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研究----中醫認識及黃帝內經論腰痛

腰痛是中醫臨床常見疾病,如何全面深刻認識,對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筆者按醫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遺訓,廣泛搜集,今天溫習黃帝內經的相關內容。

下面就選錄張景岳、李璽、翟雙慶三位老師學習黃帝內經論腰痛的文章以資參考:

A、《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五心·雜證謨腰痛

經義

《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緩甚為折脊。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本神篇》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

《經脈篇》曰∶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脈解篇》曰∶太陽所謂腫腰 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痛也。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厥陰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也。

《骨空論》曰∶督脈為病,脊強反折。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與痛上,八在腰尻分間。

《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令人腰痛。以下共十七證,各有刺法,具詳本篇。

《雜病篇》曰∶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

《終始篇》曰∶刺諸痛者,其脈皆實。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

《熱論篇》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刺瘧篇》曰∶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先腰脊痛者,先刺中出血。

B、試論《內經》對腰痛的認識

西安市蓮湖區醫院李璽

腰痛一證,臨床頗為多見,首見於《內經》,對其病因病機,證候表現,分經施治論述較詳,《素問》中有刺腰痛論專篇,部分論述散在於它篇之中。本文將有關經文按其病因病機辨證分類歸納整理,結合後世醫家注釋分析病機,加以方葯辨證論治,以便明晰經文,指導臨證。

一、寒濕腰痛:(一)「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雄痛,寒濕推於氣交而為疾也。」(《素間·六元正紀大論》)。(二)「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民,背如重狀。」(《素問·刺腰痛論)}),張志聰注釋:按此記經脈為病,而痛於腰之實證,與內傷肝腎外病筋骨之虛痛者不同。(三)「膀肌足太陽之脈,挾脊擴腰,是動則病脊痛,腰似折。」(《靈樞·經脈篇》),張景岳注釋:本經挾脊抵腰中,故病如是,以濕淫所勝,土邪傷水也。分析以上三條經文腰痛皆屬實證,其病因病機乃為感受寒濕之邪阻滯經脈所致之腰痛。臨床表現特點與寒濕之邪致病性質有關,而見關節強直,屈伸不利;「腰背沉重,行動不便,腰痛如折,難以忍受。」臨床多用散寒法濕,通絡止痛之法。

二、瘀血腰痛:(一)「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佛然腫。,(《素問·刺腰痛論》), 張景岳注釋:佛然、怒意、言腫突如怒也。(二)「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佛然腫。」(《素問·刺腰痛論》)。 (三)「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 (《素間·刺腰痛論》),分析以上三條經文腰痛亦皆屬於實證,其病因病機乃為閃挫或用力舉重傷腰,脈絡受損,癖血阻滯,氣血不通所致之腰痛。臨床表現特點與癖血致病表現腫塊,刺痛,功能障得的特點有關,而見腰部患處突然怒脹發腫,腰痛劇烈,好象小錘在裡面敲擊;腰痛不可以俯仰,活動障礙,仰則要跌倒。多用活血化瘓,通絡止痛之法治之。

三、氣滯腰痛:(一)「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痛如張弓弩弦。,(《素問·刺腰痛論》)。(二)「肝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靈樞·經脈篇》),張志聰注釋:是動在厥陰之動氣,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三)「肉里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素問·刺腰痛論))),張志聰注釋:夫分肉起於筋骨,屬於氣分,咳則動氣,故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也。分析以上三條經文腰痛亦皆屬於實證,其病因病機乃為肝膽相為表裡,肝主筋,其性疏泄,調節一身之氣機,而喜條達惡抑鬱。今夫肝膽氣機阻滯,失其條達之性以致筋脈拘急,另則,氣病及血,筋脈失養以致筋脈拘急而腰痛。臨床表現特點與肝主疏泄,主筋的生理病理表現有關,肝病則氣機阻滯,而見腰部強硬,象張弓弩弦,弓滿待發之狀,咳嗽則筋脈拘急,腰痛加劇。多以疏肝理氣,緩急止痛之法治療。

