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本振老和尚法語開示錄(2)

本振老和尚法語開示錄(2)

1.佛法是把宇宙觀、人生觀、世界觀、法界觀的來龍去脈供奉給大家。

2.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緣起性空,了無差別。「心」是個代號,佛也是它,眾生也是它。如如不動,就是個清凈法界,又叫如來藏。念頭一動就成了眾生:善念就在三善道,惡念就在三惡道,靜念就是佛性,動念就作了眾生。上等十善有大福報,在二十八層天,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中等十善沒有福報,求不得苦(八苦交集),在人道還債;下等十善嗔恨心重,嫉妒障礙在阿修羅道(天道阿修羅有天人之福,但嫉妒心重無法享受,無天人之德)。修貪、嗔、痴下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

3.心在哪裡?在虛空中,象空波一樣。眾生的念頭是一條直線(例如:你們家櫥里擺的什麼東西?只能知道自己家的,此外不知。)

4.國際、國家、老百姓,包括大型畜牲,一天到晚忙的什麼?喜、怒、哀、樂、情、恐懼,生、死、存、亡、嫉妒障礙、勾心鬥角、你爭我奪,名、利、榮華富貴、交際來往、人情世故、順境逆境、順氣逆氣,家庭里的家務、內務、外務,上有老、下有小,流言蜚語、欺騙敲詐、賊偷火燒....這是凡夫八萬四千煩惱,六道輪迴的緣由,精神債務在生死輪迴里,生死輪迴受報。都用的私情、感情、恩情、愛情,少用了理情平等。

5.什麼叫緣起性空?眼見到有相、耳聽到有聲……例如,說話有聲音,哪裡來的?去了哪裡?能還原嗎?禪宗說找個話頭,父母生我前的本來面目?

6.眾生常無明,由意業的貪、嗔、痴,處處有要求,身業就轉為殺、盜、邪淫,口業轉為妄言、惡口、兩舌、綺語、欺騙敲詐、流言蜚語,所以眾生的六根不凈做了六賊——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意貪顛倒夢想。但人們能守住四條戒,念頭轉過來了貪嗔痴慢轉為慈悲喜舍,不殺生——放生,不偷盜——布施,不邪淫——禮貌,口業轉為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果人人都能守住四條戒,三業六根清凈,沒有貪、嗔、痴,我們娑婆世界當下變成凈土(不鬚生西方)。

7.眾生從哪裡來的(法界從哪裡來的)?十法界裡面,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雲,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向佛前皆懺悔。就是無始劫來身口意業造出來的(人和大型畜生)。

8.佛法是人天的眼目,黑暗中的明燈。人活在世上,如果聞不到佛法,就好比是睡了一樣,永遠過著黑暗的生活。

9.在法界裡頭,凡夫用的是感情、愛情、私情和恩情,如果用個理情就是佛性,六道就轉不通了。菩薩用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

10.眾生的心,現一切相,即所動的念頭(比如,我是好人、壞人?)。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人命無常,國土危脆。用手扒錢是好人壞人?是人壞還是手壞?念頭一動,要好話好話說出來,要壞話壞話說出來,要好事好事做出來,要壞事壞事做出來。

11.學佛明理的人,老債照還,新債不借。凡夫的用心是老債不還,新債照借。殺生的人,拿它的生命補你的生命,拿它的身體補你的身體,這又欠下了生命債務,添了冤家債主。

12.人生到世上幹什麼?欠它生命還它生命,欠它債還它債——報恩報仇討債還債。什麼債?——經濟債、生命債、精神債、物質債。虛空法界本來無一物,就是人和畜生的動念在動(不明理),形成十法界虛妄的相續相。所以在《金剛經》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六祖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3.一個人的財富是由五大冤家控制——官府、盜賊、水災、火災、敗家子。所以要看破,放下,深信因果。遇事合理就動,不合理念頭別起(守戒)。認為討巧划算、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動,對國家人民有利益的事要儘力做好,同時對自己也有利益。

14.因果經上: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作了今世受,今生種了來世受(前世鋪路今世走)。

15.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行建立極樂世界,今已有十劫。我們這個世界人人持四條戒,三業六根清凈,國土也變掉了。現在修行(在家),少年好好讀書,中年好好工作,老年好好念佛。五濁惡世的眾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16.用靜念,清凈佛性即佛;用慈悲喜舍即菩薩;用公平合理即天堂;用十善守五戒即人道;用貪、嗔、痴、妄即三惡道。在有為法中,萬物土中生,萬物還歸土。精神世界,一切從空性中來,還歸空性中去。

17.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上至非非想天,下至地獄一切眾生都是這樣。譬如,人在說話,是因為念頭起,精神指揮嘴(工具)發出聲音。然而聲音來自何方,說完之後,又去向何處呢?或者把我剛才說錯的話還給我,行嗎?(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一切的花草樹木,春天生長,秋天葉黃,冬天萎枯、凋謝、毀滅、消失。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現象(科學家已證實)。人有一口氣,精神念頭在動,沒有氣會到一個新的地方去(人有生老病死),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8.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應怎樣理解?首先要認識,什麼是自己,自己是什麼、從哪裡來的?我們自心本具有的自性佛,不是心外求來的,所以佛法從來不求神通、感應,好像學生讀書一樣,讀到博士學位,但他還是人。譬如,一個人去找他「老子」,人家問他:你老子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多大年紀,不知道多大個子,穿什麼衣服?不知道,到哪裡去找?就是在自己身邊也找不到。所以首先要把自己認識。佛菩薩大慈大悲,利用善巧方便度化眾生,就路還家。

