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酷說《老子》(15)老子為什麼不說真相?釋迦牟尼為什麼欺騙信眾?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知。)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

㊣豫兮若冬涉川;

(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

(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

㊣儼兮其若客;

(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渙兮其若凌釋;

(行動洒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

㊣敦兮其若朴;

(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

㊣曠兮其若谷;

(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混兮其若濁;

(渾厚寬容,好像渾濁的水。)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與譯文。


【第一句】、【第二句】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1、

愛因斯坦說:

「宇宙唯一不可理解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被理解。」

而兩千多年前,老子似乎是反過來說的:

得道者唯一可理解的地方,就是他是不可被理解。」

那麼,老子所說的是真相嗎?

2、

先講一個禪宗的故事:

公元526年,禪宗祖師達摩從印度來到中土。

梁武帝欣然召見,問道:「如何是聖諦第一義(至高佛法)?」

達摩說:「天地廓然,無凡無聖。」

梁武帝又問:「那站在朕對面的是誰?」

達摩回答了兩個字:「不識。」

梁武帝啞然,一時接不上話,於是達摩失望離開。

——《五燈會元·卷一》

千百年來,這個公案不僅傾倒了無數的僧人道士,也難倒了無數的文人學士。

如果允許給當時的梁武帝配一句心理旁白,我想不少人都會聯想到老子的八個字: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3、

為什麼達摩要對梁武帝說他不認識自己呢?

誰說出家人不打誑語?

這不是赤裸裸的謊言嗎?

要想查清這個公案的真相,或許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思考。

問自己一句:

你認識你自己嗎?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認識!

我是詩人張三;

我是商人李四;

我是出家人王二麻子

但是,你所說的你,是真的你嗎?

還是,那只是為了便於讓別人認識的你,就像是超市裡商品的標籤?

如果認識自己易如反掌,那麼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上何必要刻那一句「認識你自己」的箴言呢?

其實這個世界往往如此:

越是毋庸置疑的東西,可能越需要質疑。

越是簡單到極致的問題,可能越複雜到難以想像。

或許,達摩祖師並沒有說謊。

而是梁武帝把心調到了「俗蒂」的頻道上,所以無法接收到達摩「真諦」信號。

那麼,達摩發出的信號究竟是什麼呢?

4、

我們再來看一個典故:

釋迦牟尼在世期間,有一天正在打坐。

這時候,兩個屠夫抬著一頭豬從他面前走過。

釋迦牟尼睜開眼睛問道:「這個是什麼?」

一個弟子聽到後,忍不住笑出聲來。

說:「佛具一切智,豬子也不識。」

意思是,

佛應該具備天文地理的一切知識,怎麼連豬也不認識呢?

釋迦牟尼回答道:「問了才知道。」

5、

那麼,釋迦牟尼真的不認識豬嗎?

還是他眼裡的豬,並非是我們觀念里的豬呢?

我覺得是後者。

釋迦牟尼的回答是在提醒弟子們:

你們所認識的豬,只不過是問出來的。

你問的那個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當然是從另一個人的嘴裡聽說的。

也就是說,

我們所謂的知識,只不過是經驗的口耳相傳,而不是理性的歸納演繹,更不是本心的直覺領悟。

正因為如此,近代的西方哲學分化出兩個重要的流派:

經驗主義理性主義

①經驗主義學派主要以洛克、休謨、霍布斯等為代表:

他們認為人的心靈是一張白紙,人類的知識都是通過人的感覺獲得的,比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等。

所以知識就是人所感覺到的經驗積累而成,就像是一幅山水畫,是一筆筆描摹出來的。

②理性主義學派主要以笛卡爾、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等為代表:

他們認為人的感覺是一個騙子,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真。

所以知識只能通過數學公式或者邏輯這些「天賦的能力」推導出來。

6、

這兩種哲學派別的代表人物以及他們的徒子徒孫們為了「經驗」「理性」吵得不可開交,最後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看不下去了,就出來打了一個圓場。

他首先指出: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都是錯的,或者說都對了三分之一。

他主張經驗主義理性主義握手言和,聯起手來共同建造真理的大廈。

但即使「經驗」和「理性」聯手,依然無法建造出最高層次的真理,比如事物的本質、上帝的存在等等。

所以,康德只好無奈地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我們無法認識的東西,叫「物自體」,也叫「超驗實在」。

