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藏」的由來與演變 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藏」(zàng)字之本義為儲藏東西的地方。《漢書·文三王傳》所說「藏府余黃金尚四十萬餘斤」,就是此意。道教使用這個字,原專指儲存道書的處所或容器。東晉上清派楊羲等人所造《上清太上八素真經》稱:「後聖李君……上登上清宮,受書為金闕帝君。臨去之日,及手書五星中皇上真道君、君夫人諱字及太上五通吉日,以白玉為簡,丹玉書之一通,封以雲蘂之函,印以三光之章,以付西嶽華陰山素石笥之內,又刻題笥上,其文曰『天地之寶珍,名山之絕藏』。」成書於南朝宋以前的《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說道士登齋入室,三拜經前,「乃開八色之蘊,陳無上之寶藏,而執讀《大洞》《洞玄》《道德尊經》《八素隱篇》《金真玉光》《消魔散靈》《招仙步虛》《飛行羽經》」。此處乃稱藏經之容器為「寶藏」。稍後,《太上洞玄靈寶智慧本願大戒上品經》稱之為「大藏」:「若見大藏,當願一切除其災害,施為福田。」道士收藏經書,短卷雜道書多使用葫蘆,卷數較多的大卷經書則用箱篋、櫥櫃。一櫥或一箱便是一藏。直到隋唐間,「藏」仍是指這種收存道教典籍的箱櫃。 「道藏」一詞,其出較晚。據可考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唐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684年1月15日)道士王懸河在成都所刻《道藏經序碑》(序有二:一為高宗制,一為武則天制)。此處「道藏」與前述「藏」、「寶藏」、「大藏」同義,而「道藏經」即相當於今日所稱的道藏,在唐代或稱「一切道經」。宋代以後,道藏經才略稱為「道藏」、「寶藏」和「大藏」。然而仍繼續使用「道藏經」一詞。道藏的編纂體例 《道藏》不是道書的雜匯,而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籍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其組織結構原則為「三洞、四輔、十二類」。「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其說在東晉時已經萌芽,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總其成,於泰始七年(471)撰成《三洞經書目錄》,正式作為道書分類法。實際包括以《上清大洞真經》《靈寶五篇真文》和《三皇經》為首的三組道經。道教聲稱,此三組經書出於三清境的三位尊神:「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 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①又將此三洞經書分為上、中、下「三品」,或大、中、小「三乘」,稱《上清道經》《太丹隱書》等洞真部書為「上品」,《靈寶洞玄》等洞玄部書為「中品」,《三皇內文》《天文大字》等洞神部書為「下品」。②但是按三洞分類法,並不能包含全部道(如已出的天師道正一類經書,太平道之經書等),於是繼有四輔分類法的出現。「四輔」指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部輔經,即以太清輔洞神,以太平輔洞玄,以太玄輔洞真,正一則貫通三洞和三太(太清、太平、太玄)。此四輔分類法,至遲出於梁代,梁代已有孟法師③《玉緯七部經書目》的出現,即是證明。按其思想,太清部以葛洪所傳《太清神丹經》為主,一切外丹黃白書屬之;太平部主要為《太平經》;太玄部則以《道德經》為首,包括注釋、闡發《道德經》之書,也包括《莊子》《列子》等道家書;正一部則收六朝時代流傳的《正一法文》等天師道典籍。 三洞之下各分十二類(四輔不分類),合為三十六部。即: 本文類,指經教的原本真文;神符類,指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玉訣類,指對道經的註解和疏義;靈圖類,指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像為主的著作;譜錄類,指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書;戒律類,指規戒科律書;威儀類,指齋醮儀法及科儀制度著作;方法類,指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方法之書;眾術類,指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及術數等書;記傳類,指神仙、道士傳記及宮觀志書;讚頌類,指贊詠歌頌聖真的詞章;表奏類,指設壇祭禱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關文。十二類分類法,大約在南北朝後期形成,其時已有《三十六部尊經目》的出現,就是證明。 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的形成及其被用以組織眾經,標誌著道教經書已被集結成「藏」。只不過限於當時的條件,還不能大量傳播。