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圓滿前行》第26課筆錄

(2016-06-09 09:59:23)分類: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法師輔導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游舞力,離障本來怙主龍欽巴,祈請無垢光尊常護我。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之後,今天我們再一次一起來學習華智仁波切所造的殊勝的論典《前行引導文》。《前行引導文》主要是引導我們的心從凡夫的狀態趨向於修道,趨向於解脫的殊勝次第的引導。其中講了很多關於佛法的基礎知識,當然最關鍵的是講到了怎樣讓我們的心安住於法境界的殊勝修法。《前行引導文》是由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和破瓦三個部分組成,算上前面的聞法方式是四個部分。現在所講的法是共同的加行,從科判上來講是六部分,但是可以歸攝為三個部分。前面的「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和「業因果」,這四個內容可以歸攝到一個部分當中,主要是引發我們的出離心。現在我們耽著於輪迴的今生後世,沒有辦法真正求解脫道。為了引導我們的心趨向於解脫,佛陀和很多傳承上師(包括華智仁波切),在殊勝的經論中宣講了怎樣讓我們的心從耽著輪迴轉向追求解脫,這就叫做轉心,以上四種修法叫做四種轉心法,或是說讓我們厭離整個輪迴、世間叫做四厭世心。修了四種厭世心之後,我們就會對整個輪迴生起厭離心,就會一心一意地追求出離和解脫道,這種修法叫做修出離心。第二個部分是在修了出離心之後,我們要知道有個解脫。厭離了輪迴而沒有出路的話我們就會非常絕望,有個出路叫解脫。第五個內容講到了解脫的利益,篇幅很少,是講如果我們修持佛法,會有一種理想的果讓我們去得到,去追求的,這叫解脫利益。為得到這種利益,必須要修行佛法(後面在不共加行中所講的法)。為了讓我們獲得解脫的助緣,第二個問題中講的是依止上師善知識,因為只有依止上師善知識才能夠讓我們獲得解脫,才能夠讓我們真實地修持後面的不共加行乃至於殊勝正行的法要。前面的共同的加行就是這樣安排的。現在我們在共同加行中學習到的是四種厭世心中的第一種——暇滿難得,它讓我們知道現在能夠修學佛法的人身非常難得,難得就突顯了它的珍貴。珍貴表現在哪裡呢?主要是指暇滿人身可以讓我們在輪迴中做到其他普通人或天人乃至於旁生等身份,根本沒辦法達成的出離輪迴、獲得殊勝解脫的目標,這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知道的。即便是一般的普通人身,如果沒有這些暇滿的條件,也不可能有機會修行並獲得解脫,所以暇滿人身是我們獲得解脫、修學佛法的殊勝基礎,只有具有這樣的條件我們才可以在此之上,繼續修持殊勝的法要。如果沒有學習和刻意保護已經具足的暇滿人身,或者說這種暇滿人身的潛力或基礎,具有的善根和潛在的修行佛法的能力會朝何處去?怎麼發展?這個要觀察。因為這種潛力,如果我們沒有重視和保護,沒有挖掘和抓住,它有可能出現一下就被放過去了。我們沒有刻意觀修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覺得這沒有什麼,它和其它的身份差不多。而同樣具有這種能力基礎,假如學習了暇滿難得的內容,刻意地觀修了它的意義,我們就會對暇滿人身的真實難得珍貴,以及它能夠做到其它身份做不到的優越條件,產生非常強烈的認知。在這種強烈認知下,我們就會覺得應該用人身來修學佛法,世間的其它事情,不必要用暇滿人身投入絕大多數的精力和時間。所以我們的心就轉變了,因為有了暇滿的人身並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從而讓我們的心從追求世間八法轉向追求解脫道。我們的暇滿人身,如果刻意學習觀察了,它的作用就不一樣了,就像後面馬上要講到的,人身是無常的,觀不觀修都要死,但是如果你提前刻意地專門去了知觀修了,會讓我們發起精進心,它的觸動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有一種死亡叫被動死亡,就是什麼準備都不做就死了。另一種是主動地接受死亡,需要我們前期學習觀修、接受它,在我們接受了必定要死亡的情況之下,會投入更多時間精進修持佛法。我們不能想:觀不觀修都改變不了死亡的事實。的確,我們觀不觀修死亡無常,要死亡的事實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可以改變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在接受死亡事實的情況下,現在還有時間做些更加積極的改變。同樣道理,人身也是一樣的,雖然我們都有暇滿人身,但在整個世間中,可能有一部分眾生的善根因緣的確差得太遠了,不具備這種因素;還有一部分就像我們一樣,條件是有但可上可下,這種條件可以被你抓住,也可以被你放掉,可以往上走也可以往下走,這需要我們做抉擇和觀察在這個十字路口,我們到底往何處去?是往左還是往右?是直行還是後退?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種教法來幫助我們做抉擇,這種教義就是思維暇滿難得,它會讓我們知道人身的不同意義,它是可以用來修行殊勝解脫的,而整個所求中沒有一個比解脫道更為超勝。所以要知道暇滿人身可以用於追求解脫。知道人身的難得珍貴,從而要善巧地使用它,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修法。第一,現在我的人身沒有浪費;第二,現在我精進修法也可以保證在後世繼續獲得暇滿人身,有了這種條件和基礎,生生世世都會獲得暇滿人身,那我們獲得解脫的機率不就大很多嗎?它也是對我們後世獲得人身的準備。我們在這個基礎上精進修道,如果今生信心因緣能夠具足,我們今生就會獲證解脫,或者獲得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這些都是通過思維暇滿難得之後爆發出來的力量,如果不思維不觀修,這種力量就沒辦法爆發。我們為什麼要去學、要去觀修?為什麼一定要暇滿人身的意義在相續中生起來?為什麼用很多修法去引導?為什麼說這麼多理由、根據、比喻等等?其實都是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人身是很殊勝的,因此不要浪費掉它,應該知道它的可貴之處並用這種如意寶般很難獲得的人身去做最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在很多地方講到,如果你獲得了如意寶之後要懂得如何使用它,首先要把它清潔乾淨,在使用它的時候,要把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要沐浴、齋戒,並把如意寶供在非常高的一個幢頂上(如旗杆一樣),這樣就顯得很高貴。