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56位末代帝王們的最終歸宿!
前段時間看人們議論南唐後主和明思宗朱由檢,問題的核心是他們在當時的境地,可以力挽狂瀾嗎?本期,我為大家盤點了56位中國歷史上的末代帝王,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最終歸宿吧!
1、商紂王紂王。帝辛是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謚帝辛,周武王稱其為「紂王」。帝辛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於用兵東南;牧野之戰中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擊敗商軍,商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滅亡。
2、周幽王
周幽王。西周最後一代君主。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宮涅,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西戎進攻幽王,幽王因之前烽火戲諸侯,對於諸侯失去了信任,諸侯沒有前來相救,最後幽王在驪山下被殺,褒姒被擄走後下落不明,犬戎「盡取周賂而去」,西周滅亡。
3、周赧王
東周。周赧王,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謐說名誕。《竹書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據傳即位於前314年。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長的君主。但他在位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力僅限於王畿(現在的洛陽附近,當時是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顯王在位期間,秦國的勢力迅速膨脹,以西戎霸主自居。王五十九年,駕崩。是年,秦遷九鼎,占王畿,滅東周。
4、秦三世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實現了大範圍的統一,推及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為後世奠定了兩千年的中央集權王朝雛形。秦朝最後一位皇帝是秦子嬰。子嬰父親為秦始皇長子扶蘇。漢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於軹道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項羽在進入咸陽之後殺死了子嬰。
5、孺子嬰
孺子嬰(5年-25年),西漢末代皇帝(6年—8年十一月在位),號孺子,是楚孝王劉囂曾孫、廣戚侯劉顯子、漢宣帝的玄孫。初始元年(8年),王莽將「攝皇帝」稱號改稱「假皇帝」;同年,王莽自稱漢太祖劉邦要他做皇帝,便強迫劉嬰禪位給他,建國號「新」,更始二年(24年),王莽為更始帝劉玄所敗,劉嬰當時身在長安。平陵人方望等人依據天象認為劉玄必敗,而劉嬰才是天子正統,便起兵將劉嬰迎至臨涇,擁立為天子。更始三年(25年),劉玄派遣丞相李松將其擊破,劉嬰被殺。
6、漢獻帝
漢獻帝(181年-234年4月21日),名劉協,字伯和,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期是從189年到220年。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認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經足夠穩固,於十月乙卯日(11月25**迫劉協將帝位禪讓給他,建立魏國。封劉協為山陽公。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於禪陵。謚號為孝獻皇帝。
7、蜀漢劉禪
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又字升之。小字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蜀漢最後一位皇帝,223年—263年在位。蜀漢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公。劉禪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271年,晉武帝泰始七年,劉禪去世,晉謚劉禪為思公。
8、東吳孫皓
孫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中國三國時代東吳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他是孫權被廢去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孫和的長子,也是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歸晉之後,被賜號為歸命侯,在洛城居住,有一回晉武帝與王濟下棋,問孫皓:「聽說你在吳國時剝人面、刖人足,有這回事嗎?」孫皓回答說:「作為人臣而失禮於君主,他就應當受這種刑罰。」四年後去世。
9、曹魏曹奐
曹奐(246年-303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是曹魏的最後一位皇帝,260年到265年在位,後禪位於司馬炎,此後被廢為陳留王,謚號元帝。魏亡後,曹奐被封為陳留王,並遷居鄴城。出城時,太傅司馬孚握著他的手說:「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晉武帝司馬炎允許曹奐仍保有皇帝儀仗、用皇家禮儀祭祖、不以臣下自稱。於晉惠帝太安元年(303年)逝世於許昌,享年五十八歲,以皇帝禮葬,追封元皇帝,後人稱魏元帝。