四、濕熱腰痛:「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搜。」

(《素問·刺腰痛論})),張景岳注釋:散脈為足太陰之別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脈循股

入腹結於腰散下骨空中,故病則令人腰痛,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搜。分析此條經文腰痛屬於實證,其病因病機乃為足太陰脾主運化,升清降濁,喜燥惡濕,故病則健運升降失司,水濕停滯,滯久化熱,濕熱流注於經脈而致腰痛。臨床表現特點與濕熱「重濁粘滯」致病性質有關,故見腰部重墜脹痛而熱,好象有根橫木梗阻在裡面,使人煩燥不安,嚴重時可伴有遺尿。多以清熱利濕,宣絡止痛之法治療。

五、腎氣不足腰痛:(一)「足少陰之別,其病虛則腰痛。」(《靈樞·經脈篇》),馬元台注釋:正氣不足而虛則為腰痛。(二)「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 (《素問·刺腰痛論》),高士宗注釋:腰者腎之外候,腎氣不充於腰,故善恐。(三)「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疏硫然,時遺波。」 (《素問·刺腰痛論})),高士宗注釋:膀朧水府之氣,不出於皮毛,故時遺搜。(四)「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少陰脈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腎為腰痛之病也。」(《素間·病能論》),張景岳注釋:冬月而肺脈見於腎位,乃腎氣不足,故脈不能沉而是浮遲,此非肺病,病在腎也。腰為腎之府,當病為腰痛。分析以上四條經文腰痛皆屬虛證其病因病機乃為腎氣 (陽)主一身之「元陽」,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膚經絡生理活動皆依靠腎陽的溫煦氣化作用。腎氣充盛,溫養經脈,則腰脊強健,俯仰轉側自如;腎氣不足,經脈失去溫煦,則腰脊冷痛,軟弱無力,俯仰轉側不便,臨床表現特點除腰痛主症外,伴有陽虛內寒的一些證候,則見四肢厥逆不溫;陽虛陰盛,迫陽於外,故「左脈浮而遲;」腎志為恐,故而「善恐,」』腎氣不足,膀朧失約,故表現「時遺搜。」臨床多以溫補腎氣(陽)之法治療。

六、腎燥陰虛腰痛:(一)「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漂深然汗出,汗千令人慾飲。」

(《素間·刺腰痛論})),王冰注釋:今陽氣大盛,故痛上深然汗出,汗液即出,則腎燥陰虛,故汗干令人慾飲水以救腎也。(二)「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索問·骨空論》)。(三)「』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素問·脈要精微論》),張景岳注釋:其色黃赤,為火土有餘,而腎水不足,故病腰如折。(四)「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硫疏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素問·刺腰痛論》),張景岳注釋:昌陽,即足少陰之復留也。分析以上四條經文腰痛亦皆屬虛證,其病因病機乃為「』腎藏精」「主水」』腎陰(精)主一身之「元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膚經絡生理活動皆依靠腎陰的濡潤滋養作用。腎陰充盛,滋養經脈,則腰脊強勁,俯仰轉側自如,』腎陰虧損,經脈失去滋養,則腰脊酸痛,軟弱無力,俯仰轉側不便。臨床表現特點除腰痛主症外,伴有陰虛內熱的一些證候,』腎燥陰虛,故見腰痛汗出,汗出砍飲;』腎陰虧損累及肝陰,故而不可轉搖,急引陰卵。腎陰虛火旺,故而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腎脈注於胸中,故痛引膺。腎陰不足,不能上注於目,故表現目硫疏然。嚴重時,則反折,舌卷不能言。臨床常見於溫熱病極期陽盛陰耗,腎水虧竭,經脈失養所致。以上四條三證多以滋補腎陰(精)之法治之。

結語從以上各類辨證中看出,《內經》所論腰痛提示出腰痛一病非皆屬虛證,亦並非獨歸責於腎,其它臟腑失調,經脈受邪的病變,皆可引起腰痛,由此可見「腰痛腎虛其本也」一說欠缺,正如姚止庵所言「人之一身屈伸俯仰惟腰是賴,故病則多痛,自足太陽以至

