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標指的防守反擊與主動進攻法

截拳道拳功築基自從李小龍離開人世,截拳道便成了頗具爭論的一門武道。由於李小龍的武學思想主張開放性地接受技巧,所以一部分人只說而不練習截拳道,並自以為得到了李小龍的真傳——由武人哲。由武入哲是否意味著放棄技術訓練,單獨追求意境呢?不!如果拋開技術訓練而單講「道」,就脫離了武學體系。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哲學家,但絕不是武術家。武道一體,這才是武之道。筆者習練截拳道七載有餘,現將所悟截拳道基礎訓練方法整理成文,與同道共饗。一、力量練習攻擊能力並不是來自於招式,而是來自於使用者本身。即使是攻擊力很強的踢襠,以不同力量使出,也有不同的效果,力強者可一擊致死,而力弱者(如兒童或婦女)不過令對手疼痛片刻。所以說,力量是格鬥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絕對不可忽視力量訓練。肌肉素質決定力量,這是不容置疑的科學道理,氣功也不過是一種意念與身體相結合的訓練。提高力量惟一方法是加強肌肉訓練。進行力量訓練前,要先做好熱身運動,而且訓練中要適可而止,要知道「過猶不及」,功力增長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此介紹一些練功方法,可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雙拳支撐:雙手握拳,以標準俯卧撐姿勢開始,雙拳面及雙腳尖著地(圖1)。此方法既可練習全身力量(尤其是臂部、腹部、腿部),又可練習拳頭硬度。初練時,要以正確姿勢堅持1分鐘,隨著功力日深,逐漸增加時間。

注意事項:1.雙拳相距同肩寬,雙臂要始終挺直;2.身體要始終挺直,不可彎屈;3.不可將此練習等同於傳統武術中的樁功,誤以為堅持時間越長越好,否則將造成肢體損傷。即使功力增強之後,一次堅持5~10分鐘也已足夠。初練時,若有條件,可將兩個沙包(或拖鞋等物)放在拳下,切不可初次練習就以拳面著地。慢速全力出拳:以截拳道警戒式開始(圖2),意想自己正在以拳推動萬斤巨石,以前手沖拳向前擊出,速度要非常緩慢,全身肌肉要完全繃緊。收拳時,全身肌肉放鬆,並體會全身放鬆的感覺。前後拳交替出擊,出擊次數視情況而定。此練習在熱身時進行有奇效,且若長期堅持,可形成充分放鬆肌肉的習慣,只須在擊打時迅速收縮肌肉。注意事項:1.出拳時不要伸直手臂,否則易造成肌肉拉傷;2.出拳時動作不要變形;3.量力而為,不可貪多。負重出拳練習:雙手各持啞鈴,以截拳道警戒式站立,前手、後手沖拳交替快速擊出,力盡為一組,組數視具體情況而定。此法可有效提高出拳力量與速度。注意事項:1.出拳與收拳要快,動作不可變形;2.初練時以2~3公斤啞鈴為宜,不可貪重;3.不可貪多,不要練到手臂酸軟再停止,否則將形成不良的動作習慣。腰部力量練習:下腰(圖3)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法,既可練習柔韌性,又可增強腰腹力量。下腰幅度不要過度,以免摔倒。俯卧在地,雙手於腦後抱頭,請一人按住自己雙腿,以腰力將上身抬起(圖4),20次為一組。無人陪練時,可俯卧於床或桌子前面,雙手抓握床腳或桌腳,雙腿併攏,以腰力將下身抬起(圖5)。前臂及指力練習:練習指力,最簡單的莫過於以手指做俯卧撐。初練時以雙手五指撐地,隨功深而逐漸減少手指。另外還可以用握力器或橡皮圈來進行練習指力。手抓罈子也可練習指力。找一個大小適中的空罈子,以單手五指抓住壇口(圖6),上提至胸前鬆手,罈子落至腹部時,以另一手五指抓住壇口,反覆練習。

二、硬度練習硬度是格鬥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前面提到的雙拳支撐便是很好的拳面硬度練習,用此動作練習俯卧撐,可提高拳頭的硬度。但練習時要小心,以免受傷。筆者認為,最好的硬度練習方法是擊打練習(如打沙包等)。初練時,最好用豆類等裝填沙包,隨拳面硬度提高再逐漸換成沙子。打沙包時,有快打快收、快打慢收兩種方法。快打快收,即快速出擊,擊中沙包後快速彈回,如快拳擊人一般;快打慢收,即快速出擊,擊中後,拳停在沙包上片刻再收回。二者各有宜處,練習者可自行體會。打沙包時,如想練力量,則應盡量纏上護手繃帶,或帶拳套打重沙包;如想練拳面硬度,則應赤手打沙包 (最好是牆壁沙包),擊中沙包後,手臂不要完全伸直 (圖7)。硬度練習不單指拳面,還包括掌面、掌緣(即「手刀」)、手指、手臂、肩膀等。部位雖不同,練法卻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手指的硬度練習要極小心。一種有效的手指硬度練習便是傳統的插沙,但會有損傷,且須用藥,所以不建議武友練習。練掌面及掌緣時,要注意擊打位置,應以掌根為力點 (圖8)。掌緣攻擊力量大,速度快,若準確命中對方頸部,會有生命危險。應重點練習此法,但切記慎用。手臂抗擊打練習非常重要,因為格鬥中主要的防守武器是手和臂,臂的作用又大於手,若沒有一個堅實的手臂,很難擋住對手的攻擊。簡單的練法是一臂在上、另一臂在下,兩臂互撞(圖9),由輕到重,互撞3~5分鐘,然後雙臂交換位置練習。也可用手臂擊打沙包或各種材質的柱子,注意要由輕到重。截拳道基本上沒有肩部攻擊法,但作為貼身戰時的意外武器,建議練習一下肩部的硬度。三、柔韌性練習與下肢相比,上肢的柔韌性常常被習武者忽略,這是十分危險的。沒有靈活柔韌的上肢,便無法打出有力而刁鑽的攻擊。更重要的是,若靈活、韌性與力量不成正比,往往易造成自身損傷。上肢柔韌練習包括腕部、肩臂部、腰部等。腕部的柔韌性主要有轉腕、壓腕等方法。肩臂部的柔韌練習有壓肩、振肩、擴胸、背後合掌等。具體方法為:雙足開立,面對牆壁或桌子站好,將手放在牆壁與腰同高處或桌子邊緣,向前俯身,振壓肩關節(圖10)。振壓數次後,用最大限度下壓,堅持數秒,此為壓肩。正常站立,雙臂自然下垂,以肩關節為軸,一臂從身前自下而上向身後揮動,另一臂反向揮動(圖11),練時注意用力不要過猛,此為振肩。擴胸即是體操中的擴胸動作。背後合掌時,雙足開立,雙掌在背後相合,並盡量貼背向頸部移動(圖12)。

