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

一、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

由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人在雲南首先發難的護國戰爭,在全國各階級各階層人民的積極支持下,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奮鬥,終於挫敗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圖謀,達到了「剷除帝制,推倒袁氏,重建共和」的預期目的,取得了共和勢力對封建專制勢力的一次重大勝利。其所以能取得勝利,主要由於以下原因:

(一)全國人民擁護共和,反對帝制

護國戰爭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首先由於廣大人民對於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記憶猶新,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因而,當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消息一傳開,迅速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義憤和反對。這股強大的反抗浪潮,有力地鼓舞和支持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反袁鬥爭,同時促使過去追隨袁世凱的一些政黨,為了小集團的私利,也打起了反袁的旗號,甚至袁世凱的一些心腹幹將,為了個人利害,也紛紛離袁自保,使袁世凱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而在另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等不同的政治派別和政治勢力,在反袁的大目標下,暫時地聯合了起來,使反袁鬥爭得以順利展開。此外,帝國主義列強也察覺到了中國反袁勢力的強大,預感到袁世凱這條走狗將被中國人民反覆辟的浪潮所吞沒,因而也改變了支持帝制的態度。所有這些,都迫使袁世凱不得不放棄復辟帝制的圖謀。

(二)護國軍英勇作戰

護國軍的領導者以雲南一省之地和二萬餘人的軍力,敢於反抗袁世凱的全國政權和數十萬正規軍,充分表明他們具有藐視強敵的膽略和必勝信念。這支軍隊於宣布討袁不久,即先後進軍川南、湘西和滇桂邊界,連續打了幾個勝仗;在北洋軍抵達之後,又勇敢地抗擊了在數量上佔優勢的敵人的反攻。他們的堅毅戰鬥精神,有力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倒袁的信心和勇氣,推動了一些省分先後響應起義,迅速擴大了討袁陣線,確實起到了「用軍事上之態度表示國人反對帝制之意」②。

二、護國軍擊敗袁軍進攻的主要條件

護國軍之所以能勇敢地抗擊北洋軍的進攻,挫敗了袁世凱妄圖消滅護國軍,進而撲滅反帝制烈火的圖謀,主要由於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一批忠於民主共和的中下級軍官

在滇黔護國軍中,從梯團長到支隊長以至營長,大多為辛亥革命前後的同盟會員、國民黨員,少數還是中華革命黨員。他們具有民主共和思想,對袁世凱復辟帝制強烈不滿;他們大多為雲南講武堂畢業生或留日士官生,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並參加過辛亥革命戰爭。由這樣一批軍官掌握部隊和指揮作戰,是護國軍比較有戰鬥力的主要原因。

(二)習慣于山地作戰,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護國軍對於川黔桂山區潮濕多雨的氣候和山嶽叢林的地形條件比較適應,慣於在崎嶇的山道中行軍,和在林木叢雜的山區作戰。而北洋軍無論對氣候還是地形都不適應,以致士氣低落,難於發揮兵力火力優勢。此外,護國軍的成員大多來自貧瘠地區,具有吃苦耐勞的習慣;加之相當一部分老兵受過民主革命的熏陶和正規的軍事訓練,使用的武器也較精良,軍政素質較好,因而在作戰過程中雖然遇到糧餉短缺等困難,基本上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士氣。

(三)紀律比較嚴明,得到群眾的支持擁護

護國軍高舉反覆辟義旗,加上各級領導注意約束部隊,不準侵犯群眾利益,因而軍行所至,人民群眾主動當嚮導、遞情報、送茶飯、運糧彈、抬傷員,不少青年積極要求參軍殺敵,湧現出不少擁軍支前的動人事例。群眾的積極支持,也大大鼓舞了廣大官兵的戰鬥意志。

