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有所依》啟示錄:善待父母 像他們待你一樣

老有所依》啟示錄:善待父母 像他們待你一樣發佈於:2013-11-27 08:27已有0條評論 來源:搜狐娛樂 字型大小:T | T

《老有所依》江木蘭一家「讓愛回家」由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老有所依》正在北京、天津、浙江、東方等四大衛視熱播。這一次,趙寶剛的視線不再聚焦於青春,而是將其轉入到了「養老」這一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上。開播首日,四大播出平台中最高收視率便衝到了0.813,近日更是破1,這在聯播劇中,已算相當不錯的成績。在《老有所依》中,三個極具代表性的家庭的背後,其實濃縮了當今社會中多數人都會遇到的養老問題,從「空巢」「啃老」到「空虛無助」等,一個個真實又殘忍的故事似乎更像是一連串「社會新聞」。讓人不由自主地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與個例。當這一串串殘忍的現實最終擺在觀眾面前時,又好像一面鏡子,讓他們在其中窺見自己,也窺見對未來養老的無奈、惶恐乃至對養老的提前「預警」……Part.1 每個年齡段 都在被這部劇觸動有人感同身受——「就像是我們的身邊事」和今年熒屏上盛行的走「狗血路線」的家庭倫理劇不同的是,《老有所依》帶給觀眾們最多的感受是「真實」。搜狐娛樂採訪了部分追劇的觀眾,家住南京的吳女士的回答最有代表性:「我(59歲)每天晚上都和婆婆(90歲)一起看這部戲,覺得反映的都是我們老年人身邊經常遇到的事兒,就好像我和婆婆每天過的日子,總覺得有點傷感。」而家境小康的吳女士的女兒在外地工作,她在追看《老無所依》的時候,一邊和女兒發簡訊討論劇情,一邊也感慨「年輕人也不容易」。而在《老無所依》的貼吧里,很多網友也發貼稱自己的父母最近在看這部戲,並感慨戲裡的故事「很真實、很熟悉」,甚至會打電話給自己,讓自己也經常看看。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劇中某些地方多少有些被誇大的成分,但考慮到戲劇的衝突問題,這樣的適度誇張,在觀眾中倒也是買賬的。有人莫名恐慌——「應該改名叫《老無所依》才對」在搜狐娛樂的調查中,也有人抗拒這部戲,比如湖南觀眾蘇小姐,她告訴我們:「我寧可讓我媽看另外一部戲,因為我特別怕她看到這個劇。」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劇中展示的幾個家庭中的老人晚景顯得很「凄涼」。代表90後觀眾受訪的北京女孩「愛笑」也坦言:「覺得劇情實在太艱難了,晚上大好的休息時間何苦看這種鬧心的劇?看點兒沒腦子的娛樂節目不就好了。」微博上也有網友認為《老有所依》「過於煽情、太虐心、應該叫『老無所依』才對」,更有人抱怨說「家裡的老人看完之後,跟他說『以後不要找這樣的媳婦』,覺得有點煩。」而該劇的貼吧中,亦有劇迷發貼稱「這應該是恐怖片吧?看了感覺特別心慌!」但心慌之餘,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每一集都追看下去,北京女孩「愛笑」就表示:「其實,大多時候我們還沒接受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多數時間都在逃避,不去想將要發生的事。」她也告訴我們說,面對如此直白的把人性醜惡一面展現出來的作品,90後們接受起來確實需要時間。可是事實是爸媽正在老去,即使生活沒有電視劇那麼狗血,「我也必須儘早學會承擔責任,然後慢慢學會勇敢面對生活會給出的一切可能。」有人由此反思——「覺得自己該給父母打電話了」而對於很多在外工作、甚至已經擁有自己小家庭的70後、80後觀眾來說,觀看《老有所依》也讓他們開始反思自己與家中長輩的關係與互動。上海觀眾「大熊」(27歲)這樣講述他的觀後感:「《老有所依》所折射的社會問題是殘忍和現實的,甚至是無解的,讓人絕望,但我依然選擇追下去,那是因為這部劇讓我不斷自省,已經好久沒有好好和父母說話了。讓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撥通父母的電話。」從事媒體工作的他告訴我們,在去年他離開家鄉到北京工作,和許多「北漂族」一樣,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卻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們強調,拒絕與父母交流的原因,是他們不懂我們,可是我們又何時懂過他們?