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遇難信難解的藥師法門(普光)
06-17
原文來源:網路轉載難遇難信難解的藥師法門普光 整理一、信心之重要「信」指能令心澄凈,對佛、菩薩、教法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亦即信心、信仰。俱舍宗將之列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宗立之為十一善心所之一。在佛法的修行過程中,信心向被視為最重要的入手處,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或有菩薩。以不信心而為恐怖。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此外,仁王般若經卷上等亦以信心為菩薩行之始源,而將其置於菩薩位之首。因此信列居五根之首。所謂五根,即信、精進、念、定、慧。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亦即遠離懷疑之清凈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云:「何等為信力?於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在學佛的歷程中,信心貫徹一切,依其次第,可分為三階段,即:(1)信可︰或稱信忍。即由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凈信,屬信解位。(2)信求︰即由確立信解而精進修學,屬解行位。(3)證信︰又作證凈。即由實踐而證得沒有疑惑的凈信成就。關於信心的內容,《大乘起信論》說有四種信心,即信真如、信佛有無量功德、信法有大利益、信僧能正修行而自利利他,此為大乘之一般性說法。另有解信、仰信之說。由此可見得信心對於修持一個法門的重要性,而藥師經中也屢言信心的重要。二、藥師法門之難遇難信難解(一) 藥師佛本願難遇《大般涅槃經》云:「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又云:「墮三惡道者,如大地土;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雜阿含經》卷十五記載:『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繞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此處以「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人身之難得。其大意是說,一隻瞎了眼的烏龜每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有一塊浮木只有中間一孔,在海上漂流,若要每百年遇上盲龜伸出頭一次,又要剛好套到木孔上,這樣的機率微乎其微,以此來譬喻人身的難得。如同上述所說人身已經如此的難得了,若要在具足人身的情況下,信仰敬重三寶更加的難,《四十華嚴》云:『無量億千劫,佛名難得聞。』又云:『如來難可得見聞,無量億劫今乃遇。』;而倍此更難的是有緣聽聞藥師佛本願名號功德。在〈玄奘譯本〉中佛說:『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晉譯本〉云:『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如來本願功德,難可得見,何況得聞!亦難得說、難得書寫、亦難得讀!』又云:『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彼如來名號,倍難於此。』可見能如實信受、至心專念藥師佛本願功德名號者,可說是非常難得、很有福報的。行者若能於此思維藥師佛本願之難遇,當會增長珍重、信樂之心。(二) 諸佛甚深行處難信何以如此難以信入呢?在藥師經里有提到:『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另外〈晉譯本〉中佛也說:『其世間人雖有眼耳鼻舌身意,人常用是六事以自迷惑,但信世間魔邪之言,不信至真至誠,度世苦切之語,如是輩人難可開化也!』