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骷髏島 揭開「金剛」身世之謎
2005年底,曾經以《指環王》系列電影震撼過全球影迷的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又以一部《金剛》再次讓全球影迷為之歡呼。這部長達187分鐘的電影,翻拍自1933年的同名電影《金剛》,相比當年堪稱刀耕火種的原始特效技術而言,2005版《金剛》中以數字特技製作的巨猩金剛,幾近完美地詮釋了當今電影技術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成就。
2005年版《金剛》已經不是第一次對1933年版《金剛》進行翻拍的電影了。自從《金剛》這部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在1933年大獲成功後,在70多年的時間裡先後有數個國家翻拍過至少12部直接以「金剛」為主角或片名的電影。在這些翻拍的金剛電影中,較為有名的有以下幾部:
拍攝於1933年的《金剛之子》,出自《金剛》導演之一的厄內斯特·舒德賽克之手。故事延續了《金剛》的內容,講述的是導演卡爾在金剛死後又回到了骷髏島,發現了小一號的金剛——金剛的兒子。這部影片算是最正宗的金剛續集,但可惜無論在票房上還是口碑上都遠不如前作。
碩大威猛的金剛
而拍攝於1938年的《恩杜的金剛》,則是來自跟風的日本人。這部拙劣的模仿作品根本不值一提,唯一能夠使它不被人們遺忘的原因,是這部電影歪打正著地催生出怪獸電影史上另一個著名怪獸——哥斯拉。隨後在60年代,日本人又多次翻拍金剛電影,每次都執著地讓美國的金剛和日本的哥斯拉混戰,而且還狡猾地在日本和美國上映不同版本——日本版本的結尾是哥斯拉戰勝了金剛,而美國版本的結尾則是金剛戰勝了哥斯拉。
1976年的《金剛》則是在2005年版之前被公認為最正宗的一部《金剛》翻拍作品,不過在這部電影中,金剛與時俱進地將攀爬對象從帝國大廈改為了世貿雙塔,讓《金剛》影迷們都大為不滿。本片獲得了1977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但除此之外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很失敗。
對於全世界熱愛《金剛》電影的影迷們來說,1933年版的《金剛》雖然無法和後來的金剛電影比拼特效場面,但它所帶給觀眾的新奇和歡樂,卻是永遠都無法被取代的。而在這些影迷中,就有2005年版《金剛》的導演彼得·傑克遜。
金剛從何而來?
被進化論和時間遺忘的骷髏島上存在著許多奇異的動物種類,這裡的陰暗山谷中,生活著可怕的食人蚯蚓和超級蜈蚣,島嶼上到處都有殘忍兇猛的超級霸王龍,還有專門獵食其他動物的迅猛龍,在黑暗的洞穴中還生活著變異的吸血蝙蝠……
在這些奇異的動物種類中,最大最兇狠的動物就是金剛。但金剛的出身仍舊籠罩在神秘的面紗後,它們這一物種從何而來還有待研究。有人根據金剛的生活習性以及物種特徵猜測它們這一物種可能是由已經滅絕的亞洲巨猿進化而來的。不過不幸的是,在骷髏島消失前,各種探險隊都已經證明,金剛是它們這一物種在骷髏島上的最後一個倖存者。
金剛與恐龍對決
石牆由誰修建?
骷髏島上包括石牆在內的古代建築大概距今三千年左右,這是由一個文明發展程度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差不多的神秘文明在骷髏島上修建的。他們有一種很奇特的風俗,就是供奉死者的屍骸。為了供奉這些屍骸,他們還專門修建了龐大的地下墓穴堆放這些屍骸。而現在這些地下墓穴成為後來遷移到島上的土著人的住所。
這個神秘的未知文明在島上修建了巨大的石牆,以抵禦外面的恐龍和怪獸。但這個神秘的文明最後還是毀於災難性的地震,島嶼慢慢沉入海底,現在的骷髏島僅僅只是當年島嶼的一小部分。
金剛
土著是什麼人?
1933年探險隊發現的骷髏島土著並不是未知文明的後代,而是後來因為船隻失事等原因而遷移到這裡的太平洋土著居民。這些居民以漁獵為生,生活在神秘石牆後的一小塊兒陸地上。這一小塊兒陸地是島上最貧瘠的土地,但只有在這裡,這些土著居民才能憑藉城牆的保護,免受骷髏島上各種怪獸的侵襲。但這些怪獸的存在,使他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正是這種心理,驅使他們將巨型猩猩金剛當作神來崇拜,並以活人當作祭品。
骷髏島在哪裡?
骷髏島是流傳在遠洋水手間的謠傳,只有一張潦草的海圖證明它的存在。根據這張潦草的海圖,我們可以猜測骷髏島大致位於蘇門塔臘群島以西的某個地方。
這座終年被濃霧籠罩的小島,卻不可思議地成為進化論的死角,各種巨大的史前恐龍以及其他前所未見的生物仍舊生活在這個被時間遺忘的角落裡。而這個失落的世界,長期以來並不為人所知,即使偶爾有失事的船員登上這座小島,他們所帶回的信息也都是含糊不清的。
直到1933年,第一批探險隊才登陸骷髏島。他們在骷髏島上所經歷的冒險故事,後來被帶隊的電影導演卡爾拍成了一部叫做《金剛》的電影。隨著骷髏島的名聲被電影傳播開後,不少探險隊也紛紛來到這座島上。探險活動很快被戰爭的腳步阻擋,直到15年後的1948年,這座顛覆進化論的神秘小島在一次地震後永遠消失了。
推薦閱讀:
※金剛:骷髏島
※金剛經講義(9)
※金剛經講義--釋題(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一00集)
※衣鏞光《揭秘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