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開圓解」解讀

【程群】「大開圓解」解讀「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斷道。」[1]「加行」,指相對於正式修行(「正行」)的預備行持。行者假「加行」資益「正行」,猶如車馬遠行之前必備糧草,故也稱作「資糧」,又名「前行」,天台宗習稱「方便」。[2]大乘經論一致強調資糧、加行的重要作用,本文所論「加行」,專指入修天台宗「圓頓止觀」所需的預備行持。為「圓頓止觀」安設種種加行,目的是培養行人修圓行、證圓果的能力,煅造堪修圓法的「圓機」。[3]佛教常用「根機」指稱行人修學佛法的能力、資格。[4]眾人根性歧異,機品各各不同,故需多種善巧方便調伏身口,成熟根性,除障發機。依《摩訶止觀》,「圓頓止觀」以「二十五方便」(含「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共二十五種法門,稱為「遠方便」)作為方便助行。[5]另設「方等三昧懺法」、「法華三昧懺法」、「請觀音懺法」、「金光明懺法」等多種「懺法」除障去蔽,於內消減惡業習氣,於外除卻怨債留難,也屬正修止觀前不可缺少的行持。「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無「般若」正眼的引導,一切修學皆成盲修瞎煉。先開見地,後言修證,也就成為佛教修道之通途。台宗特稱獲得「圓教」正見為「開圓解」,其可視作「圓頓止觀」的「根本加行」。一、大開圓解《教觀綱宗》云:「未開圓解,不應輒論修證,縱令修證,未免日劫相倍。」[6]「圓解」,一般指圓融無礙的理解。「開圓解」所標示的殊勝意義有二:其一,「信解圓通」。「解」,非一般了解,更非穿鑿附會,特指圓融無礙地理解台宗圓教「諸法實相」理境,並在此之上起「決定」信,達「信解圓通」。如經疏所云:「若人聞說如上不思議法界,以宿殖善本,神情明利故,即能忍受其言,知眾生心中決有此理,名為信解。」[7]「忍」者,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決有此理」,意謂行者心中已遣除對實相理境的疑惑與增損,確認法界實相「就是如此」、「本來如此」、「決定如此」,真實不虛,內心對之具「金剛決定信」。[8]如智顗所說,「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9 ]「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10]行者即便尚未親證法界實相,但通過聽聞、思擇、伺察,對經論所述之理已無絲毫疑惑。譬如:鑿井已見濕泥,雖未見水,但自心已堅信泥下不遠處必定有水;或譬如:決定相信太陽明天必定照樣升起。其二,所修為大乘「圓教」一乘頓法。《摩訶止觀》稱修圓教一乘頓法的行者為「圓人」。若論「六即」功行位次,「圓人」須層層漸進;但就止觀實踐次第而言,「圓人」修「圓法」,一入手就已遠離支支節節的「次第修」,再無須經歷人乘、天乘、二乘之迂曲,但藉建立在佛果地境界的圓教教理,直趨無上菩提。故說「圓人受法,無法不圓」,但唯藉「圓解」起「圓信」,方能入「圓行」,唯「圓行」才稱得上「圓頓止觀」。此為台宗「圓」教止觀與「藏」、「通」、「別」等三教止觀教授的根本區別。永明延壽《宗鏡錄》卷43云:「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11]若無圓解、圓信,易墮無明、邪見。信解清凈,果必清凈;信解圓通,果自圓滿。「圓解」雖重在「解」而非「證」,尚屬文字般若,但依之觀行,方能「攝解起行」、「行起解絕」,終契實相。正解圓開也具深淺之別,太虛大師曾將「大開圓解」分為「聞解」與「觀解」兩重。[12]「聞解」又含聞、思二慧。行者藉善根及善知識的教導等因緣,對所聽聞到的圓教實相理境有所理解,聞得起信,此屬「聞慧」。若非上根利器,聞所生之信解較膚淺乏力、易退轉,缺少開發真實智慧、轉化煩惱的力量。若進一步縝密地如理思擇、伺察,信解加深,即屬「思慧」。「聞思」開解,即太虛大師所說的「聞解」,是由聞思聖言句義而得,從聞起信、從識立解,相當於執持、信仰某種哲學或真理觀念。《摩訶止觀》卷一云:「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若未聞時,處處馳求,既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13]大意是說:凡夫心時時處處向外馳求尋覓,未曾聽說實相理境,對自己本具的佛性在日用中的顯現蒙昧不覺,就象牛羊的眼睛不能了別周邊的方位。