然後你在下面誠心誠意祈禱如意寶,它就可以如意地降下一切所願。無論你想要求衣服、飲食、還是財富,一切所欲都可以從如意寶中獲得。只要正確使用如意寶就可以給你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價值。如果不知道或者不認識如意寶,那麼也許它在你手上就是一顆普通的到處都有的石珠子,並且可能會認為家裡的水晶球還比它光滑。如果不知道它的價值,就會浪費它。或者會用這個石頭珠子去裝飾花園,比如說水池裡面缺一顆這樣的石頭,就扔到裡面去做個裝飾,這可不可以呢?似乎也可以。或者你看家裡缺一個墊桌子的東西,就把它放在下面墊桌子,這可不可以呢?也可以。然而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價值和使用方法,雖然你認為得到了一點好處,但其實錯失的更多。所以,如果暇滿人身只是用於追求今生的世間八法,你也能夠得到,但是你錯失了生生世世的福德或解脫,這都是因為不了知暇滿人身的價值且沒有善巧去使用它。如果沒有把暇滿人身的價值最大化,那麼生生世世的福德就會錯失。以前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已經錯失了,現在如果不注意我們也將會或者正在錯失。如果以後我們不觀修,還會錯失。當我們正反觀察很多次之後,就知道為什麼要學習暇滿難得。它對我們現在修法到底起什麼作用。既然它是四種厭世心之一,那麼它對我們厭世或者生起出離心到底有哪方面的引導作用?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很多道理去觀察思維。尤其是暇滿難得的意義一定要入於我們的心,如果這樣,我們就自動想要用暇滿人身去做最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投入求解脫道和追求世間八法的比例會自動做調整。比如很多世間不必要的或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我們就不做了。如果能這樣,心就自然而然轉變了。以前可能會非常耽著世間或今生的事情,現在覺得沒有必要,這些東西得到之後也沒有大意義,不必要用暇滿人身,只要其他的普通人身也可以得到。我們上堂課也講過,如果只是追求吃得飽穿得暖,追求男女情慾或是生兒育女,這些其實旁生也做得到,它們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然而這種追求需要暇滿人身來做嗎?根本不需要。當然我們不是說暇滿人身不需要吃飯、睡覺或者其他啥都不用做,該做或必須要做的你就做。但是既然有了暇滿人身,主要的思想要將暇滿人身放在追求解脫道上面,這就它是要給我們的啟示。我們思維這些的目的是要在內心中引發這種思想或觀念,並讓它在內心中紮根,融入到我們的相續中。只要法要融入到心中,我們就會自動做轉變和調整。這時讓你散亂或去做其它的你都不願意,因為你已經有了如意寶,只要守著它並好好把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就行了,何必再跑到其它地方去耕田或賺錢?根本不需要,因為你已經沒有興趣了。所以知道暇滿人身的價值之後,對其它事情絕定沒有興趣,這就是法入於心之後的自動轉變。通過觀修法義,一旦產生了效果,內心一定不相同。在引導文最後還會講一個公案,暇滿人身的意義在一個修行者相續中生起之後,他是怎麼自然而然就做到精進修行的。今天我們學習第四個科判。丁四、思維數目差別:前面「思維難得之喻」等我們都已經學完了,今天繼續學第四個「思維數目差別」,學完這些之後去觀修,可以使用《大圓滿心性休息》中的實修法,它裡面的一個個引導都是提煉的濃縮精華。如果把《前行》的意義搞清楚了,就可以按照實修法引導去觀修。或者按照《前行》中的文字觀修也可以,把一個個科判、段落、詞句都記下來之後,好好地去閉目思維。比如思維具體的數目的差別,就會覺得我這個人身的確非常難得。同樣,前面的比喻也可以這樣去思維。把這些數目的差別一個個去思維,通過對比觀想的時候就發現人身的數目實在太少了,所以很難得很珍貴。既然擁有了這些,就應該有個主題,就是通過思維「暇滿難得」讓我們逐漸放下今生、看破今生。之後還要了知,一定要用暇滿人身來修解脫道,通過不斷加深、加強這方面的思維,真實了知了暇滿難得的緣故,進而內心對於修行佛法的興趣也就會加深加強。如果稍加審視眾生的數量及次第,就會發現獲得人身的眾生實在是微乎其微。這個是總述,即「稍加審視」。以前可能觀察起來比較難,尤其因為以前交通都不方便,如果一個修行者沒有出過遠門,當地一個上師跟他講,暇滿人身很難得,或者說人和旁生的數量差距到底有多大,可能很難產生這種信解。但是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手段走得遠也看得多了,還有很多媒體和信息來源,要得到這方面的數據還是很容易的。所以說「稍加審視」,只要稍微留心觀察一下,將眾生的數量次第比較後,會發現獲得人身的眾生實在是微乎其微。整體來說獲得人身的數量比其他眾生的數量少很多。「稍加審視」的意思,是單單通過我們觀現世量的眼根、耳根來進行審視,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只有人和旁生。因為我們看不到天人、阿修羅、餓鬼,也看不到其他的一些地獄的有情。這裡就只有人和旁生來做比較,是比較容易的。還有一個「稍加審視」的意思是指可以稍加審視一下佛經、論典中對此的描繪。這個「稍加審視」的意思就是,我們不需要翻閱大量的經典、論典及教證,稍微審視一下經論也可以發現裡面的差別。所以這個「稍加審視」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或用自己獲得的信息去觀察,這個叫稍加審視。還有一種「稍加審視」,就是我們稍微看一下佛經、論典中的描述,也可以發現裡面的含義。因為必定有些東西是我們眼根、耳根能夠了解和辨別的,而有些是沒辦法看到的。所以我們就要用兩種途徑來進行觀察。這裡面講到了引用經典,如果我們能夠看到,當然就可以。下面首先用經典「稍加審視」,然後再用我們的眼根去「稍加審視」,是分了兩個步驟。首先是用經典,因為比較隱蔽的部分,我們要使用經典來說明。麥彭仁波切在凈土的教言中也說,一般來講如果比較隱蔽的法超越了我們境界的時候,就要使用第三量即教量,必須要通過教證來說明這個很隱蔽的東西。如經中說:「地獄眾生猶如夜晚繁星,而餓鬼則如白晝之星;餓鬼眾生猶如夜晚繁星,而旁生則如白晝之星;」此處是惡趣和惡趣之間做比較,然後惡趣和善趣之間做比較。首先惡趣內部按次第就是這樣來比較的,地獄眾生的業最重,一般來講,由於我們眾生造重業的條件是很容易的,所以墮地獄的眾生數量非常多。而同為惡趣有情,餓鬼的數量就遠比地獄的數量要少。此處首先是一組地獄和餓鬼之間的比較,就是說地獄眾生猶如夜晚繁星一樣。