腰部柔韌練習有下腰、俯腰、轉腰、涮腰等方法。俯腰時,並步站立,雙手十指交叉上舉(圖13),上體前屈,雙手盡量按在足前地面上,反覆振壓(圖14)。振壓數次後,抱住雙腿,盡量使面部貼在腿上(圖15),堅持數秒。另一方法為:雙足分開,上身彎向身體一側,同側手盡量向下伸。振壓數次後,上身再彎向另一側。轉腰動作為:雙足開立,雙臂彎屈端於胸前,雙腳不動,上身向一側平轉,至極限時,向另一側平轉(圖16)。反覆數次後,每側各堅持數秒。涮腰動作為:雙足開立,雙臂上舉,身體以腰部為軸,按順時針或逆時針做大幅度轉動(圖17)。截拳道標指的防守反擊與主動進攻法中國武術在技戰術上有著「退寸進尺、放長擊遠、一寸長一寸強」的特點。截拳道作為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其技戰術思想依然根植於傳統武術的沃土之中,故標指技法的運用最能表現出這種先禮後兵、以巧勝人的打法。現依其理法,先論概念,再論功法與應用,謬誤之處,望方家斧正。標指為貼身近打類動作,即四指併攏,拇指內扣,力達指端,以戳擊對方要害部位為主要打法。辯證分析,亦可砍、削、托、頂。本文主要論述標指技法中的戳擊法(圖1)。功法訓練1.上、中、下位連環戳擊法呈馬步式,雙手掌平放於兩腰胯部,收腹挺胸,目視正前方(圖2),出右手向正前上位戳擊,眼隨手走(圖3),意在擊敵咽喉及眼部。收右手出左手,向正前中位戳擊,一收一出同時進行(圖4),意在擊敵胸肋部。上動不停,收左手出右手,向正前下位戳擊(圖5),意在擊敵小腹或襠部。如此上、中、下三位連環練習,每組40~50次,分3組練習。也可先以左手向正前上位戳擊,次以右手向正前中位戳擊,再以左手向止前下位戳擊。

要點:戳擊時,手掌心由向上至向下外擰,以螺旋勁向前戳擊;收回時,手掌心由向下至向上帶回,充分體現以指打人的擰鑽勁——「出手如鋼叉,回手如鋼銼」。2.左、右式劃圓戳擊法呈馬步式,雙手掌心向下平置胸前,收腹挺胸,目視正前方(圖6),雙手向右後外側劃圓,經大腿側(圖7)。上動不停,待雙手至小腹處時,驟然發勁向正前方戳擊(圖8)。發勁時,以抖彈勁為主,再以雙手向左後外側劃圓,經大腿至小腹前,驟然發勁。左右式合併練習,每組40-50次,分3組練習。要點:雙手向後外側劃同時,要放鬆,意在粘連抓捋對方之攻勢,再以迅猛之抖彈勁擊其要害。拳諺之「極緩慢而後極迅猛,極柔弱而後極剛強」與放鬆劃圓後的驟然發勁原理相同。

3.俯卧撐指力訓練雙手十指著地支撐身體(圖9),吸氣時下落(圖10),呼氣時上撐。每組10-15次,分3組練習,功久指力強者,可以雙手中、食四指著地做俯卧撐(圖11—圖12),呼吸法同上。依此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再以雙手中、食四指側立練習(圖13)。

要點:指力練習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一暴十寒。一、退寸進尺技戰法應用(防手反擊)1.捋手戳喉法對方以前手直拳擊我頭面部,我觀其肩一聳,速以右手順其大臂向下抓捋至肘或腕關節(圖14,圖15),即借其力向下捋帶(此為退寸)。同時以右手標指順其前臂向其咽喉部戳擊(此為進尺)(圖16)。

要點:抓捋時須向外劃圓,化其僵力,順勢而打,後腳尖蹬地發力,勁達指端。2.掛手戳眼法對方以橫擺拳擊我面部,我速以右手前臂由前向後掛帶(圖17)(此為退寸);同時以左標指戳擊其目(圖18)(此為進尺)。

要點:退者為防,進者為攻,掛手與戳眼須同時進行,即防中有打,打中有防,力達對方眉骨下,意如「二龍搶珠」。3.接腿戳腹法對方以前鞭腿擊我胸肋部,我向左格擋,反夾其腿 (圖19,圖20)。我身體向左後方旋轉,卸其勁(此為退寸);速以右手標指戳擊其小腹或襠部(圖21)(此為進尺)。要點:接腿後便以標指戳擊,接則為退、化,戳則為進、擊。二、放長擊遠技戰法應用(主動進攻)1.壓手戳喉法我以直拳擊對方頭面部,被其封住(圖22),我速以後手壓砸對方手臂(圖23),驟然發右手標指,戳擊其喉令其倒地(圖24),意為「一劍封喉」。要點:壓手時,即上前步出指戳擊,貼身靠近,身形抖動,以利放長擊遠。2.上虛下實戳胸法

雙方對峙,我上前步,以前手標指虛戳其目(圖25),趁其不備,出右手標指擊其胸肋部,令其倒地(圖26)。要點:步法與身形協調一致,前後手連環應用。標指的穿透力依賴於後腳蹬地,這樣虛實兼備,勁意相連,才可放長擊遠。李小龍得意技──勾漏手在振藩截拳道「勾漏手」技術中,以「封手」及「連消帶打」為其鮮明的特徵。這兩種技術的複合運用,可以更快、更安全、更有效地阻檔住對手的攻擊,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並發揮出順勢防守反擊的威力。 在振藩「勾漏手」中,以拿為「勾」,以掛為「漏」,即我們通常所稱的「掛拿」。其中,「勾手」分為「外勾手」「內勾手」「交叉勾手」;「漏手」分為「外漏手」與「內漏手」。一、警戒式(擺樁)對峙——振藩擺樁——搭橋敵我雙方以截拳道警戒式(擺樁)對峙,敵向前滑出一小步,前手拳變掌,拇指屈扣,四指朝前,向我面部攻擊;我迅速變警戒式為振藩擺樁,後手拳變掌收護於胸前中線上(稱「護手」),前手拳亦變掌,拇指屈扣,四指朝前(稱「問手」),以手腕封靠住敵前手手腕(圖1、2)。

