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舞台上翱翔——舞蹈藝術解讀【第三章】

第三章中國民族民間舞藝術欣賞 

第一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概述

一、發展概況

民間舞是指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形式。它產生於人民的勞動和鬥爭生活,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經過人民群眾不斷加工創造而形成的。中國民間舞蹈是瑰麗多彩的中國舞蹈藝術王冠上的一顆奪目的明珠,同時又是中國舞蹈藝術大花園中肥沃的土壤,是舞蹈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源泉。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為了加快舞蹈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眾多優秀的舞蹈藝術工作者深入群眾、貼近生活,對各民族的民間舞進行了認真的搜集、考察、發掘和整理,對許多作品進行了藝術加工和再創造,將一大批面目一新的、散發著獨特魅力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搬上了舞台,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其中一些優秀的作品如《紅綢舞》、《荷花舞》、《草原上的熱巴》、《摘葡萄》、《盅碗舞》等等都在世界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在不斷地提高,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欣賞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格特徵至上的民族民間舞,而是更期望有與時代合拍、能著力挖掘人內心情感的民族民間舞問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舞蹈藝術工作者經過一個時期的思考、孕育和摸索嘗試,終於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極富新意的民間舞作品:像張繼鋼創作的《黃土黃》、《俺從黃河來》、《一個扭秧歌的人》等作品堪稱其代表,它們超越了以往民間舞蹈強調地域風格、民族味道的創作思路,而是從表現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入手,對原生態的民間舞蹈語彙有選擇地進行提煉和升華,使之服務於塑造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從而使舞蹈作品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這昭示著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而今,世紀交替,時代變遷,中國民族民間舞更是在紮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不斷地汲取營養、求新求變,力求創作出具有時代感、符合觀眾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這在第一屆和第二屆"荷花獎"全國舞蹈作品大賽上就有所體現,像《牛背搖籃》、《酥油飄香》、《摩梭女人》、《頂碗舞》等許多優秀的民間舞作品都有不俗的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民族民間舞蹈的特徵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有不同的風俗,就有不同的舞。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有著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但總的說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主要具有以下風格特徵:

(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較為突出的觀賞性。

我國的民間舞蹈大多採用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歌舞配合、相得益彰,同時善於應用道具來增強舞蹈的表現力,如:扇子、手絹、花傘、花棍、花燈、各式各樣的鼓、不同長短寬窄的綢子等等,這使得民間舞蹈塑造的藝術形象更為豐滿,生動,更具感染力。

(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較強的傳承性。

它和民俗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民俗,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通過語言和行為所傳承的喜好、風尚、習慣、禁忌等,是一種常見的社會文化現象。中國民間舞蹈和民俗分類中的精神民俗(宗教、信仰、巫術、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多在傳統節日和婚、喪、壽、祭等重大活動中進行,用以造勢和把活動推向高潮。有很多民間舞都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了,它是通過口傳心授或舞譜記錄等方式一代代流傳下來的。

(三)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較明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各地區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歷史進程和自然條件等等,所以不同民族、地區的民間舞蹈也大都獨具特色、風格迥異、不相雷同。

(四)中國民族民間舞具有鮮明的通俗性。

由於民間舞紮根於尋常百姓的文化生活,並且長期流傳於人民群眾中間,所以通俗易懂、易教易學、便於傳播,許多民間舞就是取材於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加工編創而成,進而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的表演形式多帶有即興性,多具有娛樂性和表演性相結合的特點。了解了這些,對我們以後欣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不無裨益。

三、遍及全國的漢族民間舞蹈特色

漢族同胞佔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所以漢族民間舞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是中國民間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族民間舞蹈主要在中國東部地區,素有"北方的秧歌,南方的燈,中原的盤鼓震長空"之說,但無論是北方、南方還是中原,漢族民間舞蹈都與農耕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

(一)哏俏脆幽熱情爽朗——東北秧歌

東北秧歌是廣泛流傳於我國東北城鄉各地、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漢族民間舞蹈。關於東北秧歌的表演風格,許多藝訣有非常精妙的概括。例如:"迎風肩,楊柳腰,輕抬慢落水上漂。"它主要指的是"上裝"也就是"旦角"的表演形態,強調舞者的肩部要開,腰肢要靈活,腿部膝蓋的控制力要好、收放自如,舞姿輕盈、流暢,似輕風拂枝,又如碧波泛舟。還有的說"丑中見美、笨中求巧、傻中見乖、呆中求俏"這當然指的是對"丑角"表演者的要求,要把這一角色演活,就要在"丑、笨、傻、呆"中演繹出"美、巧、乖、俏"來。再有說"安心浪,別連根晃。""浪"是方言,在這裡是"扭"的意思,說的是東北秧歌要有規則地扭而不能無規則地晃。"上裝"要扭的俏麗、乾脆、爽朗;"下裝"也就是"生角",則更要扭的粗曠、火暴、幽默。總的來講,東北秧歌的風格特徵可以概括為:哏、俏、脆、幽、穩、美。這也是東北秧歌區別於其它地區秧歌的顯著特點。

東北秧歌的基本動律特徵是:身體始終保持前傾。出腳時,踢抬有力,收回時,迅速且紮實。常用的步伐有:前踢步、後踢步、旁踢步、顫步等等。膝蓋部分呈規律性提、頓,可分為硬屈伸和軟屈伸,與腰胯的扭擺要求和諧一致。上肢動作主要由左右擺動和前後扭動繞腕即前後劃橫"8"字而形成。東北秧歌常用的舞蹈道具是手絹,手絹花的動作技巧可謂豐富多彩、妙不可言,常用的有:挽花、纏花、胸花、片花、抖花、上旋花、頂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等等。舞蹈動作完成的過程都要求動作與眼神的巧妙配合,從而形成了東北秧歌鮮明的風格特點。

(二)淳樸剛健氣勢渾厚——山東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流傳在魯北平原、遍及德州、惠民、東營3個地市和10多個縣的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其中又以惠民與商河兩縣的鼓子秧歌最為出名。鼓子秧歌在民間也稱"打手鼓"、"跑十五",早期表演時是以鼓舞為主,加上傘、棒、花的群舞跑場形式,各角色都有自己固定的動作,場上隊形變化豐富,氣氛也異常熱烈。鼓子秧歌經過藝術加工搬上舞台後,其表演風格淳樸剛健、氣勢渾厚、線條粗曠、稜角鮮明,極富男子陽剛之美,深受觀眾喜愛。

鼓子秧歌的動作特徵,其突出特點就是"重跑不重扭",鼓子秧歌的舞蹈幾乎一直處於奔跑之中。它要求舞者跑動時步大身低,落腳生根,蹬腳揚塵,堅實有力;跳躍時強調要乾脆利索、有爆發力。從它的藝訣中我們可以大致領略到其動作形態:"腳顛膝微顫,手臂走弧線,掏手挽"8"字,吸蹁跨掖轉,撲蹲蓋搓挑,跑蹬步拔躥"。鼓子秧歌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多為男子舞蹈,其藝術形象呈現出既沉穩又具有張力的體態特徵,表現出一種男子漢頂天立地、堅韌不拔的威武氣概。我想,也許正是它所蘊涵的這種魯文化淳厚、梗蓄的內在氣質,打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吧。

(三)三彎九動婀娜多姿——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是流傳在魯東半島近膠州灣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形式,它與鼓子秧歌、海陽秧歌並稱為"山東三大秧歌"。膠州秧歌又被老百姓稱為"扭斷腰"、"三道彎",據說已經有兩個多世紀的歷史了。

在膠州秧歌的表演中,女角的表演佔有主導地位,也最具特色。膠州秧歌的女角有三種人物,即翠花、扇女和小曼。翠花表現的是壯年婦女,動作開朗大方,軀體活動自如,雙臂擺動幅度較大;扇女表現的是花季少女,動作溫柔委婉,手中扇子上下翻飛,體態輕盈婀娜;小曼表現的是年幼的女孩,動作活潑俏麗,雙臂上舉,如彩碟翩翩飛舞。然而,這三種角色又帶有膠州秧歌舞蹈的共同特徵:舞者的基本體態呈明顯的"三道彎";舞動時,動作的力度表現為持續的推、擰;動作在速度上表現為緩發快收。舞者在動作形成的全過程中,頸、腰、膝三個部位在適當的彎曲中扭動;頭、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腳這九個部位在同一時間內各自朝不同方向作持續地弧線運動;這九個部位的左右兩側又有各自不同的運動方向,形成了膠州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態"的外部運動特徵,而這也恰恰將女性體態的婀娜多姿、柔美靈秀體現的淋漓盡致。膠州秧歌常用的道具是扇子,扇花的變化豐富多樣另人目不暇接,主要有:抖扇、劃扇、扣扇、別扇、挑扇和團扇等等。各種扇花在表演中,都有自己的動作規範,如扣扇必須立的起,團扇必須團的平,抖扇必須碎而細,劃扇必須軌跡明等等。另外,膠州秧歌還特彆強調呼吸與動作節奏的配合:動作發起時,呼氣,要求平穩、緩慢;動作收勢時,吸氣,要求輕快、短促。如此一來,使得膠州秧歌的舞蹈就區別於其它秧歌,而獨具一份齊文化的柔韌與恬淡,令人賞心悅目。

(四)威武雄壯氣勢磅礴——開封盤鼓

盤鼓是中原地帶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因其舞風渾厚、氣勢宏大、激越豪邁、振奮人心而深受世人的喜愛。其中,最具影響力、歷史也最為悠久的當屬開封盤鼓。在磁縣出土的公元534年間的東魏古墓中的"擊鼓俑",以及《東京夢華錄》中的文字記載可以證明:早在距今1400多年前,盤鼓活動就出現了,在北宋時期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並且在服裝、道具、及表演調度上均有統一規範的要求。

開封盤鼓,原名"大鼓",清代以前稱為"訝鼓",是開封特有的一種民間廣場鼓舞。舞蹈所用的道具是一種木框扁鼓,呈象棋子狀,鼓框兩邊的一對鐵環上,系一條長襟帶。襟帶經舞者左肩斜挎在身上,使鼓位於腰前,鼓面向上,可邊敲邊走、邊跳、邊舞。它的鼓錘很有特色,長約一尺半左右,上細下粗,呈弧形,很象是倒置的鐮刀把,因而得名"鐮把椎"。開封盤鼓表演活動多以鼓隊形式出現,它是由一個令旗手,即鼓隊的總指揮,和若干名鼓手、鑔手組成。一個盤鼓隊,少則十幾面鼓,多則幾百面鼓,除盤鼓外,還有大鑔、馬鑼(開封特有的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等銅器,敲擊起來,"聲震林木,響遏行雲"深沉渾厚、如雷震天。表演時,舞者或擊打挎在身前的大鼓,或擊打大鑔、馬鑼等銅器,在"令旗手"的指揮下,演奏著變化多端的鼓點,跳動著堅實粗曠的舞步,時而馬步擊鼓、時而跨步蔓頭擊鼓、時而雙人斗椎擊鼓、時而齊整地背花擊椎,同時踩著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各種隊形……氣勢磅礴、威武壯觀,真可謂:"擊之如雷、動之如濤、聲震中天、虎威火爆"!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賈作光先生觀此舞后,欣然揮筆題詞――"黃河魂",確實,觀開封盤鼓能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壯美景象,聯想到黃河兒女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聯想到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精髓之所在。