後經善知識的教導、閱經讀論,對實相理境由聞而知,由知而解,向外攀緣的心漸漸安息,心中開始確認佛法所指示的實相理境為絕對無謬的真實,法界之本然就如名言所指示的那樣,「但信法性,不信其諸」。此時,行者對實相的領會雖仍屬「名言影像」,但就理解(用語言名相所表述的)佛法理論而言,已是圓通無誤。若確能堅固信解,依《摩訶止觀》功行位次,證「六即」之「名字即」,居圓教外凡「假名位」。是「燈光」(譬修所得慧)而非「燈的影像」(譬名言)才具有遣除黑暗的真實作用,慧燈還需「觀行」點燃,方能照破無明幽暗,故「聞思」後還須「觀行」。行者通過伺察、觀心等止觀實踐,或見到(或相似見到)實相本然,甚至即便離開觀行,心理上也能依觀心曾所獲得的領悟、覺受,對實相理境生起「金剛決定信」。此時,實相道理已真正成為行者自已的思想見解與心念自覺,此屬「修慧」,為「觀開圓解」。太虛大師稱「觀解」「始通法性真流」,此時才是「發真正菩提心」,「其觀解亦從專觀識陰開,開後發真正菩提心,乃任運趣入觀行位」。《摩訶止觀》卷一云:「觀行即是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華首》云:「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應,是觀行菩提。《釋論》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無僻。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楞嚴》中射的喻。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恆作此想名觀,余想息名止。」[14]大意是說:聞思佛法的目的是為了修行,如果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耳聞口說上,不能如理作意,縱然所說如理如法,也只是如蟲蛀木,碰巧啃成文字形狀而已,實際上,蛀蟲根本不明白字的含義。故須依理起觀,即便開始時不能與真實全然相契,但只要精勤觀行不息,終可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理慧相應。依《摩訶止觀》功行位次,「觀開圓解」可證「六即」中「觀行即」,居圓教外凡「五品弟子位」,智顗臨終時自謂位居此位。「五品弟子位」名出《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以聞思、信解、觀解為行位特質,依深淺次第,分設五品:初隨喜品「圓聞妙理」;二讀誦品「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圓信始生」;三說法品「圓解在懷」,「如實演布」,「說法開導」;四兼行六度品「圓觀稍熟,理事欲融」;五正行六度品「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圓教「外凡位」雖名為「凡」,但其功德已勝過聲聞無學,相當於別教十信位。從究竟意上論,此時方真達「大開圓解」。如太虛大師所說,若「聞解未正,雖聞圓經亦落倒想;若執倒想所取為真如,執牛羊畫像為父母畫像耳。」 [15]圓解未開,對圓教經典的理解多有偏失,若又執著自己的偏執為真實,就如同錯認牛羊畫像是自己的父母畫像一樣荒謬。即便縱然終日禪坐,也如枯木死灰般,安住在無記當中,更多是墮於昏沉、掉舉,甚至導致煩惱增盛,也就是徹悟禪師所說的「盲修瞎煉」。所以,欲圓修頓證,必須依學教觀、觀心開解,達對所解無絲毫疑惑,如從自已胸襟中流出,方堪進入圓頓正行。佛教諸宗同以「正見」為自宗修持之要。禪宗雖高倡「不立文字」,但也特重「知見」。六祖慧能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石頭希遷稱:「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專指「見性」所確立的,對為萬法之所依的自心佛性、心真如、自性清凈心的確認)。」[16 ]《徹悟禪師語錄》云:「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煉,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17徹悟禪師稱,台、禪二宗分別以「大開圓解」與「破重關」為修道起點,否則,一切所謂「修行」皆是「盲修瞎煉」。