以下各式,皆由這種「搭橋」狀態開始。二、外勾手沖捶敵我雙方「搭橋」,我前手手碗外側與敵人前手手腕外側相靠。我前手迅疾向小指一側屈腕回勾,五指用力叼拿住敵前手手碗,順勢向自己右體側下拉,迫使敵人頭部及上身前移,同時後手「護手」變沖捶,沿體前中線用力擊向敵人面門(圖3、4)。

要領:叼拿迅疾有力,向下拉帶敵手與沖拳擊敵面要同時進行,一氣呵成。三、外漏手沖捶敵我雙方「搭橋」,我前手手腕外側與敵人前手手腕外側相靠。我後手迅疾沿體前中線向前穿出,四指用力掛拉住敵人前手手腕,順勢向自己右體側下拉,迫使敵人頭部及上身前移,同時前手「問手」變沖捶,沿體前中線用力擊向敵人面門(圖5、6)

要領:掛拿迅疾有力,四指用力掛牢敵腕,向下拉帶敵手與沖拳擊敵面要同時進行,一氣呵成,沖拳要快、要有力。四、內勾手沖捶敵我雙方「搭橋」,我前手手腕外側與敵前手手腕外側相靠。我後手迅疾沿體前中線向前穿出至敵前手前臂內側,連續不停向小指一側屈腕回勾,五指用力叼拿住敵前手手腕,順勢向自己左體側下位,迫使敵人頭部及上身前移,同時前手「問手」變沖捶,用力擊向敵人面門(圖7、8)。

要領:叼拿迅疾有力,向下拉帶敵手與沖拳擊敵面要同時進行,一氣呵成,沖拳要快、要有力。五、內漏手沖捶敵我雙方搭橋,我前手手婉外側與敵前手手腕外側相靠。敵後手變直拳(即拳擊式拳心向下沖拳)打向我腹部,我前手回收,後手向前、向下拍封住敵左拳腕部,順勢向自己右體側下拉,迫使敵人頭部及上身前移,同時前手變沖捶,沿體前中線用力擊向敵人面門(圖9、10)。

要領:拍封敵拳的拳腕要快而准,掛拿迅疾有力,四指用力掛牢敵腕,向下拉帶敵手與沖拳擊面要同時進行,一氣呵成,沖拳要快、要有力。六、交叉勾手掛捶敵我雙方「搭橋」,我前手手腕外側與敵前手手腕外側相靠。我以前手手腕靠掛住敵人前手手腕的同時,後手沿體前中線向前穿出至敵人前手的前臂內側(此時我的雙手手腕前叉成「十字手」架住敵前手),連續不停迅疾向小指一側屈腕回勾,五指用力叼拿住敵前手手腕,順勢向自己左體側下拉,迫使敵人頭部及上身前移,同時前手變掛捶,從左向右、由內向外、由上向下用拳背掛擊敵右側面門(圖11、12)。

要領:交叉勾手要快,叼拿迅疾有力,向下拉帶敵手與挫捶擊打敵面要同時進行,一氣呵成。七、沖拳(或斜崩拳)漏手掛捶 我以前手直衝拳(或斜崩拳)向前、向下虛打敵人腹部,敵右手向下、向外成「括手」撥截我拳,我後手迅疾沿體前中線向前穿出以「漏手」掛拉敵右手手腕,同時前手從中線向前穿出以「漏手」掛拉敵右手手腕,同時前手以掛捶擊敵右側面門(圖 13、14)。

要領:當敵人中計,以右手撥截我虛打的前手拳時,我要以最快速度變成漏手掛捶,擊打快、准、狠。八、沖拳勾手掛捶 我以前手直衝拳虛打敵人腹部,敵人左手向下、向外成「括手」撥截我拳,我後手迅疾沿體前中線向前穿出以「勾手」叼拿敵左手手腕,同時前手以掛捶擊敵面門正中(圖15、16)。

要領:當敵中計,以左手撥截我虛打的前手拳時,我要以最快速度變成勾手掛捶,擊打要快、准、狠。第七、第八兩組配合假動作的打法,在振藩截拳道中又稱做「影打法」,是「漸進間接攻擊法」與「封手攻擊法」複合運用的範例。李小龍風采再現——振藩拳道圖片展示圖1:李小龍現身說法,演示二節棍技法中最為基本的招術:單手持棍正向前劈。注意:在該動作過程中,只有二節棍充分伸展之後,持棍手的腕部才挺直,另外,左手即非持棍手始終處在防衛的位勢上,以應付對手的反擊。圖2;照片(A)是李小龍示範的兩節棍技法中的對敵姿勢,李氏當時認為該姿勢很適用持械打鬥,照片(B)是李氏由(A)開始,進行正手前向鞭擊的瞬間映像。照片(C)、(D)則是(A)開始的二節棍反手撩擊技法的示範,做為一種突襲策略從警戒勢即(A)突然做反手由下向上的撩打,它是很常見的。圖3:在這組二節棍技法演示過程中,李氏把腿腳技法增添其中,如此使二節棍技法更令人眼花繚亂。

圖4:李小龍這裡示範的是三節棍對矛技法,李小龍當時用的這條三節棍,每節棍長約1碼,中間用長6英寸的金屬鏈相接。李小龍充分運用「一寸長,一寸強」的三節棍來反擊依魯山度的矛刺,然後便上封下掃攻擊對手的前鋒手。圖5:李小龍示範矛的攻防姿勢。(A)和(B)是貓勢持矛警戒勢,這與二節棍警戒勢很類似。(C)和 (D)是持矛傾體攻擊姿勢,(E)是李氏單手持矛欲攻之態。

圖6:這裡李小龍示範了警戒勢的四種手部姿勢,這可能與廣大讀者所熟知李氏對敵姿勢大相徑庭吧!(A)是一般初學者宜用的對敵姿勢,(B)是蛇手,它多用抽打和刺擊對手的頸面要害。(C)是龍爪手,它多用於抓拿撕扯之用。(D)是種誘敵的姿勢,通常只有高手才選用。圖7:李小龍與依魯山度示範攻防同動戰例,攻防同動即我們常說的連消帶打。(A)所演示的是對手以右直拳攻擊李,李用右臂右肩對其進攻進行偏向順勢予以還擊的瞬間。(B)和(C)則是在對手沖拳的瞬間,李小龍瞄準對手的空當,以後發先至的快手技法抓拿對手的腹股溝。