後來在美國,便發展成了以愛默生梭羅為代表的「超驗主義」。

7、

當然,釋迦牟尼的佛學既不是經驗主義,也不是理性主義,而是同時超越了兩者。

如果非要給佛法穿一套現代的「哲學外衣」,那麼目前也只有超驗主義勉強合身。

超驗主義的核心觀點是:

人能超越感覺(經驗)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

如此說來,每個人的「超驗感」不正是每個人心中的佛心嗎?

換句話說,所謂的

即是能超越感覺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的人。

佛既然超越了感覺理性,那麼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佛就不能憑感覺理性來為它下定義。

也就是說,即使一頭豬站在佛的面前。

佛也只能指著說「這個」,而無法說「這個」就是

所以上面那個故事中,佛弟子們正確回答應該也是兩個字:

不識。

然而,他們太執著於自己的感覺理性,錯過了悟道的機會。

8、

其實真的不是達摩釋迦牟尼太矯情,而是認識任何一個事物都是非常難的,甚至從本質上說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豬,據國外一項動物智商測試表明:

豬的智商達到甚至超過了狗類的標準。

有的專家通過分析認為,全世界有 100萬多種動物,豬的智商被排在第 10 位。

美國作家歐文·華萊士編過一本《世界排行榜》的書.,其列出除了人類以外「10種最聰明的動物」。

1、大猩猩(2種亞種)

2、猩猩

3、黑猩猩

4.狒狒(7種亞種,包括黑面狒狒和大狒狒)

5、長臂猿(7種亞種)

6、猴子(許多亞種,特別是彌猴,黑猿)

7、細齒鯨(好幾種亞種,特別是"殺手鯨")

8、海豚(約80種亞種)

9、大象(2種亞種)

10、豬

很遺憾我們人類最親近的狗和貓,並沒有上榜。

當然也有一些科普網站將狗排在第八,貓排在第九,豬第十。

不論如何,至少推翻了我們普遍對豬的認識。

由此看來,喬治·奧威爾寫《動物莊園》,最後的結局是豬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當下一次我們罵別人「笨豬」的時候,是否應該想一想:

究竟是豬笨還是人笨?

人類一直自以為豬是愚蠢的,這種認識難道不也是一種莫大的愚蠢嗎?

9、

有的科學家分析:

豬之所以顯得笨,主要是由於狹小的圈養環境限制了智力的發展。

其實,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

所不同者在於:

限制豬的是藩籬,而限制人類的是經驗理性。

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件曾經轟動了科學界的大事情。

10、

在20世紀初,德國有一匹舉世聞名的馬叫漢斯。

人們親切地稱它為「聰明的漢斯」,它究竟有多聰明呢?

如果有人問它:「3乘4是多少?」

漢斯就會用蹄子點地12下。

如果有人用文字寫給它:「36的二次根是多少?」

漢斯就會點地6下。

它的數學水平,已經超越了當時的一般小學生。

不止如此,漢斯還能識別錢幣的面額,還可以通過篩選字母拼出一些觀眾名字。

1904年,德國的一家科學委員會認定這是一個欺世盜名的騙局。

於是組派了十三名專家,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終卻並沒有找出任何涉嫌「欺詐」的蛛絲馬跡。

直到1907年,心理學家奧斯卡·方斯特才終於找到了真相。

原來漢斯之所以能給出正確答案,並不是它懂得算術。

而是因為它掌握了一項不可思議的技能,那就是:讀心術。

當它用蹄子點地或者選字母的時候,會暗中觀察提問者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從而決定停下來還是繼續。

但是讀心術這種高難度的技能,一般只有古代的巫師、算命大師或者現代的心理研究者才具備。

一匹馬怎麼可能超越了普通的人類,學會了這種特殊的本領呢?