開封盤鼓的基本特徵是:雙膝微屈,靈活顫動,以馬步為基本動作體態。開封盤鼓的動律特徵是右腿常跨,右臂常舞,即右腿右腳向右側邁出的箭步、跨邊步,如:一跨邊、兩跨邊、三跨邊、七跨邊等。這是由於作為道具的鼓較大,重約30斤,斜背在身上,雙腿和左手均處在不解放的狀態下,所以由右腿和著鼓點向前、旁跨出,配以右手的蔓頭、甩手、背花、斗椎等動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肢體的動感,從而更具舞蹈性。其常用動作有:蔓頭翻花、跨邊小翻花、原地跳、吸腿跳、跨邊箭步雙手蝶式大跨邦、半蹲起跳等。開封盤鼓的節奏強烈、鼓調繁多,基本鼓點套路有:老得勝、頭道花、二道花、三道花、三棒、羊抵頭、葫蘆炮、抽梁換柱、單游四門、雙游四門等幾十種,鏗鏘有力、豐富多樣。總之,開封盤鼓會帶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讓人遊歷在黃河兒女的力量美、沉重美、群體美和粗曠美的氛圍之中。

(五)輕溜脆穩俏麗嫵媚——安徽花鼓燈

花鼓燈是最具代表性且最受海內外觀眾青睞的漢族民間舞蹈之一,它有著久遠的歷史和相當完美的形式。安徽的懷遠、鳳台、蚌埠、穎上、鳳陽等淮河中游地區是花鼓燈的故鄉。

花鼓燈表演中,女角稱為"蘭花",男角稱為"鼓架子",表演時非常講求男女角色的交流。蘭花手持手絹摺扇,或擊打小銅鑼,動作輕盈敏捷,俏脆嫵媚。鼓架子武功技巧高超,表演詼諧幽默、奔放洒脫。

花鼓燈舞蹈的體態特徵多具擰、傾的特點。關於花鼓燈舞蹈的動律特徵,著名花鼓燈表演藝術家高倩將之概括為"身體右後側,走動要晃扭;腳下襯住勁,傳神靠眼瞅;急如風,停要陡,柔里剛,剛里柔,投足舉手扣節奏,鑼鼓點子跟腳走。""身體右後側,走動要晃扭;腳下襯住勁"可以說與舞者腳著"襯子"模仿裹足女人走路密切相關。由於"襯子"的緣故,蘭花舞蹈時需將身體重心移向右後方保持平衡。又由於舞者跟隨的鑼鼓打擊樂常用休止符,使得舞步形成了"梗"的特徵,並由此產生了輕、溜、脆、穩的舞風。"傳神靠眼瞅"主要指"鳳凰三點頭"這一典型動作。"急如風,停要陡"通常講是對動作收放的要求。"柔里剛,剛里柔"則指舞者由內向外的張力和由外向內的拉力之間的矛盾統一,以"斜塔"造型最為典型。另外,花鼓燈的鑼鼓伴奏樂對其舞蹈有很大的影響,也是花鼓燈舞蹈重要的特徵之一。表演中,演奏者根據舞者的步伐、節奏、情感等變化而奏出與之相應的鑼鼓點和音色,配合表現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渲染舞蹈氣氛,通常帶有很強的即興色彩。人們常說的"半台鑼鼓半台戲"用在花鼓燈表演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思考題

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重要階段在什麼時候?

2簡述漢族民間舞蹈的幾個代表性風格特徵

第二節漢族民間舞蹈名作賞析

一、《花鼓舞》

1、作品概況

中國漢族民間群舞

編導:張毅

編曲:程雲、劉文金

表演:大連歌舞團

1957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金獎。1964年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

《花鼓舞》又名《勝利花鼓》,是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一部非常有名的舞蹈作品。編導採用北方民間喜聞樂見的腰鼓舞的藝術形式,加工提煉,來表現新中國人民意氣風發、歡慶勝利的嶄新面貌。

舞蹈在熱鬧歡快的鼓樂聲中開始,六位男青年有節奏地敲擊著腰鼓,從舞台兩側跳躍上場。他們和著音樂,整齊劃一地擊出鼓點節奏,時而十字步、時而跑跳步,時而大夥齊舞,時而兩人領舞,展示探海旋子等技巧,其他四人擊鼓伴奏,好不熱鬧。忽然,鼓點節奏起了變化,每個人的鼓錘都神奇般的多出了長長的鼓穗。小夥子們嫻熟地邊機鼓、邊舞動著鼓穗。只見這些鼓穗有節奏地在每個人身體周圍上下翻飛,幻化出不同的軌跡和圖案:上弧線、下弧線、平圓、立圓、"8"字圓……真令人眼花繚亂。正在此時,小夥子們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了鼓聲,這鼓點與自己的鼓點一唱一和,於是小夥子們湊在一起,尋聲望去:四位紅衣少女舞著鼓穗、擊著腰鼓,和著優美的慢板音樂,排成一線款款走來。她們的舞姿舒展大方,穗花更是千變萬化,時而纏身擊鼓、時而過頭擊鼓,時而聚、時而散;小夥子們擊鼓伴奏,時而鼓面、時而鼓邊,變化著鼓點和音色。一位領舞姑娘,一邊連續跳轉、一邊快速地舞動著穗花擊鼓;兩位領舞的男青年,連續做著串翻身和後飛燕技巧……精彩的表演令人讚嘆不已。最後,鼓點速度加快,變的急促而有力,演員們情緒高漲,歡跳起來,以全體演員連續多次的擊鼓吸腿跳動作結束了舞蹈。

2、賞析視角

該舞蹈作品創作於新中國建立初期,以漢族民間傳統的舞蹈形式,表達了勞苦大眾翻身做主人後,神采飛揚、歡欣鼓舞的時代精神風貌。

編導在民間腰鼓舞的基礎上,匯入更多的彈跳動律,強化勝利花鼓的喜慶氣氛。同時,作為道具的鼓穗的應用讀具匠心,在舞蹈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的出現大大拓展了舞蹈對三維空間的佔有,彌補了普通腰鼓舞上肢動作變化少,舞蹈性不強的缺憾,配以豐富的隊形變化,使該舞蹈不僅具有自娛自樂的特色也更具觀賞性。

舞蹈技巧包括:探海旋子、後飛燕、串翻身以及跳轉擊鼓、過頭擊鼓、纏身擊鼓等花鼓技巧,更增強了整個舞蹈的藝術表現力。

編導在編創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首先,比較講求對比和呼應。例如:開場男青年充滿陽剛之氣和跳躍感的表演,與中場女青年舒展大方,帶有陰柔之美的表演形成鮮明對比,首,尾所採用得快,強鼓點節奏與中間所採用的慢,柔鼓點節奏形成對比,同時,中間部分還採用了男女青年的鼓點一唱一和,領舞與群舞的鼓點相互應和的呼應手法,其次,注重舞蹈的層次感以及排面,隊形的變化,這使得整個舞蹈雖然喜慶熱烈,卻鬧兒不亂,顯得井然有序。

二、《黃土黃》

1、作品概況

漢族民間舞蹈(群舞)

編導:張繼鋼

表演: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系

音樂:汪鎮寧

首演:1991年6月

1994年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

張繼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團長,大校軍銜。1956年出生於山西榆次,12歲進入山西歌舞團,17歲開始舞蹈創作。1986年與向陽合作創編雙人舞《元宵夜》,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1987年進入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學習。1990年畢業後舉辦個人舞蹈作品晚會《獻給俺爹娘》,引起舞蹈界的廣泛關注。其中《黃土黃》、《一個扭秧歌的人》被評為"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1992年進入總政歌舞團任總導演期間,先後完成了《軍魂》《國魂》《長城之歌》等大型晚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廣大觀眾的肯定與讚揚。近年來創作的《英雄》、《母親》《解放》《哈達獻給解放軍》等157部作品演遍全國各地,並廣獲好評。1995年張繼鋼被授予我國舞蹈界"世紀之星"稱號。

《黃土黃》選用山西胸腰鼓秧歌的藝術形式,通過刻畫生活在溝壑縱橫、飽經滄桑的黃土高坡上的人們的一個熱鬧歡慶的場面,來表現世世代代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繁衍聲息、辛苦勞作的黃河兒女們勤勞淳樸、頑強樂觀的生存態度以及他們對黃土地那深沉的依戀、熱愛和感激之情。

2、賞析視角

舞蹈大體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在整個舞蹈中起到一個介紹和鋪墊的作用。首先,大幕拉開,在演員出場之前,就由舞台美術先行向觀眾介紹了地點環境:滄桑、貧瘠的黃土高坡。之後,是一群光著膀子、卷著褲管的漢子和裹著紅頭巾的姑娘擊著胸腰鼓、和著吶喊聲向觀眾走來,形象鮮明而生動,作為審美者的觀眾能很輕易地被這充滿了力量和歡欣鼓舞的人群感染。此時,音樂轉為柔美的慢板,姑娘們的動作以膠州秧歌的動律為基礎,表現出女性的陰柔之美,這恰與男舞者的陽剛之氣形成鮮明對比,從而使這群黃河兒女的形象更為豐滿立體。

第二段可以說是一個遞進段,主打是一段男子群舞,重點是突顯男子漢的力量、堅韌和生命活力。在歡騰鼓點的襯托下,人數由少至多,動作由半蹲至向上躍起,力度由弱至強,氣氛越來越熱烈,使審美者強烈地感受到生活在貧瘠黃土地上的人們雖然備嘗艱辛,但從不放棄希望和夢想,以苦為樂、苦中作樂,顯示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第三段是舞蹈的高潮部分,姑娘和漢子們同在舞台上擊鼓騰躍,且愈舞愈烈,數十次地重複著左右擊鼓、旱地拔蔥般原地向上跳躍的動作。此時,就在這群歡騰的男女之前,跪伏著一位淚流滿面、喜極而泣的"長者"。他動情地用顫抖的雙手捧起一抔抔黃土並將它們揚灑在自己周圍。這組充滿強弱、高低、動靜、以及歡笑和淚水的對比的畫面堪稱點睛之筆,它形成了極強的反差效果,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進而撞擊著觀眾的心靈深處,極富感染力和震撼力。它深刻地揭示出了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對黃土地的那份難以名狀深沉質樸的愛。