他們把我們養育成人,他們要得其實不多,只是一通不那麼快掛斷的電話,一頓不那麼匆忙的晚餐。」而現在,他在對身邊人推薦這部劇的同時,也不忘了叮囑朋友或同事們一句「別忘了經常給家裡打電話」。Part.2三個家庭 直面養老現實之痛雙獨家庭的無奈:上有老下有小,我們終將面對如今「雙獨子女」家庭越來越多,之前還在父母懷抱中受著寵愛的人,如今也開始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困局。劇中第一個家庭中,江木蘭與呂希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夾心層」家庭:小夫妻正值事業上升階段。身為父親的江開國在老家對女兒一直報喜不報憂,身患眼疾自個兒悄悄做了白內障手術,即便出了車禍,也是因為交警通知,江木蘭這才得知。而為了不增加子女的負擔,江木蘭的父親與爺爺又悄悄地用老屋作為貸款抵押購買了「老年公寓」的項目,結果遭遇了開發商跑路的騙局。無房的兩老最終在江木蘭的要求下來到了北京生活,當起了「老漂族」。現實中的高房價又讓這對夫妻只能和老人、孩子在兩室一廳的房子里抱成一團。另一邊,呂希的母親中風,只能卧床,呂父承擔了照顧呂母的重擔,可有一天因為洗澡不慎跌倒,呂父心肌梗死意外去世,這讓呂母倍受打擊,一夜之間成了一位「失能」的老人。加之照顧「失能」老人的養老院有限,床位稀缺。在事業和家庭的抉擇下,江木蘭和呂希只好僱傭保姆照顧呂母,結果又遭遇了保姆虐待老人的事件。現實的重壓下,既要照顧女兒,又要忙於工作,還要照料三位老人,江木蘭與呂希分身乏術,焦頭爛額。趙寶剛解讀:第一個家庭其實是現實社會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家庭,首先你不僅要面對孩子教育問題,自己的事業問題,還要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同時,在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問題前,你還要去處理好家庭與工作這對對峙的關係。但面對這些綜合而複雜性的矛盾,你又能拿出多少精力與時間來?啃老一族的背後:養兒防老是否還對?第二個家庭中,獨生子余淼與潑辣蠻猛,好吃懶做的妻子田咪屬於當今社會中典型的「啃老族」家庭。因為患先天性癲癇,體質虛弱,余淼只能靠母親亞芝養老金來生活,經營一家小報亭。然而天生被溺愛的他和妻子田咪一樣遊手好閒,眼高手低。懦弱的小男人性格在自私的妻子的唆使下,不斷地向母親亞芝要錢。先是2萬做生意結果賠得精光,繼而把母親幾萬元養老金投到股市一夜蒸發。最後小倆口又盯上了家裡的房子……對兒子傾盡所有的亞芝只能一次次地被搜刮、逼迫,最後連落腳的地方也拱手讓出。這樣的「慈母」最後也是悲劇性的命運,一生的愛並沒有換來子女們反哺。就在她迎來「黃昏戀」準備去領結婚證的當天卻遭遇車禍去世,一生都在「啃老」的余淼和田咪在母親臨死之際,也死心不改,藉此敲詐肇事者,用母親的死換來了近20萬的賠償……趙寶剛解讀:過去我們常說老了就依子女。但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老有所以」,是否還能依到子女?以前老人病了,可能有4、5個子女輪流照顧看望,但到了獨子的階段,是否還這樣呢?我們常常所說的「養兒防老」,這樣的觀念是否還對,是否還適應現在的社會呢?寫這個家庭,就是說兒子不孝,兒媳婦不孝時,你還會依他么?空虛老人:要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安慰相較於前兩個家庭而言,第三個家庭雖然少了一些苦難與窘境,但卻折射出「空虛」老人這一群體的現狀。劇中,方瓊是個「作媽」,年輕時是抗日英雄,突然有一天從婦聯主席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反而在社會中沒了存在感。女兒雷頌華是企業經理,繼承了母親的強勢,忙於工作卻很少陪伴母親。於是精神空虛的方瓊便被買假藥的團伙盯上,而她也甘心花大把大把的鈔票買假藥,至少來傳銷的人能陪她多聊會天,至少有人還「關心」著她。然而「平淡無趣」的老年生活讓方瓊越發地「作」,不僅起疑心認為保姆與女婿有染,整天也叨嘮自己身體出了問題。無奈之下只好被子女們送去了養老院。趙寶剛解讀:這樣的老人其實會越來越多。退休了雖然有能力,但社會又不承認,看似老了,精力其實還旺盛。父母希望孩子陪伴,但孩子的心思又撲在了工作上。離休老人的心態問題更多不是物質的問題,而是精神上的空虛,也許你稍微給她一種關注,多關心一點,她可能心裡也會稍微安慰些。Part.3 《老有所依》的背後:有依還是無依?圈內沒人願拍, 接拍非趙寶剛本意三個家庭,三類現實下的殘酷。