10、晉愍帝司馬業
晉愍帝司馬業(300年-318年2月7日),西晉的第四任皇帝,也是西晉的最後一任皇帝。字彥旗。司馬業為吳王司馬晏之子,晉武帝之孫。晉愍帝在食糧斷絕的情況之下於建興四年十一月十一日(316年12月11日)投降前趙。之後晉愍帝被送往平陽,封為懷平侯,並且承受身為狩獵隊伍的前導以及宴會洗杯子的雜役的屈辱,而且憤怒之下殺了劉曜的親人,於建興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殺。
11、晉恭帝司馬德文
晉恭帝司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晉的末代皇帝。為晉孝武帝之子,晉安帝之胞弟,母親是淑媛陳歸女。初封琅邪王,後在桓玄篡位後長期侍奉晉安帝左右。晉安帝死後被劉裕以遺詔立為皇帝,但其時劉裕已經完全掌握東晉朝政,司馬德文僅為傀儡而已。劉裕篡晉後為零陵王,次年遇害。
12、前趙劉熙
前趙(304年-329年),又稱漢趙,是匈奴人劉淵所建的政權,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這是十六國時期建立的第一個政權。劉熙(?-329年),匈奴人,十六國時期漢趙帝劉曜之子,是前趙的末代君主,光初十一年(328年),劉曜兵敗為後趙所俘,劉熙成為漢趙實際上的領導人,但並未登基稱帝。次年(329年),後趙中山公石虎大破漢趙軍,劉熙被擒,不久被殺,漢趙自此滅亡。
13、成漢李勢
成漢:301年巴氐族領袖李特在蜀地領導西北難民反抗晉朝的統治,304年其子李雄稱成都王,二年後稱帝,國號「成」,定都成都。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李勢(?-361年),字子仁,十六國成漢末主。李壽長子。降晉後,封歸義侯,卒於建康。無子。
14、前涼張天錫
前涼:301年,涼州大姓漢族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314年張軌病死,其子張寔襲位。西晉滅亡後,仍然拒守涼州,使用司馬鄴(晉愍帝)的建興年號,成為割據政權。前涼悼公張天錫(346年-406年)是前涼政權的最後一位君主。376年張天錫射殺前秦使節,前秦遂以十三萬步騎攻陷姑臧,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382年前秦發動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天錫後投靠東晉,是十六國亡國之君唯一投靠江表者。406年病逝,追贈為鎮西將軍,謚號悼公。
15、後趙新興王石祗
後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後趙新興王石祗(?-351年),石虎子,後趙的末代君主,350年石祗聽說石鑒被冉閔殺死,於是自立,並起兵討伐冉閔。351年二月為求自保自去帝號,四月,戰敗被部將劉顯殺死,後趙滅亡。
16、前燕幽帝慕容暐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前燕幽帝慕容暐(350年-384年),字景茂,前燕的最後一位君主前期在慕容恪攝政之下仍能保持國家穩定,但後期在慕容評主政之下就漸漸衰落,最終被前秦所滅。慕容暐在前燕亡後成為前秦的臣下,獲封為新興侯。前秦於淝水之戰後崩潰,慕容垂、慕容泓先後舉兵建立「後燕」和「西燕」,慕容暐亦在西燕進攻前秦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時意圖殺死苻堅並令城內混亂,響應外軍,但失敗被殺。
17、前秦苻崇
苻崇(?-394年),十六國前秦末主。苻崇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子太初九年(394年)七月,苻登兵敗,被後秦姚興殺死,崇逃到湟中即帝位,改元延初。十月,苻崇被隴西鮮卑的梁王乞伏乾歸(後來的西秦王)驅逐,逃到隴西王楊定那裡。楊定率領二萬人與苻崇共攻乾歸,先勝後大敗,定及崇俱被殺,乾歸盡有隴西之地。 前秦太子苻宣投靠仇池楊盛,不再設置郡縣,前秦亡。
18、後燕慕容熙
後燕(384年-407年)由鮮卑族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19、後秦姚泓
後秦(384年-417年,或稱姚秦)是十六國時期羌族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姚泓(388年-417年),字元子,十六國時期後秦末主,後秦文桓帝姚興長子。後秦弘始十八年(416年)東晉劉裕起兵伐秦姚泓率一家老小至王鎮惡大營投降劉裕將後秦王室全部處死,其餘宗族成員遷往江南。姚泓被押往建康斬首。後秦亡。《晉書》載,泓孝友寬和,而無經世之用,又多疾病,興將以為嗣而疑焉。久之,乃立為太子。興每征伐巡遊,常留總後事。博學善談論,尤好詩詠。
20、西秦慕末
西秦(385年-400年, 409年-431年)是中國歷史上十六國時期鮮卑族乞伏國仁建立的政權。乞伏暮末(-431年),一名慕末,西秦末代君主,西秦建弘九年(428年)熾磐去世,暮末繼秦王位,改元永弘。暮末在位期間濫刑好殺,於是人心思叛。永弘三年(430年)因受北涼所迫,暮末擬歸附北魏,未料為胡夏所阻。永弘四年(431年)胡夏攻西秦都城南安,暮末出降,西秦亡。不久,暮末為胡夏皇帝赫連定所殺。
21、後涼呂隆