面對這一個疑問,不論是心理學家還是生物學家們,全部都搖頭攤手,啞然失聲。

所以這一匹聰明的漢斯,直到今天依然奔跑在各種心理學的教課書里,供人類研究和探討。

11、

這個故事的諷刺在於:

動物對人的認識,竟然遠遠超過人對動物的認識。

那麼,也就意味著,

人類,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動物。

人並不認識豬,也並認識馬。

如果我們對豬馬牛羊的認識都是如此地局限和可憐,

那麼,你現在還敢說你認識人類嗎?

再進一步,你敢說你認識你自己嗎?

12、

正因為釋迦摩尼承認自己不認識豬,達摩承認自己不認識自己。

老子才不得不承認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原來,這就是真相。

所以:

《法華經·卷二》也說:「 一切眾生類, 無能知佛者。」

《華嚴經·卷五十二》同樣說:「一切智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言說。」

《舊約·詩篇》則讚頌的更加直白:「耶和華是至大的,配受極大的讚美,他的偉大無法測度。」

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方便說法,目的是告訴我們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覺理性。

真理,上帝、或者說佛性都是超驗的。


【第三句】、【第四句】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1、

豫,是指大象。

,是一種生性多疑的猴子。

所以這兩句的本意是得道者

彷彿在冰上行走的大象。

彷彿在村莊附近走動的猴子。

所以猶豫,就是謹慎小心的意思。

如果用一個字來表示就是:怕。

代表心有所畏。

那麼,得道者究竟應該怕什麼呢?

2、

唐代有一位驚世駭俗的禪師,人稱鳥巢和尚。

因為住在懸崖邊的一棵松樹上,所以遠近聞名。

當時的大詩人白居易正好在當地做郡守,有一天前去拜訪。

鳥巢禪師正盤腿坐在松樹上,閉目養神。

白居易說:「禪師所處,太危險了。」

禪師說:「太守的位置比我更危險。」

白居易不解地問:「我鎮守江山,何險之有?」

禪師回答道:「薪火相交,識性不停,難道不是危險之極嗎?

————《景德傳燈錄·卷四》

那麼,「薪火相交,識性不停」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薪」代表你自己,「火」代表外界的慾望。

你與慾望共處,就好比是「薪」「火」相遇,一點即著。

所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識性,如同熊熊烈火,燃燒不已。

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危險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只是白居易,其實我們所有的人都處在危險之中。

只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心無所畏。

而得道者卻時刻警惕著,避免自己的「識性」失火。

3、

我們都知道《法華經》裡面有七個著名的譬喻,第一個便是火災喻,即: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佛陀認為,三界就像是一個失火的住宅。

而住在裡面的三界眾生渾然不覺,依然在嬉戲玩鬧。

所以,佛法的責任就是要幫助眾生逃出火災,跳離三界。

有的眾生自己意識到了這一點,便會產生畏懼之心。

就像老子所說的「若冬涉川,若畏四鄰」,然後逃出火災。

但是大部分的眾生茫然不覺,即使你告訴他,他也拒不相信。

怎麼辦呢?

釋迦牟尼的辦法是:

告訴眾生住在外面有羊車、鹿車、牛車都滿載珍寶,跑出火宅的人就可以得到。

唯有如此,才能將耽泥於火海中的眾生騙出來。

所以:

佛法就是舟船,等岸舍舟;

佛法就是手指,見月忽指。

4、

至此我們就可以理解了,所有的宗教要有戒律和儀式。

其實就是為了激起每個人心中的敬畏心,對慾望的敬畏

慾望就是火,不敬畏慾望的人就等於是玩火自焚。

所以老子才說: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第五句】、【第六句】

㊣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1、

意思是:

既要像做客一樣莊重嚴肅,又要想融化的冰一樣自在散漫。

其實這代表了得道者的兩種形態:

靜與動。

《方廣大莊嚴經·卷九》記述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的過程,其中有兩句是這麼形容的:

一句是「深心寂定,如須彌山安處不動。」

一句是「我已解脫於世間,如空中風難可系。」

這跟老子「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代指那些悟道成佛者並非是固體,並沒有固定的形態。

他們的心既是固體又是液體,如山如風,可靜可動。

2、

講一個公案:

有一天,釋迦牟尼正在打坐。

一個非佛教徒的外道人員問:「昨日說的什麼法?」

釋迦牟尼答曰:「定法。」

「今日打算說什麼法?」

「不定法。」

這個人疑惑地問:「為什麼昨日說定法,今日又說不定法?」

釋迦牟尼回答道:「昨日定,今日不定。」

——《五燈會元·卷一》

也就是說,佛法有三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

每一部經書,每一個法門,只要修通皆可成佛。

有的人不需要經書,不需要法門也同樣能證悟得道。

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定的方法,非此不可的佛法呢?