筆者提示

從編舞技法來講,動作的重複、強化和遞進以及對比手法的靈活應用,頗顯編導功底。

就舞蹈的動作語彙而言,是在山西胸腰鼓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古典舞、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的動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反覆出現的男演員的"山"字造型:即雙腳大分、雙膝微彎,上身綳直後仰的姿態,極具內在張力,體現出堅定不移、偉岸豪邁的男子氣概,給人印象頗深。

三、《一個扭秧歌的人》

1、作品概況

中國漢族舞蹈(群舞)

編蹈:張繼鋼

領舞:於曉雪   群舞: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系

音樂:汪鎮寧

舞美:江德、啟亮、何曉嵐、宋立

首演:1991年6月北京

1992年獲第二屆全國"桃李杯"優秀劇目獎,表演者於曉雪獲當年中國民間舞表演第一名。

《一個扭秧歌的人》的創作動機是源自《天津日報》上一則《藝人之死》的報道,編導感懷於民間藝人對藝術的那份真摯的情感和執著的追求而創作的。它以插敘的手法,和領舞、群舞的表現方式、以及漢族民間舞中常見的紅綢作為道具,塑造了一個痴迷藝術,好為人師並從教習舞蹈中大過其癮、樂此不疲的中國民間老藝人的形象。揭示了老藝人獨有的人生體驗,和已是垂暮之年的他與秧歌之間的生死情結。審美者從中讀出了生命的酸、甜、苦、辣,讀出了藝人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犧牲。那深厚而細膩、甜蜜又略帶絲絲惆悵的內在意蘊令人回味無窮、余香滿口。

2、賞析視角

舞蹈的結構分為三段式:A段、B段、A"段。

其中A和A"段表現的是真實的、已經年邁的老藝人,動人之處在於編導精心刻畫、於曉雪傾情演繹的面部表情:"一挑眉一動眼,一微笑一搖頸,都能讓觀眾感受到他已沉浸在忘我唯舞的高深境界中";加之手的繞腕和前指動作以及含胸縮背的身軀等,將一位漢族民間男性老藝人所特有的"女兒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B段是插敘部分,是回憶老藝人年輕力壯時揮舞著紅綢、教一幫稚氣未脫的弟子們跳秧歌的情形。其看點是獨舞與群舞配合的相得益彰、恰到好處:藝人展示著他跳秧歌的高超技藝,頻頻給弟子們做著示範,只見他時而橫綢凌空一躍,時而頭頂地前翻連著後翻……待弟子得其要領時,便三人、六人越來越多地聚在他身後,一起騰跳起來,矯健豪放、激昂有力。藝人爐火純青的技藝,弟子偶有妙處的齊舞,讓人心動不已。

筆者提示

就其編創手法而言,運用了插敘和對比,頗具匠心,能夠比較全面、立體地塑造出民間老藝人的形象。

舞蹈的題材比較新穎。在這裡,秧歌、紅綢不是表現喜慶婚嫁,也不是表現歡慶豐收,而已經作為一種藝術語言、一種情感的載體,來體現生命的延續和藝術的傳承。

在對音樂的處理應用方面也有巧妙之處。在某些場景中,只有演員動作在變化,沒有音樂。這種偶爾靜音式的藝術處理,給人不一般的感受,具有獨特的藝術美。

四、《情思》

1、作品概況

中國漢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王舉

作曲:李承祥

表演:吉林省歌舞劇團  王小燕

榮獲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銅獎,表演銀獎。

《情思》是王舉根據東北吉劇單出頭《王二姐思夫》創作的,作品通過表現一個丈夫遠在異鄉討生活的關東女人,從青春嬌美的新婚少婦到白髮蒼蒼掉了牙齒的老嫗的悲慘經歷,和一雙接一雙為丈夫做鞋的大寫意,對舊時關東婦女的痛苦生活作了高度的濃縮。

2、賞析視角

舞蹈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表現的是一個嬌羞的新娘。她揭開紅蓋頭,時而一手做"頂花"一手做牽線動作,似在搓麻線,;時而以踏步站做一"整裝"。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個淳樸、勤勞的少婦形象。我們透過她穿針引線、纏線和跳卧雲、仰卧雙踢腳等動作可以感受到她給遠方丈夫納鞋底時喜悅幸福的心情,感受到她納入鞋底的是綿長而堅韌的情絲。

第二部分著力表現少婦對遠在異鄉的丈夫的纏綿不盡的思念。舞蹈凄楚幽怨的情緒與第一部分形成鮮明對比。沒有大的技巧,只有平常的舉鞋和手絹花從高處落下又抓起動作,但就是這些簡單而平實的動作貼切地表現出主人公那埋在心底的揪心的苦楚和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心緒。而此後所做出的頓挫有力的動作則好似一聲聲對親人的大聲呼喚;那快步前走、連續跑走接平轉和雙手立圓手絹花技巧,不僅表現出女人對丈夫思念的急切心情,也表現出歲月的無情流逝。舞蹈的高潮處,女人雙膝跪地、向前急促地膝行跪步和瞬間頭髮變白的強烈視覺效果,直抒了她對為謀生而亡命他鄉的丈夫永無盡頭的悲情思念和內心深處壓抑的辛酸痛苦。

舞蹈的第三部分簡潔而深刻,新娘變成了白髮蒼蒼、掉了牙齒的老嫗,她手捧鞋子、漠然遠眺的造型,令人情難自禁、潸然淚下。

筆者提示

編導構思精巧,抓住了舞蹈長於抒情的特性,只在"情"字上做文章,省去了對原故事的敘述,通過簡單又極富表現力的場景、情節來表現時空跨度較大的人物生活。

編導手法上運用了強烈的對比:從塑造的藝術形象來講,是蒙著紅蓋頭的新娘和白髮蒼蒼、牙齒脫落的老嫗之間的對比;從舞蹈的情緒來講,是甜蜜的期盼和悲情的懷念之間的對比。

舞蹈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東北秧歌的基礎上,融入了古典舞"花邦步"、"跪行"等舞蹈語彙,使舞蹈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獨舞演員王小燕的表演,傳神細膩、情真意切,頗顯實力。

思考題

1《黃土黃》的作者是誰?他在1995年被授予什麼稱號?

2簡述《一個扭秧歌的人》的結構形式

第三節藏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也有少數散居和雜居,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藏族同胞善於以舞抒情,借歌抒懷。所以藏族民間舞蹈與歌唱藝術有密切聯繫,表現為舞中有歌、歌中有舞的獨特藝術風格。

藏族民間舞蹈的基本體態較為特殊,表現為上身前傾、鬆弛內斂,坐胯。這與藏族同胞生活的自然環境、宗教信仰、服飾習慣和長期的農奴社會受壓迫的心理痕迹等因素有關,但主要是為了減輕背負重物的壓力,身體自我調整的結果。從舞蹈的角度看,這一體態特徵別具風格。

藏族民間舞蹈的動律特徵是膝關節的自然顫動和屈伸。由於藏民生活在高寒地帶,又從事戶外放牧勞動,厚重的藏袍、皮褲、長靴增加了人腰部的負重感、限制了小腿以下部位包括腳踝在內的靈活運動,相對卻增強了胯部和膝部的運動,從而形成了藏舞下身主動、上身被動,自上而下欲動先屈的特點。

藏族的民間歌舞大體可分為諧和卓兩類。諧:歌舞,泛指載歌載舞,包括果諧、堆諧、弦子、鍋莊等舞蹈形式;卓:舞,泛指動作幅度大、跳躍性強,歌時不舞、舞時少歌的集體歌舞,主要包括熱巴等。像弦子舞、堆諧、熱巴表演性較強,一般是由藝人們來演出的。

(1)節奏鮮明樸實自然——堆諧

堆諧,漢語稱為"踢踏舞",是藏族豐富多彩的歌舞形式之一。舞蹈時,膝部放鬆,腳下靈活,以踢、踏、悠、跳等腳部動作踏出有規律、有變化的各種節奏點來抒發情感。音樂節奏鮮明、情緒歡快、氣氛熱烈,腳部動作與複雜的節奏配合的嚴謹、默契,上肢動作自然洒脫,共同形成了堆諧樸實自如、靈活敏捷的風格特點。

(2)嫻靜抒情綿延流暢——弦子

弦子又可直稱為"諧",原西藏方言叫做"葉",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藏族歌舞形式。弦子以其音樂曲調悠揚動聽,舞蹈動律鬆弛柔美著稱。舞步多由靠、點、撩、拖、轉等組成,與手臂動作的擺、掏、撩、甩等相配合呼應,給人以嫻靜抒情、綿延流暢的印象。

(3)遼闊深沉矯健有力——鍋莊

鍋莊是藏語"果卓"的變音,它是一種勞動氣息濃厚、粗曠豪邁的古老民間歌舞。比較老的鍋莊舞從內容到形式都保留著原始狩獵勞動生活的明顯痕迹。鍋莊流行很廣,種類繁多、風格不一,但其區別於其它藏族舞蹈的共同之處是:動作幅度較大,矯健有力,跳轉結合;曲調遼闊深沉、節奏頓挫鏗鏘。

(4)金鼓銀鈴騰越激昂——熱巴

熱巴直譯為"布衣人",原指藏族民俗藝術的表演者,現在指流傳在西藏東部及雲南、四川兩省藏族地區的一種包括鈴鼓舞、雜曲和民俗歌舞的綜合性表演藝術。熱巴,即鈴鼓舞,傳統的熱巴無樂曲伴奏,隨女子的鼓點和男子的鈴聲節奏展開。女子手持曲棍鼓,鼓點十分豐富,尤以快速旋轉中的鼓點變化見長;男子手持紫色氂牛尾和黃銅鈴相和。起初舞得緩慢舒展,進入快板時,舞姿矯健瀟洒,並出現許多高難技巧,如躺身大蹦子、跪轉等。結束之時,女子的曲棍鼓和男子的黃銅鈴錯綜交響,氣氛極為熱烈。所以又有"金鼓銀鈴舞熱巴"之說。

一、《草原上的熱巴》

1、作品概況

中國藏族舞蹈(群舞)

