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易經十翼

默認分類 2011-03-21 12:03:08 閱讀0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十翼《十翼》即《易傳》,是對《易經》(《周易》)的注釋,共有十篇,因此又稱《十翼》。《易傳》內容一、彖上傳(《周易》每卦有「彖辭」,《彖傳》就是解釋「彖辭」的話)二、彖下傳三、象上傳(又稱「大象」)四、象下傳(又稱「小象」)五、繫辭上傳六、繫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八、序卦傳九、說卦傳十、雜卦傳。作者考證易傳確為孔子所作,孔子弟子所述.自孔子傳授《易經》,六傳至田何。孔子傳授《易經》給魯國人商翟子木,子木傳授給魯國人橋庇(疵)子庸,子庸傳授給江東的□臂子弓(弘),子弓(弘)傳授給燕國人周□子家,子家傳授給東武人(淳于)孫虞(光羽)子乘,子乘傳授給田何。秦朝時,焚書禁學,但是因《易經》是卜筮類書籍,不在焚燒之列,所以《易經》傳授不斷。漢朝建立後,田何跟隨齊國田氏各族遷徒到杜陵,號稱「杜田生」,招收弟子傳授《易經》。弟子有王同子中、周王孫、丁寬、服生,王周傳授《易經》給楊何、即墨成、孟但、周霸、衡胡、主文偃,楊何又傳授《易經》經司馬談。丁寬,梁地人。起初,梁地人項生向田何學習《易經》,當時丁寬是項生的侍從人。丁寬學習《易經》思維敏捷,讀書精細,聰明超過項生,於是也成為田何的學生。丁寬向田何學習《易經》畢業,從杜陵去洛陽又向周王孫學習《易經》的《周氏傳》,發掘《易經》古義,作《易說》。丁寬傳授《易經》給田王孫,田王孫又傳授《易經》給施□、孟喜和梁丘賀。於是田何以下《易經》出現了施氏、孟氏和梁丘氏三個學派。田氏易學派為《易經》各學派所尊,《漢書·藝文志》列其著述有《易傳周氏》、《易傳丁氏》。附_馬王堆漢墓中帛書《周易》考: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六十四卦經文,及其另外的傳文《二三子》《繫辭》《衷》《要》《繆和》及《昭力》諸篇,經過二十餘年的整理校勘,近年始陸續發表出來。因為這是一批未經後人任何改動的漢初隸寫今文資料,特別是它的經文六十四卦卦爻辭基本完整,這為研究《周易》古經本旨及漢代經學史上的今、古文學,提供了極為可貴的資料。假如帛書經文與傳文為同時抄成的話,則其抄寫的年代基本可界定在漢高祖至呂后執政的二十餘年間。首先,這批帛書出土於馬王堆三號漢墓。據考,馬王堆三號漢墓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故帛《易》的抄寫年代不會晚於漢文帝十二年。其次,今本師卦上六爻「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其「開國承家」帛本作「啟國承家」,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之《周易》經文(以下簡稱「竹書」)作「啟邦丞 」。今、帛本作「開國」「啟國」而竹書作「啟邦」,由《象》稱「『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可證《象》作者所見《易》本作「邦」而不作「國」。帛本改「邦」為「國」,疑為避漢高祖劉邦之名諱也。據此,帛《易》的抄寫年代應在漢高祖時或其後。第三,今本《繫辭》「易有太極」,帛本作「易有大恆」。帛本《繫辭》之「易有大恆」,是不避文帝劉恆之名諱。故帛《易》當抄寫於文帝之前。而今本《繫辭》及《彖》《象》等今本《易傳》其他主要篇章,似當基本修訂完備於漢武帝立五經博士時或稍後。因由帛本《繫辭》與今本《繫辭》對比而考之,知今本《繫辭》較之帛本在文字上作了一些補充與修訂。但若仔細考察這些修訂文字,很顯然是在帛本原文的基礎上做出的。此外,從上述避諱的角度也可得出這樣的結論。今本改「大恆」為「太極」、改「啟國」為「開國」以避文、景二帝之名諱,顯然其抄寫時間應在文、景之後也。再結合帛本《繫辭》之「易有大恆」與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恆先》篇中「恆先」之義考之,當以帛本作「大恆」為確,「太極」當由「大恆」而來。可以認定,今本「十翼」之文,是在帛《易》基礎上修訂完備而成,其時間大致在文、景之後的武帝時期,即武帝立五經博士時或之後。可以這樣設想:因為武帝設了《易》學博士,博士所用之《易》本經傳,即是代表官方的正本。因此,武帝時對田何所傳之今文本經傳,必須在文字上作統一的修正與增訂。