但兩宗起修方便、入手門徑有所不同。蕅益大師曾比較台宗「妙觀」與禪宗「體究」二門境界,說:「體究一門,與近時禪宗相合,實與台宗妙觀不同。台觀必圓解了了,全性起修,隨舉一觀,無非不思議境。體究以未明心性,鞫其根源,契合之後,達如智不二,寂照一心,方與台宗圓解吻合。非正參話時,有理路有傍也。初學妙理既未精通,不可彷彿相傍,心粗境細,妙觀難成。」[18 ]意謂:修學天台止觀,須先「圓解了了」,對圓教旨趣信解無疑,後隨舉一法作觀,無非「不可思議境」(故稱「妙觀」),此尚屬「有理路可傍」。禪宗所謂「參究」,則無任何理路可供依傍、遵循,唯至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真如」契合,即明心見性時,方與「大開圓解」的境界相合。印光法師承蕅益之說,直接將禪宗的「大徹大悟」等視於台宗的「大開圓解」:「如圓教名字位中人,雖五住煩惱毫未伏斷,而所悟與佛無二無別。若約宗說,則名「大徹大悟」;若約教說,則名「大開圓解」。」[19 ]大意是說:圓教中證「名字即」的行人,雖然「五住地煩惱」還未伏斷,但所悟的空性智與佛已無差別。若依禪宗,即名「大徹大悟」;若依台宗,則名「大開圓解」。大徹大悟」與「大開圓解」不是依稀彷彿明了而已,而是:「如龐居士聞馬祖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當下頓亡玄解。大慧杲聞圓悟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亦然。智者誦《法華》,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能如是悟,方可名「大徹大悟」、「大開圓解」。」二、正解圓開的教法台宗特重聞思經教,以「推種種理」,即思量、抉擇圓教教理為開解之通途、入觀之初階。智顗強調「聞有巨益」,稱(大乘經典)「文字是法身氣命」,「具足解釋佛之知見」。據《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卷一記載,慧思大師「一時圓證」前,「十年常誦,七載方等」,長年精進於誦經讀論。初見智顗,即為他「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智顗昏曉苦習經論,柏栗代香,月燎作燈,後因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一句之因緣,「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靜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游太虛」,親證《法華經》「諸法實相」境界。智顗將自心所證上呈慧思,「師更開演,大張教網,法目圓備」,慧思仍以經教法目教授之,智顗咨問詳究,「落景諮詳,連環達旦」,終達「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入「法華三昧(前方便)」,發「初旋陀羅尼」,慧思讚歎他「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太建元年(569年),三十歲的智顗被朝廷迎請至金陵瓦官寺,講《法華經》、《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創宏禪法」。他於瓦官寺傳法八年間,「善於將眾,調御得所」,「蒙語默之益者,略難稱記」。後期,門下徒眾日增,「得法」者卻漸少。智顗嘆曰:「吾聞暗射則應於弦。無明是暗也,唇舌是弓也。心慮於弦,音聲如箭,長夜虛發,無所覺知。[20]他譬喻自己如一名擅長聞聲「暗射」[21]的神射手,發心弦法箭,若有弟子得法開解,譬如「得中法箭」,即可與他「心弦相應」。智顗憶想慧思大師當年南嶽說法之時,獲益者甚多,而自己現在卻是「長夜虛發」,知法音者寡:「若益一人,心弦則應。昔南嶽輪下及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弦數應。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賢各隨所安,吾欲從吾志。」[22]不久,智顗力辭宣帝百僚的留請,以金陵喧鬧、不宜禪修為由,率徒隱棲天台山。由此可見,天台開宗祖師的傳承、教授從未曾離開聞思經教、研習義理。