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拍案:魯迅談文字改革:漢字不滅 中國必亡

,史林拍案-


【導言】近日,香港演員黃秋生在微博發聲:「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繁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此言經媒體報道後,立刻引發輿論熱議,「字體繁簡之爭」再次成為網民討論的焦點:簡體字不能傳承華夏文明?

有很多人認為漢字簡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開始的,是共產黨的專利——其實簡化漢字的倡議並不始於新中國,早在晚清即已開始。

自1909年,清末學者陸費逵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一文,在歷史上首次公開提倡使用簡化體字起,「字體繁簡之爭」已持續百年之久。那麼在這百年時光中,「繁簡之爭」又演繹出了那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呢?

【奇歷史】

●甲骨文時期就已出現簡化字 但不系統規範

南京大學文學院的高小方教授和魏宜輝博士都表示,漢字的簡化其實古已有之,並且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有了,同一個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好幾種寫法。而到金文出現後,又對甲骨文進行了簡化。

魏宜輝說,在古代,簡體字並沒有形成一個體系和規範,喜歡怎麼寫就怎麼寫,一種字出現好幾種寫法是常有的事,所以就出現了很多異體字。這些字主要在商賈之間流行,因為這些字流傳較廣,於是便保留下來了,並且生命力更旺盛。(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戎丹妍,原題:現行簡體字不少古代已有 "國"的簡體字多達44種)

●簡體字運動始於民國 因戰亂沒能最終貫徹

民國時期當時的教育部就曾經推行過簡化字,但因為戰亂等原因沒有能最終貫徹。1930年,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就出版了《宋元以來俗字表》,收錄了宋元明清所用的6000多個簡化字。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委員會認為簡體字的推行,將使書寫更容易。

1935年國學大師錢玄同主編了《簡體字譜》,共收錄324個簡體字,並被教育部採納,1936年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共收字達4445個,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共收字3150個,約一半來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抗戰爆發後,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本文摘自:北京晚報,作者:佚名,原題:簡體字運動始於民國)

●「繁簡之爭」沒必要 大陸一直使用「字體雙軌制」

有學者提出:繁體字和簡體字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是應該並列為中國的「國字」。一個比較穩妥的解決辦法,就是暫時實行「繁簡併用」的「雙軌制」。

實際上,大陸一直都在使用「雙軌制」,比如中華書局出版的古籍,絕大多數都是用繁體字排版印刷。再比如,為了照顧使用繁體字的特定的地區和人群,人民網、中國網等官方網站,一直就設有「繁體字」版。(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王達三,原題: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隱歷史】

●戴季陶反對推行簡體字 「為漢字請命」 向蔣介石下跪

1935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個簡體字表實際上就是錢玄同等所編《簡體字譜》草稿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這批簡體字公布以後,立刻遭到很多保守學者的反對,比如戴季陶。據說他曾經向蔣介石下跪「為漢字請命」,反對提倡簡體字改革,最後蔣介石不得不下令教育部停止推行。於是,第一批簡體字在公布不到半年後,就被迫收回了。

事實上,蔣介石還是提倡簡體字的。周有光在一本書中提到,蔣介石到台灣後,依然在提倡簡體字。(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戎丹妍,原題:現行簡體字不少古代已有 「國」的簡體字多達44種)

●簡體字有利有弊 曾淪為執政黨政治意識形態輸出工具

1952年秋,蔣介石在一次宣傳會議上再次提出了漢字改革問題,並指示「考試院」副院長羅家倫造輿論定方案。但由於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立足未穩,既要消除日文的影響,還要抵抗大陸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所以遭到胡秋原為首的一批學者的反對。蔣介石聽後,深感茲事體大,遂偃旗息鼓。

簡化字和漢字改革運動有利有弊,不可全面否定也不可全面肯定。從好處講,這是一次由執政黨和政府出面充當伏羲的嘗試,有歷史功績。它順應了宋元以來漢人簡化文字的要求;它初步建立了一個簡化系統,使之成為聯合國一種通用語。但也有致命的問題:第一,字數少;第二,結構無規律可尋;第三,通過詞典霸權和文學及政治書的強力灌輸,具備較濃厚的意識形態意味;第四,客觀上,也是目前大中華文化圈和諧漢字的障礙之一。

【黑歷史】

●漢字拼音化改革:魯迅主張「漢字不滅 中國必亡」

1922年,錢玄同在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的時候就認為,「漢字改用拼音是治本的方法,減省現行漢字筆畫是治標的方法,」減省筆畫也就成為了文字改革的一個選擇。

錢玄同對於文字改革的觀點並不是孤例,實際上有很多知識分子持有類似的觀點,即文字改革的方向就是漢字拼音化,消滅漢字的字形代以羅馬字母的拼音文字,如陳獨秀、胡適、蔡元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傅斯年、趙元任、黎錦熙等。

魯迅的觀點尤為激進,他曾表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贊成廢除漢字代替以拼音文字,認為促使書面語和口語一致的關鍵是實行漢字拼音化。

●第二次漢字簡化改革草率行事 「二簡字」最終被廢止

現在我們經常能在一些40、50歲左右中年人手寫的便條中看到一些缺胳膊少腿、奇形怪狀的字,如「上亍」、「仃車」、「干卩」、「豆付」等等(實為「上街」、「停車」、「幹部」、「豆腐」),對這些字我們都需要費勁猜測才能大約明白什麼意思。這些字並不是這些人文化水平低而寫的別字,實際上它們是建國後第二次文字簡化後的簡體字。

1977年12月20日,《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向社會公布,共收入簡體字848個。這次簡化字在簡化字形的同時,還精簡了漢字的數量,如「齡」簡為「令」,「幫」簡為「邦」,「副」、「傅」、「腐」簡為「付」,「街」簡為「亍」,「停」簡為「仃」,「舞」簡為「午」等。

但這次簡化字的推行卻並不成功,遭到了很多人的強烈反對。周有光、王力、胡愈之等人批評這種文字比例失調,難看之極,一味追求簡單而失去了漢字的風貌。對於建國後的第二次漢字簡化,蘇培成表示,這批字之所以受到詬病的關鍵是為簡而簡,人為新造了很多字,普遍性不強。「而且方案的擬定和公布過程非常倉促,不像『一簡』那麼慎重,很不成熟,所以它最後的被廢止也不奇怪。」(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帥彥,原題:用簡體字,還是用繁體?歷史上一直是個問題)


推薦閱讀:

越南文拉丁化後,是否影響了越南人的實際交流?
為什麼現今多數國家使用拼音文字,而中國卻不是這樣?
中國文字是如何統一的?
為什麼蒙古國不用蒙古字母?
關於現行的漢語拉丁化拼音系統和轉寫,你有什麼評價和改進建議?

TAG:中國 | 漢字 | 改革 | 魯迅 | 文字 | 文字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