安葬皇帝。趙匡胤這麼一下葬,「七月而葬」、「午時下葬」就成為趙宋皇帝的一種制度,且每年宋陵祭祀,祭品都少不了鯉魚和全兔。到了清代,洛陽知府奉清廷之命祭祀宋陵,都必須有兔子和魚,那時鞏義東鄉是山區就供應兔子,西鄉屬於洛河地帶就負責供應鯉魚。祭祀其他帝王,是絕對不用兔子和鯉魚的。這一宋陵祭祀制度一直沿襲到民國初年。東面的山也改名「石人山」,而「玉兔敲鑼魚打鼓,山上石人奠君主」的說法,就在陵區流傳開了。  對於民間的這些傳說,我們知道,這都是人們穿鑿附會的,有很多就是統治者或者是當事人自身為了掩蓋真相或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製造的流言或傳說。所謂的「玉兔敲鑼魚打鼓」、「上天示兆,神人來吊」本身是一些無稽之談。宋太祖為什麼葬得如此匆忙,可能還是與他死得不明不白有關,後繼者怕東窗事發,急於掩人耳目,當然要讓屍體早日入土,但「七月葬期」與中國自古以來的守孝禮制不符,這就要製造一些神話傳說,使喪事蒙上神秘的色彩,使它變成上天的要求。這也許就是「七月葬期」的秘密。至於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相關鏈接  1.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封宋朝的投降官員劉豫為大齊皇帝。1132年,「大齊」傀儡政權遷都開封。劉豫任命他的兒子劉麟為「淘沙官」,專事盜墓,於是,北宋皇陵區域內到處都是盜墓的士兵,而被拋棄的白骨則漫山遍野。搶劫之後,為消滅罪證,他們一把火將永昌陵在內的陵上的建築盡行燒毀。  2.劉豫之後,民間盜墓興起。那時洛陽有一夥盜墓賊,為首者姓朱,他掘開宋太祖趙匡胤的棺木後,看到太祖身上的玉帶,就想取下來。但太祖身體肥胖,取之困難,於是他就用繩子綁住太祖的肩膀,然後再把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想把太祖撐起來,以便取玉帶。沒想到的是,由於受到擠壓,「腐朽」的太祖遺體噴出一口黑水,正噴在朱某的臉上。朱某臉上的黑色此後怎麼也洗不掉,於是「朱漆臉」成了他的名字。
推薦閱讀:

郭彧、宋炯輝、鄧洪波等:邵雍與朱熹加一倍法的差異
鄧洪波、宋炯輝等:卦序與易數推導秘笈

TAG: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