雖然現在有的時候氣候污染比較嚴重,有些城市很難看到夜晚的繁星,但是在那些比較乾淨的地方,比如藏區或草原上,很容易看到真實的繁星,星星在天空中的數量是非常多的。如果我們看不到,就看圖片中的繁星,夜晚的星星非常多,所以說地獄的眾生就像夜晚的繁星一樣,而餓鬼眾生就如白晝之星。白天的星星我們看得到還是看不到?有些能看到。以前我們在佛學院的時候,也經常在白天很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到一顆、兩顆星星。有的時候是太陽、月亮和星星同時看到,這個情況也有但很少。到底白天有沒有星星呢?白天的星星很少。為什麼?其實星星是一直存在的,並不是說白天它就回家了,不在天空出現了,不是這樣的。因為白天太陽光太強烈,映避了星星的光芒,所以我們就看不到星星。僅僅從表象上來看,餓鬼道眾生和地獄道眾生比較起來,餓鬼道的眾生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稀少,它們的數量差別和反差就這麼大。下面一組,就是餓鬼和旁生來做比較,餓鬼眾生猶如夜晚繁星,旁生則如白晝之星。雖然餓鬼和地獄比較時,落於下風遠遠不如地獄的有情,但是餓鬼的眾生如果和旁生比較起來,餓鬼的眾生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多,而旁生的眾生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少,這二者之間,就有這麼大的差別。下面我們還要比較旁生和人的數量差別,這方面就更加容易直觀地了解。旁生眾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眾生則如白晝之星。旁生就像夜晚的星星一樣不計其數,非常多,而善趣眾生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非常少。善趣是總稱:人、天、阿修羅。要獲得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必定要修往上走的業,這個不太容易修。所以能得到善趣的身份的機會就很少。善趣眾生的數量和旁生的數量比起來(雖然旁生和餓鬼比較起來,像白天的星星一樣,但如果和善趣的眾生比較起來),旁生就成了夜晚的星星,善趣眾生就和白晝的星星一樣少。這方面是一個次第的對比,反差是非常大的。這是佛陀通過遍知一切的慧眼觀察分析的。我們肉眼的功能是比較差的,很多東西在一定的範圍、距離中,有時候能夠看到,但超越了就看不到了。太小的東西,我們看不到;太遠的東西,看不到;有隱藏性的東西,看不到:比如牆外的東西,就看不到。通過自己內在的修行或某種業力,有時候眼根的能力,尤其是往上修的時候:禪定力、證悟實相的能力,修行的力量越大,障礙就越少,能見的能力也就越大、越超勝。佛陀凈除了一切的障礙、圓滿了一切的資糧,所以佛陀稱為遍知,周遍了知一切。這些經典,是佛陀在遍照之後,真正現量見到後,如是給我們宣講出這巨大的差別的。此外又說:「地獄眾生猶如大地的微塵,餓鬼眾生猶如恆河沙,旁生猶如酒糟,阿修羅猶如瀰漫大雪,而人及天人僅僅如指甲微塵。」另外一種對比,「地獄的眾生猶如大地的微塵」。大地的微塵是沒辦法計算的,太多了。整個娑婆世界的大地中,都是土組成的。真實來講,很小的土的微粒叫微塵,一粒比較大的土裡,有很多微塵。這個微塵,我們眼根是看不到的,必須要借用顯微鏡等才能夠看到。所以,地獄的眾生在整個六道中比較起來,就猶如大地微塵一樣,非常多。「餓鬼眾生猶如恆河沙。」如果去過海邊或恆河,我們可以看到沙子很細、很多,沒辦法數。整個恆河是個流域,整個恆河很長,其中的一段、一個沙洲的沙,我們都沒辦法計算,何況整個充滿沙的恆河!因此餓鬼數量很多。佛陀在講法的時候,經常使用恆河沙來比喻眾生的數量、功德的數量之多,是超越我們分別念的意思。所以餓鬼道的眾生猶如恆河沙。恆河沙雖然多,但在整個世間中有多少?雖然恆河沙非常多,但是只有印度有一條恆河而已,在整個世間的其它地方,恆河並不存在。所以它的數量再多,還是沒法和整個大地的微塵相比。如果恆河沙和整個大地的微塵比起來,那就太少了。但當我們看到恆河的時候,還是會大吃一驚,這麼多啊!沒辦法計算這個數量!餓鬼的眾生,就猶如恆河沙一樣多。「旁生呢?猶如酒糟。」釀酒的酒糟密密麻麻的,也是非常多,所以旁生的數量就像酒糟一樣擠在一起,數量非常地多。「阿修羅,猶如瀰漫的大雪」。阿修羅像大雪一樣多。因為以前學過這類論典,每當下大雪的時候,我就會觀察,《前行》中講的猶如瀰漫的大雪,倒底是怎麼樣去理解呢?一看到瀰漫大雪的時候,整個雪下起來鋪天蓋地,整個範圍全都是飄散的雪花。就會想到佛陀在經典中講,阿修羅眾猶如瀰漫的大雪一樣,就像這種數量真是非常多。「人和天人僅僅如指甲微塵。」就是說人的數量和天人的數量。因為要轉人或天人的取捨之道、修行佛法(人當然是從修行佛法的側面來講的)需要的條件比較嚴格;天人的受用是比較超勝的。人和天人的數量,僅僅猶如指甲上的微塵。這方面大恩上師在講記中也講了另外一個經典的教證:佛陀當年給弟子說法時,從旁邊的土中抓了一點點放在指甲上問弟子:「我指甲上面的土多呢?還是大地的土多呢?」這個當然是不可比的,一看就知道:當然是大地的土遠遠超過指甲的土。佛陀就說,「其實得到人身的數量就像這指甲上的土一樣少,失去人身的數量就像大地的土一樣多。」從這個方面講的話,數量差別太大了。總之,善趣的身份少之又少。上面這段話,主要是用教證來說明它的數量差別。下面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眼根去觀察一下。當下我們可以進行觀察,我們就不用教證了,通過我們的眼根、耳根來做觀察,尤其是通過眼根來做比較。比如,在夏季里,僅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含生或一個蟻穴中的螞蟻數量,也超過了南贍部洲的人數。人類與旁生的比例多少是顯而易見的。夏季中,因為冬季藏地除了人之外,其它小的旁生是看不到的,牛羊還有,但螞蟻在冬天是看不到的。華智仁波切是以夏季為比喻,夏季旁生非常多。因為他老人家生活的地方就是草原。在這些牧區,有很多草甸,草甸上就有很多螞蟻築造巢穴。有些大的巢穴里,有很多螞蟻生存在一起。一個蟻穴里螞蟻的數量超過了整個南瞻部洲的人數,超過整個地球上的人數。現在看電視里演的動物世界,有諸如此類的,這些頻道中演的這些數量,也可以看到,有些地方很大的草原上,很多這樣上百上千個土堆。每個土堆就是一個蟻穴,每個蟻穴中螞蟻的數量,幾十億不止,很多很多,沒辦法想像。現在用比較微小的攝像機可以進入蟻穴內部去做拍攝,他們計算出的數量是驚人的,沒辦法比較。從這方面講,一個蟻穴中的螞蟻數量就超過了南瞻部洲人的數量。我們說人很多啊,並不是人身難得呀?一個城市中有上千萬,到處都是人。但現在整個地球70億人口,如果放在整個南瞻部洲、地球上和旁生來比的時候,那就絕對不成比例!一個蟻穴中螞蟻的數量就超過整個人類,這是沒法比的。而且,越空曠的地方,小旁生越多。但即便是在城市裡面,人和旁生也是不成比例的。雖然城市裡面有幾千萬人,一個城市裡面的旁生絕對不止幾千萬。