後涼(386年-403年)是十六國時期氐族貴族呂光建立的政權。苻堅淝水兵敗後前秦瓦解,呂光據有姑臧(今甘肅武威)於太元十一年(386年)稱大將軍、涼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史稱後涼。呂隆(?-416年),字永基,後涼末代君主,在位時多殺豪望,不得人心,又不斷受到北涼及南涼攻擊,國勢日衰。神鼎三年(403年)北涼、南涼圍後涼都城姑臧,呂隆不得己請迎後秦軍,並隨之東遷,後涼亡。後秦弘始十八年(416年),受後秦皇帝姚興子廣平公姚弼謀反案牽連,被殺。
22、南涼禿髮傉檀南涼(397年-414年)是十六國時期河西鮮卑貴族禿髮烏孤建立的政權。東晉隆安元年(397年)烏孤據廉川堡(今青海西寧)稱西平王,後改稱武威王,徙都樂都(今屬青海),建立南涼政權。禿髮傉檀(365年-415年)南涼末代君主,由於南涼地小民貧,因此嘉平七年(414年)向西進攻吐谷渾的乙弗部落以補充國力,雖然大破乙弗,然而後方卻遭西秦軍趁虛襲擊,樂都陷落,南涼軍聞訊潰散,傉檀只好降西秦,南涼亡。次年,傉檀為西秦王乞伏熾磐毒死,謚景王。
23、西涼李恂西涼(400年--421年)400年漢人李暠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李恂(?-421年),漢族,西涼末代君主,西涼嘉興四年(420年),北涼敗西涼軍隔年(421年),北涼軍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遂自殺,西涼亦亡。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其先祖。
24、南燕慕容超
南燕(398年-410年)是由鮮卑慕容部的慕容德所建立的國家,是慕容氏諸燕之一。國號燕。慕容超(385年-410年),字祖明,南燕末代君主,史載「慕容超身高八尺,腰帶九圍,姿器魁傑」太上五年(409年),東晉將領劉裕率軍進攻南燕南燕都城廣固陷落,慕容超被俘,被送往東晉都城建康斬首。
25.、武悼天王冉閔
冉魏(350年-352年)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主石虎部下漢人冉閔建立的政權。冉閔藉石虎死後諸子爭位之機,於350年篡奪後趙石氏政權,稱皇帝,國號「魏」,建都鄴,史稱冉魏。冉閔(?-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以善戰著稱,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君主石虎的養孫,冉魏的君主。冉魏滅亡。冉閔被送於薊城(今天津市薊縣)。 俊立閔而問之曰:「汝奴僕下才,何自妄稱天子?」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於龍城。後在龍城(今遼寧朝陽)被斬首。但後來慕容俊不安,上冉閔謚號為「武悼天王」。
26、宋順帝劉准
宋(420年-479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420年,宋武帝劉裕取代東晉政權而建立。國號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 宋順帝劉准(469年8月8日-479年6月23日),字仲謨,小字智觀,為劉宋的末代皇帝。史書記載為宋明帝劉彧的第三子劉准相貌出眾,性情乖巧。雖然劉准名義上是皇帝,但是權力都被蕭道成掌握。479年,蕭道成要求劉准禪位,並且派部將王敬則率軍進宮。劉准說出「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道盡身為末代皇帝的悲哀。479年四月,劉准禪位與蕭道成,劉宋到此滅亡。建元元年五月己未(479年6月23日),監視劉準的兵士聽得門外馬蹄聲雜亂,以為發生了變亂,便殺害劉准,劉准得年十一歲。
27、齊和帝蕭寶融
齊和帝蕭寶融(488年-502年),字智昭,南齊的末代皇帝,齊明帝蕭鸞第八子。501年三月,蕭衍發兵攻打蕭寶卷,並且立蕭寶融為皇帝;蕭衍進入建康後,便將蕭寶融於502年接入建康。同年,蕭寶融封蕭衍為梁王,不久蕭衍以蕭寶融名義殺害湘東王蕭寶晊兄弟,後來又殺掉齊明帝其他的兒子。不久蕭寶融便被迫禪位與蕭衍,南齊到此滅亡。蕭衍即位後封蕭寶融為巴陵王,在姑孰建立宮室供其居住;而不久蕭寶融也被蕭衍所殺。
28、梁敬帝蕭方智
梁敬帝蕭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南朝梁的末代皇帝,梁元帝蕭繹的第九子。當梁元帝在江陵被殺之時,555年陳霸先、王僧辯擁立蕭方智以太宰承製於建康,但是之後北齊將貞陽侯蕭淵明送回之後,王僧辯又擁立蕭淵明為皇帝,於是陳霸先誅殺王僧辯。557年,蕭方智禪位與陳霸先,南朝梁滅亡。陳霸先封蕭方智為江陰王,後蕭方智於558年被陳霸先殺死,陳霸先追謚曰敬帝。
29、陳後主陳叔寶
陳後主陳叔寶(553年-604年),字元秀,南北朝時期陳朝末代皇帝(第五代,583年—589年在位),在位7年,年號至德、禎明。陳叔寶死於隋仁壽四年(604年),得年五十二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煬。陳禎明二年隋朝大軍南征,當賀若弼攻入建康宮廷時,陳叔寶身邊大臣只有尚書左僕射袁憲一人。當時袁憲建議:「臣願陛下正衣冠,御前殿,依梁武見侯景故事。」(《陳書·袁憲傳》)陳叔寶不從,與愛妃張麗華、孔貴嬪避入井中,後被俘,陳滅亡。
30、北魏顯宗孝武帝
北魏顯宗孝武帝,名元修,一說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則,是北魏最後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母親是妾李氏。遍體有鱗文,好武術,性格強硬膽大,為人無禮。 元修即位後與高歡的長女結婚,夫妻彼此都沒有感情。元修與三個堂姊妹姘居,將她們都封為公主。534年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時,元修於七月廿八日(8月22日)率一部分兵眾,偕同情婦元明月及元明月的哥哥元寶炬等入關中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文泰。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由,遙廢其帝號,另立元善見為帝,十日後遷都鄴。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以元修淫及從姊妹有傷風化為由,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給殺死,改立元寶炬為帝。北魏從此正式分裂成東西魏。元修死後被宇文泰下令埋進草堂佛寺,十餘年後才得正式落葬。西魏上謚號為孝武皇帝,東魏則稱他為出帝。