《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反映了隋代前後道經作「藏」的情況:「凡藏有二種:一者總藏,二者別藏。 總藏者,三洞四輔同作一藏,上下或左右前後作重級,各安題目《三洞寶經藏》。別藏者,三洞四輔各作一藏,凡有七種: 一者《大洞真經藏》,二者《洞玄寶經藏》,三者《洞神仙經藏》,四者《太玄經藏》,五音《太平經藏》》六者《太清經藏》,七者《正一經藏》。皆明題目,以相甄別,若次安之。」同書還記載了經函、經帙等規制。帙是盛裝經書的絲囊,每一帙或十卷,或五卷,長卷經書則分在幾個帙中,短卷經書則數部為一帙。若干帙合為一函。此外,從敦煌遺書中,可看到唐代的寫經格式,先寫經名,空一行書寫經文,經文畢,再空行複寫經名,每一行為十七字。現存《正統道藏》的格式大致相同。歷代道藏 歷史上曾編纂過多種「道藏」。開始只是道士個人或某一宮觀進行集結活動,從六朝所出多種道經目錄中反映出這種情況。北周武帝開始以官方力量參與集「藏」活動,建德三年(574)命置通道觀,令道士王延校定三洞經書,得經傳疏論八千零三十卷,奏貯於通道觀。隋朝官方也進行過收集整理道書的工作,《隋書·經籍志》記載,隋煬帝即位後,「又於內道場集道、佛經,別撰目錄」。《隋朝道書總目》載,共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這個數字遠不能反映當時道書的真實數量。 唐代繼而大規模集結道經、編纂道藏。如前述,在唐弘道元年,道士王懸河曾在成都立《道藏經序碑》,其中《一切道經序》(見敦煌遺書S.1513),為唐高宗所撰,似表明唐高宗曾以宮方力量主持編纂過一部道藏名《一切道經》。 唐玄宗即位不久,敕道士史崇玄等與昭文館、崇文館學士,據長安京中藏內見在經書二千餘卷,修成《一切道經音義》一百四十卷,後又撰《道藏音義目錄》一百一十三卷(《新唐書·藝文志》《通志·藝文略》著錄。包括音義目錄和藏經目錄兩部分)。此二千餘卷是所音道書,不包括易解之「余經儀傳論疏記等文」。唐玄宗、史崇(即史崇玄)序及兼撰之《妙門由起》六篇,今存於《正統道藏》內,余皆亡佚。 《開元道藏》 開元年間(713~741),唐玄宗又發使搜訪道經,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玉海》卷五十二云: 「唐明皇撰《瓊綱》,裁三千餘卷。」似此藏本名《三洞瓊綱》。 但《新唐書·藝文志》著錄道士張仙庭《三洞瓊綱》三卷,當是此藏經目,後人用以指稱此藏本身。《開元道藏》卷數有三種不同說法:《宋三朝國史志》(《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四引)說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杜光庭刪《太上黃籙齋儀》卷五十二則稱玄宗著《瓊綱經目》凡七千三百卷,復有《玉緯》別目,記傳疏論,相兼九千餘卷;《道藏尊經歷代綱目》又稱《瓊綱經目》藏經五千七百卷。天寶七載(748)閏六月詔諸道傳寫,以廣流布。 安史之亂,長安、洛陽兩京秘藏多遭焚毀。上元(760~761)中,所收經籙六千餘卷。至大曆年間(766~779),道士沖虛先生殿中監申甫搜訪海內,於京中繕寫,得七千卷。從長慶至咸通(821~874)間,實際只見五千三百卷定數。此數與開元年間欽定《道德經》本數字恰好相等。這裡給後人留下一個問題:《開元道藏》的卷數究竟是多少?是否也是五千三百卷?杜光庭所稱七千三百卷是否為五千三百卷之誤? 金銀字《道藏》 經唐末五代,中原紛擾,道經又多散失或焚毀。道士杜光庭曾多方搜集,致力於重編道藏。吳越王錢弘俶偏安東南一隅,有暇兼顧文化事業,即資助道士朱霄外編成金銀字《道藏》二百函,藏於天台桐柏宮。此「藏」乃「拘集道童及僧寺行者,眾共抄錄,以實其中。碧紙銀書,悉成捲軸」。但因「隨其境內所有之書,一時欲應限數」,未加精校詳考,「故其間顛倒錯謬,不可勝紀。有脫字漏句,全不可讀;有言辭鄙俚,昭然偽撰者」。④在北方,唐藏得以完整保存者,僅有亳州太清宮。直到北宋,茅山宗師朱自英尚往亳州校勘太清宮唐代寫本。 《大宋天宮寶藏》 北宋時代,道藏編修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端拱二年至淳化二年(989~991)之間,求得道書七千餘卷,命散騎常侍徐鉉、知制誥王禹偁校正,刪去重複,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一說三千三百三十七卷,蓋誤)。大中祥符二年(1009)真宗詔左右街選道士十人校定道藏,次年又令崇文院集館閣詳校,命宰臣王欽若總領其事。據《雲笈七籤·序》載,真宗「盡以秘閣道書、太清寶蘊(太清宮唐寫本道藏——引者注),出降於餘杭郡,俾知郡故樞密直學士戚綸、漕運使今翰林學士陳堯佐選道士沖素大師朱益謙、馮德之等專其修校」。王欽若在宋大宗時道藏的基礎上,按照三洞四輔經目增補六百二十二卷,共得四千三百五十九卷,於大中祥符九年三月撰成篇目上進。真宗賜此目錄名《寶文統錄》。據《佛祖統紀》卷四十四,《寶文統錄》有真宗序冠其首。《宋三朝國史志》(《文獻通考》卷二百二十四所引)載七部分類卷數如下: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元(玄)部:一千零十三卷,洞神部:一百七十二卷,太真(玄)部:一千四百零七卷,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部:三百七十卷,合計四千三百五十卷,比總目少九卷。