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霍黎威 2012-04-17 18:05
道教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則就是「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這就清楚地說明,人和萬物是平等的、人並不比其他萬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準則,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諧原則。「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提了出來,認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了宇宙包括人本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破壞或違抗大自然的意志就會受到懲罰。「道法自然」說就是主張天、地、人三者之間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則的天人和諧。「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規律。「道」又通過「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間這些包羅萬象的事物的屬性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就「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莊子則提出了「與天為一」觀點,他認為,「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就是要求人拋卻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齊物論》)。《黃帝陰符經》稱:「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可見,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則,自然則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不僅是人類社會今天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而且應該是未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永恆的精神和理念。「天人合一」的命題實質上就是主張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有其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至今價值不減。
宋明理學也很看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把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認為這是全部人生和諧的現實基礎,是人生修養的終極目標與境界。他們以物我和諧為目標,以人我和諧為手段,以自我和諧為基礎,十分重視並強調物我一體、人我一體,追求個人與宇宙萬物、人類社會的交融合一、協調發展。宋代大儒張載在其著作中首闡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公平善待每一個人和天地萬物的思想。宋明理學將先秦儒、釋、道各學派的和諧理論,整合為一個體用結合、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從而完成了對和諧思想理論體系的建構。
風俗和美:人倫和諧思想
儒家主張身心和諧,強調培養高尚的人格。個人是組成社會的分子,社會和諧最終要落實和體現在個人身上。個人的需求大體上可分為身體上的生理需求與心靈上的精神需求兩部分。儒家不是禁欲主義者,因此主張以正當手段來滿足人身體上的生理需求,所以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但是,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乃是因為人有精神生活,特別是在於人有道德,所以孔子強調「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仁者愛人」,道德的根本在於人有「仁愛」之心。「仁」就是「人」,一個人如果沒有了仁愛之心,就與禽獸無所區別。道德以「仁愛」為中心,又可推演出許多內容,比如正義、禮貌、智慧、誠信、溫和、善良、恭敬、勤儉、辭讓等。總之,儒家把培養有道德的人作為學問的根本,認為有道德的人是社會穩定與和諧的根基所在,所以主張「以心統身」,即以精神追求來控制身體慾望,強調立德為先、修身為本,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也主張人身體與精神的和諧與合一,比如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但道家的道德是自然天道,希望人去偽滅智、反樸歸真,完全回到大自然,這與儒家是不同的。
儒家主張人際和諧,強調塑造規範的倫理。人生天地間,無往不在與他人的關係之網中。儒家處理人際關係,以「仁愛」為根本原則,實施途徑有兩條: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想得到的東西,也要讓他人做或得到;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不想得到的東西,不能強行施加給他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世界各大文化與宗教中都有相同或類似的表述,被公認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黃金律」。在此基礎上,儒家突出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人情味的倫理道德觀點,比如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比如我們常說的孝敬父母、尊師敬長、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互助、朋友有信、團結友愛等。儒家把這些倫理道德規範加以規範化、系統化、制度化,使之成為嚴密的、可操作的「禮」,比如《周禮》、《禮記》、《儀禮》和《朱子家禮》等。「禮」的目的就是調整人際衝突糾紛與維護社會和諧安寧,所以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上也說「和寧,禮之用也」。
儒家認為實現社會風俗和美的重要途徑是以禮樂教百姓,以化風俗,以正人心。所以荀子說:「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又說:「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兼覆而調一之。」風俗習慣就是社會環境,是一個人不得不身處其中、耳聞目染、與之俱化的東西,所以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風俗不和美,就是社會不和諧,就不能培養完美的人格,也不能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推薦閱讀:
※繼承與超越——對我國幼兒家庭傳統德育的思考
※手竿傳統釣法
※傳統風俗搬新家一定要擇好吉日
※語言的牢籠——西方哲學根本傳統的一種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