生活中有多少苦難,《老有所依》中便有多具象的苦難,從「空巢老人」「老漂族」「啃老」到「以房養老」「老年詐騙」「保姆虐待」,趙寶剛用一種平民化的視線、冷靜的態度,白描式地勾勒出一個又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真實存在,但很少人去直面面對的殘酷,甚至是苦難。然而趙寶剛卻說自己一向並太願意拍攝這類苦難的東西。拍《老無所依》其實並非他本意。最初趙寶剛的愛人,該劇的製片人丁芯與編劇陳彥就這個題材琢磨了一年多,但劇本出來找了一圈導演,卻沒人願意接。「他們找到我的時候,我一看這個本子太悲了,甚至過於殘忍。一開始我也猶豫要不要拍這部戲,雖然題材很好,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但跟我原來要表達的東西有很大的出入。」後來,在趙寶剛的建議下,劇本在保持那股力量感的同時,後半段變得「積極向上」「溫暖」了一些,不再那麼壓抑,但他也是猶豫了一年後才接下這部劇。直面殘忍,趙寶剛也接受不了、抑鬱了《老有所依》開機前,趙寶剛走訪了北京40多家養老院,無論是養老院的檔次、設施條件、還是價格等,他都摸得門兒清。調研中,趙寶剛最直觀的感受是,養老院兩極分化嚴重,「尤其是失能老人問題的解決。不是你住進去就完全能解決,也不是你想住進去就能住進去的。」或許正是通過這部戲,深刻地了解了養老這一突出的社會問題,趙寶剛說,拍完後自己有點抑鬱了。以往在片場拍片時,導演總會有衝動、不冷靜的時候,所以後期看到這些由此產生的不舒服的鏡頭,趙寶剛還可以自己剪掉,然而這次《老無所依》後期製作的過程中,趙寶剛卻說自己看哪,哪都不舒服。剪兩天自己就不願意看,一直過不了自己那道關,僅僅是剪片,他就花了差不多4個月。即便如今再回頭看成片,面對那些赤裸裸殘酷現實,趙寶剛說,「我也有點接受不了。」不過在面對該劇渲染太多現實苦難的爭議,趙寶剛卻一再強調,《老無所依》並非為苦難而苦難,「現在的人其實心態有點問題,為了追求快樂,不煩惱,有意去躲避身邊的的現實。若不把社會這些困難現實寫出來,等你有一天遇到了,沒準備好面對它的心態,還是會很苦惱。」「養老有依」實則「無依」 只為喚醒養老的預警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這樣一個無解的命題在如今的社會中表現地更為突出,如今第一代獨生子女們已經步入到了「上有老小有小」的階段。一邊是個人事業的發展,一邊則又是如何贍養父母,兩者本身是一對難以取捨和平衡的矛盾。劇中,趙寶剛雖然講著「老有所以」,但其背後折射出的卻是「老無所依」的現實困局。養老凸顯出來的社會問題更像是一門課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較為徹底的解決。就像劇中呂希的母親失能後,江木蘭到醫院諮詢,借公立養老院院長之口,道出了養老問題的現實困境,「全北京老齡人口已經接近300萬,其中失能半失能的就已經佔了20%,像我們這樣能夠照料失能老人的敬老院,才十幾家,也就上千個床位。你們想想,這中間的缺口有多大?」所以在本身就「無解」的命題下,趙寶剛讓觀眾在劇中直面現實的殘酷時,一次又一次地又讓觀眾陷入到彷徨,找不到答案的「悲憫」中。對此,趙寶剛坦言這些養老的問題在現實中的的確確存在著,但解決不了又怎麼辦呢。這便是他拍攝的初衷——要有心態上的準備,「《老有所依》就是讓人們提前意識到你一天天在老去,你要做好你老去的準備。在年輕的時候開始為自己老年考慮的準備。」這樣一種心態上的預警、準備,趙寶剛說自己從30多歲便有了,「也許過幾天你們說趙寶剛拍的戲太臭了,得了我一下被社會給拋棄了,孤獨終老,呆在家了。那個時候怎麼辦呢?所以我一直在這樣準備著,思想做好了這樣的準備。」所以在他看來,《老有所以》要傳達的也是這樣的一種養老觀念:不能光靠國家,兒女,「依」實際上更多地是靠自己。Part4: 趙寶剛的回歸:從「青春」到「養老」急速落地,不再過多的「理想感」提及趙寶剛之前的作品,其大多搭上了「青春「的標籤。在這部《老有所依》之前,他完成了青春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北京青年》,拍這部劇的時候,趙寶剛用了整整130多天的時間,帶著劇中一批主演,沿著北京-煙台-深圳-香港-麗江-天津的路線,完成了一次「重走青春」的體驗,這樣的公路劇拍攝手法,倒像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帶著浪漫,也帶著一點烏托邦的色彩,如劇中四位青年一樣,當有一天「理想」與「青春」二字觸及到他們的內心後,他們選擇拋棄按部就班的生活,「重走青春」。《北京青年》播出後,帶著理想化的「重走青春」,引發了諸多爭議——現實已經夠殘酷,誰又會放棄工作,不屈服於車子、房子的壓力而去換另一種生活?