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實戰要義探討
(2012-10-30 17:14:17)太極拳既然是叫拳,習練者必定要學會打拳——實戰。雖然社會上如「老梁」都講冷兵器時代已經結束,太極拳以及傳統武術已經是黃昏落日,唯一存在的意義在於養生,但幾千年文化發展演化的瑰寶怎麼可能就此塵封檔案館呢? 姑且不談傳承、歷史責任等等,僅就健身養生而言不懂實戰的演練太極拳,談不到什麼健身效果,甚至可以說不如扭秧歌,遛鳥兒,栽花。近年太極熱風席捲全球,相應實戰技法也不斷湧現:各類有關技法解密音像製品、書籍雜誌以及名師培訓層出層出不窮,讓人大飽眼福。似乎是否太極功夫已登堂入室關鍵看習練者是否已掌握實戰技法。單式應用及太極拳相關的一些實戰技法是習練者深入理解架子的重要過程,按老輩對太極拳修鍊所分階段,應該歸類於「拆架子」與「定架子」過渡階段。相比整個修練過程算是中級層次。因此實戰技法應該給予重視但不能鎖定為終極目標。就內家拳及太極拳技法來講同外家拳相比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甚至是特色可言,而各派武術區別於他派的「獨門絕技」在於「功夫」,既習武者身體機能:柔韌性、靈活性、抗擊打力、以及運勁方式等訓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勁方式。對於太極拳來講實戰要義也在於「勁」。太極拳理論尤其強調「由懂勁而階進神明」,對此也以「牽動四兩撥千斤」作為其會的標誌——既有任他巨力來打我的膽魄、豪氣,更有使自己悠然不敗的巧妙技法。學懂勁的前提是會「聽」,如推手就是練聽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推手都是倆人搭手後再進行走化,這種訓練的好處在於安全,而弊端在於訓練出來的選手只能在實戰中「按照套路來」。因此常被人笑話:太極拳好手都是師傅跟徒弟比劃,或者上了擂台就是摔跤。太極拳三年不出活兒,散打三月就劈磚。亦或耍太極的式子走少林的勁兒。眾所周知太極拳的名號是打出來的,那麼當今的問題出在哪兒呢?
細察太極拳功法修鍊體系,不難發現一些問題並不是一些技法的遺失,而是本身練法上的缺乏。推手是太極拳實戰技能重要訓練手段和檢驗方式,那麼就推手本身剖析其實戰訓練。推手無論單推還是雙推,也不論定步還是活步都是雙方搭好架子進行喂勁與化勁。亂踩花類似散手技擊但也基本上是重在搭手後的走化練習。在實戰中不同門派的技法不同,不會有對手主動跟你搭手成架再比試走化的功夫強弱。在快速攻防中太極選手如果不搭住對手來力那麼自身技法就無法施展。而大多太極擒拿、摔法都以推手打輪為前提設計的。傳統說法走架如有人,推手如走架。亦即走架是自轉太極,推手是合轉太極——終究是運轉於一個封閉系統之中。對於掌握一定推手技法的習練者來說之所以在不同門派交手中不佔優勢就是因為這種定性模式的訓練。太極講究隨曲就伸,走化無常,而其實戰訓練卻又相對僵化,這種訓練結果是習練者腦子裡缺乏實戰意識。對於來力(力源、大小、方向以及作用點)的判斷能力較弱——缺乏接手訓練。太極高手之推手視頻太極高手推手視頻看點接手即發絕不是各出一臂量好距離 再進行走化。化打結和發放一方 不是打幾個輪做好準備再忽然發力,而是發放與無形破根即收推手練習在於練勁兒 破了對方平衡勝負已分即該受力,不必刻意將對方放倒,放飛。
推薦閱讀:
※陳鑫太極拳論經典十三篇白話解(二)-理論研究-中國太極網 -
※李式太極拳[太極五星椎(錘)]的創編由來及風格特點
※體悟張三丰《太極拳論》
※太極氣功心法$陳式秘傳太極拳內功——丹田內轉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