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可恨:唐朝中後期的六次內亂
唐朝自618年建國,到907年滅亡,歷時289年。在這一段漫長的時間裡,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也曾對唐朝發動過戰爭,但沒有一次不被唐朝的軍隊打得大敗。更多時候,唐朝與少數民族友好相處,無論是與吐蕃,與南詔,與回紇,還是與突厥及西域各王國。這樣的民族關係甚至於成為歷代效仿的典範。既然沒有外敵能戰勝唐朝,那麼偌大的唐朝、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唐朝,怎麼會滅亡的呢?兩個字「內亂」!
第一次內亂:775年唐玄宗時期「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陽、河東、平盧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揭開了地方割劇勢力長期與唐中央政府爭奪全國最高統治權的序幕。安祿山與他的同夥史思明都是雜胡出身。安祿山對唐政府的腐敗、虛弱情況了解得很清楚,早就有起兵滅唐的想法。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安祿山認為已具備滅唐條件,以奉密旨討楊國忠為名,擁三鎮兵力15萬悍然反叛。叛軍似一股濁流,迅速席捲河北之地,兵鋒直指洛陽。腐巧的唐王朝軍事上毫無準備,洛陽很快陷落。次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唐朝軍隊雖有抵抗,但不敵叛軍兇猛之勢,潼關失陷,叛軍長驅進逼京師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四川,到馬嵬驛時,隨軍將士發生嘩變,殺奸臣楊國忠,並逼迫玄宗縊死楊貴妃。玄宗不得不宣布退位,太子即位,是為唐肅宗。此時,京師長安陷入叛軍之手。
在勝利面前,叛軍內部矛盾尖銳化,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安慶緒即帝位後,史思明坐擁重兵,不聽調遣,安史集團分裂了。同年,唐朝從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地陸續調集十多萬軍隊,又向回紇借精兵四千,肅宗以其子為天下兵馬元帥,以郭子儀為副元帥,率軍一舉收得長安。
至唐代宗廣德二年(763年),歷時7年有餘的安史之亂的平叛才告結束。
安史之亂給唐朝的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亂前全國戶數890多萬,亂後僅剩190多萬,北方黃河流域受破壞最重,「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劫後餘生的人們甚至「以紙為衣」。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第二次內亂:唐代宗時期的「河朔三鎮」之亂。
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為求得暫時苟安,唐代宗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使得安史降將搖身一變,成為由中央任命的地方節度使,保存了相當大的離心力。在平叛過程中,朝廷還對內地掌握兵權的刺史多加節度使稱號,造成亂後「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的藩鎮割劇的嚴重局面。
《新唐書·方鎮表》共列藩鎮42個,實際遠不止此。藩鎮中勢力最大、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盧龍三鎮,時稱「河朔三鎮」。成德鎮治桓州(河北正定),自寶應元年(765年)十一月李寶臣任節度使開始割據,佔有桓、定、易、趙、深、冀等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魏博鎮治魏州(河北大名東),廣德元年(763年)初田承嗣任節度使開始割據,佔有魏、博、貝、相、澶、衛、洛等州(今河北、山東、河南交界地區)。盧龍鎮治幽州(北京),也自廣德元年初李懷先任節度使開始割據,佔有幽、涿、營、瀛、莫、平、薊、檀等地(今河北中北部及遼寧西部)。三人均是安史降將,各擁強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賦稅不供中央,節度使的職位也父子相繼,或由部下擁立,唐中央只能事後追認,不能更改。還有許多重要的藩鎮也都效仿河朔三鎮,割據稱雄,專橫跋扈。
河朔三鎮叛亂,破壞了唐政府的中央集權統治,群臣義憤。唐代宗主要從中原藩鎮調兵討伐,基本平息。但至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憲宗被宦官殺死後,河朔三鎮又相繼叛亂。