此一工作疑在敕丞相公孫弘廣開獻書之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時期。《漢書·楚元王傳》載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說:「先師皆起於建元之間。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博士集而讀之。故詔書稱曰:『禮壞樂崩,書缺簡脫,朕甚閔焉。』」等。恐怕就是在「博士集而讀之」時,對傳文作了統一的刪削、補充與修飾。這就是今本《繫辭》何以與帛本有異的原因。如前所述,馬王堆帛本《易》的最最可貴處,是它塵埋兩千餘年,原封不動地保留了漢初隸寫今文《易》原貌。經過考辨認定,此隸字《易》本,正是漢初田何所傳之今文《易》本。首先,以時間考之,如前所述,帛本寫定於漢初,而田何為漢初唯一傳《易》之人。《漢書·藝文志》說:「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漢興,田何傳之。」特別是《漢書·儒林傳》稱:「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要言《易》者本之田何。」所以,依《漢書·儒林傳》的說法,田何為漢初傳《易》第一人。《漢書·儒林傳》中還有一條重要線索:「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皆著《易傳》數篇。」據顏師古註:「高祖用婁敬之言徙關東大族,故何以舊齊田氏見徙也。初徙時未為杜陵,蓋史家本其地追言之也。」依此條顏注可知,此所謂「漢興」,乃指田何是於高祖時徙杜陵的,故「漢興,田何傳之」之「漢興」,自然亦是指田何授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四人,也應在高祖之時。其次,依據傳統說法,今本「十翼」諸篇為孔子所傳授,而帛書經文卦名多依「十翼」傳文訓讀,說明帛書經文屬孔子所傳。而田何正是漢初孔門易學的傳人。依據傳統說法,《彖》《象》《繫辭》《說卦》《文言》等解說《周易》古經的傳文系孔子所作,故《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同時,《史記》與《漢書》都列出了一份由孔子傳《易》直至西漢田何的師承關係傳授名單,由此可知,田何《易》確實師承於孔子,而這也正是田何《易》在武帝時能立為《易經》博士的根本原因。因此,考察帛《易》經文及傳文與孔子的關係,是確定它是否為田何傳本的重要依據:首先,帛《易》傳文各篇大量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研《易》言論。由此可知,帛書《易傳》是孔子及其弟子《易》學思想的反映。其次,帛《易》經傳文中的卦名,多依《序卦》《說卦》《繫辭》等傳文訓釋,說明帛書傳文、帛書經文皆當為孔門所傳之《易》。如:今本「睽」卦,竹書作「楑」,「楑」字很明顯與今本「睽」同。而帛本此卦作「乖」,帛本卦名作「乖」,顯然是得之《序卦》:「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可證帛本卦名作「乖」,是以《序卦》的訓釋為據。再如今本「履」卦,帛本作「禮」,此亦得之《序卦》:「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由此知,今本乾卦帛本作「鍵」,今本坤卦帛本作「川」,亦皆得之《說卦》「乾,健也」「坤,順也」。過去讀《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總不解先儒何以「天行健」對應「地勢坤」,見到帛本後方知,此「天行健」者,乃「天行鍵」也。因「鍵」「健」互假,故而「天行健」即「天行鍵」,而「天行鍵」亦即「天行乾」也。《象》文是以「天行乾」對應「地勢坤」。以此可知,《象》文當經今文經師整理。今本離卦帛本作「羅」,亦本之《繫辭》:「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由帛本卦名多以《序卦》《說卦》《繫辭》等傳文之釋為據考之,帛本對原古文本中的古字古義,已經本著「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的精神作了訓詁解讀,因而留下了田何當時傳《易》時,「傳通其義」「以今文讀之」的明顯印記。故帛本當為漢初田何所傳之今文本無疑也。同時,亦知《漢書·儒林傳》稱丁寬「作《易說》三萬言,訓詁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 。顏師古註:「故謂經之旨趣也。它皆類此。」