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庸》旨要(上)

中庸是一種做人哲學,更是一種成事的智慧。 中庸之道,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詩人詩物至誠至善,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高調處世,低調做人。是中國人的大智慧。 《中庸》要求君子「非禮不動」「戒慎乎其所不能,恐慎乎所不聞」,做到「慎獨」;要「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嚴於責已;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做博學明智之人。 中庸之道既平庸無奇又至高無尚,既簡單易行又終難企及,它「造端乎夫婦」同時又「察乎天地」,所以只要能抱至誠之心,努力修身、化人,就能達到中庸之境。 認識多少字,不是文化。能知世又能辨理,能思考,善行動,才是文化。 (整理於此,提供給女兒及子侄們共勉) 一、天命 天命,是指個人稟賦而言。人的稟賦是自然形成的,就是含有道德內容的性。人人遵守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當作什麼,不當作什麼,這就有了常規,這就是道。從道入手,修飾品節,這就是教化。 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慎其獨」,要求人們加強道德自覺,謹慎地修養自己,並特別提出「中和」這一範疇。 「中和」是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 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中」。喜怒哀樂總是要發露出來的,但發出來要有節制,無過不及,這就叫「和」。 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整個社會大家都心平氣和,社會和自然界很和諧,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中和,就是中庸。「以性情言之,為中和;以德言之,為中庸」。 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人與生自來的自然稟賦稱做「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別人聽不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秘獨知的時候,更要謹慎。喜怒哀樂各種感情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規律。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的生長就茂盛了。 致用: 1 、安身立命,反求諸已 「安身立命,反求諸已」,就是人要把握命運,只有關注自身。處世成功者善於融入群體,但又不失個性。只有首先認識自己,把持住自己,自覺修正自己的行為,保證不出過錯,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人不可能不考慮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儒家主張應時而動,與時俱化,與外界合作,隨機應變。把握機遇,就是「應運:而適應外界,但不迷失自我。靜如中流砥柱,動似水中行船。 中庸最重要的兩個原則:「時」與「中」。即運用智慧,發揮主觀能動性,隨時調整自身與外界的關係,永遠佔據時空坐標中的最佳位置。在一定意義和限度內,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若對自己認識不足,就會受到種種誘惑,掉進陷阱,不可自拔或迷失自我。 人在某種環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積極融入群體的人,自覺不自覺地犧牲個性,以投合別人。還有對自己不了解,盲目隨大流,結果丟失了自我。 了解自己,是一種明智,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不會迷失自我。 人如果在生活中總是與別人比較,總是希望獲得他人的掌聲和讚美,博取別人的羨慕,他就會慢慢迷失自己,否定自己。 一個人成天批乞討獲得別人的掌聲,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虛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變成了負擔和苦悶,而不是充實和享受。所以,人貴在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悅。 人彼此都不相同,每個人的性格、能力、經驗也各不相同。只有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發展,那才有真正的快樂。 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一詩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使自己對自我有自知之明,還得讓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分析和評價自己。 對自己了解的越明確,所表現的行為越適合本身的情況,你的表現也會越自然,越能給人一個正確的印象。同時他人根據那些印象來與你交往時,交不致引起什麼困難。 對本身有一個明確的了解之時,也等於有了一個做人的標準;儘管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還能表現頗為一致的姿態與行為模式,別人也知道應該怎樣和我們維持適當的關係,如此處世,既能與人友好相處又不迷失自己,真是恰到好處。 2 、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君子應當謹慎有所看不到的地方,害怕有所聽不到的東西。看不見的善於隱蔽,不明顯的似乎微弱,所以君子必須慎防。」 為人處世中,不可能不表現自己,但要注意自己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如果在別人面前過於表現、誇耀自己的話,必定會遭到別人的嫉恨,從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高明的人,能上能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此,就要先從做事留餘地來說。過分自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太露,勢頭難保長久;金玉滿堂,往往無法永遠擁有;富貴而驕奢,必定自取滅亡。達到一個巔峰之後,如果不能適時地退身,勢必會走向其反面。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即使是需要表現的時候,也要把握分寸,盡量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做到「適中」『恰到好處,不要過分表現、誇耀,否則就有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或者災禍了。 3 、修身正已,以得天下 一個人的品貌是先天生成的。然而,一個人的教養卻可以經後天的學習修鍊得到提升。中庸之道始終強調人必須重視修養,必須養成良好的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從大處說,體現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從小處看,體現了一個人的做人品性。孔子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告誡人們,一個人是否擁有較高素養,不在於他做的事情的大小,恰恰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了一個人的整體教養。 曾國藩在選人時非常注重觀察人的舉手投足等不被人重視的細節。他總結出通過人的舉手投足而觀人識人的九種方法:觀神識人,就是要察看一個人的神態是否平和端莊;觀精識人,就是識別人的智明愚暗;觀筋識人,就是察看人的膽量;觀骨識人,就是看一個人的強和弱;觀氣識人,就是看一個人是否沉穩安靜;觀色識人,就是看一個人是否仁慈厚道;觀信識人,就是看一個人素質好壞,修養高低;觀容識人,就是看一個人是否心懷他念;觀言識人,就是通過聽其言,察其心。 這九種識人方法都是察看人是否具有教養的方法。「中和之才最為貴」,「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觀人察質,先察其平淡,後求其聰明。」 「中和」既包含了中庸之意,也含有教養之意。具有這種「中和」品質的人,心性平和,為人處世穩重,不聲不響,又讓人信賴,有王者風範而無霸氣。 一個人是否擁有較高的教養,總會從其神態形色或舉手投足上表現出來。但凡成為達官顯貴的人,都是極重視舉手投足的細小修養,使自己逐步具有貴人的氣質,站在一群人中就能凸顯出尊貴與不凡。 這樣有教養的人,總能給人容顏整潔、端莊穩重、舉止大方、打扮適當的良好印象。 4 、節制慾望,處世之道 人有慾望,也有善良的本心,引導自己的慾望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地滿足自己基本的慾望,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 可是人們常常害怕失去眼前的小利益,而對他人的內心需求去漠然不知,結果失去了更多的東西。這是人性的弱點。不能中庸處理的人,共缺點暴露無遺。 一種處世之術:你掌握了對方的弱點並進行利用,處理問題,求人辦事情就可以被對方認可與接受。 每一個人都有其特殊的慾望,而這個慾望就是他特有的弱點。只要你抓住了他的弱點,並滿足了他的慾望,別人就會效力於你 二、時中 時中:隨時而處中 「君子而時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固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 「過猶不及」。「中無定體,隨時而在」。中處於變動不居之中,這就需要隨時處中。這就是時中。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隨時處中,戒慎恐懼,所以能體現中庸。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譯文「仲尼說:「君子能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合度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無所顧忌肆意妄為。」 