三、護國軍將領在作戰指導上的主要失誤

護國軍將領們在作戰指導上也存在一些失誤,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舉義宣布過早

本來,雲南的領導者計劃先將滇軍秘密開進至滇川邊境,然後宣布舉義,對川邊各重要據點實行突然襲擊。後由於梁啟超一電的催促,遂在戰備尚未就緒的情況下倉促宣布舉義。這一欠審慎的決定,喪失了通常武裝起義所應有的對敵進攻的突然性。而且由於部隊的集中和調動尚未完成就分散開拔,致使各路部隊發起進攻的時間參差不齊,未能在戰爭初期對敵形成兵力優勢。以川南戰場而言,左、中、右三路接敵的時間相差一個多月,這就使敵軍得以在各據點之間調動部隊,互相支 援,並得到了後續部隊的及時增援。當護國軍主力抵達前線不久,袁世凱的援軍也已源源開到,造成了兵力對比上更大的劣勢,使護國軍在作戰中增加了更多的困難。

(二)戰略計劃與主客觀條件不相符合

護國軍一開始以二萬餘人的兵力,分向川南、湘西、桂粵三個方向進攻,由於兵力過於分散,結果在四川這個主要作戰方向,不但沒有達到攻佔敘、瀘、綦進而攻佔重慶的作戰目的,反而在袁軍的反擊下被迫後撤。其實,舉義之初,護國軍的領導者在已經了解到黔、桂兩省準備響應起義的情況下,對黔、桂方向只需部署少量兵力(一以策動起義,一以防敵襲擾),而應集中更多的兵力於四川方向,爭取在兵力上縮小與敵人的差距,造成局部的兵力優勢。果能如此,護國軍在川南的作戰將會取得更大的戰果。

(三)兵員、軍械和糧餉的補充不及時

由於戰前準備不足,戰線又拉得太長,以致戰爭打響之後,在兵員、槍械、彈藥和餉糈的補充接濟上,都產生了很大的困難。以雲南這樣一個貧瘠的省分,要支持數萬軍隊進行戰爭,確有很多困難,而戰線太長,後方太遠,又使這方面的困難顯得更為突出。幸1916年3月底敵方提議停戰,使護國軍得到了補充休整的機會,人員和作戰物資補充方面的困難,才暫時得以緩解。

護國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成功的革命壯舉,但這次戰爭的目的和成果是很有限的。它雖然挫敗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圖謀,推倒了袁世凱,並在人民的壓力下,繼任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被迫宣布繼續遵行《臨時約法》,表面上又暫時恢復到袁世凱解散國會以前的局面,但未能擺脫北洋軍閥對中國的統治,也未能給中國人民帶來任何政治和經濟權益。中國的民主革命任務仍有待以後的革命政黨和人民去奮鬥和完成。

附表一:

雲南護國軍編製序列表

附表二:

袁軍參戰兵力統計表50000063_0198_0③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

一、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凱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復辟帝制活動,在國內主要依靠北洋軍為後盾,在國外則主要依靠日、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

為了鎮壓雲南護國起義,袁世凱調動了北洋軍和地方部隊的五個精銳師和十幾個混成旅、團,分道進行「討伐」。他原以為雲南這支「兵僅萬餘,餉難月給」的軍隊,是不難一舉蕩平的。孰料經過三個月的較量,不但未能將雲南護國軍消滅,反使本身的軍事力量受到了削弱。接踵而至的則是貴州、廣西兩省相繼宣布獨立,其它各省也在醞釀響應,人民群眾的反袁烈火愈燒愈旺。袁世凱的反動統治日益不穩,財政經濟情況更加惡化,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在國際上,日、英等帝國主義在袁世凱開始醞釀復辟帝制之際,曾表示積極支持。但當袁積極推行帝制,中國各派政治力量都強烈反對時,帝國主義各國恐中國發生內亂,危及其在華利益,便一改初衷,由支持轉為反對。1915年10月28日,日、英、俄三國公使對袁政府發出第一次警告,聲稱若驟立帝制,將立起變亂,望暫緩改變國體。然而利令智昏的袁世凱沒有估計到局勢的嚴重性,仍於同年12月12日正式宣布實行帝制。15日,日、英、俄、意、法五國公使聯合對袁發出警告,宣布「以後對於中國決定執監視之態度」①。此時,袁世凱始感事態嚴重,決定派遣特使(農商總長周自齊)赴日,準備不惜出賣國家主權,換取日本的支持。日本政府不僅拒絕特使赴日,而且在通知中責備袁世凱「斷行帝制,無視友邦勸告」,「日政府當然不能承認」②。各國外交公使還一致指出,以後凡具有「洪憲」年號的外交文書,一概拒絕接受。外交上接二連三的挫折,以及西南諸省護國起義的爆發,迫使袁世凱改變原定於1916年元旦或春節登極的計劃。2月23日,不得不公開宣布延緩登極。後隨著國內軍事、政治形勢的繼續惡化,更使袁世凱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迫使他不得不於3月22日宣布撤銷帝制,並於次日宣布廢除「洪憲」年號,恢復「中華民國」紀年。袁世凱自1915年12月12日宣布承認帝位至3月22日取消帝制,前後僅一百零二天。其「皇帝夢」的破滅,充分表明了歷史潮流不可逆,人民意志不可侮。

