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區域活動:讓幼兒真正地遊戲
06-17
幼兒本應是遊戲的主體,然而遺憾的是,不少幼兒進入幼兒園後卻被「教育」得只會機械地聽老師講,只會按照老師的統一要求做,而不會自由自主地玩遊戲,這是我們從幼兒遊戲現狀調查中發現的很尷尬的現實。一、幼兒不能真正遊戲的常見原因分析原因一:遊戲教學化。目前,在幼兒園遊戲活動中,教師自覺不自覺地用教學的標準來評價或組織幼兒遊戲,選擇遊戲內容時過多考慮其教育效能而忽視了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總想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圖去玩,體現自己頭腦中預先計劃好的教育目標,以求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把遊戲作為了一種傳授知識的手段,而忽略了遊戲所具有的愉悅功能。原因二:幼兒遊戲的局限性大。大多數教師怕亂、怕麻煩、怕出事故,寧願不組織遊戲。即使遊戲,也是集體遊戲多,自由遊戲少;智力遊戲多,其他遊戲少;訓練眼目多,動手操作少;教師包辦多,幼兒獨立完成少。原因三:教師沒有真正理解遊戲的含義。由於幼兒教育觀念的偏差,教師常常以自己的標準理解遊戲,並試圖導演幼兒的遊戲,常常硬塞進與遊戲本身難以相容的內容。事實上幼兒已經不是遊戲的主體,而成了遊戲的「演員」。二、讓幼兒真正遊戲的基本策略《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遊戲是自願、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是幼兒最易於選取的活動方式。真正的幼兒遊戲,應能使其主體性獲得充分激發,天性獲得充分體現,創造性潛能得到有效開發,健全人格得到發展和完善。讓幼兒真正地遊戲,並不是簡單地讓幼兒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做遊戲,也不是要父母和老師完全不去過問幼兒的一切,任由幼兒天馬行空地去玩。只有做到「三要」,才能讓幼兒真正回歸到遊戲中。1.遊戲環境要自由遊戲環境包括遊戲的時間、空間、場地、情景、成員,是遊戲始終散發魅力的重要的前提條件。大自然是幼兒遊戲的最佳環境。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我們要張開眼睛去仔細看看,要伸出兩手縝密地研究。」四季變化的田野,軟硬適宜的泥土,樂趣無窮的河溝,隱藏著秘密的小樹林,隨意堆起的沙堆、土丘,閑置的管道、樹樁……都會使孩子們情不自禁、樂此不疲地遊戲。無論人類花費多高的代價製作出多麼精巧的玩具,建設多麼豪華的遊樂園,它們都不是幼兒最理想的遊戲環境。大自然能給予幼兒最大的恩惠,給予幼兒取之不盡的「恩物」,讓幼兒遊戲親近大自然,是順應兒童天性的,它的淳樸能給幼兒超強的智慧啟迪。現代社會中,這種環境需要成人有意識地去尋找,與幼兒共同體會。讓幼兒自由選擇遊戲玩伴。相互認同使幼兒形成一種默契,默契是遊戲的理想境界。讓幼兒在一定範圍內自曲選擇遊戲夥伴,而不需要成人規定誰和誰玩;讓幼兒自己設計、構思情節,而非由成人導演、安排;讓幼兒盡情發揮想像,而不需要成人添枝加葉。幼兒之間在交往中也許會發生衝突,但他們會經過碰撞達成選擇與合作,最終學會理解與尊重,體驗公正與互惠,練習溝通與交流。幼兒遊戲需要充足的自由度。老師和父母要求過多、過細是幼兒遊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家長擔心遊戲中的安全,老師怕出「亂子」。幼兒園角色遊戲、體育遊戲中,老師會設計、確定規則,親自指揮,只等著幼兒能玩出自己所設想的結果。這樣的遊戲,重結果而忽視過程,重形式而忽視內容與實質,幼兒僅僅是機械的操作者,壓縮了遊戲的自由度。幼兒是否參與某一遊戲,是否願意在遊戲中擔任某一角色,要以自願為基礎,以自發地滿足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為目的,他們有權利決定遊戲的主題、角色分配、內容、情節,而不需要成人的包辦、操縱和支配。2.遊戲過程要自主遊戲過程應是幼兒自由探索和選擇的過程。