圖8:李小龍與依魯山度示範封手攻擊法。李氏用後抓拽對手的進攻臂,迫其失衡,同時進身到對手內側,用手法或腳法予以還擊。圖9:李小龍與依魯山度在(A)到(C)中依然是對封手攻擊的演示。依魯山度右手進攻被李小龍右手封抓後(A),李隨即用左手前格壓對手肘關節(B),然後左手順勢向下拉帶對手右前臂,用右手拳擊其面還以顏色;(D)與(E)則是對迎擊的演示,即李氏以左手格開對手進攻的同時,用右手的蛇形技攻擊對手面部或以掌根擊打下頜。

圖10:仍是在如畫馬布裏海灘。(A)至(C):依魯山度左手直拳進攻,李小龍進步格擋同以右手直拳攻擊對手的太陽神經叢。(D)則是另一種對付進攻的方法:上盤纏抓對手進攻臂,下盤用45度斜下側踢攻擊對手的膝關節。李氏對於攻擊對手的膝關節這一技法非常推崇,因為只要用60磅左右力即能瓦解其膝關節,一旦對手中招,則必敗無疑了。(F)則是李小龍對付對手右直拳進攻的瞬間映像,李氏直接用左手拳劈砸對手進攻臂的內肘彎處,同時用右手拳攻擊對手面額。(E)是李小龍對付對手右拳進攻的另一種方式,即搶在對手進攻之前,向前跳進用自己的前手封掛對手攻擊手同時出右手攻擊對手。顯然這是一種封手攻擊方法。(G)—(I)是李小龍在近戰反擊對手的情形,李用自己左手封纏對手(以一伏二——譯註),然後用短拳或掛捶反擊對手。(I)和(K)從遠距離開始,李小龍突破依魯山度的防守,用側踹或橫掃踢攻擊對手。圖11:(A)和(B)是一種典型的消擊戰例,用手拍壓對手的拳攻同時前踢對手的襠部要害。(C)是李小龍用後手封纏對手的拳攻,同時以前手攻擊對手太陽神神叢。(D)和(E)則是李小龍拍壓對手進攻的同時,用蛇型手及虎抓攻擊對手面部時的圖片。(F)是李氏對付依魯山度前手直拳的又一種方法,李小龍用右手抓住對手的進攻手腕,同時向對手外移,然後以左手肘格壓對手被拉直的肘關節同時身向右轉,令對手伏地,此乃一擒拿手法。(G)是李小龍用上臂偏置對手進攻(臍手的運用——譯註)後,趁虛而入攻擊對方腋下要害的情形。(H)是李小龍與依魯山度位勢均等情況下,相互攻防時的姿勢。李下防住了對手進攻襠部的前踢,而依魯山度則在上盤格擋住了李氏的橫掃踢。

圖12:李小龍用右手擋開對手右手進攻,同時給自己創造出用左手攻擊對手頭面的空當,當然這個動作需要做得相當自然如(A)所示。(B)是李小龍向依魯山度解釋這種自然的防禦。(C)—(E)是依魯山度試圖用後手攻破李氏的防禦,李小龍則向前進步用拍手格移對手的進攻,然後用同側手(即攻防都是用的後手)掛拳反擊對手頭面。在這種情況下,李氏接下來用前踢腳法加以攻擊,攻擊觸點在前腳掌或腳跟位置如(F)所示。當然也可以用跳踢如(G),這種踢技的優勢在於其能令對手大出所料,使對手的防禦上移,這樣對身體的保護相對減弱,(H)—(J)當依魯山度再次發動對李氏頭面攻擊之時,李小龍屈膝後撤至其攻擊範圍之外;依魯山度順勢做橫掃腿攻擊李小龍肋腹部,李則用前臂猛力向下格擋對手的攻擊腿脛骨。令其大痛收腿,李則立即順勢起腳攻擊對手襠部。圖13:這一次依魯山度試圖左腿側踹來進攻李小龍,李小龍仍採用右臂下格對手脛骨的手法來應敵(如(A)(B)所示)。接下來對手再試圖用標手刺戳李小龍的面部,這種情形之下,李只是很簡單做以向後的晃閃,注意李的左手始終處於高位防衛狀態,膝部微屈意在獲得良好的平衡感,向後移身動作應如水般「流暢」(如(C)所示)。(D)和(E)一旦對手回撤,李即以標手回擊其面額。

圖14;李氏虛步貓勢內拉格擋對手的前手直拳,然後用左手(後手)再次拍壓對手的進攻手,使其頭面暴露,然後以前手標指攻擊其面額(如(A)—(C)所示)。依魯山度再次換為左手攻擊,李做後手拍擋同時用前踢攻對手襠部。圖15:這一次,李小龍與依魯山度互換角色。李小龍出拳進攻,依魯山度首先用左手防禦李的進攻,然後再用右手攻擊李的腹部(如(A)—(D)所示)。(E):李小龍與依魯山度都感到這樣過於繁瑣,於是開起玩笑來;緊接著,依魯山度又用勾踢來攻擊李(如(F)所示),李小龍問:「這是什麼招術呀?」。

圖16:這是李小龍自創的一套拳法,也就是「型」。動作的攻防走勢以直線進攻為主,圖(G)是李小龍完成動作後放鬆姿勢。圖17;是李氏演練的傳統詠春功夫的小念頭套路,具體動作解釋從略。

