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年發福小心糖尿病

中年發福小心糖尿病編輯:潘小伶發表時間:2014-11-30 10:11點擊數:220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年發福要小心糖尿病!人到中年身體機能開始大不如前,很多人也不再那麼注重保養了,於是出現了一些人一到中年就發福的現象。中年人是糖尿病人群的主力軍,肥胖重要的誘因。為了健康著想,中年人要避免肥胖,預防糖尿病。

一、中年肥胖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目前,大約有8%的成年美國人被診斷出患有二型糖尿病,他們大部分都超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85。2%的確診糖尿病患者超重,其BMI指數大於25。54。8%的糖尿病確診患者身體肥胖,他們的BMI指數超過30。與沒有超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患者自身對血糖的調整能力很有可能更差,並且他們可能面臨著更多問題,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等。

現在常用下列公式粗略計算標準體重(也稱理想體重),即:標準體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肥胖系指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或者按體重指數計算,體重指數(BMI) =體重(公斤)/身高2(米2),男性BMI超過25,女性超過27,是肥胖。

研究人員發現,基礎BMI、50歲時的BMI、體重、脂肪質量、腰圍、腰-臀比例及腰圍-身高比例等都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文章的作者寫道:「對每一種測量來說,糖尿病風險會在身體脂肪每增加一個五分位就會出現一個等級的增加。身體脂肪含量在最高範圍內的受試者,其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比那些身體脂肪含量在最低範圍內的人要增加2-6倍。我們沒有發現顯著的性別或種族相互作用的統計學證據。」

另外,與那些在研究期間體重維持穩定(在正負4。4磅之內)的受試者相比,那些在50歲和進入研究時之間的體重增加幅度為20磅或以上者,其在隨訪期間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大約會增加3倍之多,而這與他們在50歲時的BMI數值無關。與那些體重穩定且在50歲時具有正常BMI(>25)的人相比,那些在50歲時有肥胖症(BMI為30或以上)及在50歲和進入研究期間經歷了體重增加最多的受試者(超過20磅者),其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倍。

二、肥胖為什麼會誘發糖尿病?

在2型糖尿病人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低減。故肥胖與糖尿病「密不可分」。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糖代謝異常疾病,長期持續性高血糖可產生多種毒性作用,會慢慢地對血管進行「浸泡、滲透」,猶如「蟻螻潰長堤」一般,將動脈血管等組織細胞侵蝕得「千瘡百孔」,血管內皮被損害得傷痕纍纍。

根本原因在於肥胖者體內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土壤」,叫做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進食後將大量的糖份吸收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往全身各處。只有依靠胰島素,血糖才能進入細胞,被人體利用,同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被胰島素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許多學者認為肥胖者的細胞,特別是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為滿足代謝的要求,胰腺必須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島素。也就是說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以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為了克服胰島素抵抗,胰腺就會大量合成胰島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島素水平大大高於普通人,這就是所謂「高胰島素血症」。

肥胖早期還可以通過高胰島素血症來勉強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隨後就有可能由於過度工作,胰腺合成胰島素的功能就漸漸衰竭,胰島素的生成就漸漸不夠把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久而久之,胰髒髮生疲勞,最終不能充分生產胰島素,中年以後肥胖引起糖尿病的發生,臨床上是屢見不鮮的。

三、中年人如何預防肥胖?

1、適當運動

對多數變胖的中年人來說,活動少的問題比吃的多的問題更加突出。所以,中年人應經常參加必要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飯後活動散步,工作時間堅持作操,以增加活動量。特別是腦力勞動者,更應當參加鍛煉,打球、騎自行車、游泳等,只要能夠使身體發熱出汗、活動全身肌肉,稍感疲勞都是可以的。

2、合理少食

應科學地安排飲食起居,多吃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蔬菜、粗糧。少吃肉類特別是肥肉,可多食用豆製品、魚類、禽類。適量喝茶,減少吃鹽。少吃糖類,減少零食。合理安排每日三餐,定時定量進餐,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

3、心理調整

不惑之年的人們既是事業上黃金階段,又是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做好心理調劑,保持心情舒暢愉快,有利於健康使人長壽,減少肥胖發生的機會。

4、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

好食、貪食、零食、吸煙、酗酒等都是減肥的大忌,及時的糾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推薦閱讀:

一直堅持「裸奔」控糖,來自糖友鮑博的分享
2016 年糖尿病研究領域十大熱點
如何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粥加包子」別多吃,糖尿病人小心病情惡化!推薦7種低糖早餐食譜!

TAG:糖尿病 | 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