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使徒信經》對當代人的意義(9):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擁抱每一天20150402第九集:「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教會、肢體生活一、序言《使徒信經》的第九句說:「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這一句的重點是教會和肢體生活。二、教會的本質「教會」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意思。對一些人來說,教會是一個宗教團體。有時候當人談「教會」時,其實是在談宗派,或者是管理教會的領袖。例如,當人說:「這是教會的決定。」很可能是指教會決策的人的決定。平常在基督徒的圈子裡,「教會」常常是指聚會的建築物,也就是「教堂」。事實上,有不少人把「教會」與「教堂」看成是同義詞。所以當人說:「我們去教會。」意思是「去教堂那個地方」。A.「教會的定義《新約聖經》翻成「教會」的希臘文字是ekklēsia。這字是的意思是「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這個字在新約共出現115次,絕大部份都是指教會,其中大部份是指地方性聚集的基督徒(地方教會),有時是指所有相信基督的人(普世教會)。B.普世教會「普世教會」是所有在「地方教會」聚集的信徒在屬靈上聯合的個體,是古今中外所有相信基督的人之統稱。「普世教會」不只是地理上的,也是時間上的。保羅書信中,有多處提到「教會」(指普世教會)是奧秘,所謂「奧秘」不是很難理解的事,而是在過去(也就是舊約)沒有啟示過的。一個很重要的「奧秘」是猶太人與外邦人的合一:「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里,借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3:5-6)猶太人與外邦人同被稱為神的子民是保羅神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另外一個「奧秘」是基督住在每個信徒裡面:「神願意使他們知道這奧秘在外邦人中有多麼榮耀的豐盛,這奧秘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西1:27,聖經新譯本)還有就是教會作為基督新婦的「奧秘」,保羅在《以弗所書》5章22-33節中談夫妻關係的時候,以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作為模範:「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弗5:32)最後,保羅在談到復活時,告訴哥林多教會一個「奧秘」:「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林前15:51)這個奧秘就是他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所講的「被提」。C.地方教會(Local Church)「地方教會」是一群基督徒在聖經所命定的領袖與屬靈權柄下,共同委身去發揮聖經教導信徒應有的功用。並不是一群基徒聚在一起就可以稱為一個「教會」,他們必須要有合乎聖經原則的領袖與屬靈權柄。下面談到教會中的職份時會詳細說明領袖與權柄的問題。除了領袖與屬靈權柄之外,這群基督徒是有一個共同委身的精神,為的是發揮教會該有的功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地方教會是普世教會的一部份。但從另一角度看,地方教會是普世教會在地上有形的表現,是普世教會的縮影。普世教會是一個抽象的存在,地方教會是具體的個體,因此普世教會有時被稱為「無形教會」,地方教會被稱為「有形教會」。三、教會的身份《聖經》用了不少的辭彙,甚至圖畫來形容教會的身份。《聖經》中這些有關教會身份本質的教導,主要是用在普世教會上,但因為地方教會是要有形地表現普世教會,所以也可說是地方教會的身份。在此以六個辭彙來談教會的身份。A.神的子民《彼得前書》第二章對教會的身份有很重要的教導:「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我們是「屬神的子民」,是屬於神的一群人。既然是屬於神,教會最高的權柄自然是屬於神。注意彼得如何稱呼神:「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他提醒我們,教會之所以是神的子民,是因為神把我們從黑暗中呼召出來,叫我們可以進入他的奇妙光明裡。神的子民在世上有一個目的,就是「宣揚神的美德」,教會必須反映神美善的本性,若教會不能達到這目的,就不配被稱為「神的子民」。神最基本的本性就是他的聖潔,因此彼得在前面第一章就如此說:「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1:15-16)因此,《聖經》稱基督徒為「聖徒」。「聖徒」並非一些超級聖潔的人,保羅稱問題很多的哥林多教會為「在基督耶穌里成聖、蒙召作聖徒的」(林前1:2),每個基督徒都是聖徒。「聖」是被分別出來的意思,神呼召教會,從黑暗中被分別出來,作光明的子民。B.基督的身體形容教會身份最重要的圖畫,可說是「基督的身體」。