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調理】知曉你的血壓 走出高血壓誤區

知曉你的血壓 走出高血壓誤區

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33.5%,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4%。高血壓呈現高發病率和年輕化趨勢,而這樣的趨勢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和自身健康意識不足導致的。知曉你的血壓,走出高血壓誤區。

10月8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5億,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危害國民身體健康的頭號殺手,由高血壓造成的相關併發症如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另外,來自中國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2010年)顯示,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33.5%,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4%。高血壓呈現高發病率和年輕化趨勢,而這樣的趨勢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和自身健康意識不足導致的。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行為危險因素水平不斷上升,包括吸煙、有害飲酒、高脂、高鹽飲食、身體活動不足、超重和肥胖等,而男性在這些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更嚴重。再加上現代生活節奏快,年輕人壓力大,不愛運動、對健康的關注度很低,因此,高血壓患病開始年輕化。

現在已經入秋,天氣開始轉涼,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血壓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

對此,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劉建和教授提醒廣大市民,面對高血壓,一定要走出認識誤區,當前高血壓認識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高血壓可以根治

高血壓病一經確診,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終身堅持非藥物和藥物治療。但不少廣告宣稱,某種藥物、高科技產品、保健食品或保健儀器可以根治高血壓,不必再服降壓藥。這些全是虛假宣傳,會影響高血壓的規範治療。

目前,全世界尚沒有哪一種藥物、儀器能夠根治高血壓。不管在何地、何種媒體宣傳的能根治高血壓的「靈丹妙藥」,都不可輕信。

誤區二:沒有癥狀血壓就不會高

大部分人得了高血壓病後並沒有典型的癥狀。而且,高血壓患者無論有無不適,都容易發生腦卒中、心臟病或腎功能不全等,甚至會為此丟掉性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稱高血壓為「無聲殺手」。

誤區三:在醫院比在家測量血壓更準確

在醫院和在家中測血壓,結果是有一定差別的。很多人因為就醫緊張,在醫院測量的血壓數值高,而在家庭測量的血壓不高,因此患者容易被過度診斷為高血壓,醫生也有可能給予一些不必要的藥物治療。因此,對於診斷高血壓,以及明確服用降壓藥物的效果,可以通過家庭血壓測量來補充。專家推薦在家裡用經國際標準化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不推薦腕式或手指式血壓計。

誤區四:太早用藥,以後會無效

一部分高血壓患者認為,降壓藥用得太早會導致以後用藥無效,如現在癥狀不重就不要用藥,這種想法非常危險。因為血壓升高後,心、腦、腎等多個器官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血壓控制得越早,越能預防心、腦、腎等器官受到傷害,其遠期的預後就越好。如果等到這些臟器出現了併發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誤區五:服用降壓藥會影響肝腎功能

絕大部分降壓藥都是經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的,但這並不表示對肝腎功能都造成損害。各種藥物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由於每個病人的體質不同,不良反應的表現也因人而異。有些人由於擔心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不敢應用。實際上,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壓藥物會有不良反應,相比高血壓致殘、致死的嚴重後果而言,服用降壓藥物利大於弊。

誤區六:憑感覺服用降壓藥

一些高血壓患者僅憑感覺用藥,頭暈吃藥,頭不暈不吃藥。其實,血壓的高低是無法感覺出來或估計出來的。沒有不適感覺,並不能說明血壓不高;頭暈等癥狀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血壓的高低與癥狀的輕重之間沒有明確的關係。甚至有些人在血壓降至正常後就停葯,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停葯後,血壓會再次升高,導致血壓波動,加重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誤區七:降壓只用保健品

近些年保健食品越來越多,各種宣傳鋪天蓋地。很多保健品聲稱有良好的降壓作用,但實際上保健食品沒有明確的降血壓作用。保健品不同於藥品,其所謂的功效根本就沒有經過科學的臨床認證。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消費者若對該類產品認識不夠,使用方法不當,很容易產生危險。有高血壓的人應當到正規醫院就診。

誤區八:去醫院複查前停葯

有些人去醫院複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壓藥物,認為停葯後血壓測量得更真實,這也是錯誤的做法。因為降壓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醫生更關注服藥後血壓水平。因此,無論是否去醫院就診,均應按時服藥。