此段佛說到世間凡夫只相信他肉眼親見及耳聞等的感受,但對於佛的甚深功德境界卻無法深信。所謂的「信根」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為入理之根本,根者堅固不動之義;此系以信心堅固不動搖比喻草木之根。據釋摩訶衍論卷一載,信有十義,即:澄凈、決定、歡喜、無厭、隨喜、尊重、隨順、讚歎、不壞、愛樂。根亦有十義,即:下轉、隱密、出生、堅固、相續、出離、集成、茂葉、具足、高勝。因此若具備這些條件,才可說是信根具足。所謂難信之處是指缺乏信心者,難以相信有「但至心專念藥師佛的名號,便可得到本願功德的加持利益」之事。殊不知名號功德是藥師如來以成佛後的佛果,直接回施給眾生而獲世出世間利益的佛行事業。再者要信任一個活生生在自己身邊的親友都不容易了,更何況去相信從未謀面、但卻願意幫助自己消業離苦得樂、解脫生死成佛的大覺者呢?這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難以為人所理解信受的。既使聲稱修持藥師法門的行者,還是有信心尚未具足,無法全然信受佛力本願,以致於未達至心專念、契入相應的情況存在。比如有人持念藥師佛,但由於業障的關係,自己的悕求並沒有得償所願,因而懷疑佛願不靈,或疑惑自己是否不適合此法?若有這類情形,其實這都是業重福薄、無法信解諸佛甚深功德的緣故;這種人只相信自己的妄念分別、眼見耳聞,也就符合了經中說的:「智能狹劣、少見少聞」,更可證明藥師佛本願名號之難信,如〈玄奘譯本〉所云:『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三) 如何生起信心〈晉譯本〉中說:『唯有百億諸菩薩摩訶薩。當信是言耳。唯有十方三世諸佛當信是言!』〈玄奘譯本〉云:『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薩。』《四十華嚴》中亦云:『盡十方三世,一切大聲聞,不能知如來,所有微妙法。復盡彼三世,十方諸緣覺,亦不知如來,所有神通事。況復處流轉,盲瞑諸凡夫,結使之所縛,而能測佛境?如來無礙智,過量及非量,離於語言道,一切無能說。』又云:『智身無所著,遠離於身相,難思佛境界,眾聖莫能知。』《八十華嚴》云:『諸佛境界不思議,一切眾生莫能測。』(有興趣者可詳閱華嚴經,即知佛的境界確實殊勝不可思議)由此可知對諸佛甚深所行生起真實信心之不易,更可襯托出藥師法門之殊勝難得。此處經文舉出了只有大菩薩與諸佛能夠如實信解,其本意是諸佛的甚深智能功德境界,薄地凡夫是無法真實了解的;然而我們可以藉由相信這些諸佛菩薩為我們所示現的信心而起信,因為連這些佛陀及大菩薩都相信藥師佛的本願功德名號了,何況作為凡夫的我們,為什麼只相信自己的淺知感官呢?另外〈玄奘譯本〉云:『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凈。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我們唯有相信世尊廣長舌相的推薦與保證的真實語,而對藥師佛的本願殊勝功德生起信心;就如同有一位自己所信任的親友,他曾經出國旅遊,歸來後親口描述國外的勝景,基於我們平時對他信任的緣故,而相信國外有如此的勝景,這也是這段所含有的意義。信心又總結有四種:「信真如」:聞我說深妙之法無上空義,應生信敬貴重之心,必當得至無上正真道也。(晉譯本)「信佛寶」: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凈。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信藥師佛所發十二大願真實絕無虛妄,信釋迦佛所說亦絕無二言。「信法寶」:信佛所說藥師經決定有大利益。「信僧寶」:謂信百億諸菩薩摩訶薩所相信的藥師佛本願功德名號。往生論注卷下又提到,稱名憶念尚不滿所願者,乃因有三種不相應之故,即:「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余念間故。」(1)淳心:為信心堅固之心:諸佛所言無有異,堅決相信、恭敬尊重佛說之藥師佛本願功德。(2)一心:為祇信不疑之心:阿難言:「唯唯天中天,我從今日以去無復爾心,唯佛自當知我心耳。」,學習阿難尊者,從此沒有第二心,決定專修、專弘藥師法門。