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說「車」

今天來說說「車」。

「車」的繁體字為「車」。

「車」的甲骨文被刻畫成「

」的造型,像輪軸連著左右兩個輪子「

」,中間是「甲」形的箱體「

」,表示保護性的設備,人在箱體中可以免受攻擊。

最早的「車」是為戰爭發明的,用於步兵對陣中創造特殊的攻防優勢:利用牛馬等力畜強大的爆發力和持久的耐力,「車」可以快速進入和脫離敵方陣地,加上「車」的箱體提供某種「裝甲」保護,手持戈戟的「車箱戰士」 可以居高臨下攻擊步兵,大大提高攻擊威力和防禦效果。

到春秋戰國時代,「車」在大型車戰中已成為勝負關鍵。正是戰爭的強大驅動力使戰車迅速進化成民用的運輸、交通工具。

有的甲骨文「

」加軛具「

」(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重慶話叫「枷擔」),表示依靠畜力拉動。

有的甲骨文「

」省略箱體「

」也省略軛具「

」,突出「車」的典型特徵——轉輪。

金文字形多樣化,有的「

」「

」強調軛具「

」「

」,有的「

」在甲骨文簡體字形「

」基礎上繼續簡化,以一輪代兩輪。

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俗體楷書「

」利用草書字形「

」作了較大簡化,基本看不出「車」的特徵了。

與「車」緊密相關的是「乘」。

「乘」的甲骨文被刻畫成「

」的造型,

(大,人)

(木,樹杈),像一個人爬上大樹,站在樹杈上遠眺偵察。因此,本義中就已經有「登」「登上」之義。

金文一「

」承續甲骨文字形。金文二「

(人)

(雙腳,左腳

和右腳

(幾,小凳子),像是一個人

兩腳

站在凳子

上,強調借著墊腳的凳子,登上大樹、車輛或其他高處。

當然,這個「幾」也可以由「奴僕」來充當,皇帝上下車時,有時太監就趴在地上當「几凳」。

籀文「

」基本承續金文二的字形。

篆文「

」綜合了金文「

」「

」的兩款字形,字形由此變得晦澀:金文的「大」

被簡化成不知所云的「

」;於是金文「

」被篆文寫成「

」。隸書「

」則誤將篆文的「

」訛變成「禾」

,將篆文的「舛」

寫成「

」。

正體楷書「

」承續隸書字形「

」。

俗體楷書「

」將正體楷書的「

」寫成「北」

,至此「乘」的「人」形消失,「木」形消失,面目全非。

「乘」有「登車」「登船」「登上高處」之義,比如說「乘車」「乘馬」「乘輦」「李白乘舟將欲行」「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乘」要順勢借力才行,所以引申出「趁著,乘著」之義,比如陸遊在《游山西村》里就說,「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乘」意味著更上層樓,所以有「上乘功夫」之說;「乘」是在原來基礎上的疊加,所以同數相加的簡便運算叫「乘法」「乘積」「乘方」。

「乘馬車」是戰爭年代的常見行為,所以「乘」的動詞意義又引申出「車馬」這一名詞意義,一車四馬就是一輛戰車,這個意義的「乘」念作「shèng」。

「一乘」的標配是:四匹馬,一輛車, 車上甲士3人,。

中間的為駕駛員——御馬者,左邊的為尊貴者(車的座位以左為尊,所以對待人才用「虛左以待」以示尊重和求賢若渴;跟今天坐車有些類似,領導坐的也是後排靠左的位置,副駕室坐的是保鏢,有時是擋子彈的肉盾,右後邊是開門打傘的秘書);右邊的是「驂乘」「車右」,主要起保衛功能。

車廂靠前位置有一根橫木,叫「軾」,坐車時,道路平順,「軾」似乎沒什麼作用,但道路顛簸時,卻是「安全扶手」,這就類似於小轎車裡的保險帶,公交地鐵上的「扶手」;打仗時,為了察看敵情,往往要「登軾而望」(《曹劌論戰》),一個人名字里取帶「車」的字,要麼希望他車行天下,志在四方;要麼希望他四平八穩,無災無難;要麼循規而行,正直磊落。比如,孟子名軻,字子輿;張衡,字平子;蘇軾,字子瞻;蘇轍,字子由。

「一乘」車下有步卒72人,依車而行;後勤保障人員25人,共計100人。

如果按照一個家庭有一個男丁服兵役,每個家庭按6口人計算,則「一乘」基本對應600人,那麼「千乘之國」人口總數在60-100萬之間,相當於中等的諸侯國;「萬乘之國」則在600-1000萬之間,相當於超級大國,故而皇帝又稱「萬乘之尊」。

古代戰車分很多類,所謂「五戎」,進軍時煙塵滾滾,紮營時車頭朝外,自然圍成營壘。

自從騎兵發展起來之後,車戰逐漸被沒落,直至被淘汰。

史至現代,裝甲車,坦克,又一次興起,算「車戰」的復興。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冷兵器奪命判官筆: 文雅中暗藏的凶機
戴氏心意拳兵器基本功―抖棍
十八般兵器
兵器怎樣配武將?
中國古兵微講:五千年中華兵器全展這裡都有了!

TAG:冷兵器 | 時代 | 冷兵器時代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