這個本來是用來作比喻的,漸漸成為對教會一個直接的身份稱呼。《以弗所書》1章22-23節講到基督無上的高超時說:「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既然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就是教會至高的權威,「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首,是從死里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教會要在凡事上順服基督(弗5:23),教會如果不高舉基督,就沒有讓他作頭。對「基督的身體」對詳盡的講解,是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這段經文的焦點放在教會裡的成員之間的關係上,稱每一位教會中的信徒為「肢體」,因此我們現在稱信徒之交往為「肢體生活」。「肢體」就是身體的部份,若教會是身體,信徒就是身體的部份。身體的比喻最少有三方面的重點。第一,教會必須表現出合一的精神,身體各部份不可能不合一而仍然是一個健全的身體,保羅在另一處的經文說:「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5-16)全身是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教會的合一是為基督的緣故,不是為人群的共同點。只有在合一中,才能有健康的成長,在愛中成長。第二方面,教會作為身體必須有各種不同功能的人。保羅問:「若全身是眼,從那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那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林前12:17-20)物以類聚的自然傾向使我們容易造成共同性高的教會,可是《聖經》的原則是要多元性,以致各功能才可以被發揮。身體的比喻也教導我們不要輕看任何一種人只因他們與自己不一樣,而是要彼此接納。第三方面,與上面一點相關,就是信徒互為肢體,是彼此倚靠。「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12:23-25)這就是互補不足的觀念,別人的短處我們要補上處,以致每個人的缺欠都被遮蓋。C.神的殿《彼得前書》第二章把教會比喻為神的殿:「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彼前2:4-6)教會是神的殿,每個信徒是建殿的石塊,而這些石塊不是死的,是「活石」。特別要注意的,《新約聖經》這裡講到神的殿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群人,不是教堂,而是教會。殿是神的居所(林後6:6),在新約的理念中,神不是住在建築物里,乃是住在人里。這殿既然是用活石所建,就是有生命的,是會增長的,是「漸漸」成為它該有的樣子(弗2:21)。信徒是活石,正如基督是活石,信徒彼此之間,和與基督之間,都要有活潑的關係。基督是這殿的「房角石」,房角石是一個建築物最重要的石頭,所有石塊都要靠它定位,是一切合一、和諧、與整齊的關鍵,這與上述身體旳比喻中「全身靠他聯絡的合適」有同樣的意思。如此,教會應以基督為中心。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二章還有提到這殿的根基:「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使徒和先知是教會的根基,這有兩個可能的意思。「根基」可能是指時間的根基,也就是說教會是由使徒和先知所創立的。另外,根基也可能是結構上的根基,就是教會是定立在使徒和先知上,他們是代表從神所領受的新約啟示。如果採納這第二個解釋,可以說教會是建立在《聖經》的權威之上,《聖經》是教會一切行事的基礎。教會既是神的殿,人就當尊重教會,保羅提出一個嚴厲的警告:「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林前3:16-17)這個警告顯出神非常重視他的教會,他住在其中,並且要刑罰毀壞教會的人。在這裡再一次看見這個提醒,神的殿就是我們,不是聚會的場地。D.基督的新婦教會作為基督的新婦(未婚妻)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比喻。前文已經提過,保羅在談夫妻關係時以基督與教會的關係為模範。《以弗所書》第五章那裡最主要的重點是,教會是基督所愛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為的是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可以作榮耀的教會歸給自己,什麼污點皺紋等也沒有,而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5:25-30,聖經新譯本)基督以舍己的愛潔凈教會,使她成為聖潔,沒有瑕疵。對新婦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貞潔,保羅說他把哥林多教會獻給基督:「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林後11:2)屬靈的貞潔有兩方面,第一是信仰的純正,不被異端邪說滲入教會;第二是道德的純潔,不容罪惡在教會裡有立足之處,這是教會要儘力保持的。