今觀夫帛本卦名及傳文中對經義的簡約解說,方信此說不謬也!以上說明了帛《易》是漢初田何所傳之今文《易》本。但前面已說,田何曾授《易》給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等四人。由於有今本和帛本卦序的差別,故田何所授四家之《易》當有不同。那麼,帛本這種有著與今本全然不同卦序的《易》本,它屬於這四家中的哪一家呢?帛本《易》當屬周王孫《周易》「古義」,號《周氏傳》者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各家。案《漢書·儒林傳》:「丁寬字子襄……讀《易》精敏,材過項生,遂事何。學成,何謝寬。寬東歸,何謂門人曰:『《易》以東矣。』寬至洛陽,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漢書·儒林傳》中此段文字記錄了一件過去從未引起學人注意的重要傳《易》史事:當時,丁寬與服生、周王孫等一起師從田何學《易》,且極得田何賞識,但丁寬學成後,卻又至洛陽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以此可知,當時田何傳《易》,除有今本卦序的「今義」外,尚有傳於周王孫的「古義」。估計為了避免「後世之士疑丘」,故「古義」只秘傳給個別弟子,並不公開傳授。周王孫傳丁寬,丁寬傳田王孫,田王孫傳孟喜,《漢書·儒林傳》稱孟喜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由田王孫「獨授」,此說恐非「詐言」,因為丁寬「古義」還曾傳至高相:「其學亦亡章句,專說陰陽災異,自言出於丁將軍。」高相與孟喜所得,皆為「陰陽災變」「陰陽災異」之書。如果孟喜之說確為「詐言」,高相《易》學所出又為「自言」,皆不可靠的話,何以會如此之巧:「自言」者本於丁寬,「專說陰陽災異」,「詐言」者本於丁寬唯一的「同郡」弟子田王孫,則「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所傳皆為談「陰陽災變」「陰陽災異」的相同內容。其所「詐言」「自言」所得之傳何以會如此一致?此其一。其二,《漢書·藝文志》與《漢書·儒林傳》皆稱「漢興,田何傳之」,「要言《易》者本之田何」,京氏《易》得之焦延壽,《漢書·儒林傳》也承認焦延壽「嘗從孟喜問《易》」,然而在論及京氏《易》來源時,《漢書·儒林傳》卻又稱「延壽獨得隱士之說」。西漢《易》本由田何一人傳之,田何傳到此時亦無非四傳,何以又出「隱士之說」?即使真有「隱士之說」,此說亦只能得之田何!以此可見,班固或依梁丘賀一面之辭而定孟喜《易》得之田王孫為「詐言」,又雲高相《易》得之丁寬為「自言」,且對當時已流傳很廣影響頗大的京氏《易》,又出來一個「獨得隱士之說」而「托之」孟氏的說辭,若仔細核對並思索這些記載,不難發現:班固是在有意迴避著什麼事情。據前所述,《周易》「古義」自田何傳授後,其師承關係應為:田何—周王孫—丁寬—田王孫—孟喜—焦延壽—京氏。但班固為何竭力用「詐言」「自言」或「儻」,謂「儻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相與同」,以使高相與京房的「陰陽災變」「陰陽災異」之書,與丁寬、田王孫及孟喜這些田何弟子及再傳弟子們脫離干係呢?考之帛書《易傳》諸篇內容,今人更為清楚明白地看到了帛本《易》與孔子及孔子諸弟子的關係:《二三子》《衷》《要》《繆和》及《昭力》諸篇中保存了很多與今本《彖》《象》《文言》《說卦》《序卦》等文字基本相同的內容。更有在帛本《繫辭》基礎上,由帛本傳文其他各篇的文字補充、修訂而成的今本《繫辭》。同時,各篇記錄了大量孔子向子貢等諸弟子傳《易》講《易》的內容。尤為重要的是,《要》篇記錄了孔子對占筮的態度及其《易》學研究方法論,它對後人治《易》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易》,我後亓祝卜矣!我觀亓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又[仁]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於數,則亓為之巫;數而不達於德,則亓為之史。史巫之筮,鄉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亓後乎!」賴於《要》篇如上內容的出土,才使今天明白了秦時尚定位為「卜筮之書」的《周易》,何以到了漢代,因學者們大量推崇和引用《彖》《象》《繫辭》《文言》《說卦》等傳文內容,致使占筮的功能顯著下降,而將《易》重新定位為「潔靜精微」之書,使《易》成為「眾經之首」「大道之原」,這樣就為人們指出了一條「德行焉求福」「仁義焉求吉」的研《易》新路。