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養生的理論與原則
祖國醫學理論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自然氣候的變化,關係於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於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調。因此,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變化是同一道理。同時又認為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通應的,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應」和「人與天地相參」的「天人一體」觀。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裡的日月,是指日月的運行,也就是天體的運動、氣候的變化。
「天、地」,古人是指整個自然界而言,「天地一體」就是說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關於這一點,早在《黃帝內經》里就有明確論述,如《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指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這就是說,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之間都是互相影響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目互依存的。天地之間有四時五行的變化,產生各種不同的氣候,在不同的氣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長、發展、消亡的過程,人體五臟也有不同的變化,產生喜怒悲憂恐五態。「四時」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它的形成還得從我們生活的場所——地球說起。
地球每365日5時48分46(或45)秒繞太陽公轉——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年;同時,地球本身還在自轉,每24小時轉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轉軸和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有66.5°的交角,於是在公轉過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離太陽近些,有半年是南半球離太陽近些。在北半球的夏至,太陽直射在北緯23.5°緯圈上,在北半球的冬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的緯圈上,其他時候,太陽直射在這兩個緯度帶之間,春分和秋分,太陽兩次過赤道天頂,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地球公轉一周,太陽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一個來回,世界各地受陽光照射的情況也隨之出現有規律的變化,這就形成了有規律的季節交替。
四個季節里氣候各有特點,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這四個季節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沒有生長,就無所謂收藏,也就沒有第二年的再生長。正因為有了寒熱溫涼,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關於這一點,中醫學是這樣解釋的,如《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謂「四時陰陽」,指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於一年中陰陽氣消長所形成的,故稱「四時陰陽」,例如冬至一陽生,由春至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一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由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生長的規律,因而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根本,即指萬物生和死的本源。
「六氣」是指自然界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這六種氣候是一年四季氣候消長進退變化中產生出來的,它們雖然各有特點,但又是互相調節的,因為有了這六種正常的氣候變化,才有一年溫、熱、涼、寒和生長收藏的陰陽變化,所以自然界的氣候可以互相調節,以利萬物的生長發育,並使整個自然界氣候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一整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是有規律的,遵循和利用這個規律,維持陰陽動態平衡,對人類有益,破壞這個平衡,則會「災害至矣」。
不難看出,人與自然界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界的複雜變化,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方面。關於這一點,《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這裡的東、南、中、西、北是五方,風、熱、濕、燥、寒是謂五氣;木、火、土、金、水,是謂五行,酸、苦、甘、辛、咸是謂五味;肝、心、脾、肺、腎是謂五臟,這裡的五臟,中醫認為是代表了人體以五臟為主體的適應自然五方、五氣變化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人體的五大系統與自然界的五方、五氣、五行等密切聯繫起來,形成了人與自然密切聯繫的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了人與自然統一的觀點。其理論意義是:
在生理方面,不僅要從人的整體活動中去認識、研究各臟器的功能活動;還要看到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病理方面,不僅要從整體來分析、研究局部的病變,還應注意到自然變化對疾病的影響;在診斷方面,不僅不要孤立地看病,而應當看到整個病人,還要看到病人與自然的關係,因而在治療上,就必須從局部推測整體,從整體來調整局部的病變。那麼,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又是如何具體地影響人體的呢?
第一,四時對人體精神活動的影響。
在醫學名著《黃帝內經》里專門有一篇是討論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精神活動影響的,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對於此篇,《黃帝內經直解》指出:「四氣調神氣、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態也。」著名醫學家吳鶴皋也說:「言順於四時之氣,調攝精神,亦上醫治未病也」,所以篇名川「四氣調神」。這裡的「四氣」,即春、夏、秋、冬四時氣候;「神」,指人們的精神意志。四時氣候變化,是外在環境的一個主要方面,精神活動,則是人體內在臟氣活動的主宰,內在臟氣與外在環境間取得統一協調,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第二,四時對人體氣血活動的影響。
祖國醫學認為外界氣候變化對人體氣血的影響也是顯著的,如《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里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位而衛氣沉。」意思是說,在天熱時則氣血暢通易行,天寒時則氣血凝滯沉澀。