(3)相續心:為常續不斷之心:經中說:『若聞我名至心稱念』「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即是專修專念之心。不被其它俗念、雜念所亂。「信」為道源功德母。要堅信釋迦牟尼佛及藥師佛的話語。相信藥師經的功德利益。相信藥師佛真實存在、法力無邊。雖然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但佛的威神之力遍滿虛空法界、無處、無時不在。「信」是我們接收藥師佛本願功德的前提。如同收音機的調諧旋鈕,只有當我們的頻率與電台的頻率一致時,才能收到電台的訊號。我們的信心與佛心若一致就能夠接受到佛的本願功德力,信心越至誠懇切接收到的佛力信號就越清晰強大。如果心存疑惑,我們的信心就與佛心有所偏離差距,接收到的佛力信號必定微弱雜亂,且受干擾。如果全無信心,則完全接收不到佛的本願功德力。《易經》繫辭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素書》曰:「神莫神於至誠」。如果我們的信心真能達到「至心」的程度,則藥師佛的種種本願功德無一不能圓滿實現。任何人間奇蹟、不可思議之事都可以創造變現出來。僅僅有了「信」還不夠,還要通過「行」才能實現。例如玄奘法師,發起了至誠西行求法的信願心,還必須通過艱難困苦的長途跋涉,才能到達佛國。不真正去實踐,信願心是無有實現的一天的;稱名誦經就相當於我們行路。我們的業障深重,只有通過稱名誦經才能拔除。我們的福德淺薄,只有通過稱名誦經才能培植增厚。稱一聲名號,業障就減少一分;誦一遍經文,福德就增厚一寸。稱誦的越多,獲得的佛功德力就越多,可消災禍於無形,可化障礙於無形。所以稱名誦經不是一朝一夕一遍兩遍之事。有人對誦經稱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輕視,或者把誦經當作應付來交差。誦經時心中急促、雜念紛飛,沒有把身心依靠在藥師佛上。陷於危困之境、無依無靠、無救無歸的罪苦眾生,不信靠藥師佛,退步是沒有出路的。還有人整天忙於事務,認為誦經稱名耽誤時間無暇顧及。一個人事業的好壞與自己的福德成正比。單憑自己的力量忙碌奔波,終究局限於自身福德的宿業範圍內。誦經稱名依靠佛力可不斷增厚我們的福德,我們的世出世間事業便可突破原來自力宿業的局限,獲得單憑自力宿業終生無法取得的成就。所以誦經稱名雖然用了少許時間,但所起的效用、所節約的時間是不誦經稱名遠遠無法相比的。稱名誦經時,一定要按照藥師經中的要求,做到「若能至心稱我名者」。這個「至心」至關重要,「至心」是稱名誦經功效的關鍵。要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佛。唯有信靠佛力,自己的命運才能有所改觀。認識到這一點,誦經時自然而然就能心意懇切、不急不躁、沉靜專一。要達到「至心」信受藥師經是不容易的事,有些人需要有一個過程,或者要經過多次反覆,隨著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逐步深入。總之,信心的建立不是一蹴可幾的。必須每日讀誦藥師經、憶念藥師佛不輟,並且在生活中深入體會思維十二大願的慈悲殊勝。雖然還沒有生起不退的信心,但誦經念佛的日常功課行持,不管遇到任何因緣都不為所動,這樣的話才有信入的希望;當有了信心之後再精進修持,也就會慢慢的消除業障,進而更加深入理解此法門之殊勝,漸漸生起真實不退的信心,也不會再三心兩意、見異思遷,如此才是真正入門修持的開始。三、如何消除不信之罪有人持誦了一段時日,不見效果,便退失初心,廢棄不前。這一方面反映了此人信心不足,感應力弱小;另一方面應知業障有深淺。未見效者應反省自己的業障有多重。業障淺者,消業的時間短;業障重者,消業的時間長。堅持不懈地念誦下去,終有將業障全部消除的一天。一年不見效念兩年,兩年不見效念五年,五年不見效念十年,畢生念下去,直至命終,毫不懷疑。未見效的時間越長說明業障越深重,越應該生起深重的慚愧心,更應痛心懺悔而不應怨天尤人疑謗藥師經。般若經贊毀品說:一切功德讚歎經典為大;一切罪過以毀謗經典為重。若是因為疑惑不信而出言毀謗正法,就會因此墮落惡道。淺智凡夫因為業深障重,對於藥師佛的本願功德無法生信祛疑,等而下之者甚至造作毀謗;有這些障礙產生時,若能真誠懺悔、至心專念藥師佛本願功德名號的話,疑謗的罪障也會消除的。