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慧管理之道

智慧管理之道說的直白一點,管理也是需要「軟硬兼施」。只不過因人因時因境的不同,...管理是一門藝術,但是人本管理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要多用心,少用術。...但凡睿智成功的老闆都是洞悉人性的用人高手。他們了解員工的內心世界和需求並善加運用,這些老闆可能不用花費金錢而只是一個微笑或讚許,便哄得他的屬下心甘情願地為他賣命。韋爾奇、張瑞敏、牛根生都是用人的典範,中國的古老文化也蘊藏著無限的用人智慧。

但凡睿智成功的老闆都是洞悉人性的用人高手。他們了解員工的內心世界和需求並善加運用,這些老闆可能不用花費金錢而只是一個微笑或讚許,便哄得他的屬下心甘情願地為他賣命。韋爾奇、張瑞敏、牛根生都是用人的典範,中國的古老文化也蘊藏著無限的用人智慧。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雖然人各不同,御人的方法稍有差異,但人性是一致的。員工為你工作固然期望得到報酬,但錢不是萬能的,就如兩人談戀愛一樣,有錢不一定能博得情人的芳心。在管理諮詢的20年實踐生涯中,我所觀察到的民營企業里管理者與員工相處的林林種種現象和結果,作為自己曾經擔任過領導以及員工的角色,現在作為第三者,可能我更能體味到老闆和員工的心態和想法。就好比兩個人吵架,由於立場不同,便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作為諮詢師,可能由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緣故,提出一些身為管理者,應該怎樣地對待你的員工,運用合理巧妙的駕御術,以營造良好和諧的企業氛圍,最大限度的發揮部屬員工的主動性和熱情。如果能朝著「老闆放心、員工開心」的境地邁進,何愁企業不能成功!一、要知人善任,不要任人為親。領導者最重要的用人原則就是知人善任。知人才能善任,而知人很難。知人首先要知曉人性,人性自有良知,同時人也有弱點。人性的優點和弱點都是與生具來的,也是無法剷除的。用將心比心的法則應當是洞悉人性的一把鑰匙。其次是要了解部屬的性格特點及行為特徵,有人活躍,有人刻板,喜歡搞人際關係的讓他搞銷售,很實在的人讓他搞技術生產。如果用錯了人,可能效果會適得其反。有很多領導喜歡用聽話的人,可事實就是喜歡作弄人,能人不聽話而聽話的人卻辦不成事。其實在一家公司,這兩種人都有其價值,只要運用得當就會適得其所。老實人可以管錢管倉庫,而能人就叫他去衝鋒陷陣。既然是能人,他骨子裡生來就一鼓子傲氣、不愛聽話,只要領導得當,這些「反骨」是最有生產力的。二、要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不要指望他們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要清楚員工之所以來你的公司上班,一個基本的真理就是要獲得報酬以養家糊口。不要指望員工不講條件當活雷鋒,他們不指望當老闆。只有員工的基本需求被照顧,他們才有可能安心。如果老闆真正對員工好了,人也不會忘恩負義,他們會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才會死心塌地的給你賣命。三、要有控制的適當授權,不要讓他信馬由韁。老闆用人往往存在截然相反的傾向,要麼過度集權,什麼事都自己親歷親為;要麼授權以後就撒手不管。前者致使浪費了部屬的積極性,弄得老闆筋疲力盡而不得效率;後者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輕者造成組織失控管理混亂;重者可能會造成濫用職權而產生的腐敗,不但使公司遭受重創,也貽害了一個幹部。一個員工很輕易地偷到公司的財務,你說是員工的錯還是公司的錯。可能一個相反的觀點,是由於公司制度的疏漏,誘使貪小便宜的員工犯錯。一個理想的授權方式,應該象銀行借貸信度一樣,要逐步放權,先授予小範圍的許可權,而後跟進考察,覺得放心了,再進一步授予更多的重要的許可權。這才是培養和愛護幹部的適宜方式。四、要讓部屬去表現,不要自己獨攬風頭。在諮詢實踐中,看到太多的老闆有非常強烈的控制欲和表現欲。一方面,他們總是希望部屬員工要多做貢獻,而另一方面,他們卻對部屬根本就不信任,更為要命的是,這些老闆從不放過自己表現的機會,惟恐員工或旁人不知道他有多能。弄得他的幹部威信掃地、無所適從、熱情盡失。領導的作用就是為員工提供一個展示能力的平台,老闆就是這幕後的編導,引導你的員工把這台戲演好。你要上場也可以,聰明的老闆會讓員工當主角,自己當陪角。而現實中,太多的老闆總是情不由衷的採用的相反的策略喜歡自己當主角,他們往往覺得部屬不夠聰明而滔滔不絕地跟他講很仔細。而結果呢,因為老闆很用心(你都預設到了),所以部屬可以不用心;因為老闆話很多,所以部屬就沒有話;因為老闆很能幹(你什麼都替我做了),所以部屬很「狗熊」(有老闆是經常的這樣的罵幹部的)。老闆是孫悟空,他的部屬常常是豬八戒。這樣的老闆應當實現觀念的轉型,幹部的能力和主動性才能真正的發揮出來。五、要寬容部屬犯錯,不要對他們求全責備。只要是做事,總是有犯錯的時候,特別是新幹部在成長的過程中。民營企業的老闆都是白手起家打拚出來的,這樣的老闆非常的精幹,往往脾氣也大。他們往往以自己的見解、能力和立場來要求他的幹部,而從來不考慮幹部的處境和感受,總是抱怨他們太苯。當部屬工作中出了差錯,他往往不是耐心地給予指導,而是不假思索的加以指責,更有甚者會當著下屬的面毫不留情的罵幹部。這種類型老闆的部屬,往往是戰戰兢兢,或者乾脆麻木不仁。這樣的企業會產生績效嗎?睿智的老闆應當給部屬多一份寬容、多一些指導、多一點鼓勵才是上策。老闆要明白「水清無魚」的道理,以人為本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是要在平日里從老闆的點點滴滴的言行身教中體現的。領導才是最有效的激勵。六、要給部屬提問題,不要給他們出答案。一般管理者的習慣是,當下屬找他彙報工作或請示問題時,主管總是喜歡叫他的下屬要如何如何做,而從不聽聽他們的意見,也不啟發下屬主動思考問題。