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為何沒成為第二個隋煬帝?一件事說明了所有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

他們雖然一個明一個暗,但是還有很多的共同點。

他們都是第二任皇帝,都是從自己大哥手裡奪到了太子位,都曾經率兵東征西討。

但是,二者的名聲卻完全不同。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止我們發矇,李世民自己也蒙。

唐太宗曾經讀過隋煬帝的《隋煬帝集》,然後就問魏徵:「我看隋煬帝的文章,他也知道堯舜這些是聖君,也知道桀紂是昏君,那怎麼他辦事的時候就反正道而行呢?」

魏徵道:「即使是聖君,也要虛心納諫,這樣才會有人為他提出建議。隋煬帝仗著自己有點水平,剛愎自用,所以說著堯舜的智慧卻辦桀紂的事,而且還渾然不知,所以就滅亡了。」

唐太宗感嘆道:「前面的覆轍不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唐太宗和隋煬帝的差距。

首先,唐太宗很願意納諫,他知道向別人提問題,接受更多的信息。

其次,唐太宗知道該借鑒以前的教訓。他自己也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這句話上,唐太宗算得上是身體力行了。

最後,就像魏徵說的,唐太宗謙虛。其實隋朝的能人不少,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不相上下的也有,只是隋煬帝不提問,所以發掘不出來。

說來說去,還是一句我們很熟悉的話:「認清自己。」

其實,隋煬帝內心深處是希望做個萬世明君的,他的為政舉措雖然勞民傷財,但都是功在千秋的。如果隋煬帝能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接受大臣們的建議,他就能把這些事辦好。

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倒是不僅不可能有唐太宗,即使有唐太宗,他倆誰功績大還不一定呢!

推薦閱讀:

出現這些情況,說明你的免疫力在走下坡路
男人對愛的8種表現,擁有三條說明你是幸福女人;假裝不了
如果你能認出這些人中的5個,說明你是個有閱歷的人
這三個問題, 女人問了, 說明她已經出了軌
為什麼說明前的春茶,後勁還不如明後的?【圖】

TAG:原因 | 隋煬帝 | 一件事 | 唐太宗 | 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