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ey908的圖書館 黃帝內經解讀(2)

黃帝內經中肌肉消瘦與攣節的病因病機和病症表現黃帝內經中肌肉消瘦與攣節的病因病機和病症表現。岐伯說:這種人素體陰氣不足而陽氣偏盛,四肢屬陽,風邪亦屬陽,四肢發熱是由於感受風邪,使陽氣更亢盛,陰氣更虛少,衰少的陰氣不能熄滅亢盛的陽火,致使陽氣獨旺不能生長,所以四肢發熱,這種人必定會使肌肉逐漸消瘦乾枯。攣節的病機是素體腎水偏寒,又以水為事,長期受濕,內消腎陽,但未損...閱24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6黃帝內經中寒熱陰陽失調產生的陰虛內熱證與陽虛里寒證黃帝內經中寒熱陰陽失調產生的陰虛內熱證與陽虛里寒證。岐伯說:這是因為陽氣流行受到閉阻,陽氣偏少而陰氣偏勝,所以感到身體寒冷,如同從冷水中出來一樣。本節討論了寒熱陰陽失調產生的陰虛內熱證與陽虛里寒證。指出機體陰氣少陽氣勝,陰虛陽亢即可產生內熱證,出現虛熱煩悶癥狀。若是陽氣少,陰氣多,陽虛陰盛即可導致陽虛里寒證,出現寒從...閱73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6黃帝內經中中醫邪正發病的重要觀點腹中鳴響,是胃腸中有水氣竄動,其病本在於胃,若水迫於脾,則心煩不能食,若飲食不下,是由於水氣阻隔於胃脘。但是,風水是由腎風誤刺產生的變證,正氣更虛,不僅有虛熱的癥狀,而且水邪為病更為複雜、嚴重,所以丹波元簡《素問識》認為:「本篇所謂風水者,乃因腎風誤刺而變之稱。」《內經》重視從臨床表現動態觀察疾病,從而提出對疾病轉歸...閱41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6黃帝內經中風厥,勞風的病因病位,證候特點,治療預後及護理黃帝內經中風厥,勞風的病因病位,證候特點,治療預後及護理。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6),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7),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2)風厥:指太陽受風,精虧不足,少陰虛火上逆而發熱汗出,煩悶不除的病證。本節論述了風厥、勞風的病因病位,證候特點,治療預後及護理。風厥的含義系因汗出太陽受風,並以汗出身熱...閱74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6黃帝內經中陰陽交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其預後黃帝內經中陰陽交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其預後。汗者,精氣也。岐伯說:人所以能夠出汗,是依賴於水谷所化生的精氣,水谷之精氣旺盛,便能戰勝邪氣,現在邪氣與正氣交爭於骨肉之間,能夠得到汗出的是邪氣退而精氣勝的表現,精氣勝應當能進飲食而不再發熱。複發熱是有邪氣未除,汗出是精氣抗邪,現在汗出後又複發熱,是邪氣勝過精氣,不進飲食,...閱178轉1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5黃帝內經中溫病,暑病的區別以及暑病的治法黃帝內經中溫病,暑病的區別以及暑病的治法。本節指出溫病、暑病的區別以及暑病的治法。病溫、病暑是季節命名,兩者同是感受寒邪而為熱病,但由於受邪發病時間不同,而有溫病和暑病的區別,即溫病發於夏至之前,暑病發於夏至之後。姚止庵云:「寒毒藏於肌膚,先夏至發者為病溫,後夏至發者為病暑。」無論溫病,還是病暑,均是由於感受了寒邪而形...閱113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5黃帝內經中寒邪的病因病機,癥狀,預後和死因黃帝內經中寒邪的病因病機,癥狀,預後和死因。(3)水漿不入,不知人:水漿不入,指飲食水谷不進,為胃氣乏竭之象;在兩感於寒的熱病中,由於神昏不知人,胃氣得不到及時補充,陽明經氣衰,氣血化源竭絕,臟腑經脈無以受氣,故而預後不良。結合前文述及熱遺、食復的原因亦是胃氣尚虛所致,均說明熱病的預後與胃氣密切相關,提示醫生在熱病的治療...閱39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4黃帝內經中外感熱病的六經主證,傳變規律,治療大法及預後禁忌黃帝內經中外感熱病的六經主證,傳變規律,治療大法及預後禁忌。張志聰註:「臟脈,謂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病傳六氣,故當調其六經,經氣調和,則榮衛運行,而不內干臟腑矣。」本節主要論述了單經感邪的外感熱病的六經主證、傳變規律、治療大法及預後禁忌。六經傷寒的主症主要以各種經脈的循行部位結合其對應的臟腑功能進行歸納,文中列舉的六經...閱214轉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4黃帝內經中外感熱病的名稱,病因和預後「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明確指出一切外感熱病,皆屬於傷寒的範疇。謂之熱病,則是以癥狀特點命名,因為發熱是外感病的共同特徵,故泛稱外感病為熱病,目前多直接稱為外感熱病。本文說的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總稱,由四時邪氣引起的外感性熱病稱廣義傷寒,由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熱病稱狹義傷寒。《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閱24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4黃帝內經認為脾胃關係及其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現在脾發生病變後不能將胃的津液輸送出去,四肢就得不到水谷精氣的濡養,到達四肢的水谷精氣一日比一日衰減,致脈道不通利,筋骨肌肉也得不到胃氣的濡養,所以四肢也就失去其正常的功能活動。脾與胃一臟一腑,「陰陽異位」,雖然生理功能不同,但兩者之間關係密切,在組織結構方面,「脾與胃...閱59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3黃帝內經中認為脾胃生病的不同機制及同氣相求的致病特點黃帝內經中認為脾胃生病的不同機制及同氣相求的致病特點。(1)陰陽異位:張介賓註:「脾為臟,陰也。胃為腑,陽也。陽主外,陰主內;陽主上,陰主下,是陰陽異位也。」(2)更虛更實:春夏為陽,陽明之氣與之相應,故春夏季陽明實而太陰虛;咽納水谷,下通於胃,故咽主地氣。脾與胃,一臟一腑,脾陰胃陽,其臟腑所在及其經脈循行部位各不相同...閱158轉11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3黃帝內經中針刺治神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方法黃帝內經中針刺治神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方法。