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揪住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不足

豬揪住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不足 早前,在國際漢學界知名度頗高的德國漢學家顧彬,突然炮轟中國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中國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國作家膽子特別小……」對此,豬不敢也不能說些什麼,因為豬不是文學這個圈子的,也不愛文學這個圈子。 後來,這位德國漢學家顧彬似乎又修改了口風,在接受南方某媒體採訪時解釋,其中有一條豬聽的很仔細:「中國文學不好,有一點是是因為中國現在的作家沒有像當年那些文學家那樣所具備的多語言能力,如林語堂、胡適等,有些掌握2種外國語言文字,如魯迅等,他們可以用英文寫作,也常把英文作品翻譯成中文。」 就是這點,豬很是不怎麼認同,一個作家的文學作品的好壞,不是以掌握外語為基本條件的,顧彬的這點說法在豬看來很弱智。 大家試想一下,《飄》、《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羊脂球》等的作者會把《飄》、《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羊脂球》等翻譯成中文嗎? 或許《飄》、《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羊脂球》等作者會翻譯自己的作品成其他國家文字,但是,就算《飄》、《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羊脂球》等作者不會把自己的作品翻譯成其他國家的文字,也影響不了這些作品的世界名著地位,這些作者依舊是偉大的作家。 一個作家掌握多種國家文字和語言固然當然以及自然是件好事,可以很好的宣揚本國文化讓世界知道,也可以將世界文化讓國人知曉,但不是鑒定文學價值的標準,只是,不懂外文,要將好的文學作品讓世人了解有些困難而已。 雖然顧彬認為中國作家因該懂外語,因該可以用外語寫作是希望中國作家做的更加好,但是,這和作品高低是兩碼事,不要混淆,顧彬是否好的漢學家,豬不知道,但豬知道,顧彬的一些邏輯思維有問題,那就是: 1.能寫出優秀文學作品的作家,不需要一定要懂外文。 2.優秀的文學作家需要向世界展示作品時,能自己用流利的外文書寫就最好不過。
推薦閱讀:

戚學民:「儒林列傳」與「漢學師承」——《漢學師承記》的修撰及漢宋之爭
一個美國漢學家的獨到點評 為什麼漢語如此的難?
凈空老法師:漢學院的意義(科注437集-5月18日)

TAG:德國 | 漢學 | 漢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