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真相

秦末天下大亂,諸侯群起,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近五年的戰爭,史稱 「楚漢相爭」。從暗度陳倉到彭城大戰再到垓下之圍,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劉邦的軍隊包圍,被迫自刎身亡。千百年來人們對項羽自刎之事議論紛紛,那麼項羽自刎烏江是怎麼一回事呢?

項羽自刎烏江的故事

根據最早的記錄,項羽是因為無臉面見江東父老而自殺。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這種說法出自太史公司馬遷之手,距項羽之死年代較為接近,描寫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傳最為廣泛,後世關於項羽自刎的傳說大多源於此。

項羽為什麼要在烏江自刎

在這種說法中,虞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據《史記》記載,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非常吃驚,便起身飲酒,此時「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據漢初陸賈的《楚漢春秋》記載,虞姬當時愴然拔劍起舞,並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揮劍自刎。項羽是個爭強好勝、死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愛的侍妾被逼自殺,心中既傷心絕望,又十分羞愧,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再加上當時楚軍傷亡慘重,「虞姬死而子弟散」,所以當項羽帶著殘兵敗將逃至烏江畔時,頓覺羞恥難當,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於是選擇一死了之。

項羽烏江自刎的真相

有一種說法認為項羽自殺是想結束戰爭,消除百姓因戰亂帶來的痛苦。據《史記》記載,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想通過兩個人的決鬥一決雌雄,不要再讓天下百姓跟著受苦。當項羽率殘兵敗將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時,想到渡江以後還要捲土重來,重新進行一次楚漢戰爭,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自刎。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項羽不是不想過江,而是根本沒有機會過江。我國著名學者馮其庸在其文章《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中,詳細論證了《史記》、《漢書》、《楚漢春秋》關於項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記》有關項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項羽本紀》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兩處涉及烏江外,其餘無一處寫到項羽烏江自刎。反倒是明確提到:項羽「身死東城」,「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等。

項羽為什麼自刎烏江?「犧牲說」不符合項羽性格,他約劉邦決鬥只是計謀;司馬遷治學嚴謹,在項羽之死這樣的大問題上不會妄自猜測。所以,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實在是一個性格悲劇。


推薦閱讀:

張明揚 : 亡楚必秦:誰殺死了項羽?
劉邦是穿越的么?為什麼他能突破階級的局限性?
項羽自刎後,麾下五虎大將都是怎樣的下場?
項羽自殺後,他手下的主要將領結局如何?
第十三張面孔 項羽

TAG:真相 | 項羽 | 烏江自刎 | 烏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