編導:歐米加參

表演:歐米加參等

1957年獲蘇聯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銅質獎章。

《草原上的熱巴》是藏族著名的舞蹈家歐米加參根據傳統藏族熱巴歌舞的藝術表現形式加工編創而成。舞蹈融歌、舞、道白於一體,聲情並茂、樸實自然。它以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來表現西藏解放後,當地人民翻身做主人歡欣鼓舞、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

2、賞析視角

舞蹈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熱鬧的玲鼓舞,舞者歡呼著,男藝人手持黃銅玲,女藝人手持曲棍鼓,穿插跳轉,玲鼓齊鳴,舞蹈氣氛被很好得營造出來。

第二部分是柔美流暢的弦子舞。和著悠揚動聽的曲調,姑娘們舞動藏袖、載歌載舞,別具風韻。"三步一撩"、"三步一靠""四步迴轉"等動作配合變化多端的隊形,給舞蹈平添幾分嫵媚。

第三部分舞蹈達到高潮,在歡快跳躍的音樂伴奏下,舞者紛紛"亮出絕活兒",表演高難的技巧:男子的"圓圈旋子"、"躺身大蹦子"、"空轉小蹦子"、"單腿跪轉"、"控腿轉"等;女子的"擊鼓翻身"、"擊鼓平轉"等等,令人目不暇接。一時間,歡舞、頌歌交相輝映、玲鼓、樂聲相伴齊鳴,舞蹈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落下帷幕。

二、《牛背搖籃》

1、作品概況

中國藏族舞蹈(三人舞)

編導:蘇自紅 色尕

作曲:王勇 孟衛東

表演:隋俊波 崔濤 萬馬尖措

燈光設計:趙承彤

服裝設計:色尕  蘇自紅

首演:1997年

1997年獲第七屆"孔雀杯"少數民族舞蹈比賽大獎;1998年獲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銀獎。

編導蘇自紅在她的《創作(牛背搖籃)體會》一文中寫到:"……最使我眷戀的當然是這片凈土上的父老鄉親,還有那最吸引我的身披長毛、頭舉兩把彎刀的雄壯的氂牛。氂牛貌似兇悍、樣子可怕,其實特別敦厚、直率,憨態可掬;耿直的倔強,成為嚴峻生存環境下生命力的自然表現,愛鬧、愛逗,不時還跟你開個小玩笑,極富高原的幽默與詼諧。我甚至有一種奇怪的錯覺,生成一種寞明的親昵,幻象中的人與牛似乎分不清、分不開。或許性格太相似了,而這正是打動我的心的,也是我一直追尋的民族藝術的性格美……。"編導的這段話對於我們欣賞、理解舞蹈《牛背搖籃》有著極大的幫助。

《牛背搖籃》以西藏鍋莊的舞蹈語彙為基礎,運用擬人化的編創手法來展示小姑娘與氂牛親密無間,相依相伴的生活情景,從而揭示出藏民與氂牛間平易,親切的夥伴關係,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反映了藏族獨特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情調。

2、賞析視角

舞蹈有引子、A段、B段、C段、尾聲組成。

引子主要通過音樂、燈光和藏族小姑娘凝神遠眺的舞蹈造型,共同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深邃的氛圍。

進入A段部分,引人注目的便是開篇點題的"牛背搖籃"舞蹈造型—兩位男舞者各伸出一隻手臂曲擰上翹,模擬犀利彎曲的牛角,他們上身前壓,雙腿馬步,虛構出堅實寬厚的"牛背"並輕輕搖蕩著,小姑娘側卧在"牛背"上,悠然小憩。這一部分的音樂低回,凝重,小姑娘時而雙手牽著雄健的"氂牛"漫步草原,時而閑暇地在"牛背"上或坐,或趴,或卧,顯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B段開始,音樂轉為活潑開朗,舞蹈更進一步表現小姑娘與"氂牛"之間親密而深厚的情誼,"氂牛"是那樣的忠誠,那樣盡心儘力地呵護著小姑娘,當她伸長脖子向遠處`張望時,"氂牛"將她高高地托起;當她緊張害怕時,"氂牛"用它有力的臂膀庇護著她;當她感到寒冷時,"氂牛"用它健壯的身體為她遮風擋雨……;而小姑娘又是那樣地樂於以氂牛為伴,他們在一起愉快地嬉戲玩耍,一起攏火,一起跳"鍋莊"……他們快樂相伴,過著自足和諧的生活。

C段和尾聲大體上屬於A段和引子的再現,小姑娘重新在"牛背"上做出了遐思眺望的造型,首尾呼應,引人深思,意味無窮。

筆者提示

該舞蹈作品選材新穎,選取最具親和力的小姑娘作為藏民及人類的代表,與氂牛親切交流,平等對話,使觀眾感覺清新自然又饒有興趣。

從編導手法來講,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用了象形,擬人,篇首點題和首尾呼應。這使得該舞蹈作品鮮活生動,清麗脫俗,頗具新意。

三、《母親》

1、作品概況

中國藏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張繼鋼

表演:卓瑪

音樂:汪鎮寧

首演:1993年11月,北京國際保利劇院,卓瑪舞蹈專場

卓瑪生在"歌舞的故鄉"西藏山南澤當,12歲投入到民族藝術家的搖籃—中央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學習。以自身的稟賦、良好的教育和刻苦的學習,於1991年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民間舞"十佳"第一名。卓瑪的表演特點是樸實、自然、真誠。她的舉手投足間都傾注了自己對民族、對家鄉、對祖國的深沉的愛戀。只有真誠的表演才能產生令人信服的藝術創造。正如她自己所講"我跳《母親》,往往跳到最後已是淚流滿面,我感到在我家鄉那片土地上的樸實善良的人,一個個就象母親一樣……我想通過藏族舞蹈把我們這個民族,千千萬萬像阿媽一樣善良樸實的人介紹給想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人。"

《母親》運用藏族舞蹈語彙,以獨特的視角,濃濃的深情,塑造了一位平凡的藏族老阿媽的形象,熱情讚頌了含辛茹苦,默默奉獻的母親和偉大永恆的母愛。舞蹈作品中的這位"母親"很老,腰背彎曲,步履蹣跚,但她很美,透過這位年邁的"老母親",審美者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她讓你真切地感到,她就是那無私寬厚,哺育藏族兒女的雅魯藏布江,她就是那堅韌挺拔,純潔質樸的巍巍雪山。

2、賞析視角

舞蹈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舞蹈的樸實自然,帶有幾分寫實風格,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老阿媽身著藏袍,老態龍鍾,腰背彎曲,特別是在人物動作造型的處理上,那前傾彎腰的形象特徵,典型而生動,既表現出母親的年邁,又暗示出母親的勤勞和生活的艱辛,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用優美流暢以弦子為主的身段來展現母親開朗,達觀的性格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母親"的舉手投足都顯得那樣充滿神韻,似用心靈在娓娓訴說。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旋轉技巧的運用上,舞者從站立甩動袍袖輕快的旋轉,到瞬間轉變為"彎曲"旋轉,不僅使這一技巧顯得精彩動人,而且使"母親"的形象比第一部分那"彎曲"的形象更為豐滿,帶給觀眾更為強烈的視角衝擊,彷彿從中看到了母親從青年到暮年的生命軌跡。

第三部分:舞蹈似乎又回到了第一部分凝重的氣氛中,老阿媽步履蹣跚但又堅定的走著,走著,顯得那樣靜穆,安詳,而後慢慢"彎曲"坐下……那佝僂的身軀在審美者的腦海里卻越來越高大,越美好……

筆者提示

舞蹈的服裝比較大膽,有創意,它一反以往舞台追求唯美的習慣,根據塑造舞台形象的需要,彰顯寫實風格;內著白色粗布衣,外套色彩深沉,質地厚重的藏袍,較準確地表現了舞蹈角色的年齡,性格及地域特徵。

四、 《酥油飄香》

1、作品概況

中國藏族舞蹈(女子群舞)

編導:達娃拉姆

表演單位:西藏軍區政治部文工團

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集體表演一等獎

《酥油飄香》在傳統藏族舞蹈風格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追求個性,通過描述一群朝氣蓬勃的藏族少女打酥油茶的勞動場面,巧妙的揭示出了多層內涵:既表現了軍民深厚的魚水之情,又體現了藏族同胞新時期的精神面貌,同時也展示了藏族同胞特色的勞動情景。整個舞蹈,舞風清新,個性分明,載歌載舞,輕鬆活潑,頗具創意,耐人回味。

2、賞析視角

舞蹈大體可分為: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尾聲。分別對應表現的是:呼朋喚友,準備勞動,打酥油茶,灌酥油茶和送酥油茶。舞蹈的開始部分,姑娘們喜氣洋洋地搖擺著魚貫而入的情景令人過目難忘,因為它太特別了,一大隊藏族少女,清一色上身後仰,雙手搭前,昂首挺胸,舞上場來,這與傳統藏族舞蹈保持上身前傾,內斂的體態特徵截然相反,令人為之一振,這一反其道而行的大膽創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展開人們豐富的聯想,這是藏民們的新時期主人翁的姿態,迎著朝陽,朝著希望,闊步前進的寫照,是新時代藏民精神風貌的展現;在開始打酥油茶之前,中間領舞的姑娘,與周圍姐妹們用藏語交流,一人領、眾人和的情景,以及勞動時,姐妹們互不服氣,互相比賽誰打的酥油香的畫面,那挽袖,提袍,雙手插腰和打酥油等動作的反覆,誇張和強化處理,使得舞蹈非常生動也非常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當姑娘們乾的熱火朝天時,那整齊而又誇張的左右擺胯動作,更是烘託了氣氛,同時也表現了少女天真活潑的性格,直至舞蹈將近結束,灌酥油茶,幾個作為道具的軍用水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它使觀眾理解了前面姑娘們興高采烈地勞動的目的——-她們要把自己親手做的酥油茶,獻給她們最尊敬的親人解放軍。而最後的尾聲,一個小姑娘吃力地背起那一個個滿載著藏族同胞深情厚誼的軍用水壺前進的造型,則更讓人感受到那些軍用水壺的份量不輕,她載的不僅是香氣四溢的酥油茶,更是藏族同胞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

筆者提示

舞蹈構思精妙,先設伏筆,篇末點題,耐人尋味。

舞蹈語彙方面,對傳統藏族舞蹈的形態,動作進行了大膽的突破和創新,使其更符合角色需要,也更具時代感。

舞蹈在保持了藏舞民族風格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張揚個性,突出表現所塑造舞蹈形象的性格之美。

舞者的表演,情緒飽滿,動作到位,生動鮮活,頗具感染力。

思考題

1傳統藏族舞蹈的基本體態特徵是什麼?