奇經別絡等並令腰痛……世以為盡屬肝腎者誤也。」因此,臨床見到腰痛絕不可不審證求因,一概而論惟用補腎葯,應當四診合參,辨明虛實,探求病機之所在,立法譴葯,方能奏效。

(本文承蒙傅貞亮副玫授審閱,特此致謝。)

C、《內經》論腰痛

翟雙慶 北京中醫藥大學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為主症的一類病證,也可為某些病證的一個癥狀。腰痛在《內經》中亦被稱為腰背痛、腰脊痛、腰股痛、腰尻痛等。其病變多與腎臟、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有關。腰又為人身俯仰轉側之樞紐,跌仆、閃挫等外傷損傷經脈亦可引發腰痛。腰痛病性亦有虛實之分,如鄭樹珪《七松岩集·腰痛》所云:「然痛有虛實之分,所謂虛者,是兩腎之精神氣血虛也,凡言虛證,皆兩腎自病耳。所謂實者,非腎家自實,是兩腰經絡血脈之中,為風寒濕之所侵,閃肭挫氣之所得,腰內空腔之中,為濕痰瘀血凝滯,不通而為痛。」說明腰痛不僅僅屬於腎臟一臟之病。

  腰痛的病因病機

  《內經》認為腰痛乃外感風寒濕邪侵襲腰部,阻滯經脈氣血之運行所引起;或因房勞太過以致腎精虧虛、腰背失養所引起。如王肯堂所云:「(腰痛)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 可見雖然腰痛病因有虛實、內外之別,但總與腎相關,一般多由於腎病而有外邪所客。

  腎病為本

  腰為腎之外府,為腎之精氣所灌注之處。腎主骨生髓,故腎之精氣充足與否,多影響腰部。腰部為人身之重要關節,故腎精虧虛,不能充養於腰部,多可見腰部活動不利而疼痛,轉側不能等症。《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外邪為標

  可致腰痛之外邪多為寒濕、瘀血等。寒濕侵襲腰部,阻塞經絡,氣血不暢,加之寒性收引,濕性重著,故可致腰部雙側或單側冷痛,難以轉側。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緊固,腰脽痛,寒濕持於氣交而為疾也。」若由於閃挫持重損傷筋脈,血脈凝滯,則瘀血阻滯經脈血絡而產生腰痛之證。正如《素問·刺腰痛》云:「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

  腰痛的分類

  因腰為腎之外府,又因涉及諸多經脈,故腰痛《內經》主要以臟腑、經脈來分類。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腰者腎之府。」《靈樞·經脈》云:「膀胱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者……貫脊屬腰。」

  腎病腰痛

  《靈樞·經脈》云:「足少陰之別……虛則腰痛。」腎經「貫腰脊」,循脊柱兩側而過腰,故腎精虧虛可致腎病腰痛。《素問·病能論》亦云:「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然病主安在……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少陰脈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腎為腰痛之病也。」張介賓注曰:「腎脈本絡於肺,今以冬月而肺脈見於腎位,乃腎氣不足,故脈不能沉而見浮遲,此非肺病,病在腎也。腰為腎之府,故腎氣逆者,當病為腰痛。」亦說明腎氣不足可致腎病腰痛之證。以腰背痛而脛酸為臨床特點。

  太陽腰痛

  足太陽膀胱經,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故外感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經脈阻滯不通則為腰痛,其病為實證。如《素問·刺腰痛》曰:「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亦如《靈樞·經脈》言:「膀胱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結,踹如裂。」若足太陽經脈經氣不足,不能溫養腰部亦可致太陽腰痛之證,其病為虛證。如《素問·瘧論》曰:「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以腰痛,項背沉重難伸,腿不易彎曲為臨床特點。

  陽明腰痛

  足陽明之筋,上循脅屬腎。足陽明之脈屬帶脈絡督脈,故陽明經氣阻滯,可致陽明腰痛,如《素問·刺腰痛》云:「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吳崑注曰:「如有見者,仲景所謂如見鬼狀是也。善悲者,陽明熱甚而神消亡也。」以腰痛,並伴有幻視、悲傷等神誌異常癥狀為臨床特點。