所以得道者:

有時候莊重嚴肅,如鍾似松;

有時候自在散漫,如顛似狂。

根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形態,今天是固態,明天可能就化作液態,後天還可能變成氣態。

3、

有的教徒們就觀念固化,認為凡是修道的人:

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剃頭;

一定要吃齋,一定要念佛;

一定要禮拜,一定要磕頭;

一定不打誑語等等。

其實,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屬於典型的教條主義者。

殊不知釋迦牟尼曾經說過一個「黃葉止兒啼」比喻:

嬰兒啼哭的時候,父母把秋天的黃樹葉拿出來。

說:「別哭,別哭!快看這是發光的金子!」

嬰兒看到後破涕為笑,父母的目的就達到了。

——《大般涅槃經·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所謂的「黃樹葉」,其實就是佛法。

父母,就是指釋迦牟尼自己。

啼哭的嬰兒,就是我們這些眾生。

所以《大智度論》說:

「諸法無所有,空拳誑小兒。」

如果單純是以真假的標準來判斷,釋迦牟尼可以算是宗教界最大的騙子。

但是,說謊的釋迦牟尼依然是萬人敬仰的佛陀。

其實何止是打誑語,喝酒吃肉亦無不可。

4、

明朝有一位著名高僧叫破山禪師(1597~1666),明朝末年,當時的起義領袖張獻忠嗜殺成性。

有一天,張獻忠的軍隊駐紮在一座寺廟外。

破山禪師孤身前往營地為民請命,希望他別再屠城。

張獻忠叫人抬出豬肉、羊肉和狗肉。

:「你吃肉,我就封刀!」

破山禪師說:「老僧為百萬生靈,何惜如來一戒!」

當下席地而坐,破戒開葷。

張獻忠始料未及,只好遵守了「不屠城」的諾言。

如果破山禪師只有「儼兮其若客」的莊重,而不動「渙兮其若凌釋」的變通,那麼就成了死守教義的庸僧俗徒。

但是誰都不能否認,破山禪師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符合老子筆下的得道者


【第七句】、【第八句】

㊣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

1、

,就是未經雕琢的木頭。

也就是說,可以被雕刻成任何東西。

,就是空曠的山谷。

也就是說,谷可以虛心接受任何東西。

2、

我們都知道有一種動物叫變色龍,身上的顏色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它沒有自己的顏色。

據傳古代的印度曾經有一種寶珠,叫隨色摩尼珠。

跟變色龍一樣,「無有自色,乃隨所對物之色而現其色相。」

釋迦牟尼有一次將摩尼珠放到手上,問眾弟子:「此珠是什麼顏色?」

有的說是白色,有的說是黃色、有的說是紅色,各不相同。

然後釋迦牟尼摩尼珠收起來,伸開空手又問:「此珠是什麼顏色?」

弟子們說:「佛手中沒有寶珠,哪有什麼顏色呢?」

釋迦牟尼回答道:「我把世俗的摩尼珠給你們看,你們說五顏六色。我把真正的寶珠給你看,你們卻一無所見。」

——《五燈會元·卷一》

3、

那麼釋迦牟尼空手拿出的寶珠究竟是什麼顏色呢?