中醫認為,氣血行於經脈之中,故氣候對氣血運行的變化會進一步引起脈象的變化,如夏天氣溫高、氣壓低,氣溫高則人體經常出汗、使脈管易於擴張,氣壓低則外界阻力減弱,這就形成了夏天的特有脈象??微鉤,即中醫所說的洪脈。而冬季則相反,冬天氣溫低,氣壓高,由於氣溫低,人體經常處於緊束狀態,脈亦呈現緊象,氣壓高則血液流向體表時,受到外界的阻力增大,則脈因之而沉,從而形成了深沉有力微石的冬脈。
不僅夏天、冬天的氣候對脈象有影響,即使是春天、秋天的氣候變化亦影響於脈。關於這一點,在《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里,曾有過形象生動的描述,意思是說,在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間的一切變化,都是與陰陽的變化規律相應的,例如從春天的溫暖,發展為夏天的暑熱;從秋天的涼風勁急,演變為冬天的寒風怒號,四時氣候這樣變化,人的脈象也相應地上下變動。所以春季的脈象,如規之圓滑;夏季的脈象,如矩之方盛;秋季的脈象,如衡之平浮;冬季的脈象,如權之沉下。四時陰陽氣的變化情況是,冬至節後的45天,陽氣微上,陰氣微降;夏至節後的45天,陰氣微升,陽氣微降。陰陽氣的這種升降變化有一定的時期,因之脈象的變化也應期與之相應的變化。
《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里還說:四時的脈象,春脈浮而滑利,好像魚兒游在水波之中;夏脈則在皮膚之上,脈象盛滿如同萬物茂盛繁榮;秋脈則在皮膚之下,好像蟄蟲將要伏藏的樣子;冬脈則沉伏在骨,猶如蟄蟲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們避寒深居室內。
以上充分說明了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對人體氣血經脈的影響是顯著的。若氣候的變化超出了人體適應的範圍,則會使氣血的運行發生障礙。如《黃帝內經》里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這裡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襲於脈外,使血脈流行不暢;若寒邪侵入脈中,則血病影響及氣,脈氣不能暢通,就要突然發生疼痛。
第三,四時對五髒的影響。
在《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里曾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的問題,即五臟和自然界四時陰陽相應,各有影響。在《內經素問·六節臟象論》里則具體他說:「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此外,在《黃帝內經》里還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的明文記載。
事實上,四時氣候對五髒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就拿夏季來說,夏季是人體的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尤其是室外活動特別多,而且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再加上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特別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這樣,就使得體內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環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臟的負擔特別重,如果不注意加強對心臟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損害。由此可見,中醫提出「心主夏」的觀點是正確的。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在我國古代,對一年季節的劃分,向有四季和五季兩種方法,因人體有五臟,故常用五臟與五季相配合來說明人體五髒的季節變化。
第四,四時對人體水液代謝的影響。
關於這一點,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過論述,如《內經靈樞·五癃津液別》篇里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意思是說,在春夏之季,氣血容易趨向於表,表現為皮膚鬆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於里,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溺等,以維持和調節人與自然的統一。
第五,四時對人體疾病的影響。
祖國醫學是非常重視四時氣候對人體疾病影響的,如《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里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意思是說,大多數疾病的發生,都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界六淫氣候的變幻和轉化所致。古人將「風寒暑濕燥火」總稱為「六氣」。六氣是氣候變化的正常現象,對一切生物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氣候正常,人又順之,則兩相得宜而健康成長;如果人不能順應四時六氣而逆之,就會出現賊害現象而罹致疾病。另一方面,如果四時氣候不按一定的順序和程度發展,則可發生太過或不及,就如《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里所說:「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凡時令已到而相應的氣候未到,或時令未到而相應的氣候先到,這些反常現象對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古人稱這種太過與不及的風寒暑濕燥火為「六淫」。《內經素問·六節臟象論》里說:「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為非常,非常則變矣,變至則病」。意思是,人若與天地四時之氣不相應,則將發生疾病。
一般他說,六淫邪氣致病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六淫邪氣多從皮毛或口鼻侵入人體,都從外部感受而發病,故把六淫列入外因中,並將六淫引起的疾病統稱外感病。二是外感病的發生往往呈季節性,如春多風病,夏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可見它與時令關係比較密切,故又稱「時病」。三是六淫致病,病初常有發熱,故又有「外感熱病」之稱。四是由於時令不同,不同的氣候變化將影響不同的臟腑,如《內經素問·咳論》里說:「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本句大意是,人與自然界是相參應的,所以五臟各在其所主的時令,感受寒邪而致病,其輕微的,則為咳嗽,病邪較重的,則邪氣入裡面發生腹痛和腹瀉。因此,當秋天的時候,肺先受邪氣;春天的時候,肝先受邪氣;夏天的時候,心先受邪氣;長夏的時候,脾先受邪氣;冬天的時候,腎先受邪氣。五是風寒暑濕燥火在致病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影響,互相轉化,劉河間曾倡「六氣皆能化火」之說。
六淫致病,主要是上述五個特點,雖然是古人樸素的宏觀的臨床觀察,但確乎真實地反映了客觀實踐。下面僅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六淫邪氣對人體的致病情況;
第一,邪氣不同,致病特點不同。