2《酥油飄香》對傳統體態的創新有什麼含義?

第四節蒙古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蒙古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我國的內蒙古大草原,東北三省,長期過著游牧、狩獵生活,有著驃悍、強健得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這是一個有著輝煌業績的"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曾經戰勝了北方的金、遼,南方的宋朝,統一了中國,而且還擴張到中亞、西亞、部分歐洲和北美的阿拉斯加,建立了世界上從未有過的大帝國。蒙古族舞蹈也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從陰山原始舞蹈岩畫上可以看到在距今大約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各種蒙古草原舞蹈和集體舞蹈、三人舞、雙人舞和獨舞等。見諸於文獻的是在公元1240年《蒙古秘史》中,記載有蒙古部落從忽圖刺汗到成吉思汗時代的種類十分豐富的舞蹈事記。

由於長期騎馬、放牧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體態為身體後傾、梗脖立背、架肋圓膀、跨腿扣腳,表現出健美、雄渾、驃悍、奔放的總體特點。舞蹈的手型以平手為特點,同樣給人以開闊大方之感。蒙古族肩、腕的靈活性和表現力給審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端莊穩健精湛典雅——盅碗舞

盅碗舞是流行於鄂爾多斯地區的禮儀舞蹈,多出現在慶典酒宴上,是女子舞蹈。舞者頭頂一隻碗,雙手各持兩個酒盅,隨著舞蹈節奏和身體的動律相互撞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舞者顯得端莊、穩健,雙臂和後背動作細膩,具有高難的技巧性又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給人一種優美、精湛、典雅的美感。

(2)節奏鮮明粗曠豪爽——筷子舞

筷子舞是鄂爾多斯地區的一種舞蹈形式,原是男子舞蹈,現在舞台上也常見女子表演。舞蹈樣式多種,但共同的特點是:舞者雙手各持一把筷子,用筷子敲打手、腿、肩、腰等部位,同時還配以抖肩、跪地或下腰等動作,風格粗曠、熱情,節奏鮮明給人以奔放豪爽的美感。

(3)揮巾舞帕消災祈福——安代舞

"安代"是蒙語"奧恩代"的變音。這個詞有兩層意思:一是祝福病人儘快康復;二是期望生活在痛苦中的牧民擺脫災難;而疾病的康復和災難的擺脫都需要藉助於一種特定的舞蹈形式來實現,這就是安代舞。安代是一種群眾性的即興歌舞,人數不限,一人領唱、眾人相和,歌詞通常即興編出。舞時,邊歌邊舞,舞者均雙手各執手帕或拿蒙古袍的衣大襟甩動,同時跺步、圍圈移動。安代舞動作簡單、奔放,氣氛熱烈、歡騰,在蒙古族地區十分流行,特別是在年節喜慶之時,人們都會揮巾舞帕,消災祈福。

(4)豪邁暢快自娛自樂——狩獵舞

狩獵舞是一種由古代沿襲下來的男子舞蹈,一直保留在蒙古族和鄂倫春族獵人們中間,帶有很強的自娛性。舞蹈是兩人一對的集體舞形式,表現狩獵活動和狩獵後的喜悅心情,風格豪爽、洒脫、暢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舞蹈還塑造出一系列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象,如駿馬、雄鷹、大雁等等。他們不是簡單地追求"形似",而是將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崇尚驍勇強健、威武大氣的民族性格以及蒙古族人民獨特的審美心理巧妙地融入其中,從而使創作出的舞蹈形象既有鮮活生動、栩栩如生的形式美,又有著豐富深邃的內涵,另人回味無窮。

一、《鄂爾多斯舞》

1、作品概況

編導:賈作光

領舞:賈作光 斯琴塔日哈 梁惠敏

作曲:明太

首演:1954年 由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演出

1955年獲第五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金獎;1994年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

賈作光,中國舞蹈家協會前任主席、中國著名舞蹈家、舞蹈編導,被譽為"草原之子"。1923年4月出生於東北瀋陽,1938年入"滿州映畫協會(即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訓練所"學習舞蹈,後由吳曉邦舉薦到內蒙古文工團從事舞蹈工作。"賈作光的作品在中國舞蹈界是最有生命活力的。他所創作的舞蹈,如同天地之間輪轉不息的自然四季,經常上演,給一代代的觀眾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記憶。"代表作品有《鄂爾多斯舞》、《雁舞》、《擠奶員舞》、《鴻雁高飛》、《海浪》等。

《鄂爾多斯舞》創作於50年代,是編導根據內蒙古宗教舞蹈"喇嘛舞"中的"鹿神"、"敬黃金"等動作素材改編創作而成。舞蹈音樂是從富於節奏力度的民歌改編而來。整個舞蹈以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以及歡樂明朗的節奏,表現了內蒙人民獲得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的自豪感,以及蒙古人特有的豪爽性格。從這個舞蹈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一個新生國家的自信心和強大的生命力。

2、賞析視角

舞蹈在結構上具有比較明顯的起、承、轉、合特點。舞蹈的開端:鄂爾多斯男青年一個個依次出場,他們的步伐穩健有力,肩膀抖動得靈活自如,表現出勇敢寬厚的草原牧民的性格。整齊劃一的直線隊形給人以平和安寧之感。舞蹈的發展:一群端莊美麗的蒙古姑娘,在輕鬆活潑的音樂聲中出場。她們主要運用硬肩和硬腕的動作來表現歡快的情緒,並且和男青年一起結伴對舞。一男一女、一立一蹲、高低錯落、動靜分明,加之恰到好處的情感表現,給人以幸福甜蜜之感。舞蹈的高潮:歡快的情緒進一步發展,舞蹈越來越熱烈奔放,男女青年變換著隊形,縱情歡跳。具有蒙古民俗文化根源的"圓"形隊形,與極富生活氣息的男舞者跨馬步、女舞者擠奶動作融為一體的舞蹈構圖,不禁使人聯想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風情。舞蹈的結尾;一對對青年男女對舞下場,持續著樂觀、愉快的情緒。

筆者提示

該舞蹈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在舞蹈形式上穿插運用了男女雙人舞與群舞的對比;動作上運用了剛健豪邁的粗線條動作於柔美靈活的細線條動作的對比;節奏上也採用了慢板與快板的對比。

二、《蒙古人》

1、作品概況

中國蒙古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巴圖 敖登格日勒

表演:敖登格日勒

音樂:騰格爾

首演:1993年北京"敖登格日勒獨舞晚會"

敖登格日勒,1957年生於內蒙古,蒙古族。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一級演員,曾經主演舞劇《達那巴拉》、《蒙古源流》等。曾舉辦個人舞蹈晚會,曾獲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第四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優秀劇目獎、園丁獎。《蒙古人》是其代表作。

該舞蹈作品是根據著名歌唱家騰格爾的同名作《蒙古人》而創作。舞蹈以蒙古舞語彙為基本素材,採用了"勒馬"、"騎馬"及各種肩部和手腕的頗具民族風格的動作,生動地展示出蒙古民族的氣魄和蒙古族人民博大的胸襟、奔放豪爽的性格。

2、賞析視角

舞蹈的結構屬於三段體結構,第一部分:幕啟,一位蒙古姑娘側身勒馬的造型,躍入觀眾眼帘,這一造型動作蒙古味十足,優美且富有張力,彷彿正不斷積蓄著能量,蓄勢待發;繼而,激昂奔放的音樂響起,姑娘雙手提起寬大的裙擺左右,上下甩動,好似一匹駿馬賓士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那矯捷的身姿,幹練的動作,加之通過藝術誇張變形的民族服裝,使一個鮮活的蒙古牧民形象,凸現於觀眾眼前。第二部分:音樂轉緩,伴著深沉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歌聲,姑娘邁著端莊優雅的步子,從舞台深處款款走來,她的雙手自然相握,垂放在身前,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悠緩的漫步前行,觀眾看到的是一位雍容大度,光彩照人的蒙古女性。她的神態是那樣寧靜,她的目光是那樣幽遠,赤誠,她的步伐是那樣的靜穆堅定……她開始了一段委婉而深情的舞蹈,柔美的舞姿,如同那藍藍天空上飄浮的白雲,飄逸舒展而又幻化無窮,俯仰動靜皆是真情,那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在靜靜的宣洩,流淌……第三部分:姑娘策馬揮鞭,激情奔放,火紅的舞裙與熱烈激昂的動作融為一體,擰傾開合間形成強勁的動勢,層層遞進,似萬馬奔騰,震撼人心,就在這奇峰突起的瞬間,動作與音樂嘎然而止,舞者的姿態定格在一個"揮鞭前沖"的特定造型上,再現強化了主體,令審美者滿口余香,回味無窮!

筆者提示:

該舞蹈作品的過人之處,在於對服飾和舞蹈語彙外化形態上的深入開掘,使得一個女子獨舞,能夠釋放出如此強勁的藝術震撼力。

思考題

1通過觀摩作品,談談你對蒙古族舞蹈的印象

第五節 維吾爾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維吾爾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我國西北部新疆地區,那裡地處古絲綢之路要衝,古稱西域,西通伊朗、阿拉伯,南到印度,北達吉爾吉斯大草原,是中原文化、波斯、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西域本土文化的匯合點。長期以來,就是我國對外交流的主要交通要道,對外物質文化藝術交流非常發達,有著豐富的文化藝術遺存。維吾爾族人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維吾爾族歌舞搖曳多姿,絢爛奪目;新疆地區,"歌舞之鄉"美名遠揚。維吾爾族歌舞有著悠久的歷史,《木卡姆》(Mukam)是伊斯蘭諸國普遍存在的一種樂舞文化,我國維吾爾族的木卡姆以"喀什木卡姆"和"多朗木卡姆"最具特色,它早在漢代就對中原的樂舞藝術產生過很大影響。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就被學者們指出是《木卡姆》,它對唐代歌舞大麴的樂舞形態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唐代文學家杜佑在其著作《通典》中就對當時的西域舞蹈有過描述"……或踴或躍、乍動乍息、蹺腳彈指、撼頭弄目……這些描繪與今日維吾爾族舞蹈的總體風貌非常一致。

維吾爾族舞蹈的體態特徵是強調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給人舒展挺拔的感覺。維吾爾族舞蹈律動的基本特點是膝關節連續的、有規律的顫動。舞蹈動作中對頭、頸、腕、腰及眉眼的靈活誇張運用,構成了新疆舞的獨特風格,特別是移頸和翻繞手腕已經成為維吾爾族舞蹈的標誌性動作。維吾爾族舞蹈的技巧主要體現在快速的旋轉和掌控自如的腰功。它的旋轉強調"乍動乍息",即啟動要快而強勁,停止要驟然、穩健,區別於其它民族民間舞的旋轉。它的腰功包括板腰、側閃腰、快速的軟腰和慢速的控腰等等,其中側閃腰在舞蹈中比較常見也別具特色。另外,維吾爾族舞蹈的節奏,多用切分音和附點,加上手鼓的伴奏襯托,使得舞蹈動靜閃視、氣氛熱烈,十分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1)奔放妖嬈風趣活潑——賽乃姆