打個比喻,我們把這個城市分成一家一家(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如果一家裡面有三口人、四口人或者五口人,一個房子里有四五個人,但你有沒有觀察下,這個房間是旁生的數量多,還是人的數量多?觀察後就會發現旁生很多。夏天蒼蠅、蚊子,還有很多小的含生,很多很多!不止幾十個。所以這個比例是怎麼樣的?這還是在房間里,外面的更多了!外面的樹、草下面,沒人住的地方更多了!還有下水道里,多得不得了。沙發上面,很多蟎蟲不都是含生嗎?都算含生。這樣的數量,不觀察、不思維,不覺得懸殊,真的觀察分析時,人的數量和旁生的數量簡直沒法比,真的沒法比!旁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還有海裡面、草原上、城市裡,很多地方旁生的數量非常多,真的是太多了。我們通過這樣的比較,人類與旁生的比例多少是顯而易見的。這以上我們泛泛對比了其它眾生和人的數量,總的人的數量很少。即便現在地球上有70億人,和旁生數量比較起來是非常少的。更不要說,我們看不到的、更加龐大的團隊了:餓鬼團隊、地獄團隊。更加多的我們根本沒法比。前面通過教證,我們知道其實旁生的數量和餓鬼、地獄眾生的數量,是沒法比的。餓鬼、地獄數量非常多。所以說這麼多眾生越比較、越分析、越觀察,你就會覺得人的比例越來越少,根本就不值一提,太少太少了。我們不知道暇滿難得,主要是我們還沒有把眼光放長遠、放寬大。如果按教證給我們提示的思路去觀察,人的數量是很少的。為什麼人的數量少?因為他的因緣難以積聚。當然這裡主要關係到善業和惡業,造了善業多就可以轉善趣,造了惡業多就會墮惡趣。而惡業是容易造的,要具足造惡業的因緣,基本上一下子就具足了。但是要具足造善業的因緣就非常費力。所以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這方面有這麼多的數量差別?主要還是因為造善、造惡的這種因緣力。既然是造惡容易造善難,墮惡趣容易轉善趣難。我們就要反觀一下,現在我們在做什麼?是造善多還是造惡多?我們造善的時候,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相似的造善?對我們來說,造惡沒有假的。像菩薩那樣,造了惡但還是假的惡,這實際上是善法;對我們來講,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但我們造惡的能力一定是真實的。貪心是真貪心,嗔心也是真嗔心,愚痴、嫉妒都是真實的,殺生、偷盜、邪淫也都是真實的。但造善就不確定了,因為造善的因緣難具足;造惡,只要你造了,基本上就是實打實的惡業,裡面沒多少水分,都是比較真實的惡業。有的時候,我們要反觀下自己:我現在得到人身,能保證下一世還能得到嗎?如果不精進努力,佛陀都沒辦法給你打保票。我們要想生生世世還要得到人身,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在今生這個人身的基礎上努力修行,盡量多地修善法。即便沒辦法徹底斷除惡業,也要盡量多修善法,盡量把造惡的程度、時間,縮到最少、最短。盡量把造善業的心意和時間多去滿足。要盡量多造善法。對善法要培養起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生生世世都有獲得人身的善根。前面我們已經講到了普通人身很難得,下面在人類中還要做個比較。因為我們現在畢竟不是在講普通人身。普通人身其實也很難得,但是普通人身和暇滿人身還要再做一次PK,做一次較量:到底哪一個更多,哪一個更少,哪一個力量大一點。這樣一步步下來,通過數目的差別這種很直觀的方式作對比,我們慢慢地閉目思維觀想就知道:暇滿的人身真的很難得。在這個方面就可以引發定解。人類也是一樣,什麼叫人類也是一樣?就是說人類內部,普通人身和暇滿人身的數量也是有差別的。如果觀察無有佛法光明之邊地的人數,就會認識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極為罕見。這裡講到了觀察暇滿人身和普通人身的數量差別。「觀察無有佛法光明的邊地的人數,就會認識到生在有佛法光明的地方的人極為罕見」。真正來講,傳統的佛法興盛的地方,就那麼幾個地區。比如,中國的藏地和漢地自古以來就是佛法比較興盛的地方;再比如以前的朝鮮、日本;再遠一些的比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越南,還有印度、尼泊爾等等。但現在有些地方的佛法已經慢慢沒有了。像北朝鮮就不用講了,基本上宗教都還沒有恢復;南韓還有一些佛法,但是現在基督教越來越多,佛法越來越少;日本還算可以,佛法基數還是比較大的;其它像印度本土信佛法的人基本沒有了;尼泊爾的外道佔大多數,雖然佛法方面相對於其它地區還好一些,但是數量上還是外道多。所以,即便是傳統意義上佛法比較興盛的地區,現在的狀況也是大不如前了。比如中國的藏地佛法還是比較興盛的。但是漢地以前佛法很興盛,現在如果你在大街上走,要碰到一個學佛的人是很困難的;如果你去坐公交車,一個公交車裡面你就問,除了你之外有沒有一個信佛法的是很難說的。所以說生在佛法光明地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即便是處在佛法光明地,暇滿人身的比例也是很小的。大恩上師在講記中用城市裡面寺院的數量來做一個推理。城市裡寺院的數量很少。雖然這不能夠百分之百地說明問題,但它從統計或概率的角度,也可以說明這種比例之小。因為寺院少佛法的影響率就很有限,這樣暇滿人生的數目也不會特別多的。其它的不是傳統意義上佛法興盛的地方,像西方和非洲等等。很多地方其實佛法根本沒有興盛過。但現在交通便利了,其中有些地方也開始有些佛法的傳播,但是基數畢竟還是很少。以前我們也看過一個統計,當時人口總數不到七十億,可能就是六十億左右,其中佛教徒只有三到四億。確切數量有可能多一些,也有可能少一些,總之佛教徒在總人口中占的比例是很少的。這麼多人當中,只有三到四億的佛教徒。但是這些佛教徒是不是暇滿人身還不敢確定。因為可能有些是皈依過的,有些只是信仰佛法,有些說是家庭信仰。這些都算不上是真實的暇滿人身。並不是說我皈依了,或者自己說自己是佛教徒,就可以確定是暇滿人身。只是泛泛地講佛教徒三到四億。如果按照十八種閑暇的條件來觀察,三到四億的佛教徒中要篩選,可能還要去掉一多半。所以條件還是比較嚴格的。必須要入佛法,上師要攝受。如果再加上其它如不業際顛倒等條件,暇滿人身不多。即便是三、四億也很少,更何況三到四億還不都是認認真真想要學習佛法,想要求解脫的。參照前面講的,如果耽著今生都不算是人身的暇滿,按照這個標準來看,那的確非常少!得到暇滿人身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我們不能夠隨隨便便認為:我有了暇滿人身了,我已經過關了。如果我們有這個心態,比較危險。如果我們有種危機意識呢?要保持暇滿人身很難,也許現在都不一定是。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願意上進、願意爭取,願意去真實地創造更好的條件,那麼,就有可能讓自己不太圓滿的身份更加圓滿。