如風邪的性質是動而不居,變化不定,為百病之先導,如《內經素問·風論》里說:「風者善行而數變……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指出一年之氣候中,風無時不有,而四季中的溫熱寒涼之氣多依此而侵襲人體,發生疾病,諸如風濕、風寒、風熟等無不皆然,所以說為「百病之長」。其致病特點,首先易侵於侵犯的體表,如《黃帝內經》里說:「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若風木之氣太過,則會進一步影響脾土致病,如《黃帝內經》里說:「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對於寒邪為病,《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則會影響心受病,如《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里說;「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暑邪致病的特點是令人多汗耗氣,如《黃帝內經》里說:「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其發病癥狀多有心神悶亂,甚則暴死,若火熱之邪太過,則肺受病。
對於濕邪致病,中醫認為「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又認為「因於濕,首如裹」,這些都反映了濕邪致病有重濁粘滯的特點。
以上論述說明了六淫邪氣由於性質不同,致病特點亦不同,中醫學的「審因論治」即是從此出發而制定的治病法則。
第二,季節性多發病。
季節性發病是說,因為四時氣候有異,每一季節各有不同特點,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還有些季節性多發病。如《黃帝內經》里說:「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等。不僅如此,中醫還注意到四季發病的相互影響問題,如《黃帝內經》里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意思是,若冬天傷於寒邪,至春季發為溫病;春天傷於風邪,到夏季發為飧泄;夏天傷於暑邪,到秋天發為瘧;秋天傷於濕邪,冬季發為咳嗽。
由上可知,《黃帝內經》里所說的「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的確是科學的,如果人們對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象因素適應不良,代償不全,則可導致病理狀態。六淫作為病因刺激作用於人體的方式不外乎二種:一種是上述氣象因素先通過某些中間環節,然後再作用於人體而表現出季節性來,以昆蟲為媒介的急性傳染病是最好的例子。瘧疾多見於夏秋兩季,這與自然界蚊蟲孳生的條件有關。恙蟲病的流行與恙瞞的生長季節有關,故多見於六月至九月之間。其他如流行性腦脊膜炎多見於春季而屬春溫,流行性乙型腦炎多見於長夏季節而稱為暑濕。另一種是氣象因素直接作用於人體感受器而產生生理的或病理的效應,其中機理當然比較複雜,但現代科學也有不少研究資料可供佐證。一般有以下幾個作用環節:
第一是通過皮膚感受器接受氣象因素的刺激。
在人的皮膚內密布著多種感受器,它們能將作用於它的各種物理刺激轉變成神經衝動,通過中樞神經與全身發生聯繫,藉以調節機體內外環境之間的平衡。人的皮膚溫度直接受氣象條件和熱輻射的影響,它是與體溫調節過程和保持熱平衡有密切關係的基本生理學指標之一。氣溫的高低能直接影響到人體各器官、各系統的變化。當夏季炎熱天氣,如氣溫高於30℃時,人體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適應性反應,適應不良時,則導致疾病。例如,在高溫環境中,中樞神經系統往往可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共濟失調、反應遲鈍、動作的準確性降低、嗜睡、致使工作能力降低並易發生工傷事故等。此時免疫力降低,血中球蛋白減少。心血管系統可見血溫增高、血濃縮、粘度增大,心率增加、血壓波動,心電圖往往有所改變。由於大量出汗和氯化鈉喪失的緣故,可見胃液中PH值降低。這類變化如果持續較久而沒有得到良好的代償,則可導致多種病理性反應。在美國有些地方、夏天遇上「熱波」過境,心血管病發作和猝死激增,並且「熱波」期越長,悲劇越多。中醫以暑為夏季之主氣,夏天易患暑熱,暑月中寒及中暑之類的疾病是有其生理與病理學基礎的。
反之,在冬季嚴寒環境中,如果氣溫低於7℃時,人體同樣會產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由於寒冷作用於皮膚溫熱感受器引起皮膚血管收縮,血液經皮膚的速度減慢,肢體亦相應蜷縮,因而機體散熱減少。因皮膚遇冷就收縮緻密,緻密則無汗。與此同時,肝臟動員糖原的分解和甲狀腺機能增強,總代謝增強,使人體產熱量增加,如果這種適應反應發生障礙,或雖經代償仍不足以抗拒寒邪時,則可產生寒病。
第二是通過視覺接受光線刺激。
現代動物學比較詳細地研究了受光周期控制的多種現象,如有人觀察到在自然及實驗條件下,光線的變化對許多脊椎動物的繁殖現象是一個有力的刺激。季節可以造成生長激素和生殖腺激素的波動,它們在春天迅速增加,這主要是由於日照長度增加引起的。他們認為,光線對生殖器官的影響是通過眼睛及前部垂體腺的「中間作用」。光線還可能有直接作用,甚至胎兒發育也受紫外線照射的季節性差異的影響。有人統計,5歲以內的孩童,在冬季出生的,齲齒和佝僂病發病率比夏季出生的高一倍多。還有人認為,植物、動物,甚至人類的晝夜生理變化也與光線有關。
第三是通過耳內的感受器接受氣象因素的刺激。
有人觀察到,家兔血壓在氣壓降低時降落,氣壓變化對母牛的產奶有影響,這些事實表明:氣壓可以引起體內複雜的生理反應。
第四是通過鼻腔及其粘膜接受氣象因素的刺激。
長期的冷刺激可使鼻粘膜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少,形成乾裂。有人指出,鼻粘膜分泌較多時與其中抗體濃度的增加是平行的。也有人認為,鼻粘膜分泌之抗體與血清中的分泌是平行的。因此,當相對濕度降至30%以下時,能使上呼吸道粘膜出現乾燥不適感,並可產生粘膜的破裂和感染,中醫稱秋為燥金之令,常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是有科學根據的。
第五是內分泌系統參與了反應。
當寒流來到時,可有利尿現象。這似乎由於,至少部分是由於垂體後葉抗利尿素髮生波動的緣故。此時還可以看到甲狀腺濾泡內毛細血管高度充血,濾胞中膠質消失。
寒冷刺激時還可見到尿中17一酮類固醇波動,這是由於氣象因素引起ACTH的波動而作用於腎上腺皮質的結果。
濕溫氣流可使飢餓動物的血糖降低,其波動範圍比冷濕或冷乾的影響為大,這是胰島素分泌發生變化的關係。
值得指出,氣象因素作用於人體的機理是非常複雜的,上述引證僅僅藉以證明六淫為病是有科學根據的。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一門新興的學科——「醫學氣象學」誕生了。這門學科是專門研究大氣環境對人體作用影響規律的一門邊緣學科,它的任務是探索自然和人工環境下人類生活的合適氣象條件,保護人類免受不良氣象條件的影響,並且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增強人的體質,防治疾病和促進人類的生產活動,自1956年以來,國際上曾陸續召開了專門的學術會議,進行了有關方面的研究和討論,目前這一問題正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
醫學氣象學主要認為以下氣象因素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構成影響:
氣溫:根據前蘇聯科學家的建議,依據不同的氣溫將天氣分為七類:極熱天氣,大於30℃;熱天氣,21℃~30℃;暖天氣,16℃~20℃;涼天氣,11℃~15℃;冷天氣,1℃~10℃;寒天氣,0℃~一9℃;極寒天氣,一25℃以下。
上述七類氣溫對人體的影響是顯著不同的,如高溫可使人「中暑」,低溫可使人「凍傷」、「休克」。一般他說,在適當濕度下,最適宜人體的氣溫是18℃~20℃。這個氣溫符合古人所說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寒溫中適,即指不冷亦不熱的氣候,這種氣候人們會感到很舒服。事實證明,長壽老人多的國家和地區氣溫都比較適中。
不但氣溫高低影響於人,氣溫的變化亦影響於人,人們常把氣溫變化用下列術語表示:
氣溫暴降——指氣溫降低超過4℃;
氣溫降低——指氣溫降低在4℃以內;
氣溫上升——指氣溫上升在1℃~4℃之間;
氣溫劇升——氣溫升高超過4℃;