印光大師說:「教雖中下猶能得益,非上上利根不能大通,以涉博故。宗雖中下難以措心,而上根便能大徹,以守約故。教則世法佛法,事理性相,悉皆通達,又須大開圓解,(即宗門大徹大悟也)方可作人天導師。宗則參破一個話頭,親見本來,便能闡直指宗風。」[23]與禪宗只被上根不同,台宗藉聞思經教接引中下根行人學圓教、入圓觀,但若要得「大通」,恐怕也得是上上利根。台宗行人「大開圓解」方可作人天導師,禪者「大徹大悟」才能直指宗風。又說:「佛法大興之日及佛法大通之人,宜依宗參究。喻如僧徭畫龍,一點睛則即時飛去。佛法衰弱之時及夙根陋劣之士,宜依教修持。喻如拙工作器,廢繩墨則終無所成。」[24]大意是說:佛法興盛之時,法門龍象可依禪宗參究,如「畫龍點睛」般,一經「點化」便可入道。但在佛法衰敗的現時代,行人根機劣鈍,必須以教理為修持指導、依據。就象笨拙的人製作物器,如果一開始就廢除規矩、準繩,最終必將一無所成。智顗強調通過聞思經教,接引、調熟眾多隻具「微少善根」但又欲修圓法的行人,使他們漸漸轉換根性,縱使少施少戒,福薄垢重,但只要真發菩提心、具足圓教正見、信解圓通,但凡有作,皆約事觀理、回事向理,就必將成為堪修圓教一乘頓法的上根利器。與台宗通過「聞思」確立實相知見不同,禪宗見性得「佛之知見」,未必一定得通過長期研習經論,「大徹大悟」的方法也未必一定是用理性思維,尋伺觀察心的生住滅、來去、一異等等。《壇經》稱「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禪師「見性」所用的是人人自性本具,且能自覺、自證自心心性的一種「直覺」功能,但此「直覺」功能須由已開悟的「大善知識」借種種「機用」來示導、啟發,才能發揮其「自覺」的功用。在依止已開悟的大善知識「接引」這一點上,禪宗與藏傳佛教(以大圓滿寧提為例)「得見」須依上師加持直指而得,有相似之處。大圓滿寧提道次第以得大圓滿「見」為根本加行,「大圓滿見」建立在佛果地境界:「本業清凈大智慧,離心造作之解脫」;「自生自顯自圓滿,此即離事大圓滿。」[25]眾生心性本來是佛,法爾圓具三身四智,非假修為、造作可得,當下覺了即是。[26]大圓滿寧提的「見」雖隨順教理,但並非一定通過聞思、伺察、抉擇教理而得,可「不必廣聞深思及磨鍊,唯以竅訣之宗護心性」[27]「得見」的關鍵在能遇修格上師、具足虔敬、信心等,在機緣契合的當下,上師運用訣竅等善巧方便為弟子直指心性,令弟子於剎那間頓悟「得見」。弟子從內心深處獲得現量的「勝解」後,護持所得正見,令無放浪散亂,若散亂則有若馬逸人墮之患,至此便可直入大圓滿正行。上師加持「直指」是大圓滿「得決定見」的教法特質,這種「直指」只被上根。中下根器的密法行人仍須先修氣脈、明點,修身、語、心;修內、外、密及共、不共等「前行」,滌除身心粗顯障礙後,才有可能成為堪修密法之器,再經上師印證才算得決定見。「見行竅訣之密要,應當觀察受義味」。大圓滿「得見」除獲得一種教理「見解」、體悟心的空性(心體)外,同時還要體認心的光明(心相)。「觀察受義味」,意謂觀察、體會現量的「覺受」經驗。據大圓滿寧提教授,得決定見時,會現量經驗到「明空不二」的大圓滿境界,一般會見到「光明」相。台宗「大開圓解」是否也有某種現量經驗(如「光明」相)可供自他審驗?智顗對此未有明確指示。但據《佛祖統紀》記載,慧思大師皈依慧文後,文師「於河南為慧思禪師說三觀口決」,「咨受口訣,授以觀心之法。」[28]《摩訶止觀》卷五稱,聖師可為弟子「一一開曉,無有毫差,不待時,不過時,言發即悟。」卷六在談及十境互發當如何抉擇時,說:「此中皆須口決,用智慧籌量,不得師心謬判是非,爾其慎之、勤之、重之。」由此看來,台宗似也有「口訣」教授,類似大圓滿的「訣竅」;師徒觀法傳承時,也有「不待時,不過時」的當下「直指」、「接引」;也有「言發即悟」,類似禪宗的「言下見性」。這些或許只在師徒間口耳相傳,我們無法僅依隻言片語,妄加推斷、揣度,大圓滿寧提與禪宗在教法、方便、決竅、覺受上的經驗,或可供給台宗圓頓止觀教授一些參考與借鑒。三、結語台宗「大開圓解」的內涵,當數灌頂所著《摩訶止觀》「序論」中一段最為精要,可視為台宗圓教「見」之心髓:「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舍;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29]大意是說:五蘊、十二入等一切法皆安住於法界中道實相,故「無苦可舍」;無明塵勞等十界之惑即是菩提,故「無集可斷」;邊見、邪見即中道,故「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故「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世與出世間皆依於「純一實相」,法界除此「純一實相」之外沒有其它所謂的「法」可言(在「見」上無有所肯定的,超越文句名言,「不思議境」也唯是假名施設)、可修(在「修」上無有所肯定與否定的,無取無舍)、可證(在「果」上無有所斷、所證)。