在幼兒園經常會發現:①一些幼兒急不可耐地玩完了「教師的遊戲」,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原因是:不少教師以課程的標準來理解並開展遊戲,幼兒遊戲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上課,使幼兒脫離了遊戲的過程;②一些幼兒園常規中要求幼兒這也不能動,那也不能碰,似乎那些玩具僅屬於幼兒園和老師,幼兒只能心懷羨慕、如饑似渴地觀望,而不能盡情操作玩耍。在遊戲內容、主題、材料、形式、夥伴選擇上應遵循自主的原則。遊戲過程本身帶有較強的自娛自樂性,即便是幼兒也知道自己所玩的請客吃飯、做菜煲湯、結婚生子、治病救人是「假裝的」,正是這種「假裝的」遊戲,能使幼兒獲得表達自我、體驗生活的心理滿足。遊戲規則的制訂應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在幼兒遊戲中,如果沒有幼兒的規則行為,就沒有遊戲可言。幼兒自行認定、商議或制定規則,是遊戲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能由成人包辦。由幼兒自己制定的遊戲規則才更容易為他們所理解,才能使遊戲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遊戲規則不只是教學的「工具、手段」,教師應引導幼兒在遊戲的前、中、後,不斷地調整遊戲規則,使幼兒意識到,不同的規則決定了如何遊戲和玩法的多樣性,逐步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做幼兒的玩伴,懷著一顆童心,和他們一起遊戲。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各種遊戲活動時,要做的是: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選取恰當的時機,為幼兒提出一些有利於遊戲持續發展的設想與建議,以實現長遠教育目標,但絕不能主宰孩子的遊戲。3.遊戲玩具要自制現在的很多孩子,喜歡沉溺於電視、電腦遊戲中,真正屬於孩子的遊戲太少,而針對孩子的遊戲又多是以「開發智力」為目的,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且所需材料相對昂貴。自製玩具是遊戲中對幼兒十分有益的一個環節,能促進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發展,在快樂中創造,在創造中體現和發揮主體性。作為幼兒教師,不能懷著「等、靠、要」的思想,可通過巧運心智,利用身邊俯拾即是的廢舊材料自製玩具。可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豐富的傳統遊戲,如抽陀螺、滾鐵環、銚格子、擲沙包、抓石子、跳木樁等,經過整理、分類後,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這些傳統遊戲,不僅所需材料簡單易得,而且趣味性、娛樂性、隨機性強,每個孩子都可以參與,易學便行,非常適合孩子的童真天性。在「三要」過程中,教師和父母不能放棄對幼兒遊戲的指導責任,應積極地參與其中,發揮作用。教師可向幼兒徵集遊戲主題,向幼兒傳授人類社會已經積累起來的遊戲技巧和智慧,並適當發揮組織輔導作用。父母可以成為孩子遊戲的夥伴,並以此作為了解孩子、增進親子感情的重要方式。家庭有必要依據條件為孩子提供一個遊戲的空間,那是一個不需要成人干預的自主操作的空間,只需要幫助他們養成及時整理、有序擺放的習慣。讓幼兒真正地遊戲,就是讓幼兒玩他們想玩、喜歡玩的遊戲。(作者單位:勝利油田勝北社區學前教育中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兩三歲的孩子愛打人?——如何解讀幼兒的「暴力傾向」?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7大原因
※幼兒園老師能用上 - Qzone日誌
※鄒平縣幼兒園日常行為規範
※在北京,上幼兒園前一定要做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