中庸,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包容與利用。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的使用。在具體的事件中,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包含著一定的必然意義,就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做出恰當的抉擇,把握智謀,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空間條件下,做出適宜的行為。 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是知與行的統一大業。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致用: 1 、權衡兩端,取其中道 把握「中庸的道理,權衡事理的兩端,去除不及和過之的做法,取其中道而行順乎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此為治世的訣竅。 「執其兩端,中道而行」是一種認識事物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所不了解的事物,對於陌生的事物,如果試著從它的正反兩方面入手研究,就可以避免片面的認識,探尋事物的本來面目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2 、中庸而行,可以無憂 為人處世不偏不倚,堅持中道。這對管理者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 上下級之間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如果這種關係處於良好的狀態中,上下級的需要就都會得到滿足。因此,上級需要下級對本職工作盡心盡責,圓滿完成任務;下級則希望上級對自己加以重用,在成績上給予肯定,在待遇上合理分配,在生活上適度關心。 因此,管理者要適當調整情緒,增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下屬的交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 孔子說:「從惡之,必察焉;從好之,必察焉。」在日常生活中,要立正自身,著眼於事實,待人處事經過思考,理性判斷。 3 、忠告直言,恰到好處 忠告,對於幫助他人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給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誠的人。不愛別人的人不會給予他人忠告,也同樣得不到他人真誠的忠告。 忠告,需要一定的技巧:態度要謙和誠懇;要選擇行當的場合和時機;不要以事與事、人與人相互比較的方式提出忠告。如此,忠告才不會「逆耳」,才可能性取得忠告的效果。 4 、結朋交友,親疏有度 交友是要達到相知相悅、相幫相助的目的。 交友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作為臣子的,如果有事沒事總是與國君親近,離自己受到羞辱的日子就不會遠了;作為朋友,有事沒事總要和朋友在一起,雖然看上去很親密,但是離自己受到疏遠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花末全開朋末全滿」,才是是好的境界。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容得。」 大千世界,云云眾生。立身處世不可太過清高,過分挑剔別人,責難別人,應「清濁並包,善惡兼容」,既可以養德遠害,又可結交眾多的朋友,左右蓬源,利於自己的發展。「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結交朋友,親疏有度,是一種健康有益的交友態度。太親近了,會使人覺得為友所累,讓朋友覺得自己是個負擔;太疏遠了,會使朋友感到形同陌路,失去了作為朋友的本來意義。 三、鮮能 德行就是中道,中庸就是人生至高無尚的道德境界。「中道行為使人成功」。 正因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所以難以把持。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的確是件很難的事。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譯文:「中庸大概是最高最好的德行了吧!但人們很少能夠做到,這種狀況已經很久了!」 至用: 1 、藏鋒露拙,匿銳示弱 「鋒芒畢露」,比喻一個人出眾的才幹。一個人如果無鋒無芒,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也不會取得成功。所以,鋒芒是對一個人才幹的肯定,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在適當的時候顯露出來既有必要,也是應該的。然而,鋒芒是可以刺傷別人的,當然也會刺傷自己,運用起來要多加小心。中庸思想要求為人處世過過無不及,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如果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就很容易導致失敗。 藏鋒露拙,匿銳示弱,並非要人埋沒自己的才能,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招來禍端,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專長。 在社會交往中,要使別人知道你,當然要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單單從言語行動方面努力的話,就難免在言語或行動中暴露鋒芒。 「訥言」者,因為有所顧忌,言語鋒芒便會得罪別人,就會成為自己的阻礙,成為自己的破壞者;行動鋒芒便會招人妒忌,就會成為自己的阻力,也必定成為自己成功的破壞者。 《易經》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器」是一個人擁有的才能。這個才能要在特定的時候表現出來,這樣才不會傷人傷已。 2 、成大事者,自律自重 自律者,才能律人。 3 、君子慎獨,日省吾身 人不可避免犯錯,切不可一錯再錯。有的人成就卓著,有的人成就低下。就是有的人一錯再錯,沒有及時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延緩了前進的步伐。 在現實生活中,總是犯同樣的錯誤,一是會暴露你的思維模式及行為習慣。 犯同樣的錯誤,表明思維模式出現了僵化之處。在做錯事之後,也許想反省自己,卻沒有發現問題所在,所以還要繼續錯誤;也許發現了問題,卻因為行為習慣的束縛,還是要明知故犯。這種人,作事要失敗,為人處事也會生出許多是非。 由於你何種場合出錯,早被人料定,在與人競爭時,還有勝算的可能嗎? 二是影響他人對你的評價。 人們評價一個人,往往是先看外表,再看其所做出的具體事情。事情做的好,進行得越深入,評價就越高。如果總是做錯事,得到的評價就低。別人會對你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產生懷疑。即使是無心之過,是小錯誤,也會對你的評價大打折扣。 人應該慎重地面對犯錯及其後果。首先要反省與檢討自己,徹底了解犯錯的原因,是能力問題、技術問題,還是性格、觀念問題。尤其是性格、觀念問題,要毫不留情地進行檢討,才不會自我欺騙,逃避真正的問題。其次,要反思自己及別人錯誤的經驗,借反思來提高自我警醒。 人會犯錯,經常是國灰性格及習慣所造成的,反思錯誤的經驗,有助於修正自己性格及習慣上的偏差。人只有每天反省自己的人,才能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得啟示,才能獲得精神上的進步。 人們本來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學會很多東西,但大多數人卻沒有對自己的生活做出總結。經常自我反省,才能加快自己的成熟。 「君子慎其獨」,突出特徵在於事無巨細,都謹言慎行,時刻反省自身的行為思想,積沙聚塔,積水成淵,高尚的道德修養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的。 4 、不明中庸,難以立身 有的人推崇強勢哲學,處處用強,時時爭先;有的人希冀別人的成全,一味曲從,喪失自我。 正確的做法是既要保持應有的尊嚴,又要不怕丟面子。 項羽與劉邦所以一個失敗一個成功,關鍵在於他們對待敵對意見了態度上。前者不能忍受批評,白白失去了自己百戰百勝的勇猛;後者能忍,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直攻項羽弊端,最後奪取勝利。 四、行明 行是實踐,明是認知。 賢與不肖是對立的兩種現象,智者做得過頭,愚者做得不足,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 根本在於認識,人們每天都在吃喝,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出滋味一樣,缺乏對道的真知。 人生的成就,就取決於對那個神秘的限度的把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走了多遠的路,也不在於擁有什麼,而在於感悟到了什麼。 原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譯文: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 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足,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彰顯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過了頭,不賢的人又做不到。就像人們每都吃東西,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味出滋味。」 至用: 1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 人與人之間能力大小不同,財富多少也不一樣,這是正常的。而對人耍小聰明,是極不尊重的一種表現。耍小聰明別人不會不知道。 一種最為簡單也最容易贏得別人尊敬的處事方式,就是以誠待人;一種看上去很聰明其實很糊塗很愚蠢的處事方式,就是耍小聰明。 