31、西魏元宗恭帝拓跋廓
西魏元宗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原名元廓,是南北朝時期西魏的皇帝。西魏文帝元寶炬四子。554年即位,去年號稱元年,並且複姓拓跋。557年被迫禪位於宇文覺,西魏滅亡。恭帝被封為宋公,次年被殺。
32、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東魏孝靜帝元善見(524年-551年),北魏孝文帝曾孫,清河文宣王元亶嫡子 ,公元549年,高洋再繼任父兄之職,他見篡魏之時機已到,於次年迫帝禪位於己,改國號「齊」,東魏亡。北齊封元善見為中山王,邑一萬戶;上書不稱臣,答不稱詔,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時副車;封王諸子為縣公,邑各一千戶;奉絹三萬匹,錢一千萬,粟二萬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頃,園一所;於中山國立魏宗廟。次年即天保二年,元善見被高洋以毒酒毒死,終年僅二十八歲,謚號孝靜帝。
33、北周靜帝宇文闡
北周靜帝宇文闡(573年-581年),原名宇文衍,北周末代皇帝(第五代,579年—581年在位),鮮卑族人 。大象三年(581年)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登基。至此北周滅亡,隋朝建立。楊堅封宇文闡為介國公,食邑一萬戶,車服禮樂仍按周朝天子的舊制,上書皇帝不稱為表,皇帝回復不稱詔。雖有這樣的規定,實際上未能實行。5月9日,楊堅又暗中派人害死介公宇文闡,時年九歲,後表示大為震驚,發布死訊,隆重祭悼,謚為靜皇帝,葬在恭陵;另找一位族人名宇文洛繼嗣。
34、北齊幼主高恆北齊幼主高恆(570年-577或578年),南北朝時期北齊最後一位皇帝,北齊後主高緯之子。當時北周不斷進攻腐朽的北齊,齊軍屢戰屢敗。577年正月一日,高緯禪位於自己的兒子高恆,改元「承光」,是為北齊幼主。正月廿一日,太上皇高緯再命幼主讓位給任城王高湝,他成為守國天王(或為宗國天王),但讓位的詔書未達高湝處,北齊京師鄴(今河北臨漳)已經淪陷,幼主等10餘人騎馬欲逃往南方的陳朝,但是剛剛走到青州(今山東青州)便被周軍俘虜,封為溫國公。建德七年(578年),他因被誣陷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而被殺,得年8歲(《資治通鑒》將此事記於上年)。
35、隋恭帝楊侑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9月14日),隋煬帝長子楊昭的第三子,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煬後改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618年禪位於李淵,封楊侑為酅國公,唐朝武德二年八月初一丁酉日(619年9月14日)去世,終年15歲,死後謚號隋恭帝。
36、唐哀帝李柷
唐哀帝李柷(「柷」,拼音:zhù;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生母何皇后。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除武則天和殤帝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廢。次年死,得年17歲,葬於溫陵。 遜位後,李柷被迫遷到曹州(在今山東省內),次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被朱晃毒死。朱晃上謚號為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
37、後梁朱友貞
後梁(907年-923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建立的第一個朝代。自梁太祖朱全忠在907年建國至梁末帝亡國(923年11月19日),歷時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朱友貞(888年-923年11月18日),後改名朱瑱、朱鍠,五代時期後梁皇帝,為後梁太祖朱全忠之第四子,朱友圭之弟。 貞明七年(921年),朱友貞改元龍德。龍德三年(923年),已即後唐帝位的李存勖率軍對後梁發動總攻,勢如破竹,朱友貞在後唐軍攻入大梁的前夕,命控鶴都將皇甫麟將他殺死,後梁亦隨之亡國。
38、後唐末帝李從珂後唐(923年—936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它取代了後梁,而其後不久又為後晉所取代。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曆時十三年。史學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 後唐末帝李從珂(885年2月11日-937年1月11日),鎮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時期後唐皇帝,史稱後唐末帝或後唐廢帝,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以調鎮他處試探,而李從珂果真將石敬瑭改任天平節度使,石敬瑭因此叛變,同時向契丹乞援。李從珂命各鎮聯合討伐,不料因聯軍各懷鬼胎,致大敗於團柏谷,石敬瑭與契丹大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李從珂無計可施,於閏十一月二十六日(陽曆為937年1月11日)自焚而死。死後無謚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