此即遠離有為、造作、自他觀待的台宗圓教「無作四諦」。對此見地開圓解後,就可進入圓頓止觀正行。「初緣實相」:一入手即以「法界實相」為止觀所緣,初始即安住在圓教所說佛之究竟智慧中,不籍任何功用,直接契入法界中道真實相。無須用比量伺察、抉擇法的空性,(如:「慧心所」用中觀空性見伺察)而是無取無舍,心直接安住於(心之)「無生」的本性中,繫於無分別的法性上。此時,「照境即中,無不真實」。「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以「法界」為止觀所緣對象,一念含融法界,舉凡眼觀之色、耳聽之聲、鼻聞之香、舌嘗之味、身受之觸、意對之法等或內或外、或色或心、或已界、或眾生界、或佛界,無一不是法界實相的體現,故說「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雖言初後,無二無別」:雖說發菩提心為初,證菩提果為後,但開始修時便以無分別智(由「開圓解」的根本加行所獲得的,尚屬部分、相似的無分別智)系緣法界,終證佛果時也是以此無分別智(至此已屬全部、圓滿的無分別智)安住法界,故說初、後二者無有分別。心這樣寂然安住於法界實相,不起任何分別造作,名為「止」;心繫念於法性時,能運用其本具的自然觀照力,洞察諸法真實相,名為「觀」。此圓極、頓極的觀行稱「圓頓止觀」。依「無作四諦」,一切眾生現皆處大涅槃,一切煩惱即是菩提,菩提心中本來解脫。這既是「理即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也是正解圓開的核心內涵,兩者只是詮釋角度的不同。正如《法華玄義》卷五所說:「圓解在懷,弘誓熏動」。「真正菩提心」的發起,終以對圓教旨趣的信、解、行、證為根、為依。若能依教開解,依解起信,信解融通,至此即可直入圓頓止觀正行。如《摩訶止觀序論》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30]聞生死、煩惱、業「三障」即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等中道實相義理,名「聞圓法」;[31]對之力求理解透徹,信解融通,名「起圓信」;以圓解、圓信隨修一切行,直入中道,名「立圓行」;32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位位相攝圓融,名「住圓位」。[33]於正報、依報自在無礙,名「圓自在莊嚴」;以圓法成就眾生,名「圓建立眾生」。佛教諸乘皆有修道入門的加行。「但自唐宋以來,禪凈二宗盛行,禪宗專接上根利器,不立階漸,以掃蕩一切為方便;凈土為諸宗歸宿,以信願二門為加行。禪凈二宗,尤其禪宗,出於應機設教的特殊方便,對大乘根本加行的修學強調不夠,未建立嚴整的加行觀修法儀。影響至於今日,難免產生諸種弊端。」[34]佛教修持實踐必須符合佛教自身的實踐,才有可能達成解脫的理想。無庸置疑,智顗關於「加行」的理論及實踐,對重建中國漢傳佛教修學道次第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注釋】[1]《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大正藏》第45卷,第282頁。[2] 早期天台禪觀實踐已有「前行」的構想。《諸法無諍三昧》中,慧思依《大智度論》,將「欲、精進、念、巧慧、一心」五法作為修禪的前方便。《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明內、外兩種方便,在《摩訶止觀》中被完善成為十境十乘正修觀法。參見《大正藏》第46卷,第483頁、第491頁。[3] 「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摩訶止觀》卷四,《大正藏》第46卷,第35頁。[4 據《法華經玄義》卷六,「機」,有微、關、宜三義。《大正藏》第33卷,第746頁。[5] 「二十五方便」的「圓頓」特色在於「藉事觀心」、「約事觀理」,「理」指台宗圓教實相理境。