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科研成果:EBV-DNA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鼻咽癌!

作者|doctor_cancer

編輯| 飛過海

本文編譯自: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to Screen for Nasonpharyngeal Cancer

鼻咽癌(NPC)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發生在我國華南地區(廣西、廣東等)。

鼻咽癌5年生存率約為60%,早期鼻咽癌治癒率更高。但是,早期鼻咽癌患者沒有顯著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發病部位極為隱藏,常常導致漏診或者誤診,由此可見,早期明確的診斷對於鼻咽癌患者的治療以及預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近期有項重磅科研成果:華人科學家K.C. Allen Chan、盧煜明( Dennis Lo)的團隊8月10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論文,用2萬多人的一項前瞻性臨床試驗,證明了一種無創篩查鼻咽癌的有效方法:

血漿Epstein–Barr病毒(EBV)DNA檢測分析用於早期無癥狀鼻咽癌的篩查!

論文截圖

盧煜明,1997年發表革命性論文,證明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無創產前檢測從此誕生。這次,他跨到癌症篩查領域,再次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那麼該臨床試驗的的研究原理是什麼?

該研究的核心即是鼻咽癌和人類皰疹病毒(EBV)的關係。該試驗中鼻咽癌的篩查,不是篩查癌細胞DNA(ctDNA),而是篩查EBV病毒DNA。

研究表明,絕大多數鼻咽癌患者都是EBV陽性,而每個鼻咽癌細胞里平均包含高達50個EBV病毒拷貝!

和正常細胞一樣,癌細胞也在不停地更新換代。每一天,都會有很多癌細胞由於各種原因死亡。而在死亡的過程中,癌細胞裡面的物質,包括DNA,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由於鼻咽癌細胞中含有EBV病毒DNA,因此病毒的DNA也會隨著癌細胞死亡而進入血液循環。因此,通過檢測人體血液中EBV病毒基因,就可能判斷是否有隱藏的鼻咽癌細胞在生長。

如果血液中檢測到了EBV病毒DNA,那麼說明有鼻咽癌細胞在生長,反之,如果血液中檢測不到EBV病毒DNA,那麼就很可能沒有患癌。但是這一設想最大的擔心,就是:

假陽性!

EBV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成年人都是陽性。但是,絕大多數EBV陽性的人,一輩子也不會得鼻咽癌。這和肝癌、宮頸癌等病毒感染相關的癌症比較相似。雖然肝癌,宮頸癌患者中,很多是乙肝病毒,HPV陽性,但絕大多數病毒攜帶者,一輩子也不會得癌症。

因此,不能通過檢測EBV病毒,EBV病毒DNA單次陽性,來判斷是否有鼻咽癌。

真正的鼻咽癌患者,由於癌細胞會不停生長和死亡,因此血液中持續有EBV病毒的DNA;而沒有患癌的EBV攜帶者,血液中雖然也可能有病毒DNA,但是含量起伏不定。

因此,如果第一次檢測陽性的人,間隔2個禮拜再測,健康人大多數會變為陰性,而真正得了鼻咽癌的人,絕大多數兩次都是陽性!甚至持續多次出現EBV病毒DNA陽性。

一次檢測,假陽性非常高,但連續兩次檢測,就能排除絕大多數假陽性,增加篩查的效果。傳統腫瘤標記物的篩查其實也是這樣的。甚至我們可以做持續性的監測,其多次連續的EBV病毒DNA陽性,準確率會更高

研究背景:循環遊離EBV DNA是鼻咽癌的分子標誌物,目的為探究血漿樣本中的EBV DNA能否用於無癥狀人群中早期鼻咽癌的篩查。

研究方法:血漿樣本首次檢測EBV DNA呈陽性的受試者,約4周後再次進行檢測,連續檢測呈陽性,則接受鼻內鏡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研究結果:

(1).共有20174名40-62歲的受試者接受了篩查,有1112名(5.5%)受試者的血漿樣本檢測出EBV DNA。其中有309名受試者(占所有受試者的1.5%,占初次檢測陽性者的27.8%)重複檢測呈陽性。在這309名受試者中,300人接受了鼻內鏡檢查,275人接受了鼻內鏡和MRI兩種檢查。其中34人檢測發現患有鼻咽癌,接近50%都是I期。

(2).篩查出的鼻咽癌受試者中I期或II期所佔比例顯著高於歷史性隊列(71% vs 20%,P<0.001),而且這部分患者3年無進展生存也顯著更佳(97% vs="" 70%;hr="" 0.10;95%ci="">

這張圖顯示,這次2萬多人參與篩查,最後確診34位鼻咽癌。其中接近50%都是1期,完全是可以治癒的。相比而言,在沒有篩查的情況下,由於早期鼻咽癌沒有明顯癥狀,被診斷的時候近80%都是中晚期(3~4期)。

3年存活率從70%,一躍到97%

(3).血漿中檢測為EBV DNA陰性的受試者中,僅有1例在檢測1年後發展成了鼻咽癌。

(4).血漿樣本EBV DNA用於鼻咽癌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高達97.1%和98.6%。

研究結論:血漿標本中EB病毒DNA分析對早期無癥狀鼻咽癌的具有篩查價值,鼻咽癌的檢出率明顯早於對照組,能夠發現早期腫瘤,以提高鼻咽癌的治癒率和生存率。

doctor_cancer評論:近年來,已有研究發現,治療前血清/血漿中EBV-DNA水平與早期鼻咽癌(I期和Ⅱ期)的預後有關,血漿EBV-DNA水平較血清EBV VCA/IgA滴度對鼻咽癌分期及預後更有意義。治療前血漿EBV-DNA水平與之後患者的遠處轉移率有相關性:治療前血漿EBV—DNA水平越高,則治療後出現遠地轉移的概率越高。因此2015年NCCN頭頸部腫瘤臨床實踐指南在「檢查方法」一欄中,加人了「EBV-DNA檢測」。

此研究意義在於能夠簡單通過血液檢測EB病毒DNA來預測鼻咽癌的風險,特別是I期或II期鼻咽癌的篩查,因為這類人群中通過根治性放療後,生存率高,極大提高治癒率。

即菠蘿在其博文中所說:該研究客觀證明了一種新的篩查技術:連續兩次檢測血液中的EBV病毒DNA,能有效地篩查鼻咽癌。且篩查出的鼻咽癌絕大多數是早中期,治癒可能性大增,因此能真正的挽救生命。

參考文獻:

[1]K.C. Allen Chan, et al. 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to Screen forNasopharynge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 377:513-522.

[2] 林麗文. EB病毒DNA檢測在鼻咽癌診療中的研究進展[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31).1671-3141

[3] 楊青廷, 熊文婧, 劉也,等. 《2015年第一版NCCN頭頸部腫瘤臨床實踐指南》關於鼻咽癌更新內容及要點解讀[J]. 醫院與醫學, 2016(2):65-68.

— END—

恆瑞源正微信平台


推薦閱讀:

用image j測量特定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比例
如何確定激光束腰的位置?
什麼樣的人適合搞科研?
問君科研幾多愁,恰似網購不包郵
筆記——秘境弄崗(鳥類混合群研究)

TAG:科研 | 發現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