以為你們只要照著我說的去做就好了。殊不知,這是一種極其愚蠢的效率極低的領導方法,由此會產生非常多的負面效應。其一,助長了部屬不動腦筋不負責任的壞習慣,致使你的幹部員工越來越無能,老闆越來越累;其二,幹部員工是現場的執行者,往往是他們最了解情況,他們最有發言權。如果老闆或主管一味主觀發號施令,可能會作出錯誤的決策;其三,許多幹部往往通過請示彙報來推卸責任。當部屬提出問題時,正確有效的做法應當是:首先,你要用提問的方式,徵求他們的意見和想法,譬如你發問:「我想聽聽你的意見如何?」「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其次,聆聽部屬的陳述,並對他們的述說的事實、意見和幹部的能力及判斷作出評估。在聆聽的過程中,進行連續的啟發式提問,目的是清楚的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客觀事實;最後,根據部屬的陳述作出指導或調整,最佳的選擇,是讓你的部屬做決定。譬如你對他說:「就照你的意見辦!」經過這樣的耐心和反覆的訓練,你的幹部員工的思考力和行動力得以提升,他們的熱情得到最好的激勵。最終將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循環,團隊中會使用高效率的三句話:「這個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本身就是答案。」「就照你說的辦!」七、要關心你的部屬,不要見面就談工作。一般情況下,管理者的心目中所關心的都是與企業有關的工作,老闆尤其如此。他們總是覺得員工上班就得工作,可他們從沒考慮過員工的想法和感受。當員工被動工作時,是沒有多大激情的,自然就缺乏效率。如果,你在跟你的部屬談工作之前,你能夠留意你的員工在某些方面值得你關心的,你不妨先跟他「閑聊」一陣,問候一下,再進入商量工作的狀態,效果可能非常的好。特別是兩人許久未見面的情況下。作為部下,當他覺得上司關心他的時候,工作起來就很情願,也非常的有效率。而有太多的領導者,好久沒見到他的部下,不但不問候,一見面就是一陣訓斥,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一下子弄得部屬一點兒心情都沒有了,哪有心思再為你做好工作呢?久而久之,老闆與員工之間不離心離德才怪呢。八、要恩威相濟,不要偏執一方。正常情況下,如果你對一個人好,他都會感激你,但也有非常多的反證,這也許就是人性吧?在十年前,我就在媒體看到一位東莞的老闆,好象還是馬來西亞的歸國華僑,對他的員工百般的仁慈,聽說沒多久就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了。這是人類的悲哀。在我的諮詢生涯中,就接觸到兩個性格迥然相悖的廣東私企老闆。一個性情溫和,對他的員工仁慈寬厚有加,從不責備他的幹部,連說話都是輕聲細語。可結果呢,他的員工團隊紀律松垮,毫無效率而言;另一個老闆精明強幹,動輒把他的幹部罵的狗血噴頭、一無是處。其結果可想而知,大家陽奉陰違、離心離德,工作效果同樣一團糟。但這兩個企業有一點卻驚人的相似,那就是,在他們的的企業里,幾乎沒有一個能人。有本事有抱負的員工都離老闆而去,留下來的都是混日子的人。可能領導教育員工,就好比父母教育孩子一樣,也是要恩威並濟才奏效。說的直白一點,管理也是需要「軟硬兼施」。只不過因人因時因境的不同,而拿捏的度不同而已。九、要給部屬創造需求懸念,不要一下子滿足。需求是工作的動力和引擎。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為我們的管理提供了一個指南,不同的人群因其背景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需求。其實,即使是同一個人,他的許多需求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而且也會因他本人的境況和情緒而有些變化。作為管理者,了解到需求是每個員工的本能,盡己所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管理者的責任。激勵員工的方式不僅僅是金錢或者職位,可能會有更多的東西是他們所需要的,譬如說,他們可能從你那裡學到很多有益的事業的或生命的體驗。但請你始終不要忘記,中國員工最基本的需求是錢,免費或廉價的付出是不現實的,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雷鋒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想當老闆的。讓員工對你對你的企業總是充滿希望是明智的。不要一下子滿足員工的慾望,不斷地為他們創造新的需求,是一個企業企圖事業常青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十、要真誠,不要虛偽。事業做得成功的老闆,往往是精明能幹吃苦耐勞的人,更是充滿中國智慧的人。上面所列舉的策略,都是這些明智企業家身上閃爍的亮點,他們深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道,時時處處秉承「將心比心」之理,所以他們贏得了員工的心,博得了大家的擁戴,所以他們成功了。管理是一門藝術,但是人本管理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要多用心,少用術。不要把員工當做傻子,群眾??聰明誤,反害了卿卿性命!」只要當員工與你同心同德時,你的事業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推薦閱讀:

異類——個人成功有多少屬於自己
《矛盾論》的現實應用
上市公司管理層為什麼要那麼關注股價?
作為公司高管,你每天上班都做什麼?
在寫論文和文獻綜述的時候,要標註參考文獻,很多文獻里都有要用的部分,怎麼有效的引用和管理這些有用的東西,並知道是從那篇文獻得到的?

TAG:管理 | 智慧 |