唯以台宗圓教實相見,圓修「觀心」加行,方可「圓具」五緣、「圓棄」五蓋、「圓呵」五欲、「圓調」五事、「圓行」五法,法法趨證法界實相。智顗說「外方便亦有通定內用」,故若圓修方便,雖名「加行」,實質上同時也是圓頓「正行」。[6] 《大正藏》第46卷,第938頁。[7]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三,參見《大正藏》第39卷,第614頁。[8] 《覺意三昧》卷一,《大正藏》第46卷,第622頁。[9] 「云何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皆究竟清凈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摩訶止觀》卷一,《大正藏》第46卷,第2頁。[10]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三,參見《大正藏》第39卷,第614頁。[11] 《大正藏》第48卷,第668頁。[12]《太虛大師全書》,第13冊,第1550頁。[13]《大正藏》第46卷,第10頁。[14] 《大正藏》第46卷,第10頁。[15 ]「逮得從聞正解無相實相,方成維妙維肖之父母畫像;然猶未是親悟也;必得現量親悟,乃真見父母親身耳。天台大師論開圓解,亦有兩重:一者、聞解,尚屬名言影像。二者、觀解,始通法性真流。其觀解亦從專觀識陰開,開後發真正菩提心,乃任運趣入觀行位(略)。要之、法本無差,迷悟疏親在人。聞解未正,雖聞圓經亦落倒想;若執倒想所取為真如,執牛羊畫像為父母畫像耳。及聞圓經,正解圓開,乃識真正父母畫像;現量親悟,始見父母親身。三圓融諦既然,三如來藏亦然。後代講天台者,固影像之正解亦少真得。」《太虛大師全書》第13冊,第1549頁。[16] 《佛祖歷代通載》第十四卷,《大正藏》第49卷,第609頁。[17] 《徹悟禪師文集》,福建莆田廣化寺印,第18頁。[18] 《靈峰宗論》卷三之一。[19] 參見《印光大師文鈔》網路版[20]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卷一,《大正藏》第50卷,第192頁。[21]暗射:尚未見形,聞聲即射,百發百中,又作「射聲」。漢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即善射箭者。[22] 《大正藏》第50卷,第192頁。[23]參見《印光大師文鈔》,《宗教不宜混濫論》,網路版。[24]參見《印光大師文鈔》,《宗教不宜混濫論》,網路版。[25] 見蓮花生大師《大圓滿教授勾提》,網路版。[26] 「情器世間、生死涅槃一切諸法,皆於此證智空性中圓滿,故名圓滿;無有其他解脫生死方便更勝此法,故名為大。」參見郭元興著《九乘差別略義》。[27] 參見麥彭仁波切著《定解寶燈論》,網路版。[28] 《佛祖統紀》卷六,《大正藏》第49卷,第179頁。[29] 《摩訶止觀》卷一 ,《大正藏》第46卷,第1頁。[30]《大正藏》第46卷,第2頁。[31]「云何聞圓法?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般若清凈,余亦清凈。解脫自在,余亦自在。聞一切法亦如是,皆具佛法,無所減少。是名聞圓法。」《摩訶止觀》卷一,《大正藏》第46卷,第2頁。[32] 「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余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摩訶止觀》卷一,《大正藏》第46卷,第2頁。[33]「云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凈,一切自在。是名圓位。」《摩訶止觀》卷一,《大正藏》第46卷,第2頁。[34] 佛日,《大乘根本加行論》,《法音》,1992年,第9期,第3頁。(原載《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3期。錄入編輯:乾乾)
推薦閱讀:

解讀子孫獨發
(1)相面術解讀大全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解讀10-05
解讀張星元先生總斷玄機
羋月傳(深度解讀)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