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幼甫傳統吳式太極拳

無極勢:(原地靜立)

面南,雙腳間距一腳之隔,身心虛靜,全身放鬆,頭頂正直上懸,舌舐上顎,下顎微收,兩眼平遠視,含胸拔背,兩臂下垂,雙掌心向內,指尖向下,意在兩掌指尖,順褲線向地,松腰松胯,尾閭中正,精神內守,重心在兩腳中間。意想,身上的氣裹襠而下,經兩腿內側,行到「內踝骨」由內踝骨行到「湧泉穴」由「湧泉穴」下扎,向地下紮根,氣好象是向水裡投一塊石頭一樣起波紋,慢慢散開,(擴大)象樹一樣向下紮根,形成根團,再慢慢聚回來,(縮成氣團)向上行到「湧泉穴」通過大腳指,二、三、四、小腳指,給到「外懷骨」(雙腳外側)向上行雙側「環跳穴」再順環跳穴,向腿根里穿向「丹田」穴,再裹襠而下,入地紮根,這個根越深,越粗越好,好象下半身和手臂都扎到地下似的穩重不晃,這就是自己踩在腳下的「氣功」;丹田氣上行至「天突穴」貫入雙臂內側至雙掌指尖,再原路返回「丹田穴」,再順「丹田穴」經「會陰穴」裹襠而下,與腳下氣功相合形成一個更大的氣根,頭接天,腳連地,形成天地人「三才」即人天合一,循環無端。上下氣接通後,再用「六合」向下松沉,膝與肘向下松,腳與手向下松;胯與肩向下松,松胯時,使雙胯向外撐脹,雙肩同樣向外撐脹,這時胯,肩有微妙感覺。

一、 太極起勢:

接無極勢,左胯松力,重心逐漸移右胯,虛左腿,提左腳,這時右胯向外撐脹,整個重心通過右腿下扎,提頂,上半身不能往下縮,左腳提起後以孤形向左移半步,兩腳與肩等寬,兩手掌,兩小指外翻。(即拿住對方手腕)徐徐綳起(是綳勁)。雙掌臂提高到15°時,合肩,合胸氣沉丹田,繼續上提與肩等高,成前平舉,接著雙掌下採:(1)十指下採指不能彎(2)「勞宮穴」下採(掌心采)(3)雙胯採(4)雙肘下採(這四個勁不斷相合力度逐漸加大)繼續全身放鬆,雙掌慢慢向雙胯攏按,雙掌到胯外側時,就象坐椅子一樣,全身氣向下松沉,雙腿屈蹲雙掌下按同時進行(就是一個整勁)。

注,左腳向左橫移時,下落:先大腳指二、三、四、五指依次落平(即把右移的重心再調整過來)目的是貼靠拿住時方左腳下踩,即用肩發對方;二目平遠視;手掌:(1)先小指外翻領掌上浮,(2)約15°時大指領掌掌心逐漸或向下,合肩(肩內扣)含胸,氣覺丹田,(3)15°以上再上浮,兩臂如水浮木棍,繼續上浮與肩等高。

勁別體會:1、小指一外翻全身氣下沉,雙腳向下沉踩,出綳勁;2、左腳左橫半步慢慢落平,是把右移重心調整過來,出擠勁和靠勁;(3)指採,「勞動穴」採,腕採,肘採,出按勁;(4)雙掌接近雙胯,如對方按我雙手,我氣向下松沉,即可把它綳出去;(5)如果雙掌已在胯處,對方抓住我手腕不放,我可沉肩,墜肘雙腕往後拉壓。雙腿向下沉踩,(坐椅子式)可把對方空過來。

二攬雀尾:

拳架:近上式身子稍上提,虛左腿,上左腳,腳跟著地,腳尖翹起,重心在右腿、兩手臂外展,向前上方劃弧,向里合落至胸前,右掌附在左小臂內側,手心向下,左臂屈肘,掌心向里左肘底與右膝蓋合,右腿屈蹲,成右坐步,西南目視左掌。

意念:左掌食向上再向下劃一個立圈左臂順時針劃一個園,用左胯也行,這樣氣直行到左腳跟,左腳落平,如遇時手,右腿下松,即可向前發力。

6動

拳架:接著左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向下傾倒,右掌下松,進腰進胯,膠向擴擠,成左弓步

意念:在擠成左弓步時,全身氣往下扎入地,接著吸一口氣,這口氣往丹田入,

7動:右掌上移兩腕相交,沿拇指右移至拇指頭上,右腕靠在食指上,左腳尖翹起,以腳跟為軸,向右轉約90°至面西止,手型不變,隨身子一起轉,重心移左腿,右腳掌順時針轉到腳朝西,再上一個腳的距離,迎腳跟上到原腳尖位置,腳尖朝上,雙掌隨右腳上步,同時外旋,右掌斜向上,掌心朝里,肘微屈,左掌附在右小臂上,掌心向下或左坐步,

[page]

8動:接著,松左腿,右腳尖落地踏實,右掌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依次向左傾倒,再上提接著不離左掌中指,右掌上提時氣也上提綳勁不丟,左掌有向四吸勁,從大拇開始往下翻腕,變掌心朝下遇上以方可戳點其喉,左掌變掌心朝上護右腕,進腰進胯,整個身子前探,好相去,扎對方訴脖子,也叫搓打,找右弓步前探