二、停戰與備戰

袁世凱取消帝制後,鑒於對西南護國軍的作戰未能取得預期戰果,內政外交亦處於困境,為了求得喘息的時機,乃於3月25日借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等人名義,致電護國軍,要求停戰,商議善後。護國軍方面,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兵員、槍械、彈藥、餉糈都有很大消耗,急待補充休整,也需有一個休戰時期。因此,從3月底開始,四川、湘西前線先後實行停火。到4月初,護國戰爭實際上已經停止。

對袁政府的停戰建議,護國軍方面有較高的警惕。蔡鍔等認為:「袁逆之撤銷帝制,一因兵事挫衄,外交逼緊,財政困窮,人心鼎沸,乃迫而出此;一因獨立省份逐漸加多,護國軍勢力繼漲增高,無力抗禦。故藉此下台,以和緩國人之心理,孤我軍之勢力,仍盤踞現位,以為捲土重來之地」①。因此,在同意停戰之後,護國軍的領導者仍加緊進行軍事準備,擴大軍隊編製,補充訓練新兵,籌集軍械給養,並向日本訂購軍械,以備再戰。到5月底,雲南護國軍即由原來的三個軍擴編為八個軍①,共約五萬餘人。

對於爾後的戰略方針,護國軍領導人進行了較充分的醞釀。唐繼堯的戰略設想是五路出兵,會師武漢。具體計劃是:以第四軍加強第一軍兵力出川,第六軍加強第二軍兵力出粵,第五軍由會理、寧遠出陝西,第七軍由桂林出長沙,唐繼堯則自率第三軍及警衛軍經黔出湘,各路護國軍會師武漢。這一設想,與起義之初的戰略大致相似,其問題主要是多路分兵,張口太大。蔡鍔則不同,他經過戰爭實踐,對多路分兵所帶來的不良後果已有所認識,故對下一步作戰,堅持其「滇師舉全力以出綦渝為當」的主張。他說:「凡大軍作戰,首在將其主力摧破,其餘自迎刃而解。次在奪據其咽喉重地,……現逆軍主力之七、八兩師,悉集瀘納,我若將此軍擊破,則成、渝唾手可得。其次則重慶為逆軍唯一之咽喉重地,我若得此,則在川逆軍接濟立斷,久將不戰自潰。故滇中增援之師,以全力趨瀘或出綦渝為當。就現在形勢論,兵出綦渝較易得手。」③

李烈鈞則堅持以該軍主力出湘,控制長江中游。他認為:「粵東方向,桂已獨任,我軍似可迅速出湘;果能沖斷江流,則影響大局,獲益猶巨。且川南得遙應之勢,逆軍將不戰自潰。」①