一晝夜中由於地表受太陽輻射情況的變化,氣溫也隨之變化。一日內最低氣溫是在4~5時左右,氣溫最高在13~15時。天氣的急劇變化、氣溫的日變化輻度過大,都可使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尤其是老年人,由於其機體各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普遍減退,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的降低,使其對外界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明顯降低,因而容易生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氣濕:即空氣中的濕度,也就是空氣中所含水分多少。它是氣候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對人體的健康亦有很大的影響。
空氣中的水分,主要來自霧天、水面、潮濕的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水分蒸發。其表示方法是相對濕度,這是最常用的濕度指標,為空氣中絕對濕度與最大濕度之比,它能表示空氣中水蒸汽的飽和程度。在一定溫度下,相對濕度越小,則空氣中水分距飽和狀態越大,水分蒸發就越快。在任何氣溫條件下,潮濕的空氣對人體都是不利的。如在低溫時,潮濕加強了空氣對熱的傳導作用,使體熱大量散失,故在低溫潮濕的情況下,機體更易受寒冷的損害,易發生風濕病和支氣管炎。此外,潮濕環境對結核病、腎臟病、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等病患者都有不良的影響。倘若在熱環境中,相對濕度又太大時,有礙於機體蒸發散熱。由上可知,相對濕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大小,而要適宜。
現代氣象學認為,對人較適宜的濕度是:
在氣溫15℃~20℃時,相對濕度45%~55%;
在氣溫25℃時,相對濕度應為20%。
當濕度達到80%~100%時,空氣很少能再吸收水分;而濕度太低時,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乾燥,令人不舒服。夏季三伏時節,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
氣流:空氣流動形成氣流,適度的氣流使空氣清潔、新鮮,對健康有益。
由於各地氣溫不同,氣壓存在差異,因而空氣便由低溫高壓區向高溫低壓區流動。流動的方向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呈水平方向流動時稱為風,平常以「風速」、「風向」來表示氣流的狀態。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以8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來表示。
由於氣流的變化可影響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陳代謝和精神狀態,故氣流的大小和方位亦影響著人體健康。如熱風使人抑鬱不適,寒風迎面吹來則可引起異常不快;大風暴的來臨會導致大氣中含氧量下降,空氣中電離子平衡破壞,造成壓抑、緊張和疲勞的感覺。但溫和的風則相反,能使人精神煥發,輕鬆舒適。
氣壓:包圍在地球表面的大氣層,以其本身的重量對地球表面產生的壓力稱為大氣壓。通常以北緯45°的海面上。空氣溫度為10℃時的大氣壓力為標準大氣壓,為101.3千帕(760毫米汞柱)。
氣壓也受地面溫度的影響,地面溫度增高時,附近空氣密度減少而氣壓下降,反之則氣壓上升。氣壓與人體健康亦有密切關係。一般他說、氣壓越低、空氣的密度越小、人所吸入空氣的含氧量就越少。所以在低氣壓的情況下,人會惑到憋氣、難受。在低氣壓下,還會使大腦興奮性增強,人不易入睡,休息不好。若氣壓過低,可發生高山病或航空病。
還需指出的是,日照、太陽黑子的活動亦與人體健康有關。總之,各種氣象因素皆對機體有其特殊的影響,這也為四時養生奠定了理論基礎。「四時之法成」所謂「四時之法成」,是說人類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春、夏、秋、冬,四時自然氣候的變化,與人的生命活動也是對立著的兩方,人體必須適應四時氣候變化來維持生命活動。否則,人體生理節律就會受到干擾,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就會降低。即使不會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會導致內臟功能失調而發生病變。故《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明確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段文清楚他說明了人們在養生中要順從四時陰陽這個根本。圍繞著「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的基本觀點,討論了養生的原則,提出了平調陰陽、以合四時的理論,即主動調節內臟與外部環境的協調,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如果不順從四時陰陽,人又會怎樣呢?《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大意是:若在春天不好好養生,違背了春生之氣,體內的少陽之氣不能生髮,就要發生肝氣內郁的病變;若在夏天不注意保養,違逆了夏長之氣、太陽之氣不能生長,就要發生心氣虛的病變;到了秋天,若違逆了秋收之氣、太陰之氣不能收斂,就要發生肺熱脹滿喘息的病變;到了冬天,不好好養生,違逆了冬藏之氣,少陰之氣不能閉藏,就要發生腎氣不能蓄藏的病變。這段話告誡人們,若破壞了五臟適應四時陰陽逆變的正常規律,不可避免地要導致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失調而發生病變,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中醫養生學把適應四時陰陽看作是一切生物維持生存的重要條件。所謂「適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觀規律。
這裡所說的「適者生存」的「適」,主要指要適應自然界的氣候環境。現代科學認為,氣候環境主要取決於氣溫、氣濕、氣壓、風向、風速、降雨量以及太陽黑子、宇宙射線、星體運動等多種氣象因素。這些氣象因素可以通過下丘腦對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表了一篇題為《氣候和健康》的政府報告,報告中把複雜的氣候劃分為六個相:一相,天空少雲,氣溫涼爽適宜,氣壓高,有適當風力;二相,氣候溫和,晴朗,氣壓高,風小;三相,氣溫上升,氣壓穩定,雲層高,風小;四相,天氣潮濕,或開始降雨,氣壓下降,雲層變厚,風勁吹;五相,降雨,伴隨寒冷的陣風,氣壓急劇上升,溫度下降;六相,氣溫、濕度均下降,氣壓上升,雲層變薄。
報告中指出,二相是最適合人類健康生活的氣候相;從三相向四相過渡的階段,是最惡劣的氣候相。報告認為,三相氣候環境會引起正常人身體和精神上的不適,會使一些兒童出現程度不同的學習障礙。在四相氣候環境中,偏頭疼患者往往疼痛加劇,潰瘍病患者往往在這時發生消化道出血。五相又被稱為「騷動氣候相」,因為此種氣候又往往使正常人感到煩躁不安,人們在這種氣候環境中,往往肌肉痙攣性疾病加重,而冠心病人的病情惡化反而減少。而在三、四氣候相的轉化階段,則會出現肌肉放鬆,從而肌肉痙攣性疾病減輕,有利於產婦分娩,而冠心病人則往往在這個時期頻繁發作心絞痛,甚至出現心肌梗塞,危重病人往往在這個過渡時期結束生命。
由上可知,無論是中醫學,還是現代科學,都以為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命活動皆產生極大的影響,人們必須順時養生。所謂順時養生,即是在祖國醫學「天人相應」理論指導下,按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調節人體,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一種方法。換句話說,由於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而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的目的,實際上也就是充盛人體真元之氣,增強調節生命節律的能力,從而保持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正如張景岳所說:「六氣者,即化生精氣之六神也,生氣通天惟賴於此」。六氣充盛,生氣不竭是卻病延年的重要保證。那麼,人們又應怎樣順時養生呢?即四時養生必須遵循那些原則呢?