誤區九:長期用藥將形成耐藥性

有些人用藥一段時間,即使沒有不適的表現,血壓穩定,也擔心耐葯,要求換藥,其實沒有必要。降壓藥不像抗生素類葯,長期服用發生耐藥性的可能性較小。有些病人開始服用藥物有效,過一段時間後血壓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數是由於病情進展所致或者發生了其他情況,這時候應該請醫生根據個體情況,添加或更換降壓藥物。

誤區十:降壓治療有葯就行

部分人認為,得了高血壓病後只要堅持長期、規律地服藥就可以,而對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不加以控制,這也是一種誤區。其實藥物治療應該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之上,兩者缺一不可。因為這些因素會導致血壓升高,影響降壓藥物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必須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麼,究竟該如何正確防治高血壓呢,劉建和建議廣大群眾,平時一定要平衡膳食,避免肥胖。不吃動物脂肪和內臟,多吃水果和蔬菜。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等盡量不吃,吃飯速度不要過快,超重、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體重指數每上升一個單位,高血壓的相對危險性增加10%。不要吃太咸,建議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以不超過6g為宜。

另外,要戒煙戒酒,適量運動。步行、慢跑、騎車等有氧運動比較適合高血壓患者。同時,要避免激動,保持心態平衡。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鬱不僅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會導致高血壓患者採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等,從而降低高血壓治療的效果。

資料二:警惕走進高血壓誤區!(資料來源:http://heart.39.net/087/9/556563.html)

核心提示: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卻存在很多的誤區,以下詳細介紹了高血壓常見的十六大認識誤區。

 

1、血壓高一點沒什麼關係,不必大驚小怪其實,大量觀察研究證實,血壓即使稍微高一點,心血管病的危險性也會明顯增加,對於高血壓,千萬別採取不在乎態度,一定要認真對待。

  2、收縮壓高一點沒有什麼危害,只要舒張壓正常就可以了

  長期以來認為高血壓的危害性主要在於舒張壓增高的觀點應該糾正。因為,最新臨床研究證實,收縮壓增高的危害性遠大於舒張壓的增高。

  3、老年人的血壓增高是一種生理現象老年人的血壓增高不是一種生理現象,老年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和年輕人相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壓降壓目標為收縮壓<150mmHg。指南又指出如能耐受可進一步降低。但這一點在國際上有分歧,因為已經處於老化的心臟和血管更需要保護,老年人須要有和年輕人一樣的血壓水平。相同水平的高血壓值對於老年人的危害性要大於年輕人。

  4、心腦腎功能已經損害的病人不宜將血壓降

  過去曾經認為,心腦腎功能已經存在損傷的病人,血壓應該高一點以便維持該臟器的血液供應,降低血壓會加重缺血。當前的觀點認為,對於心腦腎靶器官業已受損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病人更加需要積極降壓,以便保護業已受損的器官,避免因血壓增高而進一步惡化。

  5、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只有長期堅持服藥,才能有效減少其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壓波動,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6、血壓降到正常了就應該停葯。等到高起來再服藥

  血壓降到正常,只能說明藥物的效果,不能說明高血壓已被治癒。高血壓通常需要終身堅持服藥。血壓穩定地正常以後,有時在嚴密觀察下可以謹慎地小量減葯,但不宜停葯。否則,多數情況下血壓會反彈。

  7、要求迅速把增高的血壓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求降心切。要求把增高的血壓迅速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是不現實的,而且是有害的,特別是血壓在180mmHg以上的高血壓病人。因為機體已經適應了高水平血壓,假如下降太快,會造成機體不適應反而出現新的癥狀,臟器供血會受到損害。治療應該從小劑量降壓藥起步,使血壓緩慢平穩下降,讓機體得到新的適應和平衡,才是合理的。其實有些降壓藥效果,也不是立即發生的,需要耐心。當然有一種例外,那就是只有急性高血壓病人(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損傷的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急症高血壓病人)才需要住院儘快地將突然急劇增高的血壓控制。