病人有虛實之分,見到五虛,不可草率下針治療,見到五實,不可輕易放棄針刺治療,應該掌握針刺的時機,不然在瞬息之間就會錯過機會。當針下感到經氣至,則應慎重掌握,不失時機地運用補瀉方法。針刺無論深淺,全在靈活掌握,取穴無論遠近,候針取氣的道理是一致的,針刺時都必須精神專一,好像面臨萬...閱167轉1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3黃帝內經中五行相剋的原理及其針刺應用的原則黃帝內經中五行相剋的原理及其針刺應用的原則。水遇到土,就能遏止。本段論述五行相剋的原理及其針刺應用的原則。按五行相剋規律,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火得水而滅」,心火上炎導致的各種疾病可以通過補腎益精的方法來克制心火。文中還提及針刺取效需注意五大原則:一是要精神專一,二是要了解養身之道,三是...閱68轉9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2黃帝內經中生命的形成及其天人相應的規律黃帝內經中生命的形成及其天人相應的規律。本節論述了生命的形成及其天人相應的規律。「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主要是指人體的生命和生理活動、病理變化、疾病的發生髮展,與自然規律、環境變化密切相關。基於其生命本源於天地合氣的理論,提示在把握生命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自然規律對生命活動的影響,另一方面又...閱162轉1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2黃帝內經中人與天地相應以及知常達變以外知內的道理黃帝內經中人與天地相應以及知常達變以外知內的道理。人依靠天地之大氣和水谷之精氣生存,並隨著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而生活著,上至君主,下至平民,任何人都希望保全形體的健康,但是往往身體有了病,卻因病輕而難於察知,讓病邪稽留,逐漸發展,日益深沉,乃至深入骨髓,我為之甚感憂慮。「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和大自然有著密切...閱108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2黃帝內經中四時五臟陰陽相合的觀點黃帝內經中四時五臟陰陽相合的觀點。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為五臟所主。五脈應象(4):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五臟各有所主:心主血脈、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這就是五臟所主。五臟應象指的...閱78轉10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1黃帝內經中五臟所惡,五臟化液和五味所禁黃帝內經中五臟所惡,五臟化液和五味所禁。五臟所惡(1):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五臟化液(2):心為汗(3),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4),是謂五液。五臟各有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這就是五臟所惡。五臟化生的液體:心之液化為汗、肺之液化為涕、肝之液化為淚、脾之液化為涎...閱34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1黃帝內經中五味所入,五氣所病和五精所並黃帝內經中五味所入,五氣所病和五精所並。五臟之精氣相併所發生的疾病:精氣並於心則喜,精氣並於肺則悲,精氣並於肝則憂,精氣並於脾則畏,精氣並於腎則恐,這就是所說的五並。精氣並於肺則發為悲,肺主氣,能輔助心君主血主神,肺的精氣充足,心主血主神的功能也能得助而正常,則氣血通利,神和志達,而有「喜」的神態;精氣並於脾則發為畏,...閱309轉2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1黃帝內經中認為各種食物補養對應的五臟黃帝內經中認為各種食物補養對應的五臟。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腎臟合黑色,宜食辛味的東西,黃黍、雞肉、桃、蔥這些東西都是辛的。這五類東西包含了辛、酸、甘、苦、咸五味,而五味各有它的作用,或散,或收,或緩,或堅,或軟。本節以五色五味配五臟,列舉各種食物以其所宜而補養五臟,這是我國食物療法較早的記載。腎苦...閱77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1黃帝內經中針刺治療的原則和方法黃帝內經中針刺治療的原則和方法。針刺當取手少陰心經穴靈道,手太陽小腸經穴陽谷。腎為肺之子,肺病則腎亦受邪,故尻陰股膝髀足皆痛,此邪氣有餘。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若肺虛則腎臟不足以上潤於嗌,故嗌干。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腎主五液,在心為汗,腎邪攻肺,心氣內微,故寢後即有汗。足太陽膀胱經之脈,...閱211轉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0黃帝內經中五臟各自所主的時令以及治療原則和禁忌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患有脾病的人,在庚辛日會見好的,如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就要加重,如甲乙日病不見重,到丙丁日就呈持續狀態,到戊己日就會有好轉了。逢到與所生之臟相應的時日病就能愈,如逢到與己臟相剋的時日病就加重,如逢到與生己之臟相應的時日病就呈持續狀態,逢到本臟當旺之時...閱214轉20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0黃帝內經中的五行學說及五味治病的原理本節論述五臟與時令關係、五臟病特點及五味治病的原理。在其通應的時令中,相應的臟表現為臟氣旺盛,又作五臟旺於四時,即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如果臟時不相應,時氣盛而臟氣弱,不能適應環境變化,時氣又可循臟時相關的途徑損傷相關臟氣,即所謂的「四時之氣,更傷五臟」。