人們的心靈受到自己的生活環境、已有見識和固有成見等的限定,局限性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具有一定的理性,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有限,需要在無限的宇宙面前保持虛心,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只要你計劃通過其它人的合作努力而實現你的明確目標,那麼,你一定要在你所尋求合作的每一個人的意識中培養出一個動機,而且這個動機要強烈到足以使他們同你進行完全徹底、毫不自私的合作,而不能玩小聰明。 2 、隱藏意圖,避免失誤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隱藏也是如此,關鍵在一個「動」字上。它不是單純地為了藏而藏,而是為了更好地表現,為了取得更大的成績、獲取更大的成功而藏。 隱藏,作為提升生命境界的技能和手段,所追求的是和這個生命境界相應的輝煌。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去遠,務加讓三分之功。」這種做法,明為退,實為進,是一種比較圓熟的做法。退一步,相當於有了兩步的餘地,可以輕鬆走路。 人不怕被看低,怕是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的。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面的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會漸漸地高大起來。如果被人看高了,剛開始讓人覺得你多麼地了不起,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結果是越來越讓人看不起。 學會隱藏自己的意圖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使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失誤;另一方面,也可藉此迷惑你的對手和敵人,減少干擾,等到他們驚覺,你早已一騎絕塵,他們也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3 、把握自己,控制情緒 要想把握自己,必須控制你的思想,必須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著警覺性,並且視其對心態的影響是好是壞而接受或拒絕。 樂觀會增強你的信心與彈性,而仇恨會使你失去寬容和正義感。 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你的一生將會因為不時的情緒衝動而受害。 情緒往往只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做複雜、深遠和智謀的考慮,結果,常常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為他人所利用。 情感離智謀本來很遠,情緒更是情感最表面的部分,最浮躁的部分,以情緒做事,焉有智慧?不理智,焉有勝算? 4 、謙而不爭,深沉忠厚 從處世的智謀來說,大德不言謝,是一種避禍的韜之計。侯門似海,君心難測,皇帝對臣下的要求,歷來只准你出務,不准你邀功。 謙而不爭,可以贏得他人的敬佩。而在領導看來,對一個穩妥的下屬,也會比較信任和器重。 五、不行 朱熹說:「由不明,故不行。」由於人們對道的內容和重要性不了解,所以不能實行之。 所以,在各種色彩的旗幟下,都有一個理由,都標榜著所謂的「正義」或「道」。 其實,天地之道是存在的,也在依照固有的必然法則運行著,導引著世界的發展。它深藏在各種現象的背後,以難以察覺的方式和自然之力影響著事物的發展方向,規定著前進的進程。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譯文:孔子說:道大概不能實行了吧。」 至用: 1 、貪心不足,災禍臨頭 面對難填的欲壑,必須節制,應晝享受已有的。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富有質感的。否則,大難臨頭,一切都將得而復失。 無論什麼人,只要進入社會,接觸到物質社會的利益,都會在心裡產生各種慾望。大凡「貪」字當頭,就會忘乎所以,丟掉理性,走上極端。 英國作家史密期寫道:「人生追求的目的有:一是得到想要的,二是享受擁有的。可惜往往只有最聰明的人才能達到第二個目的。」 人有慾望無可厚非。有的人的慾望是客觀的,是有節制的,這樣的慾望會是一種目標,一股動力,使人有方向性。有的人的慾望則是主觀性的,無限制的,甚至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會滿足。這樣的慾望會給自己增加壓力,引導自己走上與中庸所倡導的慾望的對立面,直至毀身損譽。 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才能不為慾望所左右。 2 、豁達大度,寬闊胸懷 豁達是做人的高尚境界。中庸處世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人們能夠拿得起、放得下,如山一樣高聳,像水一樣綿長。 只有豁達處世,才能站在中正的角度,而不是用過左或過右的極端方法處理矛盾和問題。「處世中正,就是通達的道理」。 人與人既不同,又相通相連。如果一個人不願成人之美,道人之善,專門挑剔人、嫉妒人、算計人,會成為人人棄而遠之的瘟神。而那些不責人之過,不誇已之能,樂於幫助人,成全人的人,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放在哪裡都會展現他的人格魅力,讓人們主動接近他,幫助他,成為具有君子之風的人。 3 、順勢而為,善於借物 一個人有沒有智慧,能否順勢而為,往往體現在他做事的方法上,藉助別人的智慧取得成功,是實現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手段。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外部環境和才幹同樣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外力的幫助,那麼他的才幹便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充分地了解環境,發現自身優勢,利用工具,才能用最小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率,是眾多實現人生目標的有效路徑之一。 4 、自我剋制,謹慎小心 一個人只懂得如何做事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如何做人。 高調做事者,必須同時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低調做人者,也必須學會不避嫌怨,高調做事。 在高調做事的同時,應該低調做人,在待人處世中自我剋制,當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或者危難之時,不妨先退讓一步,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能另闢蹊徑,重新佔據主動;當處於有利形勢時,更要放低姿態,謹慎處事。這是一個高明的「中庸」之士應該具備的大智慧。 人一旦興旺發達、功成名就之後,就容易成為從人注目的焦點,被人品評。因此,就越是要經常反躬自省,越是要低調做人,不自滿、不驕傲,融入大眾之中,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護自己。 李白在《將進酒》中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聖賢之士這實質性以寂寞,是因為他們志存高遠而淡泊名利,高調做事面低調做人。 空虛者是沒有理想、沒有期盼的;落寞者是有理想有期盼但無法實現的;彷徨者是能實現而不能把握的。這些都是他們不懂人生所要經歷的幾大境界,也不能正確適度地處理理想和現實的關係造成的。 六、大知 做到不偏不倚,遠無不及,真正恰到好處。選擇好了,還要關於應用,這是一種大智慧。 原文:「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為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共斯以為舜乎!」 譯文:孔子說:「舜可以說是有大智慧的人吧!他喜歡向人請教問題,又善於從人們淺近平常的話語里分析其含義,不宣揚別人的惡言惡行,只表彰別人的嘉言善行,根據過與不及兩端的情況,採納中庸之道來治理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成為舜的原因吧!」 至用: 1 、心態平和,寬容待人 平和的心態是一種美德。秉持這種心態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對待世間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贏得別人的尊敬,是低調做人的要義所在。 用平和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人和事,以「和」為要,才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求得產睦相處,如此低調做人才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2 、和顏悅色,放低姿態 與人交往時,和顏悅色,主動放低姿態,是低調做人的表現之一,特別是對話雙方地位懸殊時,高者採用適當的低姿態,會滿足雙方的心理需求,理所當然在會受到對方歡迎。 一個低調、謙虛、不驕不躁的人才,是團隊中真正受歡迎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得到大家的信任與支持,而大家的信任與支持是一個人在團隊中有所發展並有所貢獻的前提。 3 、為人處世,忍讓為高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中庸之道強調做人處世不能逞強好勝,特別是在受到刁難或被人欺侮時,更應有理智的頭腦,不能意氣用事。 忍讓欺侮、刁難,忍讓難以忍下的人或事,是一個件殘酷的事。人們在忍耐時,內心是痛苦的,但是一旦克制了胸中的怒火,忍住了難忍之忍,就會發現,忍讓,是一捉大智大勇。 能他是大事業的人,一定要有容忍的度量。容忍小人雖然在實際上很難做到,但是一旦做到了,就會從中受益頗豐。 4 、庸就能用,用就能通 道德有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偏激,一是退縮。唯一正確的行為是「中庸」,即「適中」。 所謂中,就是本體,就是方法;所謂庸,就是實用,就是實行。《南華經》中說:「庸就能用,用就能通,通就能得。」 中庸是種權衡,使自己不被自己的的所為絆倒。獲得成功的道路數不勝數,諸如難得糊塗、能屈能伸、甘心吃虧、以柔克剛等,掌握了其中一條,運用得當,都能在一些特殊場合或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處理中獲得成功。而真正具有普遍意義的,具有至高無尚地位的成功法寶,只有中庸。 七、予知

