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族問題是個棘手的問題

民族問題是個棘手的問題

當今,凡是多民族的國家,都會遇到棘手的民族問題——無論是前蘇聯、前南斯拉夫,還是我國和俄羅斯。

一般說,當一個民族人群共同體產生後,由於政治、經濟、習俗、宗教、地域的與其它民族差異等因素,必然會出現一種社會矛盾和衝突現象,這應該就是民族問題。它會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民族有廣狹義之分:狹義的為民族間存在的客觀矛盾;廣義的為民族與階層、國家間的關係。

民族問題產生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民族差別的存在。這是民族問題產生的基本原因。二是人為因素。民族間的不平等導致民族矛盾和鬥爭。如果執政者的民族政策出現失誤或歧視,極有可能導致民族間對抗性的激烈衝突。而民族主義、分離主義(或稱分立主義)和沙文主義,就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三大基本誘因。這從先前和如今世界許多國家的民族衝突可以看到端倪。所以說民族問題具有長期性、重要性、階段性、複雜性和敏感性等的特點。

幾十年來我們制定和貫徹的民族政策,應該說是很有成效的,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大好局面,但諸多的歷史和現實複雜緣故,目前我國的某些民族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無論是去年的「3·14拉薩事件」,還是剛剛發生的「7·5烏市事件」,都證實了這一點。因此,如何保持良好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局面,既需要政治家對各民族問題處理的智慧和成熟,又不乏有尊重、寬容民族習俗和合理要求的氣度和襟懷。

記得20多年前我讀過前蘇聯總統、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一些關於民族問題的講話。例如1988年2月28日,他在蘇共中央全會上講:「真正的族際主義,真正的各民族友誼,只有在深刻尊重每個民族的尊嚴、榮譽、文化、語言和歷史的情況下,在它們之間進行廣泛的交往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我們應當千方百計地促進進一步擴大各民族文化的接觸,促進它們的互相豐富,促進它們的提高和繁榮」。1988年4月8日,他在烏茲別克黨中央講話時又說:「我們的社會在發展。不言而喻,社會的社會與經濟進步,必將伴以每個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識及其智力潛力的增長,每個民族的精神必將隨之豐富起來。這一切自然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應當看到這些問題並在心平氣和和深思熟慮地分析以及客觀評價的基礎上解決這些問題」。1989年11月15日,他在全蘇大學生會議上回答提問時,又闡明自己處理一切社會衝突的觀點:「我們應當證明: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社會,能夠本著我們的價值觀來改造我們的社會,不訴諸武力、國內戰爭和流血,而是在民主、改革政治進程中和平心靜氣地進行討論的基礎上,討論我國社會的一切主要問題。你們看,不是這裡爆發了衝突,就是那裡爆發了衝突,並且有人員傷亡。如果我們排除所有這些辦法,而只使用政治頒發,民主的辦法,那麼這本身就將是一大勝利。我堅決反對用暴力的辦法解決我們業已成熟的問題。我不能接受下述建議和意見:即我們需要專政,只有某種專政才能拯救我們。不對,我們已經開始的這一進程才能拯救我們。人民自己已經看到了一切,他們親身參加了各方面的工作,並最終將影響到作出最後決定。這就意味著,我們應當民主地解決一切問題。」儘管蘇聯最後還是解體了,戈爾巴喬夫的這些講話也化為泡影;也不管老戈後來人們如何評價他的是是非非。但我認為,他這幾段關於解決民族問題和所有社會問題的講話,還是值得稱頌和很有魅力的警句。

民族問題如果加上懸而未決的歷史的宗教的等因素,例如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英國的北愛爾蘭分離傾向、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國的各教派傾軋等等,往往是這些國家內亂的熱點。當然也有特殊並做的比較好的國家,例如美國。美國應該說是世界上民族、種族最多的國家。然而,這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制度的民主、體制的包容,各種膚色人群能和睦相處,就值得我們去汲他們的經驗——儘管有時會出現種族歧視問題,但畢竟時代前進了,僅限於極少數民間不成氣候。

當然,解決民族問題很複雜,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繼續說下去。再說目前是敏感時期也容不得多說,只得罷了。

順便將去年科索沃獨立第二天我寫的《科索沃獨立及其它》帖子附後,也算作本文的一點補充吧。

2009年7月7日中午

——————————

附錄:去年的舊帖:

毛牧青:科索沃獨立及其它

(見http://bbs.voc.com.cn/topic-1412822-1-1.html)