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同胞中間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每當節慶歡聚或貴客臨門的時候,人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在手鼓、都塔爾等樂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其舞蹈形式自由活潑、不受局限,但舞步要與音樂節奏合拍。常用的步伐有墊步、自由步、三步一抬等等,上肢動作比較強調手腕的表現力和眼神的配合。各地的塞乃姆也稍有不同,北疆的舞蹈開朗奔放、幽默風趣;南疆的舞蹈則活潑輕快、優美抒情。

(2)微顫滑沖熱情洒脫——刀朗舞

"刀朗"是古代居住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葉爾羌河流域的維吾爾族人的自稱,也因此該地區被稱為"刀朗";刀朗舞指的就是刀朗地區流行的一種維族舞蹈。舞蹈時,舞者雙雙相邀,成對起舞。舞蹈的顯著動律特徵是滑沖和微顫。滑沖步強調動作因附點而形成動勢上的衝勁效果;微顫幾乎貫穿刀朗舞所有的動作之中,應用非常普遍。刀朗舞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矯健、洒脫。

一、《摘葡萄》

1、作品概況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龍登橋 

表演:阿依吐拉 

1959年在維也納榮獲"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金獎;1994年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

阿依吐拉,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她以主演舞蹈《摘葡萄》而聞名。阿依吐拉生於1940年,12歲入新疆阿克蘇文工團,1955年調入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文工團,1961年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名,將她調入東方歌舞團,阿依吐拉以她高超的舞蹈技巧,鮮明的舞蹈造型和強烈多變的節奏,形成了自己熱情豪放而又細膩柔美的風格,國內觀眾贊她是"天山腳下的一朵金花",國外觀眾則把她和朝鮮族舞蹈家崔美善、蒙古族舞蹈家莫德格瑪並稱為"東方三絕"。《摘葡萄》是1959年阿依吐拉參加第七屆"世青節"的參賽作品,編導擷取維吾爾族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生活體驗"摘葡萄"為素材,成功的把切身的生活感受轉化為濃郁生活氣息的舞蹈藝術作品。舞蹈塑造的"摘葡萄"的維吾爾族少女形象,生動有趣,活潑俏麗,給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賞析視角

舞蹈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舞蹈啟始,伴著一位男鼓手歡快的鼓點,一位維族少女以輕捷的碎步橫移出場,那柔美的手腕,嬌媚的眼神及旋風驟起般地快速旋轉後突然間的跪地板腰,還有那漂亮的碎抖肩,都表現出少女看到葡萄豐收的喜悅心情。一系列技巧的傾情演繹,起到先聲奪人之效而又不失自然純樸之風。此時,維族特有的民族樂器手鼓,以"奇可提麥"節奏獨特的鼓點與舞者挺拔的橫晃,繞腕點步等動作融為一體,共同營造出異域風情,使舞蹈在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那素有"葡萄之鄉"美譽的新疆維吾爾族地區。

第二部分:慢板抒情的"賽乃姆"節奏,逐漸加快為熱烈奔放的快中板"賽乃姆"節奏,我們彷彿看到姑娘在豐收的葡萄圓中穿梭,望著掛滿枝頭的串串葡萄,欣喜地舞蹈著……忽然,她快步前行,靈活地摘下一串"葡萄"放在嘴裡,只見她皺緊眉頭,閉上雙眼,撫腮搖頭,形象地表現出那顆葡萄的酸,令觀眾感同身受。接著,姑娘快速地旋轉數圈後,忽然剎住,做一個側旁軟下腰,那旋轉平穩而快速,那下腰軟中有硬,硬中帶軟,這些具有民族典型性的下腰和旋轉技巧,為舞蹈增添了無窮魅力。鼓手一邊擊鼓,一邊追隨著姑娘,時而二步一跪,,時而單跪,用手鼓接著姑娘摘下的"葡萄",只見姑娘挑眉移頸,單手繞腕,又將一顆葡萄放入口中,這次是顆甜的,姑娘的臉上綻放出了開心的笑容。

第三部分:情緒更加歡快熱烈,舞者先以左右夏克接快速弓步脫帽式,以鼓手為圓心,平轉二周,緊接以單方上盤手,快速原地旋轉變換手位。此時,鼓點節奏更為緊湊,激越,在左右夏克之後,鼓聲嘎然而止,舞者的姿態定格在昂首挺胸立腰的"脫帽式"的造型上。這精彩的造型與亮相,為整個舞蹈乾淨利索、恰到好處地畫上了句號。

筆者提示:

舞者惟妙惟肖的表演,頗受觀眾的好評,舞蹈講求的"眉目傳情""形神兼備"在該舞蹈表演中都有很好的體現。

二、《頂碗舞》

1、作品概況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女子群舞)

編導:海里旦木,斯迪克

作曲:依克木,艾山

表演: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熱依汗古麗,賈孜拉等,

服裝設計:海里旦木,斯迪克

首演:1997年北京,《新疆舞蹈藝術天山希望之星舞蹈晚會》

1998年獲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金獎。

《頂碗舞》是在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民間舞《盤子舞》的形式基礎上創作而成的。它體現了編導對民族優秀傳統的摯愛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該民族舞蹈演員的先天優勢。

2、賞析視角

該舞蹈作品是由16位維吾爾族姑娘傾情演繹的。舞蹈的亮點有二:一是匠心獨具的舞蹈構圖,一是演員高超嫻熟的舞蹈技巧。

舞者身著華麗的紅色服裝,頭上頂著一摞碗,雙手各拿著小盤和筷子,在風格濃郁的維吾爾族音樂伴奏下,從兩側舞上場來,全體演員時而以"橫墊步""托按掌"變化成大橫排,時而以"三步一抬""橫手位"向前進,時而以"圓場步""扶胸式"手位,變化為雙斜排,時而又以"開關步"穿插換位,時而散為四大排原地旋轉,時而聚成圓圈雙手擊盤,她們若聚若散,時來時往,迅捷而有序,優美而簡約,行雲流水般地在舞台上,變換著各種隊形……這些隊形與演員整齊劃一的表演相結合,即體現民族風格又具有一種整體氣勢和美感。高潮時,全體演員同時原地旋轉,如同朵朵鮮花盛開,令人目不暇接,最後,演員在三角形的畫面中,以嫻熟的圓場步前後流動,同時將頭上的碗一隻只取下,並將碗中的水一滴滴倒出結束。整個舞蹈給人以流暢,精湛,清新的審美感受。

全體演員的表演技巧十分嫻熟,動作整齊劃一。十六名舞者在頭頂盛著水的六隻小碗,雙手擊打小盤情況下,依然能快速旋轉,急速前行,翩翩起舞,充分顯示出演員紮實的基本功和高超的舞蹈技能,並且使觀眾充分領略到群體的力量和美感。

思考題

1 維族舞蹈的技巧主要體現在哪裡?簡述你的審美感受

第六節傣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傣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我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及德宏自治區等地,那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傣族舞蹈風格獨特、優美含蓄、剛柔並濟、婀娜嫵媚,且頗具雕塑感。這與其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信仰、民族的服飾生活習慣以及南亞文化的影響、甚至與對吉祥鳥--孔雀的模仿都有很密切的內在聯繫。

傣族舞蹈體態的基本特徵為:鮮明的"三道彎"體態,即"S"型。其典型舞姿為:右腳實踏,同時旁出右胯,左腳左側虛點、屈膝,昂首挺胸,擰頸右視,手臂左高右低,恰似展翅的孔雀。傣族民間舞蹈動律的基本特徵:舞蹈動作平和安靜,連綿起伏,跳躍和大幅度踢腿動作較少。雙腿屈膝半蹲,隨節奏(強拍向下)顫動、屈伸,帶動腰胯左右輕擺,給人水波蕩漾的美感。傣族民間舞的基本手型有:掌形、冠形(模仿孔雀頭)、爪形(模仿孔雀爪)、嘴形(模仿孔雀嘴)、曲掌等;常用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高展翅、順展翅、側展翅、合抱翅、雙合翅等;腳型比較強調勾綳腳。

(1)鮮活靈動美崙美奐——孔雀舞

提起傣族舞蹈,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美好的孔雀舞的形象,的確,孔雀舞不但歷史悠久,並且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幾乎可以成為傣族民間舞蹈的代名詞了。就孔雀舞的表演形式而言,可以分為帶道具的孔雀舞和不帶道具的孔雀舞兩類。帶道具的孔雀舞是比較初始的,多在廣場上表演,帶有很強的群眾自娛性和民俗性。舞者帶頭飾和面具,腰部系跨著用彩紙或綵綢紮成的雀身和雀尾,上面裝飾著美麗的孔雀羽毛。舞蹈時,表演者雙手拉線,掌控雀尾的擺動、開合等動態,舞蹈形象生動,但美中不足是限制了舞者自身表現力的發揮。不帶道具的、"徒手的"孔雀舞,則在頭飾和服飾上表現孔雀的特徵,去除了沉重的面具和道具,儘可能發揮舞者自身的潛力,通過她的手型、舞姿、舞步等來表現孔雀飛翔、棲樹、漫步、抖翅、嬉戲、飲水、梳羽以及照泉自美等生活情態,舞姿鮮活、舞蹈性強。

(2)強健有力深沉持重——象腳鼓舞

象腳鼓是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樂器,看孔雀舞,你多半會聽到象腳鼓的伴奏聲響。象腳鼓因其造型頗似象腳而得名:上為鼓膛,形狀好似菠蘿;中間是細圓桶狀的鼓腰;下方是喇叭口狀的鼓尾。象腳鼓舞蹈是以敲打象腳鼓為主的男子舞蹈,又稱"凡光"或"嘎光",舞蹈形式自由、瀟洒熱情,由於象腳鼓的大小型號不同,又有多種跳法和不同風格。長象腳鼓舞跳的持重、深沉,強調掏掌、繞腕等手臂動作;中象腳鼓舞較為普遍,身體屈伸靈活、跳晃自如,強健有力、熱情歡快。

一、《水》

1、作品概況

中國傣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 揚桂珍,刀美蘭

表演:刀美蘭

作曲;王施曄

裝設計:閔廣森

獲1980年全國第一屆舞蹈比賽編導一等獎,優秀表演獎,音樂創作三等獎,服裝設計一等獎。1994年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作品"金像獎。