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閱176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20黃帝內經中醫養生的法則與意義及五種養生法則黃帝內經中醫養生的法則與意義及五種養生法則。本節論述了中醫養生的法則與意義,提出了五種養生法則,一曰法於陰陽,即養生要效法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規律,使自身陽氣的運動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以增加對自然界寒暑變化的適應能力,使人體與自然渾然一體,做到「道法自然」。本篇有關中醫養生理論的論述,對後世中醫養生...閱179轉9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9上古時代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如何養生上古時代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如何養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1),避之有時,恬淡虛無(2),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虛邪賊風:「邪乘虛入,是謂虛邪;竊害中和,謂之賊風。」(王冰注)泛指外感病邪。上古時代懂得養生之道的人,經常教導人們說:要及時避開外界不正常的氣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思想要安定清靜,排除...閱62轉1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9黃帝內經中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規律及其與腎中精氣的關係黃帝內經中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規律及其與腎中精氣的關係。腎臟在五行屬水,主管閉藏精氣,它接受五臟六腑的精氣而貯藏起來,所以五臟功能旺盛,精氣充盈,就能藏蓄於腎,腎臟也才能輸泄精氣。本節闡述了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規律及其與腎中精氣的關係。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是以腎中精氣的盛衰為根本的,腎中精氣在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佔有十分重...閱304轉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9黃帝內經中四種養生家養生的方法黃帝內經中四種養生家養生的方法。中古時代有一種叫至人的,有淳厚的道德品質,全面掌握養生之道,能夠調和天地陰陽和四時氣候的變化,避開世俗的紛擾,集中全部精神來保全天真之氣,自由自在地神遊天地之間,其視覺、聽覺能豁達於八方之外,所以能夠使壽命延長、身體強壯,這種人的修身養性程度也和「真人」差不多。論述了養生的方法,一是要...閱90轉11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9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夏三月,此謂蕃秀(10),天地氣交,萬物華實(11),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12),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14),天氣以急,地氣以明(15),早卧早起,與雞俱興(16),使志安寧,以緩秋刑(17),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春氣不能...閱61轉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8黃帝內經中認為養生應遵守四時規律(20)肺氣焦滿:肺熱葉張,形容肺氣被火邪灼傷。如果天氣陰霾晦暗,日月失去光明,天地之間阻隔不通,陽氣閉塞而不可下降,地氣隱蔽而不能上升,雲霧瀰漫,日光不清,雨露不降,天地陰陽之氣不相交通,萬物生命不能延續,高大的樹木多會死亡,有害生物的邪氣和暴雨不斷襲擊,天地四時陰陽變化失調,違背正常變化規律,萬物不得終時。如果與冬...閱27轉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8黃帝內經中四時陰陽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黃帝內經中四時陰陽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3)。指人體臟腑氣血陰陽活動與自然界陰陽變化不相協調。所以,聖人遵循這一規律,在春夏之時重視保護陽氣,秋冬之節重視固護陰氣,與萬物共同順應四時生長收藏規律。本節強調了順應四時陰陽養生以及治未病的重要性。李時珍從四時用藥規律強調了順時之治的原則,主張...閱197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8黃帝內經中認為陰陽是生命的根本黃帝內經中認為陰陽是生命的根本。蒼天之氣清凈,人的精神就相應地調暢平和,順應天氣的變化,就會陽氣固密,即使有賊風邪氣,也不能加害於人,這是適應時序陰陽變化的結果。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界陰陽二氣相通應,生命的根本在於陰陽二氣的協調統一,即「生氣通天」。若違背了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就會損傷人體正氣,使陰陽之氣失調,陽氣不固...閱114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7黃帝內經中認為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黃帝內經中認為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本節說明了陽氣的重要性,將人之陽氣類比天之太陽,具有抗禦外邪、護衛生命、促進機體生命活動的作用。本節強調了陽氣受損,功能失常而發生多種疾病表現及機制,從病理的角度進一步說明了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5)乃閉。人身的陽氣,...閱1323轉10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7黃帝內經中陰精與陽氣的關係,飲食五味與五臟陰精的關係黃帝內經中陰精與陽氣的關係,飲食五味與五臟陰精的關係。貯藏陰精的五臟,也會因五味而受傷。因此謹慎地調和五味,會使骨骼強健、筋脈柔和、氣血通暢、腠理緻密,這樣,骨、筋、氣、血、腠理皆可強盛不衰了。本節論述了飲食五味與五臟陰精的關係。