所以從側面看,要認識到,現在有佛法光明的人是極為罕見的。尤其是具足暇滿的人身更是絕無僅有……。太少了。實際上你要真心實意修學佛法,具有修學佛法的條件,真正來講,人身是絕無僅有的。對此深思一番之後,想到自己如今已獲得了真實暇滿,應當感到無比欣慰、喜悅。對這個問題好好地深思一番,這就需要我們在看書的時候好好放在心上去看;觀修的時候要把這個問題通過打坐的方式去觀想。平常我們看書的時候,會做深入的思維。但觀想是把所有的外緣平息掉,然後一心一意地專門去觀想這些內容,有的時候就容易在這種觀修當中打坐,在座上觀修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對法義產生進一步的融入,心更加容易融入到法中。觀修其實也是一種深思,在座上深思一番之後越來越能夠體會到:現在的人身非常難得,得到之後應該很欣慰、很喜悅。如果暇滿的所有功德十全十美,那麼從今天起就已實現了所謂的珍寶人身。如果我們「暇滿的所有功德是十全十美的「,不管怎麼觀察,暇滿的人身全都具足,是十全十美的。那麼從今天開始,已經實現了珍寶人身。具有了珍寶人身又怎樣呢?關鍵是你後續還是要去觀察。因為有了暇滿人身之後,可能自然而然就會想怎麼使用它,怎麼能不浪費它等等。有了這個基礎就要去規劃。因為有了這個實力,站在這麼高的高度了,自然而然地可能對解脫道會有一些希求。有希求的情況下,自己會規劃,如何更好地修行來圓滿暇滿人身的意義,因此就實現了珍寶人身。假設還有缺憾不足,那麼即便世間法方面聰明伶俐、智勇雙全,但也不能稱得上是珍寶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如果在修學佛法方面的閑暇條件還不是十全十美,還有缺憾不足。當然缺憾不足要看到底是哪方面缺、缺了多少,缺的嚴重還是只缺一部分。如果只是缺一部分,通過精進,較快的時間內可以彌補。所以如果真的不夠,我們就要精進地補全。假如不夠你還不精進,那即便在世間法方面聰明伶俐、智勇雙全,但還不是珍寶人身,只是普通人身。有些人覺得:「我當然是社會的精英啊!我的容貌、世間的智力、文憑等等都是超一流的,所以我這個人身應該不是普通人身,我是人上人。」但佛法中的「人上人」不是說世間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大,而是說你在求解脫道方面到底具足了多少條件。即便世間法方面非常聰明伶俐,比如,投資看好了就投得很准,炒股只要一炒就得到很多收穫,基本上不會失手,像「股神」等等;或者口才很好、反應敏捷、人氣很高,又有智慧、又有勇氣,所謂「智勇雙全」(以前古代有智勇雙全的將軍、勇士,現在也有智勇雙全的人),即便是這類人,自認為「我和普通人不一樣,我是人上人,普通人不具有我這些」,但是按照佛法的標準來衡量,這算不得是珍寶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是普通人身還是珍寶人身,要看你所追求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追求的是解脫道、佛法,條件就具足了,就是珍寶人身。否則,不管你在人群中怎麼厲害,但是你所追求的僅僅是世間利益的話,那不能算是珍寶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稱為相似者、災禍者、無心者、空返者。普通人身還有其它的名稱(通過他所具有的法相或者很多不同的側面來定義),其中一個特徵是「相似的人身」,我們叫他相似者。為什麼叫「相似」?因為這個人身沒有辦法讓你今生後世的利益最大化,你還沒有真正發揮人身的最大潛力,只是相似地獲得了一些安樂而已。其實,我們人身只能得到這一點嗎?不是。我們之所以和旁生等其他眾生不一樣,是因為人類的潛力很大,可以在身體和智力的基礎上,追求解脫、發菩提心、安住空性等等,這種潛力完全可以發揮出來。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追求一些普通的世間法上面,只能叫相似者——你做的是相似的事情,獲得的也只能是相似的利益而已。在世間中得到了再多的財富、再多的名譽,也只是相似的安樂,是暫時的,死後不可能帶到後世。從這個方面來講,普通人身稱為相似者。也叫災禍者。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沒有認認真真地用普通人身修持善法,在追求世間八法、輪迴安樂的過程中,通過貪嗔痴會造罪業,其實就成了災禍者。你會造下招致後世災禍的很多條件,種下很多災禍的因。在今生以及業引發的後世中,都是傷害自他。因此,不是利益者,而是災禍者,普通人身也可以從這上面安立。也叫無心者——看起來像一個人,但是沒有最核心的東西。不管外表上看起來像不像人,或者即使很像人,比如有些蠟像非常像人,但只是「像」而已,為什麼呢?缺乏最重要的東西——心識。沒有心識就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你雖然獲得了普通人身,但是不追求解脫道、不追求出離,就相當於沒有心一樣。明明可以獲得殊勝解脫,但是你不去追求。不管佛陀和上師怎麼勸你,但是就像《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講的,你就像石頭和鐵球一樣沒有心,怎麼講輪迴的過患你都無動於衷,根本沒辦法打動你,好似鐵石心腸,那麼你這樣是不是一個沒有心的人呢?怎麼讓你用這個暇滿人身去追求最大的利益、追求解脫,你也聽不進去。從這個方面來講,就是無心者,跟一個沒有心的人說解脫道是沒有辦法起到作用的。總之,如果只是追求現世利益,就相當於是一個無心者。他沒有追求解脫,就像人最核心的東西——靈魂、心識沒有了,就不算是一個真實的人。普通的人身如果不追求解脫,不知道除了現世的名聞利養之外,還有一種狀態叫解脫,叫自利利他,叫徹底覺悟、讓眾生覺悟,是完全沒有傷害的解脫狀態。如果對這些不了解、不追求,不去種下解脫之因的話,那就是無心者。然後是空返者。空返者白白獲得了人身,就像下面講的,到寶洲去取寶藏,但是到了之後什麼都沒有拿,逛了一圈就回來了,這叫空返。明明可以得到很多利益,但是你錯失掉了,就叫空返者。你獲得的人身是可以修持更多利益、可以讓你生生世世獲得大寶藏。在生生世世中,如果你發了出離心、菩提心,修了很多殊勝善根的話,這種善根可以讓你究竟成佛,或者讓你獲得菩薩的果位、獲得解脫。即便是在還沒有獲得解脫道之前,你現在如果能夠精進地修持善法,也會在生生世世中獲得人天善趣,獲得很多殊勝的受用,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你現在的人身去爭取、做到的。通過短時間的投入,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但是你就是不做、放棄了、空返了。你明明可以得到的卻不做,相反還對追求解脫的人冷嘲熱諷、打擊、挖苦等等。