比較起來,蔡鍔的主張較之唐繼堯的計劃要實際可行一些。因為,袁世凱的主要征滇部隊集中在川南,而在這一方向與袁軍對峙的護國軍,經過戰爭的消耗,兵員不足,餉彈缺乏,戰鬥力明顯下降。在這種情勢下,如能按蔡鍔的主張,將增援的兵力集中於瀘州或綦江正面,則進可以消滅袁軍主力,控扼重慶,退可以阻截袁軍入滇之路,因而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當然,李烈鈞的主張也有其可取之處。此時,廣西已經獨立,滇省無後顧之憂,若以桂軍攻粵,以李烈鈞的第二軍由廣西進軍湖南,如能攻下長沙、岳陽等要地,進而控扼長江,也足以威脅四川袁軍之後路,使其進退兩難。總之,蔡、李的主張較之唐繼堯的多路分兵計劃,都要高明一些。

此後,由於雙方沒有重新開戰,蔡、唐、李的上述計劃,均未受到實戰的檢驗。

三、護國戰爭的結局

在停戰期間,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展開了緊張的縱橫捭闔,焦點是袁世凱的下台問題①。

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較大的力量:一是袁世凱及其少數追隨者。他們繼續策劃由川、湘向西南進攻,進行垂死掙扎,妄圖繼續保住最高統治地位。但是,歷史的發展與他們的願望完全相反。一是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革命黨。雖然由孫提出「保持民國,不徒以去袁為畢事」①的正確主張,表示要與所有同袁世凱一樣的反動派鬥爭到底,但因無實力,且嚴重脫離群眾,因而影響不大。一是掌握著護國討袁的軍事實力,並左右戰局發展的進步黨和西南地方實力派。他們除了「倒袁」和擁立黎元洪為總統外,沒有提出任何別的政治主張,給護國戰爭的結局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後隨著形勢的發展,袁世凱的一些頑固追隨者也開始離袁而向護國軍方面靠攏。1916年4月6日,廣東將軍龍濟光在桂滇軍的軍事壓力和廣東革命黨人領導的民軍脅迫下,被迫宣布獨立;4月12日,浙江也自下而上地轟走了將軍朱瑞,推舉嘉湖鎮守使呂公望為都督,宣布獨立。4月16日,馮國璋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此後,不少軍政頭目也紛紛勸袁下台。袁世凱雖已處於四面楚歌之中,卻仍死抱住大總統的寶座進行垂死掙扎。

南方已獨立各省為了加強與袁政府的對抗,於1916年5月8日在廣東肇慶宣布成立軍務院,遙戴黎元洪為總統,推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副撫軍長,梁啟超為政務委員長,蔡鍔、李烈鈞和西南各獨立省分的督軍、總司令等為撫軍。軍務院的任務是指揮全國軍事,籌辦全國庶政,實際上是一個與袁政府相對峙的臨時政府,其主要目的在於逼迫袁世凱交出政權。軍務院將兩廣境內的軍隊統編為護國軍,共五個軍、一個師、一個旅和一個獨立團,準備分別向湖南、江西、福建開進,大舉北伐。同時,進行堅持要袁世凱下台的南北交涉。

軍務院成立不久,又有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四川將軍陳宧和湖南將軍湯薌銘相繼宣布獨立。陳宧、湯薌銘本是袁世凱的忠實爪牙,他們的倒戈,使袁更加沮喪。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這個獨裁者和賣國賊在全國人民的聲討和唾罵聲中病死,結束了可恥的一生。

袁世凱死後,進步黨和西南地方實力派開始與北洋軍閥尋求妥協,加速了南北相持局面的結束。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原副總統黎元洪於6月7日繼任總統。29日,黎元洪召開國會,恢復國務院,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7月14日,護國軍方面宣布撤銷軍務院。25日,中華革命黨發出通告,宣布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護國戰爭至此正式宣告結束。

推薦閱讀:

殲-20是第五代中國戰機嗎?戰鬥機的代次是如何劃分的?
軍婚十年為啥不癢?軍嫂的答案讓人笑噴…
女軍官嫁人民檢察官?以人民的名義,兩個官到底誰大?
中國海軍步入世界第一陣營是真是假?
2017年全球陸軍排名為何日本和德國會超越俄羅斯?

TAG:軍事 | 戰爭 |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