飲食五味通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其精微輸佈於全身以起營養作用,同時亦進入五臟以化生五臟精氣,故...閱179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7黃帝內經中的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黃帝內經中的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故春善病鼽衄(6),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7),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8)。分別稱為肝風、脾風、心風、肺風、腎風。岐伯答說:自然界的八風是外部的致病邪氣,它侵犯經脈,產生經脈的風病,風邪還會繼續循經脈而侵害五臟,使五髒髮生病變。這是要分析四時疾病在陰在陽,以作為治療的依據,如冬...閱760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6黃帝內經中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的範例南方赤色,與心相通,心開竅於耳,精氣內藏於心,在五味為苦,與火同類,在五畜為羊,在五穀為黍,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熒惑星,心的疾病多發生在血脈連及五臟,在五音為徵,其成數為七,其氣味為焦。北方黑色,與腎相同,腎開竅於前後二陰,精氣內藏於腎,在五味為咸,與水同類,在五畜為彘,在五穀為豆,與四時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閱83轉1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6黃帝內經中陰陽的基本含義黃帝內經中陰陽的基本含義。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1)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2),生殺之本始(3),神明之府(4)也,治病必求於本(5)。黃帝說道:陰陽是自然界運動發展的規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是萬物變化的基礎,生長衰亡的根本,有極大道理蘊含其中。如以人體功能和物質為例,功能屬陽、物質屬陰,功能以物質為基礎,物質以...閱142轉9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6黃帝內經中藥物氣味的陰陽分類及其特性黃帝內經中藥物氣味的陰陽分類及其特性。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3),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壯火(4)之氣衰,少火(5)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6)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3)氣歸精,精歸化:氣,指葯食之氣。藥物飲食之氣生成人體的陰精,人體的陰精又依賴氣化而產生。氣薄...閱180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6黃帝內經中五臟與七情的關係(5)寒暑:概指六淫。人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化生五志,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志活動。文中「人有五臟化五氣……滿脈去形」的論述,是說明人的情志活動以五臟精氣為物質基礎,馬蒔說「人有肝心脾肺腎之五臟,以化五臟之氣,而喜怒憂悲恐之五志而生焉。」七情太過直接可以影響人體臟腑的氣機運行,「暴怒傷陰,暴...閱118轉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5黃帝內經中四時五臟陰陽應象關係肝、心、脾、肺、腎,稱為五臟,五味生五臟。(13)肝生筋、心生血、脾生肉、肺生皮毛、腎生骨髓:肝、心、脾、肺、腎,稱為五臟;(14)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腎、髓生肝:筋、血、肉、皮毛、骨髓分別代指肝、心、脾、肺、腎,即五行相生。它的變化在天為燥氣,在地為金氣,在人體為皮毛,在五臟為肺,在五色為白,在五音為商,在五...閱639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5黃帝內經中陰陽偏勝病機變化所產生的臨床表現和預後黃帝內經中陰陽偏勝病機變化所產生的臨床表現和預後。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7)也。黃帝問道:陰陽的法則怎樣運用於醫學上呢?這就是陰陽互相勝負變化所表現的病態表現。本節論述了陰陽偏勝病機變化所產生的臨床表現和預後。受自然界四時節律的影響,人體陰陽也同樣表現出與自然陰陽同步的消長盛衰節律,因此陰陽偏盛所致的寒熱也與自然界...閱45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5黃帝內經中房事的七損八益(註:此文不對的)黃帝內經中房事的七損八益。所以說,知道調和的人身體就強健,不知道的人身體就容易衰老,本來是同樣的身體,結果卻出現了強弱不同的兩種情況。本節討論了以陰陽理論指導的養生法則,指出調理陰陽是養生的重要內容,其中特別要注意房事的「七損八益」,這也是防止早衰的關鍵。40歲以前,陰陽和諧,精氣旺盛,抗邪能力強,不易生病,而40歲以後...閱122轉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4黃帝內經中天人相應的中醫理論整體觀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8),風氣通於肝,雷氣(9)通於心,谷氣(10)通於脾,雨氣通於腎。(11)九竅為水注之氣:張介賓註:「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如目之淚,鼻之涕,口之津,二陰之尿穢皆是也。雖耳若無水,而耳中津氣濕而成垢,是即水氣所致。氣至水必至,水至氣必至,故言水注之氣。」天的輕清之氣通於肺,地的水谷之氣通於咽,風...閱112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4黃帝內經中既病防變的早期診治思想黃帝內經中既病防變的早期診治思想。觀權衡規矩(7)而知病所主;(3)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三陰三陽經脈,左右貫通,故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最差的,病邪侵到五臟才治療。