不僅自己不去追求更大的利益,反而阻止別人去獲得,這就是空返者、無心者、災禍者、相似者。我們得到人身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像佛經中講的「趨向寶洲,空手而回」一樣,是很愚痴的做法。這個愚痴並不是世間的愚痴,是不了知真實義愚與業果愚,不知道有解脫道,從這個方面講,就是空返者。如果我們現在沒有好好修行,也非常可能變成相似者、災禍者、無心者和空返者。所以,觀修無外乎讓我們反觀自己的狀態:我們在修學佛法方面是不是真實地投入了、真實地想去做。如果不是,就很有可能沒有把基礎打牢,以為自己已經如何了不起了,本來自己是有缺憾的,但是覺得自己是十全十美了,這樣就不會精進調整。如果不精進調整,就非常有可能變成虛耗人身的相似者。這種人就像手握如意寶卻無義空耗,或者已到珍寶金洲卻空手而歸一樣。這種人就好像手中握有如意寶,但是沒有使用它,空耗了。我們剛剛講了,如果你懂得如意寶的價值,懂得使用它的方法,如意寶可以提供不可想像的巨大利益!但是你得到了如意寶,抓在手上卻不認識,你守護的如意寶當然就毫無意義地空耗了,最後你在貧窮中死亡。如意寶還可以遣除很多疾病,但是不懂使用的話,你拿著這個良藥如意寶就這樣病死掉,非常可惜。暇滿人身的價值就和如意寶一樣,可以源源不斷地讓我們獲得巨大利益。並且,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開顯解脫道》中說:「人身的價值遠超勝於如意寶。」為什麼比如意寶還超勝?因為如意寶只能滿足你今生的利益,比如遣除疾病、賜予財富等等,但是它沒有辦法賜給你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解脫道。暇滿人身既像如意寶也超勝如意寶。一方面,通過暇滿人身修行善法,可以讓我們獲得很多衣食。為什麼呢?因為衣食是通過福德顯現的。你獲得人身,通過發大心上供下施、供曼扎等等,短時間中可以累積巨大的善根。這個巨大的善根一旦成熟,就會帶來無法想像的巨大錢財,以及很多福德、福報——暇滿人身可以連續不斷地賜予你暫時的人天善趣以及種種受用。另一方面,暇滿人身還可以賜予你出離心、清凈的戒律、守清凈戒律的機會、菩提心、六度四攝、修菩薩道、修空性,獲得阿羅漢果、菩薩果乃至佛果。這一切的一切,暇滿人身都可以賜予你。如果從這個方面去比較,區區的世間如意寶,難道能和暇滿人身相比嗎?絕對不可能。所以,有時候我們的眼光過於狹隘,只盯著眼前一點點非常有漏的財富而已。其實只需通過小小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更多真正利益,比如:如果你修了善根,通過善根的成熟,這些財富以及很多其它東西實際上唾手可得。但是,如果你沒有這些善根,辛辛苦苦打拚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得到這些財富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所以,懂得善巧投資的人和不懂的人是不一樣的。懂得暇滿人身價值的人,通過暇滿人身做投資,是很圓滿、究竟、長遠的投資。投資下去之後,善根一旦成熟了,可以輕易地獲得任何世間中的利益——不單單是人間中的,連轉輪王、天界等這些都可以獲得。因此,我們要對這一問題深深地思維,放棄緊盯著眼前利益的做法,以免錯失以後獲得更大收穫和利益的機會。世間法也一樣,如果你目光過於短淺,格局太小,只盯著眼前的一點點利益,就像做生意時如果你不願意讓合作夥伴賺得更多,別人也不會願意跟你合作,你會因此喪失更多的市場和賺錢的機會。如果合作時你讓別人多得一點,格局更大一些,你的收穫完全不一樣。所以,世間中賺小錢的人和賺大錢的人的眼光是不一樣的,「小人」和偉人的格局也是不一樣的。修行佛法和不修行的人眼光和格局也應該不一樣。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中,有一部分人的思維(當然我們不能說「小人思維」,這是一個貶義詞),相比於偉人,只盯著眼前的一點東西:我的家庭幸福、我的孫兒孫女一定要健康、我要怎麼賺錢等等,有些佛弟子只盯著這些。當然,全部拋開也不可能,畢竟在欲界,世間生活不能完全不觀察。我們的眼光要更長遠一點,不能老盯著這些,否則就會喪失更多的利益。當你放眼遠處,用餘光掃一下眼前,你的眼界開闊了,眼前的事物自然可以看得到的。倘若只盯著眼前,更多、更長遠的景象便無緣看到。從這方面思維,為什麼說修學佛法的人要有大善根,要有殊勝的智慧呢?因為眾多事情需要觀察,觀念也要隨之轉變。如果只耽著今生的事物,修學佛法也為了眼前的利益,完全放不開這些。有時發生些小事情或和道友有點摩擦就不學了,心思不在解脫道、目光不長遠的,損失會很多。本來,眼光放得長遠一點,心量打開得更寬廣一些,即便損失少許眼前利益也不會覺得是什麼損失。這就是心胸寬廣和相對狹隘的修行人之間的差別。其實,眼光長遠的人得到的更多,眼光狹隘的,失去的也不會少。何必為了得到眼前一點點利益,而失去的會更多呢?《開啟修心門扉》講記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教授。如何用追求世間八法的心去修行善根?假如你的目標只是為了得到世間的享受——世間八法,由於目光短淺之故,最多也只能得到少許。而且沒有前世積累的善根,連今世的享受都得不到。《開啟修心門扉》中有這樣一段問答:「追求世間八法的人,今生中能夠得到什麼?」答:「僅此而已。」僅此而已就是只能得到這些。「那後世呢?」答:「後世有三種:地獄、旁生、餓鬼。」後世是三惡趣。今生中你最多能得到所追求的,有些時候福報不夠,連這些都得不到。如果緊盯著今生享受,後世(不一定是隨即的後世,是從比較長遠的角度來講,也不是說修善法就不會墮後世)不但無法獲得解脫,還可能長久墮入惡趣,墮惡趣的幾率會非常高。倘若希求的是解脫道,就不會墮惡趣,最終會獲得解脫。而且現在不追求的世間八法也順手可得。當你獲得人身並修持大量的福德,通過超勝的出離心、圓滿清凈的菩提心、空性慧等來修持善根,追求的是成佛利益一切眾生,發了菩提心做迴向,就一定會獲得。在朝著目標努力前進並獲得的同時,順便就獲得了暇滿人身、人天善趣中的種種受用。因為,所修的法是以菩提心攝持的,當一世又一世轉生的時候,這些善根都會成熟在每一世里。為什麼說發了菩提心之後到成佛之前善根都不會空耗呢?不空耗又表現在哪些方面?發菩提心一定是奔著成佛、度化眾生這個總方向去的。在奔著去的過程中,每一世都可以獲得暇滿人身。在獲得暇滿人身的每一世中,受用都不會缺少。由於福德深厚、內心清凈的緣故,不會遭受貧窮、打擊。因為該斷的斷了、該修的善法修了,業果是不會虛耗的。在還沒有解脫的業果中,在獲得解脫之前,我們夢寐以求的所有東西都能得到,想要避免的都可以避免,這就是不一樣的因果關係。看清了問題本質,就可以放鬆對眼前事物的執著,然後追求解脫道,在追求解脫的同時,世間利益也就附帶著可以得到,但是你一味地只追求眼前,解脫利益是不可能順手得到的。反覆做聞思、比較之後心就會逐漸定下來。