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信息化

  自2000年以來,我國出版社開始重視信息化建設並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是也應該看到,從總體上說,我國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不太高,離開放的市場環境和讀者的要求有一定距離。回顧與總結出版社信息化建設情況,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加快我國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出版社信息化的三個方面

  出版物創作與生產的現代化,主要包括:出版物創作的計算機化、稿件投遞的網路化、稿件編輯加工的計算機化、圖片資料處理的計算機化、稿件校對的計算機化。運用「黑馬」等商業化文字及語音校對軟體(或者出版社自主開發的專業校對軟體)對加工文稿進行校對。

  出版管理的現代技術應用包括下列內容:作者資源管理的計算機化、選題資源管理的計算機化、出版進度管理的計算機化、出版物印刷與裝訂的現代化、出版合同、成本、質量管理的網路化、出版社發行業務管理系統。

  出版合同、成本、質量管理的網路化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內聯網,在編務、出版、印製等各個環節實現出版合同的科學管理、生產成本的監督與控制、出版物質量的監測與管理等。

  出版社發行業務管理系統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與互聯網,實現可供書目信息的網路化發布、新書信息的網路化宣傳與訂購、電子合同的簽訂與身份認證、網上貨款支付、與作者和讀者網上交流等。

  出版社信息化建設還包括對企業自身的信息管理,主要內容有:

  1. 出版社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是指對出版社日常辦公事務、領導決策查詢、社內各個部門間信息傳遞、員工民主評議及社務管理論壇的計算機及區域網支持。

  2. 出版社信息存儲與檢索系統,為了滿足出版管理的隨機信息需求,通過計算機信息服務系統及時收集與加工、合理存貯信息數據,通過信息查找軟體,為出版社的訂貨、銷售、庫存管理提供快捷的信息支撐。

  3. 出版社電子商務管理系統,建立出版社電子商務網站,向書店、團體與個人讀者快速提供出版物生產與銷售信息,開展B2B、B2C商務活動,縮短出版發行周期,提高出版社批發與零售的經營水平與為讀者服務的質量。

  4. 出版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出版社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幫助出版社合理配置資源,優化使用資源,實現出版社的可持續發展。

  5. 出版社財務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與內聯網,實現出版社的會計核算管理、會計統計報表管理與勞動工資管理的科學化。

  信息化成就

  大多數出版社的信息化應用主要在出版物創作與生產的現代化和財務管理的電算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典型的應用成果。

  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的應用

  譬如中國圖書出版集團根據出版物市場環境,為了提升其核心競爭力,通過應用Turbo CRM系統,全面提升了出版社的客戶獲取能力、客戶保有能力和客戶盈利能力。

  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應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通過詳細周密的考察與調研,採用德國SAP公司的ERP系統(項目由IBM公司實施),在出版社實現了跨部門業務的集成與業務信息實時共享。

  其他實施ERP應用的出版企業還有機械工業出版社ERP系統、四川出版集團綜合管理ERP系統、中國林業出版社的ERP出版管理系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分層分類多元化ERP應用系統、甘肅人民出版社的ERP出版管理系統、青島出版社的ERP管理系統等等。

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統(MIS)應用

  出版社的管理信息系統,相對於報業和發行集團,還是比較落後的(詳見圖1)。在部分出版社取得突出應用成果,如電子工業出版社自主開發的編輯出版業務管理系統(PMIS)。

  數字化出版的應用與推廣

  隨著電子、網路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集圖、文、聲、像信息於一身的數字出版,在出版社信息化建設中佔有一席之地。在國家有關部門的一系列政策的鼓勵與扶持下,部分出版社在數字化出版方面樹立了榜樣(如北京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我國電子出版物(包括網路出版物)的策劃、製作、宣傳與發行,在克服困難中前行。

  雖然我國出版社系統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離開放的出版市場環境和讀者的要求還有距離,認清問題對發展我國出版社信息化建設是必要的。