標準答案是:

無色,也可以說是一切色。

因為,就代表沒有固定的顏色。

可以是無色,也可以是任何的顏色。

就想老子所說的一樣,沒有自性,卻蘊含著一切的可能性。

莊子說「至人用心若鏡」,也代表了同樣的意思。


【第九句】

㊣混兮其若濁;

1、

若濁,並非是真濁。

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為:

混而不濁。

2、

講一個歷史典故:

宋朝有一位多才多藝的治世能臣叫丁謂,唯一的缺點是品質不純。

不講君子原則,只知阿諛伎倆,所以被人視為「姦邪之臣」。

他當宰相期間,生怕遭人彈劾。

於是規定說:「不許朝臣單獨在皇帝面前奏事!」

當時有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員與丁謂劃清界限,勢不兩立。

只有一個叫王曾的老臣,連聲應答,一直沒有跟丁謂發生正面衝突。

有一天,王曾丁謂說:

「我膝下無子,想把我弟弟的兒子收養過來,向聖上面呈恩准,但是又不敢單獨留下。」

丁謂拍了拍王曾的肩膀說:「像您這樣的人,無妨。」

王曾進去後,遞呈奏章一卷,詳細地陳列了丁謂的種種罪狀。

幾天後,丁謂就被下旨貶到了海南。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十八》

王曾,就是代表了老子所謂的「混兮其若濁」的狀態。

3、

其實做人有四種狀態:

第一種狀態是清濁。

只知逆來順受,不知爭取抗爭。

他們的精神缺乏鈣元素,堅決不在太陽下行走,以免暴露自己的影子。

結果他們變得千人一面,無法識別,活成了「沒有臉」的看客。

比如「沉默的大多數」。

第二種狀態是清而不濁。

只會做人,不會做事。

他們的心靈缺乏彈性,堅決跟黑暗勢力正面較量,一決高下。

結果於事無補,徒增煩惱。

小人們還在世界上投機倒把,他們卻在高危的地方投河跳崖。

比如屈原。

第三種狀態是混濁。

只講利益,不講原則。

他們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堅決跟正派人物們鬥智斗勇,糾纏不休。

結果他們漸漸地學會了打「沒有硝煙的戰爭」,所以正派人物們全部被打得丟盔棄甲。

比如丁謂。

第四種是混而不濁。

能屈能伸,先吞聲忍氣,後揚眉吐氣。

他們堅決不跟黑暗勢力正面交鋒,而是採用「假痴不癲」的迷惑性戰術。

結果他們總是能打敗小人,改變世界,還人間一片清明。

比如王曾。

很顯然,老子的「混兮其若濁」正是第四種狀態,絕不是一般人所誤會的同流合污。


【第十句】、【第十一句】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1、

德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非常喜歡《道德經》一書,而他的書房掛著一幅對聯。

正是: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他的橫批很有意思,只有兩個字:天道。

那麼,老子這兩句話代表了什麼樣的天道呢?

2、

其實這兩句話蘊含了人生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濁變靜,靜則清。

第二階段:清即是安,安定。

第三階段:安變動,動則生。

那麼,能生出什麼呢?

一個字:

因為以上的三個階段,就等於是佛教里的三無漏學:

戒、定、慧。

持戒、禪定、智慧。

濁,持戒則清。

清即是安,安即是定。

定,變動則慧。

所以佛語說: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華嚴經·卷五十二》曰:

「一切眾生凈心器中,佛無不現。

心器常凈,常見佛身;

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中國同樣有一句俗語叫:

靜極生慧。

3、

其實不止是道家和佛家講求「化整為零,重新開始」的人生態度。

德國的大哲學家尼采同樣將人生劃分為三個時期:

合群時期;沙漠時期;創造時期。

①所謂的合群時期,指自我尚未蘇醒。

個體隱沒於群體之中,如一滴水歸入大海。

這不正是老子所說的「渾濁」狀態嗎?

②所謂的沙漠時期,指自我意識覺醒

個體脫離了群體,即使站在茫茫人海中也如同置身沙漠一樣孤獨。

這不正是老子所說的「清和安」的狀態嗎?

③所謂的創造時期,自我覺醒後的行為。

「合群」「沙漠」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一切價值,創造一個獨屬於自己的世界。

這不就是老子的所說的「安以動之徐生」之後的狀態嗎?

4、

只是: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合群;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走出沙漠;

只有極少數的「超人」悟道者才能夠趨於創造自己人生的境地。

先知先覺者眼見俗人昏睡,眾生執迷,難道這不是最令人惋惜的嗎?