39、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後晉高祖石敬瑭936年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個皇帝,12年。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別,又別稱為石晉。後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少數民族政權冊立的傀儡政權。 後晉出帝石重貴(914年-974年),又稱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死,重貴繼位,沿用高祖天福年號,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開運。石重貴不肯向契丹稱臣,契丹攻後晉,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開封,石重貴投降,後晉亡。 契丹主耶律德光(遼太宗)在947年正月把石重貴降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後晉正式滅亡。石重貴被安置在黃龍府,後來遷往建州。《舊五代史》引范質《晉朝陷蕃記》稱石重貴「凡十八年而卒」,即在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去世。石重貴墓志銘(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稱他在遼保寧六年(974年)六月十八日病逝。
40、後漢隱帝劉承佑後漢(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朝代。高祖劉知遠建立。後唐滅亡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世居太原。西元947年,契丹滅後晉,佔據中原,但是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後攻克中原,定都於汴京(今開封)。948年高祖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亡。 後漢隱帝劉承佑(931年-950年),948年—950年在位。後漢高祖乾佑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死後,承佑即位,年十八歲。沿用後漢高祖年號乾佑。其性多猜忌,私下與茶酒使郭允明計劃殺大臣,十一月將宰相楊邠、史弘肇、王章等砍死在東廂之下,又將郭威一家全部斬殺。復下詔誅殺正在鄴都留守的郭威,召泰寧節度使慕容彥超等急速入京。但郭威舉兵南下,十六日,抵澶州,十八日駐滑州。二十日,郭威至封丘(今屬河南),擊敗慕容彥超於劉子陂(今河南封丘南)。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攻入開封。劉承佑意欲出城親征,太后勸他不要莽撞,劉承佑不聽。承佑出戰兵敗,連同蘇逢吉、聶文進和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950年11月22日,至趙村,為郭允明所殺。郭威迎立劉崇子劉贇。廣順元年(951年)正月,李太后將傳國御璽交給郭威,郭威在崇元殿登極,改年號廣順。後漢亡,後周興。
41、後周恭帝柴宗訓後周(951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它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到960年北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被取代共經歷了三個皇帝,10年。後周的首都是開封。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周為國號。史稱後周,以別於其他以周為國號的政權,又以郭威之姓,別稱郭周。後周恭帝柴宗訓,(953年-973年),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顯德六年(959年)封為梁王。世宗於同年六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午日繼位,沿用周太祖年號「顯德」。趙匡胤頒布聖旨優待帝母子,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建隆三年(962年)柴宗訓被遷往房陵(今湖北省房縣)居住,開寶六年(973年)三月卒於當地,終年僅20歲(一說時任房州太守的辛文悅為了討好新君而將其殺害)。趙匡胤「聞之震慟」,「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謚曰「恭皇帝」,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