所以善於運用針法的,觀察經脈虛實,病在陽,從陰以誘導之,病在陰,從陽以誘導之;取右邊以治療左邊的病,取左邊以治療右邊的病;文中提出以陰陽的理論指導針刺,在...閱16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3黃帝內經中陰陽理論指導的臨床治療法則黃帝內經中陰陽理論指導的臨床治療法則。(7)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指陰陽的病變因其對方異常所致,要從其相對一方施治,以治病求本。如病在膈上的,可用吐法;本節論述了陰陽理論指導的臨床治療法則。其中「陰病治陽,陽病治陰」的治則,主要是從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而言,陰陽一方的失調,常會導致另一方的病變,如陰虛不能制約陽而致陽熱相對...閱32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3黃帝內經中天地陰陽與人體三陰三陽的關係黃帝內經中天地陰陽與人體三陰三陽的關係。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人體的三陰三陽與天地陰陽之數不相符合,是因為天地陰陽的範圍極其廣泛,應用之時又可以經過進一步推演,由一及十及百,以至成千及萬,再演繹下去則難以勝數,體現了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但概括起來,規律卻只有一個,就是陰和陽各司其責,概括說明事物屬性。天地間陰...閱341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3黃帝內經中三陽的離合情況三陰三陽之離合,指人體有三陰經、三陽經,分開可為六經,合之即為表裡。「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類經卷九第二十九》註:「太陽為開,謂陽氣發於外,為三陽之表也。陽明為合,謂陽氣蓄於內,為三陽之里也。少陽為樞,謂陽氣在表裡之間,可出可入,如樞機也。」三陽經的脈象雖各有不同,但陽脈多浮,而浮之太過則為病脈,若雖搏手...閱27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2黃帝內經中認為的臟腑功能黃帝內經中認為的臟腑功能。膀胱者,州都(15)之官,津液藏焉,氣化(16)則能出矣。心是人體的中樞,為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是心的功能作用。篇中引用古代官制,以取類比象的方法,論述了臟腑各自的功能,強調在心的主宰下,十二臟腑功能相互聯繫,相互為用,構成統一體。如以上所述各個臟腑,實際皆包含各個臟腑組織的形態實質...閱96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2黃帝內經中古代中國對時間的計數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6),周有道理(7),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每一晝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餘,所以大月、小月合起來365天成為一年,由於月份的不足,節氣有盈餘,於是產生了閏月。此外,出現相同月面所間隔的時間稱為朔望月,也就是從滿月(望)到下一個...閱28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2黃帝內經中三才合一的思想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神藏,指藏神的臟器,即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三氣合而成天,三氣合而成地,三氣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氣,在地分為九野,在人體分為九臟,形臟四,神臟五,合成九臟,以應天氣。五味入於口中,貯藏於腸胃,經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內注五臟以養五臟之...閱26轉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2黃帝內經中四時五氣的確立以及對人體的影響如果時令未到而氣候先期來過,稱為太過,某氣太過就會侵侮其所不勝之氣,欺凌其所勝之氣,這就叫做氣淫;時令已到而氣候未到,稱為不及,某氣不及,則其所勝之氣因缺乏制約而妄行,其所生之氣因缺乏資助而困弱,其所不勝則更會加以侵迫,這就叫做氣迫。不及就是在時季已至而主氣未至,導致它所克的氣缺乏克制而妄行,由它所生的氣由於生而乏源...閱42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1黃帝內經中五髒的基本性能黃帝內經中五髒的基本性能。在此比喻腎氣閉藏和藏精的功能。肝,是罷極之本,為魄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在爪甲,其充養的組織在筋,可以生養血氣,其味酸,其色蒼青,為陰中之少陽,與春氣相通。文中「腎者主蟄」的理解,《說文解字》註:「蟄,藏也。藏者,善也,善必自隱……凡蟲之伏為蟄。」指腎主藏精,蘊含強大的生命力,腎又為陰中之陰,...閱136轉19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1黃帝內經中五行與五髒的關係黃帝內經中五行與五髒的關係。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五臟之氣也。所以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腎喜鹹味,這就是五味和五髒的對應關係。依據五行相剋規律,臟腑之間有相互制約的關係,如肺氣肅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氣之上逆和肝陽之上亢,此即金克木;...閱165轉1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1黃帝內經中五臟,五味,五色的關係黃帝內經中五臟,五味,五色的關係。腎臟有生氣的色澤,就像白絹裹著紫色的東西一樣,這些是五臟有生氣的表現。本節論述了五臟、五味、五色的關係,指出五色是五臟之氣的外榮,五臟之氣化於五味。因而五味的太過不及,可以影響五臟之氣的盛衰,五臟之氣的盛衰,反映於五色的枯榮。如果色澤枯槁不澤,晦暗無神則為敗象,是五臟之氣衰敗的外現,預...閱205轉10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0黃帝內經中的五色診咳嗽逆喘,胸中有病,病在手陽明、太陰兩經,如病勢加劇就會傳入肺臟。