現在我們對很多的道理還漂浮不定,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但是隨著學習量的增多、學習的深入化,智慧就會增長,福德就會深厚,我們就能發現一些內部的差別,然後就懂得了取捨,懂得去做調整,漸漸地把內心調整到解脫道的方向,這就是通過學習佛法獲得的殊勝利益。如頌云:「獲此人身寶,得摩尼難比,諸無厭離人,豈不見空耗?」這裡有幾個頌詞,第一個頌詞講「獲此人身寶,得摩尼難比」,意思是獲得如珍寶般暇滿的人身遠遠勝超得到摩尼寶,獲得摩尼寶無法與獲得暇滿人身的利益功德相比擬,得到暇滿人身更為殊勝。如果不去思考理解,就會覺得摩尼寶多好呀,得到摩尼寶之後祈禱什麼都會有,追求的東西都會有,也不會生病了。得解脫沒有什麼感覺,還是摩尼寶殊勝,不要說摩尼寶,現在能賺一千萬美元,都會選這個。能得到一套很好的房子就滿足了,比得到人身要有價值得多。因為不做比較觀察,就會覺得得到人身沒什麼難度,也沒那麼大的功德。如果深入思維之後,就知道獲此暇滿人身,比得到摩尼寶要殊勝的多。「諸無厭離人」就是沒有厭離心、用暇滿人身追求世間八法的人。「豈不見空耗?」難道看不到已經把暇滿人身空耗掉了嗎?沒有厭離心的人,已經空耗了暇滿難得的人身。大恩上師經常說觀修四加行極其重要,如果沒有厭離心,就很容易就把暇滿的人身空耗,因為根本不知道暇滿人身的價值,就像不知道摩尼寶的價值一樣,把摩尼寶擺在家裡卻不知道它的價值,別人用三塊糖交換,你想糖可以吃就換了。如果不知道暇滿人身的價值,很容易空耗掉,就會想如何花天酒地,怎樣消耗時間,認為它比修行有意義。比如打太極拳或跳廣場舞,都覺得比聽法、比利用暇滿人身修法的利益大得多。因為能得到快樂,馬上就能收穫一種滿足。當然覺得學習很枯燥、沒必要,又得不到什麼,還不如去做一些所謂的有意義的事情,像這樣很容易空耗人身。我們一定要認真地觀修四加行。有些道友觀過幾次,如果還沒有生起來,就需要再回頭反覆觀,基礎一定要打牢夯實,不要以為自己已經觀過了,是不是就可以進入下一個修法,進入空性,有些人說我可不可以進入生圓次第,進入大圓滿了?進是可以,但是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這些法很難修得動,因為只有好好地觀修才懂得珍視,才不會浪費暇滿人身,願意用來修持殊勝的法義。下面幾個頌詞中,就這個頌詞和暇滿難得有關聯。引用的教證中只有一個頌詞是有關聯的,其它是和我們修行有關聯的,但不一定和暇滿人身有關聯。遇殊勝上師,得王位難比,諸無恭敬者,豈不視等伴?能值遇到指引我們修行的殊勝上師,得王位難比,王位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講是比較直觀地可以理解的。國王高高在上,所有的人都是他的臣民,所有的財富壟斷者就是國王。人們覺得當國王非常好,很難得,但是我們這堂講了遇到殊勝的上師比你得到的王位還要難得,還要殊勝。得到王位了最多就是得到很多受用,但是也意味著責任,國王是臣民的負責人,比較勤奮的國王還是有很多操心的地方。如果得到王位不操心就是昏君,啥都不管只管你自己,留下罵名,很容易就會被推翻掉的,所以說即便得到了王位得到受用,但也不是很省心的,還有很多操心的事情。有些總統在當總統之前頭髮是黑的,一屆之後頭髮就白了,第二屆之後頭髮就全白了,這說明不好當,所以這裡面有很多操心的事情。他不用操心吃飯睡覺,卻要操心老百姓不用操心的事情。所以王位有時候看起來很光鮮,實際是很難做的。即便有福利可得,也遠遠比不上遇到殊勝的上師。上師可以給你指點、開示取捨之道,指點你修行,引導你趨向於解脫,這個方面的利益是生生世世的,所獲得的也是最殊勝的。現在的國王很少了,整個世間只有幾個國家有國王。不管是天皇還是女王,雖然名稱還有,但是基本淪落到和老百姓差不多的地位,所以說即便得到也沒什麼。但是遇到殊勝的上師比這還要殊勝,「諸無恭敬者」,本來要恭敬上師的教義,依教奉行,對於加持、轉變我們的相續,上師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不恭敬殊勝的上師,「豈不視等伴」,難道只是把上師看成朋友去對待了嗎?如果一直看成朋友你怎麼得到殊勝的加持呢?沒有辦法獲得佛法上的利益。一分恭敬一分加持,如果只是當做朋友,你可能對朋友那麼恭敬嗎?因為你覺得和他平起平坐,這樣沒有什麼恭敬的成分在裡面,如果你恭敬上師,你願意依教奉行,恭敬狀態中容易產生功德。「豈不視等伴」,難道不是把他看成一個和自己平等的夥伴嗎?等伴就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朋友、夥伴關係。如果你這樣就得不到加持,所以這方面也是一種歧途。求發心律儀,得官位難比,諸無悲心者,豈不見拋石?求發心律儀主要就是講我們要生起菩提心,要追求菩薩戒,比世間得一個官位還要殊勝。如果再退後十幾二十年,尤其是退後十年左右,大多數城市裡面的修行者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麼,不知道菩提心到底有多重要。毫不誇張,的確是這樣。現在我們到很多地方,一些人張口閉口都是菩提心,這是誰的加持?誰做的事情?大恩上師做的,當然其他有些人也在做。但主要對我們來講,每堂課都在提醒我們菩提心非常重要。大量宣傳菩提心的利益、功德,經常這樣強調,不管我們生沒生起來,我們都知道菩提心很重要。所以現在我們願意發心,願意求菩薩的戒律,這遠遠超出在世間中所得的官位。「諸無悲心者,豈不見拋石?」沒有求發心、求律儀的大乘行者,如果內心沒有生起悲心,沒有堅固和保護好悲心。「豈不見拋石」難道不是像拋石頭一樣把這些發心、律儀拋掉了嗎?為什麼沒有悲心和拋棄發心律儀有直接的關係呢?第一,菩提心是建立在悲心的基礎上。《入中論》中剛開始已經講到了「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所以說,大悲心在修行過程的初中後都是重要的。最初的時候像種子一樣,中間的時候像水一樣,最後的時候像果實一樣受用。所以初中後都很重要。你把悲心拋棄了,相當於根基沒有了,拋棄了,那哪裡還有什麼發心?哪裡還有什麼菩薩戒?所以悲心是一定不能拋棄的。沒悲心者還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遇到了某某人反對你學佛,到處給你造違緣等等,悲心不強烈的話就會想,這個人我以後再不度化。如果你沒有悲心,沒有容忍別人的悲心的話,很容易就把發心拋棄了。所以說如果你對一個眾生捨棄悲心,整個菩提心的基礎就沒有了。所以從這個方面也可以解讀。得續部灌頂,輪王位難比,諸無誓言者,豈不付東流?下面更進一步了解,得續部灌頂,續部就是密宗的經典。佛陀所講的顯宗的經叫經,佛陀所講到的密法叫續部。其實續部也是佛講的,所以叫經續。續部灌頂就是密宗的灌頂,「輪王位難比」。就是說比得到一個轉輪王位還難得。金輪王是統攝四洲的,整個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整個四大洲、八小洲都是轉輪王可以統治的。轉輪王有輪王七寶,還有很多殊勝的功德。所以轉輪王是整個人間都沒辦法超勝的。但是即便殊勝的轉輪王都比不上得到續部灌頂。