  缺乏統一的行業信息數據的標準,信息化應用的質量與效率大打折扣

  出版社信息化建設多從自身業務應用考慮,較少思考信息數據的規範與標準(目前也缺乏這方面的標準),不同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信息數據,彼此在欄位選擇、名稱確定、內容組織與格式著錄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無法有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也無法與書店等圖書發行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數據對接。普遍存在的「一號多書」現象,給出版發行信息化帶來極大的麻煩。

  出版社網站建設質量有待提高

  雖然近570家出版社已有超過半數建有網頁,但是企業自身建有內聯網並且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網站只佔很少數,大多數出版社的網頁只是起到名片的作用,並沒有提供出版物檢索與訂購、信息交流與諮詢等服務。不少出版社網站的主頁缺乏有效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時,給客戶的印象較差。

  信息化應用功能不全,內聯網建設滯後

  信息化應用水平是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功能的綜合反映,只注意少數業務的計算機應用(如稿件編輯加工、圖片處理、財務管理及辦公自動化等),忽略出版全面功能的應用,特別是忽視在各項功能應用基礎上的內聯網建設,是影響出版社信息化服務水平的重要表現。

  資金與人力的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隨著市場和企業情況的變化,需要不斷投入足夠的資金,並且要有一支懂業務、有技術的人才隊伍。目前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設,明顯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專業人才欠缺、重建設輕維護、重硬體輕軟體、重技術輕管理的問題。

  信息化系統的開發缺乏科學的認證與詳細的規劃

  出版社信息化建設存在倉促上馬、急於求成現象,往往只考慮企業當前的業務需要,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打算,以致系統壽命不長,經常需要修改甚至推倒重來,造成資金、人力、物資與時間的浪費。

  項目外包及軟體商品化問題

  由於我國出版社普遍缺乏信息技術人才,購買現成的商品軟體和系統開發外包就成為普遍的選擇。然而目前市場上還缺乏非常適合我國出版社信息化應用的權威商品化軟體,承擔外包任務的公司雖然專長於信息技術應用,但是卻不熟悉出版業務,開發完成的系統功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經常需要修改,費用越來越高。

  出版社人員素質無法滿足信息化應用的需要

  信息化應用需要出版社全體員工掌握計算機與網路的操作技能,目前我國出版社人員還無法達到這一要求。出版社工程師數量,佔總員工人數不到四分之一。(詳見圖2)信息標準化是信息化的基礎,而信息數據標準化與每位員工直接相關。如果缺乏計算機使用技能,對信息數據標準缺乏了解,就無法保證系統數據的質量,這樣的信息系統是不可靠的和效率不高的。

  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積極配合新聞出版總署的工作部署,抓緊制定出版發行相關信息標準,在出版社從業人員中開展標準重要性的宣傳與學習,認真做好CIP數據的編寫與ISBN書號的管理,分期分批舉辦員工電腦與網路應用培訓班,提高出版社員工的信息化素質。

  認真開展調查研究與市場分析,科學認證出版社的發展與需求,嚴格按照系統分析與系統設計的方法建設企業信息化系統;根據情況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地開發,緩解資金與人力的不足。

  認真分析系統開發外包與購置商品化軟體兩種方法的利弊,採取合適的系統開發模式,保證系統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收費合理,易於更新,數據符合標準化要求。

  科學整合出版社辦公自動化、ERP企業資源管理、 CRM客戶關係管理、BI(商業智能系統)、出版物內容數字化等功能建設,加強出版社內聯網與門戶網站的建設與維護,重視網站與客戶的聯繫,提高企業信息化服務水平。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名作家?
哪些出版社的書值得買?優質出版社全盤點
關於實習編輯與應聘編輯的一些問題
《漢文字干支》序言與後記 (語文出版社--語文工具書)
版稅是按印刷量來計算,那作家怎麼知道出版社究竟印了多少冊呢?

TAG:信息化 | 出版 | 出版社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