  當地時間2月17日下午,科索沃總理哈希姆·薩奇宣布科索沃獨立宣言,議會公布了國旗、國徽等標誌。  長年以來,科索沃問題一直是國際矚目的問題。但對我們這些草民來說,真正對科索沃有印象,也只是近十幾年的事情。  早在四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孩子,就知道國際上有幾個「熱點」地區(或稱「火藥桶」),例如以越南抗美救國為主的印度支那地區;以巴勒斯坦(含阿拉伯諸國家)與以色列戰爭和糾紛的中東地區;以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諸國及內部民族糾紛的巴爾幹地區……印度支那隨著該地區三國的勝利如今轉入經濟熱點地區,「火藥桶」味道不復存在;中東地區「熱點」自上個世紀四十年末一直延續到今天始終糾紛不斷;而巴爾幹地區「熱點」隨著南斯拉夫的支解便得更加撲朔迷離,尤其是目前科索沃問題。  科索沃曾是南斯拉夫的一個自治省,名不經傳。當年鐵托鐵碗統治下就有分離或獨立傾向,因為科索沃90%以上為阿爾巴尼亞族人,而鄰國阿爾巴尼亞當時為我國親密的同志和友邦,是「歐洲的一盞社會主義明燈」(當年出自康生之口、我國認可並大肆宣揚的「名言」),阿國的勞動黨黨魁恩維爾·霍查又是我黨堅定「反修」的盟友;而南斯拉夫南共聯盟主席鐵托又是我們反對的「修正主義」,是「敵人」和「叛徒」。南斯拉夫阿族的分離、獨立或併入阿爾巴尼亞國的舉動,恩維爾的持贊成和支持的態度。本著本家府上老人家語錄「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真理光芒指示,我國就當時「社會主義大家庭」孤立我國情況和「冷戰」力量均衡等方面的角度思考下,對阿族分裂活動還是基本持默認態度的。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隨著中國「文革」結束本家府上去和改革開放世,中阿兩國兩黨出現分裂,我們成了霍查眼中的「修正主義」而翻臉。而鐵托也成了我們的同志和認可他們的根據本國特色的「自治社會主義」了,於是原先「敵人的癰疽」如今成了我們學習借鑒的「寶貝」。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隨著蘇聯解體引發的「蘇東坡」多米諾骨牌效應,阿國在霍查去世後,那個由他生前親自選定的共青團負責人阿利亞,順應國際民主潮流開了黨禁改了自黨名稱,阿爾巴尼亞這個200多萬的小國也不再是我們的「歐洲的一盞社會主義明燈」而在宣傳上銷聲匿跡。而隨著鐵托的去世,表面的高壓下的和諧局面的南斯拉夫頃刻瓦解,也就成了國際上一個國家分裂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宣布獨立的國家、密謀爭取獨立的地區和民族間的糾紛也始終不斷。此刻國際兩大陣營徹底玩兒完「冷戰」基本結束,美國這個「國際警察」成了唯一能左右地區局勢的超級大國。  此刻,某個國家的某個地區若顯獨立傾向,便成為各國極為敏感的現實問題。於是歷史上積澱的獨立傾向極度抬頭,成為各國頭痛的「內部事務」便得複雜起來。如西班牙就出現巴斯克問題、加拿大的魁北克問題、美國的佛蒙特州分離運動問題、北愛爾蘭有愛爾蘭統一的問題、俄羅斯有車臣等地區的獨立問題……目前僅在歐洲就至少有20多個分離運動,在世界其他地區就更多了。如今科索沃獨立,無疑是對各國獨立運動的一種客觀上有利支持和強烈的刺激。它帶來的後遺症將是使包括俄美英在內的各國面對解決懸而未決的分離問題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國家積極奉行「主權高於人權」的行為也便成了正常和容易理解的事情了。當然,處於各自國家根本利益和國際地區間勢力對比的戰略角度考慮,特別是巴爾幹地區勢力均衡上考慮,美、英、歐支持,俄羅斯、塞爾維亞(即唯一的南斯拉夫前身,分裂的受害者,並宣布對科索沃獨立「不動武」)等國反對也就不奇怪了。另外,科索沃宣布獨立開了個危險的先例。它涉及的法律問題關係到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是否可以分割、是否可由聯合國代作裁決等重大原則。不僅馬上會對周邊國家的穩定造成影響,而且存在了350年的「主權不容干預」的國際共識也就此被推翻。這也是目前世界諸國特別是內政存在分離的國家持反對或暫時冷眼不急於表態的關鍵所在。  科索沃問題最早引起國人關注的是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是由科索沃危機引發的,而科索沃危機則根源於南斯拉夫聯邦的解體。  作為東歐劇變的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聯邦於1991年迅速解體。當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率先宣布脫離聯邦而獨立;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和馬其頓亦先後宣告獨立;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宣布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這樣,原南斯拉夫聯邦分裂為五個獨立國家。在南聯邦解體過程中,由於領土、財產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糾紛和宗教衝突,各共和國間和各國內的不同民族間先後發生規模不等的戰爭,其中最嚴重的內戰發生在波黑境內,並涉及其周邊的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1992年3月,因國家的獨立地位進行全民公決而觸發的波黑穆斯林、克羅埃西亞族和塞爾維亞族之間的衝突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波黑塞族得到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支持,克族得到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支持,穆斯林得到各伊斯蘭國家支持)愈演愈烈,最終形成長達三年半以上的全面內戰,死亡人數超過25萬。直至1995年11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才在美國的干預下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代頓空軍基地簽署了和平協議。代頓協議並沒有平息南聯邦解體帶來的動蕩,波黑戰爭結束後,民族衝突的熱點很快轉移到南聯盟境內,科索沃危機成為世人關注的中心。  而南聯邦解體結果必然刺激了科索沃的獨立。  在南斯拉夫聯邦時期,科索沃地區始終存在著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鐵托逝世後,以獨立為目標的科索沃民族主義運動逐步興起,並得到阿爾巴尼亞的支持。在這一背景下,阿族與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銳,衝突時有發生。1989年2月27日,當時擔任塞爾維亞共C黨領導人的米洛舍維奇為了壓制阿族的民族主義運動,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發了阿族的對抗情緒,阿族與塞族的衝突趨向激烈,塞爾維亞當局對阿族的鎮壓也隨之升級。