所以老子才會感嘆道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其實從老子的口氣來看,雖然悲觀,但依然充滿希望。

在遙遠的歐洲,有一位哲學家則對此發出了振聾發聵的絕望之嘆。

5、

他的名字叫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哲學家。

有人說丹麥對世界的文學貢獻有兩個:

一個是安徒生的童話,另一個就是凱郭爾的哲學。

凱郭爾在《致死的疾病》一書中,開篇便提出人生有三種絕望:

不知有自我;

不想成為自我;

不能成為自我。

6、

①不知有自我,正是「合群時期」,是老子的「渾濁」狀態。

所以凱郭爾以合群為恥,他甚至說:

「每當我在宴會中跟別人談笑風生時,就有一種拿槍自殺的衝動。」

②不想成為自我,正是「沙漠時期」,是老子的「清和安」的狀態。

但是許多人的人生就像是上緊了的發條,寧願機械式地運作,也不願意停下來的等一等自己靈魂,讓自己的渾濁的心漸漸沉澱為清澈的水

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在《成為一個人意味著什麼》一文中,借一位女性精神疾病患者之口說出了「成為自我」的真相:

「你知道,一個人把精力用來拼湊某種武斷的生活模式是毫無必要的,完全是一種浪費。你以為你必須像玩積木那樣自己去構造某種模式,但是,你會發現有這麼多方面需要考慮,就如積木太多而不知道該把它們分別放在什麼位置上好。一旦你放錯了地方,就不免導致連鎖反應,造成更多的不適當。於是,你不得不花更多的力氣去維持這種狀況,因為稍一鬆手,整個模式就會坍塌。」

沒錯,我們普通人一直都在將錯就錯地搭建人生積木,直到有一天已經習慣了這種錯誤的生活模式,但是已經失去了鬆手的勇氣。

③因為我們無法承受脫離群體去成為自我的生存困境和輿論的壓力,最終,我們會演變出最後一種絕望:

「不能成為自我」的絕望。

7、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鬆手,必須對合群的「自我」開槍。

用佛語說就是「戒」、「放下」,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靜」、「沉澱」。

才能在虛假的「自我」廢墟上,長出真正的「自我」的之花。

所以,女精神病患者繼續講到:

「由於過於疲憊,你最後不得不感到,與其這樣白費力氣地維持積木的錯誤狀態,還不如一團混亂的好。接著你會很快看到,一旦你撒手不管、聽其自然,生活模式就會自己出現,你根本無須耗費絲毫心血。你只要去發現它就行,在這種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自己。」

可見,撒手以後,你就會發現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最終發現你自己。

這個過程不就是佛法里戒、定、慧嗎?

不就是尼采哲學裡的合群、沙漠、創造嗎?

不是就是老子所說的「濁、清、生(本心)嗎?


【第十二句】、【第十三句】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

這兩句比較好理解,就是得道者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的狀態。

不斷地為自己的「心湖」灌輸源頭活水,才能隨時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狀態,

才能讓自己的「心湖」永遠澄明如鏡,照見萬物的本來面目。

如果自滿而驕,拒絕智慧之泉流入,那麼再清澈的湖泊也會變成一潭沒有生機的死水。

甚至,最後「心湖」乾涸,變成無水的土丘,被風化成遍地瘡癍的沙漠。

2、

當年釋迦牟尼在宣講《法華經》的時候,當場就有五千僧人起席離座而去。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證得無上佛法,根本不需要再聽《法華經》了。

釋迦牟尼也只好無奈地批評他們「罪根深重」,所以給這種「自滿自盈」的態度起了一個名稱叫「增上慢」。

專門針對那些修到一定境界但尚未修成正果的僧人。

3、

我們都知道佛法有「三乘」的說法:

小乘,也叫聲聞乘。

中乘,也叫緣覺乘。

大乘,就是菩薩,佛。

但是釋迦牟尼最後在講《法華經》的時候,卻只承認有一乘道,就是大乘。

甚至在《楞嚴經》種將修成「小乘」的羅漢和修成「中乘」辟支佛也貶斥為外道,不是真佛。

4、

釋迦牟尼之所以如此聲色俱厲,正是為了讓弟子們保持「不欲盈」的狀態。


推薦閱讀: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釋文
品味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之三)
孔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子幫你解決!
老子《德道經》完整釋義  72

TAG:欺騙 | 真相 | 90後 | 釋迦牟尼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