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華夏源流史》〖長篇連載〗(50)
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69815_1.html/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三大民族)都是同時抵達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原住民並不是馬來人,其實馬來人是從印度尼西亞進入馬來西亞的,但是自第一任首相開始,他們就開始自稱為土著,導致很多人認為馬來西亞人就是指馬來人的現象。
主要分布於 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1、南來歷史
據中國古籍記載,於唐朝時期就已有少量唐人南下馬來半島一帶進行商業活動。當時唐人主要是暫居經商,並無大量定居。
到了明代,有大量叛軍和回民開始遷居南海一帶(即馬來群島),由於為明成祖立過大功,鄭和曾多次在滿剌伽停留,後來將滿剌伽,巨港,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也安置了數位回民為當地領袖,巨港有施進卿,泗水有數位;Sunan Ampel, Sunan Bonang, Sunan Kalijaga, SunanGunungjati 和 Sunan Giri等,他們被尊稱為爪哇島的「九大聖人」,還有一位有爭議性人物,拜里迷蘇剌,滿剌伽王,據說他雖然接受了波斯伊斯蘭頭銜為 Iskandar Shah 但他沒有歸依。 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回民有關的遺迹。據明史卷三百二十五,當年鄭和護送滿剌伽王,拜里迷蘇剌,和大量大明人員,人數五百,在滿剌伽定居下來。與此同時,伊斯蘭教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也促使回民和唐人在滿剌伽的活動日益增加。
滿剌加蘇丹國的國際貿易港口之成功,也導致許多鄰國統治者的信仰改變,從傳統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改為信仰伊斯蘭教。1961年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哈姆加長老曾明確寫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伊斯蘭教之發展,與中國一名虔誠穆斯林密切相關,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一些唐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滿剌伽定居,接受同化,繁衍開來。此時開始,唐人開始在滿剌伽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滿剌伽重要的一個民族。大明衰弱後,這些通婚唐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大明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族。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大明時代的方言,即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但依然保留了各種大明的風俗儀式。
滿清王朝時期,許多不願投降的反清義士也逃到南海一代。而滿清時期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滿清戰敗,中英簽署《南京條約》,滿清承認國民前往海外謀生的權利,由於當時大英帝國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清國工人(或稱為苦力)從清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後,清國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清國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這時期馬來半島的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大英帝國停止輸入中國勞工。此時,華族女性人口開始大量移民馬來西亞,男女比例結構趨向平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由於資本世界和共產世界的敵對,馬來亞也面臨馬共的挑戰,中國移民來馬基本上停止。此後,馬來亞華人人口完全依賴自然增長,而非移民。
(1)與中國革命孫中山先生於1910年11月間在馬來亞的檳城開會密議廣州「三·二九」起義(史稱黃花崗起義)。在這件起義犧牲的華人有29名分別來自新加坡、馬來亞、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年齡最大的是52歲的越南華僑羅聯,最小的則是出生在霹靂州,年僅18歲的余東雄。這些烈士中工人為15名,商人3名,其餘的則為學生、記者、教員和傳教士。
(2)民族身份和地位