42、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政治上毫無建樹的李煜在南唐滅亡後被北宋俘虜,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被譽為詞中之帝,作品千古流傳。 978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據宋代王銍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後因寫「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被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葯或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李煜死後,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殺,死後,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宋太祖征服南唐統一中國後感嘆:「李煜若以作詩詞工夫治國家,豈為吾所俘也!」
43、吳越忠懿王錢俶吳越忠懿王錢俶(929年-988年)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文穆王錢元瓘第九子,吳越最後一位國王。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陽曆為948年2月12日)將領胡進思趁吳越王錢弘倧夜宴將吏,發動政變,錢弘倧被軟禁,錢俶被胡進思迎立為吳越王。錢俶嗣位三十餘年,期間恭事後漢、後周和北宋。在趙匡胤覆滅宋朝和吳越國之間的南唐前,就被趙匡胤封為名義上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8年),錢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先後被封為淮海國王、漢南國王、南陽國王、許王、鄧王。988年六十大壽,宋太宗遣使祝賀,當夜錢俶暴斃,或有懷疑其被毒殺者,謚號忠懿。
44、前蜀後主王衍前蜀後主王衍(899年?——926年),本名王宗衍是蜀高祖王建第11子,也是幼子,母親是徐賢妃。字化源,前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19年——925年在位),在位7年。當初,王建的次子(皇太子)王宗懿(又名王元膺)侮辱王建寵臣唐道襲而被廢,他被立為太子。918年,王建死,他繼承了皇位,是為蜀後主。王衍是一個十分荒淫腐朽的皇帝,他迷戀美色,宦官王承休「多以邪僻奸穢之事媚其主,主愈寵之」,對北方小朝廷後梁、後唐的攻擊不聞不問,前蜀國勢一天不如一天。終於在咸康元年(925年),後唐庄宗李存勖派遣大軍進攻前蜀,蜀軍潰敗,成都淪陷,王衍投降,前蜀滅亡。次年即926年,伶人景進向庄宗進言說王衍是個禍害,應當設法翦除,庄宗便用其計殺害了王衍及其親族。葬於長安縣三趙村。後唐明宗李嗣源後追封順正公。
45、後蜀後主孟昶
後蜀後主孟昶(chǎng,音同「敞」)(919年~965年),初名仁贊,表字保元。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後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歲。 孟昶被俘後被封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居住在汴京。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孟昶帶開封七日後鬱鬱而終(一說被趙光義毒死),追封楚王,謚恭孝。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在亡國之後寫下了悲憤的詩句:「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46、南楚馬希崇馬希崇,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時期南楚國君主,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聲、希范、希萼、希廣之弟。馬希廣在位時於天策上將府任天策左司馬之職。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951年),在馬希崇事先知情的情況下,徐威等將領兵變,馬希崇被推為武安留後,馬希萼則被移往衡山縣囚禁。馬希崇繼立後,亦縱酒荒淫,人心不附。當時南楚情勢,內有數股勢力割據,外有強鄰南唐虎視眈眈,徐威等欲殺馬希崇自救,馬希崇察覺其中變故,遂密迎南唐大軍保護。不久,南唐將領邊鎬率軍進入南楚,馬希崇率家族投降,南楚亡。南楚亡後,馬氏家族一度被遷往南唐,馬希崇被封為永泰節度使,居住揚州(今江蘇揚州)。後周世宗顯德三年(南唐元宗保大十四年,956年),後周攻南唐,佔領包括揚州在內的淮南地區,馬氏家族遂又被遷往後周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馬希崇被任命為羽林統軍。其後事迹史書未載,不知所終。
47、閩殷帝王延政閩殷帝王延政(?-951年), 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子 。閩國永隆五年(943年),朱文進、連重遇殺王延羲,朱文進自稱閩主。王延政遂出兵討伐,而朱文進、連重遇尋為部下所殺。天德三年(945年)諸臣請王延政還都福州並恢復閩國國號,惟當時南唐大軍已趁閩國內亂時壓境,只好任命兒子王繼昌出鎮福州,並派黃仁諷協助王繼昌。但黃仁諷受李仁達慫恿,殺死王繼昌,延政聞之,族誅黃仁諷一家,並派張漢真領水軍討伐福州。不久,建州城陷,王延政投降,閩國亡。王延政後來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帝李璟封他為羽林大將軍;南唐保大五年(947年)改封為鄱陽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為光山王,不久過世,被追贈為福王,謚號恭懿。