圖18;這是李小龍遺留下的六張太極拳照,(A)—(C)是太極拳中「雲手」動作;(D)——(E)是太極拳中的「金雞獨立」招式。截拳道功夫絕技精武指練習

在截拳道中,李小龍從傳統武術內功中改道創新的精武指,堪稱他搏涯的得意之作。僅管截拳道適於實戰,而不適於表演,但李小龍那渾灑自如的指功表演,令在場多少冠軍人物自慚不如。他能憑精深的指力,隨意調動意、氣、力合一的流動能量,瞬間截斷4-5厘米的木板塊,觀眾無不掌聲雷動。精武指運用於實戰,其威力更大。以精武指攻擊人體要害,打擊穴位,則更是入里透內,無往不克,其攻擊力之猛,摧毀力之大,更是其它技術難有,這種武指絕技,後來成了李小龍的不傳之秘。因為精武指傷害性較大,在當前的武術擂台和切磋武技時,都嚴禁使用。李小龍說過:「學過武術自衛術的主要目的在於自我保護。」截拳道絕非只是偏於某一方面,唯有整體武術方可應付任何情況。」掌握一門起死回生的技術,無論對於武者,還是一般人用於自衛,都具有現實意義。一、精武指及其訓練(一)精武指手形1、剪形指伸展食指與中指,兩指略微分開,拇指壓於無名指的第二關節處。2、單食指單指伸直,其餘四指捲曲,拇指壓於中指的第二、三節處。3、指節拳指節拳是中指或食指從正常的拳中突出。》(二)功力與技術合一訓練1、原地空擊2、右手快速連續上下戳擊。3、有牆上固定一塊厚10厘米的橡皮板,板上畫上眼睛和咽喉,練習者配合各種滑步連續戳擊橡皮板上「眼睛」和「咽喉」。5、打木人樁。先制一與規人大小、扃低、模樣相似的木人,用墨汗標明人體常用穴位,其中致命穴要害穴要用不同顏色標出。習者面對木人,相距40厘米點穴。其法是氣覺丹田,運至體身。調精銳之氣,貫注指端,對準木人要穴髮指擊打。開始點打木人樁時不要用力過猛,要秩序漸時,逐步嗇擊打力量。熟練後,腳體放鬆,集中注意力,環繞著木人樁有規律的移動,從不同位置,角度和距離擊打木人樁,反覆設想和練習在各種情況下點打木人樁要害部位。6、試招。試招是磨練精武指技藝,提高戰術意識,培養精武指實戰技七的有效訓練方法,也是鍛煉和提高反應速度、應變能力和動作敏捷性的有效方法。兩人在訓練中可以用假動作配合精武指攻擊雙方,也可在防守對方進攻的同時施以指功。在試招訓練的過程中注意反應和動作速度的煉。試招訓練畢竟有別於實戰,宜點到為止,否則容易造成意外傷害。(二)精武指功力訓練1、身體正直站立,兩技橫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於兩大腿外側,百會上頂,下頦微收,口輕閉,舌源輕舐上齶,雙目平視正前方,含胸拔背。呼吸綿綿若存,要達到連自己也聽不到呼吸之聲,意冥丹田間分鐘;然後兩手十指相對,掌心向上,緩緩向上,緩緩抬至胸齊,同時吸氣。意念將日月星辰及地球萬物之精氣由腳底湧泉穴,雙手勞營穴,頭頂百會吸入身體內部,充潤整個下腹部。呼乞時,雙掌內旋外翻,雙手食,中指相對,其作各指握攏,用意勁向前推出。意守雙手中,食指指端,雙臂伸直後自然下垂。重複式20次接練下式。2、以雙手指尖撐地,兩臂略寬於肩,以前腳掌去撐地面,身體俯卧成直線,腰下可凹,頭不能低,雙眼微閉,舌尖輕抵上齶。寧心靜慮。吸氣時柔和自然,意守丹田,當氣慢慢充滿整個丹田時,以鼻噴乞,噴氣時意念流動的能量象水一樣從丹田發出,注入骨縫肌膚,並由前臂向指尖激射流動,從指尖噴射而出。同時雙用十指驟然用力向下點壓。此式練習5於後可減去雙手小指掌地,最後公以雙手中,食指點地,支撐體重。如上反覆練習10分鐘後接練下式。3面對牆壁,在距牆0。5米處直身站立,兩足橫開與肩屆寬,雙手以食,中指點壓於牆上,扃與肩平,吸氣時意念流動的能量象水一樣從丹田發出,經前臂各指尖激射流動,從指尖噴射而出。然後自然放鬆。如此重複19次接練下式。隨著功力的加強,雙腳與牆的距離逐漸加長。4身體側爺卧地,用右手5指支撐地面。兩腳交叉伸直撐於地面,全身保持平直。右臂要伸直,左手收於肩前。以鼻吸氣,意念流動有能量慢慢集丹田,充滿丹田後,以鼻噴氣,噴氣時意念流動的能量從丹田發出,經前臂向指尖激射流動,從指尖噴氣而出。同時右手手指用力點按地面,然後自然放鬆。此式重複練習19次,次按第2式方法逐漸減至以單手中,食二指角世功。5,用木桶盛滿綠豆,自然站於桶前,駐我握成劍指收於腰間。呼鼻吸,先吸氣,在吸氣未時,喉頭配合吸氣動作吞入一口氣並意送至丹田。隨即以劍指對著桶內綠豆用力插入,同時以鼻腔噴氣,收提肛門和睾丸,並意領內氣和丹田處上升,尚手臂向指尖奔瀉瀉而去,此式每次雙手輪流流練習30次。綠豆換成細沙,最後換成鐵耗練習。為了保護手指免受損,以防因傷而輟功,每次練功前後均用藥水浸洗手指。洗手藥方如下:五加皮20克,透骨草15克,防風9克,白芷20克,紅花9克,枳殼9克,青皮6克,青鹽200克,童便300克。上藥用酒,水各半煎湯令沸侯用。於練功前後時,即以雙手在葯內洗之,36天後按原方重新配方換藥。截拳道是:「純粹以實戰為目的的技擊」其訓練最大的特點就是著眼於實戰。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實戰本領,並不是為施展斷板,碎磚的表演功夫,因而經過上訓練下要進行大量實戰性訓練。二、人體要穴穴位作為一個截拳道者,達到武術高層次的首要標誌,就在於對人體結構的透徹了解。根據《銅人俞穴鎮炙圖經和《鎮炙俞穴索引》所知,致傷奪命的主要穴位有36穴,一經點打,即有生命危險,且受傷之後,救治亦並非容易。故習者精武指者,對這36究不可不認真了解和掌握。(一)頭面門1、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線交點,人體頭頂正中之處,即腦門最高骨節部位。點打後癥狀:被點後昏悶,牙關緊閉,四腳僵直不省人事,甚至醒後現神志疾呆,失單妄語現象。較輕者則出現巔頂刺痛,痛不可忍,頭部糞熱,眩暈欲嘔,耳鳴等症。2、印堂穴位置:在兩眉正中線與人體正中線交叉點的凹陷處,即在兩眉頭線正中。點打後癥狀:被中後頭部昏悶深重,刺痛難心,時見眩暈,眼目昏花,眉棱骨疼,也有受傷出血者或面部學腫頭如牛者。3、睛明穴位置:在目內 眥之內上方陷中,兩眼中間鼻骨正上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出現昏昏暈,天眩地轉,眼睛發花,不省人事等症。4、太陽穴位置:在眉梢與處眼角之間向後約1寸工右的凹陷之處。點打後癥狀:被點打後出現持續的頭昏悶刺痛,眼目昏花,耳鳴,甚至喪失,步履虛不穩,頭昏倒地,嚴重時立時喪命。5、人中穴位置:在面部正中線,鼻柱下溝中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的交點處。即在鼻下人中溝從下中溝從下沿上量三分之二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出現牙關閉,口張不開,飲食難進,失單不語,口眼歪斜等現象。若破損則易引暴腫,而致頭昏眼花,神昏悶,較重者倒地不省人事。6、耳門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下頷骨額狀後緣,張口之時顯凹陷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輕者出現耳痛,耳聾,耳鳴,重聽,頭痛等癥狀。較重者則頭面腫大,昏迷不醒,醒後亦口噤不語,嚴重者可以喪命。7、啞門穴位置:在頭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即後髮際凹陷處,內有脊髓。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失啞,後枕劇痛,眩暈倒地,嘔吐,神志不清,呼吸困難,肢體癱瘓,言 語不清,甚至呼吸,心跳停止。8、神庭穴位置:在頭前額正中線上,髮根起向內一大拇指橫量內邊沿處。即前髮際正中直上五分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會出現頭部暈疼,並牽引項背出現疼痛的癥狀。嚴重時可出現神志不清,痴可少語,口角流涎等癥狀。9、人迎穴位置:與喉結相平,在頸去脈之後,胸鎖乳突肌前緣,喉結旁開一寸五分處。點打癥狀:被點中後會引咽喉痛,心跳減慢,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出汗,兩側頭部脹痛,胸悶不適等癥狀,嚴重者當即錯迷倒地,甚至心臟停搏。(二)身體部位1、膻中穴位置:在胸骨正線上,兩乳頭之間,平第四脅間隙處,即兩乳中間凹陷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傷心,胃氣,血迷心竅,致心,胃氣血不能行走,出現胸窩刺痛,脅脅刺痛逐漸加劇內氣散漫喘促,胸悶不舒,咳血,驚慌,神志不清等癥狀。