第一條原則:「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這是中醫養生學裡的一條極其重要原則,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所必須遵循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書的《黃帝內經》里提出,既然自然界的六淫邪氣是人體致病的重要因素,那麼,人們就必須重視對六淫邪氣的抗禦。正如《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的,對於聖人來說,不主張病後才治病,而主張未病先預防。假使等疾病已經發生了,而後才去治療,就等於口渴了才想到打井,不是太晚了嗎!
所謂「虛邪賊風」,是泛指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和有害於人體的外來致病因素,正如高世拭解釋說:「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虛邪賊風」,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風、寒、暑、濕、燥、火,因為這六種邪氣皆能致病,故須及時地躲避它。至於怎樣具體地躲避,將在二、三、四、五章里詳細論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條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這句話出自《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此為四時調攝的宗旨,它是根據自然界和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五臟盛衰的不同時間的特點狀態而制定的四時養生原則。正因為此句話非常重要,一些著名醫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高士宗在《素問直解》里說:「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此句的意思是說,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萬物生機盎然養生者就應該充養,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不斷旺盛起來,不要做損害體內陽氣的事;而在秋冬之時,萬物斂藏,此時養生就應順應自然界的收藏之勢,收藏體內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
而張志聰在《素問集注》里卻說:「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此句的解釋亦很有道理,如諺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夏天有陽虛內寒之調泄、而冬天不乏陰虛內熱之盜汗。因為陽虛於內,故要養陽;因為陰虛於內,故要養陰,只有這樣才能「從其根」。
張景岳則在《類經》里解釋說:「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其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泄,此陰脫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度,傷此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陽盛之為病也。」意思是說,若能在春夏之時養陽,可預防秋冬之寒病;而在秋冬之時養陰,可預防春夏之火症。張氏的註解體現了陰陽互根的觀點,因為養陽不能脫離陰,養陰不能脫離陽,即王冰所說:「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
現代人,以《黃帝內經析義》為代表,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概括為三種含義:一是適應四時的養生方法,生長屬陽,收藏屬陰,所以,春夏養生長之氣,即為養陽,秋冬養收藏之氣,即為養陰;二是養陽指養心、肝二陽臟;養陰指養肺腎二陰臟;三是養陽要順從陽氣生長的特點,使陽氣發泄;而養陰要順從陰氣收藏的特點,不要使陰氣發泄。
上述各種解釋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意義,不管哪種看法都旨在說明一點,季節不同,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就不一樣,人們只有在理論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含義,才能更好地去「順四時而適寒暑」。具體到春、夏、秋、冬四季,人們又怎樣養陽、養陰呢?《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有較詳細的闡述,現摘錄於下: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這是講的春天的養生之道,亦即春天的養陽之道。意思是說,春季正、二、三月,陽氣上升,萬物萌動,自然界呈現一片生機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著生髮之氣,萬物欣欣向榮;人們應當晚睡早起,闊步於庭院,披散頭髮,寬緩形體,以使志意充滿生髮之氣。對待事物,當生的不要殺害它,當給的不要剝奪它,當賞的不刑罰它,這就是適應春氣,調養人體「生氣」的道理。如果人體違逆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害肝氣。春季傷害了肝氣,到了夏季,就會發生寒病,這是因為人在春季養「生氣」不足,到夏季奉養「長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從原文來看,春天應陽主要體現在:「晚睡早起」:因為春天陽多而陰少;「廣步於庭」:因為「動則生陽」;「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滿生髮之氣,以適應天地間的生髮之氣;「夏為寒變」:夏季的寒病是由於春天沒有養好陽氣的結果。
上述原文從起居、運動、精神、疾病四個方面論述了保養陽氣的具體方法,雖然不很全面,其精神實質充分體現。
那麼夏季又應怎樣養陽呢?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症,奉收者少。」
這是講的夏天的養生之道,亦即養陽之道。意思是說,夏季的四、五、六月,陽氣已盛,萬物繁茂,自然界呈現茂盛華秀的氣象。天地陰陽之氣相交,萬物開花結實;人們應當晚睡早起,不要厭惡日長而使陽氣怠情;不要輕易發怒,神氣像草木華英一樣充滿;使陽氣能宣洩,好像有所愛在外而不抑鬱,這就是應夏季長養之氣,調養人體「長氣」的道理。如果人體違背了夏季長養之氣,就要傷害心氣,夏季傷害了心氣,到了秋季,就會發生瘧疾,這是因為人在夏季養「長氣」不足,至秋奉迎「收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從原文來看,夏天養陽主要體現在:「夜卧早起」:晚些入睡,以順應自然界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盛;「無厭於日」:不要厭惡日長而使陽氣怠情;「使華英成秀」:夏天,要調養自己的意志,使神氣充實;「秋為瘧症」:秋天所發瘧疾,是由於違逆了夏長之氣,夏季傷害了心氣的結果。
上述原文,又是從起居,精神,疾病等方面論述了保養夏天陽氣的具體方法,雖然亦不全面,但卻點出了問題的實質。