原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 陷阱之中。而莫這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譯文: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阱之中,卻不知道如何躲避。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也不能堅持下來。」 至用: 1 、進退結合,做人真諦 進退之學,隱含著做人辦事之道。 人生中總有迫不得已的時候。大凡人在初創崛起之進,不可無勇,不可以求平、求穩。而在成功得勢的時候,才可以求平、求淡、求退。這是人生進退的一種成功哲學。 退,是因為再往前,就可能遇到大麻煩,甚至大危險。退一步,是為了更好的前進一步。 不善於進退者,必然是失敗者。進,是基於摸清對方心理的行為,只有摸准對方,才能進行有效的行動。 進退之道是一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最穩妥的辦法。 身處弱勢者,要巧妙避開對方的鋒芒,從對方弱處找機會,尋找以退為進的機會。 「好漢不吃眼前虧」,變通一下:「好漢能吃眼前虧」。能吃眼前虧,可保百年身。 2 、屈伸之間,把握分寸 真正的智者應當根據不斷變化的條件選擇和執行自己的行事準則。 荀子說:真正的君子推崇他人的德行,讚揚他人的美德,這並非是阿諛奉承;正直地議論和指出他人的過錯,這並非是出於毀謗和挑剔;客觀地表現自己的優點,可以與舜、禹相比,可以與天地相參合,並非是虛誇狂妄。真正的君子能夠隨時勢能屈能伸,柔順如同蒲席,可卷可張,並非是出於膽小怕事;剛強勇敢,從來不會屈服於別人,並非是出於驕傲和暴虐。 屈,無疑是一種保全自身的智能;伸,當然也是一種光大自己的智慧。屈於當屈之時,伸於當伸之機,是真正的君子應該做到的。把握其中分寸,才能不失軟弱,又不失狂傲。 3 、難得糊塗,聰明之舉 「難得糊塗」——聰明人難得做一次糊塗事。 4 、固步自封,勇者不為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即使你有知識,又善待人,但你膽小怕事,缺乏勇氣,固步自封,仍然不會成功。勇者大膽應對事物、環境的變化,更具有適應生存能力。 膽小怕事,固步自封,給人一種懦弱者的形象。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心象。