  8、不斷變換藥物品種。

  「不要老是吃同樣藥物,以免失效。」具有這樣觀點的病人常主動地不斷變換降壓藥物的品種。其實這是不對的。選擇某些降壓藥物,獲得滿意效果後應繼續堅持服用,一般不會失效,如有血壓波動情況發生,應該尋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發熱、情緒波動、熬夜、過度勞累等都可導致血壓波動。

  9、盡量不吃或少吃藥,因為「是葯三分毒」

  確實,藥物是一把雙刃劍,用藥不正確會帶來問題。但請大家放心,經過嚴格審批上市的藥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不必過慮。吃藥猶如生病,都不依個人的主觀願望,而是客觀的存在,一切根據需要來決定。只要需要,我們就應該在醫師指導下吃藥。

  10、中藥比西藥安全,拒絕吃西藥這個觀點需要糾正。既然是葯都有毒副作用,因中藥的毒副作用而造成致殘、致死的情況也有報道。我們提倡吃有科學驗證有效和安全的藥物。

  11、降壓藥不應該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

  因為臨床上觀察到有的病人高血壓主要出現在早晨或夜間。因此,對於這類病人,晚間或睡前服藥是合理的,服藥時間應該因人而異。

  12、夏天應該停葯或減葯。這隻能適用於部分病人,而且限於在嚴密觀察下小量謹慎地試探性減葯,停葯往往是不妥的。

  13、治療了但血壓未達標

有些高血壓病人吃藥以後往往滿足於血壓值的降低效果,但未達到目標值。高血壓指南提出的降壓目標值是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這裡「以下」兩字十分重要,因為目標值沒有具體的下限。但值得注意的是,指南還提出「血壓水平從110/75mmHg開始,隨著血壓水平升高而心血管發病危險持續增加,與血壓<110/75mmHg比較,血壓120-129/80-84mmHg時,心血管發病危險增加1倍,血壓140-149/90-94mmHg,心血管發病危險增加2倍。」從這段話,我們理解理想血壓值應該為110/75mmHg。如果把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譬如139/89mmHg水平,那只是一個勉強及格水平的上限目標值,應該盡量把血壓降得低一點,受益會較大。血壓120-139/80-89mmHg水平,美國認為是「高血壓前期」,我國指南認為是「正常高值」,總之都認為已屬非正常範圍。

  14、誤認為降壓目標值就是140/90毫米汞柱

  我們從上文可以看出,「與血壓<110/75mmHg比較,血壓140/90mmHg,心血管發病危險就會增加2倍。」把降壓目標值定為140/90mmHg,無疑是一個誤解。迄今為止,仍有不少人更認為140/90mmHg是一個正常水平的血壓值。其實血壓140/90mmHg就已經達到了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指南》(2005年)建議,普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腎病病人的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還可以進一步降低。

  15、根據偶測血/E,值來判斷治療效果一般血壓

  值在24小時以內是有波動的,偶然測到的血壓值(一般是去找醫師測量的診室血壓值)往往可以導致誤診(把白大衣高血壓,即假性高血壓當作高血壓)和漏診(一次血壓正常把存在的隱性高血壓漏了),往往不能真實反映真實的全面血壓情況和降壓的療效。目前提倡和鼓勵高血壓病人自備血壓計,象糖尿病病人自己監測血糖那樣,通過自己監測血壓來了解晝夜血壓的波動情況。多數病人清晨血壓最高,也有夜間血壓增高的。如有條件,應接受24小時血壓監測,對於判斷降壓效果和制訂治療方案會很有幫助。

  16、憑癥狀服藥

  有的人感到頭暈、頭痛等不舒服癥狀的時候才臨時吃些降壓藥,沒有癥狀時就誤認為自己血壓正常了,平時就不吃藥,這是不對的。因為有的高血壓病人血壓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會沒有癥狀,這些病人稱之為適應性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即使有癥狀也常無特異性。服藥的唯一依據應該是測量到的血壓。

推薦閱讀:

高血壓患者自測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血壓居高不下怎麼辦?血壓高怎麼調理
有些葯特別是降血壓葯,速效救心丸等需要舌下含服,原因再此
真沒想到,睡前喝下「它」,整夜悄悄降血壓,試試就知道
大夫,我只是血壓高點,沒事吧?

TAG:疾病 | 誤區 | 調理 | 高血壓 | 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