春夏已過,時至秋冬,養生的重點當又如何呢?先看秋天的養生之道: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這是講的秋天的養生之道,亦即秋天的養陰之道。意思是說,秋季七、八、九月,陰氣已升,萬物果實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態平定的氣象。秋風勁急,物色清明,肅殺將至。人們要早睡,並且要早起,雞鳴時即起;使志意安逸寧靜,以緩和秋季肅殺之氣的刑罰;應當收斂神氣,以應秋氣的收斂清肅;志意不要受外界干擾,以使肺氣清靜,這就是應秋季收斂之氣、調養人體「收氣」的道理。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生飧泄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收氣」不足,到冬季奉養「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從原文來看,秋天養陰主要體現在:「早卧早起」:早卧是避秋夜露寒,以適應陰長;早起,比春夏的早起要晚,亦因陰長之意。「使志安寧」:即使精神內守,而「神者,血氣也」,亦能養陰;「無外其志」:指不要讓自己的意志外弛,以順秋收之意;
上述原文主要從起居、精神方面論述了如何養陰,儘管不夠全面,亦體現了秋天養陰的思想。
冬天又怎樣養陰呢?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拆,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是講的冬天的養生之道,亦即養陰之道。意思是說,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陰氣盛極,萬物潛伏,自然界呈現閉藏的氣象。水冰地裂,萬物的生機沒有受到干擾,都潛藏起來;人們應當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陽升起後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靜,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氣內藏;應該避寒就溫,不要開泄皮膚出汗,致使陽氣頻數耗奪,這就是應冬季閉藏之氣,調養人體「藏氣」的道理。如果人體違逆了冬季閉藏之氣,就要傷害腎氣。冬季傷害了腎氣,到了春季,就要發生痿厥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冬季養「藏氣」不足,至春奉養「生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從原文來看,冬天養陰主要體現在:「早卧晚起」:早些睡,晚些起,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機潛藏,以適應自然界之閉藏,亦即養陰之意;「使志若伏若匿」:是指神氣內藏,亦是養陰之意;「無泄皮膚」:不要開泄皮膚出汗,是保護陽氣、津液不耗傷。
上述原文從精神、起居、運動方面論述了如何養陰,中心意思是要人們在冬天時,一定要讓陰精藏蓄於內。
總之,春天、夏天必須養陽;秋天、冬天一定要陰,這就是中醫養生學所說的「順時養生」,即四季養生的要訣。
第三條原則:要注意「五臟應五時」。
中醫學認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其含義是說春天肝臟功能旺盛、夏天心臟功能旺盛、長夏脾臟功能旺盛、秋天肺臟功能旺盛、冬天腎臟功能旺盛。
祖國醫學的這一獨特認識,已在現代時間生物學研究中得到了一些佐證,如動物肝細胞儲備的擴充,一月的量為七月的二倍。由於五臟在不同季節的功能盛衰不同,因此在養生上就要有側重點,即春天要注意養肝,夏天要注意養心,長夏要注意養脾,秋天要注意養肺,冬天要注意養腎。至於究竟怎樣養,在四季養生里分別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第四條原則:在換季時節要特別注意養生。
因為一些急症、重症病人,往往在節氣日前後發病,在節氣日前時死亡,即使是無病之人,若不注意在季節更換的時候好好保養,也會感到身體不舒服。但這裡所說的換季,不僅只指春、夏、秋、冬四個大季節的轉換,即使是小的節氣變換時也要注意養生。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黃河流域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化的發祥地,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逐步認識並掌握了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而二十四節氣正是勞動人民認識氣候變化的經驗結晶。
二十四節氣,實際上表示了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時進達的位置。因為地球公轉軌道的圓周是360度,所以每轉過15度,便是一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15日左右,全年恰好是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有著大體固定的日期。一般說來,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春回大地(「立春」)以後,雨水逐漸增多(「雨水」),氣溫回升,土地解凍,蟄伏在地下的冬眠生物出土活動(「驚蟄」)。「春分」以時,太陽直射的位置從赤道逐漸向北推移,白晝時間也愈來愈長,氣候由冬冷轉溫暖,草木開始繁榮,冬季蕭條的景象已經消失,極目遠眺,自然界的景象「清明」了。漸次,降雨更有增多,進入「穀雨」節氣,雨後百穀,此時節更適宜穀物的生長了。往時,自然界的植物和農作物欣欣向榮,繁茂生成,麥粒已經灌滿了漿,但尚未成熟,只是「小滿」。再過半月,待到「芒種」,麥類作物開始黃熟,就要動手開鐮收割了。「夏至」以後還得播種晚谷、玉米等作物,所以這時候是夏收夏種的大忙時節。「夏至」以時,天氣漸熱,進入了炎熱的夏天,先「小暑」,時「大暑」,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隨後溫度開始降低,暑氣漸消,「立秋」來到,進入「處暑」,這裡所謂「處」是躲藏、終止的意思。夏熱消退,秋意漸濃,氣溫急降,低空的水汽於夜間清晨在地面的木、葉等物體上凝成「白露」,隨著氣候的逐漸變冷,「白露」變成為「寒露」,繼而又凝成霜,「霜降」後,低溫將要危害秋收作物了。「立冬」以時,降雪始見,起初見「小雪」,之時是「大雪」,此時地面已可積雪,「冬至」了。再往後冬景更濃,「小寒」和「大寒」接踵而至,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由於二十四節氣是長期農業生產實踐中的產物,所以它的意義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密切聯繫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則是季節變更的轉折點,春分和秋分恰好是晝夜平分的兩個節氣,而夏至和冬至各表示炎夏和寒冬的來臨。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是說明冷熱的程度。白露、寒露、霜降一方面表示低層大氣中水汽的凝結現象,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溫度下降的程度。節氣中有關降水的是雨水、穀雨、小雪和大雪四個節氣,而驚蟄、清明、小滿與芒種則是反映物候特徵的。
上面我們詳細地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情況,目的是提醒人們在二十四節氣到來前後要注意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人、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例如,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在「白露」節氣時,病情一般逐漸加重;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死亡的高峰。最近,《美國醫學論壇報》載文披露了專家們的見解,「季節性情緒失常」的發病同人體內色胺酸或5-羥色胺的缺乏有關聯;病人常喜歡高碳水化合物(糖)食品,進而導致體重增加,肥胖又導致身體的懶散和乏力,據美國精神病學家們估算,約有5%~10%的美國人患有此病;另有15%的美國人有過「換季情緒低落」的體會。看來季節的變換、節氣的前後是易產生疾病的,那麼,又應如何養生呢?