如果面上出現赤色,脈搏躁數而又堅實,在診斷上來說,就是病氣積聚在腹中,常常妨礙飲食,這種病叫做心痹,它的致病原因是由於過於思慮,傷了心氣,所以病邪乘虛而入。如果面上出現青色,同時脈搏長,並且左右彈指,這是病氣積聚在心下,撐柱兩腋,這種病叫做肝痹,它的致...閱98轉18評1公眾公開15-12-25 07:10黃帝內經中奇恆之腑,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特點黃帝內經中奇恆之腑,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特點。魄門亦為五臟使,指魄門也為五臟主使和使用,與五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謂五臟是貯藏精氣而不是主傳瀉水谷的,所以,五臟精氣宜盈滿,但不能壅實不行。本節討論了奇恆之腑、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特點。因此臨床上六腑以滿而不通為其主要病理特徵,多見食積、便秘、癃閉、黃疸、水腫等實證病變,故...閱433轉1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10黃帝內經中獨取寸口脈診察臟腑疾病的原理黃帝內經中獨取寸口脈診察臟腑疾病的原理。(2)氣口亦太陰也:氣口本為手太陰肺經所過之處,然足太陰脾布行胃氣,脾氣上歸於肺,而後經肺布散全身,故氣口亦為足太陰脾之所歸,反映脾胃後天之本的盛衰狀況。其基本理由有二:①寸口部位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肺經起於中焦脾胃,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經肺氣之宣發,輸布到全身,而脾胃是五臟六腑...閱160轉2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9黃帝內經中認為的地域差異性及其不同致病特點黃帝內經中認為的地域差異性及其不同致病特點。地勢低下,水土潮濕,霧露經常聚集。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潮濕,物產豐富,所以人們的食物種類很多,生活比較安逸,並不感覺煩勞,這裡發生的疾病,多是痿弱、厥逆、寒熱等病,這些病的治療,宜用導引按的方法。本節論述了地域差異性及其不同致病特點,分析了五方的地勢不同而有地理、氣候、物產...閱227轉1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9黃帝內經中製作湯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黃帝內經中製作湯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黃帝問道:怎樣用五穀來製作清酒、醪酒及醴酒這些用於治病的酒類呢?黃帝問道:上古時代,聖人雖然製成了清酒與醪酒、醴酒,但卻製成而不用,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聖人釀製清酒與醪酒、醴酒是用來作為治病而預備的,由於那時的人們淳樸淡泊、精神健旺,沒有什麼需用酒劑才能治療的疾患...閱166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9黃帝內經中病人神機對療效的影響原文從「形弊血盡而功不立」一句引出了「神不使」的重要觀點,從而強調病人「神使」或「神不使」是影響臨床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神,是指精神、神氣、意志,這些都來源於神機,是神機外在的反映,也就是人體生理功能、生命活動的總體現。由於神機的作用是以精氣、營衛為其物質基礎的,所以經文明確指出:「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閱33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9黃帝內經中醫患標本關係在治療中的作用黃帝內經中醫患標本關係在治療中的作用。原文說:「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說明醫患之間存在著標本關係。「病為本」的「病」,是指病人的病情,也包含病人的神機。疾病治療效果的好壞,絕非僅取決於醫生一方,誠然,醫生精湛的醫技,特效的藥物,完善的醫療條件是有效治療的必要保證,但「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而病不愈...閱25轉6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8黃帝內經中水腫病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法和護理黃帝內經中水腫病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法和護理。本節論述了水腫病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法和護理。這是治療水腫的基本方法,通過利尿,可將瀦留於體內的水濕排出體外,腎主水而為胃之關,尿液的排泄賴腎的氣化功能,因此,「潔凈府」是水腫病治氣的又一方面。水液的代謝過程,是陽氣與陰精相互作用的過程,此護理措施則是著眼於陽氣,助陽氣...閱312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8黃帝內經中診法察神的重要性黃帝內經中診法察神的重要性。(4)神轉不回: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概括。本節主要講述了診法察神的重要性。察神指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識活動為重點,是判斷臨床預後、生命活動的重要環節,依據中醫診法,尤其是色脈相參而將人體神氣分為「有神」、「無神」和「假神」三種。有神,或稱得神,指病人目光明亮、神志清楚、面色紅潤、語言清...閱61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8黃帝內經中根據面色的變化診察疾病的要領黃帝內經中根據面色的變化診察疾病的要領。(6)重陽、重陰:男子(陽人)病色見於左側(陽位)叫重陽,女子(陰人)病色見於右側(陰位)叫重陰。面色的變化,表現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各有其審察主病的要領。病時,面色色澤發生變化,稱為「病色」。竊思經言,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非特明其色,且明其病也,亦非特明其色,明其病,且明...閱73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7黃帝內經如何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判斷預後的診斷意義黃帝內經如何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判斷預後的診斷意義。