《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通志·藝文略》著錄王欽若等撰《三洞四輔部經目》七卷,一般認為這就是《寶文統錄》。但加上分類卷數,仍差二卷。是計算有誤,抑是有其他附錄,不詳。 在王欽若獻篇目前的大中祥符五年,由於此藏綱條漫漶,與《瓊綱》《玉緯》之目參差不同,其時適值張君房謫官寧海,戚綸等遂共薦之於朝。翌年冬,張君房正式被任命為著作佐郎,俾專任修校。除所降到道書之外,又續取蘇州、越州、台州舊「道藏經」各千餘卷,以及福建等地道書、《明使摩尼經》等,與諸道士依三洞綱條、四輔錄略,品詳科格,商較異同,以詮次之。至天禧三年(1019)春,寫錄成七藏。此藏以千字文為函目,始於「天」,終於「宮」,故題為《大宋天宮寶藏》。凡四百六十六字函,四千五百六十五卷,比《寶文統錄》著錄的四千三百五十九卷增加了二百零六卷。 張君房的《大宋天宮寶藏》和王欽若主領所修的《寶文統錄》實為一藏,所不同的是《寶文統錄》是目錄,《大宋天宮寶藏》是道藏,是經過張君房的糾謬、調整、增補之後成書的,其篇目不全同於《寶文統錄》而已。 《大宋天宮寶藏》已佚,難以詳考其編次,但從《雲笈七籤》(張君房摘抄《大宋天宮寶藏》之精要而成)中,尚可窺見其內容概貌。此「藏」之首經似為《大洞真經》。據陳景元約於熙寧五年所撰的《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敘》稱,此經「冠三洞寶經之首。」晁公武衢本《郡齋讀書志》卷十六也說「道藏書六部」,「以此書為之首」。 《政和萬壽道藏》 是全藏雕印之始(個別道書之雕印,在唐代已有)。宋微宗曾於崇寧、大觀(1102~1110)間,搜訪道教遺書,就書藝局令道士校定,得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比《大宋天宮寶藏》增加八百二十二卷。至政和三、四年(1113~1114)又兩次下詔,搜訪天下道書,專設經局,差道士詳校。知福州黃裳請建飛天法藏。於是送福州閩縣鏤刻,總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事畢,進經板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名《政和萬壽道藏》或《萬壽道藏》。據史載,重和元年(1118),有數十部頒行各地宮觀。 《政和萬壽道藏》與現存明《正統道藏》關係密切。資料表明,《度人經》升入洞真部,成為全藏首經,當始於此時。 例如約作於南宋後期的《度人經》青元真人注本,前有清河老人序,稱此經「為萬法之宗,冠三洞之首」。注文亦言三洞三十六部統天法藏「莫不以此經為首」。作於徽宗政和二年(1112)之後的《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稱以《度人經》為主的靈寶大法為「三洞祖教」。此外,《萬壽道藏》仍收入摩尼教經典。 《大金玄都寶藏》 金代《道藏》是刊補《政和萬壽道藏》而成。中都十方大天長觀(在今北京白雲觀西)舊貯藏經,但殘缺不全。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世宗詔以南京(即北宋東京)《萬壽道藏》經板付觀。明昌元年(1190),提點觀事孫明道即據以補刊,印經一藏。復遣道士訪遺經於天下,募工補刻。至明昌三年得一千零七十四卷,補板二萬一千八百餘冊,共積冊八萬三千一百九十八,列庫四區,三十五楹,一四十架。依三洞四輔詮次,編成《大金玄都寶藏》,共六百零二帙,六千四百五十五卷。 元刊《玄都寶藏》 距《大金玄都寶藏》刊行僅十年,天長觀毀於火,經板亦被焚毀。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有志於恢復,遂於元太宗九年(1237)後令其弟子秦志安於平陽(治所在今山西臨汾)玄都觀總領其事,據管州(今山西靜樂)金藏和他處道經校勘、補完。至乃馬真後稱制三年(1244)編成全藏,有經七千八百餘卷,亦稱《玄都寶藏》。定宗時(1246~1248),經板移至平陽永樂鎮純陽萬壽宮。其後因僧、道辯論《老子化胡經》真偽,道經曾兩次遭到焚毀。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除《道德經》外,《玄都寶藏》經板悉被焚毀,而其中經典亦亡佚甚多。從《道藏闕經目錄》尚可考見。 元刊《玄都寶藏》比《大金玄都寶藏》增加了一千數百卷道書。主要增加全真道士新撰之著作。 以上各種《道藏》均已亡佚,現存者為明《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萬曆以後所出之大批道書和此前失收之道書,有待於收集編纂。 研究《道藏》的專著,有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日本學者吉岡義豐、大淵忍爾等對道藏的研究也有新的成果。
推薦閱讀:
※中國12處避世踏春地
※中國新聞出版網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0)
※中國石拱橋
※中國佛教的傳播與發展概況--西普陀寺--中國西普陀寺--貴州西普陀寺--貴州佛教網--貴州...
TAG:中國 | 道教 | 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