  少陽腰痛

  足少陽之脈,循頸下胸中,循脅里下行身之側,少陽經氣不利,樞機轉運失司,故身不可俯仰轉側。如《素問·刺腰痛》云:「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顧。」吳崑注云:「循循,漸也,言漸次不可以俯仰也。」以腰痛,俯仰不利,身不能轉側為臨床特點。

  太陰腰痛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趾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循腹里、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故足太陰經氣阻滯,腰痛則牽引少腹,上控兩脅,拘急不適,可見腰部強硬轉側困難。《素問·繆刺論》云:「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不可以仰息。」若濕熱之邪侵襲足太陰經脈經筋,則可見腰痛而熱之象,如《素問·刺腰痛》言:「散脈令人腰痛耳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溺。」以腰部強硬轉側困難,甚則遺尿為臨床特點。

  少陰腰痛

  足少陰腎脈,上股內廉貫脊屬腎,腰為腎之府,故少陰腎脈阻滯或腎臟疾病皆可致腰痛。正如《素問·刺腰痛》所言:「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以腰痛循經牽扯大腿內側、體側疼痛為臨床特點,與腎病腰痛的臨床特點腰背痛而脛酸不同。

  厥陰腰痛

  足厥陰肝經之脈,肝主筋,肝之經氣阻滯則筋急,故可致厥陰腰痛,如張弓弩弦般,筋脈失於柔順,拘急而痛。如《素問·刺腰痛》言:「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以腰痛,腰部拘急不柔順,如張弓弩弦為臨床特點。

  腰痛的治療

  《內經》認為,治療腰痛多從腎治,但如外邪較重時,當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之法。出現腰痛癥狀時可分經論治,針灸治療時可按經脈辨證,循經取穴。

  腎病腰痛,方葯治療應根據詳辨其病機的不同,偏於陽虛者,可選用青蛾丸加減,基本方葯為杜仲、龜板、黃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當歸、芍藥、黃芪等;偏於陰虛者,可選用《辨證錄》補虛利腰湯加減。《證治準繩·雜病》所載腰痛陽虛宜腎氣丸、茴香丸、鹿茸羊腎之類;陰虛宜六味丸、滋腎丸、補陰丸之類;傷熱而痛者,宜甘豆湯加續斷、天麻,間服敗毒散。針刺治療腎病腰痛可取足少陰腎經復溜穴。

  太陽腰痛,方葯治療根據病機不同分別施治,風寒侵犯者選用九味羌活湯加減,甚則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腎虛膀胱失約而遺溺者選用菟絲子丸加減。針刺治療太陽腰痛可取足太陽膀胱經委中穴。

  陽明腰痛,方葯治療可選用《辨證錄》芪術防桂湯加味。針刺治療陽明腰痛可取足陽明胃經足三里穴。

  少陽腰痛,方葯治療可選用烏葯順氣散加減。針灸治療少陽腰痛可取足少陽膽經陽陵泉。

  太陰腰痛,方葯治療根據病機不同分別施治,因於濕熱者可選用加味二妙散;因於寒濕者可選用甘姜苓術湯加減。

  厥陰腰痛,方葯治療可選用沉香降氣湯或天台烏葯散加減。針刺治療厥陰腰痛可取八髎穴與痛點,如《素問·骨空論》云:「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卵,刺八髎與痛上。」

  此外,還有瘀血腰痛一說,以刺痛、痛位固定為特點。針刺治療,可取委陽、殷門穴針刺放血;藥物治療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法,方用活絡效靈丹加減。以上諸法,可供臨床參考。

推薦閱讀: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比較研究
五言詩律化進程與唐詩體式研究的思考與探索
女人相研究(八)
研究發現木星殺死了很多同胞兄弟

TAG:中醫 | 腰痛 | 黃帝 | 認識 | 黃帝內經 | 內經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