運用奇恆的方法,從手太陰肺經寸口脈來研究,出現「所不勝」的脈象叫做逆,預後多不良;出現「所勝」的脈象叫做從,預後良好。本節論述了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判斷預後的診斷意義。健康人的正常脈象稱為平脈。脈象有胃、神、根,說明機體陰陽平衡,尚無內外致病因素的干擾。所以根據脈象變...閱91轉23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7黃帝內經中診脈的最佳時間以及四診合參的重要意義黃帝內經中診脈的最佳時間以及四診合參的重要意義。岐伯回答說:診脈通常是以清晨的時間為最好,此時人還沒有勞作,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飲食尚未攝取,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因而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此時病人剛剛睡醒,沒進飲食,尚未勞作,環境安靜,陰氣未被擾動,陽氣未被耗散,陽氣從陰出,經...閱227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7黃帝內經中有關診法的原理及應用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脾胃不能藏納水谷精氣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氣失守,肛門不能約束的緣故。腎位居於腰,故腰為腎之府,若見到不能轉側搖動,是腎氣將要衰憊。岐伯說:脈氣與四時陰陽之氣相反,諸有餘皆為邪氣盛的表現,諸不足皆為血氣消損的表...閱107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6黃帝內經中認為脈應陰陽四時的道理黃帝內經中認為脈應陰陽四時的道理。是知(16)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四時陰陽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時間和規律的,人體脈象的變化,亦與之相應,脈象變化與四時陰陽不相適應,即是病態,根據脈象的異常變化就可以知道病屬何臟,再根據臟氣的盛衰和四時衰旺的時期,就可以判斷出疾病和死亡的時間。陰陽的盛...閱256轉1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6黃帝內經中五臟脈象主病及外感病傳變機理及治療法則黃帝內經中五臟脈象主病及外感病傳變機理及治療法則。(9)小腸為之使:心與小腸為表裡,所以稱小腸為心使。如其脈軟而散的,則胃氣不足,當病食入而病,吐出乃止的食痹病。本節論述了五臟脈象主病及外感病傳變機理、治療法則等。對於「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是因為心開竅於舌,舌的變化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心與舌體經過經脈相互聯...閱78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6黃帝內經中的色脈合診法和尺膚診法黃帝說:有舊病又有五臟感觸外邪而得的新病,都會影響到脈色而發生變化,怎樣區別它是久病還是新病呢?驗看它的脈象與面色都失於正常的,乃是久病;驗看它的脈象與面色都不失於正常的,乃是新病。色發於臟,面部皮膚的色澤是臟腑氣血之外榮,二者均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和運行情況,色脈合診可以辨別新病和久病。脈象和尺膚是相應的,脈來得急促...閱483轉2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5黃帝內經中寸口脈多種具體脈象的變化及主病黃帝內經中寸口脈多種具體脈象的變化及主病。發現數動而見一次歇止的脈象,是病在陽分,為陽熱郁滯的脈象,可出現泄利或大便帶膿血的疾病。診察到各種有病的脈象而切按時,如見澀脈是陽氣有餘,滑脈為陰氣有餘。因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脈象的形成與心臟的搏動、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直接相關,而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內連臟腑,外達肌表,...閱68轉18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5黃帝內經中以脈律來判斷平脈,病脈,死脈的診脈方法黃帝內經中以脈律來判斷平脈,病脈,死脈的診脈方法。平人就是無病之人,通常以無病之人的呼吸為標準,來測候病人的呼吸至數及脈跳次數,醫生若是無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來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這是診脈的法則。平脈,就是正常人的脈象。脈須有胃氣,胃為水谷之海,後天之本,是氣血之源,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少胃氣則病,無胃氣則死,...閱185轉2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5黃帝內經中脈以胃氣為本的重要性及其四時五臟病死脈表現胃氣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五臟經脈之氣的變化而表現出平、病和死脈。而脈中的氣主要是營氣,營氣的生成來源於水谷,如《靈樞營衛生會》所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3)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五臟之氣必須有胃氣才能行於脈中,以發揮濡養機體的作用。「弦多胃少」說明胃氣不足,真臟之氣的脈象表現相對明顯,而「但弦無...閱130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4黃帝內經中的虛里診法及其主病胃經的大絡,名叫虛里,其絡從胃貫膈而上絡於肺,其脈氣出現於左乳下,搏動時手可以感覺得到,這是積於胸中的宗氣鼓舞其跳動的結果。其中,邪熱過亢,虛里動甚多為大實,如胃中有火、驚傷憤怒、酗酒縱慾皆可引起,而心氣不斂,宗氣大泄則為大虛,如心陽欲脫、正氣將絕等,大實之兆寸口必應有力,大虛之徵寸口則顯無力,因此診虛里動甚又需參以...閱43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4黃帝內經中寸口脈的診脈法黃帝內經中寸口脈的診脈法。