八、服膺

君子由於受到各種理念的約束,不願違背良心,總是耿耿於原則。因此,從來不敢懈怠,也不敢放任一次,潔身自好,保持著人格的純粹,做著孤獨的固守。

而小人對於中庸,總是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做事沒有什麼顧忌,為所欲為。所以他們總是顯得自在而瀟洒。

原文: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處事為人是這樣的,他選擇中庸之道,每有所得,就牢牢切記不忘,並在行動上躬行實踐,養成自己的美好品德,而不讓它失去。

至用:

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適應環境,隨著環境而改變自己,這樣才能順應中庸之道。反之,則會受到淘汰。一味順著自己的心思稟性去做人處世,免不了要受挫折和排斥。別人,是沒有義務忍受你的個性的。

事物發展的方向,要麼有利於自己,那麼示利於自己,遵循柔忍之道,既非不切實際的奮然一捕,也不永遠銷聲匿跡,而要在貌似「不動」中尋求「變化」的契機。

「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期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萬里,不可紀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年一毛耳,不思多覽。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不思奮爭。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歷之短,是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曾國藩)

只要不失去信心,處境再壞,也能夠適應,並將之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變。

人生總有不如意的時候,但是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會毫不在意,認為這是生命中必然會碰到的事;有的人很快應能 掙脫沮喪的枷鎖,重新出發;而有的人卻被挫折擊敗,倒地不起。

只有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才能夠適應困境,並找到改變它的辦法。所以,他總能佔用困境,成為生活的強者。

2 、學會接受,面對現實

人的情緒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人們要明白,外界環境是客觀的,心情則是主觀的。不能改變外界環境,但是可以控制主觀感情。

心情的轉換隻在一念之間,而選擇一個快樂的心情卻可以影響做人的態度。無論心情怎麼樣,客觀現實都是不可改變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調節自己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很多時候,會因為這一念之間的轉換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人們往往會忘記這一點:總是希望別人或是周圍的環境適應自己,卻不知道要主動去適應別人和周圍的環境。

懂得糊塗做人哲學的人才知道征服自己、改變自己,從而獲得戰勝一切挫折的力量。

如果強行讓外界適應自己的話,可能會花費巨大的代價,而且還不一定取得成功,倒是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更容易些。

聰明的善於運用中庸的思維來調整自己,並最終完善自己。

當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就要適應環境;當不能解決困難的時候,就要改變自己。

3 、處世圓通,不可圓滑

做人做事必須圓通,只有圓通,才有方法可言。

人,必須建立自身的道德標準和價值標準,這是「方」,「無方則不立」。但是,只有方,沒有圓,為人處世只是死守規矩與原則,無變通之心,過於直率,不講情面,過於拘泥於禮儀法度,不懂得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把握,則會流於僵硬刻板。

做人,要學會圓通,但不能圓滑。

圓通,意味著一個人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對社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複雜的局面能控制得住。

圓滑,是一些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不誠實、不負責任,油滑、狡詐。圓滑的人外圓內也圓,為變通而變通,失去原則。有圓無方失之於圓滑,看似對人一團和氣,卻是喪失了立場。

4 、自作聰明,傻子所為

「假聰明」與「真糊塗」兩者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有「假聰明」毛病的人,好像自己是最聰明的,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謀算」,玩弄心機。還有一類人,總是在小事上「聰明」,一遇大事就亂方寸,不知如何是好,自然不能把事情處理得當。

「凡小事精明,必誤大事」。(左宗棠)

九、可均

有著明確價值取向的事,容易做到,可以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決定。但很多的事,都是有著極其複雜的因果和歷史背景,並與客觀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要做出合乎天道的抉擇,則是非常困難的。要做到中庸,則需要大智大勇,需要「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毅力和勇氣。

原文: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譯文:孔子說:「天下國家是可以治理的,官爵俸祿是可以辭讓的,鋒利的刀刃是可以踐踏而過的,但中庸卻是不容易做到的。