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身份 ,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馬來族人是馬來西亞是土著民族.馬來西亞華人可以通過同化的方式獲取土著特權身份,這必須要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改變信仰伊斯蘭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為馬來伊斯蘭名字, 同化後的子孫就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根據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由於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至上也既是種族主義信條,此信條的用意是要貶低非馬來人的身份讓他們無法享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等級制度,此信條把馬來西亞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的身份往下推成為『第二等公民』。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3)華人和華僑
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已經把海外出生的中華民族後代和入籍他國者規為非中國公民亦非華僑,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承認雙重國籍,然而中國方面依舊有誤稱呼馬來西亞華人為「馬來西亞華僑」、「馬來西亞籍華僑」、「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等等的誤稱。(須知「華僑」權利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保護,馬來西亞華人則屬於馬來西亞公民,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保護。)
2、遺留問題
根據2008年的數據,馬來西亞仍然有將近20萬持紅色身份證的華人。這些人中, 大部分法律上是無國籍者,因為一部分人仍然是持著已不被承認的中華民國護照。這種現象是一個長久已被馬來西亞華人遺忘的歷史。馬來西亞獨立之前,華人在目睹時代的變化和孫中山的影響下,積极參加中國的革命活動。滿清被推翻後, 在英國人的允許下,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於1912年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建立支部。1925年孫中山逝世,同年英國殖民政府禁止中國國民黨的活動。1930年,中國國民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表明中國國民黨並非馬來亞的非法團體,同時不反對華僑入黨,只要他們的活動沒有危害當地政府的利益。中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在抗日時代就發揮作用,積極開展華僑在財務上支持中國抗戰,華僑機工也前赴後繼在滇緬公路上維護車輛及輸送援華物資。1949年9月11日,中國國民黨在失去中國人民和華僑的支持後,關閉馬來亞的支部。加上英國於1950年1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封閉中國國民黨組織,其黨產和活動轉向俱樂部形式散布在馬來西亞民間。認同中國國民黨的人士繼續堅持中華民國護照及俱樂部活動,造成他們的後代只能以永久居民的身份持有馬來西亞紅色身份證。這些因歷史所遺留的問題也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本土化、馬來西亞華人主流社會忽略及政治上的排斥,漸漸被人遺忘。華教鬥士拿督沈慕羽局紳是馬來西亞華人罕見的的國民黨人士,他於1988年7月及1993年8月分別被聘為國民黨第十三及十四屆中評委。2002年,馬六甲華團慶賀拿督沈慕羽局紳90歲壽宴,馬英九及連戰也特別託人送禮。而在霹靂州的太平,在馬來西亞獨立50年後,仍然有華人在銘旌與墓碑上採用「民國」為正朔,這往往使年輕一代的華人為之困惑。
(1)華人與現代中國政治
在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後,政治上馬來西亞華人已經和中國大陸劃定界限。由於政治上的對抗,馬來西亞政府限制華人訪問中國大陸和看親。這雖然造成一種障礙,卻不影響有限制的貿易和經濟來往。馬來西亞人訪問中國大陸的限制延續到1989年馬來西亞政府和平解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後才取消。除了政治問題之外,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後,為了避免其他種族的猜疑,馬來西亞華人對涉及中國的課題上都保持沉默。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69815_1.html/ ]雖然英國早在1950年元旦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後卻因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而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建立領事外交。這段外交關係一直維持到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止。
長久以來,馬來西亞華人,團體和華人政黨都不宣揚任何與中國的關係。許多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或台北駐馬來西亞代表出席的華人團體活動都保持低調,華人報章也不宣揚。然而,2004年激烈的台灣總統選舉及陳水扁提出防禦性公投,一些華人團體領袖在前馬華公會會長李三春及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陳凱希的帶領下,馬來西亞華人團體罕見的建立一中促進會,史無前例地公開發表反台獨立場。
3、公民權