在《五千五百佛名經》中說道:「南無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若稱彼佛如來名者,一切殃罪悉皆除滅。」〈晉譯本〉中言:『佛告文殊:其世間人豪貴下賤。不信佛、不信經道、不信沙門、不信有須陀洹、不信有斯陀含、不信有阿那含、不信有阿羅漢、不信有辟支佛、不信有十住菩薩、不信有三世之事、不信有十方諸佛、不信有本師釋迦文佛、不信人死神明更生、善者受福惡者受殃,有如是之罪應墮惡道。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名字之者,一切過罪自然消滅。』另外,〈玄奘譯本〉提到:「阿難說道:『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阿難述畢不信誹謗的過失罪業後,世尊繼而提到若人因一時的業障遮蔽導致不信、疑惑、毀謗的話;有幸聽聞藥師佛本願功德,能轉心懺悔、至心專念受持藥師琉璃光佛名號,從此不再疑謗的話,便能滅除罪障,無有墮落惡道之虞。四、難中之難藥師法門屬「難信易行」的「他力易行道」,因為藥師佛本願名號是以佛的不可思議果德,直接回施給眾生,這種甚深境界唯佛與佛能知。如經中言:『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如來秘密不可思議加持而現起之聖號,為何說是「秘密不可思議」呢?因為佛的果覺,佛的功德,佛的事業,以其餘九界有情的自力無法思維衡量,就像國王的秘密,普通平民百姓無法理解一樣,所以是秘密不可思議。「加持」,加是加被,持是任持。所謂聖號就是如來加持名號,因為是從如來秘密不可思議加持而現起的緣故。在佛成就正覺時,以法性緣起力、以本願力、以三摩地力、以善根力,法爾顯現的聖號,決定是無上的如意寶王,能賜給眾生圓滿的安樂。藥師琉璃光佛極大尊貴,智能巍巍難可度量;釋迦佛說若祂用一劫、或一劫多的時間,仍然難以述盡彼佛的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的殊勝!佛在經中反覆讚歎人身難得,而能接觸藥師佛本願的因緣更是難遇;若能突破「難遇」的關卡,還有難信。世間人僅憑信自己淺陋的感官所局限,是難於三寶處生起如實信仰的;而藥師佛救度眾生的本願更是難信,因為只有一生所系菩薩才能真正信解藥師佛的甚深本願功德;若能信入,尚有難解一關,之所以難解是因藥師佛本願功德實為佛果境界,唯佛與佛能知;一般人若不能至心專念,真修實證的話,是難以信解少分的,更遑論如實信受了!印順法師言:『阿難的信,與我們的信,同屬於仰信;真正的如實信,那就要親自體證,所以極其不易。』藥師佛本願名號救度眾生的佛行事業,一般人是難以相信理解的,因而也難以生起信心。不管修持任何法門,最難跨越的就是疑念的障礙,更何況藥師法門是甚深、難信、難解之法。對於藥師法門有疑念時,若能保持觀照不被此妄念影響,就能明白這樣的妄念是虛幻無常的。另外可多讀讚歎藥師法門的文章,多歌詠讚頌藥師佛、多聽聞藥師經講座,透過了解藥師法門之殊勝,可以培養與堅固自己的信心。勿以凡夫淺薄的世智辯聰蠹測佛境界、懷疑佛力是否能救度我們,或認為佛是否缺少什麼功德;既然佛是無上士、正遍知者,意謂佛已經福慧圓滿、具足一切功德了,我們稱念佛號,祂必然能照見無礙而來救度我們的,請放心的把自己的身心交給佛來調伏吧!所以應當至誠相信佛力本願,而非抱持自己的執著、妄想、分別念不放。也勿起是否有其它尊佛菩薩比較高明、更能救度我們的分別念;若究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藥師佛不能度化我們,那麼還有哪尊佛菩薩能做到呢?我們惟有堅信釋迦佛所說,及信藥師佛已成佛,本願功德真實不虛、圓滿成就,若人發至誠心,專念藥師佛本願功德名號,佛必定不違本誓的給予加持。藥師行者應於經中此段難信難解之文反覆諷誦、思維,便能稍微體會藥師本願功德之殊勝難遇;如此在修持時更能生起難遭、難遇,珍重恭敬之信心,方能不退轉於此法,而得藥師佛本願功德之攝受,今生來世離苦得樂,業消福增、究竟成佛。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藥師法門教您怎樣與自然共事
※藥師灌頂真言之略探(普光)
※2014年藥師管理與法規真題與參考答案
※2017年執業藥師學習第18天
※「藥師七佛」名號
TAG: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