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代也有諾貝爾獎
假如古代也有諾貝爾獎,中國古人誰最有可能獲獎呢?
最可能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選:墨翟
「力」之定義「刑之所以奮也」比牛頓闡述力學早兩千年
物理學一直是諾貝爾獎的重要獎項。中國古代的物理學成就斐然, 在熱學、力學、光學、聲腔學、電磁學等領域,都有過重要的發現和發明。為全球人熟知的「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只是其中「小技」而已。
在古代科學家中,成就最為突出且具有開拓性的,當推墨翟。
墨翟,即大家常說的墨子,魯國人(還有一說是宋國人),與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等齊名,其所創學派被稱為「墨家」。只是因為人們更多關注他在思想、教育和軍事方面的成就,而忽視了他的「科學家」身份。
墨翟的科學家榮譽,源於其在物理學研究上的貢獻。墨翟的物理學成就,主要反映在力學和光學領域。如今大家熟知的槓桿、滑輪、浮力、光的反射、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原理等,墨翟都有研究, 其科研成果集中收錄在《墨經》一書中。
《墨經》是墨翟和他的弟子們共同完成的傑作。墨翟關於「力」 的定義是從人類的體力概念引申出來的。墨翟把人體稱為「刑」,即「形」;把人通過舉、持、擲、擊等方式而產生的運動轉移變化過程, 叫做「奮」,此即墨翟給「力」下的定義--「刑之所以奮也。」
墨翟是中國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給「力」定義的學者,概述了物理學中「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內容。此定律的發現者牛頓,在墨翟死了兩千多年後才出生。
類似這樣的物理學發現,在《墨經》一書中記載不少,比如對「浮力」的認識,也是墨翟的重要發現,這和後來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所建立的浮力原理完全相符,但卻比阿基米德早了兩百年。
如果墨翟活在今天,完全有資格與阿基米德、牛頓這些西方大科學家比拼,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最可能獲諾貝爾化學獎的人選: 中國煉丹家群體
煉丹用的「中國雪」「中國鹽」影響了人類化學學科
古代中國科學家在化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實比物理學更為突出,運用更廣,至今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列舉出了古代中國人所發明創造的一百項「世界第一」, 其中不少是化學領域的。
「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火藥,便是古代中國化學家的發明。古人在合金髮明、醞釀發明、金丹術、陶瓷工藝、染料油漆等領域,也無不領先於世界。其中的金丹術,是古代中國化學家最為拿手和熱衷研究的項目。
金丹術又稱「煉丹術」,因為被古代貴族歪用、有意神化而變得神秘,但它並不是偽科學。煉丹術是基於古代中國人「求長生」之願望而發展起來的,又稱「方術」。方術在中國出現很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秦始皇求「不死葯」。西漢時,漢武帝劉徹同樣希望「長生久視」,於是在民間廣求丹藥,煉丹逐漸盛行,隨之出現了一批燒丹鍊汞的方士。這些方士即「煉丹家」,如果從化學學科理解, 他們無疑是中國最早的化學家。
煉丹術在化學上的貢獻,反映在對汞、鉛、砷、礬及黃白朮等研究上。「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其實就是煉丹過程中發明的。
一般認為,化學這門科學是在歐洲中世紀煉丹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歐洲中世紀煉丹術源於阿拉伯煉丹術。阿拉伯煉丹術哪來的?源頭在中國,中國煉丹家很早就使用古希臘和埃及人所不知道的硝石和硇砂。
最可能獲諾貝爾醫學獎的人選:葛洪
「殺所咬犬取腦敷之」是免疫學在臨床上的最早應用
中國古代科學家在生理和醫學領域的貢獻,同樣不簡單。
從《三國志》記載來看,漢末名醫華佗已用麻沸散(麻醉藥),對病人實施大型外科手術。《三國演義》中甚至稱華佗提出給有頭疾的曹操「開顱醫病」。華佗是否真的做過開顱手術不得而知,但考古發現證實,古代中國人確實做過開顱手術。
在山東廣饒傅家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曾發掘出土一個距今5000年的成年男性頭骨,該頭骨右側頂骨的靠後部有一直徑為31.25 毫米的近圓形顱骨缺損,此缺損邊緣的斷面呈光滑均勻的圓弧狀。
古代中國人在免疫學上的成就更是世界醫學界所公認的。大家熟知的「以毒攻毒」,就是一種免疫學治病思想, 至少在公元四世紀時,古代中國人已將免疫學進行臨床應用。晉人葛洪在科研領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煉丹、醫藥等都有建樹,在其《肘後備急方》中有一「療猘犬咬人方」,便是免疫學在臨床上的具體應用。
「療猘犬咬人方」點明,在被狂犬咬傷以後,把咬人的那隻狂犬殺掉,將犬腦敷貼在被咬的傷口上,便可以防治狂犬病,即所謂「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複發」。狂犬的腦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及病毒抗體,此方就是「以毒攻毒」,以提高抗病能力,這也是人類狂犬病預防接種的發端。
古人在免疫學上最驕傲的成果,當屬發明了預防天花的「種人痘法」。
天花,古稱「虜瘡」,此病約在公元一世紀的漢代傳入中國,因為是從西域俘虜身上傳染的,所以時人稱為「虜瘡」。天花傳染很快,死亡率極高,尤其到了明清時期,天花幾乎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頭號疫病。終於在十六世紀時,中國人發明了預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種法」。人痘接種法不久便傳到國外,後來更為安全的「牛痘接種法」都是在此基礎上發明的,數不清的人免於天花之災。
最可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選:子貢
提出「貴玉賤珉」乃商品供求關係之「物以稀為貴」理論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代中國學者已注意到了市場經濟規律,形成了一套市場經濟理論。「物以稀為貴」一說,就是這一時期的經濟研究成果。
「物以稀為貴」,是世界公認的理論,其首先提出者為子貢。
端木賜,即子貢,孔子的學生,是當時名揚各諸侯國的商業天才,善於賤買貴賣,從中牟取巨額利潤。子貢具有超強的市場觀察和預測能力,市場預測沒有不準的,孔子多次誇獎他。
如果穿越一下,子貢獲諾貝爾獎提名,成為最後贏家也許並非意外。
在文學領域能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古代中國人,從《離騷》的作者、戰國人屈原,到《紅夢樓》的作者、清朝人曹雪芹,誰獲獎都當之無愧。至於諾貝爾和平獎,有資格得獎的中國人就更多了……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六大神運算元,若此人出山,將改變當代格局
※古代風俗一百圖
※中國古代八字命理學代表人物
※中國從遠古至今的傳說中有哪些神獸?
※古代 揖禮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