48、南吳睿帝楊溥南吳睿帝楊溥(900年-938年),五代時期南吳君主,楊行密四子,楊渥、楊隆演之弟,楊隆演稱吳國國王時被封丹陽郡公。南吳武義二年(920年)楊隆演去世,因其三弟楊蒙年長且不為權臣徐溫所喜,楊溥為徐溫所迎繼吳國王位,明年(921年),改元順義。順義七年(927年),即皇帝位,改年號乾貞。乾貞三年(929年)改元大和。大和七年(935年),再改元天祚。南吳於楊隆演及楊溥在位時,軍政大權皆操之在徐溫、徐知誥父子之中,之所以即國王位、帝位,只是為徐氏父子篡位稱帝之準備而已。天祚三年(937年),楊溥讓位予徐知誥,南吳亡。楊溥被徐知誥上尊號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楊溥去世,被追謚為睿皇帝。
49、北宋宋欽宗趙桓
宋欽宗趙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謚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趙桓受父宋徽宗禪讓後即位為皇帝,是為宋欽宗,改元靖康。即位後立刻貶蔡京、童貫等人,然後重用李綱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無能,優柔寡斷。後來聽從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向女真求和。金國趁此機會于靖康二年(1127年)南下渡黃河破宋京東京(今開封),史稱靖康之變。 《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紹興二十六年(金朝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宋欽宗去世。關於死因,眾說紛紜,傳說為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叫57歲的欽宗和81歲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賽馬球,宋欽宗從馬上跌下來,被馬亂踐而死[3]。五年後,紹興三十一年(正隆六年,1161年)欽宗死訊傳到南宋,這使得對於欽宗去世於1156年還是1161年也產生爭議。
50、南宋宋帝昺
趙昺(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又稱宋帝昺,宋朝末代皇帝(第十八位,1278年5月10日—1279年3月19日在位);在位十個月,享年9歲。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的少子,母俞修容。前任皇帝宋端宗趙昰的異母弟。先後被封為永國公、信王、廣王等。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崩,以至軍心渙散,無心戀戰。當時陸秀夫在吻州梅蔚(即今日香港大嶼山梅窩),改吻州為祥龍縣,擁立趙昺為皇帝,改元「祥興」,仍奉端宗母楊淑妃為太后,並逃往新會崖山避難。元朝命大將張弘范大舉進攻崖山的趙昺小朝廷。事實上,當時的宋軍還未到岸,一行人還在海上。宋軍水師在張世傑的指揮下進行頑抗,在崖門海域里與元朝軍隊交戰,史稱崖山戰役,這場戰役關係到南宋流亡小朝廷的興亡。結果,宋軍全軍覆滅。西元1279年3月19日,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背著這位剛滿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楊太后亦投海殉國。宋朝滅亡。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脫脫等的評價是:「宋之亡征,已非一日。曆數有歸,真主御世,而宋之遺臣,區區奉二王為海上之謀,可謂不知天命也已。然人臣忠於所事而至於斯,其亦可悲也夫!」
51、遼朝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128年或1156年),字延寧,小名阿果,是遼朝西遷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統治時間是從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在位24年。 到1124年天祚帝已經失去了遼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兒子和家屬大多數被殺或被俘,雖然他還打算重新守護燕州和雲州,但是實際上他已經沒有多少希望了。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在應州被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降為海濱王。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年)病死。《大宋宣和遺事》則記載南宋紹興二十六年(金朝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金朝皇帝完顏亮命令57歲的宋欽宗和81歲耶律延禧去比賽馬球,宋欽宗從馬上跌下來,被馬亂踐而死。耶律延禧善騎術,企圖縱馬衝出重圍逃命,結果被亂箭射死。
52、金昭宗完顏承麟