編導以她對生活的獨到感受和敏銳的觀察力,以傣族少女日常生活中的汲水,洗髮,挽髻,這樣一個平凡的片斷為素材,通過一個五分鐘的獨舞,表現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形態,人體美以及傣族舞蹈之美,並揭示了人與水的親密關係。

2、賞析視角

舞蹈結構明朗清晰,主要是有"汲水""洗髮""歸去"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洗髮"部分為舞蹈重點。

第一部分: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一位上著紅背心,下著湖藍色長筒裙的傣族姑娘,挑著水罐,裊裊婷婷地向水邊走來。從平靜的水面上,她看到了自己美麗的身影,心中頓然湧出無限的欣喜。姑娘時而邁著輕盈典雅的孔雀步,時而做出傣族舞特有的"三道彎"造型,越發表現出少女的清純可人。

第二部分:"洗髮"又可分為"解,洗,甩,曬,抖,理,挽"七個程序,姑娘披開秀美的長髮,俯身讓清亮的水流把長長的髮絲洗的輕軟閃光,把一天的疲憊,沖洗的無影無蹤。同時,在洗髮表演中,還明確表現了水流的方向和夕陽的位置,既展現了舞蹈的造型美,又符合生活邏輯。接著,姑娘愉快的跳起了傣族舞蹈,只見她時而"之子步低展翅",時而"旁勾腳旁展翅",舉手投足間無不洋溢著傣族少女活潑純真和對生活的熱愛。伴奏音樂的情緒越發輕鬆歡快,姑娘坐在溪水邊,雙腳在水面上拍打著水花;後來,索性躍入溪中,同魚兒追逐嬉戲。微風徐來,她輕撫洗凈晾乾的頭髮,一邊快速的原地旋轉,一邊熟練地將長發挽成一個漂亮的髮髻,這一在生活基礎上融入舞蹈性加以突破創作的"挽發"動作,頗具新意。

第三部分:天色漸晚,姑娘挑起盛滿溪水的瓦罐,邁著輕盈的步伐,伴著火紅的晚霞,踏上了歸途。

筆者提示

該作品充分運用虛擬手法,在舞台中區設置一個小平台,以它作為演員的主要表演空間,通過演員一系列的虛擬動作,讓人將舞台作溪水,小平台則成為溪水上的一塊石頭,構思非常巧妙。

二、《雀之靈》

1、作品概況

中國傣族舞蹈(女子獨舞)

編導、表演:楊麗萍

作曲;張平生 王浦建 

舞美設計:華起亮

服裝設計:孫紀昌

1986年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表演一等獎;1994年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

1986年在北京舉行了第二屆全國舞蹈大賽。當時改革開放大潮的涌動,各種舞蹈創作思想的匯流,使這屆大賽成績斐然。不僅體現了創作形式的多樣化,也湧現出了一批舞蹈新秀,楊麗萍就是其中的一位。

楊麗萍,雲南大理人,白族。美麗的西雙版那是她生長的地方。她熱愛家鄉、熱愛自然,她把對美的追求都在她的舞蹈作品中充分表現出來。而《雀之靈》正是她眾多優秀的舞蹈作品之首。

舞蹈開始,晨光曦微,一隻美麗的孔雀剪影出現在舞台上。舞者以輕柔、細膩的手指、膀臂等動作,和肩、胸、腰各關節的伸展舞姿,表現了生命的蘇醒和對生命的無限深情。接著,白孔雀以高雅的舞步漫步溪邊。它從溪水中照見了自己美麗的羽毛,此情此景,令她情不自禁地婆娑起舞。時而尋覓、時而戲水、時而俯身暢飲……她瀟洒地抖動著翎羽,表現出歡樂喜悅的情緒。最後,舞蹈進入高潮,白孔雀歡躍著展翅飛翔――其手臂每一次揮動都被放慢、拉長、延伸,其跳躍靈活、秀麗,旋律變化多姿,體現了對生命的熱情歌頌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2、賞析視角

(1)作品成功之處,表現在對傳統傣族舞蹈語彙的創新。不是簡單的再現,而是在其動律上注入現代意識,使形體表演功能方面、手的表現力方面得到創造性發揮。在舞蹈伊始,孔雀頭部的舞蹈造型直觀、形象,以及手臂、肩、胸、腰等各關節有節奏、有層次的律動,充分表現了孔雀的機敏、輕巧、高潔,展示了舞蹈藝術美的特有魅力。

(2)舞蹈在結構上擺脫了民族舞蹈中套用的描摹和再現生活的模式,不是孔雀常規生活的翻版,而是抓住"情"字,突出"情思"、"情舞",從而讓審美者穿透舞蹈,看到"以心造勢"、"以心造舞"所架構的"生命之歌"。

(3)舞蹈在造型構圖上充分利用姿態上的高、中、低對比和身體左右側動的對稱平衡、以及節奏鮮明的快速轉換,構成一種行雲流水般地流暢造型。

筆者提示

楊麗萍的舞蹈藝術,無論是在創作還是在表演中,都把生命和最動人的感情與舞蹈所創造的意境美融為一體,她在舞台上所創造的舞蹈形象,不僅是孔雀,也是傣族少女,更是她心靈形象的外化。

思考題

1簡述《雀之靈》給你帶來的心靈體會

第七節朝鮮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朝鮮族同胞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主要從事農耕生產。在東方諸舞蹈中,朝鮮族舞蹈的精深微妙和難以駕御是有名的。那典雅端莊的體態,內省含蓄的氣質,寧靜悠遠的意境,以及那若可感知的呼吸和舉手頭足間看似無意卻精妙難言的韻味,令無數舞者和觀眾著迷。

朝鮮族崇鶴,把鶴作為長壽、幸福的象徵。這種審美心理也在朝鮮舞蹈中有較為充分的體現,即所謂"柳手鶴步"。並且這種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姿態,大概在唐代就已基本形成,詩仙李白就曾用"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描繪自己所觀賞到的高麗舞(唐代稱朝鮮為高麗)的優美舞姿。

朝鮮族舞蹈的體態基本特徵是垂肩,含胸,蓄腰,氣息下沉、鬆弛,透出一種外松內緊的含蓄美。朝鮮族舞蹈的動律基本特徵是:強調內在的韻律感,以呼吸作為動作的原動力,以內在的呼吸來帶動外在的動作,用呼吸來連綴貫穿動作;肩部和手臂動作細膩、靈活,主要表現在肩部或柔和流暢、或頓促有力的起伏,手臂肩、肘、腕的彈動和類似於音樂中裝飾顫音的上身輕微的顫晃;其律動有曲線的性質,動作運動線條多為上拋物線和涌浪式下弧線;舞蹈的音樂節奏,以頗具起伏感的三拍子為主。正是這些共同演繹出了朝鮮舞柔韌而不失剛毅、靜穆而不失熱情、平穩而細膩、飄渺而簡約的獨特韻味。

(1)簡約剛毅飛旋流暢——農樂舞

農樂舞是最具代表性、流傳最普遍的朝鮮族民間舞蹈,主要由男子表演。它是舉行農事季節儀式祈禱豐收時在廣場上進行表演的舞蹈,有時在田間勞動間歇時,由勞動者即興而舞。其中,"象帽長纓舞"最引人注目。象帽是朝語San-Mo的音譯,是舞者用頭部來運轉的特殊舞具,是一種硬制無沿帽(形狀類似清代的官帽),上有可以旋繞的長纓,長纓寬約2至3公分,長度不等,最長可達15米。表演時,舞者靈活地繞動頭部,使長纓在頭頂、身側旋繞、飛舞,變換出不同的圖形,十分有趣。

(2)靜穆怡然柔韌細膩——長鼓舞

長鼓舞是由女子表演的朝鮮族舞蹈。舞者身掛長鼓,一手持竹鍵擊打鼓面,一手直接拍鼓,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響。手臂動作靈活柔美,輕快的腳步與鼓點相和,時而旋轉、時而騰躍、時而佇立……舞的怡然自得,同時也舞出了豐收喜悅、舞出了喜慶祥和。

一、《長鼓舞》

1、作品概況

朝鮮族民間舞蹈(女子群舞) 

編導:崔善玉

領舞:崔善玉

崔善玉,朝鮮族,國家級演員,其編導的《勇士的歡樂》《端午之喜》曾在全國獲獎。

長鼓舞是朝鮮族人民最喜愛的傳統舞蹈形式之一,也是一種自娛性舞蹈,每年豐收時節,人們總要敲起長鼓,互報喜訊,以歡快的舞蹈來抒發慶豐收的喜悅心情。崔善玉就是在這基礎上整理,提高,創作出這個結構完整,舞姿優美的舞蹈。《長鼓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表現了喜慶日子裡朝鮮姑娘歡快和喜悅的心情,作品以朝鮮傳統舞蹈"長鼓舞"為主要形式,在端莊典雅飄逸的"古格里"舞蹈和歡快跳躍的"安旦"舞蹈律動的基礎上,使作品充滿了節日喜慶氣氛和濃郁的民族風格。

2、賞析視角

舞蹈共分為三段,為A-B-A結構。

第一段:在緩慢抒情的音樂聲中,帷幕徐徐拉開,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參差不齊,而又錯落有序的造型。十幾位身穿小巧伶俐短衣,下著拖地長裙,襟垂飄帶,身掛長鼓的朝鮮族少女悠然起舞,飄逸浮動,溫柔可人。緊接著身穿焉紅蔥綠舞裙的領舞,步態輕盈地飄然出場,那精湛的神態和曼妙的舞姿以及獨舞和群舞的結合,使舞蹈開始就產生了迷人的魅力。舞蹈在表現形式上突出了獨舞的表演,採取獨舞貫徹始終,而群舞只在引子部分和快板中為烘托獨舞表演時出場。隨著深情的古格里節奏音樂旋律的湧現,獨舞者邊擊鼓邊舞動,和著1/4節拍,舞者緩緩下降,上升,手臂一屈一伸,,在優美流暢曲線交織中拍擊長鼓。無論是平步接小鶴步的"扛圍手擊鼓",還是"墊趟接鶴步扛肩後擊鼓",都體現獨舞者的內在感覺與舞蹈律動的融合,鼓與舞相輔相成,幾臻完美境界。

第二段:是歡快的"安旦"節奏舞蹈。輕快的節奏使舞蹈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圍於兩旁的少女們輕快的擊鼓舞動,獨舞者在律動中橫溢出歡快的情感,獨舞者在圈內如同花蕊,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群舞在外如同花瓣以逆時針方向拉手繞圈,兩者間一主一輔,一靜一動,一逆一順,隨著音樂的旋律起伏變換。將舞蹈逐漸推向高潮。當旋轉越來越快,處於忘我之境,令人目不暇接時,全體嘎然而止。

第三段:再現第一段"古格里"旋律,但舞蹈比第一段更加歡快,更高動力,更具炫示性。舞者以更舒展的舞姿和獨有韻味的"橫晃"以及原地擊鼓旋轉,使舞蹈的高潮達到巔峰。在舞蹈構圖上,獨舞方位均外現在舞台重要區位正中位,群舞則在兩旁後,以時而參差不齊,時而整齊劃一的隊列,交替變換著,個人與群舞前與後,動與靜,鮮明對比,這種多因素的造型畫面,不僅是突出地渲染獨舞者的表演,又形成了一種多彩的藝術韻律,使整個畫面產生一種流動感,強化舞台氣氛,給觀眾以充分的審美滿足。

筆者提示

作品的成功與崔善玉的表演是分不開的。雖然她已過表演生涯的全盛期,但她寶刀未老,甚至更加成熟,老練。她的表演感情豐富,藝術處理細膩動人,鼓舞相生,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顯示了老藝術家的獨特魅力。

思考題

1什麼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最普遍的民間舞蹈樣式?