嚴重者當場斃命。2、乳根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第5脅間隙,即在乳中穴下1寸6分,去胸中行各4寸處。左內側為心臟。點打後癥狀:被點打後心區劇痛,呼吸困難,昏迷,休克,心臟驟停,右停根被點,肺經傷,兩鼻出血必死;左乳根被點,吐血而亡。3、期門穴(雙穴)位置:在乳頭直下,第6脅間隙處,內部右側為肝,左側為脾。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傷處漫腫,氣血閼阻,氣逆於一,呼吸困難,眼目脹痛,口渴煩燥,脅脅脹痛或疼痛難心,腹部脹悄,食則嘔吐。較重者,左穴被點,肚經,可致脾臟破裂;右穴被點, 肺經傷,可致肚臟破裂。位置:在臍窩正中。點打後癥狀:被點後內氣散漫,自覺有氣上逆,腹部脹刺痛,大小便不能自制。5、中極穴位置:在肚腹正中線下,臍下4寸處。點打後癥狀:被點後下腹疼痛,噁心嘔吐,膀胱,直腸及會陰有下附感,腹脹,大小便閉塞不通,嚴重者立刻致死。6、關元穴位置:在腹部正中線上,臍下3處。點打後癥狀:被點後小腹痛如針刺,噁心嘔吐,膀,胱,直腸及會陰有下墜感,神疲乏力,四腳倦怠,氣短,遺精,遺尿。7、氣海穴位置:在人體腹部正中線上,臍下1寸5分處。點打後癥狀:被點後氣血上攻,四腳無力,腹部痛如刀刺,臟俯積血,膀胱腫脹,小便不能,甚至可見氣虛欲脫,神志昏迷不醒等。8、章門穴位置:在側腹部,屈肘合腋時,約當肘尖盡處,即在腋中線第11脅骨遊離端下緣處。左側內部為脾,右側內部為肝。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劇烈腹痛,呼吸困難,氣悶不舒,噁心嘔吐,脾破裂現血,面色蒼白,心悸,煩燥,出冷汗,神志淡漠,迅速休克。9、太淵穴(雙穴)位置:在掌心內側,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阻止血脈,內傷氣機,喘急,咳嗽,心胞脹滿,煩悶,唾血或吐血,尿色異常,肩背冷痛。10、膺窗穴(雙穴)位置:有乳頭直上1寸6分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較重者浮腫,輕者痛而腫,嚴重者造成心臟停止供血而休克。11、乳中穴(雙穴)位置:有乳 頭居中,即乳頭之所在。點打後癥狀:被點後面蒼白,噁心煩躁,呼吸困難,甚至休克,心臟聚停。12、鳩尾處位置:在當臍上7寸處。點打後癥狀:被擊中後腹部或心區劇痛,膈肌受損而呃逆,呼吸困難,口唇蒼白,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嚴重者會困震動心臟而亡。13、巨闕穴位置:有腹正中線上,臍上6寸處。點打後癥狀:被擊中後腹部或心區劇痛,膈肌受損而呃逆,呼吸困難,口唇蒼白,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嚴重者會因震動心臟而亡。14、曲骨穴位置:在臍下5寸,腹不部趾骨聯合上緣上當凹陷處。點打後癥狀:被點而膀胱腫脹,小疼痛,便血尿血。(三)脊背門1、、肩井究(雙穴)位置:在大椎穴與戶峰連線的中點,肩部最 高 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一陣酸痛,稍重則肩部及鄰近部位疼痛難心,手臂無力,身麻木,甚至昏厥。2、大椎穴位置:在背部正中線,第7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約與肩平。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當即昏仆倒地,神志昏迷,人事不省。蘇醒後頸項強痛,不能俯仰轉側,嚴重者變成痴呆。3、命門穴位置:在腰部正中線,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腰脊刺痛,不能俯爺轉側,咳嗽時都震痛,甚至可延仲至兩腿軟痿,不能行步,並感神疲乏力。頭暈耳鳴,名為痛癰,而致腎水耗盡而亡。4,長強穴位置:在尾閭骨盡處,兩大腿骨之間。即在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性骨疼痛,牽掣腰部疼痛,腿膝無力,重立時軟癱,或當時尿出,後成脾泄。5,肺俞穴(雙穴)位置:在第3胸棘突下,旁開1寸5分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震動心肺,致氣血閼阻,胸部脹痛,咳嗽不止,咳血或吐血。6,厥陰俞穴(雙穴)位置: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寸5分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心痛如椎刺,咳逆,上氣,暴喘,手心發熱,易死亡。7,腎俞穴(雙穴)位置:在第二腰棘突下,旁開1寸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口吐鮮血或痰中帶血,全身無力,最後麻痹癱瘓。8,氣海俞 穴(雙穴)位置:在第三腰棘 突下,旁開1 寸處。點打珀癥狀:被點聽後傷氣機,血閼,腰部劇痛,有腫塊,尿血,下肢麻痹,癱瘓。9,志室穴(雙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即命門穴旁開3寸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會傷及腎臟,以致腰部劇痛,擴散至肓部,肌強直,腰部有胞塊,尿血,發勢。10,海底穴位置:在肛門與陰囊根部[之間正中點。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當時頭大震,耳鳴目暈,心辦悶絕,腹內膨脹,面唇蒼白,傷處虛腫,大小便不通,嚴重者可昏迷。(四)腿足門1,足三里穴(雙穴)位置:在處膝眼直下3寸脛骨處側1寸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下肢軟瘺,不能以足尖站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三陰交穴(雙穴)位置:在腳內踝骨尖上3寸,脛骨後緣。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下肢麻木,失靈,不能行動,而且痛如蟻嚙食慾大減。3,湧泉穴(雙穴)位置:在足底板 心陷處,即舉足屈恥時,足掌呈再凹陷處。點打後癥狀:被點中後輕重俱不知覺,但因氣血受阻,不能流通,大關,一周後,則遍身猶如蟲鑽。若不醫,傷人心經,則眼紅,鼻內流血;入經,則身軟癱;人脾經,則渾身發瘡,鋒如水耀,其耀穿爛,臭不可聞;入肺經,肺氣脹痛,15日輕入脾經,入腎經則小便不利,小腹作痛。當然,截拳道精華指不局限於點打上述穴位,也可攻擊狹窄而柔軟的要害。在截拳道中,其攻擊的第一目標是對手的雙眼,另外,咽喉,哆窩,腹部神經叢,軟等要害皆可實施精武指。強調一點;點穴技必須以自身精深篤之內功作為基礎,否則不僅志不到應有的作用,且可能為對方所乘,甚至戳傷自己的手指。振藩拳法原始基本打鬥學習任何拳術,注重動作的熟練固然重要,但如何將所學到技巧發揮於實戰中才是其根本。習武者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要練習一些真實有用的東西,往往有些習武者著重於一些華而不實的動作而最終在真實的打鬥中無法將其有效的發揮出來。然而在振藩拳術中很難找到那些沒用的動作,振藩拳術認為:如何將確實有效的動作完全用於打鬥中才是關鍵。在振藩功夫攻擊理論中最重視直接攻擊,李小龍曾提出:「連續攻擊才具有制服的效果」,「敏捷的騰挪移步,攻擊再攻擊」。這種注重主動進攻,而連續、巧妙攻擊的風格,給搏擊者的身體素質,特別是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個耐力不足的搏擊者,將會因精神不及而陷入被動局面。在振藩拳術中其擺樁式(圖1)本身就是一種耐力的鍛煉方法,其實在生活中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每天清晨的跑步無疑是最好的鍛煉。李小龍曾指出:「許多初學者很懶,以致不能迫使自己持久的練下去,只有嚴格地、連續不斷地練習才能增強耐力」。