在《內經》中,寸口脈診脈法與三部九候(天、地、人)診脈法及陰陽(人迎,寸口)脈診法並存,至王叔和《脈經》對寸口脈診脈法有較大的發揮,也是目前的主要診脈法。寸口診能被臨床最多採用,除了切按便捷以外,亦與其所屬經脈有關,由於寸口是屬於手太陰肺經所過的部位,肺朝百脈,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都與肺氣有...閱708轉9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4黃帝內經中脈證相兼診病及脈反四時和真臟脈與胃氣的意義黃帝內經中脈證相兼診病及脈反四時和真臟脈與胃氣的意義。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胃氣化生於水谷,如脈無胃氣也要死亡。脈象的真假是指脈象與病證的屬性是否一致。脈以胃氣為本,胃氣是平人的常氣,是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的大源,胃氣的有無盛衰實質就是機體新陳代謝機能的強弱盛衰,而新...閱227轉11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3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平脈,病脈,死脈的區別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11),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14),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夏天以胃氣為本。同時也指出五臟平、病、死脈的區別,關鍵在於胃氣的多少、有無,其中心思想是強調脈以胃氣為本的重要意義。胃氣的盛衰關係到臟腑機能的強弱及生命之存亡,臨證診察胃氣之盛衰,對於判斷疾病的凶...閱58轉10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3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對應四時的脈象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對應四時的脈象。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9)。(6)氣泄:指矢氣。(9)上氣見血,下聞病音:氣逆咳血,下聞喘息之聲。黃帝問道:春季人的脈象如弦,請說說這個弦脈是怎樣的吧?蓋和緩為土,即是胃氣,有胃氣而合時,便為平脈。其弦、鉤、毛、石之太過不及,病亦猶是,不但不見春弦之太過不及,...閱315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3黃帝內經中五臟自身臟氣的傳變以及與時間五行屬性的相互變化關係黃帝內經中五臟自身臟氣的傳變以及五臟與時間五行屬性的相互變化關係。氣指病氣,其所生指病氣的來源,如肝病的病氣來源為心、心病的病氣來源在脾等。原文明確指出,肝木的病氣留止在母行臟氣的腎水(肝「氣舍於腎」)、心火的病氣留止在母行臟氣的肝木(心「氣舍於肝」)、脾的病氣留止在母行臟氣的心火(脾「氣舍於心」)、肺的病氣留止在母...閱296轉7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2黃帝內經中認為真臟脈是五臟真氣敗露的脈象黃帝內經中認為真臟脈是五臟真氣敗露的脈象。獨現就是病氣戰勝了臟氣,所以說要死亡的。真臟脈是五臟真氣敗露的脈象,五髒的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由於該臟精氣衰竭,胃氣將絕,而各顯現出特別的脈象,但均有「胃、神、根」的脈氣,尤其沒有從容和緩之象。胃氣即人之陽氣,陽氣衰則胃氣弱,陽氣敗則胃氣絕矣,此即死生之大本也。所謂凡陽有五者...閱207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2黃帝內經中的脈時相應關係《素問至真要大論》以六氣理論闡發脈時順逆的關係,原文說:「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其脈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內經》論脈時關係雖有陰陽五行六氣之不同理論,其理論卻是一致的,都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突...閱233轉12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1黃帝內經中診法的要點,體質與發病的關係黃帝內經中診法的要點,體質與發病的關係。所以夜間遠行勞累,就會擾動腎氣,使腎氣不能閉藏而外泄,則氣喘出於腎臟,其偏勝之氣,就會侵犯肺臟;渡水而跌仆,跌仆傷骨,腎主骨,水濕之氣通於腎,致腎氣和骨氣受到擾動,氣喘出於腎和骨。喘,文中指脈喘,經脈主氣血運行,肺主氣,心主血主神志,居處環境、動靜勞逸、身體強弱以及精神活動等狀況...閱19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1黃帝內經中氣口決死生的原理氣血陰陽平衡,則表現在氣口的脈搏變化上,氣口的脈搏,可以判斷疾病的死生。水液入胃以後,游溢布散其精氣,上行輸送與脾,經脾對精微的布散轉輸,上歸於肺,肺主清肅而司治節,肺氣運行,通調水道,下輸於膀胱。「氣口決生死」機理有三:一是因為寸口的部位在肺經上,肺主治節朝百脈,各個臟腑的盛衰情況在肺經上有所表現。二是因為寸口最能...閱355轉4評0公眾公開15-12-25 07:01黃帝內經中三陰三陽經的脈象特徵黃帝內經中三陰三陽經的脈象特徵。(2)表裡:指經脈之表裡,此處指太陽與少陰為表裡。(7)象三陽而浮:形容太陽之脈象陽氣浮盛於外。太陽經脈偏盛,則太陽之脈獨盛,發生厥逆、喘息、虛氣上逆等癥狀,這是陰不足而陽有餘的緣故,表裡兩經俱當用瀉法,取足太陽經的束骨穴和足少陰經的太溪穴。岐伯說:其脈象似三陽之氣浮盛於外,所以脈浮。本...閱300轉14評1公眾公開15-12-25 07:00黃帝內經中的五行學說及五味治病的原理本節論述五臟與時令關係、五臟病特點及五味治病的原理。在其通應的時令中,相應的臟表現為臟氣旺盛,又作五臟旺於四時,即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如果臟時不相應,時氣盛而臟氣弱,不能適應環境變化,時氣又可循臟時相關的途徑損傷相關臟氣,即所謂的「四時之氣,更傷五臟」。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閱23轉5評0公眾公開15-12-25 06:59
推薦閱讀:

道教法印,通靈印、八史印和驅鬼諸印介紹,起具體作用解讀
面相解讀!你的「天庭」飽滿嗎?
相宅者說 解讀藏風聚水的中國建築文化 魏憲田
解讀:註定會長壽的面相 [圖文]
何知歌解讀

TAG:圖書館 | 黃帝 | 解讀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