首先在節氣前後思想上要做好準備,應盡量避免情緒衝動,做到情緒穩定和樂觀。若平時患有「季節性情緒失常綜合症」的,秋冬可用光照療法,或調整膳食成分:即在早餐時多吃些含蛋白質高的食物,而在晚餐時多食用些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因碳水化合物食品有鎮靜作用,這種吃法與常規的膳食搭配相反。
其次,在生活起居上宜謹慎,如按時睡眠,不要熬夜,身體不好的,最好不要上夜班;不要太勞累,要注意休息;飲食上不過飽過飢,要有規律;及時增減衣服,謹防六淫邪氣侵犯人體。大便應保持通暢,避免大便乾燥,但也要注意不要發生瀉泄的情況。
最後,可對症服些藥物,身體虛弱的可吃些能補充人體正氣的葯,以增強抗病能力。老年人往往多見脾、腎兩虛,因此宜吃點補腎、健脾的葯,如人蔘健脾丸、六味地黃丸等。
「順時養生」除了要貫徹上述四條原則外,「春捂秋凍」。「冬病夏治」等兩條原則也不容忽視,因為後面各季養生里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專門談了。儘管如此,「春捂秋冬」和「冬病夏治」仍是「四季養生要訣」里不能忽略的重要內容。發揮主觀能動性所謂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指要利用各種自然條件為人類自身服務,而不僅僅是要「順時養生」。中醫養生學一方面強調要適應自然,但另一方面又強調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正如《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里說:「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內經靈樞·正版》里也說:「人者,天地之鎮也」,這些論述都指出了在世間一切物質中,只有人類最為寶貴,只有人類能夠征服自然。道教名著《抱朴子內篇·黃白》里提出了中國古代養生史上一個最響亮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從而強調了生命之存在、年壽之長短,不完全取決於天命,還取決於自身,即首先要使人體正氣充沛。
正氣,其實質就是真氣,由於腎氣是真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腎氣的盛衰決定著人體生、長、壯、老、死的全部過程,又是機體抗病能力的源泉,因而中醫養生學把充實真氣、維護腎氣作為養生的根本原則。如《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淡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以及「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等養生措施,都是為了充實真氣、維護腎氣,從而提高機體自我調節的機能和抗病能力、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學雖然也提出養生要外避虛邪的侵襲,但畢竟是次要的,而且「避虛邪以安其正」(《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也是為了維護正氣,以免引起機體陰陽失調而發病。關於這一點。《內經靈樞·百病始生篇》里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
本段原文所指出的「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的理論,極其深刻地闡明了外感病的發病機理是關係到邪氣和正氣兩個方面。「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指出了人體只要正氣充盛,外邪就無從侵入,疾病也就無從發生。原文的「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說明了外來邪氣只有在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才能乘虛侵襲人體而致病。因此,正氣虛弱是疾病發生的決定因素,外來邪氣只是構成疾病的條件,這就是祖國醫學一再強調的內因為主的發病學理論。因此,中醫養生學特別注重培補人體正氣,因為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然,儘管疾病的發生以內因為主,但也並不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中醫所說的疫癘邪氣,因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在疫病發生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忽視。因此,預防疾病,除了充實正氣外,還要注意「避其毒氣」。
上述思想,在《黃帝內經》其他篇章中也還有不少論述,如《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里說:「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意思是說,儘管風邪是各種疾病發生的始因,但是只要人的神志安靜而無妄念,則腠理周密,雖有很厲害的邪氣侵犯,也不能為害,這是因為人體陽氣能循著時序變化以御外的原故。
既然正氣這樣重要,那麼,又怎樣培補人體正氣呢?
第一,要注意協調陰陽。
陰陽,是中醫學裡最重要的概念,它原屬於我國古代的哲學範疇,是對天地間萬事萬物。每種狀態中存在的兩種對立的組成形式的概括。所謂陽,一般是指活動的、上升的、明顯的、進行性的、機能亢進的,或屬於功能方面的;所謂陰,一般地是指沉靜的、下降的、隱晦的、退行性的、機能衰減的,或屬於器質方面的。舉例說「天為陽,地為陰」,因為天在上而清故屬陽,地在下而濁故屬陰;又比如」水為陰、火為陽」,因為水性寒而下走,故屬陰;火炎熱而上炎故屬陽。
所謂協調陰陽,就是要使陰陽平衡、穩定,其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問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其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關於這一點,在《黃帝內經》里早就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平,和也;秘,密也;平秘,即平和協調的意思;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動正常。離決,分離決絕。陰陽的協調破壞,到了分離決絕的地步,則精氣竭絕,生命終結。本句的意思是,只有陰陽和平固密,精神才能活而不亂,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也就竭絕了。這句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是對於人體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說明調和陰陽在保持人體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於養生來說,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內外協調平衡。怎樣使陰陽協調平衡呢?
一是要陰盛、陽盛、瀉其偏盛;陰虛、陽虛,補其偏衰。
中醫認為,陰盛、陽盛,皆為邪實之象,宜瀉其偏盛,若陽邪偏盛為實熱症,表現為大熱、大渴、大汗出,宜用「熱者寒之」以清瀉有餘之陽熱;陰盛為陰寒偏盛,為實寒症,宜用「寒者熱之」的方法,以溫散有餘之陰寒。而陰陽偏衰,主要包括陰虛和陽虛,皆為正虛之象,宜補其偏衰。陰虛、陽虛的形成是陰精陽氣化生不足或消耗過度所致的陰陽於虛症。陰虛可以概括為「精虧」、「血虛」、「津傷」等症;陽虛可以概括為「氣虛」、「氣陷」等症;陰虛、陽虛採取「不足則補」的方法,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
二是要交替運動平衡法。
即使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內部或生理功能之間交替進行鍛煉以克服偏用偏廢,達到自身協調平衡的健身運動方式。如腦力勞動者,應參加一些體力勞動,這樣既可保持腦力旺盛不衰,又可使體力增加,這就是「體腦交替」平衡法。又如「動靜交替」,是說人們既要經常參加運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又要注意「靜養」,因為「靜以養神」。總之,動靜不可偏廢,應動靜結合。如《類經附翼·醫易》里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二是要健脾養腎。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保養正氣,首先要健脾養腎。
脾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為它為倉廩之官,水谷之海、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生長發育,維持生命的一切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若脾胃虛衰,功能異常,供給減少或過多,人體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就將受到影響。所以,《黃帝內經》里說:「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說明人的衰老是先從陽明經脈開始的,其原因是因為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人的衰老首先表現在氣血供應的不足上。