9動接著,以腰上軸,整個上盤用整勁向右轉,不超過10公分,也就是不超過右腿目的是如對方抓住我的右手,我這麼一轉對方就立不住傾倒,接著松左腿,整個身子向後坐雙手臂不變,右腳尖翹起,垂肘,即用肘底勁將雙臂回探,至小腹處方向不變。

10動:接著右掌食指為軸滾翻掌心軸上,主要目的是貼住對方手腕,別住他,不讓對方知道也不讓對方跑掉。左掌掌心朝下附在右肘內側,右掌拇指與食指或「八」字型,其餘三指松擾,松左腿,右腳落平,進腰進胯,向前打擠,用我左肩出其右肩,用我右肩出其左肩,雙手臂打其中線,拇指與食指成「八」字,如遇其脖子可卡其脖子。

11動:接圖向右轉腰、腿、腳不動雙手型不變,轉動約10公分,這轉比做,老刁車,底盤不轉,上盤轉帶動臂轉,也就是我的手臂是一種扇形力,我一轉腰胯,帶動臂轉迫使對方站立工住對方抓住我右手腕,我目視右掌,松後腿用整力往後拉拉坐步遠腳跟著腳尖軸上,同時用大拇指根和腕勁往回掛住對方的手腕或手臂讓對方跟我腕一塊轉由大圈到小圈變掌托盤。圖

接著眼著右掌繼續轉(意念右手臂放長)目視右掌一直轉右掌拇指時右耳垂,目視在掌食指,右掌好相托一個盤子,,

12動:接著左轉腰,掌心向里吸(蓄力)再往外凸發力(呼氣)把托的盤子扣到對方臉上(就是用掌擊對方臉)

接著意想前面有一個人,在30-40米以外,在一個棵樹後面,右掌稍外旋,用掌跟把樹後的人調出來,左掌仍貼靠在右肘上,想右肘底與右膝蓋合意念也放長到樹後,以右腳跟為軸,向左轉,以腰帶動整個右半身轉,左腿不轉,轉到面轉上,

接著意想:用掌心吸用印堂吸用小腹吸(丹田吸)用這三個穴位,將對方吸過來,吸不動再給它吐出去,接著下盤動,上盤右轉,右掌變立掌,掌心向外,隨腰一起轉到西南止圖,

13動:接著松右腕,把掌落平(平心朝下)大拇指不動,其餘四指下垂,用整個手臂和肩的力擊撞對方,

對方還不放我的手,我變勾手用腕力頂對方,,

對方還是不放手,我即用左掌(掌心向上)貼靠右腕前穿,這穿有兩個目的:1、穿其喉如果對方抓住我左手,我即向里勾可折斷對方手腕,同時撤左腿,左手和左腳呈時接撥長,為把對方吸過來作準備,在或其它需要發力的先下松沉,再用雙腳向下沉踩即發出。

[page]

曹幼甫先生弟子李益春簡介

李益春(又名李義春),1927年6月19日生於北京南城遊園,6歲進入文林社戲班子學習基本功,9歲入榮春社,系統學習京劇武花臉8年 ,打下紮實的武術功底。與李少春同屬「春」字輩,後入"起社"劇團、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1955年1月10日加入中國京劇院至退休。李益春是白蛇傳(京劇)武打設計之一,在李少春、袁世海,主演《將相和》中演大將白起。曾四次代表中國京劇出國演出,出訪五大洲達8個月之久,

他先後學習過陳式太極拳1、2路、大悲拳(奇雲和尚傳授),1952年初認識吳式太極拳的第三代傳人曹幼甫先生,開始全面學習吳式太極拳(拳架、刀、粘桿、槍、劍、推手)。並一直追隨左右。他人緣極好,品德端正,訪友談武,虛心求教,僅傳統太極老拳架就掌握了九套,1986年正式拜曹幼甫先生為師。是吳式太極拳的第四代傳人。1980年代李益春老師錄製了太極拳、中架、大架、小架、吳式太極拳、太極長拳、推手,大悲拳、文殊劍、太極刀、八卦劍、太極行功,八卦行功,八卦掌,鍾馗劍等傳統老套路,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聲像資料。

李益春先生談泊名利,在紫竹院和頤和園義務授拳多年,傳授的弟子有劉雅才、徐岳山、劉建波、王志敏、曹京龍、高峰、陳志松、黃春和、高瑞、邵滿、毛岳友、毛思青、黃連齊、王偉、王亮、紀京生、肖建軍、姚玉文、計鐵剛、左晶(女)、王伯英(女)、何蘭英(女)等。

延伸閱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6/11/7916197_220506093.shtml


推薦閱讀:

三言兩語說太極拳-太極庄 - 功夫傳承 傳統養生
傳統紀元八運20年分析--張延生
中國傳統禮儀
【節日大全】重陽節,那些被遺忘的傳統文化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放棄傳統床頭櫃,一塊板子讓你走在時尚刀尖上

TAG:傳統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