比如前段時間道友們去佛學院參加金剛薩埵法會,得到金剛薩埵灌頂,這就是一個很殊勝的大圓滿的續部灌頂。還有文殊菩薩的灌項、觀世間菩薩的灌頂等等。這些都屬於密宗的續部灌頂。得到這些灌頂可以讓你相續中的種姓很快成熟,你可以有資格修學甚深的密法。而且灌頂不單單是個儀式,它可以摧毀很多習氣,燒毀你內心中很多障礙,讓你內心中的善根、種姓快速成熟,讓你能夠接受更高更了義的教法。因為教法越高越了義,你觀修起來破除煩惱的力量就越大。如果種姓沒有通過灌頂成熟的話,你碰不到教法,也沒辦法去領悟這個教法。所以,灌頂是焚毀我們內在的障礙種子、讓我們內在的佛性蘇醒成熟的一種殊勝的修法。得到這樣的續部灌頂,預示著你很快就可以見心性,所以審視之後知道,的確轉輪王的位置是沒法比的。為什麼很多修行者對世間的名聞利養完全不耽著?完全拋棄掉?他的法已經完全的消化了,他已經知道這些東西對他沒有用,所以一點都不希求。他如果真實地了知之後,轉輪王的位置是沒法比的。「諸無誓言者,豈不付東流?」灌頂的功德很大,但得到灌頂的同時也有一些責任你要去遵守,比如說要遵守誓言。我們不知道的話,會認為得灌頂就是撿了一個大便宜,所以要爭取灌頂名額。但是誓言一概不管,根本不去問也不去守,這樣很危險。雖然灌頂很殊勝,但是得到之後的誓言必須要守護,否則就很危險。我們以前很多道友們不太了解,聽說有灌頂馬上就去。還有一些問題就是,不管你的家人學不學,他願不願意守誓言,也把他拉過去,只是告訴他灌頂很好。你說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的確好。但是得到了之後你還有很多東西要做,還有很多後續的誓言要守護。如果你把他拉去了,但有可能你沒有發心都得不到灌頂。得不了灌頂也就沒有誓言,得到的少你失去的就少,但你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加持,種個因緣。但是如果你得到了灌頂,是要學習誓言、守護誓言的。得到灌頂之後不守護誓言的話,「豈不付東流」,難道不是把誓言扔在河裡面,讓它漂走?不守誓言就好像把解脫、把慧命扔到河裡面讓它漂走一樣,什麼都得不到,豈不付東流嗎?見心性本面,見諸佛難比,諸無精進者,豈不見迷亂?這也是一組我們容易迷失的地方。「見心性本面,見諸佛難比」。我們哪天在某個法會上面,佛現身了,而且說:「我在法會上面連續現身一個月,只要來的話就可以見」。假如我們聽到這個消息了,啥都不管了,能見到佛那簡直是最大的一種收穫,什麼都不用管了。能夠見到佛的色身,聽到他的聲音,這個固然很好。但是和這個相比,見到我們自己心性的本面,比這個還要難得、還要殊勝。所以,佛是我們心性的外現,他是引導我們見到心性本性的一個助緣。這個問題我們不要搞混淆了,真實義來講,我們學佛、修佛、祈禱佛,主要還是為了見到我們自心本具的佛性。所以能見到心性本面的話,當然比見到外在佛的顯現要好無數倍。因為我們生信心的時候,以前上師們也講,剛開始是對外在的佛像生信心,但是逐漸我們就要轉移,信心要從外而轉內。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對外在的三寶生信心,然後就要知道「其實我們本性中本具三寶」,然後我們生信心的對境要從對外在的三寶生信轉而對「自己本具佛性」生信,比如我們學的如來藏教義,學的自性三寶的教義,我覺得「我本來具有佛性」,有這個信心的話,比對外在的三寶生信心更加有意義。因為它開始逐漸接近解脫道了。然後通過修行,逐漸地我們的障礙消除了,開始獲證空性,空性圓滿的時候就現證佛性。所有的修行都是圍繞我們本具的佛性現前的。就是說生信心的對象要從外而轉內,對內在的佛性生信心要遠遠超勝對外在的佛像生信心的功德利益。因為他已接近覺悟了,方向已經從追求世間八法開始追求解脫道,從追求自我解脫開始發展到追求願一切眾生解脫,從願一切眾生解脫的方面開始追求證悟本來面目,或者開始追求我和一切眾生其實都是空性、都是佛性等等,這就是修法的過程。成佛的途徑都是這樣的:由淺入深、由易入難、由外入內,然後逐漸一步步地引導我們趨向於本來的心性。所以見心性本面是最殊勝、最重要的,這樣的話的確比見到外在的佛更殊勝。有可能當年須菩提尊者也看到了這個,所以佛陀當年從三十三天下降的時候,他在山洞裡面觀心性,他聽到消息「我是不是要去接佛啊?」但是這樣想到的時候,「真實的佛應該是空性,這是實相」,他了知這個的時候就沒有動,還是繼續在山洞裡面觀自己的心性。當時蓮花色比丘尼變成轉輪王的形象,他說:「佛陀,我第一個來迎接你。」佛陀說:「你不是第一個迎接我的人,第一個迎接我的人是須菩提,他在觀諸佛的法身,他在觀空性,他才是首先見到我的人。」所以也是因為這個,《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如果你認為所謂的如來只是外在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如果所謂的佛就是他所講的話,這個人已經行邪道了,不能見真實的如來。「真實見如來」,一定要觀心性,觀佛的本性、一切萬法的本性,見到這個就見到了諸佛的本性。所以從這方面來講,也有這樣的利益,所以說「見諸佛難比」。「諸無精進者,豈不見迷亂?」就是說,你本來通過各種因緣已經見到了心性本面,這時嚴格意義上講應該繼續更加精進,保持所見的心性本面。但是如果你在見到了心性之後散亂了,沒有精進了,所見到的心性又會退失到庸俗的、凡夫的狀態中。「豈不見迷亂」,難道沒有見到這個人又重新進入到迷亂中了嗎?因為我們這些初學修行者,所見到的心性是不穩固的,大恩上師以前給我們講這些甚深教法的時候,跟我們說:「其實見心性很容易,但是保持這種心性比較難」。所以說見到了心性有的是通過上師的加持,或者灌頂、持咒的時候,短暫的時間見心性比較容易,但難的是保持它。所以這方面的意思也是這樣的:你見心性本面本來就很殊勝,但是你如果精進了就可以讓心性保持住,讓它逐漸穩固,更加深廣。但是你不精進的話就會退失,又重新陷入到迷亂當中。所以這方面就是告訴我們還要精進。這五個頌詞對我們來說都是很殊勝的竅訣。但是和暇滿難得有關的就是第一個頌詞,「獲此人身寶,得摩尼難比」,這個是直接相關聯的,其它幾個頌詞是和我們修行有關的。這裡面的教授很殊勝,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去觀察、思維。越觀察越思維,越對前行法義生起信心,而且我們對前行本身的因緣也是很殊勝的,我們的法脈特別殊勝,如果我們精進地學、精進地祈禱、精進地觀修,對於調伏我們的心,它的作用會非常顯著。今天的課就講到這個地方。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傑嘎納其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推薦閱讀:

大圓滿前行中的「共同前行」
附錄一(第二章 大圓滿法正行見地研究)第三十五至第三十八節
密教內三部即大圓滿三乘
大圓滿法加行 暇滿難得(2)
【大圓滿】

TAG:大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