古語有道:「民以食為天」,可見,吃是生命活動的表現,吃是健康長壽的保證。人若少進飲食或不進飲食就會造成精氣乏竭,勢必影響機體健康,甚至釀成生命活動的終止。而少進或不進飲食的關鍵,又在於是否有胃氣。故古代醫學家特彆強調「胃氣」的重要性,正如《中臟經》里說:「胃者,人之根本。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胃氣絕、五日死」。因此,要使人體正氣充實,必須經常注意培補人體的脾胃之氣。
由前所述,由於腎氣是真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正氣實質就是真氣,所以要增強人體正氣,必須補益腎氣。
在《黃帝內經》里,曾以男子八歲為一階段,以女子七歲為一階段,分別論述了人的生長壯老死的整個生命過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氣的關係極為密切,這主要是因為腎藏精,為先天之本;腎又為一身陽氣之根,它是全身各臟器的調節中心。若腎氣充實,人就處在生機勃勃的的青少年時期,腎氣虛衰,人就變老,甚至未到老年便老態龍鍾了,證見精神萎靡、頭昏耳鳴、腰膝疼痛、尿急尿頻,甚至失禁或隆閉等。
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第二點,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為我服務,即為人類的身體健康服務。事實證明,人類不僅能夠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且能夠掌握自然規律,能動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適合於生存。《呂氏春秋·盡數》里說:「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說明氣候條件對於人類的影響,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因此,人們要利用有利的氣象因素增強體質,恢復健康,避免不利氣象條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代著名醫家秦伯未就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的正常轉變來調養和治療疾病,他說:「老年人常見的痰飲咳喘,春夏減輕,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腎陽虛,濕濁凝聚為痰。臨床上常用溫葯調養,並且主張利用夏季陽氣最旺的時期來調理預防。又如血虛肝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產生頭暈、腦脹、目眩、耳鳴、精神疲倦等癥狀。這種癥狀的發生和氣候息息相關,故在冬季給予滋補,可以防止發病的機會。」
長期居住在人口稠密、交通繁雜的城市裡,人人都期望有一個安靜、舒適、優美、潔凈的環境,以保障正常工作,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在這方面,環境綠地就是保障我們能得到這種美好環境的重要措施。城市裡,植樹,栽花、種草對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氣候、減輕污染、保護人民健康都大有好處。因為綠化的環境能給人以清潔、舒暢、富有生氣的感覺,對人的心理可起到調節、鎮靜作用,能防暑降溫,有益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漫步綠林可調節精神,消除疲勞。可見,城市綠化的好處很多,這裡僅以綠地是氣候的調節器說明之。其主要調節作用如下:
我們的綠林能遮擋烈日,緩和溫度的變化;能大量蒸散水分,提高周圍環境的空氣濕度;還能阻擋風沙和灰塵、減輕沙塵飛揚。炎日暑夏,廣場空地上的烈日晒得你汗流浹背時,綠樹成蔭,涼爽宜人的環境常可為你消暑解乏,甚至會使你流連忘返。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時分,當城市街道的水泥、柏油路面還在散發著逼人的熱氣時,多樹的公園裡就已開始陰涼下來了。據側定,夏季綠林里的氣溫可比廣場空地上低2℃~5℃,相對濕度提高10%~20%。在稠密的建築群中,氣溫甚至可與林地上相差10℃左右。這就充分顯示出綠化的環境在改善城市氣候狀況中起著良好的積極作用。綠化的面積越大,降溫增濕的作用就愈明顯。
綠地調節氣候的效果以夏季最為明顯。夏季里,濃密的樹冠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相當多的一部分太陽輻射能,而吸收的輻射能又主要用於蒸騰和光合作用,所以綠地內空氣不致強烈增熱。而且,此時正在旺盛生長的樹木,就像一台台抽水機,不斷從土壤中吸取水分,通過枝葉向空中蒸騰,使綠地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增大10%~20%,這就造成了夏季綠地里有良好的小氣候環境。
此外,夏季綠地上,濃密的樹冠甚至能削減50%的風速,平靜無風的時間也比空曠地上長。因而,綠地的濃蔭可以有效地削弱風暴的吹襲。
綜上所述,環境綠化對改善氣候狀況有十分明顯的功效,所以在城市裡應充分利用空地普遍綠化。如可在房基、圍牆邊種植一些紫藤、爬山虎、葡萄等攀緣植物,使它攀附著牆壁、陽台和棚架引蔓生長,這樣就能遮擋強烈的陽光直接射在牆上,從而緩和了牆壁及室內空氣的受熱程度。據調查,有攀緣植物攀附的牆面可使溫度降低5℃~14℃,室內氣溫也能減低2℃~4℃。
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然為我服務,重要的是選擇宜人的居住環境。
所謂宜人的環境,即是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環境。根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的老人有3700多人,這些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莊和少數民族地區,那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盛夏,街道上溫度達33℃~35℃時,可樹林里只有22℃。嚴冬,綠化區氣溫比非綠化區高55%左右。在樹林里,人們從不感到暴冷暴熱,總是生活在宜人的環境。
統計資料表明,四季如春的環境有利於人類長壽,在南美洲秘魯北部有一個號稱「世界長壽中心」的村莊——維而興旺巴聖谷。據檔案記載,從1907年至今全村活到14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40名。為什麼這裡的人長壽呢?原因是這裡位於安第斯山山谷,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左右,花香鳥語,環境恬淡安靜。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交通發達,完全有條件在一個短暫的時期,脫離不利於健康的氣候環境,到一個適宜人生存的環境中去生活。尤其是對於老年人、慢性病人以及身體虛弱的人,也可選擇一些氣候好的地方作短期康復療養。如在炎熱的夏天,去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嵋山等名山,這些地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發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此外,清泉匯成壯觀的瀑布,飛濺的水滴周圍陰離子富集,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尤其是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雲海,都令人心曠神恬。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避暑、爬山、遊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得到鍛煉。
總之,人們必須「順時養生」,去適應自然;同時,又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為我所用,這二者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只有這樣,也才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不過,「順時養生」也只是中醫養生學裡的一條重要原則,人們在養生時,還必須結合其他的養生方法,如因地養生,因人養生,精神養生等等,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血虛、血瘀、血熱,三種體質如何喝四物湯
※科普 | 冬蟲夏草究竟是蟲還是草?
※看古人如何養生,都失傳了 !
※胃經在哪裡 足陽明胃經穴點陣圖-經絡養生-健康養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