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豆觀點】yes!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日前,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是孩子的母親寫的,文中關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二小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引起廣泛關注——
11月24日課間操時,四年級一男孩去衛生間小便,同班的兩個男生隨後跟進,一個堵在他所在隔間門口大喊:「xxx我要打開門看看你的屁股!」另一個男生從旁邊的隔間扔下一個便紙筐,砸在他的頭上,尿和大便紙灑了他一身。那兩個男生見狀,哈哈哈一陣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鐘。
說實話,我真的與這位母親如泣如訴的三千多字博文共情了。四十歲的媽媽是這樣寫兒子來到人間的: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著命生下了兒子;
十年前的今天,兒子拼著命來到我身邊;
每對母子都是這樣拼著命才能相見。
目前事件仍在調查中,但「校園欺凌」這個新鮮詞兒一下子熱了起來。關於校園欺凌,似乎有三個問題人們還沒有思考清楚:
邊界?
許多媒體不嫌事大,事關校園孩子的事不論大小動輒往欺凌上靠,以期吸引更多的眼球,使本可以正常處理的事情變得複雜起來。
這裡,淘氣,欺凌,暴力,三者之間的邊界必須釐清。我們既不放過欺凌,也不能把孩子的頑皮說成欺凌,更不能把欺凌說成程度很深的暴力,否則反欺凌就會擴大化。呼籲社會儘快進行這方面的司法界定與立法,以免上述事件中家長認為「孩子就是淘氣」和老師認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懲戒?
發生了欺凌事件,應該如何教育欺凌者,很多人想到的是懲戒。懲戒固然是一種教育方式,但打回去肯定不對。上個月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中提及「專門學校」,對於欺凌者可以經家長申請轉到「專門學校」就讀,可是,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哪位父母願意申請?再者,「專門學校」在哪裡,相信每一位老師都不知道。
責任?
的確,事情發生在校園,學校和老師理應承擔起教育的責任。但是這種「等著病重再動刀」的手術刀思維,忽視欺凌性格的形成過程,對減少和防止欺凌事件的發生幫助不大。何況欺凌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有學校的,有家庭的,也有社會的。
家長朋友,上述亂七八糟的事讓社會去討論去爭鳴吧,為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做好自己能做的和應該做的。
近親善
倘若我們反過來看中關村二小發生的事,為什麼受欺負的小男孩沒有以牙還牙打回去?看看男孩母親的三千多字博文,你就會感受到這位母親身體內流淌著的偉大母愛,這種愛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愛,是善之根,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單向的愛孩子,還得讓孩子愛你們,愛爺爺奶奶。讓孩子來幫爺爺奶奶洗洗腳、梳梳頭,幫父母捶捶背、揉揉腰,哪怕偶爾為之,也是給孩子的心靈以沐浴愛與幸福的機會。家庭里有了愛的滋潤,孩子到學校和社會就會愛別人,遇到矛盾就用友善的方式去解決。
一些父母會擔心孩子關愛了別人,自己會吃虧。我看不然,鄭板橋老先生有句名言——吃虧是福。
遠離惡
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時,無論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還是夫妻之間,切忌用暴力解決,不然你就是在現身說法:解決問題可以用拳頭。在家裡孩子小打不過你,到了學校同學之間一旦有矛盾,孩子就會立即找到發泄口,學著你用拳頭來對付同伴,由被欺凌者變成了欺凌者。
網遊現在很流行很方便,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文明上網,不玩那種暴力分級的網路遊戲。那種遊戲,是在教孩子傷害、殺戮,讓孩子感受暴力與血腥的快感,在孩子心田種下的是惡的毒苗。
要堅強
一個巴掌拍不響,有欺凌者,就有被欺凌者,而且往往是被欺凌者在受到欺凌後的忍氣吞聲,客觀上助長了欺凌者的霸氣,使得欺凌事件不斷發生。
要教育孩子不惹事,也不怕事,勇敢起來學會自我保護。可以跟孩子說:在學校里,如果有人欺負你,不要怕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與他論理,不行還可以告訴老師,再不行就打110報警。
要有維權意識,只要被欺凌的一方家長有訴求,學校理應配合家長起訴施害人家長,追究相應的民事責任。
多陪護
其實,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欺凌或欺凌別人,細心的父母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比如孩子回到家,臉上的抓痕、褲子上的泥跡、甚至悶悶不樂的心情,凡此種種父母都應該警覺起來,該追問的應該及時追問。
這就需要父母多花時間陪孩子,倘若父母長時間不和孩子在一起,即使孩子被欺負了或者欺負了別人,你又何從知曉?又怎麼能及時有效地將欺凌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
世上只有媽媽好,那位孩子的母親博文是這樣結尾的:
當看到等在校門口的兒子時,我還要努力忍住淚水向他微笑,我是媽媽,我要為了我的孩子而戰鬥,我要在他受到傷害時不顧一切地站出來,我要告訴他尋求公正的方向……
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無論多麼艱難,媽媽都要帶著十歲的兒子向校園霸凌說NO!
Yes,樂豆堅定地支持你,向校園霸凌說NO!
推薦閱讀:
※觀點 | 劉廣華:台灣「邦交國」都願與中國建交
※觀點碰撞 | 五輪學說
※【奇創觀點】全域旅遊空間格局構建| 以平湖「多彩生活體驗」空間構建為例
※觀點丨明清書畫的正統與野逸
※郭元鵬:「最晚春節」不該讓寒假生活缺了湯圓味兒--觀點--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