等候新郎的迎娶是教會的盼望,是教會的鼓勵與動力。迎娶的時間是基督再來的時候,那時有「羔羊的婚宴」,「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啟9:7-8)新郎與新娘結合,就永遠同在(帖前4:17)。注意,基督的新婦是指教會整體,不是個別信徒,《聖經》並沒有用夫妻關係來形容基督與個別信徒的關係。E.祭司《希伯來書》用了很多篇幅談論基督作大祭司的身份(例:來4:15-17),而新約其他經文也談到教會有祭司的職份,這職份是從基督來的。約翰在《啟示錄》一開頭就以這一點來介紹基督:「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啟1:5-6)在第五章頌讚基督的詩歌中,又重複這一點:「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啟5:9-10)基督救贖教會,使她成為一祭司的國度,上面引用的《彼得前書》經文對這祭司的職份加以形容:「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這祭司的國度是聖潔的,而且是有君王的尊貴,這就跟亞倫的祭司等次不同,而是像基督按麥基洗德的等次,有君王的身份。(參上文第六節有關基督祭司的職份。)教會應當重視自己尊貴的身份,不要糟蹋神在基督里所給我們的身份,更不要羞辱這身份。祭司的責任是為人代求和獻祭。保羅吩咐提摩第一重要的,是叫人為萬人代求(提前2:1-2)。《彼得前書》在講教會是神的殿和祭司時,也提到我們要「借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彼得沒有詳列靈祭包括什麼,但在新約中最少有七處的經文提到我們獻上給神的祭物。首先,我們要獻上自己當作活祭(羅12:1-2);第二,福音的果子是獻給神的祭物(羅15:16);第三,我們侍奉的果效是獻祭(腓2:17);第四,教會供給侍奉的人也算是給神的祭物(腓4:18);第五,我們以嘴唇所發出對神的讚美與感恩是獻為祭(來13:15);第六,行善和捐輸的事是神所喜悅的祭(來13:16);最後,眾聖徒的禱告是獻到寶座前的祭(啟8:3)。F.神的家教會是神的家,這表示我們是家裡的人,不再是外人:「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弗2:19)保羅對提摩太說:「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既然是「神的家」,這家的家長就是神。信基督的人都有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所以教會要敬重神,不要像先知所責備的以色列祭司們:「藐視我名的祭司啊,萬軍之耶和華對你們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那裡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那裡呢?」(瑪1:6)若神是家長,在教會服侍的人,特別是作牧養和領導的人,就是作「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作管家的人,不要把家看作是屬於自己的,乃是要替家主管理。但是,《聖經》也同時說,帶領教會的人應當有「為父的心」,保羅表明自己管家的身份以後,就親切地講出自己為父的心:「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里用福音生了你們。」(林前4:14-15)這好像是一個雙重的身份,一方面是以管家的地位替神管理祂的家,另一方面,是以父親的心帶領教會。「家」的觀念不單對領導的人重要,其實對教會整體也很重要。教會中的信徒是「家人」,不是光顧店鋪的消費者,所以無論是福份或問題,都是屬於大家的,共同分享與分擔。四、結論《使徒信經》的第九句:「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教會是聖的,也就是在萬人中被分別出來,教會是公的,也就是普世的,不只是某一個地區,某一個種族的。教會是由聖徒所組成的,他們是彼此相通,彼此依靠,彼此搭配的。神的心意是透過教會,在這世上彰顯他的美善。這麼榮耀的身份,我們應當感恩,也應當鄭重地完成神在教會的心意。我們一起禱告:親愛的主,我們感謝你,你呼召我們做你的兒女,召我們在這地上透過教會能夠成為見證你名的一群人。主,求你幫助我們,叫我們看重自己的身份,也讓我們能夠發揮你要我們所發揮的功能,感謝主,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講員:陳愛光牧師(美國洛杉磯正道神學院教務長、系統神學教授)詩歌

:《興起發光》

擁抱幸福生活幸福滿家園生活無國界親情不斷電好牧人博客節目資料庫聽友可在節目官博和主持人及聽友互動,也可寫郵件到節目郵箱:yongbao@liangyou.net節目QQ群:92097548驗證信息請寫:擁抱幸福生活(寫此驗證信息才能加入)
推薦閱讀:

《使徒行者2》收官,《溏心風暴3》將上線,港劇迎來了在內地的「第二春」
如果人類不是在2015年而是2115年遭遇使徒,會是什麼一種情況?
使徒行傳
凡 事 謙 卑 使徒行傳20章19:

TAG:意義 | 使徒 | 教會 | 當代 | 聖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