早年華人領袖陳禎祿在1947 年出版 Malayan Problems 一書中反對《馬來亞聯邦憲法報告書》中歧視性的條款。在當年緊急狀態期間,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同情和支持馬共為由,擬驅逐約數以萬計的華人出境,要把華人遣送回中國大陸。陳禎祿為此而親身向英國欽差大臣葛尼 交涉,他反對英國殖民地政府這種殘忍手段。最終英國殖民地政府撤銷了遣送華人返回中國大陸的計劃。
4、人口馬來西亞獨立初期華人佔總人口大約37.2%。但由於出生率較低以及移民國外,現在華人佔馬來西亞人口2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大量的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或長居在歐美、澳大利亞、新加坡或日本等等。在眾多國家當中,新加坡算是吸納最多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的國家。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到新加坡工作或念書拿到了學位,選擇留在新加坡發展自己的事業,而後又定居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有六百多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人口數量僅次於馬來族。馬來西亞華人籍貫可分為福建、廣東、客家、潮州、興化、海南等。另外有部分大馬華族長期受馬來和其他文化影響而形成了新的華人族群,稱為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
馬來吳氏王國(華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馬來吳氏王國,是曾經存在於馬來半島中部的一個華人世襲制君主政權。該政權是由福建漳州人吳讓於1775年建立的,因為該政權沒有特定的國號,其統治者姓吳氏,所以稱之為馬來吳氏王國。其統治中心在宋卡(泰語:Songkhla),1904年被英國滅亡。馬來吳氏王國從1775年建立到1904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共存在了129年,是南洋華人政權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
馬來吳氏王國的建立者叫吳讓(1717—1784),因在南亞當地方言中讀著「吳陽」,所以很多人都稱他叫吳陽,字士侃,是清朝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塘鄉西興村人,泰伯後裔。.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渡海至宋卡謀生,先居巫王素黎曼舊城,翌年遷居乍納城(Cha Na)童阿旺村,種植蔬菜、蔞葉。1753年,遷宋卡膠井區,買奴4戶從事捕魚。吳讓於1758年搬到廉松村經商,娶博他侖女子庄氏為側室。吞武里王朝鄭皇信(Chao Tak Sin)率兵南下征服洛坤一帶,吳讓趁機於1769年奏請鄭皇,以年交稅銀50斤的代價承包宋卡湖上端四島、五島(Ko Si,Ko Ha)的燕窩開採權。吳讓經營有方,因此被鄭皇封爵鑾因他奇里頌木,人稱廉松頭,或稱伯翁。
鄭皇嘉其忠誠,1775年詔封昭孟(Chao Muang),意為城主,爵號鑾素汪奇里頌木,府署設廉松,從此吳讓開始統治宋卡府(Songkhla,泰語)。
1784年,吳讓逝世,被追封昭披耶(昭王)。其長子吳文輝即位為宋卡城主。
吳氏不僅統治著宋卡,還統治著今泰國北大年(Pattani)、陶公(Narathiwat)、也拉(Yala)等三府,以及馬來西亞吉蘭丹(馬來語:Kelantan)、丁加奴(Terengganu)、吉打(Terengganu)、玻璃市(馬來語:Perlis)等四州,也均受節制。實際上吳氏統治著馬來半島的中部地區。
1791年,吳文輝復以御緬有功,被晉陞為公爵。此後,宋卡城主由吳氏世襲八代,直到1904年,吳氏在馬來半島中部的統治才結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宋卡城主曾經發行「振興通寶」和「宋城通寶」。振興通寶有無紀年和紀年為1879年、1880年、1881年等各種版式。宋卡城主吳氏發行的「宋城通寶」和「振興通寶」,帶有鮮明的中華文化傳統烙印。宋卡城主吳氏發行制錢,無疑是行政權力的象徵。
從宋卡吳氏發行的貨幣「宋城通寶」和「振興通寶」可以看出宋卡吳氏王國表面上是暹羅(今泰國)的藩屬,實則為一個割據的王國。第四代吳志生在位時修建的廟宇中有「永奠宋邦」的字樣,從「宋城」、「宋邦」可以看出宋卡吳氏國主有傾向於以「宋」為其國號。宋卡統治著馬來半島中部,有自己的軍隊,在政治上有其自主性,在財政上發行自己的貨幣,實際上已經有很多的獨立性,明為暹羅一藩,實則一國。
1904年,宋卡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馬來吳氏王國最終滅亡。
英國殖民統治之後,馬來半島又落入日本的殖民統治中,二戰結束後,原馬來吳氏王國的轄地一部分被歸還給泰國,另外,南部的轄地歸於馬來西亞。
宋卡直轄市的18座泰式廟宇,都是宋卡城主吳讓的子孫及親朋創建的。宋卡城隍廟則是中國式的廟宇,為四世城主吳志生所建。該廟至今保存著「永奠宋邦」等三塊匾額,分別書於清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年)、清光緒乙亥二十五年(1899年)和民國六年(1917年)對該廟進行大修時。至今宋卡尚存吳王廟、城隍廟、吳氏家族塋墓及神主牌位和三朗橋石碑等與華僑有關的歷史遺迹。宋卡城隍廟迄今香火不斷,為當地華僑華人進行宗教活動和聚會的重要場所。
推薦閱讀:
※蘭州華夏文化奇葩---榆中青城古鎮
※筆注華夏-酈道元
※華夏戎狄 選采蘋歌詩
※華夏金龍功
※婚禮濃縮了華夏禮儀文明的精髓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