振藩拳術不僅有著獨特的打鬥理論而且還具有著豐富的格鬥技巧,上次我們介紹的只是些簡單且實用的基本手法。在振藩拳術中尚存一種特殊的手法,使對手之手臂被制住無法移動,這種手法稱之為「封手」,按字面的意義不難理解,這種手法就是將對手之手臂封住,使之不能行動,再加以攻擊的一種方法。就防禦來講,如果你能在瞬間封住攻擊者的手臂,那麼攻擊者的攻擊力、反擊力、防禦力便大大地減低。尤其是如果你能同時封住對方的腳,在短時間內你已穩操勝券,並可不費力的將對手摔倒在地。當然,要實施封手的進攻並非一件容易的技術,對於練過詠春拳術的人來說,也許做起來還算不上難事。同樣如果運用封手技術來攻擊一個熟練的詠春派高手的話,可能不會起什麼效果,如果去對付一個使用先擋後打的技術的拳手,其效果可能出人意料之外的好。從練習中你不難體會出封手使用之機會大部分為對手出手防禦動作時,如果對手懂得運用連消帶打之原理,那麼使用封手之機會就少之又少了,當然,如果能下苦心來研練封手,成功的機會仍然是很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封手技術如果練習的不熟練而盲目的使用是很危險的。在學會封手技術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黍離手的訓練,黍離手在振藩拳術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有效地鍛煉手部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技術過渡到實戰的一種手段。這種特別的練習方式是借用詠春拳術而來的。首先「黍離手」可以提高對對手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尤其在手對手的近戰中,更是具有價值,它能挫敗不具備這種技巧的對手。因為一旦提高了這種敏感性,對手的每一個動作都能被輕易地破壞掉。在振藩拳術中單臂黍離手可謂第一步,首先讓我們做好「二字箝羊」樁式(圖2),雙方同時一方出伏手而另一方則出伏手伏在他的攤手上(圖3),當一方由攤手變為拳攻擊另一方時,你必須變伏手為枕手,將進攻方阻擋住(圖4),接著被動一方你必須反擊將枕手變日字沖拳打向對方面部(圖5),同時另一方也將攻擊手收回變膀手防禦,最後恢復準備式。此式分左右手式,動作均相同。單臂黍離手訓練應左右兩側、攻防雙方交替進行,不應只練一側而忽視另一側。進行完單臂手的訓練後,讓我們再來練習雙手就顯得容易的多了。「雙手」的訓練分為「盤手」與「過手」(手對搏),通過這些訓練,可以充分的使你的實戰感增強。雙臂手的動作仍是兩人相對而立,在四條手臂相搭的過程中,兩人皆以伏攤、捆、纏等手法循環使用。訓練時以右手作膀手,左手做伏手,其對手則以左手做伏手,右手做攤手(圖6),實際中不難看出這只是雙攤手在同時做單臂手的動作,隨即將膀手變為攤手,對手同時卻將攤手化為膀手,與之抗衡(圖7),另一側則相反變化(圖8),如次循環不絕,周而復始做圓周運動,此練法被稱作為「盤手」。盤手,看起來十分簡單,其實要能做到手法正確、位置力度的使用恰當,卻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在盤手練至精熟後下步的練習就是要你進入封手的前期訓練了,他就是過手,也稱作為「試手」。「過手」的動作有很多,但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你掌握如何在近距離內控制對方的攻擊,或是攻擊對方。在雙方盤手過程中,當轉至其中一方由膀手變為攤手,伏手變為問手時,上面一手順勢下按控制其雙手接著攤手由下而上翻出,快速擊向對方面部(圖9),同時另一方應轉馬用同側手臂作膀手防禦(圖10),同變被動為主動翻身變膀手為攤手伏住對手雙臂攻擊對方(圖11),對方同樣用膀手防禦並順勢削手攻擊(圖12),另一方則隨機變化,也可如(圖13)一樣反擊,亦可如(圖14)般。