由於「德行」「仁義」的修養,故「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從而淡化了人們對祝巫卜筮的研《易》需求,以截斷「後世之士疑丘」的思想線索。恐怕這就是班固在《漢書》中總是竭力迴避田何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們與高相、京房《易》有傳承關係的根本原因。因為直至班固時代,傳《易》者們恐怕都知道並仍習慣於遵循著這一條「為長者諱」的原則。班氏之做法,亦當如此!儘管孔子及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們為使《周易》「祝巫卜筮亓後乎」,從而作了大量工作,但到了漢代,武帝立《易》學博士,恐怕絕不僅僅是為了聽《易》學博士給自己講解經文大道,主要還是在遇到大事時,由博士以《易》筮之而知其吉凶,如《漢書·儒林傳》記載梁丘賀「以筮有應,繇是近幸,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至少府」即其證也。可知田何當初傳《易》時,不但究「陰陽災異」的「古義」中當有祝巫卜筮的內容,且其所授「今義」中亦有占筮的內容,故梁丘賀雖「疏通證明」孟喜從其師田王孫處「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為「詐言」,但他本人卻精於筮,此即其證。重要的是,依據本人考證,與今本全然不同的這種特殊的帛本卦序,與京氏《易》的八宮卦序有關係:京氏《易》八宮橫向的八組卦(由本宮橫向八個卦至「歸魂」橫向八個卦)都是由四對互「變」的卦組成,而這些互「變」的卦,在帛本卦序中有著完全相同的卦序差數!這就揭示了京氏八宮的特殊卦變方式和卦次排列,乃是在帛本卦次排列的基礎上演變發明而出,從而證明帛本在漢初並不是一種上無所承而下無所傳的孤本(詳見拙著《周易概論》之「帛《易》初探」)。這種卦序排列方式是為便於占筮而設,京氏八宮卦次排列就是在帛本卦次排列的基礎上變化發明而出。正是據此理由,基本上能認定馬王堆帛本《易》可能為周王孫「古義」的傳抄本。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另外三家傳本的可能性。如為其他三家,亦當是田何當初為講筮法而特定的一種經文本子,為避免「後世之士疑丘」,故對這一本子不作公開傳授,只秘傳給個別弟子,而公開傳授的只是今本卦序的傳本。當今天讀帛本《易傳》諸篇時,可以發現一些極其重要的研《易》內容,如《二三子》中「必尊天而敬眾,理順五行……甘露時雨聚降, 風苦雨不至」,「故《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等,這類孔子談天道陰陽和理順五行的話語,於今本傳文中皆見不到了。再如《二三子》中出現講解卦爻辭經文的「其占曰」亦皆被刪去——而正是這一點,證實了如前所說,田何《易》中當有以經文解占的內容。《衷》篇體現「卦氣」思想的「歲之義,始於東北,成於西南」等,此皆被刪。今本《繫辭》刪去《衷》篇「贊以德而占以義者也」一句,而僅取「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云云,刪去《衷》篇「是故占曰」之句,僅保留「履,和而至;謙,尊而光」云云。刪去《衷》篇「無德而占,則《易》亦不當」,而僅保留「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刪去《要》篇「子貢曰:『夫子亦信亓筮乎?』」及「子曰:『吾百占而七十當,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從亓多者而已矣!』」刪去《繆和》篇有關夢兆的「物未夢頫而先知之者」「亓始夢兆而亟見之者也」等話語。總之,孔子這些談陰陽五行、占筮夢兆的內容,在「十翼」中已經皆不可見。尤應引起注意與重視的是,《繆和》等篇中所引向孔子問《易》之人計有:《繆和》篇中的繆和、吳孟(又稱「吳子」,可見當時是一個有影響的人)、呂昌、庄旦、張射等及《昭力》篇中的昭力,還有孔子特別提及的周梁山。由這些人所探究的《易》學問題來看,其水平還是相當高的。但所有這些人在《史記》《漢書》等所列自孔子至田何的傳《易》者名單中皆不見之。所列漢代各家《易》中亦皆不見其名。更像子貢這樣孔子重量級大弟子,在帛本《要》篇以大量篇幅記錄了他與孔子多次討論《易》中的重要問題。但《漢書·藝文志》所載「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中,卻無子貢的一席之地,僅於「雜佔十八家」中記有「《子贛雜子候歲》二十六卷」。