至用:

1 、硬充好漢,必然吃虧

「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正直固然可敬,但曲徑通幽地以中庸的智慧達到正義的目的,更有作用。

許多人儘管在處理工作等事項上很才幹,但在做人處世上卻很沒有技巧,不免使他處於劣勢。

2 、經人所難,為人禁忌

工作、生活,難免需要他人幫助。如何讓別人幫助自己,是一門學問。而強人所難,是做人做事過程中的大忌。

做什麼事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在乎別人有什麼困難;一旦自己有事相求,就要求別人非答應不可,完全不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這種做法是非常令人反感的。

人與人之間交往應在自然為宜,雙方都覺得沒有壓力,這是人際交往的理想境界。

3 、轉化不利,變成有利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方面令人羨慕他們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的能力,一方面也令人討厭他們的圓滑。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在遇到左右為難的情況時,也免不了要中庸一些。

「處世圓滑,內心中正,而為人謙和」。在處理具體事情的時候,可以依情況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然而內心一定要誠實忠厚,保持誠信,應該堅持的要堅持,但是是以委婉的方式來堅持。如果遇到需要妥協的事,也應該作出適當的妥協。

如果一個人什麼事情都堅持已見,會被人看作繭自縛頑固不化,情商偏低;如果一個人什麼事都聽別人的意見,就會失去別人的尊重。

在柔與忍的做人哲學中,圓滑一點,是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的表現,有助於做人處世,而且有助於把不利的因素變得有利。

只要我們能在處世圓滑的同時記住一個原則:內心中正,誠信為本,就能夠處世靈活而心態成熟,待人處事時能保持適度的彈性,學會婉轉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際關係。

4 、堂堂正正,遵守道義

中庸要求一個人不斷地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因為人生中誘惑多多,只有通過自身修養的提高,才能把選擇的法碼傾向於道義一邊。

十、問強

中道,能達到和諧、和平,但又不同流欲,不人人云亦云,能中立而不偏倚。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保守中道,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強大。

強者的品質是在逆境中塑造的,人生的困窘向人們昭示的並不純粹就是災難。

應該自信,不論處在何種位置,境況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無人能夠代替自己。當你跌入低谷時,可能就預示著命運轉機的來臨。成為強者,或者淪為弱者,取決于于自己。

原文:子路問強。子曰:「南方這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無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譯文:子路問什麼是剛毅果敢的品質。孔子說:「你是指南方人的精明強幹呢?還是指北方人的剛健強悍呢?或者是指你認為的強呢?用寬厚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理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枕著兵器鎧甲睡覺,即使死也在所不惜,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清明,不改變志向,這才是超強啊!國家政治黑暗,能堅持操守至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至用:

1 、保持樂觀,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沒有樂觀的心態,就不能成功極高的「道」。

樂觀者容易依賴別人,也願意涉入險境。但他也能察覺別人的惡意或缺點,只是他不願將之視為障礙而猶豫不前。他相信每個人都有優點,並努力喚醒別人的優點,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

多數的時候,人們不會把樂觀與成功聯繫起來。表面看,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在本質上有相似之處,而且兩者正好具備相反的缺點和優點。往往認為樂觀的人在行動雖然比較積極,但往往低估了實際上的困難,因此容易碰到意外的失誤和偏差。

這不完全正確。真正的樂觀者,並不是未來的盲目狂想,也不是在困難面前毫無畏懼和不假思索地前進。可取的樂觀態度,是儘管知道人生會遇到風險和意外,也相信前進的道路上會有不少的阻礙和挫折,但是他始終堅信自己最終會成功,堅定的信念促使他們不斷學習、進步,從容不迫地面對意外的出現。

樂觀者看起來勇往直前,毫無畏懼,但是並非不加思考地吸納,而是有所選擇地採取行動。

相形之下,樂觀者比悲觀者單純質樸多了。他也能覺察別人的惡意或缺點,只是他不願將之視為障礙而猶豫不前。

樂觀者也比較容易克服困難。他會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不利的條件轉化成有利的條件。悲觀者則會因為一下子就看到困難而心生畏懼、退縮不前。很多情況下,只需要一點想像力,再加上勇氣的推動,情況就會完全改觀,朝有利於成功的方向發展。

樂觀者之所以能成功,首先便是在任何時候都相信自己,相信社會,並且相信無論如何都會有勝利的一天。

樂觀的人面對現實的態度,是冷靜、客觀、主動的。他們從不不論事實,也不追求虛榮,而是腳踏實地的向前走。

樂觀的人具有一種巨大的感召力,能使他們身邊聚集起一大批有志之士。因而,樂觀的人人緣很好,不念經什麼時候,身邊總有同他們一樣志向遠大的人們幫助他,也反過來激勵他。

2 、通過磨練,完善自己

人生總會遇到大小的困難。如果人們不能承受一時的挫折,或者不能重整旗鼓的話,一生就在悔恨和痛苦中度過。

人生的磨練是一個長久而艱巨的學習過程,需要每個人都能正視每一次挫折或失敗,從而從中找到失敗的原因,進而思考下一步怎麼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在人生的經驗中學習、思考,在人際交往中才不會走上極端。

磨練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經驗,只有經過磨練出來的人才能擔當重任。磨練可以使一個人成長,也可以使一個人成熟。

3 、君子為人,和而不流

朋友間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強交,不苟絕,不而譽以求新,不愉悅以苟合,「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即「君子為人,和而不流」,小事「和」,大事「不流」。

朋友之間,在非原則問題上謙和禮讓,寬厚仁慈,多點糊塗。在大是大非而前,保持清醒,不能一團和氣。見不義不善之舉應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應做到不助之。