這樣的爭議事實上早在趙寶剛此前的幾部作品中,就很具有普遍性:劇情較弱且教條化,不切實際,說教痕迹明顯…… 然而時隔一年,還在「青春」的空氣中飄忽著的趙寶剛,卻突然急速落地,交出了一部接地氣的《老有所依》,這反而人有了一種不適。這一次,他不再過多地強調他心中的理想感,只用尖銳的社會問題直戳現實之痛。從熱血的青春到現實的養老之痛。對於外界認為的「轉身」。快要60的趙寶剛倒不以為然,「我拍這類劇其實也是得心應手的,我出身在貧民家庭,在四合院生活了三十年,一直也跟底層的人生活在這一起,對這些生活是很了解的。」「落地」反而最得心應手,只是稍微回歸一點只是讓趙寶剛一度有些糾結的是,很多人會認為這次《老有所依》落地了,而此前的「青春三部曲」卻不落地、很飄忽,「可在我的觀念中,青春三部曲卻是落地的,這些反而是陳舊,普遍存在的東西。」趙寶剛說,之前的「三部曲」無非是自己稍微與時俱進了一些,拍了一些外界看來有些飄忽的東西,「但這些新的東西本身就沒有強烈的普遍性,但的的確確又是社會中存在的。就像社會每天發生和產生的新事、新物一樣,難道就不是落地的么。我反倒覺得人要一點飄忽的思想,那樣人也好,社會也好,才會進步,前進。」因此,趙寶剛倒認為拍《老有所依》,自己只是稍微回歸了一點而已,劇中一些美好、溫暖的元素與殘忍的現實對比起來,恰好又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我其實不是不能拍這類片子,我還可以拍更飄忽的東西,因人而異,因劇而異吧,也沒有所謂的風格,風格是根據影片而定,而這部片子的風格就必須要這樣去拍。」不過年近60的趙寶剛從「青春」走到「養老」,似乎更是他心態上的轉變,但在為《老有所依》宣傳的時候,他卻多次提到,《老有所依》內核依然還是青春,甚至是「青春三部曲」的延續。當《奮鬥》里的孩子們大了,成了《北京青年》,當《北京青年》結了婚生了孩子,又發現得《老有所依》。「我拍的東西,就是這麼一路走下來的。這些人長大了,生了孩子,有了家庭了,你看看他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明天老之將至,這是個以老講老的後青春時代:一個是你成家了,你老了,你處在一個後青春時代;另一個是你上面還有老人,老人更是在一個比你更後的後青春時代。」【觀劇啟示】善待父母 像他們待你一樣中國的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行」。然而對於當代人來說,為了見到更寬廣的世界、實現更大的夢想、得到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多的報酬,遠離家鄉與父母去其他的城市求學、工作已經成了稀鬆平常的事。即便是那些留在老人身邊的,也總是會因為觀念上的差異,時常產生矛盾甚至爭執。人人都顯得很忙,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開始不耐煩傾聽來自於父母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開始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我們和他們分享自己工作上的煩惱,情感上的困惑,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相互取暖,相互鼓勵,卻逐漸遺忘了家和父母才是我們最溫暖的所在。但《老有所依》的熱播,亦讓每一個追看它的觀眾開始思索,究竟老人們面對的都是如何的日常?儘管家家都有兒女,但伴隨劇中老人們生活的,卻是孤獨、寂寞與空虛。兒女們喜歡強調,拒絕與父母交流的原因,是他們不懂我們,可是我們又何時懂過他們?他們把我們養育成人,他們要得其實不多,只是一通不那麼快掛斷的電話,一頓不那麼匆忙的晚餐,有那麼一天,一家人可以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電視機前看一部腦殘劇。人生真會有那麼多遺憾么?歲月如斯,許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顧往事,恐怕最大的遺憾是「子欲孝,而親不在」吧。你已經長大,而他們卻已老去,能夠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還是抓緊時間善待他們,就像他們曾經對我們做的那樣。
推薦閱讀:

怎樣克服因為嗜賭如命的父親和做別人家庭小三的母親而產生自卑的情緒?我這樣的人有未來嗎?
為什麼父母經常發火的孩子會更敏感?
在照顧父母方面你見過兄弟姐妹之間最無恥的行為是怎麼樣的?
在外遊子你多久沒回家了
你的爸媽有哪些動人的愛情故事?

TAG:父母 | 啟示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