然而「凡《易》十三家」中卻有「《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為什麼《古雜》《雜災異》可入《易經》之列,位居《藝文志》之首,而作為孔子重要弟子的子貢,其《子贛雜子候歲》卻被放入地位大大下降了的「雜占」類呢?此顯然是當時一派得勢而另一派失勢的結果。依據以上帛《易》資料的考證,由於師祖孔子對祝卜史巫「鄉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的否定態度,故當初田何傳《易》,古義只傳個別弟子,因而可證「古義」在田何時已入另類單獨傳授。當漢武帝獨尊儒術而立《易》博士時,田何所傳王同「今義」的一派得立。估計他們憑藉官學的權勢,在整理《周易》傳文資料時將一些古義的內容全部刪去,將田何之前傳古義的人從傳《易》者名單中刪去。過去每每不明白,依《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漢書·儒林傳》所記之傳《易》名單,從孔子到田何只有六傳,而時間跨度長達三百五十年左右,可見此傳《易》名單肯定多有缺失。再者,帛書傳文諸篇所列孔子與之論《易》之人,《史記》《漢書》及其他漢人典籍所記《易》學資料中皆不見之。而《史記》《漢書》所列孔子傳《易》之人於帛本諸篇傳文中亦皆不見其名,如孔子傳《易》的第一位弟子商瞿,竟在帛本傳文所記與孔子問《易》諸人中從不見之,令人奇怪。可證凡當時得勢一派不感興趣的《易》學資料,只能在民間流傳,其不屬於自己直接師承的傳《易》人物,亦不列入史書的傳《易》者名單。今觀其所不立的子貢,當時尚有著作傳世,孔子的另一位重要弟子子夏亦同,後世多引其著《子夏易傳》,此書被唐人收入《周易集解》後,對後世治《易》者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然而其所列孔子傳授的第一位大弟子商瞿等人,後人皆不見其有何《易》著行世,豈不怪哉!太史公曾學《易》於武帝時第一位《易》學博士楊何,故《史記》中所列由孔子至田何的傳《易》名單,應該是太史公得之其師楊何所提供的名單。因為對比《漢書·儒林傳》與《史記·儒林傳》所記田何傳《易》史事,不難從中發現問題:《漢書·儒林傳》言及田何「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皆著《易傳》數篇。同授淄川楊何,字叔元,元光中征為太中大夫」。而《史記·儒林傳》則僅言「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傳淄川人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大夫」。很清楚,《漢書·儒林傳》不僅言田何傳《易》於其師王同,更言還傳及楊何師叔周王孫、丁寬、服生,且未專言楊何因何征官,征官時間亦僅及「元光中」。而《史記·儒林傳》僅僅言田何傳《易》於王同,王同傳楊何,除楊何之老師、師祖外,則其餘人皆不提及,並特別言明楊何以《易》而「征官」,其當官時間亦極清楚精確。《史記》《漢書》中的這兩段短短的文字,雖然同樣是記錄漢興田何傳《易》之事,但《史記》中特別突出炫耀楊何的用意是極為明顯的。更為明顯的是,《漢書·儒林傳》談及西漢《易》學所本時,曰:「要言《易》者本之田何。」而《史記·儒林傳》竟稱:「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史記》於此竟將楊何置於其師祖田何之上,而捧成漢《易》之本,此足證《史記》所云諸資料當為楊何或楊何一派提供也。那麼,《漢書》為何以「詐言」「自言」「托之」諸辭,力求擺脫田何諸弟子與「陰陽災變書」的關係。據此推斷,當時今義派得勢後,古義派只能流落民間,此種變遷,司馬遷猶知之,故他於《史記·日者列傳》中記錄了司馬季主與諸弟子「辯天地之道,日月之運,陰陽吉凶之本」,「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於仁義」等,司馬季主所云此旨,於帛《易》傳文中多見之,故司馬遷引用賈誼的話:「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看來,在賈誼時代,《易》已一派進入官場,另一派融入民間了。
推薦閱讀:

易經研究系列著作大全(8部)
周易和易經的區別
環境與財富的辯證關係——易經風水學中的千古奧秘
現代易經家居風水 家中男主人運勢好不好,這個八卦方位很重要
【易經解謎】40.「《易》更三聖」的說法確切么?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