第八節彝族民間舞蹈特色及名作賞析

彝族同胞主要要居住在我國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彝族民間舞蹈熱情奔放、舒展大方,並且有著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為廣大觀眾所熟悉的有:阿細跳月、打歌、煙盒舞等等。

彝族舞蹈體態最鮮明的特徵是:幽默俏麗的"一順邊",例如:邁右腳時,同時出右胯、抬右手、晃右肩、頭向右擺、眼向右看,帶給觀眾一種新鮮的視覺衝擊,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彝族舞蹈律動的基本特點是:注重下肢動作,腰胯靈活地左右擺動;膝蓋有韌性地屈伸,使動作富有跳躍性。

(1)熱情火爆動感飛揚——阿細跳月

阿細人是雲南彝族的一個支系,大多居住在雲南路南、彌勒一帶的石林旁邊。阿細跳月主要是當地男女青年在戀愛和娛樂時跳的舞蹈,因為通常是在月下起舞,因此得名。它是集吹、彈、歌、舞於一體的綜合性表演形式,舞蹈節奏歡快,動感跳躍,情緒熱烈。吹奏的樂器叫"木獨",是用山竹製成的笛子;彈撥樂器叫"達達",即大三弦,是阿細和撒尼人特有的樂器。表演時,男青年挎大三弦或吹木獨邊奏邊跳,女青年邊歌邊舞,舞蹈伴奏音樂通常是5拍子節奏,前三拍為主旋律,後兩拍用力撥弦。舞者步伐與之相應,前三拍跳、轉、進退,後兩拍原地拍掌、對腳。大家隨領舞變換隊形,進退歡舞,時而橫排、時而縱隊、時而圍圈、時而對舞;跳至酣時,舞者吹口哨或發出"唷――唷"的叫聲,氣氛十分熱烈火爆。

(2)隨意自然樸實無華——打歌

打歌是彝族最普遍的集體舞蹈形式,群眾性強,通常用蘆笙或大三弦來伴奏,舞蹈不受場地限制,室內室外、田邊廣場均可起舞,動作簡單易學,舞風樸實無華。表演時,一人領唱,眾人相和,舞步輕起重踏、乾脆利落。打歌的基本舞步是平步與十字步。平步為前進後退;十字步為左右橫行。其它舞步還有跺步、踏步、碾步等等。舞時雙手隨意自然擺動,大多圍成圓圈舞蹈。

(3)幽默舒展歡快跳躍——煙盒舞

煙盒舞流行於雲南的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等縣,是表演性較強的彝族舞蹈。煙盒本是彝族生活中裝煙絲的用品,因能彈出響聲而被用來彈打節拍,為舞蹈伴奏,形成煙盒舞。舞者兩手各執1個煙盒,彈盒為節,跳、轉、點、踏皆扣節奏。常用的動作和技巧都有非常形象化的名字,如:"梳頭"、"划船"、"蜻蜓點水"、"鳳點頭";"公雞打架"、"仙人搭橋"、"獅子盤球"等等。它的技巧性體現在下腰、翻滾和扭擺動作組合中。煙盒舞在傳統地注重下肢動作的同時,也著力開發上肢的舞蹈潛能,較之其它彝族民間舞蹈有了較大發展,觀賞性大大加強。

一、《阿咪子》

1、作品概況

彝族舞蹈(女子群舞) 

編導:吉克

作曲:李滄桑

編導在彝族代表性民間舞蹈"羅作舞"舞蹈語彙為素材的基礎上,又融入了現代舞的技法,通過誇張,放大,變形,強化了女性體態美的特徵和柔美性格特徵,並充分利用彝族大擺裙的特點,使舞蹈更具有美感和韻味。

2、賞析視角

《阿咪子》結構形式為A-B式,由抒情慢板和歡快的快板組成。

舞蹈開場,大地一片寂靜,林子深處忽然瓢出一陣悠揚的樂聲,似粒粒珍珠灑落,彷彿一股清泉沁入心脾,一群可愛的阿咪子踏著露珠,微昂著頭,雙手置於胸前,上下交替提襪,走著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踩薺"步伐,緩緩從對角走斜線而出,帶來一股祥和寧靜感,燈光由最初的暗藍,漸漸變得清晰。她們時而繞過窪地,提裙過頂,一手在側旁翻轉手腕;時而從林間穿出,身影疊襯,提著前擺裙,踩著一步一點,那鬆弛柔軟的手臂,那小巧的頂胯抬頭,那一含睇,一回眸,無不嬌媚動人。緊接著,通過一段圓潤的抒情音樂後,燈光明亮舞者們形成三角形,腳下仍是柔韌性"踩薺"步伐。她們動作優美流暢,多變的隊形和演員巧妙的配合,時而整齊排列,時而飛舞,形成了一種即豐富多彩又統一和諧的視覺藝術整體。給人以清新洒脫,優美流暢的藝術享受。阿咪子似乎急於看到外面繽紛的世界,卻又害羞,用雙手輕輕抹開雙眼,又羞答答的低首慢慢隱入林中。

突然一個清脆的響聲,喚出可愛的阿咪子,她們不再退縮,充滿自信,迎著陽光,跳著歡快的步伐,那輕便的蓋腿,舒展的臂,翻轉的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彝族少女的靈慧和嬌媚之態。再接著,音樂快板將舞蹈引入高潮,喜悅的阿咪子跳著後踢步,雙手一上一旁的拍打,活潑而又柔媚,跳躍的動作和著歡快的音樂,使得觀眾們產生互動,而為之雀躍,當接連兩舞者的快速平轉,串翻身,將舞蹈引入最高潮時,一個、二個、四個、五個阿咪子,重組為三角形,劃八字擺動裙擺,上下運動,又轉左右跳踢、雙手橫抖的"一順邊"動作,那朝氣、那歡騰、感染了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人。柔美的"一順邊"體態和手臂的翻轉,飄動翻飛的長裙,多層次豐富的舞蹈構圖,即是姑娘心靈的歌,也是一首生活的頌歌,美的頌歌。

筆者提示

彝族特有的大擺裙,就像開屏孔雀,又像太陽的七色光,使人為之心動,那閃亮的裙擺,跳動的舞姿,留在審美者的心裡,揮之不去。 

 

二、《阿惹妞》

1、作品概況

彝族舞蹈(雙人舞) 

編導:馬琳

作曲:林幼平,宋小春

表演:姜鐵紅,李青

該作品榮獲1998年首屆中國舞蹈《荷花舞》作品金獎。姜鐵紅獲表演金獎,李春獲表演銀獎

作品濃厚的彝族風味訴說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有緣無份的愛情悲劇故事。

舞蹈為A1-B-A2三段體結構。

第一段,在迎親的嗩吶聲中,素裹的阿哥沉重的背著紅裝的妹子,相依相隨的一對情侶就要分離,只見阿哥緊攏著雙手,縮著背,妹子淚流滿面,兩人相對無言,一把樹葉琴,一縷琴聲,瞬間地讓他們忘記了眼前的一切,暫時陶醉在往日愛情的回憶中。

第二段,在甜美的男女伴聲中,他們跳起了一段具有彝族風味的愛情雙人舞,愛從阿哥時而左右,時而高低的攏手變換中流露出來,愛從妹子那勾腳,擺手嬌羞的姿態中流露出來。愛侶間心心相印,矢志不渝的愛情表達,酣暢淋漓而又婉約蘊情。

迎親的樂聲再度響起,將這雙戀人扯回現實之中,他們悲痛絕望……阿妹悲痛木愣的走向夫家。阿哥做下後腰雙臂摟住阿妹動作,似乎要讓離去的妹子做片刻停留。他們的動作把離別之際難捨與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當阿妹戴上紅蓋頭,就要被人娶走時,阿哥一聲痛苦喊叫,撕心裂肺,令人唏噓嗟嘆。

2、賞析視角

(1)作品的編導顯示了極其深厚的編舞功力,以及刻畫人物內心感情的高超藝術技巧,在舞蹈結構上,編導巨大的時空落差,營造了動人的氣氛,突出了悲劇效果,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編導巧妙的以"攏著手,縮著背"作為彝族阿哥的體態特徵,並貫穿全舞,使人物感情,性格十分強烈。第一段送親中,第二段回憶中,第三段別離中,都將這一體態,真切形象地表現出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3)舞蹈動作中,作品擺脫了民間舞課堂組合的呈示法,將彝族舞蹈動作中的勾腳,翻腕,擺手,跺腳等動作加以變化,融入人物性格的刻畫之中,使人感受到民間舞蹈藝術獨特的形式美。男女舞者以其嫻熟的技巧動作,增加了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激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筆者提示

舞蹈藉助了具有濃郁民族風味道具樹葉琴來增強舞蹈效果,時而雙雙齊咬樹琴,時而以嘴來交換樹琴,同時再又配以色彩對比強烈的服裝,在強烈的反差中,烘托出人物的內心感情。

思考題

1舞蹈《阿惹妞》在人物塑造上都有哪些特點?


推薦閱讀:

迴旋——當代陶藝展
大通銀行的「外交家」,熱衷慈善的「藝術迷」 
以前的名字那麼美,我們的名字為什麼越來越難聽了?
播音員主持人訓練手冊:朗誦藝術指要
【聞松評點現當代藝術】:朱新建水墨畫之我見

TAG:藝術 | 舞台 | 舞蹈 | 舞蹈藝術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