第三次內亂:781年唐德宗時期「四鎮之亂」。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成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襲位,遭到決心削藩的德宗的反對。李惟岳便勾結魏博鎮田悅(田承嗣之侄)、淄青鎮李納、山南東道(治湖北襄陽)節度使梁崇義共同起兵反抗中央。德宗調集軍隊,與四鎮展開了戰鬥。
不久,梁崇義和李惟岳兵敗被殺,田悅和李納也遭重創,削藩形勢一片光明。然而,在勝利面前,德宗對有功藩臣封賞失當,盧龍節度使朱滔和成德鎮降將王武俊聯合田悅、李納再行叛亂,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史稱「四王」。四王還共推也已反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為主,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叛藩南北呼應,氣焰囂張。
建中四年(783年),德宗徵調守京西地區的涇原兵出關平叛,但涇原兵經過長安時發生嘩變,攻進長安。德宗狼狽逃至奉天(陝西乾縣)。涇原變兵擁立廢居長安的太尉朱泚為主。朱泚為朱滔之兄,不久在長安稱帝,建國號秦,後改為漢。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勤王靖難,但到長安附近後遭奸臣盧杞殺害,反而與朱泚勾結在一起。興元元年(784年)初,德宗被迫從奉天南逃梁州(陝西漢中)。
後來,德宗依靠李晟率領的軍隊才收復長安,逐殺朱泚,又與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等相妥協,將事態平息下來。
第四次內亂:814年唐憲宗時期吳元濟叛亂。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鎮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吳元濟更加飛揚跋扈,四齣攻城略地,「狂悍而不可遏」。在關東地區,「為其殺傷驅剽者千里」。唐朝廷發諸道兵討伐吳元濟,但由於所命非人,指揮無力,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
元和十二年(817年),憲宗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進駐郾城(河南郾城),負責統帥全軍。當時,各道軍中均由宦官任監軍使,經常干擾各軍將領,影響了將士們的作戰積極性。裴度到前線後,了解到宦官監軍的弊端,奏請憲宗將監軍取消,使將士們獨立處理軍事,被動的戰局逐漸得以扭轉。
唐將李愬,是一個智勇兼備的猛將,在這年冬天一個風雪瀰漫的夜裡,率領九千士兵突襲淮西鎮老巢蔡州(河南汝陽)。天寒地凍,「人馬凍死者相望」。吳元濟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樣的惡劣天氣會天降奇兵。活捉吳元濟,平定了淮西之亂。
淮西平定後,滄景、盧龍、成德等鎮,相繼歸順中央。獨淄青鎮李師道負隅頑抗,被憲宗發兵擊敗。
至此,唐朝算是恢復了表面上的統一,但節度使擁有重兵的局面並未改變,藩鎮割據的基礎並未消除。宣宗以後,唐中央已無力與藩鎮較量,割據局勢愈演愈烈。
第五次內亂:873年唐僖宗時期黃巢農民起義。
咸通十四年(873年),關東地區發生一場嚴重的旱災,夏麥歉收一半,秋稼顆粒無收,人們只能以蓬子面和槐樹葉充饑,餓殍遍地,目不忍睹。而唐朝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催交賦稅,人民被逼得走投無路。王仙芝領導幾千民眾在長桓(河南長桓)揭竿而起。次年,王仙芝連續攻克一些州縣,眾至數萬。這時,黃巢率領千人在冤句(山東荷澤西南)起義,響應王仙芝,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起義軍在王仙芝、黃巢領導下,「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連續攻城略地。唐政府十分恐慌,急忙調兵鎮壓,但難以取勝。為防止起義軍西進,又調大軍駐守潼關。起義軍避敵鋒芒,南下攻取唐州(河南唐和縣)、鄧州(河南鄧縣),再轉戰荊襄,攻打鄂州(湖北鍾祥)、復州(湖北沔陽)、隨州(湖北隨縣)、安州(湖北安陸),打得唐軍「望風退縮」。後王仙芝被敵人殺害,黃巢被推為王,建立了統一的領導機構。在北伐受挫後,黃巢揮師渡江,向江南地區進軍,接連攻下虔(江西贛州)、吉(江西吉安)等州,又揮師浙西、浙東,克服重重困難,自衢州(浙江衢縣)到建州(福建建甌)開闢山路700里,挺進福建境內,一舉攻下福州城(福建福州)。接著,黃巢指揮起義軍南下廣州,克廣州城,俘虜嶺南節度使。起義軍還分兵西進,攻取桂州(廣西桂林),控制了嶺南大部分地區。起義軍在廣州休整後,又決定北伐,一路勢如破竹。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起義軍自洛陽西攻克潼關,消息傳到京城長安,唐王朝陷入一片混亂,宰相盧攜畏罪自殺,僖宗皇帝倉皇南逃。不久,黃巢親率大軍進入長安。
起義軍佔領長安後,即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