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為和而不流,柔中有剛;體現為中「庸之道;體現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用人要寬厚不可太刻薄,否則,即使想為你效力的人,也會由於受不了你的刻薄而離去;交友太輕率隨便,那些逢迎獻媚的人就會沒法接近你。

4 、自尊自強,安身立命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一些事情,唯有自尊自強自立,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十一、素隱

道,如同種子,深深根植在人們天性的血脈里,在天性的汁液滋潤下茁長壯大。當然,或者由於一念之差使心中的「道」有所損傷,但是「道」永遠不可磨滅,深深地保留著,在適當的條件下,又恢復生機,勃然而生。

原文:「素隱行怪,後世有術焉,吾弗為之矣。君子尊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譯文:孔子說:「探尋隱僻的道理,做些怪誕的事情,後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稱讚他,但我絕不會這樣做。君子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中途改變,不能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隱遁在世間一生不被他人知道,也決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至用:

1 、鍥而不捨,堅持不懈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是堅持。找到正確的道路,不能走到一半就停下來,應該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一個人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應該有恆心,鍥而不捨。懂得堅持的道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孟子說:「自暴的人,不必與他交談;自棄的人,不必與他同事。」在現實生活與人交往中,對於那些自暴自棄的人,要謹慎的與這來往。這種人畏懼挫折和困難,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2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失掉自己的信心,對什麼都沒有主意或主見。

在做事時,應該認識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優點。要保留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一個人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就容易獲得成功,得到滿足感,就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從野心或只有責任感產生,而是對人及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必須對人及事物產生愛與熱忱,這樣才能使自己在處世中不至於產生萬事不如人的自卑感與恐懼感。

3 、發現過錯,勇於改正

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

君子這過有三種:

第一,在學習方面要儀態莊重,否則就會缺乏威信,學過的東西難以鞏固。

第二,為人處世,講究忠誠和信譽。如此,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就是過。

第三,處世交友,不與沒有修養的人交朋友。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現。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就找出很多理由,支持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 的人。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4 、遵道而行,避禍有方

一個人的事業、功績,發展到了相當的時期,尤其要知道怎麼去妥善對待、處理,即使不激流勇退,也得避禍有方。

「經從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今日始知高處險,不如歸去卧林丘。」能體會到高處的危險,自然能居安思危,溢滿思退,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就能不驕不矜,無得無失。

十二、費隱

費,道的普遍性以及用途的廣泛性。隱,道體的精微性與隱秘性。

人與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性的可適應性,可以學習,可以踐行。但是,要徹底了解,進入其高深境界,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面,供人們進行深造,進行創造性的實踐。

原文: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梟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譯文:君子堅持的道,用途廣大而又深微精妙。一般來說愚夫愚婦,也是可以知道的;但到了最精微的境界,即使是聖人也有弄不清的地方。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也是可以實行君子之道的;但若是最精妙的境界,即使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們對天地仍有不滿足的地方。因此,君子論及「大「,整個天下都無法承載其廣大;君子談論其「小」,其微小的程度就達到了不可再分解的程度。《詩經》說:「老鷹飛向天空,魚兒躍入深淵。」這是說君子之道,和鷹飛魚躍一樣,由上到下,顯明昭著。君子的道,是從普通的男女所能懂能行的地方開始;但到了最高深精妙的境界,卻能夠明察天地間的一切事物。

至用:

1 、嘮叨不休,大悖其道

爭辯時要做到「溫良恭謙讓」,不能講死理。鑽牛尖,抬杠子,無論說什麼,都要把對方的口封死,保顧自己頭頭是道,是反中庸的。

有的人喜歡唱反調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常為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一得之見而自鳴得意。這樣,即使是真的見識高明,也是要不得的。

這種習慣的人,朋友、同事多半會疏遠他,沒有人肯向他提建議,更不敢忠告。不幸的是他養成了抬杠唱反調的習慣,結果使人不喜歡他。

說話的時候,即使一個很好的話題,對方感興趣,也要適可而止,不可無休無止說個沒完,否則,會令人厭倦。

說一個題材後,應停頓一下,讓人發言,若對方沒有說話的意思,而整個局面由於你的發言而人心向你,你就必須另找新題材,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舉並維持氣氛。

2 、剛性有餘,自己敗已

孔子說:愚昧支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於現在的時代卻一心回復至古時去。這樣做,災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處世剛性有餘,柔性欠缺;與人共事,別人的意見一句也不聽,卻喜歡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所有人都看不順眼,只有自己好,結果常常把自己打敗了都不知道。

如果自己的性格剛烈,就要剋制自己,要發脾氣時,不如先抽身離開,冷靜下來再處理問題。對他人斥責,對方要麼雖表面忍受,不反抗,但內心是恨你的。要麼被你的怒氣點燃,發生尖銳的衝突,事情的結果更壞。

明白自己的位置。你手上有權,並不必然就有隨便罵人的權力。心裡容忍不了別人,同時把自己推向了孤立的境地。

清楚自己的狀況。對方向你發火,要以柔克剛,不能對著來,等對方火發完了,再陳述自己的看法,但不可指責對方不應該發火。

3 、兩面三刀,害人害已

《韓非子》中說:「巧詐不如拙誠。」「巧詐」是反映姑息而表面掩飾的做法。巧詐乍看之下,好像是機靈的策略,但,時間一長,周圍的人反抗的可能性會提高。

「拙誠」是指誠心地做事,行為或許比較愚直,但是會贏得大多數人的心。與其運用巧妙的方法來欺瞞他人,不如誠心誠意的對待別人。

4 、巧言令色,搬弄是非

王安石在《致一論》中說:以小善為無益,以小惡為無傷,凡此皆非安身崇德也。」生活中不乏喜歡到處散布別人的流言蜚語,搬弄是非的人。其言辭對別人造成很大傷害。

不做搬弄是非的人,但卻可能與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可採取以下方法對付:

第一,給予拒絕。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需要誠懇、虛心;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謙和、平等。而與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則需要正直、坦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對方,以朋友式的姿態善意規勸對方,適當的時候還要與他合作。

第二,置之不理。不要認為那些把是非告訴你的人是信任你的表現,他很可能是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談話材料,從你的反應中再編造故事。所以,聰明的人不與這種人推心置腹。而令他遠離你的辦法,就是對任何有關傳聞反應冷淡、置之不理,不作回答。

第三,不做過多交往。有時候儘管聽到關於自己的是非後感到憤慨,但表面上必需努力控制情緒,保持頭腦冷靜、清醒。可以這樣回答:「啊,是嗎?人家有表示不滿的權力嘛。」或者說:「謝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請放心,我不會在意的。」如此,對方會感到無空子可鑽,也不會再來糾纏你。

如果對方總是不厭其煩地把不利於你的是非、過錯四處傳播,以致對你造成巨大的影響,與此類人,不宜過多交往。

十三、不遠

道不可須臾離的基本條件是「道不遠人」,因為人人按照自己本性行事,人人皆能知能行。好比一條大道,所有的人都可以行走。相反,如果不從自己的腳下走起,而是把道弄得離奇高遠,道則無法實踐了。所以君子只是從人身具有的本性出發,教化人,能改正錯誤就可以了。

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是處世的基本姿態。任何轟轟烈烈的事業都是從隱微處著手。人們總是感嘆歷史在轉折之機的微妙,對那些決定時刻的微妙變化扼腕不已,而試圖做出假設。正是這些具體的細節,使歷史走向發生著質的變化,成為無法更改的必然選擇。

那麼,人道是什麼呢?如「忠恕」就是。它要求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為他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人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如孔子那樣從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大人倫方面反省自己,從日常的言行做起,符合中道,不萎縮,不極端,言行一致,就是一個很篤實的人。

原文:「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晲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譯文:孔子說:「道是不能離開人的。如果有人實行道卻離開人,那就不可能實行道了。《詩經》說:『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握著斧柄砍削樹木來做斧柄,應該說不會有什麼差異,但如果你斜眼去看,還會以為差異很大。所以君子根據為人的道理來治理人,只要他能夠改正錯誤實行道就行。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不遠了。什麼叫忠恕呢?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君子的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做到;用我所要求兒子侍奉父親的標準來孝順父親,我沒有能夠做到;用我所要求臣下侍奉君王的標準來竭盡忠誠,我沒有能夠做到;用我所要求的弟弟對哥哥做到的敬重恭順,我沒有能夠做到;用我所要求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實踐平常的道德,謹慎平常的言論,還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再努力;言談要留有餘地,不說過頭話。言論要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要符合自己的言論;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呢!」

至用:

1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盡量謹慎。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是忠厚誠實的。

中庸智慧告訴人們,塑造真實自我是一種做人的藝術。真實帶來的好處,是長遠的,它會增加一個人的可信度,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2 、兼濟天下,獨善其身

「君子應當謹慎有所看不到的地方,害怕有所聽不到的東西。看不見的善於隱蔽,不明顯的似乎微弱,所以君子必須慎防。」

為人處世,不可能不表現自己,但要注意自己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如果在別人面前過於表現、誇耀自己,必定會受到別人的嫉恨,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高明的人,能上能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此,先從做事留餘地來說。過分自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太露,勢頭難保長久;金玉滿堂,往往無法永遠擁有;富貴而驕奢,必定自取滅亡。所謂「物極必反」。

3 、貪佔便宜,得不償失

有人反中庸而行,孔子認為這是肆無忌憚,專走極端。人如果無所顧及,什麼事都會幹出來。自私有度,極端自私,就是失之於度,胡作非為,結果必然是失不償失。

人具有社會屬性,每個人都無法脫離大眾而生活。與人相處,克服自私的缺點,最好的辦法就是付出,付出才能得到,才會長久。

友情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是錯誤的。這樣的人交往,目的在於對方有什麼利用價值,算計與人交往帶來什麼好處。對方能滿足自己要求時,便心生喜色,形影不離,彷彿情深義重。一旦對方沒了利用價值,或者遇到了麻煩,便推諉 責任,退避三舍,甚至落井下石。結果,無疑是向人表明,自己是多麼的無情無義,多麼的無恥。以後當別人與他交往時,必然會小心提防,以免被其利用。

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民族地區都很正直且嚴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把友誼永恆為知心的傾訴,敞開心扉,樂於為對方付出,然後愉快地享受彼此的勞動成果。

我們給予他人的,必須是愛。我們對給予的結果必須負起責任,同時,又要尊重對方的付出,不要對對方的付出不屑一顧。

4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真正有修養,稱得上君子的人,不會只關心個人利益的得與失,便不會一心想去追求個人的私利。否則,就會招來怨恨和指責。

只有用「仁道」修養自己的人,才會施「仁」於人。能以「仁道」立身的人,無疑地仁愛他人。

謀取個人利益並無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為人外世中,不能只為個人私利,不擇手段,小氣貪婪。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含義?及與《道德經》道學的關聯?
騰達有道,唯中庸與順從
缺啥補啥,《中庸》的出現反證了孔儒一脈的務虛行當
中庸精華總綱

TAG: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