金昭宗完顏承麟(?-1234年2月9日),通稱金末帝,又稱金後主,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原為金國將領,天興三年正月己酉(儒略曆1234年2月9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國之君,遂將帝位傳予他。於下旨傳位翌日舉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帶兵出迎,死於亂軍之中。據史學家推測,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半天,更有說指出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53、西夏末帝李睍
西夏末帝李睍(?-1227年8月),夏神宗孫,夏獻宗侄,獻宗病危時被推舉為帝。 在位時已為西夏滅亡的前夕,曾拒降蒙古。右丞相高良惠及各將士積極抵抗蒙古,但無奈天意造化弄人,中興府發生大地震,以致瘟疫肆虐,糧水短缺,軍民死傷過半,西夏註定滅亡了。最後於1227年農曆六月投降蒙古,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故,蒙軍恐夏主有變,李睍開城投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囑被殺,蒙古軍將領察罕努力使中興府避免了屠城的命運,併入城安撫城內軍民,城內的軍民得以保全。
54、元惠宗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妥懽帖睦爾,明朝諡號為順皇帝,又稱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於1320年5月25日出生,1370年5月23日去世於應昌,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後一位皇帝,後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稱為北元,在位時間是從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元惠宗在上都和應昌那裡曾兩次組織兵力試圖收復大都,但都被明朝軍隊擊敗。至正三十年(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八日(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因痢疾在應昌去世,享年51歲。
55、明思宗朱由檢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光宗第五子,熹宗異母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母為淑女劉氏,年號崇禎。 李自成軍攻入京師。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思宗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勛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殺,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然後思宗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明思宗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弔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涼德藐躬(也有一說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三月二十一日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明思宗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過之。」,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
56、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末代皇帝,即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辛亥**以後,宣布退位。抗戰時由於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被定為戰犯,後被毛澤東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位時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15分,愛新覺羅·溥儀因腎癌晚期在北京人民醫院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對於這個世界,溥儀還有太多的留戀和嚮往,在臨終的前幾天,他曾拉著前來探視的朋友李以劻和范漢傑的手說:「我不該死得這麼快!我還沒有多做點事……」 他的一生,做過封建皇帝,做過共和國元首(滿洲國執政),做過君主立憲的滿洲皇帝,做過階下囚,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名新中國的公民。
在這56位末代帝王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位?你覺得在他們所處的那個環境中,他們能避免亡國之禍嗎?
推薦閱讀:
※震驚!古代四大才子書法大比拼,到底誰才是第一?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書摘-17
※戲下分封與秦末觀念
※被低估的皇室和赤壁之戰——東漢末年政治生態的啓示
※管鮑之交:歷史上的中國好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