廣明二年(881年)三月,僖宗組織力量四面圍困長安城,黃巢主動撤出。後來,黃巢偵察到唐軍入城後的混亂情況,又第二次攻進長安。
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僖宗任命王鐸為宰相,兼任諸道行營都統,統率各路唐軍將起義軍死死圍困於長安。在唐軍長期包圍下,起義軍處境日益困難,糧食極為缺乏,不得不以樹皮等物充饑。九月,起義軍負責東部防務的朱溫叛變投降,削弱了起義軍的力量。同年十二月唐廷借來沙陀貴族李克用4萬軍隊,協助鎮壓起義軍。中和三年(883年)三月,起義軍突圍,撤出長安城,實行戰略轉移。但在陳州(河南淮陽),雙方大小數百次戰鬥,起義軍陷入唐軍的包圍,大部分被消滅。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黃巢率千餘人敗走山東。六月,寡不敵眾的黃巢在撤至泰山狼虎谷時自刎身亡。歷時十年的唐末農民大起義至此結束。
俗話說:「官逼民反」。這一次內亂可惡可恨的不是農民起義軍,倒是腐敗的唐王朝。
第六次內亂:907年朱全忠滅唐。
黃巢大起義後,唐王朝只剩下一個空殼,已經名存實亡。藩鎮之間互助攻伐仍未停止,最後只剩下十幾個,其中兩個節度使勢力最強,一個是河南宣武節度使朱全忠,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朱溫,「朱全忠」是僖宗所賜。另一個是山西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最後在各路節度使的火併中,朱全忠佔了上風。
僖宗死後,宦官楊復恭立僖宗之弟李曄為帝,是為昭宗。這時,宦官與朝官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各自拉攏藩鎮以為援助。天復元年(901年)宦官韓全海勾結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宰相崔胤勾結朱全忠。四人各為表裡。朱全忠欲遷都洛陽,李茂貞欲迎駕鳳翔,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韓全海先下手,逼昭宗出長安至鳳翔,投靠李茂貞。朱全忠帶兵7萬入關,崔胤促朱全忠以兵迎駕。天復三年(903年),朱全忠打敗李茂貞。李茂貞殺韓全海等宦官七十餘人,與朱全忠和解,並將昭宗交給朱全忠。昭宗重新回到長安,朱全忠以宦官「大則構扇藩鎮,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獄,蠹害朝政」為由,殺宦官第五可范等數百人。宦官集團在這次事變中遭到毀滅性打擊。
天祜元年(905年),朱全忠派人殺宰相崔胤等,逼昭宗遷都洛陽。同年八月,又殺昭宗,立其13歲的兒子為傀儡皇帝,是為唐哀宗。第二年再殺宰相裴樞、崔遠等朝臣等三十多人。
907年,朱全忠廢傀儡皇帝,自稱皇帝,國號梁(史稱後梁),都開封。唐朝遂亡。
唐朝中後期內亂的根本原因查找。
上述6次內亂,有5次是節度使武裝割據造成的,有1次是農民起義。為什麼在唐朝前期157年間沒有發生大的動亂?唐朝中後期何以形成節度使的武裝割據和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內亂的頑症為何又根治不了?
我們知道唐朝前期實行均田制,社會矛盾相對緩和。當然均田制與現在的土改不可相比,但貧苦的農民畢竟得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到了被稱為「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時期,均田制被破壞了,兩極分化嚴重。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三年一輪換)也就實行不了。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也就是職業軍人制度(將帥專兵)。在這種制度下軍官與士兵抱成團,軍隊又與地方的經濟利益抱成團。再加上唐朝後期宦官專權,連誰做皇帝都要宦官決定(宦官立了7個皇帝,殺了3個皇帝),宦官又與地方節度使相勾結,武裝割據自然就成了中央政府制服不了的頑症。統治集團腐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也就應運而生。
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竟然死亡得無聲無息,個中的原因,真是令人可惡可恨!
原文載於歷史春秋網,本文作者:紀大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和作者姓名!
推薦閱讀:
※為了省錢孕後期沒去產檢,胎兒超預產期一周剖出來成弱智兒
※懷孕中後期,媽媽經常做這3件事,胎兒臍帶易繞頸!
※【後期】跟老郵差一步一步學後期之四
※實例講解 人像後期修圖的色彩運用點撥
※一起探索鏡頭畸變的後期矯正 輕鬆消除鏡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