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明朝軍隊無能,而是李自成太狡猾,流寇越剿越多-今日頭條
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熟悉一點歷史的人都不陌生。但是這場農民起義由始至終一直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朝內部並不缺乏英明的統帥和彪悍的戰將,明軍戰鬥力也不是後世清朝口中的那麼不堪一擊。但是對於那些被他們稱之為流寇的農民軍,卻怎麼都剿不幹凈。流寇的數量反而越來越多,最終耗盡了明朝的國力軍力,致使關外的滿清成功入關,帶來了無盡頭的災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流寇越來越多呢?
一、土地高度集中,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沒有土地
進入明朝後期,從朱明皇室到各級官吏再到鄉紳地主,兼并土地的情況愈演愈烈。先看看那些親王們的情況,明朝萬曆末年,封在成都的蜀王佔去了成都平原靠近都江堰地區利於灌溉土地的70%,四川駐軍又佔了20%,廣大的農民只佔了10%。被封在開封的周王更加離譜,幾乎佔據了開封地區的一半土地。從全國統計的數據來看,明朝的皇室宗親佔有的耕地佔全國可耕地面積的七分之一以上。除了皇族,太監、官員也是變本加厲。顧炎武形容江南耕地情況時說道「江南之民,有田者只有十分之一,替人耕種的佃戶卻有十分之九」。
不僅如此,根據明朝的法律上述這些人是不用繳納賦稅的。自萬曆末年,東北的後金崛起以後,明朝開始對後金連年用兵。用兵就需要增加餉銀,而這些餉銀自然而然的就分攤到了那些農民的頭上,那些大戶們不會拿一分錢。從萬曆末年至明朝滅亡,明朝一共加征1670多萬兩銀子。這個數額分攤下來,農民們需要多拿出一倍的物品來抵納賦稅。
由於政治的腐敗,官吏們通常是貪得無厭,他們巧立名目、橫徵暴斂、私行加派。雖然國家有明令的標準,但是官員私自徵收的是這個標準的兩倍左右,而這些錢大多被他們私分了。在這樣的逼迫之下,一些農民選擇了逃亡,但是也有一些農民選擇了反抗。大家都是人,憑什麼如此壓榨我們?到了明朝崇禎時期,整個村莊的集體大逃亡比比皆是。一位進京上任的官員憂心忡忡的向崇禎皇帝上奏「說他走了六十里,沒有見到一個耕夫,道路兩旁的耕地都長滿了野草;甚至中小地主也開始了逃亡」。
二、各種自然災害是爆發農民起義的又一主因
水利失修致使中原地區水澇不斷。由於黃河河道的長期無人修理,河床泥沙越積越厚。到了崇禎時期,中原地區的大小水災接連不斷,崇禎皇帝自己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除了水利的問題,其他的自然災害也是不斷出現。崇禎9年到13年,明朝大部分地區發生了連年乾旱,不僅西北、中原、淮河流域,就連一向水量豐沛的江南、西南地區也發生大面積的乾旱。這場超大規模的乾旱整整持續了持續了4年,大家可以想像神州大地是個什麼慘狀。
蝗災和瘟疫也是一大原因。崇禎14年,河北、山東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蝗災,農民們眼睜睜看著自己即將成熟的糧食被蝗蟲吃的乾乾淨淨。由於當時有一些地區的旱災還在繼續,最後的結果是餓殍滿地,人吃人的情況不再稀奇。從崇禎15年開始,北部地區又發生了嚴重的瘟疫。河北、山西一帶的人口數量大大下降,有的縣城每天都會死亡上百人。剩餘下來的人失去了能夠再生產的一切,只能加入農民軍。
三、李自成的政治騙術也起了很大作用
李自成在同明軍的反覆較量中,不止一次被明軍打得潰不成軍,最嚴重是他只率領剩下了30幾個人逃進了深山。但是外部的貪污、災荒等情況仍然再繼續。李自成提出了「不納糧,廣分糧」的口號來吸引農民,糧食和土地對於農民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李自成答應推翻明朝以後,百姓不用再繳納糧食,而且還會分給百姓土地,這對百姓來說,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被逼的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加入李自成的造反大軍。
但是這些可憐的農民們不會知道,即便李自成成功的推翻了明朝,最後統一了天下,他的承諾也不會兌現。在農業社會,想組建一個國家政體就必須農民繳納賦稅,李自成可沒有商品經濟社會的腦子。還有就是土地根本不可能實現完全是我平均分配,無論是滿清還是太平天國都能看出這一點。但是當時的人們不明白,只想著推翻可惡的明朝,自己能夠擁有土地和糧食。明朝就在這樣的內耗中耗盡了自己的一切,最後讓東北的清朝摘了桃子,成功的入主中原。
推薦閱讀:
※聊聊室內設計人體工程學-頭條網
※男人一定要避免穿衣11忌, 讓你形象飆升!-頭條網
※情感吧 – 頭條號(TouTiao.com)
※小米的秘密-頭條網
※這是我所看過僅一個人撐起的10部高分電影 絕對震撼 - 今日頭條(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