手要求與對方搭手即能控制住對方重心。沾的功夫,在手上,亦在身上。搭手微引即發勁打擊對手是一法;搭手引使近身,受而制之,制而摧之,又是一法;以身受手,使對方一手或雙手置於無用之地,而我手盡可活變,又是一法。在手過程中,練習者的手在著點不離支撐面,做軸心運動旋轉,可以圓轉自如,從化中預知對方的虛實及變化,身手著點的作用即是「讓中不讓」的妙用,從而在手與封纏中不失我之機勢,當己方發勁打擊對方手時,最好使對手不超越足尖太多,如此能使勁力沉透,且可使自身不失重心,並利於發起連貫而有效的攻擊。當手達到一定境界時,功夫精純者能隨人的動力動向,並且能走而絲毫不差。如此隨感而應,自然就不會拘泥於僵勁和死招式之中。手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攻守中線,力求中央突破」。所謂「中線」就是傳統武術中所說的「子午線」,這是以人體的鼻子的下垂線來劃分的,李振藩宗師亦曾多次在他的著述中展示這種劃發人體中線的圖片。在武術中,子午亦稱子午歸中,以鼻臍的聯線為基準至重心,就是子午的所在部位。而初學手的要求子午中正,則是為使自身能平衡成為一種習慣,從不自然到自然而然,這樣在實戰中就不會出偏差了。子午線或中線是以鼻臍為基準至重心的聯線部位,這條線上分了要害部位,所以在打鬥中應把對方的中線當作攻擊焦點,只在擊中,即使是一記輕拳也會變成致命重擊的。接著讓我們開始學習振藩拳術之封手技術:我右拳對著對手之面做日字沖拳,誘使對手出右手做攤手來阻擋你的右臂(圖15、16),右手變為卦拿抓住對手之右手拉向下方,同時左拳再次做日字沖拳打向對方之面部,誘使對手再出左手阻擋你的左拳(圖17)。左手改為卦拿抓住對手之左手拉向自己的左下方,使對手手臂橫在胸前,運用對手之左手制住對手之右手(圖18),在此情況下對手之雙臂完全無法行動,然後右拳做日字沖拳打擊對手之人中部位,注意封手不只是制住對手之手臂,最重要的還要迫使對手失去重心,使你的腳亦能封住對手之雙腳。

對著對手面部做日字沖拳,誘使對手出左手阻擋(圖19),當對手以左手將你的右手臂向下壓時,左手同時準確抓住對手之右手腕(圖20)。左手抓住對手之左腕向自己的左下方拉,同時右手繼續做一逆拳打向對手面部,誘使對手出右手防禦(圖21)。右拳變為卦拿抓住對手之右手腕並拉和右下方,使其右臂橫在對手胸前,以其右臂封住左臂,然後左手繼續作日字沖拳追打對手面部(圖22)。左拳打向對手面部,分散對手注意力,同時右手抓住對手之右手腕(圖23),誘使對手出右攤來防禦你的左拳(圖24),左拳開掌抓住對手之右手腕,並拉向下方與對手之左手齊平(圖25),右手橫過對手之左手臂抓住對手之右手臂使自己之左手鬆開,迅速做沖拳打擊對手之面部(圖26)。

右手做日字沖拳打向對手之面部,使對手出右攤手來防禦(圖27),右拳變為卦拿抓住對手之右手腕,並拉向下下方,同時左手再做一日字沖拳,迫使對手出左手防禦(圖28),右手將拳改為掌,抓住對手之左手掌,並將對手之左手掌壓在對手之右臂上,使其左掌封住右臂(圖29),左手繼續將對手之左手掌壓向下方,同時右拳繼續攻打對手之面部,你亦可改以右手封住對手之雙手,而以左拳做攻擊之動作,但不管以左手或右手來封住對手,結果都是一樣的。右手以日字沖拳打向對手面部,誘使對手出左手阻擋,同時左手抓住對手之右手腕(圖31),假設對手以左拳欲打擊你的右臂時,右臂必以膀手做防禦(圖32),做膀手之同時右手抓住對手之右手腕,左手放鬆,提起準備做另一次攻擊(圖33),右手臂封住對手之左手臂,同時左手繼續做一日字沖拳迫使對手以左臂來防禦(圖34),由於對手之右腕已被你抓住,因此必定以左臂來阻擋你的左拳(圖35),左手改拳為掌抓住對手之左手腕並向下拉,使其左臂橫在其胸前封住對手之右臂,然後右手做一逆拳攻擊(圖36)。

這種封手技術必須下一番苦功來練習及準確的時間性才得心應手,假設對手首先以沖拳打向你的面部,右手以攤手來擋開對手之右拳(圖37),對手以右手抓住你的右手,企圖以左拳來攻擊時(圖38),右手迅速以膀手來卸掉對手之左臂,左手提起抓住對手之左手腕(圖39),左手將對手之左臂拉向下,使其左臂對住右臂,同時右手提起,利用對手左臂制住右臂之時機有槓桿原理,試著將右手自對手之右手中解脫(圖40),如果對手之右手抓得很緊,右手無法掙脫亦無妨,右手順著左手放鬆之勢,抓住對手之雙臂,然後左手做日字沖拳攻向對手之面部(圖41)。

在封手技術中要做到攻中有守、守中帶攻,才能直達拳術之高峰,雖然上面的數例足以展現出封手技術的威力所在,但這並不代表千變萬化的實戰,實際的打鬥經驗對於一個搏擊好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就好比沒有指針的行船,你永遠也不會達到真正的彼岸。


推薦閱讀:

散手之防拳反擊擒敵
雷霆反擊 第六十一章:混亂的局面
蒼鷺捕蛇竟遭頑強反擊
少林八極拳實戰擒拿技法之並立右手腕被抓反擊
少林八極拳實戰擒拿技法之被抓衣領反擊

TAG:截拳道 | 反擊 | 防守 | 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