進入90年代後,阿族的民族主義運動進一步高漲,於1992年5月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還選舉民主聯盟領導人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形成了與塞族政權並行的另一個政權。1996年,阿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開始了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面對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盟和塞爾維亞當局採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這樣,在波黑戰火逐漸熄滅的同時,科索沃的戰火卻越燃越旺,1997年以後不斷發生武裝衝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三十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記得當年我看到不少關於塞族士兵強姦蹂躪阿族婦女和人民的暴行報道和圖片。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議後力圖控制巴爾幹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它們不能容許南聯盟的行為干擾冷戰後世界新格局的構建,同時它們也圖謀借這一危機的處理排除東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西方體系視為異己的米洛舍維奇政權。因此,從1998年底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北約與南聯盟的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  1999年3月,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北約」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轟炸。5月8日,北約戰機用導彈擊中我駐南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與海灣戰爭不同的是,北約這次戰爭行動並未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受到一些世界輿論的批評。6月2日,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接受了由俄羅斯特使切爾諾梅爾金、芬蘭總統阿赫蒂薩里、美國副國務卿塔爾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協議。根據這個協議,進駐科索沃的多國部隊將按照聯合國憲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來自治地位的確切性質將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難民返回家園的安排也將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的監督下實施。6月3日,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通過了接受上述協議的決議。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爾維亞代表在馬其頓簽署了關於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的具體安排協議,南聯盟軍隊隨即開始撤離科索沃。6月10日,北約正式宣布暫停對南聯盟的空襲。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中國)棄權通過了關於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決議。歷時兩個半月的科索沃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科索沃戰爭是20世紀末世界格局轉型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標誌。這場戰爭使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利用北約組織在推進歐洲地區的整合、實現其主導世界新格局的戰略目標方面又邁進了一步。科索沃戰爭表明,世界多極化和單極化的鬥爭從幕後走到了前台。  自科索沃由聯合國託管以來,南聯盟及其更名後的塞爾維亞和黑山,乃至今天的塞爾維亞,都堅決主張要求遵守國際法準則,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科索沃成為獨立國家。但科索沃的阿族人始終要求實現科索沃的完全獨立。  2005年11月,科索沃未來地位談判正式啟動。2006年2月20日,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當局的代表團在維也納展開首輪會談。2007年2月,聯合國科索沃最終地位談判特使阿赫蒂薩里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其核心內容是科索沃實行「國際監督下的獨立」。塞爾維亞方面堅決不同意,並要求廢除此方案。由於俄羅斯的反對,這一方案未能在安理會進行表決。  隨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授權「三駕馬車」,即歐盟、美國和俄羅斯,啟動新一輪會談,並在去年12月10日提交相關報告。在「三駕馬車」特使的主持下,從去年8月份起,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就科索沃最終地位進行了多輪談判,但由於雙方立場懸殊,談判於去年11月底宣告失敗。  如今科索沃終於宣布獨立。區區的幾千萬的原南斯拉夫一分為七,令九泉之下的「瓦爾特」鐵托也只能無奈「保衛」那個「薩拉熱窩」——大統一的南斯拉夫而干看著瓜分支解一籌莫展。至於貧窮、百廢待興的獨立科索沃未來情況如何,還要看國際各國態度才能明朗。我國目前尚未就此問題發表任何聲明,但我認為:無論是出於自身的原因,還是出於對俄羅斯方面以及國際勢力對比等原因方面的考慮,是個棘手的外交和內政問題。中國短期內不會立即承認科索沃的獨立。當然,以後如何就另當別論啦。              2008年2月18日上午

推薦閱讀:

大部分維吾爾族人認同中國人身份嗎?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彝族
中國-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恥辱還是榮耀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晚清到新中國成立
中國人的國民性/民族性格的社會學分析

TAG:民族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