19.世間眾生是冤緣相會,有緣的互相報緣,有冤的互相報冤。當不明理的時候,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最後斗得兩敗俱傷(以上在人道),在畜牲道是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大獸吃小獸(欠生命債,互相併吞)。

20.末法時代眾生如何修行?1)首先持好四條戒,三業六根清凈,將十惡業改為十善業(合理就動,不合理堅決不動)2)把有我相改為無我相,有為法改為無為法。3)看破、放下、自在。4)不思過去,不思未來,不思現在。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從自性中悟出來的東西才是真理。5)佛性即是妙明真心、法身如來、真如、實相等等。佛的清凈法身在虛(遍一切處),用六根的根性,常樂我凈。菩薩用的慈悲喜舍,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眾生的法身也在虛空(念頭),但用的六根,接觸全是貪嗔痴妄,是非人我。6)萬緣放下,五蘊皆空即證清凈佛性。禪宗祖師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凈宗祖師說:「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

21.眾生為什麼五蘊不空,三業六根不凈?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用貪、嗔、痴、妄。眾生是哪裡來的?眾生是自己造成的。靜念就是佛性,動念就做了眾生。動的好事(善念)三善道的眾生,動的壞事(惡念)三惡道的眾生。時時自己要反省、覺悟。

22.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大地也是諸佛的法身)。大地是宇宙下面動植物遺留下來的渣子,是一切有為法留下來的渣子。

23.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功行建立的,於今十劫。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辦了一所佛教大學,生到西方是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到博士學位(圓滿佛)。(但是要守四條戒,三業六根清凈。心凈則土凈,有貪、嗔、痴、妄不行。)華藏世界有五十二個位子是現錢買現貨(資糧)。

24.你學佛的程度是怎樣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5.六根貪六塵:眼貪色:長短、方圓、高低、輕重、青黃、赤白、上下,好醜;耳貪聲:喜怒哀樂情;鼻貪香;舌貪味:酸甜苦辣咸(豬馬牛羊雞鴨龜鱉魚蝦等味道的好壞);身貪觸:冷熱輕鬆、鬆軟細滑,傷風頭痛;意貪顛倒夢想:眼見到的、耳聽到的……自己要求多少、各打什麼主意能得到。所以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各有貪嗔痴。六根不凈是六賊:賊指煩惱,它盜去了你的善法與福德資糧,障礙你的修道與明心見性。

26.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對病施藥,都是叫眾生離開妄想、分別、執著。

27.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從無相中來,又到無相中去。祖師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無相是精神世界,它是永不生滅的東西。處處都是華藏界,到處無處不毗盧。

28.佛法是講諸法空相、緣起性空。由妄想、雜念、煩惱、知見組成一個我(其實無我,找不到),最終返妄歸真、就路還家、回頭是岸(回複本來面目)。

29.凡夫出家有三:出世俗之家,離開父母;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家,自我革命,斷貪嗔痴三毒,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得六根清凈,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出生死無明家,四果以後,破十二因緣,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還有四十一個位置(變異生死)。

30.凡夫、聲聞、緣覺、菩薩生死區別?凡夫是階段生死,因緣受報;聲聞、緣覺是要出分段生死,凡事不敢動,一動就有生死;菩薩是觀三十二相度眾生,要出變異生死。

31.出家修行人利生是事業,弘法是家務。打佛七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32.一切法皆由因緣而起、因緣而滅,這一生滅的過程叫緣起。緣起性空,了無所得:一切法都是因緣(條件)而生,心是一個不變的體性(比如鏡子照物、說話)

33.砂盤寫字(1948年):「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逃到哪裡去,都在棺材裡。」這個五濁惡世上空布滿了天災人禍,地上儘是冤家對頭,沒救了。(能忍自安,知足常樂)

34.夢中所見到的佛與魔的區別若見到起恐怖、慾念、熱惱等是魔,佛光見到,身心一片清涼;佛有相好,魔則沒有,因魔不能現三十二相;佛光無影,觸體清涼,魔光有影、耀眼,觸之煩惱不安。

35.為什麼脖子上掛的佛珠是108顆?眾生的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受、六愛共三十六,在加上過去、現在、未來計108種煩惱,所以佛珠108顆對治108煩惱。

36.儒、道、佛教的宗旨?儒教講的修身養性(道德品質、作風行為世間法);道教講的煉丹化氣,最高修至三禪定(世間法);佛教講的人法我空,心佛不二,緣起性空。

37.當自己的念頭生起來的時候,要反觀自性是什麼。

38.當自己的念頭害怕時,可以念心經、佛號或地藏菩薩聖號。

39.四聖境界佛:性如如不動,常樂我凈,法身遍一切處(非來非如)。菩薩:是上求下化,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來去自如),度一切苦難眾生(變異生死)。聲聞、緣覺:不敢動,一動就有生死(但回小向大,到菩薩境界)。

40.華藏世界有五十二個位子,沒有一定根基去不了,因為我們的壽命短。而求生西方世界的條件優惠(心凈則土凈),不需要一心不亂,只需要功夫成片即可。

41.佛法的根從性上說叫自性、真如、真心、如來(同一意思)。

42.要分清人我四相(有相)與無相、有為法與無為法、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世間法與出世間法。

43.《心經》上說,是諸法空相,(念頭)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就是說的「心」,這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法界的中心,也是六百部大般若的中心。

推薦閱讀: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夢參老和尚講述)
為什麼和尚要念南無阿彌托佛?
虛雲老和尚: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
星雲大師有話說:我死了以後還會再來做和尚
蘇軾的妹妹出了一個上聯,結果有個和尚對出的下聯讓她落荒而逃

TAG:法語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